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的魅力

随着网络的出现,引发了一场“时代之争”,科学界、学术界、网民,对我们处在什么时代,纷纷发表看法,出现了“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信息时代”等各执一词的说法,争论仍在继续。网络技术在其产生的很短时间里能够引发人们把它提升到“时代”的标志上来,本身就说明它具有史无前例的魅力。

因此,从哲学的视角对网络进行解读,是当代哲学不可避免的任务之一。

第一节 “时代”之争

一、网络现象面面观

网络出现短短30年来,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造就了16亿人的网民。据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北京)发布的消息,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14.6亿,占世界总人口66.8亿的21.9%,比2000年底增加了305.5%。人民政协网,www.rmzxb.com.cn,2008-11-24。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厦门)开幕式上说,“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3.6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在信息形态、应用领域、服务模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山西新闻网,2009-11-25。这些情况表明,世界网民人口,正在以每2.5年至少增加一倍的速度迅速发展。这种科技成果的普及速度,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网民”是随着网络建立而产生的新名词。这个名词来源于英语 "Netizen",源自“互联网”(Internet)及“市民”(citizen)两个概念。"Netizen" 在英语里没有流行。现在常用来表达此词义的英语词汇是 "web user" 即“网络用户”。网络使用者(net user)是一个最为宽泛的概念,即指所有将其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进行网络活动的人。从传统的眼光看,网络使用者,一般来说是网络受众(net audience),但这一词只是强调了网络使用者的被动状态,即相当一部分上网者的信息查询行为,它难以磨灭其在传统媒介研究中所继承的单向传播特性和主体被动接受的影响,不能表达网络用户在网上的主动状态、互动状态,所以,很快被人们淘汰了。有鉴于此,国外有研究者认为,用网民(Netizens)这个词才能更好地突出网络对人们社会活动的巨大影响。

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一词语,原因在于:一般来说,对人们群体、团体确定一个名称,总是与职业、社会身份相关联的,它表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比如工人、农民、蓝领、白领……,而网民一词,由于是与计算机网络对应的,你很难界定网民是什么社会角色。从现象上来看,目前,尽管一个人作为网民的一员,他可能每天都要花上数个小时在网上。在这些上网的时间段里,他可能在工作,也可能在阅读电子邮件,也可能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与其他人交谈。对于那些经常呆在网上的人,人们则称之为“网虫”。这些网虫很可能已经把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工作,例如:安排会议、记事等各种功能都搬到网上的门户网站去。另外,再加上现时各种各样的移动通信设备,使网民即使离开了办公室及家居,仍然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从社会学视角看,家庭有电脑的人,只要连接了网络,大人小孩总要抽空上一阵网。不仅如此,网络聊天,网络通信,网络会议,网络书刊,网络搜索,网络视频,网络朋友,甚至网络情人……,林林总总,实用者有之,实名者有之,化名者有之,匿名者有之,高雅者有之,低俗者有之。

这些现象,目前难以论是非,但至少表明: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无可争议的便捷的、多功能的信息传递工具了。虽说如此,但网络又不是单纯的如镰刀、斧头、汽车、机床、电视、广播、电话那样的工具。网络引发了许多社会现象,一般来说,网民都经常光顾各个网络论坛,并对某一事件或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由于其真实身份被屏障了,人们可以获得相对更多的舆论自由,因此网民的观点经常被看成是民意的真实反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合法或非法的游行、抗议,就是由网民联合策动的。互联网使网民的力量更容易聚合,组成社会中的一种新力量,有人称它为“第五权”。可以说,网络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一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是需要科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哲学工作者给予认真关注的。

对网络的关注点或者切入点在哪儿?是什么?

在世界上,在宇宙间,一切生物,都生存在时空之中,人类作为生物中独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又同时有精神生存层面,正因为如此,又同时生存在精神层面。所以人类具有认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超越能力。人类所具有的这几方面的能力,促使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发明,改变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时代,既反映了人类的进步结果,又是人类所处的生存状态。因此,哲学作为探究世界与人的关系的学说,也必然要追寻人的意义的问题,所以,哲学关注或切入网络的“点”,就是剥开社会现象的表层,解读当代人类所处的时代。

二、我们所处的时代

时代,在古汉语中,一是“朝代”的同义词,如《宋书》卷十四:“各揆古今之中,以通一代之仪。司马彪集后汉众注,以为《礼仪志》,校其行事,已与前汉颇不同矣。况三国鼎峙,历晋至宋,时代移改,各随事立。”《宋书》卷十四,志第四,礼一。二是“世代”“代代”的同义词,唐代高适《酬马八效古见赠》诗中有:“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三是接近现代汉语“时代”的同义语,如唐五代徐寅《闲》诗:“不管人间是与非,白云流水自相依。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江上翠娥遗佩去,岸边红袖采莲归。客星辞得汉光武,却坐江东旧藓矶。”《中华诗词·唐五代》,方旻软件工作室,http://www.zhsc.com。四是在近代以来,它主要“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如石器时代、封建时代、五四时代等;另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它是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常用词,在现代意义上,“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这就是说,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别是后者,犹如一张无形的网络,直接间接、若隐若现地与每个人发生着立体的、复杂的关系。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人们总是说自己处在“××时代”。其中,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时代,可表示为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等。至于我们通常听到或看到的以领袖人物为定义依据的“□□□时代”,以一国经济体制为依据的“市场经济时代”,混淆社会形态的“划时代的伟大成就”,社会领域与社会时期相等同的“标志着□□时代的终结”等等的提法,虽然大家都在说,但在逻辑上是不严谨的。

