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尔德内尔

1. 技战术实力评估指数:39

(1)正手进攻技术能力指数:9.5

(2)反手进攻技术能力指数:9.5

(3)控制技术能力指数:10

(4)技术实战能力指数:10

2.技术运用特点:全面与多变

全面是指各项技术的能力,多变是指战术意识。

瓦尔德内尔被公认技术没有明显漏洞,发球和接发球技术尤为出色。他的战术是建立在进攻技术和控制技术细腻结合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在控制技术和进攻技术不断交替使用中,可以把单一技术与不同技术之间,在旋转、力量、速度、落点的变化上与节奏的变化上几近完美地统一的人。瓦尔德内尔乒乓球技术的全面性为多变性提供了组合条件,他的多变性是技术全面性基础上的多变性。

3.主要技术的实战运用解析

(1)正手标准拉弧圈球技术

1~3准备到引拍。引拍和身体重心的降低是同时进行的,此时对来球的性质、落点作出判定,选择适当的引拍位置和拍形角度。

4~6挥拍击球。身体(腿腰的用力)带动手臂发力。摩擦和撞击的比例是:6∶4或7∶3。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凡是能够上手的来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通过落点、旋转和节奏变化直接得分。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准备充分,身体结构紧凑,动作协调,用力集中。

(2)正手位正手回摆近网短球技术

1看球。在接球和发球后,由于选手们基本上运用近网回接球技术,所以摆短球和回摆短球在比赛中,作为有效的控制性技术被经常使用。

2~3近网球的下旋程度一般不强,所以球拍的拍面角度不会太仰。击球的力量比较轻,但出手回摆的速度比较快,触球的瞬间略带摩擦。在球拍触球的瞬间,胶皮似乎有轻微地“吃”住球的感觉。身体动作自然,手腕动作比较放松。

4~5随势挥拍。动作比较小,身体比较稳定。

{L-End} 技术使用条件:接近网发球和回摆短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和挑打、晃接技术结合,控制对方,制造进攻机会。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前迎充分,动作放松、轻巧、稳定。

(3)反手回摆近网短球技术

技术运用情况与正手回摆相同。

(4)正手晃接技术

1~2判断来球的旋转和落点,并调整好拍形。

3~4拍形立起来,一是可以把“我可能要挑打来球”的可能性传达给对方;二是近网球一般下旋的程度不强,球拍稍立起,不会影响回接下旋球。

5~6在触球的瞬间球拍稍仰一点,球拍要摩擦住球侧面。同时拍面外撇,改变击球方向,干扰和控制对方侧身进攻的意图。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回接对方的近网短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干扰和控制对方的侧身意图,并为自己创造进攻的机会。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动作的干扰性要强,准确地击球的侧面。

(5)正手挑打近网短球技术

1~3动作和正手晃接的动作相似。

4~6在击球瞬间球拍立起来,动作变成挑打。击球时摩擦和撞击比例是5∶5。动作轻快。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对方近网发球、摆短球不转或比较高时。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出手快,可直接得分。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动作的干扰性强,出手快。

(6)侧身拉转正手回搓技术

1~2准备侧身抢拉。

3~5对方回球不出台,随即转为正手搓,为下一拍拉创造机会。

6~7快速还原,准备再抢攻。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准备侧身拉时,对方回接或发近网球。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改变由于判断有误造成的被动局面。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技术动作变化快,两个技术衔接处理得好。

(7)侧身位正手高抛发侧上、下旋球技术

1~2引拍和适度转腰动作结合起来。

3~5击球的位置在右胸下方,此处利于发力。发球的力量来自转腰挥臂。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常用的发球技术。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利于正手进攻技术的使用。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发力集中,动作隐蔽性和变化性好。

(8)侧身位正手高抛发直线急球技术

1~2在发球前,对对方的技战术意图有所了解。发直线急球可能有两种考虑:一是牵制对方的侧身进攻意图,给对方建立一个新异的刺激点,来消减对方侧身的势头;二是发现对方接发球时要侧身攻。

3~6发球的动作和斜线几乎一样,在触球瞬间突然改变球拍拍面方向,面向对方球台右方。击球方式是以撞击为主,略带一点摩擦,以使球有一个适宜的弧线来保证成功。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当对方侧身接发球抢攻时,或自己主动实施从对方正手位突破战术。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牵制和破坏对方侧身攻的意图。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战术意图,动作相似性和突然性。

