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3)

墨墨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所在的班集体气氛活跃,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但老师却发现,墨墨很胆小,总喜欢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少跟同学交流,上课也很少主动发言。当她看着别人的时候,总是一副怨恨的眼神,好像在嫉妒别人为什么那么快乐;而当同学们转过来叫她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神又变成了抗拒,身子一缩,就算是回应了。

这天,有个同学来告诉老师,墨墨没上体育课,大家满操场找她都找不到。老师有点担心,就回教室去寻找。当老师走近教室门口的时候,居然看到墨墨坐在角落里,一只手抱着一只玩具熊,另一只手指着它的鼻子,狠狠地说:“你活该!活该挨骂!你就是这么不负责任!”老师吓了一跳,小熊没有尽到怎样的“责任”才会被墨墨这样骂呢?老师心里犹豫了很久,决定做一次家访。

然而,就在约好的这一天,老师来到墨墨家时,竟然在门口听到了类似的争吵声——墨墨的爸爸和妈妈在大声争执,妈妈不停地指责爸爸“没有责任心”那口气,和墨墨那天的“自言自语”如出一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温柔、懂事是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出现了暴力行为,父母同样脱不了干系。当孩子从父母那里看到了太多的吵架、谩骂、大打出手,就会将这当作与人交往的基本手段,他们将来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也会以这样的形式为主。所以,父母应尽量杜绝当着孩子的面而争吵的次数;否则也要在事后弥补,尽量减轻争吵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父母吵完架之后,看到孩子因此受了惊吓,就一定要当着孩子的面和好,明确地向孩子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并承认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爸爸妈妈以后尽量不再争吵。这样,孩子就会对吵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会轻易去模仿父母吵架的行为。

又如,当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吵架的“凶悍”场面之后,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感受都是以害怕为主。但这也分两种情况,有的孩子会害怕父母吵架时凶狠的样子、紧张的气氛;有的孩子更加敏感一些,会把父母吵架的原因揽到自己头上,害怕是因为自己不乖,甚至会害怕父母不要自己。这时,妈妈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吵架并不是因为孩子的错,而是爸爸妈妈之间一时无法控制的结果;父母之间的争吵也不会影响两个大人对孩子的爱。妈妈只要能够平静地安慰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当然,所有的补救方法都只是不得已时的选择,“先争吵、再补救”永远是下策。父母应该尽量选择和平、理智的方式沟通,给孩子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这才是对孩子成长最为有利的。

父母小贴士

父母争吵不断的家庭,就像是一个充满战争的国家,孩子永远感受不到安全感和爱,身心自然难有良好的发展;而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肥沃的土壤,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体贴的保护和最好的环境。

6.抚平“单飞”给孩子带来的伤痛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完整的家庭是孩子心理正常、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相反,一个没有稳固家庭的孩子,思想、行为上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家中有爸爸、有妈妈,再加上自己才完整,才是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欢乐的家庭。父母之中,无论少了哪一个,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虽然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明白这一点,但当婚姻遇到某种障碍无法跨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劳燕分飞”。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所受到的伤痛是显而易见的,但又是不可估量的。

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的,则占了61.43%。另外,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1.76%,是双亲家庭子女的5.9倍。

看完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来看看孩子具体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心理伤害。

第一,恐惧。家庭破碎后,孩子最先产生的感觉就是恐惧。曾经生活中最为依赖的两个人,如今反目、各自一方,孩子既伤心,又不知该如何自处。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害怕以后没有父亲或者没有母亲的生活,更为担心的还是以后的生活状况:我以后还能见到妈妈(爸爸)吗?要是去见妈妈(爸爸),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我的气?爸爸(妈妈)会不会给我找一个继母(继父)?继母(继父)会打我吗?原本安定的生活破碎了,日后的生活又不可预知,这些都会形成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

第二,自卑。几乎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有自卑情结,只不过有强有弱而已。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骤变,会让他们有一种失落感,以及对自己的否定感。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别人爱的、是被抛弃的,进而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这种观念与思维上的改变,会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丧失。

第三,性格的转变。经历过父母离异的事情之后,即使是曾经爱闹爱笑的孩子,很多也会变得沉默寡言。因为孩子原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而骤然经历变故,他们一方面悲伤、害怕,另一方面对未来忐忑不安,心中有了太多的担忧和顾虑,自然不会再如从前般乐观、开心。

离婚这件事本身就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但还有很多父母会在离婚后做出一系列错误的举动,更像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再撒上一把盐。比如,有的人离婚后,就断绝孩子和另一方的来往,并在孩子面前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单亲家长从内心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可怜”,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母爱)”之类的话,给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很多单亲家长觉得离异是对孩子的亏欠,于是便用溺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这样,孩子除了自卑、沉默之外,还会形成任性、自私等性格……可见,单亲家庭的孩子,所受的伤痛并不只来源于离婚本身,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那么,单亲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呢?

首先,一定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仍然爱着他。父母离异后,孩子最大的担忧就是父母不会继续爱他了。单亲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双方对他的爱是不会变的,并要经常性地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也要让另外一方定时陪伴孩子。直到孩子这种担忧逐渐消除。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离婚是因为父母不再相爱,是大人的一种选择,并不是谁对谁错的结果,更不是因为孩子“不乖”。同时,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咒骂、责怪另一方,相反,要告诉孩子对方的好、对方是怎样爱孩子的。这样,在孩子心中另外一个人的形象才不会倒塌,孩子内心也不会过于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再次,无论抚养孩子的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要担起另一方的责任。一般家庭中,父亲负责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勇气的培养,而母亲则扮演温柔和保护的角色,双方共同培养的孩子才是健康、快乐的。所以,当双亲家庭变成单亲家庭的时候,抚养孩子的一方要适当改变自己,担负起原本属于另一方的责任,让孩子的人格发展得更加完整。

最后,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单亲家庭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而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必须是单亲家庭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因为愧疚而娇惯、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在不同的年龄段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孩子的能力高,自信心也会跟着增强。另外,多为孩子交朋友、接触社会创造机会,让孩子在与社会、与他人的融洽相处中获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