对于人类现在所处的时代怎么确定,需要从生产生活手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交往方式来考虑,换句话说,需要考虑到几个因素,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经济因素,三是文化因素,四是地域因素。就政治因素来说,政界将“时代主题”标示为“和平与发展”,本身就反映出人类现在处在和平发展时代。就经济因素来说,人类是处在全球市场化的时代。从文化因素上来说,由于战争、政治、军事严重对立状态的弱化,文化多元化时代正在到来。就地域因素来说,一个局部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群体,则有各自的时代主题,只不过,它在基本上或者说是在大趋势上,是从属于人类时代大主题的。

上述确定“时代”的四方面因素,就世界全局来说,是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我们需要注意到与这四个因素相关联,又具有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截至目前,人类所处自然、社会环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量的巨大增长。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

这里,需要进一步对已经提出的指称我们所处时代的几个名词,即“网络时代”“高技术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进行认真的理性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命名依据的。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在其“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知识经济被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而确立的标志,则是近年来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美国微软公司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软盘及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由于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使微软公司的产值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

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对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

这里,我们有必要认识“知识”的定义。对于知识的定义,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从哲学角度对“知识”作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这就是说,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具有客观性,同时,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它又包括符号表征、概念、命题。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在程序性知识中,又包括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技巧和知识,例如,“如何有效记忆?”“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等。在这里,认知心理学是从知识的来源、个体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表征形式等角度对知识进行研究的。

皮亚杰从个体知识的产生过程考察,将知识定义为经验,他认为,经验(即知识)来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这种经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它来自外部世界,是个体作用于客体而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认识;另一类是逻辑——数学经验,它来自主体的动作,是个体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像儿童通过摆弄物体,获得关于数量守恒的经验,学生通过数学推理获得关于数学原理的认识等。在这里,知识是指已经被人们所认识的,具有经验性,是人们已经认识的已经识别的,已经知道的事物、概念等。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知识既存在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头脑中,又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之中。所以我们在理解知识的含义时,有必要把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的知识与作为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区分开来。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并不是客观现实本身,而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表征,即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它们分别标志着个体对客观事物反应的不同广度和深度,这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活动而形成的。一般来说,个体的知识以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网络结构(认知结构)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之中。换句话说,个体的知识来源于每个个体的认知活动,我们常说某人“聪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某人的知识积累相对较多。当一个个、一代代的知识整合为群体共有的知识,整合为人类共有的知识时,它就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资源了。我们目前看到的“知识经济”,就是知识作为一种共有资源,正以崭新形式和规模,在经济发展中悄然兴起,发挥着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应当以此为依据,将它确定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归纳,知识的整理,知识正确与否的判断,知识的应用,从有人类以来,一直是每个个体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人类群体所进行的永恒性的求知活动。这种活动的程度只存在阶段问题,不存在“时代”问题。即只存在知识多寡、应用程度、重视程度的问题,而不存在不学习、不应用知识的问题。可见,我们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程度为依据,来划分时代,实质上对人类历史上的知识教育、知识活动、知识创新进行了不应当的完全否定,是不可取的。

“高技术时代”。“高技术时代”是对我们所处时代的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与“高技术”“高技术产业”有关。高技术一词最初是英语High Technology的直译,是相对一般传统技术而言的新兴尖端技术,一般认为,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知识、技术和投资密集的技术群。高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都会有所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发展特点,产生了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群。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叫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是指用当代尖端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群,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快,对其他产业的渗透能力强。高技术产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二是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三是研究开发的投资大;四是工业增长率高。以信息产业为例,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60%,年增长率为传统产业的3~5倍。因此高技术或高技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极为突出的。但由于高新技术一般来说主要是从军用技术拓展而来的,首先是从军用品技术开始的,并且,军用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能够产生新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系统与作战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如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光电技术、军用计算机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航天技术等。军用高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战略性、风险性、增值性、渗透性、带动性”。所以,用“高技术”作为我们所处时代的定义,由于有令人不安全的概念成分和心理因素,显然是不妥当的。

“网络时代”。汉语“网络时代”一词,源自1996年《北京统计》所载王军的文章《乌家培谈信息产业》。乌家培是我国著名的信息专家,当时任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根据作者对乌家培就信息产业进行采访后,撰文说:“所谓网络时代是指信息的采集,从网络上取得信息的发布也可以拿到网络上去发布,网络时代已经是一个现实,它对传统的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和信息分析及信息公布的方式形成很强的冲击,对我国来说这也不是遥遥无期的事。”2001年,刘国永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撰文《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认为,“网络时代的现实人和虚拟人是有其特殊内涵的,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交往关系是他们相互生成的根本。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关系与现实世界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有着本质差异,它可以超越一定的时空限制,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弥合现实和虚拟的界限。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对网上文本的选择和解读而发生的,这种对话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主体的人格平等与共进,进而达到教育主体的生成与发展”,并得出结论说:“若将网络作为社会交往和生活的主要和重要的手段的社会历史阶段称为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说,当前我们正处在向网络时代过渡的时期。”

