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今初。謂前化後化。皆不離本會而普遍故。故昔人云。雖遊形於法界。而未動足於祇園。斯乃即寂而動。即去而留。事理本末非即離故。

第二又此菩薩為欲下。正明多類現身化。於中二。一能化身異。於中。初三句總。所謂下別。有十三身。此中多同善財所見。明善財見即此菩薩不離本會而周遍故。明知本末因果交徹。言沙門者。如德雲等。婆羅門者。最寂靜等。異道出家。即遍行等。苦行即勝熱等。充盛即不動等。醫王即彌伽等。商主即無上勝等。婬女即婆須蜜等。技樂毗沙門。此二。主友似無。伴友則有。如明智居士中作諸技樂。頻申尼處。見毗沙門來聽法等。世主即大光王。夜神地神等奉事。諸天即大天等。工巧技術即自在主等。二現如是等諸變化身下。明化法異。

第三如是菩薩雖普周遍下。總結自在。文並可知。

上來十門。明本會竟。(下第四經)。

[○@●]大文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下。明其末會。先啟十門。一總顯會意。二定會名義。三五相分別。四圓攝始終。五法界人類。六法界義相。七法界事義。八二位統收。九會數開合。十會主多少。

▲今初。謂從佛會流。遍周法界。演暢華嚴。令物遍悟。人皆法師。觸類皆法。萬籟之聲皆法輪聲。剎土微塵皆求法處。方能證入法界真原。故次來也。

▲第二定會名義。言末會者。從佛本會而流出故。非微末也。是則前明不異末之本。雖卷而恒舒。此明不異本之末。雖舒而恒卷。本末無[得-彳]。同入法界。或名漸證。義亦然矣。寄人歷位。故稱為漸。非於證中有漸頓也。是知前明不異漸之頓。故多門而眾人同契。此明不異頓之漸。故一人而歷位圓修。漸頓無[得-彳]方真證也。由此義故。諸友散說。以本統末。普得稱經。非唯文殊濫觴此會。實乃普賢朝宗覺場。以菩提場諸會本故。不離覺樹遍法界故。餘如前說。

▲第三五相分別者。古德亦有隨文解釋。今依科判。第一寄位修行相。第二會緣入實相。第三攝德成因相。第四智照無二相。第五顯因廣大相。義見前文。此五亦名菩薩五行。一高行。二大行。三勝行。四深行。五廣行。

▲第四圓攝始終者。然寄法顯異。而布之前後。據實一位一行即攝一切。行位無盡。言差別者。乃即一之多。一多深淺。無有障[得-彳]。

▲第五法界人類者。有二十類。一菩薩。二比丘。三比丘尼。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男。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羅門。十二長者。十三先生。十四醫人。十五船師。十六國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太子時妃。二十諸類神眾。此二十類。攝五十五及剎塵善友。

▲第六法界義相者。四義不同。一約果攝化。並是如來海印所現。二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三約義顯法。並是緣起法界人法。四約相辯異。不出菩薩五生所收。一息苦生。如良醫等。二隨類生。如外道等。三者勝生。如善見比丘等。四增上生。如大光王等。五最後生。如慈氏等。通即前四各具五生。於中。菩薩三處現身。一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性不異行。後位成滿。顯於三人。謂慈氏文殊普賢菩薩。

