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或問。此止觀體狀與十乘觀法為同為異。答曰。十乘觀法兼被三根。今此法門為上根說。故云上根惟用一。中根二之七。下根具用十。夫即分別性而入依他。即依他性而入真實。即三性而入三無性。即三無性而不壞三性緣起。正所謂第一觀不思議境也。雖不具明餘之九法。而一法中即具十法。何以言之。最初文云。善哉佛子乃能發是無上之心。豈非真正發菩提心。番番止觀。豈非善巧安心。三性無性。豈非破法皆徧。止能知俗即真。觀能知真即俗。豈非善識通塞。又三性止觀即是無作四念處慧。從此滅二世惡生二世善。出生神足根力覺道。豈非道品調適。下文歷事止觀。豈非對治助開。除障得益差別不同。豈非次位。彊心修之。豈非安忍。佛果為期。豈非離似道愛也。

四明止觀斷得三。初標科。二各釋。三總辨。今初。

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有三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真實性以明除障得益。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至)三約真實性。初中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初又三。初正明。二喻顯。三法合。今初。

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境虗執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迷故。即執為非迷。復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虗執實之心。但能識知此心是癡妄者。即是能除癡妄之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進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斷。堪修止行即是得。此從名字初起觀行也。文並可知。

二喻顯。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顯。如人迷東為西。即是妄執。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為西。此人猶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為非迷者。復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此心是迷妄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復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三法合。

雖未證知諸法是虗。但能知境虗是無明。執實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堪能進修止行。漸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增長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觀行斷得之義。

能知境虗是無明。應云能知不了境虗是無明。文缺不了二字。義須補也。漸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增長三毒。追合上浪走之過。餘可知。

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無實。實執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以妄想也。復於貪瞋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為業繫。設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除果時迷事無明。即斷緣生中癡。及除妄想。即總斷三界見惑也。貪瞋漸已微薄。謂但有潤生惑。無發業惑。雖未永斷生緣。已與執實者逈然不同。堪起無塵智用矣。

二約依他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與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緣一切法是虗。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實妄心即止。然此緣虗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緣虗故能滅實執。故名為止。此即由知無實故。便解諸法是虗。因緣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為觀。彼以滅實破執為宗。此以立虗緣起為旨。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門。又復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

滅實破執是從假入空。立虗緣起是從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餘可知。

二明止行斷得二。初正明。二料簡。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門除障得益者。謂依有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虗相唯是一心為體。是故虗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滅虗相之執。故名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虗相。又復無明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前。復即成就真實性中觀行。即名得益。

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虗相。謂見思習氣及界內塵沙也。無生智用謂道種智。餘可知。

二料簡。

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觀中知法緣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緣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緣起如幻。但是從空入假。知法緣起即寂如幻。則雙遮二邊亦得雙炤矣。

三約真實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簡。今初。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異而少有別義故。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緣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滅虗相之執。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緣一心。但以滅相為宗。此中雖知虗相非有。但以立心為旨。故有別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此觀作方便故。堪能勝進入止門也。

滅相為宗是遮二邊。立心為旨正顯中道也。

二料簡。

問曰。唯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為一為異。答曰。唯心所作者。謂依心起於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此明真實性中觀行斷得也。

從體起相仍是幻有。滅相入實乃歸中道矣。

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念動息滅。即名為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觀斷得中標科及各釋竟。

三總辨四。初辨除障之義。二辨熏心之由。三辨位地之相。四結略總明。今初。

問曰。除障之時為歒對除。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未有其解。解若起時惑先已滅。前後不相見故。不得歒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識之中惑染種子仍在未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熏於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滅。惑種亦爾。解種分成。惑即分滅也。以惑種分分滅故。惑用漸弱。解種分分增故。解用轉彊。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說敵對除。但有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為四。初直明不得敵對相除。以解惑不同時故。次恐難云。既說解時無惑。何故解者仍未斷惑盡耶。今釋之曰。以其惑種仍在故。解滅時還起惑用也。三恐疑云。既解惑迭興。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釋之曰。解用漸漸熏心令成解種。故能損滅惑種。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云。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說敵對除彼亦能斷惑耶。今釋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達。故妄計為敵對除耳。解惑無敵對理。故但有語無義也。