“网络时代”是以“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影响为依据的,2005年12月16日,在“阿里巴巴”网上有篇题为《网络时代的到来》的无名文章,首先提出“网络时代的标志”有四:一是网络带宽高速增长,二是上网计算机数及上网用户人数大幅度提高,三是WWW站点数量与日俱增,质量逐步提高,四是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因特网。作者认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大大加快。90年代后期,网络从还只是少数业内人士熟知的名词,一下子“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热火朝天的网络话题讨论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大大小小的网站都预示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在汹涌澎湃网络大潮的影响下,社会正在发生着改变——经济、道德、艺术、文学、日常生活、宗教、政治无一例外地在变化或将要改变。网络文化已悄然兴起,社会大文化正在网络化。兴许它就是21世纪的文化,明天的人类文化。网络经济或许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它将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将对网络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里,十分明确的是,网络是传递信息的一种现代工具,网络作为人们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技术,本身传输速度加快,使用人数猛增,人们对之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但据此而确定人类处在“网络时代”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网络从技术层面上说,是对图书、报刊、电话、广播、电报、电视等通讯技术的改革,并且增加了直接快速的互动功能。这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巨大进步。其次,网络使用群体扩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加,都是因为网络是人们所使用的工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世界上,人们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汽车,使用最广泛的通讯工具是电话、手机,这些工具有的已经使用几百年了,有的已经使用几十年了,但人们从未据此而提出过“自行车时代”“汽车时代”“电话手机时代”。再次,网络并不是现代才有的,“网络”,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指由许多互相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分工精密、高度复杂的庞大系统。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人与集体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联系就使我们处在一个漫无边际的网络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以电脑为载体形式的电子网络,只是传统网络的新形式——电脑网络。电脑网络是把各自独立的电脑节点(node)通过线路连接而成的系统。电脑的节点可以通信。这样,电脑网络就可以把所有的资源和信息组成一个巨大的系统,人们就可以逾越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而获取信息。进一步说,电脑网络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新工具。也是使人类信息交流走向更高层面的工具。所以,将“网络”作为一个时代的依据,也是不周全的。

“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是依据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信息对社会的广泛、深刻的影响而确定的概念。信息(Information)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志的集合。从哲学角度通俗地说,信息是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与转换方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里的“物质”泛指一切人类和动物可以识别的可能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不断的增进认识的外部宇宙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这里的“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是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所呈现的多种复合复杂过程;“运动状态”则是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态。比如,通常所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时间就是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息就是商机”“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就是从哲学角度反映出的关系规律性信息,即揭示物质世界内在规律的信息。我们说“信息就是指令”,则是实际操作层面上的程序性信息。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化过程中,信息搜集、整理、传递,表现出一种不断的积累的科学技术实践的漫长过程,人类最初基于食物寻找、安全警告、求偶繁衍、睡眠疲劳的需要,咿呀学语,进行语言交流,都是交互交流信息和消息的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信息活动经历了语言获得、文字创造、印刷术发明、莫尔斯电报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这样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语言文字形式的信息交流,贯穿始终。印刷复制技术形式的信息交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只被富有者和识文认字者使用。莫尔斯电报以及电话等形式的信息交流,经过了军用转民用、显贵转大众、富有转公众的长期过程。信息是由信息源、内容、载体、传输、接受者等因素构成的数据、文本、声音、图像,从不同角度可对信息进行多视角的分类,① 按照其重要性程度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② 按照其应用领域可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和军事信息。③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④ 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⑤按性质划分,可分为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信息是有价值的,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所以说,信息的传播是极具重要与有效的。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的信息交流不仅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为“现代信息技术”,而且使信息在形成为一种产业(IT产业)的同时,通过媒介传播(包括网络、电视、海报、报纸等)向世界铺天盖地般走来,使人类在走进21世纪的同时,走向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在信息资源、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方面再实现微电子与光电子结合,智能计算与认知、脑科学结合,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给人类带来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信息社会,即在整个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上,进入以运用信息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处理实践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因此,我们认为,人类处在信息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在同一时刻“面对面”地交谈、协商、争论、调侃、游戏、倾诉、工作、购物、休闲。这也意味着,与其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如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第二节 网络的历程

一、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就是网络。

按照惯常的思路,要解读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首先应该是对它的含义、内涵的解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一个较为一致的基础上开始其他内容的探讨。对于网络的解读,需要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即它的起源入手,这是因为对网络的界定需要追溯它的历史,才能够深入把握它的本质。

网络的基础是计算机,计算机起源于对计算器的改造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上,人们认为第一台计算器产生于古希腊。一个多世纪前,从希腊Antikythera小岛附近的沉船中发现了一个物件,当时只剩下82个零散的碎片。经考古学家和科学家考证、研究、复制,破译了其上的铭文,重建了机器上青铜齿轮。最新研究透露了仪器背面刻度盘的细节,它包含了古代日历中所有12个月的名字,认为这是古希腊的遗物,被称为安提基特拉机器(Antikythera Mechanism),这种设备是古希腊人用于测算日食和计算4年一个周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会(Olympiad)的机器,是世界上第一种类似计算机的设备。制造时间约在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100年。而在古代使用比较广泛的计算器,当推中国的算盘。算盘是由我国春秋时期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珠算最早见于文献的当推东汉《数术记遗》一书。

中世纪末期,随着欧洲数学与工程学的发展,1623年,德国博学家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制出了欧洲第一台使用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的计算设备,能进行六位数以内的加减法,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被称为“计算钟”。而他们往往都需要借助某些机械计算设备或模拟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在英国数学家William Oughtred所制作的“计算尺”的基础上,将其加以改进,使能进行八位计算。还卖出了许多制品,成为当时一种时髦的商品。1801年,法国人Joseph Marie Jacquard对织布机的设计进行改进,使用一系列打孔的纸卡片来作为编织复杂图案的程序。尽管这种被称作 "Jacquard式织布机”的机器并不被认为是一台真正的计算机,但是其可编程性质使之被视为现代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1820年,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构想和设计了第一台完全可编程计算机。但由于技术条件、经费限制,以及无法忍耐对设计不停的修补,这台计算机在他有生之年始终未能问世。约到19世纪晚期,许多后来被证明对计算机科学有着重大意义的技术相继出现,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德裔美籍统计学家Hermann Hollerith设计了一台制表用的机器,其中便应用打孔卡片来进行大规模自动数据处理。

