1.5 绿色物流基本概念

绿色物流概念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成熟的准确定义。西方学者布鲁尔、巴顿和亨舍尔在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把“绿色物流”定义为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我国的一些企业及学者认为,绿色物流是指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

绿色物流基本概念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绿色物流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种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 8354—2001)》中的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用其英文词意直译就是环境友好的物流。

绿色物流应该在保证物流作业时效性、安全性等前提下,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通过先进水平管理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净化物流活动,实现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该通过调控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尽可能减少重复物流活动,减小物流对社会、环境的压力,实现物流与社会、环境稳定持续的发展。

1.5.1 绿色物流概念产生的背景

1.现代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物流总量的增加。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元素构成。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绿色因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物流活动的频繁及物流管理的变革,会增加燃油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浪费资源、引起城市交通堵塞等,因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燃油污染,是物流作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物流管理活动的变革,如集中库存和即时配送,也对运输和环境造成了影响。

(1)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增加了车辆燃油消耗,加剧了废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过多的在途车辆增加了对城市道路面积的需求,加剧了城市交通的堵塞。

(2)集中库存虽然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但由于产生了较多的一次运输,从而增加了燃料消耗和对道路面积的需求。

(3)即时配送(JIT)强调无库存经营,从环境角度看,JIT配送适合于近距离企业间的输送。如果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距离较远,要实施JIT就必须大量利用公路网,使货运从铁路转到公路,这样又增加了燃油消耗,带来空气污染、噪声等,从而使环境遭到破坏。

运输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运输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这样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长时期内都无法恢复常态。

· 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包装具有保持商品品质、美化产品、提高商品价值的作用。当今大部分商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1)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塑料袋、玻璃瓶、易拉罐等包装品种,使用后会给自然界留下长久的污染物。

(2)相当一部分工业品特别是消费品的包装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越来越复杂。这些包装材料不仅消耗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

(3)不少包装材料是不可降解的,它们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

· 流通加工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指为完善使用价值和降低物流成本,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增加了管理费用,不合理的流通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1)由消费者分散进行的流通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能源,如餐饮服务企业对食品的分散加工,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空气。

(2)分散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难以集中和有效再利用,造成废弃物污染。

(3)流通加工中心选址不合理,也会造成费用增加和有效资源的浪费,还会因增加了运输量而产生新的污染。

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

此外,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商品保管中心必须用一些化学方法对之进行养护,如喷洒杀虫、菌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见,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2.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

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实际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也同样揭示企业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就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

3.可持续发展对物流活动的环保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现代物流活动的诸多方面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的程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剧的,因此,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型发展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就是使今天的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这就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全新的概念。

1.5.2 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备受关注,绿色物流发展有其十分的必要性。

1.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 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 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2.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制造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3.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生产领域的第一利润源——物质资料的节约和第二利润源——劳动消耗的降低,绿色物流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挖掘“第三利润源”对现代企业非常重要。在美国,产品的直接劳动成本已不足全部成本的10%,全部生产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直接用于加工制造,95%的时间用于储存、运输等物流过程,发挥物流的作用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赢利空间。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4.绿色物流还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而言,实施绿色物流将企业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将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价值,包括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同时,企业通过对运输和仓储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和重复利用,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原料成本)和物流成本(如环境风险成本),提升客户服务价值,从而为企业拓展了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1.5.3 绿色物流的内涵与特点

与其他绿色化运动一样,“绿色物流”里的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用语。既不能将绿色看成是植物或农产品的代名词,也不能将绿色理解为纯天然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泛指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思想和观念在物流及其管理活动中的体现。

1.绿色物流的内涵

下面从绿色物流的目标、行为主体、活动范围及其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来剖析绿色物流的内涵。

(1)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一般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在上述经济利益的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尽管从宏观角度和长远的利益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的经济主体却是矛盾的。按照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企业无论在战略管理还是战术管理中,都必须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原则出发,在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注重按生态环境的要求,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专业的物流企业,还包括产品供应链上的制造企业和分销企业,同时还包括不同级别的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等。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问题。专业物流企业对运输、包装、仓储等物流作业的绿色化负有责任和义务。作为供应链上的制造企业,既要设计绿色产品,还应该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协同起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制定绿色物流战略和策略,因为绿色物流战略是连接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的纽带,也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另外,各级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性,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例如,制定统一的物流器具标准,限制运输工具的环境污染指标,规定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责任等。

(3)从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看,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

