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负和 零和与正和:寻求共赢的博弈之路

现实生活中,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思维定式,他们要么认为我不好,大家也别想好;要么认为胜利就是击败对手,赢家通吃。然而这种负和博弈或零和博弈的悲剧在于:由于大家都这样选择,结果是没有赢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用正和博弈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了很多和谐,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斗,正如“广州好迪”广告所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负和、零和与正和

在博弈论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和博弈、零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关于这三个概念,我们可以用下面这则寓言来予以说明:

一天晚上,狐狸来到水井边散步,低头俯身看到井底水面上月亮的影子,它认为那是一场大奶酪,便跨进一只桶下到了井底,把与之相连的另一只吊桶升到了井面。下得井来,它才明白这“奶酪”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铸成大错,处境十分不利,长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没有另一个替死鬼来打这月亮的主意,以同样的方式,落得同样悲惨的下场,而把它从眼下窘迫的境地换出来,它怎能指望再活着回到地面上去呢?

两天两夜过去了,没有一只动物光顾水井,时间一分一秒地不断流逝,银色的上弦月出现了。沮丧的狐狸正无计可施时,刚好一只口渴的狼途经此地,此时狐狸有三种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博弈结果。

第一种情况,狐狸见狼过来了,便对狼招呼说:“喂,伙计,我免费招待你一顿美餐如何?”见狼有点动心,狐狸便指着那个缺了一半的月亮对狼说:“看见这个了吗?这可是块十分好吃的干酪,我吃了一半,剩下一半就送给你吃好了,如果你不嫌弃,就请委屈一下钻到我特意为你准备的桶里到井里来吧。”这只狼果然中计,于是下到井里,狐狸由于狼的重量升到了井口,这时狐狸和狼所进行的博弈,就叫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一种完全对抗、强烈竞争的对局。在零和博弈的结局中,参与者的收益总和是零(或某个常数),一个参与者的所得恰是另一参与者的所失。狐狸和狼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下面的这一只想上去,就得想办法让上面的一只下来。但是通过博弈调换位置以后,仍然是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

第二种情况,狐狸看到狼在井口,心想我在井里受罪,你也别想舒服,他不是欺骗狼坐在桶里下来,而是让狼跳下来,那么最终结局将是狼和狐狸都身陷井中不能自拔。这种两败俱伤的非零和博弈,我们称之为负和博弈。

第三种情况,如果狼明白狐狸掉到了井里,动了恻隐之心,搬来一块石头放到上面的桶中,完全可以利用石头的重量把狐狸拉上来。或者,如果狐狸担心狼没有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通过欺骗到达井口以后,再用石头把狼拉上来。这两种方式的结局是两个参与者都到了井上面,那么双方进行的就是一种正和博弈。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负和博弈使博弈的局中人都得不到好处,彼此都受到损害。可以说,负和博弈是当事人最不明智的选择。而零和博弈则总有一个赢、一个输,对博弈双方来说自然也非利好。只有正和博弈,追求你赢我也赢,才是博弈双方最好的结局,也是每一个明智的博弈参与人应该追求的博弈结果。

但在现实生活中,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思维定式。他们要么认为我不好大家也别想好;要么认为胜利就是击败对手,赢家通吃。人类历史发展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这种负和博弈或零和博弈的悲剧在于:由于大家都这样选择,结果就是没有赢家。

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用正和博弈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了很多和谐,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斗。

负和博弈让人们两败俱伤

2007年11月30日,《信息时报》报道了这么一件事情:

因赔偿额度达不成协议,拒绝搬迁的拆迁户让广州地铁五号线改变施工方式,改明挖为暗挖。

话说广州有关部门计划修建一条5号线地铁,这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到阻力。有一个拆迁户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声称除非满足其三个条件,否则拒绝搬迁。其三个条件如下:一解决4个子女就业问题;二保留商铺;三要求五六百万的拆迁费。有关部门无法同意,只得将明挖施工改为暗挖施工。

一个“钉子户”,竟然螳臂当车,难倒地铁公司,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而现在却发生了,这无疑是2007年年末的一起标志性的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赞赏广州地铁公司,既没有以“公共利益”来吓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动用“铁拳”强行拆迁,也没有暗中操作,让拆迁工人“听错指令”,或者叫精神病患者去拆,而是在私人产权面前刹了车,这种做法值得尊敬。

