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曾经的梦想未来的路(1)

“一个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年轻人们念叨着这句经典台词,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仓皇收缩梦想的阵地。别拿“为了面包”当做抛弃梦想的借口,想法子化梦想为生产力才是正道。

吴晓波

大学教育妥协的抗争

大学成了一个粗制滥造的机器,像极了无数假冒伪劣的“中国制造”,大学教育真的能把我们培养成人才吗?身处其中的我们该怎么办?

吴晓波先生:

您好!

我是来自上海市外国语大学的顾江帆同学,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次由黑苹果青年和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举办的活动。我的主要问题来自大学教育带给我的困惑。

我并不想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思维去批判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只是我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有一些困惑。我感觉学校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技能培训内容,却缺乏对人的灵魂的塑造,缺乏对人格的修葺,这使得我们无法纯粹地追求知识。

我学习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可能我也是现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对自己专业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但是总体来讲,我对于学校的考试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反感,似乎这些教育没能启迪我们的心智,反而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无法满足我们对知识的渴求。

周围总是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同学们倾向于掌握实用的技能,每到空余时间,他们总会抓紧时间参加各种语言类、技术类的培训。学校也增设了很多类似课程,老师催促我们更多地参与实践,几乎每个暑假都建议我们去社会实习,掌握各种工作技能。

这样的现实导致大学生活十分压抑,总是被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所束缚。平时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了解职场生活、分享工作经历,不像过去,我们关注时政、历史、文学等话题,迸发思想的火花,那种交流的满足感逐渐远离了我们,这是我所担心的,也是不希望看到的。

尽管如此,也还是存在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多希望和鼓励。我的一位老师认为,大学应该是高于社会的地方,我们大学生应该多读一点书,敢于想象,敢于创造,敢于挖掘那些目前被隐藏了的价值,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过多地纠缠于就业、未来的职业竞争力的培养。诚然,实用的职场技能的确能帮助我们在竞争中迅速获得优势,但是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必定是依靠自身的深厚积累,厚积薄发,真正有涵养的人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脱颖而出。她鼓励我们多读书,即使放弃暑假的社会实践也要多读书,改造自己的灵魂,用一种学习做人的心态来对待大学的学业。

所以,我想请教您,针对这一现象,基于这些观点,您是否能给我们作一些解读,也希望您能给我们提些建议。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可能更为普遍——如今的考试似乎变了味道。我们大学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高中时,我们很努力学习,对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即便如此,对于考试依旧心里没底;可是到了大学,即使整个学期没有好好学习,只要考前突击看书,依旧可以获得很好的成绩。这个现实让我们感到既幸运又无奈。毕竟,我们是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如果本该用一个学期消化吸收的知识在一周内自学就可以学会,那么,大学的教育似乎就失去其意义,或者说不配被称为高等教育。对于这样一种尴尬,我们每个人都应反思。同时,面对这种尴尬,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我们,还应该包括老师,他们总是跟我们说,其实大学学习的很多内容到了社会上是没用的,甚至你以后一生可能都用不到,比如微积分、经济学等等。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思维,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些才是让一个人受益终生的财富。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觉得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如今我已经大二,可是对于当初所学的很多东西早已忘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仿佛也被限制,失去了很多创新能力,失去了敢于思考、无畏的精神。基于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最后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则是我们的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媒体总是评论我们这一代相比国外同龄人缺乏创新精神,并且把这样的弊病归结于教育。我部分同意这样的观点,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代人似乎缺乏解决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能力,我们总是刻意地追求最优的结果,被一种标准答案所束缚,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另外途径。因而很多事情都只有一个类似的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不想说这是大学教育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自我教育更好的大学了。我们有必要为自己拟定一份创新课程,培养自己加深对很多问题的认知,更好地解决问题。当然也有人说,创新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天分,并不是靠后天努力就可以掌握的,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自身具备这样的一种创新精神,相信这会对我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

您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希望您能介绍一些自我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相信我会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最后,再次感谢您,也期待您的回信。

顾江帆,上海外国语大学

背景资料

2008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大学的两年间,广泛涉猎各领域知识,在2010年获得了由图书馆举办的“校长读书奖”铜奖,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曾获得2009上海市联通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的冠军。

性格关键词:开朗,包容,激情

职业关键词:咨询,管理,踏实

人生态度关键词:睿智,远见,虚怀

困惑关键词:教育,思想,做人

顾江帆同学:

你好!

你当然不是第一个对中国大学教育不满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我看来,中国自“大学”这个现代名词出现以来,没有比现在更烂的时期了,大学成了一个粗制滥造的机器,像极了无数假冒伪劣的“中国制造”。

问题是,身处其中的你能怎么办?

