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篇

4 三字经①

【南宋】王应麟 著

【清】贺兴思 补

【近代】章炳麟 重订

前言:《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世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1.首孝悌(tì),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19.曰黄道,日所躔(chán)。曰赤道,当中权。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21.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22.曰岱华(huà),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23.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2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25.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26.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27.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28.马牛羊,鸡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饲。2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wù)欲,七情俱。30.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31.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32.膻(shān)焦香,及腥朽。此五臭(xi ù),鼻所嗅。33.匏(p á o)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34.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35.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36.自子孙,至玄曾(zēnɡ)。乃九族,人之伦。37.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38.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39.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40.斩齐衰,大小功。至缌(sī)麻,五服终。41.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42.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43.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44.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45.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ɡǔ),明句读。46.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47.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48.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49.作中庸,乃孔伋(jí)。中不偏,庸不易。50.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51.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52.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53.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54.有典谟(mó),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55.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5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57.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58.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59.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60.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61.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62.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63.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6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65.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66.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67.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68.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69.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shuì)。70.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71.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7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73.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7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qì)两晋。75.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dū)金陵。76.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77.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78.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79.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80.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81.炎宋兴,受周禅(sh à n)。十八传,南北混。8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83.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zuò)废。84.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85.迨成祖,迁燕(y ā n)京。十七世,至崇祯。86.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87.清世祖,膺(yīnɡ)景命。靖四方,克大定。88.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89.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90.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91.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92.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93.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94.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95.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96.口而诵,心而维。朝于斯,夕于斯。97.昔仲尼,师项橐 (tuó)。古圣贤,尚勤学。98.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99.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100.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10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chu ò)。102.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103.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104.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105.若梁灏 (hào),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106.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107.莹八岁,能咏诗。泌(mì)七岁,能赋棋。108.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109.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 (yùn),能咏吟。110.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111.唐刘晏 (yàn),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112.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113.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 (hé)为人。114.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115.幼而学,壮而行。上至君,下泽民。116.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117.人遗子,金满籝(yínɡ)。我教子,唯一经。118.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注释】

①《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而《三字经》后来居上,堪称“蒙学之冠”。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实上,就其覆盖读者之广、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而言,《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作者是谁?该书的作者不止是宋代的王应麟[王应麟(1223—1296年),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个,因为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显然在明代以后,也有人完善过此书。]一般认为辽金以后的历史文字部分是清道光年间学者贺兴思补充的。1928年,近代学者章炳麟重订。②杼:古代指梭。机杼,指织布机。③悌:敬爱哥哥。孝悌,指奉养父母,敬爱哥哥。④躔:指天体运行。⑤膻:像羊肉的气味。⑥匏:匏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⑦缌:〈书〉细麻布。⑧迨:等到。⑨祚:君主的位置。⑩膺:伪造的。⑪殁:〈书〉死。⑫橐:〈书〉一种口袋。⑬灏:〈书〉同“浩”(或“皓”)。⑭韫:〈书〉包含;包藏。⑮晏:〈书〉安乐;安闲。⑯曷:疑问副词,怎么。

【古文翻译】

1.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2.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3.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4.五代时,燕山人窦燕山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5.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6.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义,不能成才。8.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9.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冬天替父母暖被窝,夏天用扇子给父母扇凉席子。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10.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11.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12.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13.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14.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15.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16.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17.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18.“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19.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人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古人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20.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地处地球的东北边。21.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22.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23.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24.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25.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26.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27.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28.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五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29.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怒,伤心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30.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31.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32.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33.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34.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35.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36.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37.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38.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39.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40.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41.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42.在六艺中,只有书法到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43.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44.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45.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46.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47.《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48.《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49.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50.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51.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52.《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53.《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54.《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55.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56.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扬和阐述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57.《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58.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种善恶行为的分辨。59.三传就是齐国人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鲁国人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合称“公羊三传”。60.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61.五子是指荀子、杨子(即西汉杨雄)、文中子(即隋朝王通)、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62.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它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63.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64.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65.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66.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67.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68.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69.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70.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71.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72.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73.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74.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75.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76.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77.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78.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79.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时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8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81.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82.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83.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84.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85.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七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86.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87.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88.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89.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90.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9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92.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93.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94.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95.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96.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97.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98.宋朝时赵中令—赵普,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99.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西汉的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100.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101.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晋朝人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102.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103.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104.北宋的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105.北宋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106.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107.五代时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108.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109.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像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东晋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110.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111.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112.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113.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114.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115.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116.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117.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只留给他们一部《三字经》,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118.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希望大家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样的古训,时刻勉励自己,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诵读提示】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第一部分是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第二部分是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第三部分是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第四部分是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第五部分是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近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第六部分是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至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自主探究】

