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上虽广说阿阇梨弟子之相。及方便作漫荼罗度弟子等。尔时执金刚。次复请问大日世尊。诸漫荼罗真言之心。然是中阿阇梨真实之相。犹未广说。今者金刚手。为满足其义味故。更次复问。云何是一切真言之心。为持何法以何方便而得阿阇梨名。又诵持何等心真言。而得阿阇梨名也。次佛以金刚手。能建立一切众生善根满彼真言行故。而观此发问悦可其心。故叹也。知彼众心所欲闻法。而问之。故令欢喜也。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说也。又复此中真言心者。此心梵音汗票驮之心。即是真实心也。从前以来皆是偈问答。今亦偈也。次答言秘密中最者。真言智者。谓智中智之无上无过也。今我将说此法。汝宜一心谛听也。次云佛子善哉善哉大有情者。佛叹金刚手。欲令彼大众生欢喜故。如是说言。谓随问答。秘有之相最秘相也。从心真言所生智。此最为大。所谓一切心者即阿字也。以一切言音皆从此字为首。若无此阿声。即离一切之语无有可说。当知但开口声。即是◇阿字之声也。上文俄若拏那么(并上声)虽云离阿声。然阿有内外。若外声虽无。然不得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当知此阿。即是一切法本不生义。若能如是照了本体不生离因果者。即得常住不生也。此心真言即是无量义处。遍生一切世出世间之法。离一切戏。于诸戏论永息而巧妙智生。此智即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之智。从此智有无量慧方便生。以离分别戏论故。遍一切处也。巧妙智者。即是一切智智之别名也。何等秘密主。云何阿字。是一切真言心也。一切真言心者。佛又自征问而答也。然此阿字即同种子。如世间。佛两足尊说阿字名种子。种子能生多果。一一复生百千万数。乃至展转无量不可说也。然见子识果。因既如此。当知果必如之。今此阿字亦如是。从此根本无师自然之智。一切智业从之而生也。布诸支分者。支分即是自心也。由此心即摄一切身分。离心无身离身无心。亦同于阿字。故互文也。若布此者即同诸佛。谓从字有果果即是佛。能正遍知故名为正觉。由识此字之理性故。得如来名。此字之理性者。即是此心本不生之义。是故一切如是。谓皆同阿字。皆是诸真言也。及安住支分。谓虽加诸字。亦有阿字在中也。又遍住于支分阿字为心。如人有心能遍支分。此心皆受苦乐。阿字亦遍一切支分也。然即是此心本不生之义。佛两足尊说。是故一切支分安住。支分布。如相应依法一切遍授者。次劝行者当布支分中。谓布在心上也。梵云阿伽罗。阿字遍一切字。若无阿字则字不成。要有阿字。若字无头即不成字。阿为头也。遍谓遍一切。一切有事理。谓言说理证。真言理皆遍。故重云一切也。此阿者。如人身支分及内心。此阿一切遍也。若布一切字。无身心即支分不具也。是身支分也。依法如理是布一切处。遍谓遍布也。虽未能遍布一切字。以此阿字为初首。即是遍布一切诸字也。然此阿字。能说一切世间语言。复因此语言。得解一切出世之理也。所以者何。要因此阿字。生一切世间之语言。然此语言不离阿字。以不离阿字故。即知是不离于法体不生。是故因阿字门。是有世间一切法。因世间一切法。得悟阿字门也。又以此心即是遍于一切身分。是故随布在于身之支分。即是依法如理过布诸支分也。是故遍一切字。亦遍一切身之内外也。故今遍应理。是相和合义。犹阿字遍一切字故。即是和合也。即哩比字加于阿字也。然迦字等。若口无阿字之声。则不成字。当知此字本无言德名字。因阿字而得有也。如人无头即一切支分皆死。此迦字等亦如是。若不以阿字为头。即不成亦不名字也。故阿字为命也。哩比得伊伊等三昧声。亦因定发起也。假令迦字若无阿。但于喉中作短裓声。道迦字不成也。以加阿字即成迦故。当知阿字不生。迦是无作。其义即是相应和合成。他效此。经文是故此能遍诸身。能生种种。此种种是毗湿缚。谓巧也。能生种种不思议法也。能遍一切身分也。然字者梵有二音。一名阿刹罗也是根本字也。二者哩比鞞。是增加字也。根本者即是本字。如阿字最初二音。即是根本也。次从伊(上)伊乃至乌奥凡十二字。是从生增加之字。悉皆是女声。其根本字是男声也。男声是慧义女声是定义也。其根本字遍一切处。次诸增加字亦有遍一切处。根本增加不相异也。皆以根本字体有本而加点画。是故根本增加不一不异。犹如器中盛水。因器持水水不离器。此亦如是。更相依持能遍内外也。相应者梵音瑜只。即阿字义。相应即是瑜只之义也。非但阿字遍一切处。从迦佉等乃至娑诃。亦遍一切处。何以故。此等皆是根本音。其根本音即同于阿字。如迦字等。各各有从生增加之字。如迦字中即有计鸡矩俱鸡盖。俱皆是女声也。然迦字体上加于画。则成增加之字。体是慧。而加是定。定慧相依持。合而为一其体不失。止观双行亦遍一切地也。增加遍于根本。根本遍于增加。滋生遍于种子。种子亦遍于滋生也。又此阿等之字。从字有声。如从一阿字。凡一切语声中有阿声者。不得离此字也。从字表而得有声生。以有声故生于支分。能表一切出世间之法。若但有其字。不能诠表于理。要因声音语言得有所表。谓赤青黄白等。东西南北大小方圆上下尊卑等一切事类。方可领解也。然从阿生一切语言之声。当知此声表种种差别。既从本不生义而生。见彼生表之时。即解本不生也。是故声出之时理性即显。本不生与一切从缘生法。互相能生互相表解也。然此阿字。非直遍于身分。然一切非身亦皆遍满。是故从此阿字之心。生种种功德也。今欲说此布字法门。为令行者即于自身。而具生一切如来种种功德。犹如下种子已。无量果实展转相生。故复劝行人明听谛受也

