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轻狂少年,在创业中展现凌云壮志(2)
- 王石传(传记袖珍馆4)
- 李营
- 3455字
- 2016-01-04 10:28:45
王石到深圳养鸡公司结账时,对方索要发票,但王石不知道发票是什么,猜想可能是收据一类的凭证。凭着猜想他回到特发公司,从会计那里开出了“卖了30吨玉米给深圳养鸡公司,每吨人民币1300元,共计3.9万元,特此证明”的证明,当王石将这一证明交给对方时,就搞出了笑话。后来经过对方认真指点,王石再次返回特发公司,才开出了真正的发票。后来,发票送到了养鸡公司财务手上,对方给了王石一式二联的银行转账单,王石很纳闷,找到了对方的经理,问怎么不给钱只给两张单子,对方又乐了,解释了一番。将信将疑的王石回到公司询问过会计之后,才搞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这次交易经历让王石察觉到自己财务方面知识的匮乏,于是开始了财务知识的自学。
通过第一单业务,王石获得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也正是这一次的成功,给了王石在深圳这方土地上继续创业的激情与冲动。
4.创业之初,苦中作乐
就这样,王石的业务不断地拓展开来。
赚了些钱后,王石首先就买了一辆丰田小卡车,自己一个人身兼多职:组长、推销员、司机、搬运工等,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业务的拓展,王石的饲料贸易组扩充到了7个人。
创业之初,公司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锻炼期。王石曾坦言,在深圳创业的第一年里,自己过得十分艰苦。
他招聘的员工虽然都能吃苦耐劳,但是文化程度达不到要求,于是王石决定给这些农村来的孩子开设文化课,规定每周三晚上上一个小时的功课,语文和数学轮流上。王石在给这些员工补习完课程后,也会给自己充电,自学财务知识。忙碌之中,王石还不忘用音乐来调剂一下生活,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都要听半个小时的音乐磁带,像维瓦尔第的《四季》、莫扎特的《安魂曲》等一直都伴随在他的身边。
即便生活艰苦,王石也是乐观和满怀激情的,他一直视艰苦的生活为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王石在省外经委的一位同事出差来深圳,顺道来到了王石这里。正是午餐时间,同事表示已经吃过,王石就顺手拿了一袋方便面,就着一杯温水简单地解决了自己的午餐问题。同事诧异地问:“就这样吃是不是艰苦了点?胃受得了吗?”王石摇头。
“那时候仗着自己年轻,150斤的玉米袋往肩上一送,来回十几趟都不成问题。”后来回忆时,王石还很是感慨,“当时我一点都不觉得苦,反而喜欢这种富有激情的特区节奏,虽然以后的路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自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王石当时强大的适应力得益于他五年的部队生活。他承认,当兵时年轻,并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益处,到了深圳创业之后,他才感觉到在部队里磨练出的吃苦精神、坚忍不拔的耐性对一个创业者来讲,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天生骨子里的对成功的渴望,加上深圳这时如火如荼的改革大环境,让王石感觉到生活无比刺激,也有了苦中作乐的动力。为了自己心中坚定的信念,王石一直努力付出着。
成功往往不会辜负努力付出的人,王石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石的饲料贸易组业务开展得十分顺利,航线开通了,同远东金钱饲料厂和正大康地的业务也都在顺利进行。如此一来,流向特发公司财务部饲料组专项账户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在业务发展期间,王石遇到了一件让他万分感慨的事。
王石的饲料组在将玉米卖给饲料厂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拓展成品鸡、猪饲料的销售业务。但是公司的客户比较分散,在珠三角、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都有,地区间的交通问题让王石犯了难,也成为了销售的瓶颈。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铁路运输比较划算,但问题是特区内的饲料产品并没有被列入铁道部门的货运计划,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走铁路这条线,王石就必须申请计划外指标,这个难度可不低。但是,王石对创业的渴求不容许他退缩。
为了同深圳笋岗北站负责货运的姚主任建立联系,王石派自己的员工买了两条三五牌香烟送给姚主任,结果被退了回来。王石决定亲自出马。
“骑着自行车到了铁路宿舍,敲门进了屋,将两条香烟放到了桌子上,动作却不大自然。为了获得商业上的某种好处给对方送礼,我还是第一遭。”王石回忆时笑道,“货运主任一看就是个干练的人,他笑着直接问我是要车皮的吧,我当时只得硬着头皮问能不能给批两个计划外车皮。没想到姚主任竟把两条烟递到我手上,说‘烟你拿回去,明天你或者小伙计直接去货运办公室找我,别说两个车皮,就是十个也批给你。’当时我真的愣住了。”
后来王石才搞清楚状况,姚主任告诉王石:“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吧?在货场,常看到一个城里人模样的年轻人和民工一起卸玉米,不像是犯错误的惩罚,也不像包工头。我觉得这个年轻人想干一番事业,很想帮忙,而这个人就是你。我一个搞货运的,能提供帮助的就是计划外车皮,没想到你真自己找上门来了。”
这真是王石对创业的渴求给他带来的又一次幸运。
后来,在回忆起这次事件时,王石在自己的传记里提到: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那时我意识到在商业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而货运主任对我所诉求的正是后者。货运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简单,那便是欣赏这位年轻人的做事态度和吃苦精神,愿意无偿伸出援助之手,从支持行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业,为什么还要通过物质的诉求,直白地讲,用行贿手法获取计划外车皮呢?人的需求是两个层面的,物质和精神的。前者可以用金钱和物质来满足,后者则不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两种,一种是赤裸裸的物质关系,另一种是尊重与荣誉。既然人有两面性,何不用自己的行为引发他人精神层面的共鸣呢?想想送烟的动机,不禁让我汗颜!想通了,也清楚了经营企业的底线:绝不行贿!
