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事到位:职场最基本的工作准则

现在许多企业,战略是正确的,但没有做起来,就是因为缺乏有真正执行力的人。执行力是企业战略正确之后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巨人集团创始人 史玉柱

“做事做到位”是最起码的工作标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标准。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相同的工作要求,那就是:把事情做到位。

现代职场中,有些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事情总是做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生非=破坏性地做;

——10%的人正在等待做什么=不想做;

——15%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但是负效劳动;

——2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但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只有40%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工作不到位。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一开始他会按要求擦六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

工作不到位就是不敬业,就是对职业的亵渎,就不会有好的成就。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工作到位,都是必须要做到的。对于员工而言,到位不仅是职业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唯有工作到位了,才会在工作中现出实力,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刘彪是南方城市一家报社的记者,当时报社最缺乏的就是广告业务。

在一次私人聚会中,刘彪听说一个老同学要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开发区投资,并计划在当地媒体上投放价值百万元的广告。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彪认为这是上天给了自己一个在报社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他积极地向那位老同学争取这个业务,最终将其揽入囊中。

由于业绩突出,报社准备提拔他为副社长。

开发区奠基仪式结束后,有位老朋友邀请他去吃饭。盛情难却,于是他向记者和相关广告人员交代好工作就去了。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但是第二天早上,他当副社长的梦就破灭了。原因很简单:这天他们出版的报纸犯了一个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原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是:“某某开发区昨日奠墓。”

这对一向重视有个好“彩头”的南方企业来说,把“基”写成“墓”,无异于当头一棒,更何况这是开发区项目正式启动的第一天。

结果可想而知,老同学一怒之下取消了百万元的广告订单,报社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准备在这家报纸上投放广告的客户,也因此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计划。

这样大的失误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彪自以为派出的是报社最优秀的记者,不仅如此,他离开之前还特意请副总编一定对稿子严格把关,因此非常放心。

记者的稿子确实写得很好,但由于当时电脑还未普及,记者手写的稿件字迹很潦草,“基”和“墓”看起来非常相似。

当时还是铅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员那里,他想当然地把“基”字当成了“墓”字。

稿子排完版后,交到副总编那里,正赶上副总编家里有急事,于是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也没能发现什么问题,就签发了。

错误就这样造成了。

事后,报社对相关人员作出了这样的处理:开除记者和排版工人,副总编职务降半级。

当然,刘彪被提拔为副社长的事自然也泡汤了。

我们常说:“一字千金。”可上述这个案例中一个字就值百万元!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工作不到位,等于没做工作!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情的前期工作做得很不错。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到位,不仅“煮熟的鸭子”飞了,还给报社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刘彪的升职梦也化为了泡影。

很多人之所以工作不到位,原因往往在于自认为工作已经完成了99%,就算差不多完成了,心理上一放松,便忽略了最后的1%。但是,这最后的1%却是至关重要的。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做好了最后的1%成果才会显现出来,少做一点儿都不行。往往就是因为少做了这一点,许多人与成功失之交臂。做任何事情,越到最后越关键,就像打锣一样,俗话说“一锤定音”,就是指铜匠打下的最后一锤是最关键的。

有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里的工匠师傅已近70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每到了锣心的时候,老工匠就会使足力气打下最后一锤。

原来,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锣声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最后一锤,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无论多么优质的铜材,无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适,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这才是一只锣制造成功的关键。

可以说,把工作做到位是每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标准,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把工作做到位的员工。各行各业,无不在呼唤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做事箴言

1.事情不到位,等于没做事情。

2.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是对职业的亵渎。

工作要做对,更要做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准则。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都有一个最起码的工作准则,那就是:工作要做对,更要做到位。

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员工由于没有把工作做对做到位,而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灾难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建筑时的一个小小误差,就可以使整幢大楼轰然倒塌;随意丢到地上的烟蒂,可以令整幢房屋化为灰烬;生产线上的一点点误差,就会使一批产品统统报废……

