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能屈能伸,徐图自强(1)
-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事要学胡雪岩
- 胡雪岩
- 4974字
- 2016-01-07 14:14:10
古语有云:“知行知止惟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人生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处于困境中要忍辱负重,适时地弯腰,这是智者的选择,也是成大事者必有的度量。人生于世,能屈能伸才能不断地前进。那么,怎样才是能屈能伸呢?
简单来说,能骂即骂叫做“能伸”;该赔不是就赔不是,便是“能屈”。有道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当自身实力不济时,应该慢慢地积蓄力量,为日后成就伟业打下基础。
忍辱,方能负重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忍辱负重看做能担当大任的美德。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尤其在深似海的官场中,争斗在所难免。置身于矛盾的环境中,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纵观古今成功人士,无不是靠“忍”而成就事业的。
在曾国藩的成功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少不了忍。曾国藩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有屈辱。正是依靠这种忍让,曾国藩才最终修成了官道上的正果。
24岁那年,曾国藩到长沙读书,当时他把自己的座位安排在窗前,有个叫展大宽的同学来了,因为来得晚,只好将书桌安排在墙角。
有一天,展大宽突然冲着曾国藩吼到:“亮光都是从窗子照进来的,你凭什么遮挡别人?”曾国藩听了,没有说什么,一声不响地把桌子挪开了。
然而,展大宽仍不满意。第二天,他趁曾国藩不在的时候,把自己的书桌挪到窗前,而把曾国藩的书桌移到墙角去了。
曾国藩依然没有争辩,此后他就一直在墙角的位置读书。后来,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展大宽很不服气,便跑来寻衅,说:“你读书的位置风水好,那本来是我的,让你给夺去了。”
这时,旁边的同门看不过去了,为曾国藩抱不平,便对展大宽说:“书桌的位置不是你自己要换过来的吗?”
展大宽无理取闹地说:“所以,他才夺了我的好风水!”
那个同门说:“那你赶快搬回墙角吧,明年准能中举。”
同窗们听了,哄堂大笑,展大宽一脸狼狈。曾国藩在一旁和颜悦色,始终不发一言。
成大事者应该有广阔的胸襟,能忍受屈辱。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的秘诀在于一个“忍”字,俗话说“百忍成金”。
在官场上,也少不了遭受屈辱,对此,曾国藩这样说:“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句话是曾国藩生平咬牙立志的秘诀。自曾国藩出道以来,受了不少屈辱。
在庚戌、辛亥年间,曾国藩被京城的权贵们唾骂;在癸丑、甲寅年间,他被长沙的权贵唾骂;在乙卯、丙辰年间,他又被江西人唾骂。之后,他又在岳州、靖江、湖口三次打败仗,这都是打脱牙的时候,曾国藩没有冲动,而是和着鲜血把牙齿往肚里咽。
对于这些屈辱,曾国藩就一个字——忍。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有一天,绿营兵与湘兵哄闹,至黑夜闯入他的行台。曾国藩亲自告知巡抚,可是巡抚视若无睹,根本不理会曾国藩。
曾国藩只好于第二日将兵营迁至城外,以避绿营乱兵。有人问曾国藩为什么堂堂朝廷大臣还要退让,并忍受侮辱?曾国藩叹道:“大敌当前我怎能为个人利益而泄愤呢?”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中总有不顺心意的事情。想要生存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就要学会“忍辱负重”之术。有道是,“该忍而不忍则易折”。“忍”还是做官避祸的好办法。
曾国藩说“傲为凶德”,特别是文人,大多为自傲之士,做官多讲气节,由于过分强调,以至流于傲慢而不自觉,每当遇到屈辱就不敢忍耐。由于过于骄傲,造成君臣不和,朝廷纷乱,必为祸害。由于不懂忍耐,造成同僚之间产生矛盾,彼此相斗相争,冲突不断。
读书之人一定要戒傲,并学会忍耐与忍让。曾国藩经常检讨自己,尤其是在忍耐方面,他总认为自己“忍”得不够,说自己有三大过错:平日不取信、不尊敬别人,相对傲慢太甚,这是一;平时一句话不对劲,就怨恨无礼,这是二;抵触分歧之后,别人恢复平静,他却反而悍然不近人情,这是三。由此三点,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个人“忍术”要求严格,对自己的心态修养非常注重。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因父丧第二次回荷花塘守制,这正是他兵事不利、处境尴尬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曾国藩进行了最深刻的反思,其中对“忍经”琢磨得最多。他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一时期的反思,为他的再次复出和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心理基础。
