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下)
- 杨发兴主编
- 4942字
- 2016-02-17 15:24:33
幼年才子拜师终成画坛泰斗
明代时的苏州,繁华热闹,文人骚客都云集于此。在苏州阊门桌桥头有一家酒店叫“唐记酒家”。
酒店的主人唐广德是唐伯虎的父亲。一天,门外来了客人。一位是有名望的画家沈周,35岁左右;一位是17岁左右的祝枝山;还有一位叫文征明,和唐伯虎年龄相仿,大约18岁,是沈周的徒弟。唐广德急忙热情地迎了上去:“沈先生,快请进!枝山,征明,来来来,这边请!”“唐老板快上好酒好菜,待会儿我要告诉你一件好事!”祝枝山说。“好!你说你今天要吃几样菜?”唐广德笑着问。
“我这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要什么有什么!”
祝枝山摇头晃脑地吟出了两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伯虎在一旁听出了门道,大叫:“妈妈,烧一盘野鸡,再烧一盘鳜鱼!”
祝枝山继续吟道:“凤尾香罗……”祝枝山还未吟完,唐伯虎又高叫:“鸡翅一盘!”
祝枝山又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伯虎高叫:“茴香豆一盘!”
祝枝山继续吟诵:“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下可难倒了唐伯虎,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认真思索,却叫不出名堂了。
“伯虎,报菜呀!”祝枝山在旁边催促道。“这月落乌啼?”唐伯虎小声念着。“这月,圆形的乌,禽类呀!”祝枝山在一旁指点。唐伯虎猛省:“来一碗板栗烧鸡!”
唐伯虎又叫道:“还有虾米炖豆腐!”众人听了纷纷点头,齐声夸奖唐伯虎。在众人进过餐后,祝枝山站起来走到唐广德身边说:
“唐老板,我今天特地给你儿子伯虎做媒来的。”“咳!孩子这么小,做什么媒呀!”唐广德推辞道。祝枝山接着说:“再聪明的孩子没有高人指点也不行啊!”
唐广德一下子醒悟过来,忙叫道:“伯虎,还不快快磕头拜师!你不是早就想拜画坛泰斗沈先生为师吗?沈先生答应了。”唐伯虎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连忙跪拜。此后,唐伯虎便跟着沈周刻苦学画,终于成为明代著名的画家。
才情高远的天文学家
张衡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诗书世家,祖父张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任渔阳太守时,抗击匈奴,发展生产,深受老百姓的拥护。祖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去世后,并没有给家中留下多少钱财。张衡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比较贫寒。
幼小的张衡最喜欢听祖母讲故事。夏日的夜晚,天空澄澈,月光如水,祖孙俩坐在院子里,祖母给他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有时他会突然问祖母,为什么晚上会有月亮?白天月亮哪去了?晚上太阳又躲在哪里?祖母笑着摇摇头,她也无法解释。
祖父留下了许多书籍。几年时间张衡就把家中藏书全部读完,很早就能写一手好辞赋,在当地也算是饱学之士了。可是,张衡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懂的知识太多了。在他15岁时,告别祖母,开始了游学生活。张衡先去了汉朝故都长安,长安是当时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也是文化学术中心。张衡在长安一带走了许多地方,游览了名山大川,考察了历史古迹,了解了当地的民情风俗,甚至还调查过市井制度和商业交通的情况。
一年多的时间,让他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到了洛阳以后,他没有进太学,而是到处求师访友,虚心向他们求教。当时许多学者在学术上各有主张,张衡坚持独立思考,并不盲从任何一家学说。
后来,张衡当了朝廷的太史令。对于宇宙的构造,当时有一种盖天说,说天是一个大圆盖,地是一个方棋盘,日月星辰都附在圆盖上。在前人的基础上,张衡发展了浑天学说,主张天是圆的,宇宙是无限的,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他的理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他在科学上之所以能够获得那样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既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有敢想敢做的首创精神。他在天文历算和机械学上的巨大成就、他制造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在世界科学史上放射着不朽的光芒。
博学多才的杂家蒲松龄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到了父亲那一辈,家境逐渐衰落,作为读书人的父亲,不得不靠做些生意为生。
蒲松龄从小跟着父亲读书,他天生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做诗出口成章。父亲非常喜爱他,街坊四邻都知道他小小年纪但很有学问。
