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它,你就不会迷路啦!

小朋友,你知道指南针吗?指南针可是中国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一发明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观察能力,而且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指南针是什么东西做的呢?我们伟大的祖先又是怎么发明它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从司南到指南鱼,再到指南针

在中国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磁铁。人们根据磁铁的特性,制成了一种叫做“司南”的磁铁指南仪器。当时人们为什么管这种东西叫司南呢?因为“司”的意思是掌管,司南也就是指专门掌管指示南方的仪器喽!

根据后人考证,司南的样子像一把带着长柄的汤匙(chí),把它放在一个特别平滑的“地盘”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这个“汤匙”是用磁铁制成的,由于它在使用时必须配有地盘,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罗盘针”。司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指南针。但是,用天然磁铁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较低,磁性较弱,而且司南在使用时还必须有平滑的地盘,这就显得很不方便。

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这时就出现了“指南鱼”。指南鱼是把一片经过人工磁化的薄钢片裁成鱼的形状,在静止时,它的鱼头总是指着南方,鱼尾总是指着北方,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像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在需要定向时,让它浮在水面上,这种奇特的钢叶鱼的头就能指向南方。指南鱼发明不久,人们把钢针放在磁铁上磨,使钢针变成了磁针。这种经过人工磁化的钢针,就成了现在的指南针。相比于指南鱼,指南针更为简便,更具实用价值。

航行的指路灯

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人们在海上航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人们发明了指南针后,指南针就成为航海中一件重要的必备工具,使人们在大海上航行时不再迷失航向、偏离航线,避免了大量的海难事故,这也开创了一个人类航海活动的新纪元。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航海事业的繁盛时期,那时指南针已经成为航海中最为重要的仪器了。郑和下西洋时就是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航海的,指南针为开辟中国到东非航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后来,指南针技术被传入欧洲,也推动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指南针的帮助下,才开辟了新航线,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能够顺利抵达美洲新大陆依赖的也是指南针。指南针是人类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指路灯。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明明有两头,一头指向南方,另一头指向北方,那它为什么叫“指南针”,而不叫“指北针”呢?

原来,古代的时候,人们就是用指南针来指南的,因为古代的中国人指北不用指南针,而用北极星。北极星附近有七颗很特别的星星,被称为北斗七星,它们组成的形状很像一把勺子。所以,人们只要找到了北斗七星的位置,再根据北斗七星就很容易找到位于天北极的十分耀眼的北极星了。用北极星指北已经是中国人的常识与习惯了,所以有这个指北的标志物,任何事物也就不允许与它争,就如同日出指东一样。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的祖先才把发明的指示方向的仪器称为“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