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颠覆性创新(3)

迪恩的人格也令赵勇深受触动。“当我离开谷歌时有点不好意思。迪恩也问我想做什么、为什么要离开。但他没有劝我留下来,他后来给我写了封信说,当我听完你的计划后我意识到你离开这里比留在谷歌更伟大。我做了20多年的老师,当时的愿望就是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远走高飞实现他们的理想。今天我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这还是我的愿望,我祝福你。”

深受触动的赵勇试图在格灵深瞳也发挥这样的影响。“我跟我们的小伙子们也是这么说的,他们也有人想过离开,有的有了自己新的理想,我都会祝福他们。当然,我最想的是他们在这里让奇迹发生。”

像谷歌那样拥有改变世界的梦想

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集结西方国家最优秀的核科学家,由10万多人参与了利用核裂变反应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它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有人把Google X比作科技产业里的“曼哈顿计划”——谷歌想要像计划孕育原子弹那样永远改变世界。

谷歌将那些有着疯狂的想法或者不太可能实现的项目称为moonshot(直译:射月),这些项目被解决的科学概率可能只有百万分之一。而谷歌希望人们运用超前、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想出根本的方法来解决世界上存在的难题。因此,谷歌对moonshot投入大量的资金,即便该项目可能永远不会有任何成果。

除了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Google X还由埃里克·施密特、阿斯特罗·泰勒(Astro Teller)共同领导。阿斯特罗被称为Google X的“射月队长”——这主要源于他的天赋,而这份天赋可能来自他的祖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氢弹之父。

除了众所周知的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2013年,谷歌还推出气球计划(Project Loon),试图通过热气球为那些世界上最偏远的地区覆盖网络。如今,这个气球已经穿越了多个国家飞越了几万公里。谷歌还在研究无人机(Project Wing),希望以此提供快递系统。谷歌成立了新公司Calico,专注于研究因衰老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以期延长人类寿命。

“对于技术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心理层面。谷歌敢于‘疯狂’地梦想,这种精神即使在美国也很难能可贵。”曾参与谷歌眼镜项目的赵勇认为,这些跟谷歌主业并无关系,但近距离接触它时,会让人感受到创始人远大的理想。佩奇和布林也为之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坦率来说,在中国他们可能会被认为是疯子。但是谷歌支持这些疯狂的想法和创意。”

在格灵深瞳提出项目计划的时候,赵勇的同事或者投资人有时也会问:这个项目现在是不是还太早、风险太大?“我对他们说,这些很重要的事情总要被一些人做掉,不是我们就是别人,那么最好是我们。只要我们还能养活自己,就应该尝试去做这些事。”庆幸的是,中国的创业环境越来越成熟,也不乏聪明人。“我不认为这是10年后才能发生的事。也许它本该10年后发生,但因为我们做了,3年后它就发生了。我们就要做这种人。”

接触现实的时候,赵勇会遇到许多困扰,首先是传统行业存在的商业逻辑和惯性,使新事物受到很多抵触,新事物也可能伤害部分人的利益。其次是被怀疑颠覆者能不能把那些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那个时候有些创业者会忍不住收缩一些,觉得我可不可以做一些妥协,做一些渐变式的创新。”赵勇也经历过这样的挣扎,但当度过那个阶段,他变得更狂野了。“过了一个阶段我们发现用户不只接受了这个概念,而且非常喜欢这个东西。这就证明我们最初的直觉是对的。既然这样,我们就一件传统的事情都别做了,要做就做最好的,我们不应该停下这个脚步。”如今,更疯狂的想法是,格灵深瞳不仅在探索跟人相关的项目,还在探索和汽车相关的项目。赵勇希望把这套视觉系统应用到汽车领域。

给汽车装上视觉系统意味着会发生很多不一样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它让驾驶行为变得更智能、更安全。以中国为例,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车祸,其中95%是出于人为原因,75%的死亡案例与卡车有关,80%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十字路口。假设能为汽车,尤其是卡车设计一套视觉系统,那么未来,或许每年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幸免于难。