有一次,一个大财主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当地名流和文人雅士,知道蒲松龄学识渊博,就请他作陪。
酒过三巡,县令的书吏站了起来,举杯说:“美酒佳肴,岂能没有诗助兴呢?我建议,每人做一首诗,嗯,先从带三点水的字起头。做上来,就喝酒;做不上来,就罚喝水三大碗。”
自恃文学功底深厚的书吏,挑衅地看了看年少的蒲松龄,捋了捋胡须吟道:“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去掉清边水,加心变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为鱼情为水情。”
大家齐声叫好,书吏朝着蒲松龄一摆手,说:“该你了,请吧。”
蒲松龄知道书吏是冲着他来的,略一沉吟,昂首道:“有水也念溪,无水也念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成鸡(繁体鸡字);得意狸猫胜似虎,落魄凤凰不如鸡。”
话音一落,众人鸦雀无声,其实大家平日里对书吏的狐假虎威,早就心存不满,只是碍于情面,都不说罢了,现在都听出诗中的讽刺意味,他们暗中佩服蒲松龄的胆量。
书吏早已是面红耳赤,又不好发作,是他带头要做诗的,场面一时陷入尴尬。
主人一见这场面,非常着急,连忙说:“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加雨变成霜;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嘿嘿,喝酒,喝酒。”
书吏干笑几声,随声附和道:“嘿嘿,好诗,好诗,喝酒喝酒。”
大家心照不宣地又喝起酒来,书吏再也不敢小看蒲松龄了。
蒲松龄从小就特别爱听故事,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就写下来,后来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他摆了20多年的茶摊,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故事,写出了《聊斋志异》,成为中国清代的“短篇小说之王”。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家里有兄妹7人,天佑居长。父亲在天佑很小时就把他送到南海的一所私塾去读书。但是詹天佑对“四书”没有兴趣,他最迷恋的是机器。他的口袋里总是装得鼓鼓的,什么螺丝呀,铁钉呀,发条呀,都是他的“宝贝”。
聪明的小天佑,在街上看到洋人带着新奇古怪的东西,总要观察个究竟,如果可能的话,他一定要把这个东西是怎么做的弄清楚。一次母亲发现詹天佑的口袋破了两个洞。一摸,里边是一个个尖硬的零件,气得她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扔到了院子里,小天佑伤心极了。父亲把事情的原委弄清后,开导了妻子,支持天佑的志趣,亲手帮助儿子捡回了“宝贝”,一件件地放到木盒里。从此詹天佑摆弄机器的游戏在家中取得合法地位。
11岁的詹天佑读完了私塾,下一步该怎么走呢?父亲为最喜爱的长子思考出路。他希望天佑继续读书或学习技艺,可家境却比较拮据。此时,清朝正在选送幼童出洋学习,朋友劝父母送子赴美,走洋翰林的路子。为了儿子的前程,父母答应了。詹天佑作为第一批留美官方学生乘船赴美,开始了为期10年的留学生活。
1881年返回祖国时,20岁的詹天佑意气风发,他向清朝当权者再三陈述,中国的铁路要由中国人来修,可慈禧却说:“中国修铁路非洋人不可!”外国人声称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需要40年,詹天佑根据当时的国力技术,提出由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只需6年就能完成。虽遭到清朝官员的围攻,可他决不退缩,据理力争,终于获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权力。
从1905年开始,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勘测设计,终于找到一条理想的线路。在没有开山抽水机器设备的情况下,他利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工期。最后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铁路修建任务。京张铁路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近代工程建设的开端。詹天佑也被称为“中国工程之父”和“中国铁路之父”。
少年大志的郭沫若
郭沫若小时候家境优裕,在私塾读书时,他聪明又顽皮,活泼好动。天天背书的日子,对他来说太无聊了。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悄悄溜出私塾,一起到寺院里偷桃子吃,吃完就跑掉了。
第二天,寺院里的和尚气冲冲地找到先生,向他告状。先生很恼火,就问孩子们:“你们谁偷吃了桃子?”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谁也不吭声。“你们是不是认为自己学习不错,可以出去玩了?那好,我出一个对子,谁要是对出下联就免罚;要是对不出,我就不客气了。”
同学们传看着老师写的条子,一个个手托着脑袋冥思苦想。条子上写着:“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想了一会儿,站起来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古人把步蟾宫比喻为考中了状元,形容大有作为。他想对老师说,昨日偷桃吃的人有我,但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人也是我。