1.《三字经》中最能体现教育和学习对儿童重要性的语句是什么?举了哪些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的“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分别是什么?介绍这些古代典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由此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教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作品中的哪些语句印象最深,感触也最深?请写到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项橐三难孔夫子

“昔仲尼,师项橐(tuó)。”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向他请教过有关音乐的问题。

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碰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的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教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是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儿,木马无驹儿,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5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1.天地玄(xu á n)黄 宇宙洪荒2.日月盈昃(zè)辰宿(chén xiǔ)列张3.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4.闰(rùn)余成岁 律吕(lǜ lǚ)调阳5.云腾致雨 露(lù)结为霜6.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ɡānɡ)7.剑号巨阙(jù què)珠称夜光8.果珍李柰(nài)菜重芥(zhònɡ jiè)姜9.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xiánɡ)10.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11.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12.推位让国 有虞(yú)陶唐13.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yīn tānɡ)14.坐朝问道 垂拱(chuí ɡǒnɡ)平章15.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rónɡ qiānɡ)16.遐迩(xiá ěr)一体 率宾归王17.鸣凤在竹 白驹(jū)食场18.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19.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20.恭惟鞠(jū)养 岂敢毁伤21.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22.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23.罔(wǎnɡ)谈彼短 靡恃(mí shì)己长24.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li á n ɡ)25.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26.景行(jǐnɡ xínɡ)维贤 克念作圣27.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28.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29.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30.尺璧(bì)非宝寸阴是竞31.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32.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33.临深履薄 夙(sù)兴温凊(qìnɡ)34.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35.川流不息 渊澄(chénɡ)取映36.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37.笃(dǔ)初诚美 慎终宜令38.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39.学优登仕(shì)摄(shè)职从政40.存以甘棠(tánɡ)去而益咏41.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42.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43.外受傅(fù)训 入奉母仪44.诸姑(zhū ɡū)伯叔 犹子比儿45.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46.交友投分 切磨箴(zhēn)规47.仁慈隐恻(cè)造次(zào cì)弗离48.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49.性静情逸(yì)心动神疲50.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51.坚持雅操 好爵(jué)自縻(mí)52.都邑(dū yì)华夏 东西二京53.背邙(bèi mánɡ)面洛 浮渭(wèi)据泾(jīnɡ)54.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55.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56.丙舍旁启 甲帐对楹(yínɡ)57.肆筵(sì yán)设席 鼓瑟(sè)吹笙(shēnɡ)58.升阶纳陛弁(biàn)转疑星59.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60.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61.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62.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63.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64.高冠陪辇(niǎn)驱毂(ɡǔ)振缨(yīnɡ)65.世禄(lù)侈(chǐ)富 车驾肥轻66.策功茂实 勒(lè)碑刻铭(mínɡ)67.磻(pán)溪伊尹 佐时阿衡(hénɡ)68.奄(yǎn)宅曲阜(fù)微旦孰营69.桓(huán)公匡合 济弱扶倾70.绮(qǐ)回汉惠 说感武丁71.俊乂(jùn yì)密勿 多士寔(shí)宁72.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73.假途灭虢(ɡuó)践土会盟74.何遵约法 韩弊(bì)烦刑75.起翦(jiǎn)颇牧 用军最精76.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77.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78.岳宗泰岱(dài)禅(shán)主云亭79.雁门紫塞(zǐ sài)鸡田赤诚80.昆池碣(jié)石钜(jù)野洞庭81.旷远绵邈(miǎo)岩岫杳冥(xiù yǎo mínɡ)82.治本于农务兹稼穑(jià sè)83.俶载(chù zǎi)南亩 我艺黍稷(shǔ jì)84.税熟贡新劝赏黜陟(chù zhì)85.孟轲(kē)敦素 史鱼秉直86.庶几(shù jǐ)中庸 劳谦谨敕(jǐn chì)87.聆(línɡ)音察理 鉴貌辨色88.贻厥(yí jué)嘉猷(yóu)勉其祗(zh ī)植89.省躬讥(j ī)诫 宠增抗极90.殆(d à i)辱近耻 林皋(ɡāo)幸即91.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92.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93.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94.欣奏累(lěi)遣 戚(qī)谢欢招95.渠荷的(d í)历 园莽抽条96.枇杷(pí pá)晚翠 梧桐早凋97.陈根委翳(yì)落叶飘摇98.游鹍(kū n)独运 凌摩绛(jiànɡ)霄99.耽(dān)读玩市 寓目囊箱100.易 攸(yóu yōu)畏 属(zhǔ)耳垣墙101.具膳(shàn)餐饭 适口充肠102.饱饫(yù)烹宰 饥厌糟糠(zāo kānɡ)103.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104.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105.纨(wán)扇圆洁 银烛炜煌(wěi huánɡ)106.昼眠夕寐(mèi)蓝笋(sǔn)象床107.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sh ā n ɡ)108.矫(ji ǎ o)手顿足 悦豫且康109.嫡(dí)后嗣(sì)续 祭祀烝(zhēnɡ)尝110.稽颡(jī sǎnɡ)再拜 悚惧恐惶111.笺牒(ji ā n di é)简要 顾答审详112.骸垢(hái ɡòu)想浴 执热愿凉113.驴骡犊(dú)特 骇(hài)跃超骧(xiānɡ)114.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115.布射僚丸 嵇(j ī)琴阮(ru ǎ n)箫116.恬(ti á n)笔伦纸 钧巧任钓117.释纷利俗 并皆佳妙118.毛施淑(shū)姿 工颦妍(pín yán)笑119.年矢(shǐ)每催 曦晖(xī huī)朗曜(yào)120.璇玑(xuán jī)悬斡(wò)晦(huì)魄环照121.指薪修祜(hù)永绥(suí)吉劭(shào)122.矩(jù)步引领 俯仰(fǔ yǎnɡ)廊庙123.束带矜(jīn)庄 徘徊瞻眺(zhān tiào)124.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qiào)125.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注释】