“忍”功是天下修养第一功,能忍的人才能担负大任,不能忍辱就难以担负重任。历史上因为骄傲而导致面临危险境地的事例实在太多了。无论你位有多高、权有多大,都必须学会忍让,切不可因一时之怒气而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经历挫折,才能进步
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斥着挫折的一生,尤其是在与太平军较量的过程中,失败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他的军事生涯中有四次惨败的经历,面对这些失败,他都依靠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并振作精神,转败为胜。
由于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曾国藩得出了这样一个认识:无论何人,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就得经受磨难。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而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必须具备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
回到长沙,曾国藩再次埋头募兵练兵,陆续增加水陆两师2万多人,修造舟船,配备炮械。咸丰四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再次指挥水陆两师北上。
七月,湘军水师“总统”褚汝航克复岳州。太平军数次反攻,皆大败而去。
曾国藩得了战报,心中得意。七月中旬,曾国藩决定亲自出征,联合李孟群、陈辉龙两支粤桂水师出队攻打白螺矶。
没想到的是,曾国藩刚一出马就中计了。太平军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将陈辉龙部包围住了,水师“总统”褚汝航、同知夏銮、千总何若澧急往救援,结果这四员大将全部战死。
在这一场对抗中,陈辉龙全营覆没,褚汝航等损失了20多条战船,官兵阵亡好几百人。
别人领兵出战,始终频频告捷,曾国藩一上阵便损兵折将,而且损失空前惨重。这样的结果让曾国藩沉痛万分。
无奈身在战场,曾国藩只能打起精神,再次出击。他命水师精兵两万余人进击鄱阳湖,准备绕开九江的坚固封锁。令曾国藩没想到的是,鄱阳湖口的障碍很轻易地就被清除了。
湘军水师正高兴,忽听一阵锣响,湖口两侧太平军工兵齐出,飞速设卡筑垒,顿时将湘军水师斩为两段,进入湖里的水师就此断了归路。
当夜,太平军尽起舴艋小舟,突击湖口彭玉麟、李孟群的水师。黑暗之中,彭、李二人心惊胆战,结果被太平军斩了都司史久立,焚掉大船9艘、小船30余只。李孟群、彭玉麟只得败走,一路奔逃又屡屡遭到太平军的袭击,差点送了性命。
外边一半水师被击败,而湖内的另一半水师又被围困,始终逃不出来,曾国藩急得彻夜不眠。
没过多久,太平军便开始对湖内的水师出手了。太平军分两路进攻,只用100多条小船突击湘军水师。这100多条小船上尽是火弹喷筒。
在半夜三更、星月无光之时,太平军的100多条小船火弹喷筒齐发,一时之间,火光四起,曾国藩麾下的战船纷纷起火燃烧。
混乱之中,曾国藩再次败逃,投奔到罗泽南的大营。他旗舰上的管驾官、监印典吏、两名把总及无数卫士被杀,水师全溃,将士四处奔逃。湘军的文卷册牍、粮台银两,尽落太平军之手,这一战湘军水师100多号战船被烧得精光。
曾国藩在罗泽南的营里目睹水师覆灭,痛不欲生,又一次赴水求死,幸被罗泽南竭力拉住。自杀未遂的曾国藩黯然退到南昌,受尽冷嘲热讽和奚落。
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让曾国藩灰心丧气,乃至蓬头垢面,不饮不食,甚至写下了遗嘱。但是,每次跳出自杀的心理纠结后,他都能够重振旗鼓。
有失败才有成功,这是被历史上许多成功者证明了的真理。一般而言,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或一系列的挫折,才会使人具备成功的品质。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失败和逆境的土壤会创造出更多成功的品质。
经历挫折,才能进步。失败与挫折给人带来的是磨炼和教训。一个杰出的人能够从失败与挫折中吸取教训。曾国藩正是屡经失败与挫折的磨砺才成就一番伟业的。
在给自己的学生黎庶昌的信中,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奇人杰士皆磨砺中来,艰巨杂役,磨砺也;米盐繁琐,亦磨砺也。”同治三年,曾国藩对江西一候选县丞也讲了一番话:“古来忠臣孝子,多半是处逆境磨炼出来的。若一片顺境,有何难处?”
