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
- 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 陈晓丹编著
- 4962字
- 2016-02-19 11:58:54
西欧
中古时期,西欧被基督教神学思想统治着,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是分离,甚至是分立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控制这一意识形态的力量,不是政治权力的代表——王权,而是相对独立的罗马教廷。中古初期,罗马教廷及其在各国的代表——天主教会,同封建王朝分庭抗礼,教皇国逐渐成为天主教的大本营。随着封建制的发展,罗马教廷逐渐成为西欧诸国的太上皇,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凌驾于王权之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俗王权受到天主教会的掣肘。基于这种社会政治结构,西欧封建君主制成为权力多元化的产物,王权不具备独裁地位,未被神化。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就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当时日耳曼人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达多瑙河、北抵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罗马人把这片广袤的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在日耳曼部落大迁徙的过程中,西欧的奴隶制走向瓦解;在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基础上,西欧逐渐产生了封建制度。
古日耳曼人社会
4世纪初,罗马帝国就已遭受到匈奴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入侵,其中威胁最大的是日耳曼人。对古代日耳曼人社会生活记载较为详尽的,是公元前1世纪中叶恺撒所写的《高卢战记》和公元98年前后塔西佗所写的《日耳曼尼亚志》。在恺撒时代,大多数日耳曼人仍过着氏族游牧生活,很少从事农耕。但到了150年以后的塔西佗时代,农业已经在日耳曼人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地由大家庭公社来耕种,氏族贵族趁机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这说明日耳曼人的阶级分化已经开始。由于和罗马帝国的频繁战争,军事首领成为日耳曼民族不可缺少的人物。所以这一时期的日耳曼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的最高阶段,国家政权正在逐渐形成中。
民族大迁徙
在古罗马时代,日耳曼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氏族部落生活,多数居住在现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上。罗马帝国中后期,被罗马人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的一些部落开始南迁,并且与罗马人隔着莱茵河及多瑙河对峙。促使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直接原因是来自东方匈奴人的侵袭。5世纪,日耳曼人受到匈奴人的侵扰不得不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这时的罗马帝国已从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衰落下来,各地不断发生奴隶和农民起义,日薄西山的罗马帝国摇摇欲坠。日耳曼民族在这个关键时期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的西半边,并建立了诸多独立的王国。从此,日耳曼民族开始成为整个西欧及北欧的主宰。
西哥特王国的兴亡
419年,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在土鲁斯建立西哥特王国,这是第一个得到罗马承认的蛮族王国。尤里克国王统治时期(466~484年),西哥特王国臻于鼎盛。其子阿拉里克二世在位时期编成的《阿拉里克法典》在西哥特人和其他蛮族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西哥特王国行政机构仍沿用罗马旧制,按照惯例召开各省会议,每年举行一次高级官员与当地显贵的会议,共同讨论重大问题。官方语言为西班牙的拉丁方言。507年,西哥特王国的高卢领土全都被日耳曼人的另一支——法兰克入侵占,王都被迫迁到托勒多。此后两个多世纪,王国衰落,711年为阿拉伯人所灭。
汪达尔人的迁徙和建国
民族大迁徙中,属于日耳曼人的汪达尔人迁徙得最远。汪达尔族原分布于多瑙河下游一带,409年,他们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至此,西班牙行省几乎完全脱离罗马。从415年起,汪达尔人受到北方西哥特人的侵袭,不得不退守半岛南端和西北一隅。439年,汪达尔人在北非建立了汪达尔——阿兰王国,并开始建立海军。几经征战,442年,汪达尔人冬于迫使罗马承认其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东哥特王国的建国与灭亡
东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生活在黑海西部草原地区,4世纪后期形成部落联盟。375年,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击败东哥特部落联盟,东哥特人被驱赶到中欧地区的潘诺尼亚。匈奴帝国瓦解后,东哥特人乘机摆脱匈奴人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488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率军进入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拉文纳。555年,东哥特王国被拜占庭所灭。
封建制的萌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表明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腐朽。但新来的征服者不可能把大量罗马人收容到氏族内部来。同时,日耳曼人也不可能用简单的氏族组织去统治罗马人。因此,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氏族组织变成了国家组织,军事领袖成了国王,亲兵成了贵族。这样,在已经发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西欧从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转化,这是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相互结合的结果,但根本上是罗马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法兰克王国
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一系列“蛮族”国家中,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强大,对后来西欧各国的影响也最深远。
法兰克王国时期的绘画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法兰克人最初居住在莱茵河下游(今比利时境内),在4世纪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法兰克人趁机侵入高卢北部。到了克洛维时代(481—511年),法兰克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法兰克统治者推行扩张政策,高卢中部的勃艮第王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莱茵河以东的图林根等地区先后被并入法兰克的版图。
采邑制度与封建化
6世纪末,耕地逐渐成为可以转让的私产。在新征服的土地上,除了建立农村公社以外,其他土地都被法兰克国王据为己有。国王把一部分土地赏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在法兰克王国出现了大土地私有制。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开始推行一种采邑制度,即国王不再无条件地赏赐土地,而是把土地作为采邑,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一起分封给亲近的贵族。随着采邑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沦为农奴,农村公社逐渐瓦解,社会进一步封建化。
“懒王”时期
