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是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形成的,是以认知、认同、共识、传承、使用以及发扬光大等形式得以实现的,是具有显著文化价值的物质和精神双重特质的财富总和。筹办北京奥运会的7年里,全社会广泛开展了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各种群众性健身活动,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奥林匹克教育得以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社会志愿精神得以培育和生长;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及公共体育设施成为现代体育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永久的健身场。北京奥运会从筹备组织期间的场馆建设、商务赞助、赛事安排、票务营销、火炬传递等工作到赛会结束后体育场馆等奥运遗产的保存、整理、开发营销等后奥运问题的解决,都为日后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和行业服务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与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来看,奥运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留存物”给中国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标准,这些奥运标准涵盖了许多进步的制度元素。探索奥运标准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项目总结了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特征,阐释了基本内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归纳,同时参照其他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促进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此研究由9个部分构成,包括从“3个奥运”到“3个北京”的历史传承与价值阐释、奥运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及理论问题研究、往届奥运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经验研究、北京奥运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挖掘对促进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北京奥运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推动行业服务水平影响研究、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近3年的努力,此项目得以顺利结题即将出版。课题组长负责整个研究的策划、设计,课题的把关、协调,书稿的审核、修订以及部分章节的撰写。主要研究人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组成9个包括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内的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研究内容,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体育类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骆秉全);第二章(高嵘);第三章(兰馨);第四章(李开颖);第五章(高斌);第六章(裴东光);第七章(冯国有);第八章(张连民);第九章(秦梅)。

在此,对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为项目研究所贡献的智慧和付出的努力表示深深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