20世纪前半叶,为了迎合科学计算的需要,许多专门用途的、复杂度不断增长的模拟计算机被研制出来。这些计算机都是用它们所针对的特定问题的机械或电子模型作为计算基础。20世纪30、40年代,计算机的性能逐渐强大并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现代计算机的关键特色被不断地加入进来。

1937年,年仅21岁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发表了他的论文《对继电器和开关电路中的符号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他向人们展示了如何使用开关来实现逻辑和数学运算。

1941年5月12日,德国工程师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图灵完全机电一体计算机 "Z3”,这是第一台具有自动二进制数学计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编程功能的计算机,但还不是“电子”计算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训练轰炸机飞行员,美国海军曾向麻省理工学院探询,是否能够开发出一款可以控制飞行模拟器的计算机。军方当初的设想只是希望通过该计算机将飞行员模拟操作产生的数据实时反映到仪表盘上。与之前的模拟设备不同,军方要求该计算机应基于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实物无限接近,以便进行各种航空训练。同时,出于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和导弹的需要,美国陆军军械部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要求该实验室每天为陆军炮弹部队提供6张火力表以便对导弹的研制进行技术鉴定。为此,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24岁)、莫奇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的“莫尔小组”,承担开发任务。开发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方程组模型进行数字计算,为计算这些方程组,在1945年,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数据的“旋风电子计算机”,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这台计算机取名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埃尼阿克),又称“旋风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造价48万美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机身长30.48米,高2.44米,重30吨,使用了17,468个 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1,500个中转,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设置有30个操作台,可在1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还能进行平方和立方运算,计算正弦和余弦等三角函数的值及其他一些更复杂的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1000多倍,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耗电量150千瓦。虽然ENIAC体积庞大,耗电惊人,运算速度不过几千次(现在的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最快每秒运算达万亿次),但它比当时已有的计算装置要快1000倍,属于电子识字计算机,而且还有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数据的功能。从此,科学计算的大门打开了,电子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序幕揭开了。据说,1941年,莫奇利曾在阿坦纳索夫家借住5天,借此机会知道了阿坦纳索夫的研究成果及想法,之后与埃克特一起制造了 'ENIAC' 并申请了专利,被世人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第一代计算机的产生过程,可以说是战争的促使。事实上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中,战争期间的需求始终是最迫切的,因为事关生死存亡,政府和军方总是出手大方,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诸如战略和常规武器的研制工作上,以确保己方在军事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当时,原来需要20多分钟时间才能计算出来的一条弹道,有了电子计算机后,只要短短的30秒就可以完成,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极为严重的计算速度大大落后于实际要求的局面。

1958年9月12日在后来英特尔的创始人Robert Noyce的领导下,发明了集成电路。不久又推出了微处理器。1959年到1964年间设计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到了6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将其取而代之。晶体管体积更小,速度更快,价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这使得它们可以被商品化生产。1964年到1972年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典型的机型是IBM360系列。到了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引入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生产成本,计算机也从此开始走向千家万户。1972年以后的计算机习惯上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后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2年4月1日INTEL推出8008微处理器。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Stephen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inak)创办苹果计算机公司,并推出其Apple I计算机。1977年5月Apple II型计算机发布。1979年6月1日INTEL发布了8位的8088微处理器。1982年,微电子计算机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停止。计算机自问世以来,作为数字计算机,在速度和能力上有了可观的提升,但是迄今,仍有不少课题显得超出了当前计算机的能力所及。对于其中一部分课题,传统计算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找到一个解决方法的时间还赶不上问题规模的扩展速度。因此,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生物计算技术和量子理论来解决这一类问题。比如,人们计划用生物性的处理来解决特定问题(DNA计算)。由于细胞分裂的指数级增长方式,DNA计算系统很有可能具备解决同等规模问题的能力。当然,这样一个系统直接受限于可控制的DNA总量。量子计算机,是希望利用量子物理世界的超常特性。一旦能够造出量子计算机,那么它在速度上的提升将令一般计算机难以望其项背。当然,这种涉及密码学和量子物理模拟的下一代计算机还只是停留在构想阶段。

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一个新学科即“计算机学科”。计算机学科专门深入地研究计算机本身的制造、编程和使用技术,诠释计算机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的各个学术名词不断发生变化的涵义,以及其领域层出不穷新学科。目前,全球有三个较大规模的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的组织:英国电子计算机学会(BCS);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网络,是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而发展起来的信息交流层面的工具。

计算机再多,如果只是单台使用,充其量也不过是数字计算器、绘图机等功能单一的电子机器而已。计算机互相连接,带来了网络世界。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RPA阶段(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的第一个局域网“阿帕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阿帕网的开发背景,与美苏冷战相关。

20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被按照意识形态信仰的不同,划分成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为了实现各自争霸世界的“理想”,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争取战略优势,人们称之为“冷战时期”。与真枪真炮的“热战”相比较,这种不见硝烟的“冷战”在激烈程度上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冷战初期,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代表,在技术上并不完全占有优势。这从当时苏联人试验成功原子弹并接连发射了两颗人造卫星的史实能得到证明。1949年,苏联继美国之后,试验成功原子弹。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太空技术上超过美国,发射了重约80公斤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布特尼克1号”。1957年11月3日苏联人又发射了重达500公斤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布特尼克2号”,并在这颗卫星上带了一条活狗进入太空做实验。在此期间,同属“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了苏联,他在一次会上曾经不无讽刺地说: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苏联老大哥把人造地球卫星抛上了天,美国人哪怕抛个山药蛋上去给我看看?敏感的美国人把苏联的卫星看作是对自己技术落后的严重警告,是对美国的挑衅。于是,急起直追,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升空了重约8公斤的人造地球卫星“探索者1号”。