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改进物流体系,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

(4)从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看,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

首先,物流过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形成物流环境之间共生发展模式。其次,物流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通过物料流动、能量流动建立起了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绿色物流正是通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之间的平衡,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生态伦理学告诉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过度消耗地球资源,破坏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绿色物流及其管理战略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和控制。

2.绿色物流的特征

绿色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所具有的特征外,还具有学科交叉性、多目标性、多层次性、时域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1)学科交叉性。绿色物流是物流管理与环境科学、生态经济学的交叉。由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研究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时必须考虑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又由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生态系统也必然会对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物流系统产生作用和影响。因此,必须结合环境科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管理、控制和决策,这也正是绿色物流的研究方法。学科的交叉性,使得绿色物流的研究方法复杂,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2)多目标性。绿色物流的多目标性体现在企业的物流活动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消费者利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四个目标的统一。系统论观念告诉我们,绿色物流的多目标之间通常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个目标的增长将以另一个或几个目标的下降为代价,如何取得多目标之间的平衡?这正是绿色物流要解决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观念看,生态环境效益的保证将是前三者效益得以持久保证的关键所在。

(3)多层次性。绿色物流的多层次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对绿色物流的管理和控制主体看,可分为社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等三个层次的绿色物流活动,或者说是宏观层、中观层和微观层。其中,社会决策层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政策、法规的手段传播绿色理念;企业层的任务则是从战略高度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协同,共同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绿色物流系统,建立有利于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作业层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环节的绿色化,如运输的绿色化、包装的绿色化、流通加工的绿色化等。

其次,从系统的观点看,绿色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单元(或子系统)构成的,如绿色运输子系统、绿色仓储子系统、绿色包装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又可按空间或时间特性划分成更低层次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物流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绿色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

最后,绿色物流系统还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这就是绿色物流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法规、政治、文化环境、资源条件、环境资源政策等,它们对绿色物流的实施将起到约束作用或推动作用。

(4)时域性和地域性。时域特性指的是绿色物流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内部物流,产成品的分销、包装、运输,直至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

绿色物流的地域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物流活动早已突破地域限制,呈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对物流活动绿色化的管理也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二是指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参与和响应。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对于托盘的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汽车燃料类型等都进行了规定,其他国家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货运车辆将不允许进入本国。跨地域、跨时域的特性也说明了绿色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1.5.4 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提供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流程。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1.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声进行限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1)绿色运输管理。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 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 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接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一方面,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烦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瓶、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做他用或简单处理后转做他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废弃物物流的管理。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案例1.1 高露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优势

高露洁公司(Colgate Palmolive)作为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向来以采用正确的发展策略被业内称道,高露洁公司于1999年11月在其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露洁供应链管理系统,并从1995年开始采用SAP提供的企业管理核心解决方案。由于SAP系统的采用推动了高露洁公司内部所有产品命名、配方、原材料、生产数据及流程、金融信息等方面的标准化,因而提高了高露洁公司在全球的运营效率。通过实施SAPR/3系统,高露洁公司将产生订单和完成订单的实现率提高到90%,其在北美的订单在企业内部循环的时间也由9天缩减到5天,但即使这样,成本还是很高。为了进一步改善对零售商和客户的服务,减少库存,增加赢利,1999年,高露洁公司在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建立高露洁供应链管理系统(mySAP SCM)。

在高露洁供应链管理系统中,高露洁公司确定了3个主要的供应链战略:① 推出供应商控制库存(VMI)项目,大幅削减渠道的库存和循环时间。② 高露洁公司想实施一个跨边界资源计划(CBS),将地域性模式拓展为全球性模式。这种模式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的预测能力,减少非赢利股份,凝聚资产,平衡公司的全球业务。③ 高露洁公司还将实施一个与下游企业的协同计划程序,用来管理供应链中的市场需求和协调各项活动。

在高露洁公司内部,VMI是一个推动过程,公司可根据VMI提供的每日消费需求与库存信息对各消费者中心进行补充。目前VMI的重点在北美,在那里VMI管理着来自5个工厂40%的集装箱,涵盖40个分销中心,12个消费区,包括高露洁公司所有的产品(约1000个存储单位,即1000 SKUs);由于mySAP SCM使高露洁公司能更加准确地契合供给与需求,所以最终降低了成品库存,提高了订单的达成率,缩短了补充循环的时间。

