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质量论文的文字与结构要求

3.1 读者、编辑、审稿人对论文的期望

读者、编辑、审稿人希望看到言之有物、逻辑清晰、文笔流畅的论文。

3.1.1 言之有物

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创新点、贡献点等是读者想看的东西,也是审稿人、编辑关注的内容。审稿人、编辑要将在这几方面有出色表现的论文挑选出来,呈现给读者。有不少作者研究做得很好,但到了将成果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不行了,结果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吃了亏。

高质量论文作者不仅科研做得好,而且写论文时也能做到言之有物。那么,什么样的论文言之无物呢?这里用图3-1、图3-2、图3-3所示的三个比喻来说明。

图3-1 “有肉没骨的论文”如同一堆散乱的肉,让人困惑:这是谁的肉?

1.有肉没骨

要解决什么问题描述不清,解决方案表述逻辑混乱,没有明确地给出贡献点,创新点也不清楚。这样的论文“有肉没骨”,读者看后有一种“晕”的感觉,不知道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意思。就好像是盖一座楼,没有框架结构和设计理念,只将沙子、水泥、砖头乱七八糟地堆在那里,当然不能称之为“楼”。

图3-2 “有骨没肉的论文”如同恐龙的骨架,让人心生遗憾:多珍贵的动物啊,怎么就死了呢?

2.有骨没肉

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创新点、贡献点都清楚地摆在那里,论文逻辑也很清晰,但就是太空泛,没有实实在在的、让人信服的论据。方案不具体,证明不完善,缺少实验数据等等。读后,让人觉得论文“大”且“空”。就如同盖一座楼,只搭了框架结构,没有墙也没有地板,孤零零一座风中的空架子。

图3-3 “骨肉相连的论文”如同复活了的恐龙,让人欣喜若狂:恐龙啊!?活的!!我一定要看看!!!

这种“有肉没骨”或“有骨没肉”的论文都不是读者想看的。“骨肉相连”才能“有血有肉”,产生高质量的论文。

3.1.2 逻辑清晰

读者、审稿人和编辑都希望看到逻辑严谨、清晰的论文。读逻辑清晰的论文如同三伏酷暑喝了清凉的雪水,无一处毛孔不舒坦;反之则如鲠在喉,令人痛苦心烦。因此,无论整体还是局部,一篇论文都应有清晰的逻辑。

1.局部逻辑

在论文局部逻辑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词应严谨规范,概念完整、清楚。例如:“各子系统之间采用3G连接”,这里“3G”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含混不清。它代表第三代移动通信(3rd Gene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技术呢?还是表示3GB带宽的网络?“3G”实际上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科技论文中,这种表达方式很容易引起歧义。

(2)每句话都应当严谨、经得起推敲。科技论文是严谨的,每句话、每个词都应清楚准确。提出的论点应当逻辑缜密,明确无误。例如:“系统产了数以万计的海量数据”这句话就有问题。“海量数据”这个词通常是指GB(230Byte)、TB(240Byte)级的数据。“数以万计的海量”不免让人困惑。

(3)句子之间,应当语义关联、流畅,不要前言不搭后语。记得苏文茂、马志存两位相声艺术家曾说过一个名叫《答非所问》的段子。两人问东答西,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搞笑异常。例如:苏文茂问:“吃饭了没有?”,马志存答:“我刚洗完脚。”两个人的话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这种答非所问的现象,论文中并不少见。有些稿件,一段话里,上下句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各说各的。读完之后,读者搞不清这段话到底要表达什么。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最好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每段围绕主题句展开,使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一目了然。

2.整体逻辑

在整体上,以下模式有助于使论文逻辑更加合理。

(1)分析与综合。这是论文中作者常用的逻辑表达模式。例如:为了将一个模型描述清楚,先给出模型定义,然后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模型的属性、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最后综合,给出结论。再如:先对相关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列出优点、缺点,然后总结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整体与部分。例如:分论点与总论点。为了将论文的总论点论述清楚,下设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纵向深入论证,为总论点提供支持。

(3)抽象与具体。例如:在介绍一个系统时,先给出系统的抽象结构模型,然后给出系统的创新点以及关键实现技术。

3.1.3 文笔流畅

科技论文虽然不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那样要有文采,但应逻辑合理、文笔流畅。它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生动的比喻,但要简洁连贯、表达精准、概念明确、推理严密。

无论怎样,首先要表达清楚、无歧义,没有阅读理解障碍。这是读者、审稿人、编辑最基本的期望。其次,要精益求精。刊登出来的论文就是这样。论文在投稿时应尽量达到这一要求,尽管编辑会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