冷战重新唤起美国军方对旋风计算机的重视。当时,美国军队的通讯网络“不容乐观”,尽管这些网络按照当时的标准是高水平的,但是,这种由中央控制的网络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只要摧毁网络的控制中心,就可以摧毁整个网络。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军队通讯联络的网络化程度越高,受到破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何况这种网络在原子弹面前是如此脆弱。很可能用一颗原子弹摧毁网络的控制中心,就可以切断美国军队的所有电脑网络联系。鉴于这一切,美国亟须建立一个即使经历局部核攻击后,仍能正常传递军事命令和控制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以适应战争需要。于是,为了确立美国在军事上的绝对领先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AdvnacdeReseacrhProjecstAgency的缩写)投资,联合与军方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所,构成研究阿帕网的中坚力量。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弗瑞斯特领导了SAGE项目(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即半自动防空系统),这个项目以旋风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把美国各地的防空雷达站连接在一起,组成实时防御系统,在1958年投入运行。1963年,这一系统的规模是把美国分为17个防区,每个防区的指挥中心装备两台IBM公司的AN/FSQ-7计算机,用通信线路把各防区内的雷达观察站、机场、防空导弹和高射炮阵地连接成为联机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全称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缩写为ARPANET,又称ARPA网,一直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是互联网的雏形。

ARPA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广域网络的诞生。广域网(WAN, WideArea Network),是一种跨越大地域的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国家。网络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又称为端点系统(End System)。主机通过通信子网连接。通信子网的功能是把消息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因此把网络的结构分成两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负责整个网络的通信,资源子网是各种网络资源(如主机、主机上的软件资源、打印机等)的集合。在大多数的广域网中,通信子网由两个不同的部件组成,即传输线和交换单元。构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方法不同,构建局域网时,必须由构建局域网的单位完成传输网络的建设,传输网络的传输速率可以很高,如吉位以太网。但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构建广域网时,必须借助于公共传输网络。用户并不关心公共传输网络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机制,所关心的仅仅是公共传输网络提供的接口,以及实现和公共传输网络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公共传输网络实现远程站点之间的报文交换的方法,因此,广域网的设计前提在于掌握各种公共传输网络的特性,以及公共传输网络和用户之间的互联技术。

第二阶段是NSF网络阶段(1980~1995)。在20世纪70年代,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虽然将其触角伸进了美国的一些大学,但由于技术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这个网络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兴趣。因特网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的技术建立NSFnet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NSF建立了全美五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为了使全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能够共享以前仅供军事机构和少数科学家使用的超级计算机设施,NSF首先想到利用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信协议(TCP即通信控制协议,IP即网络协议)来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网络NSFNET,通过56Kbps的线路将各大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考虑到如果也将各大学通过电话线直接与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的话,费用就会太高(因为当时的电话线是按每公里收费的),所以NSF进而决定建立地区网,即在国家的每一个地区,使学校就近与它的近邻相连,构成一个通信链,把每个通信链连接到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再把超级中心彼此互联起来。在这种结构中,任何计算机最终都能通过地区网转发会话而互相通信,于是,连接各地区网上主要通信节点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专线便构成了NSFNET的主干网,这样,当某一用户的计算机与某一地区网相连后,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设施、同网上的任一用户进行通信以外,还可以获取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NSFNET的成功设计,使它在建成后迅速取代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所以1990年,ARPANET停止运行。

当NSF决定建立新的Internet广域网(即后来的NSF主干网)时,它采用了竞争激烈的招标方式。1987年,它选择了来自3个投标者——IBM(计算机制造商)、MCI通信公司(长途电话公司)和Merit(密执安州一个区域性网络服务机构)的一个联合方案。这3个组织合作建立新的广域网,由MCI提供了长途传输线路,由IBM提供了广域网中专用的计算机和软件,由Merit管理这一网络该广域网。在1988年,这三家公司组合的广域网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运行过程中,当新的广域网上的通信流量接近线路的设计负荷时,NSF批准对网络稍加调整,将每条传输线路的容量提高到原来的3倍。到1991年,Internet发展太快,NSFNET主干网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科研和教育机构的联网需要,意识到美国政府负担不起整个In-ternet, NSF便要求私营公司承担某些责任。为解决这一问题,IBM, MCI, Merit组建了高级网络和服务公司ANS (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1992年,ANS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域网,它所用的传输线的容量是被取代的NSFNET主干网容量的30倍。ANSNET与其前身NSFNET有显著的不同。组成ANSNET的传输线路和计算机归ANS而非联邦政府所有。这样一来,将Internet转给私营公司,就是Inter-net向商业化和私有化迈出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从军用通信网络起步,通过NSFnet进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技术研究和教育网络,并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广大的区域扩展,走上了为了人类通讯做帮手的新历程。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就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像以前那样仅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政府职员和政府承包商使用。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由军用转向民用,网络走上了支持科研、学术交流、教育、新闻宣传、经济发展等角色。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完成了互联网私有化工作,不再为主干网提供资金援助。