这一系统并不是像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那样,直接让机器代替人类开车,而是通过一组光学设备,用视觉的方法,每时每刻观察司机的驾驶行为,掌握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等数据,并以此来判断司机的驾驶行为是否安全——即使在没有警察、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这样的产品将改变整个交通链:它会受到保险公司关注——因为他们的理赔数额将会减少;会得到卡车、物流公司的支持——减少事故对他们而言是重要使命;当然,更会深受所有司机欢迎——做一名安全的司机,不仅会使他们获得奖励和认同,还让他们的生命更加有保障。未来,这样的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运输的卡车上,还包括长途客运汽车、校车、公交车等。

对于改造十字路口的安全现状,赵勇认为公路应该参与到智慧交通中来。事实上,即使大车司机规范驾驶,可以判断前后直线范围的情况,也无法看到折线范围,预测路口横向而来的汽车。那么,如果有一项感知技术,能够在十字路口的每个方向实时监测每一辆车和行人,并把这种信息实时分享出去,使得每一个即将经过路口的司机都可以获取这些信息。那么未来,驾驶员就可以提前预判路况,从而避免十字路口发生的车祸悲剧。

当然,这一方面需要道路有感知能力,能够感受到其“身体”上运行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并将这些行为和状态转化为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汽车需要一个接收器,可以接收这些信息。作为更长远的技术,格灵深瞳已经投资大量资金和人员对此进行研发。

赵勇的理想是,让计算机视觉进入汽车世界,10年之后,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拯救了更多生命。不过,这也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moonshot——不出意外,这些项目都将在一两年后走向应用领域。从商业的角度看,如果按照中国保险公司的统计,中国每年的交通赔付额大约为4500亿元,而卡车赔付占据其中一半以上,即2700多亿元——未来,这将是格灵深瞳,或者整个行业的市场。

对于汽车,赵勇更遥远的设想是,未来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而是通过人工智能把所有汽车的行驶时间有效管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也可以实现汽车随用随到的梦想。

2020年

赵勇17岁时,他的父亲因食道癌离世,那时他还是高三的学生。“我体验过那种无助,我当时也曾想成为医生去治疗癌症,不让一个孩子那么早失去父母。”不过最终赵勇并没有走上医学的道路。当了解到每年因为车祸死在路上的人数要远高于死于食道癌的人数时,赵勇就想,如果能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好技术,救更多人的命,也算圆了自己少年时的一个梦想。在世界上,不只有医生可以救人,工业同样可以救人。事实上,正是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平均寿命从100年前的40岁提升到今天的70多岁。“我特别希望通过科技恢复一些美好的人性。”

当前,赵勇的当务之急仍是把人工智能带到全新领域,为行业重新树立信心。“我在不远的未来会写一篇文章告诉人们我理想中的surveillance(监控)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有哪些属性。这个东西我们在短期内不能实现,但是我们会把它当成目标。”

更远的愿望,赵勇希望把人工智能带到人们生活中去,让城市智能化。这并不是简单的“物联网”。“‘万物皆联网’是个好事,但它的核心不在这里。若你只是把一个烟灰缸和拖鞋连起来,那有什么意义呢?真正有意思的是‘万物皆智能’。互联网已经变成一个工具,我们应该想如何在因特网上建造出智能来。”他希望建造一个宏大的视觉网络(visual sense network),把数据收集起来,使得人们可以挖掘和应用这个数据。“如果说谷歌非常伟大的地方是建立了一个类似于机器人的搜索引擎,让人们可以用检索的方式在因特网上提问并获取信息;那么,视觉网络则可以让人们向大自然提问。这是我终极的理想,我们就要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在赵勇看来,5年前他想这个问题是疯狂的,但最近的讨论证明这个项目的工程已经不再是科学问题。“所以这件事情是非常有趣的。我们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跟我的老板汤姆·迪恩、我过去的导师汉斯皮特·菲斯特,跟这个领域很多重要的科学家是分不开的。我原来认为很多事情要2050年才发生,但我现在觉得可能2030年就会发生,甚至在2020年就可以部分实现。这是我的理想。”