VMI得到mySAP SCM供应网络的支持。每天来自消费分销中心的库存量和需求信息传递到mySAP SCM以后,mySAP SCM能够对企业生产能力信息进行综合以确定生产需求和供应不足。随后,补充订单通过EDI传回给消费者进行确认,然后处理顾客的要求。VMI可以调度98%的生产订单和已完成订单,并将补充订单循环时间缩至一天。随着在北美和其他地域VMI的实施,高露洁公司所获得的上述收益还将成倍增长。

高露洁公司的跨地域资源利用系统(CBS)将需求和全球资源信息整合在一起,使以前的月度预测发展成为每周的订货补充。这一切使高露洁公司的投入迅速见效,其中包括出货率的上升、集装箱整箱率的上升、补充订单循环次数的下降、库存率下降等。在新商业模型中,供应商直接负责对高露洁公司分销中心的资源补充(在此之前,高露洁公司的销售分支每月发展不均,向海外工厂发布的补货要求经常不准确)。新的周补给制度是由客户的订单流量来驱动的,它通过高露洁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销中心直接传递给供应商,而补给要求也是根据高露洁销售机构提供的需求信息(如推广活动刺激的需求增长等)来计算。

CBS也由mySAP SCM支持,根据每日需求信号和库存量对补货订单进行计算,使供需更加吻合,更加适应特殊订单的要求,同时减少了不准确预测产生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成品库存,减少了无订单的循环次数,提高了企业和客户订单的达成率等。此外,通过使用功能强大的补货系统,高露洁公司还提高了订单的实现率和资本使用效率,加快了前往分销中心的物流进程,而且企业的运输成本由于有良好的全局规划因此也并没有增加。

高露洁公司采用的mySAP SCM能够计算出基本需求,由此推动各种可重复的补货过程相应增加因市场推广带来的增长业务,而对市场推广带来的额外需求增长的管理,因独立于基本需求管理之外,所以是生产产品后进行整理和分销的重要依据。这种协同引擎通过最新计划信息的交流和偶然事件的管理,以及对预测准确性等功能测试的跟踪,可以给市场推广带来的需求增长进行的协同管理以支持。

高露洁公司已经通过mySAP SCM实现了很多目标,如提高可视供应链,规划循环的速度,通过全球化资源利用,使成本降低、改善客户服务等,实现了更为有效的资本利用。为此,高露洁公司在价格战、全球业务拓展和市场推广中的优势更强了。这些商业优势反过来促使高露洁公司能够方便、有效地降低业务成本。

思考问题

1.高露洁公司步步登高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

2.高露洁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怎样的一个系统?

3.MySAP SCM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哪里?

4.就物流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谈谈看法。

案例1.2 沃尔玛的物流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变形资料来源:李晏墅,沃尔玛的物流管理及其在中国的变形,经济管理杂志,2003年第1期,编者进行了适当的压缩和调整。

2002年,沃尔玛公司以2198.1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赫然位居《财富》杂志公布的当年美国500家最大公司榜首(2003年全美500强企业排名,沃尔玛公司再拔头筹,连续两年夺冠,该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加12%,达到2465亿美元)。这使沃尔玛公司不仅成为零售业的奇迹,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奇迹。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沃尔玛公司建立起一个“无缝”快速高效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为商店和顾客提供最为迅速和便利的服务,企业界一致认为沃尔玛的物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典范。