第三阶段是Internet网络阶段(1996~)。这是从地区网络发展到目前的国际互联网的阶段,也是国际互联网得以普及的阶段。自从80年代出现个人电脑以来,信息技术迈着快捷而又坚定的步伐走进个人家庭,但个人上网仍不容易,因为当时电脑显示不清晰。人们上网还要事先学习一些枯燥的电脑命令和术语,这对一般人可不是容易的事,但这一切从1993年开始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也就是从那以后,通过互联网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文字,互联网开始有了图片,现在又有了声音和动画,甚至可以根本不懂电脑,可以不熟悉如何用键盘打字,只要用一只手操纵一个小小的鼠标,在非常直观的图标上点几下就能把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现在眼前。把我们带入这个美丽世界的人,就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中心”的蒂莫西·伯纳·李。他创立了万维网(WWW),采用的是超文本标识语言,简称HTML。这其实是标记而不是语言,它就是给文本文件加上一系列的表示符号,让浏览器能识别并能形成网络文件,以让浏览器显示我们预期的设计。有了这些标志,用户在浏览器上看到的不再是呆板的纯文本,而是五彩缤纷的画面,因为HTML可以将Internet上连接的不同地区的服务器上的信息文件链接起来:有的标示是链接一个文件,有的是形成表格,有的是接受用户的信息等等,这可以使一个人产生自己的图像页面(网址)。这时,上网才变得相应容易——用户只需用手指按住鼠标,在屏幕上一点击,想看的内容就会自动显示出来,而那些复杂的协议则在万维网里隐藏着。从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上网越来越容易(手机可以上网、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上网)。同时随着商业机构的介入,更促使了网络的普及程度。使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

作为对信息化浪潮的回应,我国也不甘落后。1987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现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第一个电子信箱连接。钱天白教授从北京发出了到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第一封内容是“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拉开了中国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由中科院、清华、北大三单位共建的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实施工程),建立了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线。同年,几个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相继建成,主要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通信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科学院技术网。1997年5月,中科院授权建立和管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职责)。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分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必将更加依赖因特网,家庭中的每一个物件都将可能进入网络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调控。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它必将会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网络的实质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1999年版)中,“网络”指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也就是指网络是一组相互交叉的线段联结构成的网状结构,在每个线段代表一个具体含义时,该网状结构(网络)就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如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

关于网络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网络是数字信息中的硬件;有人认为网络是建立在数字信息硬件之上的信息网络;有人认为网络是网络技术即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高度综合的产物;有人认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指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讯设备相互联结在一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协议软件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的系统;有人认为网络是为了进行通讯和实现资源共享而把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虚拟世界;也有人认为网络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联络多个国家、部门以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等等。

将上述说法归纳起来,可以将网络以分为两种,即狭义的网络和广义的网络。狭义的网络是指如上所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网络技术等等。广义的网络不仅包括建立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将全世界的所有信息源和信息使用者交互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电讯网(固定和移动电话网)、因特网(internet)和电视网(有线、无线和卫星电视),还包括交通、经济、文化、观念、社会等含义上的“网络”。在后一种意义上,网络所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时代特征,即一切事物、一切人都通过某种网络而联系着,都是该网络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结点。狭义的网络,专指一个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许多规模不等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联(连)结而成的网络,即因特网。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互联网、因特网分别作出了定义。互联网是“由若干电子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因特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由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只是互联网中规模最大、最热门的一个。从更广的视域来看,因特网就是由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不同用途的成千上万个专用网络联结而成。加入Internet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在网络上是平等的,不受其他网络的管辖。除此,它拥有自己的网络协议—TCP/PI协议。TCP/PI协议是因特网的基础,它规定了网络上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方式,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系统只有都服从这个协议,处于网络中的计算机才能顺利、准确地进行信息共享。因为因特网是计算机网络与网络互联技术深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增大了网络联网功能,改进了系统功能,因此也被称之为“网络的网络”。基于此,本文讨论的都是关于因特网的情况。

互联网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讯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互联网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当初阿帕网的军事目的和技术目的,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的交流服务的。虽然这种服务当初太过狭窄——军事上的交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现在则逐渐从当初只为少数人的特殊服务,转向为大多数人的更广泛的目的服务。其实,即使在阿帕网创建的初期,高级计划署的指令与控制研究办公室主任利克莱德就已经强调电脑和电脑网络的根本作用是为人们的交流服务,而不单纯是用来计算的。为此早在60年代,他就强调,电脑不是计算机。

作为一个行为心理学家,利克莱德极为重视电脑的重要性,始终强调人类利用电脑的美好远景。他的理想是要让电脑更好地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1960年,利克莱德发表了题为《人——机共生》的文章。他写道:“用不了多少年,人脑和电脑将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6页,第18页,第162页~1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利克莱德的预言简直让人吃惊,他甚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人们通过机器所进行的交流将变得比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加有效”。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6页,第18页,第162页~1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正是他的这些思想为计划署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正如《结束阿帕网的报告》中写的那样:“国防计划署的目标是使电脑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中介”,而“电脑工业主要还是把电脑看成是运算的工具。这一成见甚至在他们最近设计的通讯系统中也有所表现”。“哪怕是在大学中,或者至少是在一部分大学中,很多人仍然坚持把电脑看作是运算工具的概念”。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6页,第18页,第162页~1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德克拉克也曾经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6页,第18页,第162页~16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总之,互联网迄今为止的发展,完全证明了网络的交流特性。一方面,作为一种狭义的、小范围的、私人之间的交流,互联网是私人之间通信的极好工具。在互联网中,电子邮件始终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最受重视的一项功能。由于电子邮件的出现,就为人与人的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更加普遍的方式。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广义的、宽泛的、公开的和对大多数人有效的交流方式,互联网通过大量的、每天至少有几千人乃至几十万人访问的网站,实现了真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互联网可以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70页,中国人民大学版社,1996年。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确是一种向人们提供信息交流的工具。人们在网上无论是交谈,还是收发电子信件、做生意、购物、查阅资料、学习等,都是在获取或者发出信息资源。至于信息资源本身的获取、加工整理、存贮,则是在以往人工劳动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迅速、便捷的计算机工具。正因为如此,与以往所不同的是,网络对于人类的生活犹如餐具那样,对于人类生产犹如手脚那样,密不可分了。可以说,网络将会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生活本身。