但就事件本身而言,结局却是令人痛心的——地铁公司因为出现“钉子户”的存在而改变施工方式,既拖延了竣工时间,又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钉子户”同样也以惨败收场,地铁公司让步,不拆其家,拆迁补偿化为泡影,而附近施工又使得家不成家,无法安居,生活的前景仍是一个未知数,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场博弈最终演变成负和博弈,两败俱伤。

实际上,这场负和博弈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先说地铁公司,死扛政府有关拆迁补偿的相关规定,“宅基地房屋有产权部分补偿单价2500元/平方米,有产权首层商铺2800元/平方米”,全然不顾现实,恐怕也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生活在广州,平均楼价过万,2500元/平方米的拆迁补偿意味着什么,恐怕小学生也能算出来。

再说“钉子户”,理确实在其手上,但有理还要有据,有理还要有情,得理不饶人,一条巷子走到黑,恐怕也不是老百姓应有的态度。提出保留原有商铺,甚至补偿数百万,相信公众都会站在你这边,但还要求对方为你安排几位子女就业问题,恐怕就有点过,几近狮子大开口了,难免让人心生反感。开出条件让人接受不了,对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结果你也讨不了好。

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譬如一对双胞胎姐妹,妈妈给她们两人买了两个玩具,一个是金发碧眼、穿着民族服装的捷克娃娃,一个是会自动跑的玩具越野车。看到那个捷克娃娃,姐妹俩人同时都喜欢上了,而都讨厌那个越野车玩具,她们一致认为,越野车这类玩具是男孩子玩的,所以,她们两个人都想独自占有那个可爱的娃娃,于是矛盾便出现了。姐姐想要这个娃娃,妹妹偏不让,妹妹也想独占,姐姐偏不同意,于是,干脆把玩具扔掉,谁都别想要。

姐妹俩互不让步,最后,干脆扔掉玩具,谁都别想得到,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其中一方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的感情也有疙瘩,可以说,对双方而言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也只能是姐妹关系的不和或冷战,从而对姐妹间的感情造成不良的影响。

事实上,由于人类所过的是一种群体生活,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而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它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因为人要追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满足,也因此,在追逐的时候,就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而冲突的结果就是一种博弈关系,“负和博弈”就是其中的一种。而这种交际中的“负和博弈”只能加大双方的矛盾和抵触,使双方失和。因此,为了走出这种人际关系中的负和游戏,我们一定要本着为人利就是为己利的态度去做,不能见利忘义。

走出零和博弈的困局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发现“零和博弈”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到处都有“零和游戏”的影子。

在北京的一个老四合院里住着四五家人,虽然大家住的如此近,但由于平时太忙,邻里之间就如同陌生人一样,各家都关着门过着平静的生活。但不久前,这种平静被打破了,原因是,有一家的大人为家里的女儿买了一把小提琴,由于小女孩没有学过提琴,但又喜欢每天去拉,而且拉得难听极了,更要命的是小女孩还总挑人们午休的时候拉,弄得整个四合院的人都有意见,于是矛盾便产生了。有些性格直率的邻居实在看不下去,就直接找上门去提意见,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小女孩依然我行我素。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商量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小女孩不再拉琴。有年轻人发了狠说,干脆一家买一个铜锣,到午休的时候一齐敲,看谁厉害。结果,几家人一合计,还真那样做了。结果合计的几家人,终于让那个小女孩不再拉提琴了。之后的几天,小女孩见了邻居,更是如同见了仇敌一样。小女孩一直认为,是这些人使她不能再拉小提琴的。邻里关系更是糟糕极了。

可以说,这种典型的一方吃掉另一方的零和博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双方都有好几种选择。对于小女孩这一家来说,其一,他们可以让女儿去培训班参加培训,而不是任其在家里自己胡乱摸索;其二,在被邻居告知后,他们完全可以改变女儿拉提琴的时间,譬如在上午或下午邻居上班的时候拉:其三,也就是在被邻居告知后,不去理会。而其邻居也有如下选择:其一,建议这家的家长,让小女孩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其二,建议他们让小女孩不要午间休息拉琴;其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双方的选择却都很令人遗憾,因为他们选择了最糟糕的方案。

很多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参与者在人际博弈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作出最不理智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是由于人们的为己之利所得出的结果,要么是零和博弈,要么是负和博弈,都是非合作性的对抗博弈。