沃尔玛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商品配送中心,70年代末期,沃尔玛公司将当时最新的两项物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交叉作业运用到了其物流中心的管理中;到80年代初,沃尔玛公司已经建成了完整科学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90年代初,沃尔玛又通过购买一颗专用卫星来传送公司的数据及其信息。这种基于卫星技术的配送中心数据交换系统,将沃尔玛的各个店面、配送中心与其供应商之间实现了有效连接。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商业企业的商品配送成本占其商品销售额的5%左右,而沃尔玛公司由于使用了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其商品配送成本只占其销售额的3%,比竞争者每年可节省近8亿美元的商品物流成本,同时,其货物和信息在供应链中也始终处于快速流转的状态,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此外,供应商每天还能够从沃尔玛公司与供应商的连网系统中获取各种信息数据。任何一个供应商都可以进入沃尔玛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了解自己商品的销售状况,以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更新。一般来说,沃尔玛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会向供应商提供此前100个星期内该供应商商品的销售记录,而且这种信息只能让该供应商自己获得。在80年代后期,沃尔玛公司从下订单到货物运抵各个店面的时间一般在30天左右,现在由于使用了以卫星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交换系统的商品配送中心,这个时间缩短到2~3天。正是这种先进的现代物流技术,为沃尔玛公司赢得了大量的物流利润。今天的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已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在海外拥有1000多家连锁店,员工近90万人,其身价在2001年已近800亿美元,并在2002年一跃成为世界500强之首。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平稳、光滑、顺畅,沃尔玛公司不管物流项目大小,它把所有的物流过程集中到一个伞形的结构之下,将每一个供应商都作为其供应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首先,沃尔玛公司的供应商需将商品价格标签和UPC(统一产品码)条码贴好,运到沃尔玛公司的商品配送中心。沃尔玛公司商品配送中心根据每个店面的货物需求量对商品进行就地筛选、重新打包,从“配区”运到“送区”。其次,沃尔玛公司配送中心配备了激光制导的传送带,货物被成箱送上传送带,并在传送过程中由激光扫描货物箱上的条码,而后将货物依条码排队并明确其运载工具,这些措施和技术使沃尔玛商品配送中心基本上做到了货不闲存,在48小时以内,装箱的商品从一个卸货处运到另一卸货处,而不在库房里浪费宝贵的时间。这种类似网络零售商的“零库存”做法使得沃尔玛公司每年可以节省数百万美元的仓储费用。目前,沃尔玛公司近90%的商品都是由公司的配送中心供应,而其竞争对手仅能达到50%的水平。沃尔玛公司的物流运输尽管有时采用空中运输,有时采用水路运输,有时采用铁路运输,有时采用公路运输(在中国,沃尔玛公司100%采用公路运输),但在沃尔玛公司的每一种运载工具中都配有一个小型计算机,通过卫星能与总部及时联系,总部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得知每一单货所在的位置。据说,沃尔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了美国五角大楼在信息技术的投资。所以,可以说沃尔玛公司的物流管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

1996年,沃尔玛公司进入中国后,相比家乐福等竞争对手,其开店速度要缓慢得多。至2002年,沃尔玛公司在中国的分店不过20家,以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城市为据点,难以深入北方京津腹地。因为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只有20多家分店,还不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商品配送中心,规模效应显现不出来。在中国现有情况下,沃尔玛公司只在深圳蛇口建立了一家技术层面较低的小型商品配送中心。这样的物流配送中心不但起不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近10亿人民币的建设费用反而会使成本上升。6年来,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尚未摆脱亏损命运。为了与家乐福等竞争对手竞争,沃尔玛公司物流管理方式在中国进行了变通。

沃尔玛公司的物流管理方式在中国的变通之一表现在“伸手向供应商要钱”。中国国内的众多零售连锁商大多通过供应商的利益来获得赢利,如向供应商收取上架费、服务费,甚至收取条码费等,这使供应商叫苦不迭。尽管沃尔玛公司一直秉承传统的“供应链制胜”的理念,不向供应商收取上架费,而是通过以最短时间和供应商结账,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分享沃尔玛公司的信息系统等,由此博得了供应商的信赖,实现双方的互赢,但目前在中国,沃尔玛公司对供应商的付款结算周期也在延长。在深圳,沃尔玛公司的店面最初铺货的某些费用也要由供应商负责。

在中国的变通之二则是由完全直购变成了弹性直购。沃尔玛公司的惯常做法是避开中间环节从制造商处直接进货。但是在中国,如果沃尔玛公司单个搜寻各制造商,采购成本将会更高。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沃尔玛公司把贸易商当成合作伙伴,依靠贸易商和制造商的亲密关系以解决沃尔玛公司当前在中国商店的采购问题。2002年9月,沃尔玛中国公司的高级总监艾文纳在厦门和400多家中小型进出口贸易商洽谈了合作事宜。

2002年,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采购办从香港迁到了深圳,10月在上海成立了采购分部。它有意在武汉和天津建立北方区物流配送中心,满足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北区各店的配货需求。随着中国零售业、进出口贸易权、物流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将会有助于沃尔玛公司在中国步伐的提速。

思考问题

1.沃尔玛公司是如何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

2.沃尔玛公司的物流管理方式为什么在中国需要变形?请在本案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说明影响企业物流活动的因素包括哪几方面?

3.请结合本案例说明物流活动对企业经营有何重要意义?