第三节 网络的特征

一、开放性

互联网是个开放的网络,这得益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的创立者“计划署”的开放性。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是1958年1月7日由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向国会提出建立的针对冷战之初美国在军事技术上的相对劣势的技术机构。这一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为美国国防部选择一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计划,并对这些研究计划进行管理和指导。追踪那些危险性和回报率都很高的研究和技术,而这些技术的成功将使传统军队彻底改变面貌”。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70页,第170页~17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而且还创建了阿帕网,并使其演变为全球互联网。

国防计划署成功之处有三个法宝,其中之一就是“公开性”。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编辑的《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一书中,详细讨论了“开放数据网络”的基本原理。书中不仅强调了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必须建立在开放的数据网络之上,而且对“开放的网络”也作了详尽的讨论和定义。该书认为,开放的网络是指:“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是没有障碍的”。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70页,第170页~17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不仅如此,该书还认为网络的开放性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对用户开放、对提供服务者开放、对提供网络者开放、对未来的改进开放。郭良著:《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第170页,中国人民大学版社,1996年。由阿帕网演变而来的互联网仍然具有这一特性。正因为如此,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网站,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个网民门户大开——其敝开度对谁都一样大,北京和纽约的读者可以同时翻阅一本书的同一页,可以阅读同一则新闻并同时将自己的评论展示在同一个张贴板上。

不仅如此,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网络空间去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共享资源,如网络上的电子公告板(BBS)、新闻组(Usenet)等,都向任何感兴趣的网民开放,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新闻来源不再局限于记者的采集,几乎任何个人、任何机构都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披露出来。在这个自由的网络空间,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

二、交互性

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也就是说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既是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文化的制作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文化的单向流动方式不同:它表现为信息双向流动,交流个体平等对话,使交流呈现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正因为这样,网络就不同于以往的媒体,以往的媒体手段均是单向度的,是预先给定的。而网络则真正实现了人机互动、交互作为,打破了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单向的交流结构形式,形成了相互对话、交流、反馈的网际关系。也就是说,互联网使人们平等地沟通和互助,使人们按照自己的个性爱好自由地组成不同的社团、自由论坛、兴趣小组、互助组织等;使每一个人都可接触到新信息、新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再与他人交换;网络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既是信宿又是信源,每一个人都是中心,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制造者。孟华:《网络中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3。每一个网络参与者均不再是单纯的主体或者单纯的客体,而是处于一种交互主体的界面环境中。也正因为这样,网络更能激发受众的参与欲望,满足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想参与而无条件实现的愿望,因而也更具吸引力。

三、虚拟性

网络是电讯革命、计算机革命、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PC革命,最终导致的以Internet为标志的网络革命的产物。它产生的前提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信息的数字化,它使各种文字、声音和图像都可以通过数字信号来存储和传输。

由于网络以信息数字化的技术发展为前提,网络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的虚拟性:网络的活动不是在人类现实生活的空间进行,而是在电脑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能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实现主体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充分发挥;网络不是对人类现实生活做静态的描述或反映,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和人类生活进行动态的实时再现或仿真再造,创造出“虚拟现实”,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拟”的:男的可以以女的身份出现,女的可以以男的面目出现;小孩可以以装扮成大人,而大人也可以以小孩的口气来交谈等。因此,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以任意一个名字、任意一个性别登录某一虚拟社区,成为其中的成员,通过想像,借助文字与其他成员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使人们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这在物理世界里是不能够做到的。

正因为网络有这样的特点,在网上交流,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相貌、年龄、地位等在物理空间里所不能隐藏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还能完全摆脱在实际交往中受到的约束、规范和心理压力,使人的思想和本性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得到彻底的解放。仿佛在这种环境下,就可以摆脱日常生活的规范而畅所欲言,为所欲为,它使得某些人尝试向陌生人展现从未示人的另一面,或是将自己心中最亲密的思想与对方分享,并且发现对方也正与你分享他的灵魂。原本姓名不详的陌生人变成了最了解你、最关心你的人!网络互动时的匿名性使一般人比面对面时更容易表达,甚至也叫没有受到社会压力的束缚,你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将你的事情泄露出去,你对她(他)来说是一个全然不知的个体。在线上与他人互动时,由于我们对这个人一无所知,除了会问一些对方的基本资料外,我们最常做的动作就是与他人分享自己、分享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个生活琐事,但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知道有人愿意倾听、愿意了解我、关心我,这种亲密的感觉就是人们在人际互动中一直所追求的。虽说如此,由于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是个人感情的真实流露。因此,隐藏在人们背后的一些肮脏的、消极的甚至是腐朽没落的思想就在虚拟空间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就产生、流传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如一些污秽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失真信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四、多元性