(9)正手位正手拉削球技术

1站位和引拍。根据对来球旋转和落点的判断,进行步法调整,找好合理的拉球位置,做好引拍和转体动作。

选位和引拍要点:由于是拉削球,球下旋强,故身体重心和引拍位置比较低,利于拉比较转的下旋球。

2~3引拍和挥拍击球。用蹬地转腰的力量带动上体转动,把力量传到肩和大臂、小臂。摩擦球的中部偏上。摩擦与撞击的比例为6∶4。俗称:摩六打四。

引拍和挥拍击球要点:引拍幅度比较大,蹬地力量充分;身体和手臂发力,球拍向前上方挥,手腕在传送力量的瞬间,对球进行控制。

4随势挥拍。手臂继续向前上方挥动,保持身体平衡。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对付削球的技术。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旋转强,进攻的稳定性好。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重心低,身体和手臂发力,手腕传力和控制,摩多打少。

(10)扑正手位拉半出台球技术

1~2引拍和跑位。球刚好出台,所以引拍位置比较高,便于向前迎击刚出台的球而不会拉空。

3挥拍击球。双腿蹬地,使身体前迎,便于发力拉球。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6∶4。

4随势挥拍,保持身体平衡。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对方搓球变自己的正手位时。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在正手位有比较大的空当时,同样能够保证一定的跑动进攻能力。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引拍位置比较高,身体前迎,找准击球点。

(11)侧身位正手冲推挡球

1引拍和让位。对方推压反手位时,身体重心后移并引拍,让开合理的拉球空间。拉上旋球时比拉下旋球时引拍要高,拍形稍前倾。

2调整好引拍位置和拍面角度。

3挥拍击球。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中上部。身体略微前压。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4∶6。

4随势挥拍。由于发力大,左脚向左前方跨一大步,来缓解身体的冲力。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可以是侧身的连续拉,或反手拨后的侧身拉。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在反手位有机会时,使用具有更大威力的正手拉来得分。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让位快,引拍高,出手要向前。

(12)反手拉下旋球

1引拍。因为是拉下旋球,身体重心和引拍位置比较低;右肩向前下沉。

2挥拍击球。先使肘关节前顶,形成发力支点。随即蹬地转腰发力,挥拍击球中部。摩擦与撞击的比例是6∶4。

3随势挥拍。保持身体的平衡,两脚要站住。

{L-End} 技术使用条件:搓中抢攻或接发球时。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有一定的突然性,转打相持球。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转肩,低引拍,顶肘,腿腰给劲,甩臂发力。

(13)发球后正手位大角度抢拉技术

1~4发球后的观察判断。身体位置略向球台中间移动,以兼顾正手位和反手位进攻策略的实施。

5~9当对方回接到正手位大角度时,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右脚先迈一大步,然后用交叉步找位,同时引拍。

10~11挥拍击球。在交叉步的左脚落地时,球拍触球的中右侧。并借助移动的力量使身体向上抬起。由于击球点低,故摩擦与撞击的比例应是7∶3。

{L-End} 技术使用条件:侧身发球后或相持中准备侧身时,对方变正手位。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抢攻时的控制因素大于直接得分因素。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左右兼顾,交叉步,摩擦控制。

(14)正手位抢拉后冲机会球技术

1~5扑正手位拉。用一个交叉步,使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左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技术要点是利用移动的力量和转腰的力量发力拉。

6~9用一个小跳步还原到反手位。

10~12右脚后移,左脚侧跨,让开位置,侧身冲机会球。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在正手位拉要为下一板创造机会。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正手拉后往往有打机会球的可能。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控制身体重心,借(移动之)力打球,脚步调整。

(15)反手拉加转弧圈球后结合侧身抢冲技术

1~3用反手拉下旋球,身体重心比较低,两腿蹬地,拉球的中部,动作向上。

4~5当看到对方回接到反手位,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做好侧身准备。

6~8侧身引拍。由于拉上旋来球,所以身体重心和引拍位置都比较高。

{L-End} 技术使用条件:当对方对反手位的控制比较严密时。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这是比较有效的变相持为主动的方法。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步法移动,正反手拉球技术的结合,拉下、上旋球的动作区别。

(16)接发球侧身拉后转反手拉技术

1~2判断来球的线路和落点。

3~6用小跳步进行侧身,让开位置。身体后转幅度较大,重心比较低,引拍位置比较低且动作比较大。

7~8挥拍击球时的发力动作由腿的蹬伸开始,带动手臂发力。以摩擦和落点控制为主。

9~10调整身体的平衡,准备下一板进攻。

11~13对反手位的来球,用反手拉实施进攻。

{L-End} 技术使用条件:考虑到侧身拉后正手位的空当过大,在还原时,对反手位的球实施反手拉。

{L-End} 技术的实战效果:进攻的面积增大,威胁增大。

{L-End} 技术动作关键点和学习要点:旋转控制,保持连续进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