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今初。前三類眾皆興念請。聲聞下說如聾如盲。此中云何念請佛德。釋有二義。一本迹對說。約本能念。約迹不知。二唯就迹說。同在園林。同仰玄趣。所現超絕。遂如聾盲。故意法師云。理處不隔故得同疑。未積大心故不廁其次。

△第二如來境界下。彰所請法。四門分別。第一請問有無。第二請問儀式。第三問人權實。第四正釋本文。

▲今初。通九會中。四會有問。一第一會標果起因故須有問。或當會答。二第二會初尋因至果故須有問。但因有昇降六會以答。果無差別第七會答。故六會中共斯大問。三第八會中因果純熟故須有問。行修無[得-彳]。六位頓成。故當會答。四第九會稱性因果故須有問。亦當會答。謂但入法界無差別故。四處都有三百一十句問。謂初及第二各四十問。第八會中有二百問。第九三十。且約現文。中本廣本非所論也。雖隨問別三百一十。互相収攝唯四十問。以並不離因果行位依正體用故。相攝之相。至文當辯。

▲第二請問儀式者。此復有二。一言念等殊。二通別有異。今初。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者言答。二示相答。交絡相望應成九句。今本會中。唯有念請示相而答。以心傳心。唯證相應。離言道故。下末會中。則通多義。見請善友多是言請。亦以言答。解脫長者即是言請而現相答。纔問法竟入三昧故。慈行童女念請言答。觀舍宅竟。一心瞻仰。便為說故。解脫長者亦是言請通二種答。從定起已而發言故。餘可思准。二通別者。二八兩會。別問別答。此及初會。通問通答。以是總故。現相答故。亦有別答。至下當知。

▲第三疑權實者。有云權疑。菩薩諸王皆位極故。為物生疑。有云實疑。希佛果故。十地菩薩不測佛故。此皆有理。若約聲聞。本即是權。迹乃是實。若此經宗。若權若實並法界疑。疑為有力。與所說證為緣起故。此事舊爾。海印頓現。念念常疑。念念常斷。無竟期故。

▲第四釋文。有六十句。初之十句及後二十。是所請法。中三十句。但是請儀。三十句中。以義會通。同前三分。取文顯著。多同初會。初會為總。此會為終。無二相故。證入但證初會法故。就文分二。前三十句念德難思。後三十句請隨機演。以初十句。明自體圓著寄顯果海超絕心言。最後十句。明化用普周令寄言顯果。由斯二義。文有影略。實三十句皆請顯示。