经云。佛子谛听者。此佛子即当应谛听。我今说此布字心经文也。布谓字也。心谓内心也。梵音名苏罗多。是着义也。着微妙之法故名苏罗多也。复次苏罗多者。是共住安乐义。谓共妙理而住。受于现法之乐也。复次乐着妙事业。故名苏啰多也。又以弃邪趣正义故。名苏啰哆也。又是遍欲求义故。多苏啰哆也。次佛答中。心心作余支分布。如是一切皆作。我佛自住瑜伽座者。以心布于心。余者布支分。如是一切作。即同我自身。作谓置也。谓如是作之也。布于心故名心心也。如常说心心者。谓意及末那。今此中义有异。谓以阿字而布于行者之心。阿是一切法心。而布于心。故名心心也。犹此是最初故先布于心。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余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如是观者即是如来。故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我者佛自指也。又复大我者即是如来。故云即是我也。即是我者即是阿阇梨。非但以此瑜伽故得是阿阇梨。亦以此故得成弟子也。住瑜伽座者。谓四方。谓大因陀罗坐也。金刚轮坐也。住于阿字之上。以此为座。与此真理相应座名瑜伽座。坐此瑜伽金刚座者。即是如来也。寻念如来者。谓观于诸佛。有称此广大智。称即知也。若能依教而知者。正觉大德尊。说彼为阿阇梨也。称此故即是如来。如来即是彼。谓如是名号也。即是其身也。若具斯法。则得广大智成就心。能成就广大智故。得阿阇梨名也。若是阿阇梨者。当知即是佛。即是地。谓能持世间所有一切及报受等种种苗稼。我亦能持一切众生报等。而无分别也。妙音是天名也。金光明云大辩天女。大辩谓舌也。我出音胜百千梵声。故得名也。梵谓涅槃。先大梵是解脱。此中梵是梵志者。谓未证也。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当知即是菩萨。当知即是梵天。当知即是韦纽天。自在天别名。正云毗瑟纽。当知即是日天。当知即是风天。月天。梵是帝释。大梵。当知即是黑夜天。即是阎罗。具大涅槃名为梵。尾是空瑟纽是定。是定是佛四神足也。自在谓于法得自在。如薄伽六义也。能除一切众幽暗。谓大悲日也。又嚩噜拏是水龙。由主水故。即是具大悲水能遍洒一切也。如月长养世间一切物。佛亦能长一切众生菩提心也。帝释因百施得成也。百度开四城门广施也。释是百。迦落是勇施也。佛具无量百施。故名帝释也。造立世界主。谓五大天。世外道谓造立世界主。亦是毗首羯磨。我亦生一切心心主。故得名也。迦罗时。三时即是我也。谓阎摩者也。谓将有所去。谓善到恶到也。将至杀害处名阎摩罗。然我将至善处。而杀害彼烦恼也。也谓三乘车。么即我也。是我所立时过三时。皆是我。悉是心也。对彼时外道也。浴言天名。谓净身口意最是第一浴也。说谓外道其名。谓我即是也。即是比丘。即是尽者。即是。吉祥者谓功德天。我亦具一切法也。谓持秘密为三密也。一切智亦外道有此名。我即如实是也。由自证故。非但有空名也。一切见亦是天名也。一切法自在。亦是世传有此天也。我即如实是也。财富者亦天名。谓自在须与即与。佛即是也。若住菩提心及以声智性。不着一切法说名遍一切处。谓一切种智之别名。是具一切智也。云菩提心即是定。从字有声出。以智分之即智也。即是持诵者。真言从我生故。我即是持诵者。亦是持真言者。由从我生故。我持之也。由真言字从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亦即真言王。谓我也。即是执金刚。谓持此密慧也。次所有字轮若在于支分。心位心住随便安置也。住于位位即所住也。即是地天。即是妙音天。即是常浴及常梵行者。亦即是常澡浴外道之本尊等。钵罗是解脱义。即梵天也。亦即是比丘。即是漏尽者。即是妙吉祥。即是持秘密者。即是一切智者。一切见者即是。一切法自在王。即是住菩提心者。即是智性。即是一切法中不着。即是一切遍皆说。即是持吉祥。即是真言王。即是持金刚。以要言之。一切大漫荼罗之所布列者。及如来一百八号等。无不即是也。何以故。以此阿字法体常遍一切处故。若能如是相应。即同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也。故佛于经中作如此说也。上来说心竟。次布身分。谓于眉间当置◇字。此是一切执金刚所持处也。次于心上四寸许观置◇字。即是一切莲华手部所住处也。我心住一切遍自在。我皆遍种种有情非有情阿字第一命者。谓即以阿字为心。故遍于一切自在而成。言此阿字不异我。我不异阿字也。乃悉遍于一切情非情法。此诸法即以阿字而为第一命也。犹如人有出入息以此为命。息绝即命不续。此阿字亦尔。一切法有情以此为命也