工作中,任何环节做得不对和不到位,都将事关大局,影响深远。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运转的重要环节,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许,因为前台的接待工作不到位,导致上门拜访的客户拂袖而去;也许,因为销售人员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客户另寻他家;也许,因为售后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导致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也终止合作;甚至因为工作不到位导致悲剧的发生。

2002年9月23日晚,内蒙古丰镇市第二中学。晚上7点补课结束后, 1500多名学生在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时,一段楼梯护拦突然坍塌。由于没有灯光,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

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警方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学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其一,事故发生地的楼梯12盏灯中1盏没有灯泡,11盏不亮。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还有老师向校长反映灯泡的照明问题,校长以“管灯泡的人员不在”为由,未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其二,技术监督部门怀疑丰镇二中教学楼楼梯护拦实际使用的钢筋强度不够;其三,学校在这座教学楼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了使用;其四,事故当天,应该带班在岗的校长正与教委、本校和其他学校的18位老师在当地一家饭店里喝酒。

事实上,从楼体建筑,到技术监督,到设施配置,到老师的管理,如果上述每一个环节上的负责人能够把工作做到位的话,这场惨剧就可以完全避免。

对于现代企业和组织来说,也许最应该提的两个字就是“到位”。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和组织里从来不缺乏聪明人,也从来不缺乏能够做大事的人,但是缺乏那种能够将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对并做到位的人。

在很多公司中,令老板最头疼的就是员工对布置的工作不积极努力地去做,不按质按量地去完成,而只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些员工不重视日常事务,基础工作不踏实、不完善,审核前实行突击战略,应付了事,对于这种工作作风,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肯德基是世界500强企业,创建于1952年,是世界著名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1.4万多家餐厅。截止到2008年4月底,肯德基在中国大陆450个城市开设了2100余家餐厅。

那么,大家知道肯德基是如何顺利打入中国市场的吗?北京肯德基公司一个高级管理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他说:“肯德基能够顺利打入中国市场,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它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充分的预测。通过预测,广泛收集了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决策。”

这位高级管理者介绍说:1986年,肯德基公司派了一位执行董事来北京考察中国市场。他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非常兴奋地向总部汇报说: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当总部向他询问具体数据资料时,他却张口结舌,说不上来了。

由于他没有具体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仅凭直观感觉、经验做出预测,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为由降职处分。

紧接着公司又派出了一位执行董事来考察。这位董事做事很到位,他没有走马观花,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几件事,精心地进行调查和实测。

首先,这位董事在北京的几个街道上,用秒表测出人流量,大致估算出每日每条不同街道上的客流量。他利用暑期,临时招聘了一些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做临时职员,在北京设置品尝点,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免费品尝肯德基炸鸡,尤其是在北海公园这座皇家园林,利用其游人众多的特点,广泛征求各类意见。他们详细询问品尝者对炸鸡味道、价格、店堂设计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这位董事还对北京鸡源、油、盐、茶及北京鸡饲料进行了调查,并将样品数据带回美国,逐一做分析,经电脑汇总得出“肯德基”打入北京市场会有巨大的竞争力的结论。

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在北京前门开张了。开张不到300天,赢利就高达250多万元。这家店是全球最大的一家肯德基店,从此拉开了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就这样,肯德基在中国短短三年间,一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市场被撬开。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工作者,工作做到位与不到位,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工作做到位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成为老板心目中的优秀员工。

其实,把工作做对做到位并不难,只需要我们端正工作态度,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想一点点,多些对工作的热爱,多些责任和主动,就可以把工作做对做到位。事实证明,决心将工作做对做到位的人,不但能为自己赢来无数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拥有灿烂丰盈的人生!