在发表之前,论文要经历一个三审(内审、外审、终审)、三校(第一次校对、第二次校对、第三次校对)、一通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稿人外审,主编终审,其他工作由编辑协调完成。

试想当一份表达不清、有歧义的稿件摆在审稿人面前的时候,审稿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当他硬着头皮,艰难阅读稿件的时候,会不会有理解上的偏差呢?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给论文怎样的评判呢?答案不言自明。

论文评审通过之后发表之前,要经过编辑加工和校对。这是一项异常辛苦的工作,编辑们要处理的稿件堆积如山(如图3-4所示);三校一通读,出版编辑同样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出版的角度来说,编辑更新希望看到无语法错误、无错别字、表达清楚、语言流畅的稿件。

图3-4 编辑们要处理的稿件堆积如山,他们更喜欢清晰无误的稿件

3.2 论文的结构

3.2.1 研究性论文结构

在科技论文史上,1665年是很值得记忆的一年。那一年,第一篇真正的科学论文诞生了。在之后的150多年里,作者们一直采用通讯或实验报告的格式撰写论文。到了19世纪,方法描述作为一个独立结构模块被加入论文中,出现了“理论+实验+讨论”的论文结构。20世纪早期,论文被组织成像一本书里一章的样子。到了20世纪中期,论文的IMRaD结构出现了。1972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制定了关于IMRaD结构的标准。从此之后,IMRaD被普遍接受,成为科技论文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IMRaD结构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几部分。它的优点是结构清晰。实际上,它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写作和阅读方式。在写论文时,作者可以按照规定的格式去写;在阅读时,读者不必通读全文,可以直奔想看的内容。除了便于阅读,它还简化了审稿。

当然,早期的IMRaD结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缺少结论、标题、参考文献、致谢等。实际上,IMRaD只给出了论文主体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也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论文。它比较适合以实验验证为主的论文或与这类论文相似的论文,不适合论述性内容比较多的论文,如综述、通讯。

在写作中,即便是写实验验证型论文,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IMRaD结构做一些合理的调整。例如:将实验工具、方法、结果合并成“实验”这样一个大部分;或将结果和讨论合并成“结果分析”这样一个大部分。

通常情况下,研究性论文采用的是一种包括引言、方法、结论和讨论几部分的IMRaD变体。鉴于这样的实践经验,本书给出如表3-1所示的信息科技领域研究性论文常用结构。

表3-1 研究性论文结构

表3-1的模块化结构给出了研究性论文的主要组成元素。它们有些是必需的,如题目、署名、引言、主要成果、结论等;有的则不是必需的,如,致谢、附录等。但通常情况下,一篇研究性长文应包含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相关工作、主要成果、分析评价、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几部分。

作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拆分、组合论文结构元素。例如:主要成果部分实际上是将IMRaD结构中的方法和结果组合在了一起。为了强调相关工作,表3-1所示结构将它单独列了出来。当然,相关工作也可以合并到引言或者讨论中。为了强调研究动机、背景或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从引言中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一个小节。

表3-1所示结构给出了研究性论文的框架。但写一篇论文并不像做“选词填空题”那么简单,如何将结构元素组织好需要很高的技巧。

3.2.2 综述性论文结构

综述性论文分调研性综述(Survey)、评论性综述(Review)和指南性综述(Tutorial)三种。与研究性论文不同,综述性论文着重对现有工作的分析比较、评价,评论、叙述,逻辑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对这类论文更重要。IMRaD结构及其变体并不适合这类论文。

在总结、分析信息科技领域综述性论文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如表3-2所示的综述论文结构。

表3-2 综述性论文结构

表3-2给出了综述性论文的组成元素。在写作时,作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组合这些元素,确定各小节标题。

调研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指南性综述的内容各有侧重。除了必须要有的共同结构元素(如题目、引言等)之外,它们的实际结构略有差异。

(1)调研性综述包括对现有工作的深入分析、评价,有的包括背景知识、分类体系、应用需求和应用情况。此外,这类论文应有对没有解决的问题的分析、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2)评论性综述的现有工作部分必须有对已有成果的分析、评价。

(3)指南性综述的现有工作部分着重介绍已有知识。合理、系统的概念、知识体系是指南性综述介绍一组成果时必须要给出的。

与评论性综述和指南性综述不同,调研性综述通常不针对某一个具体技术、理论或系统,而是针对某一问题或领域。评论性综述和指南性综述可以评价、介绍针对某一领域或问题的一组成果,也可以评价、介绍某一个具体的成果、技术。有时候,调研性综述、评论性综述中会根据需要增加与已经发表的类似综述的比较。指南性综述则一般不会有这样的比较。

