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中国发展如何进行下去
- 高连奎
- 1215字
- 2023-02-02 16:06:21
推荐序
不仅自己要解放思想,还要帮助别人更新思想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伟大时代。这不仅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且正日益接近第一位,也不仅由于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高度融合到全球化进程中了,而且由于中国的国家道路、治理模式、文明力量正在向世界的中心移动。
当高连奎先生将他的书稿交给我,我快速浏览了之后,深感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每一位善于思考的人,都应该把闪亮的思想奉献出来,使之服务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认真阅读了连奎的书稿,对他针对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现状的思考,总体上是赞成的。客观而言,无论是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房地产政策这些关系到经济运行大局的“抓手”,还是经济规律、经济学理论、政府运作模式这样的“务虚标的”,我们在执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早在2013年6月,面对中国经济减速问题,有“高明的外国大夫”主动开出药方,即去杠杆、不刺激、搞改革。这个看似市场化的一揽子方案,很是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他们以为中国经济到了完全靠消费拉动的新阶段,结果是货币政策扭扭捏捏,前期项目投资拖拖拉拉,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羞羞答答,其结果是贻误发展良机,加大改革成本。就拿房地产市场来说,长期缺少保障房建设这门功课,把住房需求完全赶到市场上,房价能不高吗?把压房价作为政府工作目标,不但成本畸高,而且伤害市场机制。特别是,房地产作为重要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提法不同),环球无异,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否认,搞鸵鸟政策。应该把政府该做的做好,把市场该干的放开。进入2015年,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投资拉动的重要作用,“稳定住房需求”的提法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这是十分务实的选择。
连奎的书中,洋溢着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学家的热情,充盈着一个现实思辨者的冷静。他明确提出,中国自缚手脚,搞出一场“经济萧条”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改革,经济增长实干也重要;经济是个生态系统,基础设施是“树根”;中国经济治理不是实行的凯恩斯主义,而是实事求是;要尊重经济规律,而不是尊重经济现象;现代社会需要具备高层级协调力的“大政府”,等等。这些闪光的经济学思想和国家治理建议,切合了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新阶段的现实,十分难得。
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管理乃至国家治理中,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理论框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工具箱里,移植、嫁接的东西比较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不够。有些打着经济学招牌的理论和学说,实际上在隐秘地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政治进程,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
就我国经济发展决策来说,我们既没有完全采用凯恩斯主义,也没有完全照搬其他什么主义,而是坚持实事求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统筹内外因素,拿出自己的主义。顺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创立符合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特点,又与国际潮流相对接的经济学理论,已是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讲,连奎所说的“不仅自己要解放思想,还要帮助别人更新思想”,我是赞成的。
证券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董少鹏
201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