做事箴言

1.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2.只有工作做到位,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被老板赏识。

工作“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最后却不得不从头再做一遍。工作一次不能做完美、做到位,损失的其实是自己。一句话:“工作不到位,相差一百倍。”

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解剖其中任何一个案例,我们都能看到:正是由于某些部门和个人工作不到位,才使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甚至灾难。

就拿轰动全国的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来说吧,它发生在2009年11月,由于瓦斯爆炸,死亡100多人。

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报道:

对于这起2009年以来一次性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有关部门已得出初步结论,事故暴露出企业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超强度组织生产、通风系统复杂、抗灾能力弱、应急预案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是一起十分明显和严重的责任事故。

除了这些调查结论以外,记者还在采访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鹤滨分局是新兴煤矿的主要监管机构,2009年9月,就发现包括新兴煤矿在内的4家煤矿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并向它们下达了停产通知书。而新兴煤矿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停产,于是灾难就在该煤矿发生了。

那么,在矿难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又是怎样解释的呢?且看报道:

记者问新兴煤矿生产副矿长张立财:“面对监察部门的明确要求,新兴煤矿为什么没有停产?”

张立财:“我不太清楚这件事情。”

记者:“你作为主管生产副矿长,你不知道停产的通知吗?”

张立财:“我主抓生产这一块,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我们停产。”

记者:“所以你就没停,是吗?”

张立财:“对。”

作为矿领导是这样说,那么作为监管部门的领导又怎样说呢?记者专门采访了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鹤滨分局的局长苏某,而苏某的回答是:

“确实下过责令停产的文件,他们不停,我们只能向上汇报,我们也没办法。”

记者忍不住说:“但是光下文书没有停,等于你们执法不到位呀!”

苏某的回答还那么振振有词:“你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个部门可以向上级汇报,给企业下通知,你怎么能说我们不到位呢?”

看完上面这些记者的采访记录,相信任何读者对这场矿难是否可以避免,都能得出自己结论:假如该矿山的有关领导能够落实有关部门的停产措施,假如包括安检局在内的有关监管部门,不是把工作只停留在发通知、向上级汇报方面,而是对安全问题一抓到底,这样的事故,难道不可以避免吗?

工作如果不到位,所有的文件、制度、通知,都有可能是摆设,都有可能导致类似这样的事故乃至灾难发生!

如果我们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更高效。

很多人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了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他们就不会对机器做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时,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工作作风实际上就是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导致工作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一种只完成工作的某部分,就把工作停止放在一边的习惯。而且他们相信,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什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足球运动员如果在临门一脚的刹那间停了下来,收回了脚,那么就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力气。

工作不到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时甚至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因为对于公司安排你去做的工作,如果你不去做,你的上司就要去做;如果你做不到位,他就要帮你重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司花了高薪聘请你的上司,成本远在你之上,他花一小时所创造的工作价值可能值你一天所创造的工作价值。从工作效率上讲,当你花时间做完了一件小事,上交领导之后,你的上司发现你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他就需要花时间去补充、修正,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你的时间,而且还占用了别人的工作时间,所以最好还是尽力把工作一次性做到位。因为你把工作做到位了,上司就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修补了,这样大家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可以说,在工作中,低效率或者无效率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比如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由于不能把工作做到位则需要两名以上的人员来完成;本应该正确完成的简单工作,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出现差错等,这些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到位所造成的损失。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还会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导致其反复发生,造成更大的浪费。

在工作中,我们决不允许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做事箴言

1.努力做到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益。

把工作做到位,别让自己“不胜任”

把工作做到位,是胜任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工作连最低的要求都达不到,就根本谈不上“胜任”二字。做事不到位,工作不达标,就是“不胜任”。

任何领导,都害怕下属不胜任工作,做事做不到位,把事情搞砸,因为领导也要负责任甚至负更大的责任。任何领导,都喜欢做事做到位的员工。任何单位,都首先重视胜任的员工,每当有好职位空缺了,往往会首先提拔那些胜任的员工!