今初。念德難思中分三。初十句明所念果法。次十句明玄妙難思。後十句明緣會可了。

今初。十中前八句攝初會最初十句。即內行成滿德。末後身智二句攝次十句。即體相顯著德。初中以神通句攝加持句。持勝攝於無能攝取。故具十矣。一境界者。廣則無量。略有二種。一所緣境。謂真俗二諦等。二分齊境。謂佛三乘及諸功德。唯屬於佛。非餘有故。前則佛之境。後則佛即境。准瑜伽論。如來境界謂五界差別。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所調伏界。五調伏加行界。此之五種。唯佛能知。唯佛能具。故為佛境。二如來智行者。初會名所行。即所行之行。今加智者。智為體故。廣亦無量。故深密經文殊問佛。如來所行及與境界二相何別。如來答云。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思議無量功德莊嚴淨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此則境界。多明所緣所行唯屬佛德。要唯有二。一者智行。二者悲行。故出現云。真實行是如來行。謂智行也。無[得-彳]行是如來行。謂悲智無[得-彳]。譬以金翅觀海取龍。況於如來遊法性空觀生死海悲攝眾生。涅槃經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亦通體用。不出悲智。三如來神通者。所為不測。名之為神。所作無擁。目之為通。如常說六。此經有十如十通品下經具有。略有三種。謂一法智通。二神是通。三者幻通。此神通句攝佛加持。謂勝力任持。今有所作。廣亦無量。略有三類。一如加持化身作用及舍利等。二如加持耆域入火火不能燒等。三如加持一切非情作佛事等。下文非一。但是神境一通所攝。四如來力者。廣亦無量。如下文殊告諸比丘為欲成就一眾生故修一切剎極微塵數波羅蜜門。成就圓滿如來一力。如是次第。為一切眾生。成就如來一切智力。心無疲厭。不思議品。明於如來有無量力等。略唯有十。即處非處等十種智力。下文廣明。總要唯一實相智力。如智論說。五如來無畏者。無諸畏懼。離世間品說十無畏。或說有四。如常所知。六如來三昧者。此云等持。數過塵筭。如下所列。師子頻申至不可說剎海塵數三昧門等。七如來所住者。即初會佛地佛住地故。謂地德分位。依此經宗。通收萬德。廣則無量。略有十種。如大乘同性經說。然體不出五。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以斯五法。攝大覺性。如佛地論。要唯有二。謂真理妙智。融而無[得-彳]。是諸佛地。並有生成住持義故。略云住耳。若云常住大悲。亦是一義。八如來最勝。即舊經自在。謂所作任志。無[得-彳]成故。即十自在等。及攝無能攝取。凡所施為。無有能攝令不成故。由此今經特名最勝。最勝自在故無能攝。後之二句攝其初會。次十句者。彼有六根三業。開其身業。為身光光明。故有十句。今第九如來身。即攝六根及身口業。以身為總。有總必具別。此會不廣。所以合之。又身通十身。智導根業。所以合也。十如來智者。即是意業。依唯識論。果位智強故意名智。若依此經。佛心意識俱不可知。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故改名智。廣亦無量。略說有十。如出現品。有十喻明。攝之成五。謂四智菩提及清淨法界智。諸法相宗。清淨法界。是所證理。而非是智。金剛頂瑜伽之中。說有五智。清淨法界即是本智。要唯有二。謂根本後得。總唯是一。謂諸法實相無障[得-彳]智。然此十句。既無言答。但現相答。其文非一。若取善友。亦有言答及示相答。散而不次。不可具配。

二一切世間下十句。明玄妙難思凡聖莫測。於中。初二句總明解行不及。謂智慧不能通暢。心行不能證入。次有六句。明三慧莫測不成自利。謂初三句明聞慧莫測。初一妙故勝解不能印持於境。以信解即是勝解故。二廣故不能遍知。三深故不能分別。次一句玄故思慧不能思惟。次二句明修慧不及。一寂故不可觀察。二融故不可揀擇。後二句明四辨莫宣。是故不能成利他德。謂法義不能大開曲示。詞辯不能令他悟入。

三唯除下十句。明緣會可了。於中。前四佛力上加。後六自根堪受。前緣後因。具此可了。前中加被為總。神通威力。此二現緣本願宿緣。後六自根堪受中。初一唯宿善。餘五通過現。通為三對。初二內因外緣。次二深信大欲。後二勝願廣行。若有具此。不揀凡聖。必得佛加。十句既圓。難解能解。又此十句。亦可一一如次對前。謂佛加被力。則能通達。乃至廣大行願。則令悟入。又此十句。通有二意。一成上顯深具十方知故。二起後請說因緣已具故。

第二唯願世尊下。請隨機演。於中分二。先十請隨機宜。後二十句請所說法。

今初。前云緣會可知。今請以緣隨器。文中三。初總辯感應。次種種心量下別顯所隨。文有十一句。於中。初三內心器殊。次一外類音異。次一假名差別。上五通凡聖。後六多約菩薩。初二地位優劣。如下海幢及頻申尼。為於十地說法各異。二依根除障。謂信等五根三無漏根。故下文云淨菩薩諸根故。三作業差異隨意所成千門善巧。四隨心緣境理事等殊。五曾依何德希求修習。後隨能聽受諸所說法。總結隨。