3.2.3 论文结构对阅读和写作的影响

显然模块化、格式化的结构便于作者合理、轻松地组织、表述论文内容。同样地,规范、清晰的结构对论文阅读也有很大益处。

(1)内容模块化使模块化阅读(Modular Reading)成为可能。

(2)读者可以不必按顺序阅读,可以先浏览论文,然后直接跳到想看的部分。

(3)可以将某类内容放在读者—作者公知的区域,方便读者查找、阅读。

至此,论文结构这个事,似乎没有必要再谈了。该说的问题都已经专门论述了。既然八股式的结构都已经定好了,讲清楚了,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其实不然。即便是按照公认的“八股”结构去写,很多时候写出来的论文还是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费解。结果,不少审稿人给出“结构混乱,读者理解困难,建议重新规划、组织论文”的评语。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作者可能会抗议:我的研究成果很新,文字没有语法错误,论文各结构模块都不欠缺。读者还看不明白,那是他的水平不够。这是科技论文,不是写给小学生的科普文章,看不懂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关我什么事?!此种观点不敢苟同。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出在了内容的逻辑关联上。

看似结构合理的文章,却让人费解,这种情况并不鲜见。下面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例1

表3-3给出的是一篇研究性论文的框架结构。

表3-3 研究性论文结构问题举例

乍一看,这篇论文结构完整,没有什么问题。略微仔细一看,就让人糊涂了。就题目而言,论文的核心是一种服务状态监控机制。既然是机制,那么读者期望看到的应该是新的支持服务状态监控的结构部件、部件间的相互关系、运行原理及功能。但从摘要来看,论文提出的实际上是一种服务状态检测方法。既然是方法,论文的核心就应当是组成方法的步骤和关键活动。可是,到了正文部分,作为论文重点的第4节却变成了“……服务状态转换模型”。整个第4节既没有关于机制的内容也没有方法的步骤与活动。这样,读者盼望读到机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方法;盼望读到方法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模型。最后,读完全文,读者想看的内容一个也见到。这样一篇看似结构合理的论文,怎么能让读者正确理解?审稿人看后,会给一个怎样的评价呢?可想而知。

作者在写论文之前,首先应当理清思路,想清楚打算将哪个最吸引人的成果呈现给读者。然后,设计好论述成果的逻辑结构,将一个完整、合理的表述呈现出来。或机制或方法或模型,选择哪个角度写都可以,但不能将它们毫无逻辑地堆砌在一起。如果那样的话,读者读完论文,收获的只有不知所云。

尽管科技论文读者大都是专业人员,但作者如果没有从易于读者理解的角度组织内容,也会产生论文结构上的问题。例如:有时候,作者思维跳跃幅度过大,论文正文核心部分之前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或者核心内容各部分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缺少论述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段落,同样会使读者看后不知所云。下面举几个实际的例子。

例2

表3-4 论文结构问题举例之一

表3-4所示论文的核心是适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低能耗安全路由协议,包括了协议安全性的形式化分析与证明。从框架结构来看,论文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协议的安全性分析部分很难理解。原因是第3节介绍完协议设计方案之后,第4节一下子就跳到了形式化分析与证明上。作者默认所有读者都熟悉他所采用的LS2逻辑,在给出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证明之前,没有对所采用的形式化方法进行必要介绍,造成了读者的阅读障碍。如果在第4节开头加入对LS2的简介,论文结构将更加合理。修改后的论文结构如表3-5。

表3-5 问题论文结构的修改之一

当然,这种过渡与铺垫要适度,背景知识不应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识,而且在后续内容中应当被直接用到。啰嗦的背景知识喧宾夺主,同样会干扰读者的理解。

一篇好的论文,前后各部分之间应当是逻辑清晰、相互照应的,前面的内容为后面的内容提供读者继续阅读、理解所需的知识。此外,各平行部分应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各平行部分之间没有必要的语义关联,也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表3-6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例3

表3-6 论文结构问题举例之二

表3-6所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新型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是3个算法。第3节的各小节分别对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在介绍之前只用这样一句话“本方案包括RoleGen、KeyMang、Xsigncrypt三个算法”,对算法与方案的关系做了交代。这三个算法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实现方案设计目标的,这些问题并没有论述清楚。读者只能通过阅读、分析,去猜测它们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在介绍3个算法之前应当有一个对方案基本思想和原理的论述,将方案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功能与运行原理介绍清楚。表3-7是修改后的论文结构。

表3-7 问题论文结构的修改之二

关于如何使论文在逻辑上更合理,在第8章第8.2节论文的组织部分还会详细论述,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