办法其实只有两个,一是逃离,坚决地逃离;二是抗争,妥协地抗争。在这封信中,只说第二种办法。

我读大学是24年前的事情了,学的是新闻学,进的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可是当我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面无表情地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新闻无学”,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大家的;第二,所有的大学新闻教材已经完全不适应正在巨变中的传媒市场了,也就是说,我教给大家的,只是一堆过时的“手艺”。

当时的我跟现在的你一样,逃无可逃。

关于第一点,老师还是给了一条出路。他说,新闻是一门实践的专业,你只要把三千篇优秀的新闻稿件“肢解”开来,从导语、段落、逻辑到评论,熟能生巧,自然就可以成为一位熟练的“新闻工匠”。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四年里我“肢解”了能够拿到手的数千篇新闻稿件,你一定听过“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的,道理同一,这毫无捷径可走。

最糟糕的是第二点,老师手一摊:办法自己找。我的办法是:把自己关进图书馆,然后一排一排地读书。我比你幸运,当时没有互联网,所以不必受“魔兽”的诱惑,我就一排一排地读书,从一楼读到二楼,再从二楼读到三楼,然后读到珍本库。当然我读的都是文史哲类图书,我根本没有想过“读这些书到底有什么用”这类问题,我只是觉得这是唯一比较可靠的办法。要读完那么多的书,同样也毫无捷径可走。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还自作主张,下了一个决定。我放弃了到报社实习的机会——那关系到毕业的去向,一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从实习生中招聘记者——而在长江以南的数个省份游走了半年。我在井冈山看到了红军留下来的标语,在贵州看到了三个女儿只有一条裤子的贫苦农家,在湘西看到了沈从文笔下的苗族风情,在广西老山前线看到了猫耳洞里的士兵生活,在刚刚开放的海南岛第一次看到了所谓的“妓女”,她们把五元钱插在劣质的丝袜上四处拉客。那段经历让我目睹了真实的、书本上没有的中国,从此我不再是一个只会幻想的城市青年。

当我走上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记者的时候,我一点儿也不抱怨我所受的大学教育。到今天,我同样不抱怨我所在的喧嚣时代。我知道我逃无可逃,只能跟自己死磕。

学习是终生的事情,大学时期,应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你所学习的工商管理与我当年所学习的新闻学,有一点非常相似——都是实践性的学术。再好的大学教育能够给你的无非也只是“术”而已,如果老师不能给你,你大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问题仅仅是你是否舍得投入,不计成本地投入。从你的来信中看到,你现在阅读面很广,还获得过“校长读书奖”铜奖、上海市联通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的冠军。这都是一些非常好的准备。

“抱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青春病,因为你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你因之焦虑,而焦虑一定会发酵出抱怨,抱怨自己的智商、出生的家庭、考上的学校、学科以及所有的一切,这不足为奇,当哪一天,你开始不再抱怨的时候,你就跟青春告别了。问题仅仅在于,你不能只会抱怨,你必须行动。

所以,如果你无法改变“大学教育何去何从”,那就决定自己何去何从吧。

(蓝狮子出版人、财经作家)

洪晃

为文化殿堂添彩,你忘记了创新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我为传统文化骄傲,想为文化殿堂添彩,却无从下手,或许,是我忘记了什么?

亲爱的洪晃老师:

您好!

我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未来的道路,我们这个专业的许多学生都很迷茫,考研、出国还是工作?在初入大学时,周围许多同学并非出于兴趣而上文学院,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该学什么。我为他们感到遗憾,因为在我心里,选择文学院就是选择了一项使命,应当努力成为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引领者,未来更要为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出于这种愿景,我常想:我可以为文化事业做些什么?

从自身而言,我具备许多优势,对于人文艺术、民族风情、山川地理等,我都有着强烈的兴趣。也许是眼高手低,我很希望能做点事情,但又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为自己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又不知道怎样脚踏实地做些什么,只会一个人小打小闹。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接触到文化领域的权威人士,聆听他们对于我国文化现状的思考。我想知道他们对于青年人有怎样的期待,想知道他们希望青年人在现阶段做些什么。未来祖国的文化事业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和我们青年人有怎样的关系?我很希望当代的知名文化人士能和高校学生有更亲密的接触,以传达他们的声音。缺少交流沟通,会造成文化代代相承之间的隔阂。

不少人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扼腕叹息,那么针对这种现象,到底有多少人通过自己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做事情?我相信许多人挽袖当臂,有劲却不知该往何处使。除了发出一点自己微弱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

社会上的孔子学院、国学热,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让我们意识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校园中不乏对古典名著、琴棋书画、戏曲百艺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在校园这个象牙塔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离开了校园,走向了社会,我们又该如何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何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作用?

现在文学院的学生大多以学习文学语言为主,书法绘画等艺术专业则归属于其他专门的院系,这些传统文化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记得我的行书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讲:大家为什么来学书法?当时我想,书法在古代本来就是文人学士的必修课,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没有理由不去“为往圣继绝学”。然而,我所秉持的这些想法将会如何在生命中演绎?我想,许多学习古代文化的学生也有着这样的困惑。难道仅仅为了找工作、谋生路吗?现代社会的确不像古代,文人士大夫自发地在文化艺术中陶冶情操,悠然从容。相比起来,我们多了一份浮躁。

那些文化的引领者,像季羡林、启功等老先生,他们付出了自己艰辛的汗水,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静待着结果。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宠儿吗?只要埋头学习,机遇就会降临么?机遇降临了,我们也不一定能把握住机遇吧!常听说“机会留给那些更有准备的人”,现阶段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作好准备等待结果吗?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有影响力,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将令世界惊叹。北京奥运会极具东方韵味的开幕式、全球不断增办的孔子学院……中国以文明古国的优雅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包括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那么我们的继承者是不是已经达到相应的标准了?是不是已经具备所需的综合素质?还缺少什么样的文化储备和历练?中华文明的璀璨精华在下一代文化引领者身上会继续发出夺人的光芒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哲的话振聋发聩,激励我前行,我不想让它只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的继承者们已经准备好接受文化事业的重任,只是他们还缺少指引,缺少实际行动,缺少抓住机遇的本领。他们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如果有了更好的指引,他们一定可以成为下一代文化事业的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