因此,在发生类似的事情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其次,就是要心胸开阔,能够互相体谅,这也是避免发生“零和博弈”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实很多事情,就是由于人们心胸不够开阔而引起的。比如,邻居之间,在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一方心胸开阔些,另一方体谅一点,就不会发生邻居间感情不和的事情了。

最后,就是诚心对待别人,即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人与人交往,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以诚相待、容忍对方,一些事总会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曾有一位局长夫人,她的一个邻居总喜欢计较小事。一日,这个邻居发现局长夫人手提的小筐与自家的相似,而自己的小筐又于几日前不见了,就问局长夫人是否错拿了自己的筐,局长夫人虽知真相并非如此,但也了解邻居的脾气,便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笑眯眯地把筐送给了邻居。

后来,邻居又发现自己的那个筐,十分抱歉地将筐还给了局长夫人,而局长夫人仍是笑嘻嘻地说了句:“不是你的,那我就拿走了。”

这位局长夫人把握博弈关系的分寸是十分合适的,关键不在于那个筐到底是谁的,而在于多用一份心思,多体谅别人,做到恰到好处,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会相处得很好。

总之,面对博弈时,一定要理性地分析,不可为了一己之利或一时的胜利,而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呈现出一方吃掉一方的“零和博弈”的现象。

正和博弈的运用

如前所述,正和博弈是一种追求你赢我也赢的博弈。正和博弈的思维不仅是经济上的一种智慧,而且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用来解决很多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和你死我活的僵局。那些看似零和或者负和的问题,如果转换一下视角,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而且往往也并不一定要牺牲某一方的利益。

在小溪的旁边有三丛花草,并且每丛花草中都居住着一群蜜蜂。一天,小伙子看着这些花草,总觉得没有多大的用处,于是,便决定把它们除掉。

当小伙子动手除第一丛花草的时候,住在里面的蜜蜂苦苦地哀求小伙子说:“善良的主人,看在我们每天为您的农田传播花粉的情分上,求求您放过我们的家吧。”小伙子看看这些无用的花草,摇了摇头说:“没有你们,别的蜜蜂也会传播花粉的。”很快,小伙子就毁掉了第一群蜜蜂的小家。

没过几天,小伙子又来砍第二丛花草,这个时候冲出来一大群蜜蜂,对小伙子嗡嗡大叫道:“残暴的地主,你要敢毁坏我们的家园,我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小伙子的脸上被蜜蜂蜇了好几下,他一怒之下,一把火把整丛花草烧得干干净净。

当小伙子把目标锁定在第三丛花草的时候,蜂窝里的蜂王飞了出来,它对小伙子柔声说道:“睿智的投资者啊,请您看看这丛花草给您带来的利益吧!您看看我们的蜂窝,每年我们都能生产出很多的蜂蜜,还有最有营养价值的蜂王浆,这可都能给您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啊,如果您把这些花草给除了,您将什么也得不到,您想想吧!”小伙子听了蜂王的介绍,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于是,他心甘情愿地放下了斧头,与蜂王合作,做起了经营蜂蜜的生意。

在这场人与蜂的博弈中,面对小伙子,三群蜜蜂作出了三种选择:恳求、对抗、与其合作,而也只有第三群蜜蜂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博弈的结果是“零和”或“负和”,那么,对方得益就意味着自己受损或双方都受损,这样做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学会与对方共赢,在生活中实现更多的正和博弈,使整个社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互利互惠是出于策略的考虑

春秋末年,战争此起彼伏,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有的国内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到卿大夫手里,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也未能幸免,实权由智伯瑶、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四个卿大夫把持,晋王成了傀儡。

四个人中智伯瑶势力最大,他想独占整个晋国。于是,智伯瑶对其他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但三家的心不齐,韩康子和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就答应割让一百里土地给他。

赵襄子不肯答应,他说:“土地是祖上留下来的,怎么能随便给人呢?”

