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言语谦和好处世,行为低调好做人(3)
- 低调处世与做人的艺术
- 曹希波
- 4420字
- 2015-08-18 01:37:51
所以,老子的强弱观正是建立在这种“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或者说强弱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基础上的相对强弱,而不是先验的绝对的强弱。而建立在这种相对强弱观基础上的柔弱必然胜刚强的理论,则当然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观点。因为按照这种相对强弱观,当然只有弱才可能转化为强,不能转化者即不是弱,反之亦然。或换句话来讲,一种按某先验或绝对标准似乎已经很强的东西,只要它还能转化为更强,那么它相对而言就仍旧是弱,而不是真强,等到它是真强了,那么它也就只能向弱转化了。所以,老子基于这种相对强弱观推论而来的知雄守雌、坚守柔弱的结论和处世之道,其实也就是说要大家始终坚持和努力做到“柔弱微细生之徒”而永葆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做一个形弱实强者,而不是要大家甘当一个绝对或真正的弱者,因而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处事与处世之道。
但并不是说弱者一定能转化为强者,强者一定会退化为弱者,而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事实上,如上所述,老子坚守柔弱的处世与处事之道,也并没有要大家明哲保身、当真实弱者的意思,而只是要大家始终坚守“柔弱微细生之徒”之道,永远保持蓬勃朝气、青春活力和由弱到强的发展势头,当一个永远形弱实强者而已。而追求形弱实强,这其实也正是老子处世之道的精华所在。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的事情,很多不同的遭遇。大事小事,都会遇到,都会面临,人们往往只顾盯住大事而忽视小事的存在。“阴沟里翻船”、“十年打雁,最后却被雁啄了眼睛”,说的或许就是这样的道理。走了很多路,爬了很多山,涉过很多河,最后,遇到一棵小草,被它划破,感染,过敏,忽视,拖着,病菌侵蚀身体,最后死亡。例子虽然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无稽之谈。
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不胜枚举,如田单破燕巧施火牛阵、长勺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同样,自古以来,以少敌众,以弱胜强的故事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因为弱者与强者相遇,看起来理所当然是一场胜败已分的战争。但,当弱者以一己之力战胜强者的时候,会带给人们惊喜,而人们也渴望这样惊喜。自然,人们就会把弱者奉为经典,视为典范。在人们的追捧之下,弱者慢慢地成了所谓的强者。后来,这个强者孤傲了,自我了,于是,他的命运似乎也是注定被另外一个弱者灭杀掉。这时,人们不会来追逝这个强者的过去,只会看到现在他下去了,从而去追捧另外一个新的一个弱者。
弱者,克了强敌,把巨大的困苦艰难消灭了,最终却倒在了奉承这样看似渺小的事情上,悲哉!所以,当人们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地忽视对方,一个巨人可能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只蚂蚁可能让人们视而不见,甚至是连视都没有。最后人们抗击了巨人,放跑了敌人,却被毒蚂蚁咬了,中毒而亡。
绵里藏针是一种语言艺术,以弱胜强是一种战斗艺术。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一时的胜利不叫做成功,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
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一个人在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莫测高深,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戈,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式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法国有句谚语:“雄辩是银,沉默是金。”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运用好了常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适时的沉默像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仅是声音上的空白,更是内容的延伸与升华。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是一种不用动口才的“口才”。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故作“迟钝”未必不是聪明的做法,“迟钝”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精明。有人推崇一种“大智若愚”型的艺术——意在活动时多听、少说甚至不说,显示出一种“迟钝”。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少开口不做无谓的争论,对方就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想法,你还可以探测对方动机,逐步掌握主动权。这时候的沉默,实际是“火力侦察”。
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古我们中国人就恪守着“言多必失,语多伤人”的古训,把缄默奉作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也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三缄其口。沉默,是一种态度;沉默,是一种特殊语言;沉默,也会为你赢得无数财富。
为人臣者不可才高盖主
《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明哲保身”这句成语,原为褒义,指明达的人不参与可能危及自己的事。为人臣者,要想明哲保身,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为人处世之道,要精通明哲保身之术。过去的君臣关系如此,现在的上下级相处也一样,你要懂得不可功高盖主的道理,才能有明哲保身之智。
周宣王时,西北方和南方的一些部族经常进犯西周的领地。周宣王就派大臣尹吉甫和仲山甫一起往讨。尹吉甫在和仲山甫共事的过程中,发现仲山甫很有才能,对周宣王赤胆忠心。对他十分钦佩。俩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次,周宣王派仲山甫到齐地筑城,以防御外族的进攻。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临行前尹吉甫写了首诗送给仲山甫,赞美他的才能和道德。诗中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意思是说:仲山甫贤明智慧,明达事理,不参与可能危及自身的事。他日夜操劳,不敢懈怠。兢兢业业地效忠周宣王一人。
尹吉甫是一位有威望的贤臣,深受百姓爱戴。后人誉为“文以服众,武以威敌”,“事业文章,炳然千古”。死后归葬故里,墓在南皮县城西4公里的黄家洼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帝东巡至南皮,命吏部侍郎曹秀先致祭尹吉甫墓,并立碑以记。
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大将年羹尧在镇守西安之时,广求天下之士,对成为自己属下的,就给他们非常高的待遇。有一位叫蒋衡的文士,德才兼备,应聘前往。年羹尧甚爱其才,对他说:“下科状元一定是你的。”
年羹尧说话口气如此之大,正是倚仗他自己的功劳以及与皇帝的特殊关系。蒋衡见他刚愎自用,骄奢之极,就对他的一个同僚说:“年羹尧德不胜威,当今万岁英明神武,年大祸必至,我们不可久居此处。”他的同僚不以为然,年羹尧的权势正如日中天,多少人巴不得投奔到他的门下呢!
蒋衡不顾同僚劝阻,执意称病回家。年羹尧挽留不住,取千两黄金相赠,蒋衡坚辞不受,最后在年的坚持下,只接受了百两。蒋衡回到家不久,年羹尧果然就出事了,牵连了不少人。而年羹尧一向奢华,送人不到五百两黄金的,从来不登记,蒋衡因此只接受百两之赠,从而确保自己平安无事。
从这个事例中不难看出,年羹尧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懂得功高震主的危害,不明白一个人臣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明哲保身。而蒋衡就知道身处官场中,首先是要保护自己,明哲保身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明哲保身做得好的历史名人很多,千古一相萧何就是其中之一。萧何一生谨慎,深谙明哲保身之道。汉朝建立,萧何功劳无人能出其右。但是萧何审时度势,面对多疑好嫉的刘邦,他收敛锋芒,一连做了几件事,让刘邦对他放心,以保全自己。
第一件:“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诸王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第二件:“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赵相国陈豨反,勾结匈奴,自立为代王。高祖刘邦自率军征讨,至邯郸。刘邦翌年,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诱杀韩信。刘邦闻知韩信被杀,拜丞相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第三件:“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货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面对不利的环境,“忍”和“退”都是必须的,是一种战斗策略,也是一种蓄势。“大丈夫能屈能伸”,唯有保存实力,才能在有利的时机,因时而动,成就人生。所以人们推崇韩信的“胯下之辱”和勾践的“卧薪尝胆”,讲究知难而退、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