次◇字水说名(谓想嚩即同水也)次想◇即同火也。次想◇吽即一切忿怒持明也。又想◇佉字即同空也(当有诃字即是风。今欠之更问。即是也)所以作此观者。欲布一切字。于是身分。即是一切如来法界之法。万德皆备。犹如坐道场时。非金刚坐则不能胜。今亦如是。欲备一切如来功德。先须用此地水火风。四轮及空。然后作具法也。以能如是第一真实若解者得阿阇梨名。坛中名字虽殊。皆是诸佛功德。为度彼故说也。是故诸佛说一切应知常作勤修者能得不死句。犹阿阇梨以阿字加其身。故即是漫荼罗一切大会天等也。了达其义。即是真实阿阇梨也。次劝常当如是修行即得不死句。是常住义常住即佛也

布字品第十七

即义与上相连也。亦明古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说也◇迦字(咽下)◇佉(上齶)◇哦(颈)◇重伽(颊也谓从顶十字直下至喉此中间也)◇遮(舌根)◇车(舌中)◇阇(舌头)◇重社(是舌生处)◇吒(胫是两胫也)◇吒(腿髀)◇拏(腰谓绕腰带周匝处)◇重荼(二臀坐处)◇哆(大便处)◇他(腹)◇陀(两手)◇重陀(二胁)◇波(背也遍之)◇颇(胸也)◇么(二肘已上膊下)◇重婆(臂下)◇莽(心也)◇也(阴藏)◇罗(两眼)◇攞(遍额)◇伊(上)◇伊(目精或目角也此二字先配右后配左目凡一切配有左右者皆先右后左也)◇邬◇乌(两唇也先上次下也)◇翳◇爱(二耳也先右次左)◇汗◇奥(右颊也先二次左)◇暗(成佛句也在顶十字)◇恶(是涅槃义无处所不遍配支分)。若能如是作。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资财(具一切法财者也)即是佛子也告之也

次菩萨戒品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