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逐渐形成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三个独立的王国,他们彼此争权,长期混战。7世纪中叶,国家实权已落到宫相手中。宫相原系主管王室田产的官吏,进而成为宫廷总管,主管国王的财产收支,后来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人物。687年,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赫斯塔尔·丕平战胜纽斯特里亚的宫相后,成为全法兰克的实际主宰者,而国王则成了傀儡,闲散不问政事。这段历史被称为“懒王”时期。
查理·马特的改革
墨洛温王朝所实行的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不仅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了封建割据。因此,查理·马特任宫相后,便采取采邑分封制,受封者的领地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世袭,而且以服兵役为条件。这不但抑止了领主势力的扩大,而且增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实力。这一措施被称为“查理·马特改革”。查理·马特的改革是法兰克封建化的体现,而土地关系的变革又导致法兰克封建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丕平与加洛林王朝
丕平,查理·马特的儿子,加洛林王朝的创立者,查理大帝之父,由于他个子矮小,被人称“矮子丕平”。
747年,其兄卡罗曼削发为僧,丕平成为法兰克宫相。
为了篡夺王位,丕平极力寻求教会的支持。为了调整和基督教会的紧张关系,他追认所有采邑的封地都属于教会的财产,封臣应向教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同时,封臣必须为国家服兵役,不经国王同意,教会无权收回土地,此种地产称为“王赐恩地”。这一协议暂时缓和了教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丕平篡权。751年,他遣使问教皇扎迦利谁应做国王,开创了教皇废立君主的先例。同年,在苏瓦松举行的法兰克贵族会议上,在教皇支持下,丕平被推选为法兰克国王,加洛林王朝取代了墨洛温王朝。768年,在西征阿基坦回国的途中,丕平死于圣德尼教堂。
“罗马人的皇帝”
丕平死后,其子查理继位。查理是法兰克最著名的国王,在他统治期间(768~814年),国势空前强盛。查理在位46年,发动了查理大帝肖像50多次战争,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西南达到西班牙的厄布罗河,北邻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的大片土地,幅员广阔,盛极一时。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马人的皇帝”称号,借以象征他继承了罗马帝国。历史上因此称查理为“查理曼”,意思是查理大帝,他统治的国家被称为“查理曼帝国”或“查理大帝帝国”。
西欧封建制的形成
查理·马特实行的采邑分封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相对巩固和农民的进一步农奴化。采邑所有者强迫其领地上的居民服徭役或交纳代役税。广大封臣是靠剥削农奴来维持生存的。采邑制的建立加深了封主与封臣的从属关系,有利于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的形成和巩固。
查理曼帝国的瓦解
查理大帝死后,帝位由儿子路易(814~840年)继承。这时,大封建主势力强大,不再服从中央统治。路易的儿子们彼此也争权夺利。路易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于843年在凡尔登缔结条约,把帝国分割为三部分。查理(绰号“秃头查理”)得到谢尔德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西的土地,这就是西法兰克王国;路易(绰号“日耳曼人路易”)得到莱茵河以东的土地,即东法兰克王国;长子罗退耳得到东、西法兰克王国之间的地带和法兰克在意大利的领土,并且承袭皇帝称号。这三部分就是后来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指1096至1291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十字军”。
东侵前的西欧社会
西欧城市兴起以后,封建主胃口扩大,企图向外扩充领土,掠夺财富。11世纪,西欧普遍流行长子继承制,封建领地由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则成为无地的骑士,这使他们更热衷于侵占和掠夺新领土城市商人,特别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企图独占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贸易,以便掌握贸易优势。而农民受到封建剥削和灾荒的双重困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民迫切希望到东方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罗马教皇与天主教会作为西欧最大的封建领主,热衷于对外扩张,他们把无地骑士、城市商人和贫苦农民的注意力引向东方,借以消除西欧封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此外,教皇从天主教会的立场出发,企图通过东侵,把东正教教会收归罗马教皇统治之下,重建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就这样,在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种种矛盾的时候,教会封建主趁拜占庭帝国求援之机,发动了东侵。
塞尔柱土耳其的兴起
塞尔柱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一支,原生活在中亚北部,过着游牧生活。1000年前后向西迁徙,皈依伊斯兰教。几十年内,他们先后打败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和拜占庭帝国,占领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大部分小亚细亚。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也落到了他们手里。11世纪末,他们在亚洲西部从兴都库什山到地中海东岸的广大区域建立了塞尔柱土耳其帝国。
前三次东侵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侵。1099年7月,十字军击败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以及爱德沙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144年,因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爱德沙,法王路易七世和罗马皇帝康拉德三世于1147年发动了第二次东侵,但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附近遭到惨败。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遂于1189年发动第三次东侵,但与萨拉丁连番激战均无果,只能无功而返。
第四次东侵与拉丁帝国
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了第四次东侵。十字军原计划攻占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反而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拜占庭帝国,于1204年4月13日攻占君士坦丁堡。十字军烧杀劫掠数日,将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一座废墟,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和文献书籍毁于一旦。十字军占领了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拉丁帝国”。
十字军的失败
第四次十字军东侵之后,教皇又发动了第五次(1217~1221年)、第六次(1228~1229年)和第七次(1248~1254年)东侵,目标均为埃及。第八次(1270年)东侵的目标则是突尼斯,但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失去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东侵彻底失败。
十字军东侵的影响
十字军东侵给东方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包括耶路撒冷和君士坦丁堡等大城市在内的许多城镇被洗劫,无数伊斯兰教徒惨遭杀害这场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两百年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八次十字军东侵的最大受益者是威尼斯、热那亚等沿海商业城市。东侵使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实力大大削弱,威尼斯等城市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优势从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