二顯示如來下。請所說法。文中分二。先列所請。後結請說。

前中亦二。前十句請說往因。後十句請說今果。

今初十句全同初會第四十句。名次小異。異者當出。十中。初一切智道。道即因也。總明求佛之因。即發趣海。次四全同。二所起大願。即菩提心願及迴向大願。三波羅蜜。即所行之行。淨除蔽障。四地。即十地。五諸菩薩行。即四菩薩行。瑜伽論中菩薩地說。一切菩薩有四種行。一波羅蜜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則此句為總。餘三為別。文中具舉。下普賢云。如是無量相應圓滿所行之行。一切劫海說其因緣。劫海可盡。此不可盡。六所乘智莊嚴道者。即是乘海。謂一乘無量乘。運諸菩薩。從因至果。雖通萬行。智為上首。一乘體故。故法華大車以況佛智。又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離世間品說有十種智莊嚴道。七所行諸清淨道者。即助道海。謂積集一切菩提資粮無量助道。三十七品乃是其一。下諸善友皆廣說之。八出離殊勝法海者。即出離海。謂永背業惑。證契真理。不斷而離。為勝出離。出離是用。殊勝是體。九遊戲神通大莊嚴海。即神通海。以神通等為莊嚴故。十本事相應行海。即彼智海宿住智故。亦可智海合在乘中。本事一種此中別出。以前通請一切菩薩十因海故。不言本事。今請本師往昔所行。特加本事。本事是總。餘九為別。故九句中皆言往昔。下諸善友。多說世尊本因之事。如威德太子圓滿蓋王等。初會之中。十皆有海。此略無耳。

第二及遍顯示下十句。請說今果。此之十句。即初會中第三十句。義即多同。而文多異。欲顯果用深廣無邊。影略其文。有十二句。義亦唯十。後三合故。一成正覺門。即是佛海故。下文云等虗空界一切佛剎如來出世顯現無量菩提門法句。言神通智海者。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成正覺故。下普賢云。一一毛孔所有剎。佛悉於中坐道場等。二成必演法。即演說海。下云。一毛端處所有佛。一切剎土極微數。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為宣揚普賢行等。三正必有依。即世界海。下云。一一毛孔中剎海。等一切剎極微數等。言神通者。淨剎有二。一方便淨。修萬行因得淨土果。二神通淨。謂以神通力能令法界染淨皆淨。今文是後。義必兼前。四依正既具。必化眾生。須巧方便。即名號海。故彼品云。種種名號。隨眾生根教化調伏。五教化眾生須開菩薩及涅槃城。舊經梵本。一切智下皆有法字。法即所證。是涅槃城。城即防非。是解脫海。六示生行業為至果因。即眾生海。七遍入化處。常處生死隨物壽限。即壽量海。八欲得依正須作福田。即安立海。安立法式故。九令成因行須說功德。即波羅蜜海。檀為行首故偏說之。下之三句。即三輪化益。是變化海。教化眾生不離此故。十即意業記心輪。十一即語業教誡輪。十二即身業神通輪。並廣難思。十皆稱海。第二如是等下結請為說。上三十問攝初會竟。對第二會辯相攝者。彼五十句。第二十句但是說意。故唯四十。今初十句攝彼四十。後二十句同初會故。已如前說。次請往因。第二十句。攝彼第二行位十句。一者趣求。即彼十住初發大心入賢位故。二即十向。迴向大願而為體故。三即十行。行願相扶故得前却。四即十地。五即十藏。諸菩薩行是所藏故。六即十願。十種大願為莊嚴故。七即十定。定能去惑為清淨故。八即十忍。忍是出離中最勝故。九即十通。十即十頂。本事相應為超勝故。若以頂即十忍第八句攝。此句別出。通於前九。已如上辯。次請示果用。第三十句。攝彼第一十句。彼中十句。五依五正。而依正間。問一佛剎。二佛住。三佛剎莊嚴。四佛法性。五佛剎清淨。六佛所說法。七佛剎體性。八佛威德。九佛剎成就。十佛大菩提。望於初會及今經文。有開合者。此及初會。總相該通。彼屬當會。故小異耳。若欲攝者。一即彼大菩提。二即佛所說法。三即彼依報五中前四。四即佛住。常住大悲調眾生故。五即法性。菩提涅槃功德性故。六眾生道。彼中略無。以眾生海但所化故。七亦佛住。住生死故。八為福田。即佛剎成就安立海故。九亦法性。佛以功德為法性故。下之三句。即彼威德。三輪變化為威德故。上以此問。攝前二分。八十問竟。其第八會。二百句問。義不異此。文廣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