智伯瑶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命令韩康子、魏桓子与他一起出兵,攻打赵襄子,并且与两家约定,灭赵后,赵家的土地由他们三家平分。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听从了谋臣张孟谈的建议,退到晋阳据守。晋阳是赵氏的封地,城池修筑得十分牢固。没过多久,智伯瑶率领的三家军队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只守不战。三家兵士多次攻城,都被城上将士用弓箭射退,始终攻不破晋阳城。

智伯瑶十分苦恼。有一天,他绕晋阳城查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晋水河,忽然想出一条毒计:将晋水上游离城千里处截断,筑堤围坝蓄水再待雨季一到,开始放水淹掉晋阳。

这时候正值雨季,晋水猛涨,水位一下子超过了晋阳城。智伯瑶命令士兵掘开堤坝,大水顿时汹涌地直奔晋阳城。晋阳城百姓的房子淹没了。

晋阳城危急,于是赶紧造船,准备水上作战。张孟谈还到韩军大营去见韩康子,劝说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智伯瑶。韩康子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一天,智伯瑶邀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察看水情,看见晋阳城内外一片汪洋,有些得意地说:“看来大水可以灭掉一个国家,无须动一兵一卒。”接着又转向韩康子和魏桓子说:“你们的汾水和绛水恐怕也保不了安邑和平阳吧?”

韩康子和魏桓子听后暗自吃惊,智伯瑶独霸晋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一旦他攻破晋阳城,下一步就是他们了。此时,为了避免将来被吞并的命运,他们最好的策略就是与张孟谈联盟。于是韩康子、魏桓子和张孟谈意见取得一致,决定共同对付智伯瑶。他们掘开堵住晋水的水坝,结果大水向智伯瑶的军营冲去。韩、魏、赵三家士兵,划着木筏,向他们杀来。智伯瑶被打得措手不及,无力抵抗,急忙带着几名亲信向龙山背后逃去。刚转出山口,被三家人马逮住杀死了。

上例中,韩、赵、魏三家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就在于他们采取了互利互惠的最优策略,而这种互利互惠其实是出于策略的考虑。

因此,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博弈呈现互利互惠的“正和”状态,达到双赢的效果。

曾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个瘫子,丈夫是聋哑人,外人看来他们应该很不幸,但他们却生活得很幸福。譬如他们要去镇上买一些日用品,由于丈夫不会说话,当然不好交际,所以,在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这个聋哑丈夫一定会骑着三轮车,让妻子坐上,到了要买东西的地方,妻子便坐在三轮车上谈价钱购货物。更可贵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过争吵,为什么呢?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能互相弥补彼此之间的缺陷:妻子走路不方便,丈夫却有强健的身体;丈夫不会说话,妻子却有很好的口才。由于他们能取长补短,所以他们在一起仍生活得十分的美满。

所以,为了短期胜利建立共同利益,为了长远成功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拥有博弈中的双赢思维,拥有平等、互惠的思想,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博弈呈现“正和”状态,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竞争,更要合作

正和博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在商界和职场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不论是在商场还是在职场,都存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与老板、客户、同事、下属、对手,我们都要摆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利人利己的共赢思维做大市场、做大事业,而不是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赌气竞争心态,非要弄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蒙牛总裁牛根生深知竞争与合作的道理。在早期蒙牛创业时,当有记者问:“蒙牛的广告牌上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字样,这当然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广告艺术。那么请问,您认为蒙牛有超过伊利的那一天吗?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牛根生答道:“没有。竞争只会促进发展。你发展,别人也发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双赢’,而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在牛根生的办公室,挂着一张“竞争队友”战略分布图。牛根生说:“竞争伙伴不能称之为对手,应该称之为竞争队友。以伊利为例,我们不希望伊利有问题,因为草原乳业是一块牌子,蒙牛、伊利各占一半。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品牌,但我们还有一个共有品牌‘内蒙古草原牌’和‘呼和浩特市乳都牌’。伊利在上海A股表现好,我们在香港的红筹股也会表现好,反之亦然。蒙牛和伊利的目标是共同把草原乳业做大,因此蒙牛和伊利是休戚相关的。”这就不难理解,在伊利高管出事以后,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为什么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说了很多好话。

在同一个地方因竞争而催生多个名牌的例子国内、国际都很多。德国是弹丸之地,比我国的内蒙古还小,但它产生了5个世界级的名牌汽车公司。有一年,一个记者问“奔驰”的老总:“奔驰车为什么飞速进步、风靡世界?”“奔驰”老总回答说:“因为宝马将我们撵得太紧了。”记者转问“宝马”老总同一个问题,宝马老总回答说:“因为奔驰跑得太快了。”美国百事可乐诞生以后,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度增长,这是由于竞争迫使它们共同走出美国、走向世界。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哪一个企业,如果只依靠单打独斗与所有的对手竞争,那么两败俱伤的结果是必然的,因为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在商业竞争中,我们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把一场竞争变成双方得益的“正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