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低调是永不过时的做人姿态

放下“身架”,才能提高“身价”

周星驰的票房之所以会高,不是因为他善于演喜剧片,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心理学专家”。他懂得:把别人垫高了,把自己放低,让别人有了安全感,让别人有了快乐,让别人有了自信,让别人有了希望,这样别人才会喜欢自己,让他顺顺利利地成功。

陈安之在《看电影学成功》中是这么说的:“一般人是如何获得自信的?是通过比较。你比较好,所以我就没有自信;我比较好,就变成你没有自信,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同、得到自信。周星驰演的角色,10部片子有9部是演一个常被嘲笑、常被欺辱的人,演一个最被人看不起的人,能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一定会赢过你’的人,结果影片最后,这个角色一定会战胜强敌,扬眉吐气……”

这就叫“Tee-up法则”。Tee是打高尔夫球用的小支球托,up就是把它垫高起来的意思。所有人打高尔夫球,在开杆的时候,都必须插下那个Tee,才有办法把球打飞起来。这就是Tee的作用——把自己放低了(像没有价值),再把对方垫高了(对方显得高大而有价值),结果自己就成了对方离不开的、最有价值的“Tee”。

为人处世也是如此。想要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不光要抬高别人,还要放低自己。

一位计算机博士学成后开始找工作,因为有个吓人的博士头衔,一般的用人单位“不敢”录用他,而经验的缺乏又让很多知名企业对他抱有怀疑。在整个不景气的就业形势下,他发现自己的“高学历”竟然成了累赘。思索再三,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的身份进入职场,去获取自己目前最需要的财富——经验,进而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身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种初级工作对于拥有博士学位的他来说简直是种“侮辱”,但他并没有敷衍了事,反倒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工作起来。一次,他指出了程序中的一个重大错误,为公司挽回了损失,老板对他进行了特别嘉奖,这时,他拿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于是,他得到了一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这对他是个很大的鼓励,他更加用心地工作,不久便出色地完成了几个项目,在老板欣赏的目光中,他又拿出了自己的硕士证,为自己赢得了又一次提升的机会。

爱才惜才的老板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悉心地观察他,注意他的成长。当他又一次提出一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建议时,老板和他进行了一次私人谈话。看着他的博士证书,老板笑了。他终于得到了理想中的职位,尽管有些曲折,但他却觉得从最低处开始努力的整个过程都很有意义。

例子里的博士生是聪明的。他放下自己的身架、抛开自己的博士学位,m愿意从最底层做起,最终获得了自己理想中的职位。

刘备为求得千古难遇的人才,三顾茅庐,感动得诸葛亮忠心耿耿,为了蜀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张良为学到失传的兵书,三次起早摸黑去桥边等候,才得到了运筹帷幄、克敌制胜的《太公兵法》。

因此,要想成功做人,就要放下架子,以诚恳平易的心态对待他人,才能够为自己打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赢得好人缘。

锋芒太胜,难免灼伤他人

一个人,锋芒太盛了难免灼伤他人。想想看,当你将所有的目光和风光都抢尽了,却将挫败和压力留给别人,那么别人在你的光芒的压迫之下,还能够过得自在,舒坦吗?也因此,有才却不善于隐匿的人,往往招来更多的嫉恨和磨难。曹植锋芒毕露,终招祸殃,文名满天下,却给他带来了灾祸,这难道是他的初衷吗?因此,在名利场中,要防止盛极而衰的灾祸,必须牢记“持盈履满,君子竞竞”的教诫。

事例一:唐人孔颖达,字仲达,8岁上学,每天背诵一千多字。长大后,很会写文章,也通晓天文历法。隋朝大业初年,举明高第,授博士。隋炀帝曾召天下儒官,集合在洛阳,令朝中士与他们讨论儒学。颖达年纪最小,道理说得最出色。那些年纪大、资深望高的儒者认为颖达超过了他们是耻辱,便暗中刺杀他。颖达躲在杨志感家里才逃过这场灾难。到唐太宗,颖达多次上书忠言,因此得到了国子司业的职位,又拜酒之职。太宗来到太学视察,命颖达讲经。太宗认为讲得好,下诏表彰他,但后来他便辞官回家了。

事例二:南朝刘宋王僧虔,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纪很轻的时候,僧虔就以擅长书法闻名。宋文帝看到他写在白扇子上面的字,赞叹道:“不仅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而宋孝武帝想以书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自己的真迹。大明年间,曾把字写得很差,因此平安无事。

上面两个事例告诉我们:当你把别人比下去,就给了别人嫉妒你的理由,为自己培养了敌人。所以,行走于社会,一定要低调为人。

当然了,如果你确实有真才实学,又有很大的抱负和理想,不甘于停留在一般和平庸的阶层,那么,你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有一点,你必须注意时刻提防周遭的嫉妒。