①《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但始终未忘读书。为了教育子侄,他命人从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碑文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每字一纸,一字一字地教授给那些皇子。可是这种教法杂乱无章,收效甚微。梁武帝就让周兴嗣把它们编成一篇通畅又有韵味的文章。兴嗣接诏后返回家中,逐字揣摩,反复吟诵,用了一夜时间编好了《千字文》。这是公元535年间发生的事。据说周兴嗣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通篇用韵,朗朗上口,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难得的问世最早、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②昃:〈书〉太阳偏西。③柰:古书上指一种类似花红的果子。④弁:就是指低级武职。⑤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插轴。⑥磻:磻溪河,水名,在陕西。⑦虢:周朝国名。⑧岫:山洞;山。⑨俶:开始。

【古文翻译】

1.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2.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3.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4.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配合十二个月来调节阴阳。5.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6.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7.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8.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9.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10.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11.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12.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13.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14.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是。15.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民都归附向往。16.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愿臣服贤君。17.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18.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19.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地、水、火、风四种物质),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20.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21.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22.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23.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24.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心胸宽阔,气量大度得让人难以估量。25.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为有《羔羊》篇而被人传扬。26.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贤人那里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圣人。27.养成了好的道德,就会有好的名声;就像形体端庄,仪表也随之肃穆一样。28.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29.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30.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31.供养父亲,侍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32.对父母孝顺,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诚,要不惜献出生命。33.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34.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35.延及子孙的孝道,像大河川流不息,像碧潭清澄照人。36.仪态举止要庄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语措辞要稳重,显得从容沉静。37.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38.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39.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走上仕道(做官),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事。40.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41.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42.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43.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44.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45.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46.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47.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48.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49.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50.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51.坚持高尚的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52.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53.东京洛阳背靠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54.宫殿盘旋曲折,重重叠叠;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55.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56.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57.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58.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闪闪发光,像满天的星星。59.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60.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聚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61.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录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62.宫廷内将相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63.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64.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65.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66.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67.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68.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69.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70.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传说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71.国君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72.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73.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最终将虢国、虞国都吞并了;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被推为盟主。74.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秦国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75.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76.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77.九州处处都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78.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封禅大礼。79.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80.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81.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82.治国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83.一年的农活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84.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85.夫子孟轲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86.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87.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88.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89.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90.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要及时归隐山林为好。91.疏广、疏受预见到危险的苗头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下官印?92.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93.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除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94.轻松快乐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烦心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95.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96.枇杷到了寒冬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97.陈根老树盘旋曲折,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98.寒秋之中,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99.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100.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引来不必要的麻烦。101.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102.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103.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更要精心料理。104.作为妻子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侍好丈夫。105.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烛火辉煌。106.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竹子编成的席子和象牙雕屏的床榻。107.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108.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109.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110.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恭敬虔诚。111.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问题要详细周全。112.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113.家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114.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115.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玩弄弹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116.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明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精通垂钓。117.他们的技艺有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118.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显得楚楚动人。119.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120.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亮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121.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长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的高尚品德。122.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123.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124.我的学问肤浅,见识粗陋,难以胜任编写《千字文》的重任,只等别人的耻笑嘲讽。125.我所谓的学问,无非是些“焉、哉、乎、也”语气助词罢了。