▲第七法界事義者。通有十門。一正報法界。二依報法界。三現相。四表義。五言說。六義理。七業用。八說往因。九結自分。十推勝進。此之十門。同一緣起。互融無[得-彳]。

▲第八二位統收者。此五相中。何以文殊在初。普賢居末。文殊何以二處出耶。所表異故。謂此二聖即法門主。語其所表。略有三重。一能所信相對。謂普賢表所信法界。即在纏如來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故初會中。即入如來藏身三昧。文殊表於能信淨心。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而發心者。以表信故。善財始見發大心故。後文殊云。若離信根功行不具等。明表信也。要有所信。方成信心。若無能信。長流生死故。能所契合。方為正信。二解行相對。普賢表所起萬行。餘經此教。處處皆說普賢行故。文殊表解。通解理事方起行故。下慈氏云。汝見善友。入解脫門。皆是文殊威神力故。稱解起行。行如所說。目足更資。方為真實之行解故。三理智相對。普賢即所證理。善財入身表所證故。又云我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普賢身相如虗空故。文殊表於能證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動智。見後文殊。即見普賢。明表智圓便證理故。若理分體用。則方有權實。若體用無[得-彳]。則權實雙行。智與理冥。心境一味。為真證故。然體理成智。智能顯理。故雖雙泯。能所歷然。所以後文具明二聖。初信信理。理隱未彰。故初文殊無普賢對。中間解行二俱不彰。欲顯諸位皆是普賢。觸境照解皆文殊故。約文殊門。因解起信。信離無明。以信成解。解非邪見。信解真正妙智則圓。三為一心入佛智海得究竟矣。約普賢門。託理成行。行不外求。因行見理。行非理外。自始至末法界一如。無有少分非佛智體。既文殊三事融通隱隱。普賢三事涉入重重。方顯遮那頻申三昧難思之果。故諸聖教凡所施為。皆有深旨。

▲第九會數開合。

▲第十會主多少。已見前文。

○次正釋文。第一寄位修行相。四十一人。大分為五一寄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上已略明。後當廣說。

[△@△]第一文殊一人寄十信者。信未成位。故唯一人。又表十信圓融。泯差別故。若爾何有三會。欲遍收故。文分二別。第一明能化發起。第二成彼化事。

前中三。一標主出閣。二別明伴從。三總顯出儀。今初。言爾時者。正明眾會大用之時並不離祇園而遊法界。略舉文殊。以示出儀。文殊師利本是童子。前標菩薩。彰具悲智。此云童子。表創入佛法童真行故。悲智相依即是閣義。悲住生死。不住涅槃。智住涅槃。不住生死。由俱不住。方能俱住。故名善住。從此利生。故稱為出。非蹔離也。二與無量同行下。明其伴從。以表般若導萬行故。初一同生。餘皆異生。並約通稱。表法為名。故梵本中。皆有諸字。隨一一類有眾多故。三文殊師利與如是下。總顯出儀。前約無住方能化生。從善住出。今約自利方能利他。云出自住處。又前依佛果法界所流。此依自證因門大用。故彰略耳。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成彼化事。通有三會。一比丘會。表迴小乘可入大故。二諸乘人會。通收諸權皆入實故。三善財會。純一乘機一生辦故。又前二會。表信未久尚不定故。善財信終可入證故。

△今初有二。一明助化攝機。二明化主攝益。

今初。小乘之智亦助大故。文中亦二。一明覩緣興念。二時舍利弗下攝眾同遊。於中亦二。先總辯攝儀。捨小趣大。為出自住處向文殊所。後此諸比丘下。別明所化。於中四。一辯定。二列名。三結數。四歎德。今初。一是比丘。義如常說。二是身子弟子智慧生故。三出家未久。未證實際。可迴心故。信心尚微須化誘故。四自所同住者。同居權小故。同住法界故。顯此類比丘則可迴心。二所謂下列名。可以意得。三與如是等六千人俱者。結數。而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本自六根性清淨故。千表無盡。該果海故。四曾於過去下歎德。十句分三。初二宿因。次七現德。一悟理甚深。二深信清淨。三志行等佛。四依教修行。五智了本原。六悲能成益。上六自分。七勝進趣求。末後一句結屬勝緣。明信一乘非無因矣。本屬文殊。非身子子。故所歎德。皆約大乘。不同五百言含本迹。翻顯小乘不知不共。

第二爾時尊者舍利弗下。明化主攝益。於中二。一身儀攝益。令其根熟起樂欲心。二語業攝益。正受法門令其悟入。

▲前中有四。一示勝境。二得勝益。三詣勝人。四蒙勝攝。今初有三。一標告。二汝可觀下。正教觀察。有十勝德。一身相勝。二常光勝。三放光勝。四眾會勝。五行路勝。常依八正為八步平坦。逆順不離故云左右。右隨順故。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正故。六住處勝。舉足下足無非道場。隨心迴轉。萬德嚴故。七福嚴勝。常觀空有一異等邊。心地之下有如來藏。故名為伏。恒沙性德為種種寶。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能顯現。為自然出。八林樹勝。樹立萬行。則如來藏。從其行流嚴法身故。九自在勝。於我無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為最尊故。十上攝勝。此有二意。一約事說。心常上攝諸佛法故。是諸佛師。諸佛將說。敬法本故。二約表法。諸佛顯揚。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三爾時尊者下。結略顯廣。可知。二時諸比丘聞是下。得勝益。上既勸觀。必當修觀。上根宿善頓益。遙聞益相可知。三即白尊者下。詣勝人。遙聞勝德。已獲法門。親承法音。必成大利。故欲詣也。四爾時文殊下。蒙勝攝。迴觀法器是攝相故。如象王者。身首俱轉無輕[跳-兆+參]故。表全向機無遺隱故。眷屬俱者。觀照眷屬盡令觀故。