要想使自己免遭嫉妒者的伤害,你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刺激对方的嫉妒心理。对于你周围的嫉妒者,可回避而不宜刺激。同事的嫉妒之心就像马蜂窝一样,一旦捅它一下,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既然嫉妒是一种不可理喻的低层次情绪,就没必要去计较你长我短、你是我非,更不必针锋相对,非弄个水落石出、青红皂白不可。须知,这不是学术讨论,更不是法庭对峙,你的对手不会用逻辑、情理或法律依据与你争锋的。

事实上,任何据理力争都只会使你吃亏,浪费时间,虚掷精力,最佳的应对方式是胸怀坦荡、从容大度。对嫉妒者的种种雕虫小技,完全可以视若不见、充耳不闻,以更为出色的成绩来证实所受的认可是完全公正的。

优雅的低调成就华丽的人生

在很多人都喜欢唱高调的今天,低调的智慧能常常被人所忽视。其实低调经常是制胜的法宝,低调是一种外“抑”内“扬”的策略,低调的姿态常常能够战胜高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200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先生成为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家,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苹果电脑CEO史蒂夫·乔布斯等跨国企业大腕比肩。

任正非的“低调”是出了名的,这位受国家领导人钦点出国访问的企业家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从不参加各种无关紧要的集会、宴会,这与他的很多同行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人都是唯恐被媒体和大众冷落,他却是唯恐被媒体“曝光”。

1998年,华为以80多亿元的年营业额,雄踞当时声名显赫的国产通信设备四巨头之首,势头正猛。而华为的首领任正非不但没有从此加入明星企业家的行列,反而对各种采访、会议、评选避之唯恐不及,直接有利于华为形象宣传的活动甚至政府的活动也一概坚拒,并给华为高层下了死命令:除非重要客户或合作伙伴,其他活动一律免谈,谁来游说我就撤谁的职!

不仅如此,华为的低调还体现在内内外外的诸多方面:

华为的电信设备经营在国际国内市场纵横捭阖,但是在公开场合,华为从不称自己第一,华为也从不张扬地打广告,如果不是偶尔有新闻说华为在某国中标,或做并购交易,人们则无从知道华为为什么可以做得这么好。

在华为看来,“低调”首先显示为务实!

从VCD到DVD,各大企业都非常注重宣传,业界一直非常热闹。但是,宣传的正面、负面作用总是在交替出现,这个行业也被戴上了炒作、作秀的帽子,给消费者以不信任感。而华为只是把关注点集中在自己的基础方面: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品牌。科技发展这么快,消费者总有醒悟的时候,所以只可能是“短钱”。但华为关注的是企业的长远利益,追求的是“做久”,所以短视的宣传不是他们要选择的方向。

也正因为如此,华为的广告很少在公众媒体见到。恰如任正非本人经常所讲的那样:“只有安静的水流,才能在不经意间走得更远。”

或许只有考察历史,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任正非及其所领导的华为,才能真正理解任正非的沉默和低调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当今这个争名逐利,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或许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低调做人,踏实做事的精神吧。

其实,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荣辱毁誉都只是些虚名,浮华的东西,说到底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名誉固然重要,但切实的利益,长远的发展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若能淡化功名,低调做事,踏踏实实立足现实事业,才能更容易取得胜利,更能够创造奇迹,从而能够笑得更久,笑得更好。

放低心态才能走稳脚下的路

生活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规则,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察觉就消失,更不会因为我们的无知,就轻而易举地宽恕我们。因此我们要放低心态、步步留神,一旦你一不小心碰触了这些隐蔽的雷区,等待你的也许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孙兴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生,他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结果被录用了。而后,他主动找到公司人事主管,说自己不怕苦累,只是希望能到挣钱多的岗位上工作,原因是,自己是农村来的大学生,几年大学下来,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不算,还欠着外债。

人事主管很同情他,把他分配到了营销部当推销员。因为这家公司生产的健身器材很畅销,推销员都是按销售业绩计算收入。因此尽管孙兴是个新手,但他吃苦耐劳、聪颖好学,一年下来,得到的薪金倒比其他部门的员工多出好几倍,由此,他也就下定决心在营销部干下去。

时间长了,他渐渐发现了营销部里一些工作上的疏漏,管理也不规范,因此他除了不断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外,还把心思用到了营销部的管理上,还经常向经理提出一些意见,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对此,经理总是回答说:“你提出的意见很好,可我现在实在太忙了,抽不开身,等改进工作之后再慢慢来吧。”

经过几次和经理谈话,孙兴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营销部墙上的组织结构图表中有副经理一名,可他到营销部已近半年,却从未见过副经理,难怪部里有些工作无人管理呢。