【诵读提示】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有关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便于识读。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国学研究者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它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縻”为第二部分;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层意思,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分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国学研究者认为这部分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千字文》第三部分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分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

《千字文》与“三、百”相比,基本不存在被后人反复修改增补等问题,因而版本清楚,面貌原始,能让我们读到当时原汁原味的思想精华。

【自主探究】

1.读《千字文》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还有帮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第二部分则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由此反映出我国古人的什么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从中能获得哪些教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作品中的哪些语句印象最深,感触也最深?请写到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嵇康之死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的“嵇琴”说的是魏晋时期的嵇康擅长弹琴,常为人所称道。特别是嵇康那一首《广陵散》,更是旷绝千古。这首曲子据说得来于一次远游,嵇康游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半时分,忽有客来访,自称是古人,嵇康和他共谈音律,很是投机,客人为嵇康弹曲一首,声调绝伦,看嵇康喜欢,遂以授之。客人尽兴而去,临行叮嘱不得传于他人。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嵇康从不向别人教弹这首《广陵散》,直到他最后一次弹奏此曲。

《晋书》里描绘了他最后的操琴。公元262 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嵇康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时年仅三十九岁。临刑前叹息道:“这之前,袁孝尼跟着我想学这首《广陵散》,我始终不愿教给他,现在看来,这支曲子从此再也没有人弹了。”

嵇康被处死的罪名很含糊,《三国志 · 魏书》里说是“坐事诛”,其实在整个事件中,钟会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钟会是魏国重臣钟繇之子,以才能得到司马氏的宠幸,一度“乘肥衣轻,宾从如云”,十分显赫。有一次,慕名拜访嵇康。嵇康正在树下打铁,没有理会,钟会站了很久,要走,嵇康对他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怨恨由此。《晋书》里记录了一段他对晋文帝说的一段话:嵇康打算助毋丘俭(这个人起兵叛乱,为司马氏镇压),以问山涛,山涛不听。嵇康乃止。嵇康、吕安言语放荡,诽谤朝政,加上嵇康恰恰和曹魏有着割舍难断的关系—姻亲。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晋文帝会断然处死嵇康的原因—帝王不能容忍异己。

单元拓展学习

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

“诵读蒙学选文 明德修身养性”默写比赛。

活动目的:

1.通过默写比赛,来检查同学们对选文诵读掌握的程度和对文字理解的程度。

2.通过默写比赛,来提高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配合能力,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流程:

1.将全班同学分成4~6个学习小组,每组确定一个学生代表。

2.从本单元的几篇选文中任选一课,由各组的学生代表分别诵读其中的一个段落或部分,其他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默写。

3.默写时任何人不得交头接耳说话,也不得查阅资料;否则,视作违规,要扣除所在小组相应分数,取消本人评比资格。

4.默写结束后,各小组学生代表组织本组全体同学参与小组之间交叉评卷;凡出现添字、掉字、错字现象的均要扣除相应的分数,原则上每有一处错误(1个字)扣1分。

5.默写比赛结束后,要评选出模范小组和模范个人。

办法:(1)模范小组的评选办法是看哪个小组的错误字数最少,看哪个小组的默写速度最快,看哪个小组的违规学生最少,分别评出默写成绩最好、默写速度最快、默写诚信最好的单项模范和综合模范小组(依据三个单项积分和的排名确定)。

(2)模范个人的评选办法是看哪个同学的错误字数最少,看哪个同学的默写速度最快,看哪个同学的没有违规,分别评出默写成绩最好、默写速度最快、默写诚信最好的单项模范和综合模范学生(依据三个单项积分和的排名确定)。

6.老师为模范小组、模范个人颁奖。

7.老师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