▲第二時諸比丘頭面禮下。語業攝益。於中二。先設敬興願。義當問法。第二爾時文殊師利下。正明語攝。義當答問。於中三。一明受法。二辨得益。三總結所作。初中亦三。一舉益標告。二別示行法。三舉益勸修。今初。迴小入大。先發大心。眾生無邊。法門無盡。愛見取相。疲厭是生。退墮二乘。失諸勝德。若廣大願行而無取。佛果非遠。況我因耶。二何等為十下。別示行法。初徵。後列。十句五對。一外緣內因。二求法成行。三深定妙智。四嚴剎調生。五長時廣大。廣大亦勝進也。此與初地十種大願。大同小異。今略會釋。一即供養諸佛願。二即三業不空願。故彼願云。承不退輪。修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今云成就善根究竟不退。義全同也。三即受持願。四即修行二利願。五即不離願。不離勝友同修行故。故彼文云。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今唯三昧。則志願常同。六即承事願。彼約橫遍承事。此約竪窮承事。為小異耳。七即淨土願。八即成熟眾生願。九即攝法上首願。遍剎隨佛轉諸法故。十即成正覺願。以成佛力即正覺故。如來一力。已用一切剎塵因成。況無量力。為一眾生。既修多度。眾生無量。此心無疲。真菩薩矣。三比丘當知下。舉益勸修。亦有五對。一長善離生。二超凡越小。三成性滿願。四習果修因。五摧邪入證。第二時諸比丘聞是法下得益。於中二。先明定體。後彰定用。今初。無[得-彳]三義。一能見離障故。謂不作相及無作相在三昧故。二所見無擁故。故文說見一切佛境。三一具多用故。如下用中。二得此三昧下。彰其定用。具十大用。文有三節。初四外通用。次五內德用。後一遍調身心用。今初。一天眼用。二及聞彼佛下天耳用。三亦能觀察下他心用。四亦能憶念下宿住用。神境漏盡等義在結中。二又由得此三昧故下內德用。一發多大心。定中發心。故云真實。義同證發。二多三昧。謂即一之多是難行定。三多度門。四多智照。五多神力。神力多約內身任持。三以得如是下。遍調身心。總結成益。圓教攝機。創發大心。頓得菩薩十通等用。況十表無盡。一一十千。皆以法融。初後無[得-彳]。非是次第修習之力。菩提心品。廣說其相。第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具足安住下。總結所作。亦勝進益。於中三。初明自住。次勸諸比丘下。彰其化法。上明發心。今勸住行。後住勝行已下展轉成益。略有八重。并上為十。以顯無盡。上來六千比丘會竟。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下。諸乘人會文中四。一結前所作。二至所化處。三顯所說法。四明所益眾。今初可知。二漸次南行下。至所化處。其城居人。多生福德。故曰福生。城表防非。即真法界。一切眾生自此出故。東為方首。啟明之初。表順福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婆羅林者。此云高遠。以森聳故。當起萬行莊嚴法身。能摧障蓋。故稱幢也。大塔廟者。具云窣堵波。此云高顯。昔云塔波。義曰歸宗之所。廟者貌也。世尊貌故。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東大塔。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時已有此塔。其塔極大。東面皷樂西面不聞。於今現在。居人多唱善財歌詞。此城內人。並有解脫分善。堪為道器。表所依法界本覺真性諸佛同依。是故復云往昔諸佛曾所止住。三時文殊師利下。顯所說法智用宏舒。故云普照。所照深廣。即真法界。此是正說入法界經。四說此經時下。明所益眾。略有二類。先明諸龍得主教意。云求佛道。即住海水。堪受得聞。後復有無量下。攝三乘機。得眷屬教。隨器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