失败是常有的事,但是每个人对于失败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有的人把失败看做一种考验,把它当做到达成功的必经之路;而有的人认为失败是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从此再无光明。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能够从挫折中看到希望,并能够战胜失败、战胜自我。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失败、挫折,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咬牙立志、徐图自强。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
曾国藩认为,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同时,他还提倡自强,认为自强是大丈夫立世所必不可缺的。除此之外,曾国藩又有言:“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这里的“明强”指的是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明强主要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能力的问题,简而言之,明强就是指“强而不露”,即含才不露、不显身手。自古以来,豪杰之士在世多有,能力超群者也灿若繁星,然而,这些人物常常“难经风浪”,最终导致失败。
对此,曾国藩有言论说:“至一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慷,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接着,他还举出例子:“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
在曾国藩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不保其终”就是因为不善于“明强”之道。所以,曾国藩反对李斯、曹操、董卓、杨素那样的“强”,他表示:“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
很明显,曾国藩主张通过自修自省而达到自强,不主张争锋斗胜而逞强。曾国藩饱读史书,对历史上这种因显示才能而招来杀身之祸的例子早已了解很多,尤其是身处官场,又值乱世,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随时会把自己卷入漩涡。因此,曾国藩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带兵之时,都时时提醒自己要小心谨慎,不让自己处在太显眼的位置。
在攻破天京前夕,曾国荃贪功冒进,曾国藩对此忧心如焚,不断寄信给曾国荃,要他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日(1862年),曾国荃进占巢县、含山,接着攻占和州。五月初一,曾国荃率师万余人克复秣陵关,第二天又夺得大胜关、三汊河,第三天连克头关、江心洲、薄仓洲。接着,在彭玉麟水师的掩护下,曾国荃带领部队进驻雨花台。
对于曾国荃这次迅速进军,曾国藩“既以为慰,又以为惧”。曾国藩忧惧是因为向荣、和春驻江南大营,先后领兵7万人,屯守8年,但最后落得溃败,而曾国荃仅有2万人。
另外,曾国藩本来想兵分四路,分别由曾国荃、鲍超、多隆阿、李续宜为统领,攻取金陵。可是,现在在其余三路没有按计划到达金陵附近时,曾国荃就贸然进军了。
曾国藩闻讯后,于五月初七给曾国荃写信说:“句容东路纵无兵来,隔江一支则断不可少。此次弟不候多军至九洲,而孤军独进,余深为焦虑。又上游南陵空虚,季弟不留兵守之,于宁国、芜湖均有妨碍。”
第二天,曾国藩又给曾贞干写信说:“沅弟进兵,究嫌太速,余深以为虑。一则北岸多军未到,二则后面句容一路无兵,恐援贼来抄官军之尾。”因此,他希望两位弟弟“稳慎图之”,“以待多军之至”。当时,“曾国荃军合水师不满二万,孤军深入,诸将帅皆以为不可”,“人人代为危虑”。然而,曾国荃本人却不以为然。
曾国藩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曾国荃部2万余人深入虚悬,且立脚未稳,湘军其他各部又都阻隔在数百里之外,如果上海的李秀成迅速班师,就可能一举将曾国荃部歼灭。好在李秀成拖延了三个月才进兵,加上李秀成部兵员10万之众,军粮、军衣严重不足,不得不撤兵,曾国荃才得以死里逃生。
明强者应该知道审时度势,不会贪功冒进。对于这次事情,曾国藩对曾国荃说:“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在曾国藩的眼中,自立自强之道不独为刚。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他表示:“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因此,在曾国藩的自强之道中,便有了圆融有道、刚柔互济的“明强”思想。“明强”二字,缺一不可。有“明”无“强”,只有空话,没有成就;有“强”无“明”,有力无用,易有波折。“明”且要“强”,徐图自强,则能事有所成,这才是不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