有些人经常抱怨单位不重视自己,好位子都给了别人,却不给自己机会。然而,稍微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人是因为不胜任工作,把工作做不到位而得不到领导的器重。

刘达和陈克同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刚开始,他们都是普通职员,拿一样的薪水,可不久陈克受到老板的青睐,工资一涨再涨,比刘达高出了好几倍,而且职务也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刘达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刘达忍无可忍,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

听了刘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一番牢骚以后,总经理没说什么。刚好中秋节快到了,公司正在考虑该买什么礼物送给公司员工。于是他吩咐刘达说:“小刘,麻烦你到西门水产市场跑一趟,看看有没有大闸蟹卖?”

结果,刘达来来回回、辛辛苦苦跑了三趟市场,也没有把有关大闸蟹的市场信息彻底弄清楚。当刘达最后一次气喘吁吁地回来向总经理汇报时,总经理对他说:“你已经很累了,你先休息一会儿。”

然后,总经理当着刘达的面,把陈克叫了进来,并吩咐陈克说:“小陈,麻烦你到西门水产市场去一趟,看看还有没有大闸蟹卖?”

陈克问清买大闸蟹的用途后,直奔西门水产市场而去。过了30多分钟,陈克就了解到了有关大闸蟹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并拎着两只阳澄湖大闸蟹样品回来供总经理参考。

听完陈克的报告之后,总经理转头问刘达:“你看出来你们俩有什么不同了吗?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不给你加薪晋职了吧!”

刘达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赶忙点头表示明白了!

接着,总经理向刘达进一步说道:“一样是去西门水产市场看看有没有大闸蟹卖,你们搜集回来的市场信息和态度却截然不同。小刘,你的确很认真,这没有错,但是你并没有思考这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只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简单地完成任务,由于你不清楚完成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因此就免不了做一些无用功。以这次任务为例,你竟然连买大闸蟹的用途是什么都没有问,搜集信息自然就没有针对性,来来回回跑三趟也就难免了。而小陈呢?一次就把事情搞定,他不仅搜集到了我需要的市场信息,甚至还给出分析和建议,为我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总经理的一番话,使刘达恍然醒悟,此时他才明白老板给自己上了一堂“把工作做到位,别让自己‘不胜任’”的职业课。

现实工作中,不少人“把工作做完”的愿望总是胜过“把工作做对”的愿望,他们总是急着要把工作做完,而很少考虑如何将工作做对、做到位,如何让老板和上司放心,结果轻则做无用功,重则把正确的事做错。

胜任工作最起码的标准是,做事做到位。工作不到位、不胜任自己的岗位,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造成什么恶果,但长此以往,终会带来可怕后果!

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胜任的人,最容易脱颖而出!在老板心目中,最有分量的员工往往是最胜任的员工!因此,是否应该给一位员工加薪晋职,老板们的依据往往是:这名员工胜任工作吗,值得我给他加薪晋职吗?

在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商业社会中,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位的人,根本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事业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优秀”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要胜任岗位,必须保证每件事情都做到位!

做事箴言

1.胜任工作的最起码标准是,做事做到位。

2.做事不到位,工作不达标,就是“不胜任”。

工作做到位,永远不做“差不多先生”

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是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愿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一种“差不多”。

1924年,胡适先生就发表了《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这种人的心理: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们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急病,叫家人赶快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话,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现在看看我们周围,“差不多”心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依然普遍存在。在工作中,如果领导要求一位员工将手中的工作做好、做到位,换来的回答(虽然只是嘴上咕哝)最常见的是:“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可以说,这种“差不多”心理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人们没有深刻认识到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

但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公司是经不起连续差1%的“差不多”的。由上到下传达一项任务,如果一个人差1%,下一个人又差1%,这样传下去,等到真正执行任务的人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恐怕这项任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工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样,当由下向上传递一项建议的时候,如果每一层的人都抱着“传递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理,最后传到最高层那里,你的建议就可能变成了一项对你惩罚的措施了。

“差不多”心理要不得!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差的那一点会给自己、给公司、给顾客带来什么害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缺少的并不是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而是一种尽力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著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抱有消灭“差不多”的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完全做到位,那么,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将指日可待。

做事箴言

1.想的差不多,实际差很多。

2.要想实际做到位,思想首先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