多元化一直是媒介追求的目标。但是不管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只要是单向传播本身,就有一种中心化、单向化的倾向。听众、读者、观赏者,必须被动的接收,无法参与主导。但是网络传媒,靠的是分布式或共享的传递系统,而不是层级系统,这种分布式或共享,造成知识权力到处散布,人人可得。不同于任何传统的媒体的地方,在于网络网络根本上说是排斥中心的,网络是分散的、发散和多元的传播。互联网上的无限链接和非时空性,使网上信息无限丰富和多元。它没有版面和时段限制,它有巨大的储存和再现功能,而报纸过期就作废了,广播和电视是稍纵即逝。传统媒介总是强调新闻的新,而网络则是新旧混杂,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为我用。媒体所追求的多元化目标,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实现。网络参与者的实践观往往是自主的、主动性的。它们根据自己的立场,无论是社会背景、阶级或理念观点,选择自己关心、喜爱的场域投入对话和沟通;他们并不局限在正统、专业、伟大的议题论述中,而可以加入哲学讨论群、同性恋群、环境运动群、女性主义群、原住民群,甚至神秘宗教群中。在这种去中心化和匿名的参与形式中,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这种实践认识观是相当活泼,并具有辩证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参与者并不用完全受社会立场的影响,甚至将之当为先验的规定;相反的,它们是从网上学习,并从讨论中发展出一个多元论题。

五、广泛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地域的广阔上,网络是全球性的,从富士山到密西西比河的丛林、从白宫到偏僻的村落都可以联网。二是表现在网民的广泛上,网民不分阶级、阶层、贫富、老幼、男女、民族等,都可以入网访问。三是表现在信息内容的广泛上,网络信息无所不包,政治的、地理的、军事的、教育的、文化的、民俗的、宗教的、生活的、医药的、娱乐的、休闲的等。此外,还有声势浩大、门类齐全、能开发智力的游戏,如动作游戏、智力游戏、策略游戏、模拟游戏、体育游戏、冒险游戏甚至色情游戏等。这些游戏老幼皆玩。四是表现在交流的文化是多元的。在网络空间,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之间的交往,没有任何限制。五是表现在网络的服务范围上。网络为人类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网络新闻服务、全球信息网服务、超文本信息访问系统、电子公告牌、菜单驱动信息检索系统服务等等,具有了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全新功能。六是从用户的使用时间与方式上看。使用者无论在任何时刻,无论在任何地点,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就能够收到别人所寄的电子邮件,都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下载、上传、参与;不论职务高低、身份贵贱、年龄大小,所有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进行网络交流。

六、方便快捷

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与人的距离变短,同时也使整个世界变小,其主要的原因是网络的传播速度。网络信息通过因特网高速传播,传播速度之快、时效性之强,就连发明计算机的专家们也始料未及。因为它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制约,既可以在瞬间将信息发送给千家万户,又可以使用户随时方便、快捷地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不论用户在地球的任何位置,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浏览、下载、冲浪,真所谓“一网在手,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从而使人们传播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消除了由于距离所带来的不方便和不经济,万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可以“当面”交谈思想、研讨学术、交换信息、交互娱乐。

互联网文化的快捷高效不仅反映在信息传递和工作效率方面,还反映在情感表达方面。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置现实世界中的繁文缛节于不顾,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甚至在异性之间,也可以刚一见面三言两语之后就互诉衷肠。

七、平等性

网络是没有屏障的开放型的,同时也是一个平等参与的平台。这是因为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成本越来越低,上网的费用也越来越令平民所能接受,文化参与和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使人人平等参与成为了可能。同时顺畅的电子邮件也大大削弱了严格的等级观念。一个公民通过网络访问各级领导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身处偏僻乡野的孩子也可能与城市的孩子访问同样的知识;教师和先辈也不再意味着一定比学生更完备,持有更多的知识,因为后者在网络上获得的信息也可能使他在某方面成为权威。

所以,在网上,不论你是一个总统、教授,还是一个平民百姓;不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它都一视同仁;网络向每一个人敞开,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点击你所喜欢的页面,共同在一个公告牌上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基于个人电脑的网络更富有民主性,它在异步传输和交互式沟通时,个人能更从容地选择和吸纳信息,人们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被尽可能地因兴趣、爱好、需要等而分化,弱化了个体对团体及他人权威的相对依附,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享受到民主和平等。

八、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

因特网是由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很多局域网所构成的。它将分布在世界上190(194个)多个国家的上千万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各种不同的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使其得以交换各种信息、共享数据。它不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它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或地区界限,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遵循着TCP/IP协议,正因为这样,Internet网能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至于失去控制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但由于各类标准的差异性、人与人交流的间接性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等诸多因素,网络中的制约大大减弱,使网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制性。首先,表现为网络上运行的信息是公开的、共享的,只要通过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接受或传播各种信息,其过程无需登记,完全匿名,因而其个体行为难以控制;其次,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因此,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十分复杂;再次,网络传播是双向传播,信息的发布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在信息接受方接受动态信息的同时,就可以交流自己的观点,发布自己的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度;最后,传统信息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有一些“把关人”,所载信息皆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内容,而网络传播则消除了“把关人”,人们只要找到网址就能随心所欲浏览感兴趣的信息。

也正是因为网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因而网络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时不时就可以在媒体上见到关于青少年沉湎于网络而荒废学业或连家都不回甚至丧命的报道。

九、全球化

网络创造了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沟通的“网络语言”,它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为建立“地球文化”创造了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网络更新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当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网民共同使用着统一的网络语言进行相互沟通时,人们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非但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而且会在交流中增进相互的了解,从而突破民族文化特征的局限,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二是网络还强化了“资源共享”的价值观念。只要进入网络系统,人们就可以超越社会制度、思想体系、阶级特征等种种局限而共享丰富的国际信息,从而将人们逐步引向以往所憧憬的“大同”世界、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取向,并为此提供了一种现实的操作方法。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 “世界是一家”不再是一句简单的歌词。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世界经济一体化才能够成为现实。同样还由于全球化特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异常便捷,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成为一种常态,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而在文化冲突过程中,文化理解也会随着文明对话而增强。并且,正如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即使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很容易地和睦相处一样,互联网上的文化冲突问题也必将能够以一种求同存异、逐渐融合乃至最终趋同的方式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