老师非常惊奇,他小小年纪,不仅做的对子对仗工整,而且志向远大。
郭沫若虽然调皮,可是学习起来非常认真。他很喜欢苏轼的草书,每天早晨起来,他都要练习临摹三遍毛笔字。第一遍用黑墨写核桃大小的字,第二遍用土红色写碗大的字,第三遍也是用土红色写斗方字。
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郭沫若10岁时,戊戌变法掀起的维新热潮也影响到四川,当这股新鲜的空气吹到他们的私塾绥山山馆时,他觉得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望着墙上新挂的东亚地图,他急切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的大哥帮了他的大忙,大哥在省城读书,经常给他寄来《启蒙画报》、《新小说》等书刊,给这个如饥似渴的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后来郭沫若去日本学医,在日本他接触了大量西方的诗歌,使他重新萌发了对文学诗歌的爱好。
医科大学毕业后,有人高薪聘请他当医生,他说:“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少数患者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无论如何,必须创立新文学。”
从此,他投身于祖国文学、历史的研究,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
博学多才的钱钟书
钱钟书14岁时,和弟弟钱钟韩一起考入了苏州桃坞中学。因为他的兴趣和天赋在文学上,习惯海阔天空地联想和自由发挥,对逻辑推理的数理不感兴趣,所以成绩平平,没有引起教师们的注意。
然而,在一次全校国文、英文作文竞赛中,他居然取得了第七名。
一个初中新生取得这样高的名次,在桃坞中学是史无前例的。
桃坞中学的英文、地理等科目由外籍教师担任,英语引起了钟书的极大兴趣。他不分场合地点猛攻英语,在课堂上悄悄地读他念念不忘的英文小说。尽管他上课有时思想开小差,但每回考试,他总是全班第一。到初三时,他的中、英文成绩全校名列前茅,发音的纯正和外籍教师不相上下。老师看他成绩优秀,就委以重任,让他当了班长。只是这位班长在生活方面有点“迷糊”,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校门就迷失方向,穿鞋有时也不分左右,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
作为班长,他的英文口令喊得洪亮准确,“向右看齐——向左转——”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乱转乱看,闹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他自己还莫名其妙。老师看他不是“当官”的料,才当了两个星期的班长,就把他罢免了。
有一年暑假,父亲外出没有回来,钱钟书把作业放在一边,先过小说瘾。不料暑假过了一半,父亲却突然回来了。父亲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和钟韩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文章写得条理清楚,措词文雅。钟书大概是因为看小说和其他杂书太多的缘故,写的文章不文不白,词意怪诞。父亲非常生气,把他痛打一顿。钱钟书独自坐在大厅里呜呜痛哭。
从此以后,钱钟书发愤用功,他认真读了《古文辞类纂》等书,读书作文大有长进。他的自学态度发生了转变,由杂览变为专攻。
钱钟书在桃坞中学出类拔萃,受到校长、老师的重视,许多同学都崇拜佩服他。
这激发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自尊和自信又转化为发奋读书的动力。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高超的国文、英文水平,很快成了清华著名才子。
他到清华的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博览中西新旧书籍。广泛的阅读,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爱学习的钱伟长
钱伟长的家乡在江苏省太湖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旧中国的太湖湖畔,没有艳丽的花朵,湖水中流淌着穷人的血泪。
钱伟长的祖父是私塾的教书先生,父亲继承了祖父的衣钵,在家乡一所小学当教员。母亲是一个善良而勤劳的农村妇女,整天靠挑花、糊火柴盒、养蚕来挣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正应了当地那句谚语“十个黄狗九只雄,十个先生九个穷”。
钱伟长的童年是沉重的,为了家中饭桌上能够丰盛一些,他每天和村子里的穷孩子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挑金花菜,到河沟里去摸螺蚌。
由于家中生活艰难,付不起学费,一直拖到9岁才上小学。他一面断断续续地念书,一面帮母亲挑菜,挣一点上学的费用。
1927年,父亲在贫病中去世了,家中的生活更加艰难了。
钱伟长靠着叔父的资助进了苏州高中,这是一所以成绩优异而闻名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