5.奋斗在玉米行业
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直到1983年的8月,即王石做饲料生意的第一年里,一个意外出现了。王石为此感到措手不及,他曾经称那时自己就是“破产边缘,困兽犹斗”。
1983年8月,香港媒体报道了一则爆炸性的新闻:鸡饲料中发现致癌物质。一时间,向来以健康为本的香港人不再吃鸡肉,而换成了肉鸽。就这样,向香港运送的肉鸡在瞬间就失去了市场,饲养主当然纷纷停止购买养鸡的饲料,饲料厂也暂停营业。更令王石震惊的是发生在正大康地的那一幕:刚孵化出来的种鸡苗成千上万只地被推送到焚化炉烧掉!
在这种大环境下,王石当然也难逃霉运,饲料组一向畅销的玉米成了滞销货。更严重的是,铁路途中的近千吨玉米还在陆续抵达至笋岗北站。“车站的仓库塞满了玉米袋,站台也码满了玉米堆,装玉米的车皮仍在抵达,没地方卸货就临时甩在铁路边上……通知到货的车皮数量在不可遏制地增加着。”王石边回忆当时的情形边摇头。
更头疼的是,一些发货单位因为在香港开不到信用证,便将原计划发往香港的玉米临时改发给了王石。这使得整个笋岗北站到处堆放着王石的玉米,其中包括二十多节还没卸载的玉米车皮。让王石感到欲哭无泪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几天台风侵袭深圳,堆放在仓库里的玉米在潮湿的环境下开始发霉,情况一时变得糟糕得不能再糟糕。
迫不得已之下,王石只得拆装晾晒,忙得不可开交。幸好当时珠江三角洲的人对鸡还是照吃不误,于是王石决定将销售目标调整为内销,把珠江三角洲的养鸡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时,王石又遭遇了更大的被动局面。深圳市政府交通指挥部这时下发了一张通知单给特发的饲料贸易部:“鉴于货主的积压货已妨碍全特区人民的粮食、煤炭的正常卸载,如不能三日内清理货站的玉米,将视货主藐视管理部门,对其货物予以没收处重罚。”
经过交涉却仍然没有进展之后,王石感觉自己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下,王石走了一步险棋,他在“牛仔”的帮助下,召集起周围鱼塘的老板们,搞起了玉米的拍卖。喊价时可真是“大出血”了,那些渔老板硬是将一堆积屯的30吨玉米从2万块压到了1.2万。
玉米一堆堆地被拍卖,一直持续到夕阳染红笋岗北站,那似乎是鲜血的颜色……
占地的玉米总算是及时处理完了,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王石来讲,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一次他不仅将自己白手起家赚的40万赔了进去,还背负了70万元的债款,如果供货方催逼货款,他随时都会破产。
这一次因意外而遭致的失败,让王石十分不甘,于是他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次北上收购玉米。这次,他亲自打点行装,辗转到了大连,找到了大连粮油进出口公司,将对方库存的1.5万吨玉米全部收购,条件是“到达目的地深圳蛇口100天再付款”。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王石后来解释说:“我不相信香港人从此之后不再吃鸡,只要吃鸡就得养鸡,这样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当时那种情况下,谁都不敢收购玉米了,市场价已经跌至最低了。到时候需要玉米时,只有自己手中才会有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