随后,孙兴通过打听了解到,营销部经理的薪金有时高过公司副总经理,副经理的薪金也高过推销员的几倍,于是,他萌发了觊觎营销部副经理一职的想法。想了就干,“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有抱负又何惧众所周知?于是在一次营销部全体员工会议上,他坦陈了自己的想法,经理当众表扬并肯定了他。可没想到,自那次会议后,孙兴的处境却越来越被动了。

他初来乍到,并不知道那个副经理之职,已有许多人在暗中等待和争夺,迟迟没有定下来的原因就在于此。而孙兴的到来,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时间一长,他频频问鼎此事,又加之他有学历,人们便感到他的威胁了。这次他又公然地要争这个职位,无疑是惹了马蜂窝,大家越看他越可恶,一时间,控告他的材料堆满了经理的办公桌,什么孙兴不讲内部规定踩了我客户的点;他泄漏了我们的价格底线;他抢了我正在谈判中的生意……这些控告中的任何一项都是一个推销员所承受不了的。

于是,为了安定部里的情绪,不致影响营销任务,经理经与人事部门商定,不久,一纸通牒令下,孙兴也就“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开了该公司。

孙兴的遭遇对于当代许多人来说,实在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是的,“志当存高远”,一个年轻人,志向就应该远大高尚。但是,如果自恃有远大抱负,就目空一切,咄咄逼人,不懂低调为人,那只会招来更多人的厌恶、鄙视和攻击。失去了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再大的志向、再高的才能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把这些高远的志愿埋在心里,低调做人,平和行事,这样一来,避免了纷争,反倒便利于立身、处世,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放低姿态不等于放低人生

在社会上行走,保持一定程度的低姿态,有时更容易获得别人的钦敬、认同和支持。当你遇到一个很低的门的时候,你昂首挺胸地过去,肯定要碰脑袋,明智的做法是弯一下腰、低一下头,让很低的门显得比你高就成了。

现实中的你是有知识的,你是聪明的,你是有文凭的。但是,这一切目前都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效益,没有体现为你的成绩,你还是一个没有资本的人。在社会上,更多的时候,你更需要别人,你还没有足够的资本让别人需要你。

你需要找工作,需要调动工作,需要开拓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在这所有的活动之中,你可能都处于一种求人的地位,处于一种必须表现低姿态的情境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首先学会说“小话”。所谓“小话”,就是谦卑的话、低调的话、礼貌的话。

在说小话之前,或许你会担心别人可能会很傲慢地对待你,会轻视你,会对你视而不见,甚至会侮辱你,把你赶出门去……这样你就退缩了,就丧失了勇气。正因为如此,你可能就打出了“万事不求人”的招牌,宁可忍受不办事的后果,忍受不办事的麻烦,把事情搁置起来,也不去说小话。这说明你是脆弱的。你怎样看待自己是一回事,别人怎样看待你是另一回事。你应该把别人怎样看待你和你自身的价值分开。

你有一千个理由重视你自己,你有一千个理由看到你的价值。

一个人的尊严可以分为内在的尊严和外在的尊严。一个人外在的尊严取决于他的实力和成就。内在的尊严不取决于别人外在的评价,而取决于一个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尊严。

当一个人外在的实力和成就还不太突出的时候,那他尊严的支撑就主要靠自尊,即人内在的尊严。内在的尊严是一个人尊严的起点和基础。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他才能具有真正的尊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为上司的微笑就昂首挺胸,因为某个人的白眼就垂头丧气的话,那么他还有没有尊严可言?

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对外在的尊严抱过高的奢望,而必须依靠自己内在的尊严生活和工作。

当你求人的时候,当你说小话的时候,你内心的精神支柱应是你内在的尊严。而内在的尊严是完全摆脱他人对你的看法和评价而独立存在的。内在的尊严是你对你自己生命价值的肯定,它和别人的看法无关。

你去求别人,并不说明别人比你更有价值,或说明别人比你更有尊严。它只说明:在你要办的这件事上,别人由于种种原因比你有更多的主动权。

因为主动权操之于人,所以你要表现低姿态,你表现低姿态只是向对方说明在这件事情上,你的实力不如对方,你需要对方的帮助,并不说明你的人格低贱。

其实,你以低姿态出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与你合作。实际上越是表面谦虚的人,反而是非常聪明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受益匪浅,已经达到了你的目的。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么年轻能不能胜任大学校长的职位,他知道后只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的多。”就这短短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

许多人往往喜欢尽量表现出自己比别人强,或者努力地证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干的人,然而一个真正有能力的领袖是不会自吹自擂的,所谓“自谦则人必服,自夸则人必疑”就是这个道理。

保持低姿态,先让别人感到缺他不成,努力寻找并讲出对方的优点,就会让对方觉得有面子,感到光彩。这样一来,对方与你的关系便走近了一步。最终,得到好处、被人尊重的,还是你自己。可以说,低姿态正是胜利者的姿态,低姿态正是成功者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