TIPS

在赵勇身上,我们感受到他在与那些伟大科学家接触中获得的宝贵品质:单纯、执着、信念——从不认为现实不可超越,要做未来的缔造者。

刚回国时,赵勇缺乏对市场和资源的足够把控,为此,他甘愿卸下CEO的华丽外衣,专注于对未来的思考和研发。这使得他与搭档快速实现从技术想法到产品设计,甚至商品的转化,让格灵深瞳从“研究所”走向真正的科技公司。单纯、低调、务实的精神,在今天复杂的互联网商业环境中难能可贵。

掌握前沿科技,格灵深瞳在产品方向上有很多选择,也面对很多诱惑。但是一家公司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赵勇的选择是找到核心。锁定安防监控和汽车驾驶领域,使公司有了明确方向和定位。

作为初创企业,赵勇常被问道:“这个项目现在是不是还太早,风险太大?”在技术难点和商业不确定性面前,很多创业者面对这样的质疑往往会退缩。但正如谷歌实现那些别人不敢完成的目标一样,赵勇认为重要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实现,为什么不是自己?正是这样强大的信念,支撑他不断去实现目标和超越自我。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实现人工智能,是赵勇远大的梦想,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格灵深瞳在关注未来的同时,解决的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需求;其通过技术改变产业,也意味着拥抱数千亿的广阔市场。将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格灵深瞳,是否将像投资人徐小平所言,成为一家千亿级别的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打造中国的Google Now

拉里·佩奇说:“技术应该可以完成一些繁重的工作,让人们能够做一些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以搜索为例,最完美的搜索引擎是电影《星际迷航》中的电脑,它知道你的所想所需。科技正在拉近现实与虚幻的距离。”前谷歌员工、人工智能科学家李志飞做的,正是这件很酷的事。

在北京中关村西北,一条全长220米的南北向大街曾是著名的中国海淀图书城。然而,近年来,受到互联网冲击,图书商户纷纷撤离,这里和周围高楼林立的写字楼相比,呈现出萧条景象。不过最近两年,这里却发生了一些变化,来来往往的年轻人再次停下脚步,他们可能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这里迸发出创业灵感,也可能用一杯咖啡的时间获得“天使”支持。有人统计,2014年,大约有200个团队在这里拿到共计近1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条大街,也被更名为“中关村创业街”。

2014年年末的一天,中关村创业街七号楼的黑马会热闹非凡,记者和科技极客们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在等待一场名为“全球刷表大会”的活动开始。这场听起来敢跟“谷歌I/O全球开发者大会”名字叫板的发布会说起来有些好笑,因为整场活动也不过百人规模,与前者的万人大会相去甚远。但对活动主角来说,这个“全球”发布会却意义非凡,甚至丝毫不逊于他曾参加过的谷歌开发者大会——在他的人工智能理想之路上,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主人公就是李志飞。

“请为我叫一辆到北大东门的出租车。”在发布会现场,李志飞对着他的智能手表发话,虽然他讲一口湖南普通话,但两秒钟后,手表就识别出了他的语言,并接通打车软件,出租车司机的电话已经拨打进来。

在李志飞的履历中这样写道:知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语言语音处理实验室(CLSP),是谷歌手机离线机器翻译系统和学术界主流开源机器翻译软件Joshua的主要开发者。他曾在国际一流会议和杂志上发表30余篇论文,获ACL最佳论文提名奖。他曾任职于美国微软研究院和美国谷歌研究院,从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手写识别等领域的核心算法研究和开发。2012年,李志飞回国创业,立志于开发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下一代移动搜索引擎。

谷歌离线翻译:完成“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