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按此经。宋乡藏中皆六十卷凡十七品。丹藏中三十卷十一品。又经初首宋乡则有璎珞品名。丹藏所无。其虚空藏品宋乡在不可说后。丹藏在无言品前。又于宝髻品后。宋乡有无尽意品四卷。丹藏即无。而有日密分三卷。如是不同者何耶。今捡开元录。此经凡有六本。录云。按梁沙门僧祐大集记云。有十二段说共成一经。第一璎珞品。二陀罗尼自在王品。三宝女品。四不眴品。五海慧品。六无言品。七不可说品。八虚空藏品。九宝幢品。十虚空目品。十一宝髻品。十二无尽意品。按云。此则第一本也。今捡品次。是宋乡本六十卷中前分三十卷矣。又云。今捡经本与祐记不同。第一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二宝女品。三不眴品。四海慧品。五虚空藏品。六无言品。七不可说品。八宝幢分。九虚空目分。十宝髻品。十一日密分。按云。此则第二本也。今捡品次。则今丹藏后三十卷者是矣。编又云。隋朝僧就合大集经。乃以明度五十校计经。题为十方菩萨品编月藏后。及无意尽成五十八卷者非也。既无凭准故不依彼。按云。此则第四本也。又云。其合大集经亦有六十卷成者。三十一二两卷重有宝髻品。足成六十卷。其宝髻品在日密前二十六七卷是。此复重编未详何意。又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编载误之甚矣。按云。此则第五本也。今捡品次。则今宋乡藏经六十卷者是矣。但不重载宝髻品。斯为小异耳。则似于前第四本五十八卷经。中分彼日藏分中卷为十二卷。足成六十耳。其第三第六两本。今以诸藏所无故不烦叙。经本如是不同。藏中致斯有异耳。谨按开元录前后文相。令此合经六十卷者。有六失故不可依行。录云。亦有经本分为璎珞品者不然。此是一段不合分二。按云。此经分之一失也。又云。僧祐记中无日密分。有无尽意品者不然。今以无尽意经。虽大集别分。非无谶译。又非次第不合入中。按云。此经入中又为无谶译二失也。又云。其虚空藏品。祐在不可说后。未详所以。按云。此经在彼三失也。又云。日密日藏梵本不殊。重重编载误之甚矣。按云。此经重载四失也。又云。明度五十校计经。题为十方菩萨品。编月藏后者非也。既无凭准故不依彼。按云。此经依之五失也。又明度经安世高译。而云那连提耶舍译。按云。此亦误人六失也。既有六失。理须正之。正之如何。略则如开元录及丹藏经为三十卷乃正矣。合则如开元录中第六本为八十卷方备矣。今宋乡二藏于目录则取开元录。而经本则仍僧就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