案例1.3 绿色奥运与绿色物流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取得了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申奥的三大主题之一是“绿色奥运”。为了拥有一个绿色、祥和的环境,不仅让奥运会“绿起来”,而且还要使申办城市——北京成为“绿色和生态城市”。

“绿色奥运”是现代奥运的最新理念。上届悉尼奥运会就提出了节能、节水、减少垃圾、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而且在大会期间,组委会都在致力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如水龙头为小流量节水型、汽车数量的减少和餐饮业包装物使用纸盒、自然纤维、铝、瓷器等。会后,大多数人对环境状况颇感满意。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绿色奥运”实践为弘扬“绿色奥运”的新理念,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北京市正在为“绿色奥运”的目标制定实际的规划方案,努力使自己成为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绿色城市。

“绿色物流”可以说是城市环保的新的增长点,着重体现了城市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将环保理念引入物流业,如日本政府曾提出了21世纪新的物流政策——“3e”(efficient、environmental、electronic)物流。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北京将会在下述几方面逐步实现绿色物流以实现完成绿色奥运的目标。

(一)绿色物流与绿色交通

到2008年,北京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减少60%。这就要求未来交通和物流的建设要与环境总体规划相一致,需要两者共同做出努力。在交通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绿色物流”的三项措施,即交通源规制、交通量规制和交通流规制。(1)交通源规制主要针对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物流量的增加、货车的普及和增加,必然导致大气污染的严重,于是运用有关防止污染的法律对污染源进行规制;对排放废气过多的车种进行规制;对车辆的噪声进行规制。(2)交通量规制是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私人自用车运输向商品配载中心用货车转化,发展共同配送、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控制车辆走行的密度,减轻能量的消耗。(3)交通流规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实现交通管制的高度化来减少交通堵塞。

通过以上规制,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配送效率和货物积载率,利用运输方式的改变来削减货车运行,以及降低货车尾气排放量,间接地降低环境成本。另外,大力发展清洁燃料车和铁路运输,如在长距离运输时需要几种运输方式搭配起来,就要考虑环境因素,合理配置,尽量降低能耗,防止污染。此外,制定一个集交通、物流、商贸、城建和环保等部门协调的总体规划和综合管理一体化方案,形成运输部门与物流部门的紧密联系,减少环境问题和运输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二)绿色包装、保管与装卸

1.在商品库存和保管的过程中,有些商品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如有毒物品、化学物品、放射性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对周围环境存在潜在的危害性,必须加以控制。对这些商品应进行科学养护和维护,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缓库存商品的变化,以保存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保护周围环境,如仓库、其他保管场所、储存设备、工作人员本身等,尽量少受侵蚀。因此应制定商品科学储存的规划,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抑制其变化、释放和泄漏,并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科学保管秩序,以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减少商品损耗和环境损失。

2.装卸搬运发生在配送中心、仓库、车站、码头、工厂等其他货物集散地,其间产生各种散发粉尘和烟尘物,如散状的粮、煤、盐、化肥、铁粉、黄砂、金属、食物、棉织品、零星杂品等,不仅造成浪费,影响装卸效率,还影响周围环境,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在集散物资的所有装卸搬运基地,要采用除尘装置,制定最高容许容度标准,实行统一的环境监测和监督制度,做到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减少污源、清污分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适当地建立废水处理系统,禁止乱排乱放,最终控制污染的蔓延。

3.防止包装污染,与包装材料的改革有密切关系。传统的包装材料包括木材、纸、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现经改进,复合材料、复塑材料正在发展中。应考虑多使用能降解、能收旧利废、回收使用的材料。目前,我国正在提倡“绿色包装”,贯彻适度、再生和复用的原则。具体为鼓励物资部门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积极开展适度包装、周转包装,开发新型包装材料。此外,对废旧集装箱实行回收、修复翻新、再生产使用。

(三)流通加工、资源化与循环型社会

在当今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或仓库经营中,都存在着物资流通加工业务。此项业务可利用生产流通领域的废物生产出新的产品,即在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节约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此外,发展废旧物的回收物流,对物资节约、能源和资金上的节约都是十分可观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绿色城市不仅是绿化的、节水节能的,还应是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因此,积极发展流通加工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可使社会资源量相对增加,带动城市整体的回收业和资源再生业,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奥运经济的前提下,在“绿色北京”的环境下,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将会成为社会经济的“第三利润源泉”。

思考问题

1.绿色奥运与绿色物流有什么关系?

2.北京应该怎样通过绿色物流实现绿色奥运?

3.请结合本案例说明绿色物流对城市发展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