二辨熏心之由。

問曰。解熏心時。為見淨心故得熏心。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解惑之用悉不離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自熏心。更無所由。如似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於水故。更起後波也。解惑之熏亦復如是。類此可知。

解熏心時亦非見於淨心。亦非更有所由。以淨心非可見相故。以心外更無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還熏於心。譬如依水起波還動於水耳。

三辨位地之相。

問曰。此三性止觀為有位地。為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迴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實性中止行成。又復地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滿足。又復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時凡夫始發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託法無別也。

以三性止觀對菩薩位地。有豎有橫有收有簡。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約豎論。十解謂別十住。以永斷見思惑故。十迴向謂別十向。亦圓十信。以永斷塵沙兼伏無明惑故。佛果謂別地圓住皆名分證。佛果至究竟位名為滿足。以永斷無明惑故。次更一解者。豎而兼橫。地前為緣修故。染淨二種分別性止行成。地上為真修故。染淨二種依他性止行成。佛果為滿證故。染淨二種真實性止行成。次又復地前等。橫而兼豎。蓋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觀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隨分具。以無明伏而未斷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斷三德現前故。佛地名究竟滿足。以分別止行究竟滿足成應身解脫德。依他止行究竟滿足成報身般若德。真實止行究竟滿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復位位等。非豎非橫亦橫亦豎。初從名字位中了知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及十界十如權實諸法。隨見有一法當情。悉是分別性法。此法當體無實。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復無性。但是法界實相。即為真實性法。故始發心時便得俱行三止。但觀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則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證位中愈明。分證位中猶帶昧相。究竟位中方為極明。然從始至終無不以三性法為所觀境。故言托法無別也。

四結略總明。

又復總明三性止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凡夫行。三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滅樂為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緣起作用為利他。此為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竟。

或問。止成離凡夫行。秪是入空意耳。觀成離聲聞行。秪是出假意耳。蓋在通別之間。而釋為圓頓。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約染濁分別性論止觀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約分別依他二性論止觀者。可得是別接通。若但約染濁三性次第論止觀者。可得但是別教。今既具約染淨二種三性。又具論次與不次二種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觀後止。不是先止後觀。又即時凡夫亦得雙修止觀。安得非圓頓耶。須知凡夫聲聞皆有界內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內凡夫行也。變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滯於但空界內聲聞行也。滯於但中界外聲聞行也。是故經云。有聲聞乘聲聞。有聲聞乘緣覺。有聲聞乘菩薩。有緣覺乘聲聞。有緣覺乘緣覺。有緣覺乘菩薩。有菩薩乘聲聞。有菩薩乘緣覺。有菩薩乘菩薩。智者大師釋之謂。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別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觀。便離凡夫及聲聞行。所謂圓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雖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別教十迴向矣。須知上文四番約位。正意秪在第四非橫非豎論橫豎耳。

五明止觀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頌。三結。初中三。初備顯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初又四。初剋證全體大用作用。二明雙遮雙炤作用。三明離過具德作用。四明融即離微作用。今初。

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淨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寂。用無用相。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淨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剎。奉獻三寶惠施四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三輪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託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揮二手以表獨尊。蹈七步而彰唯極。端坐瓊臺。思惟寶樹。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宮。徧轉圓音於十方之國。蓮華藏海帝網以開張。娑婆襍土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眾彰殊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潛輝。玉質常存權形取滅。斯盡大悲大願熏習力故。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緣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尅證全體。繇觀行成能興大用。此總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證三諦之智名為佛寶。所證三性之理名為法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名為僧寶。故混爾無三也。分別依他二性名俗諦。真實之性名真諦。又三性俱名俗諦。三性無性名真諦。又三性三無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諦。三性三無性本惟一心名真諦。故莽然不二也。餘可知。

二明雙遮雙炤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

不住不入是雙遮。能住能處是雙炤也。

三明離過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為世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滯是離過。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四明融即離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觀行成故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