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堂课:从深山走向世界
- 张兴昌
- 77字
- 2024-12-21 06:47:59
第三章 中学时代绘蓝图
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升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七教,所以道之也。
一 第一名的苦恼
第一名的负担 1958年8月下旬,我以全县高小升初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大水坑初级中学录取。学校始建,首届招生53人。教师有颜自强、苏海元、赵之力等先生,张德一老师为校长。借大水坑完小教室上课。大跃进时代,许多方面都是先上马挂牌子,后创造条件搞建设。因为是第一名,因为我的字写得好一点,学生没教材,要刻写、翻印,这个任务就落实到我的身上。教导主任赵之力老师的口谕,谁敢有二。工作忙不过来,又加盟张树林(后来《马鸿逵传》的作者)。1959年,新生报到时又加盟了张万寿(后来宁夏社会科学院的书记)。教务处人手不足,我们包刻所有资料,每天需两小时,太耽误学习。义务刻蜡版3年,没有星期天,不能有半点微词。高小时我的大楷在全县展览过,到初中后,由于刻蜡版忙不过来,再无心去练习写字。
1957年反右斗争后,学生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稍有负面(当时)牵连,动辄被校方敲边震示。学生D君来校时带了几个银圆宝玩,两天后他说丢了,又过几天他说没丢。为此,学校组织批判,D君站在讲台上挨斗,上纲上线,被定为阶级斗争新动向。我们给学校义务刻写3年,耗去多少自习时间没做过统计,服务稍有疏漏就要遭到批评、指责,在操行评语中上纲,时常提心吊胆。
政治圣旨 1959年10月,教导主任在政治课上给我一道题,纸条上写道:“是自己观点不正确,因而看问题的方法不正确、说出来的话就不正确呢?还是自己对而被别人分析错了呢?(张兴昌同学请你写篇文章)”此命题确实富有启发性,为学生写文章提供了两种思路,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好是语文课教写议论文时的“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但当时是有具体所指的,容不得你去公正的分析;离开阶级斗争,半步也行不通。我是写了一篇文章,是遵命议论,当时也得高分,就是那种教育,什么都用“尚方宝剑”才正确。
1959年,初二第一学期,期终考试11门课我8门得5分,3门得4分(5分制)。操行评语为:“思想觉悟较高,认识问题明确,斗争性较强。学习认真踏实,作业细心整齐,成绩优秀,劳动认真踏实。能帮助同学。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性格急躁。本学期曾一度犯有骄傲情绪,后期能改进。希望你克服缺点,戒骄戒躁,争取更大进步。”所谓“骄傲情绪”和“责任心不够强”的由来是当时因刻教材、刻练习还要油印,每天我要误两个小时的学习,误了课程复习,课堂提问有时回答不上,这就是“骄傲情绪”。有时刻写任务太多,不能按时完成,这是“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县少代会 1958年10月,我出席了盐池县第一届少先队代表大会,被评为县级模范少先队员。靠毅力和人格,我在学生和老师当中是有好印象的。我的追求和信念很具体,要德才兼备,要考上大学。曾为学校出墙报、起草稿件,刻印文件。张德一校长信任我,他起草的机密文件,如教师思想改造报告、“三反”情况汇报、发展党员情况考察等都是我给刻印的,我实际上充当了他的秘书。
1960年9月,陈万鹏老师和杨吉祥同学介绍我加入了共青团。我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1960年11月30日,小学同学张秀良从盐池中学致信,言他犯了两大错误:一是给学校打扫厕所后,将运大粪的筐放在了教室,老师批评,他顶撞了班主任刘老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鼎鼎有名的张秀良”,批了他一顿;二是到学校农场给学生灶挖黄萝卜,专拔大的,被校长批了一顿。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初中生。
二 中学生与大跃进
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1958年,全国正在大跃进,秋后又是大炼钢铁。那时“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学校不搞大跃进是不可能的。初中生的大跃进是搞建校劳动和诗歌比赛。我们班上午上课,下午制土坯。10个同学一组,3人拉水,2人挖土,3人和泥、运泥,2人用模具制坯。同学们争先恐后,干得汗流浃背。手磨破了,嘴起皮了,衣服被泥水泡了,到下午7时结束,腹中没有粒米,力尽汗干。晚8时上自习,开始写诗,虽有劳动等方面的内容,但均为胡诌的顺口溜。口号是:村村要有李白、鲁迅、聂耳。课堂上选周扬推荐的诗歌:“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别看都是口头语,搬到田里变米粮。种田要用好锄头,唱歌要有好歌手。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我写过一首:后滩田间糜谷黄,牧童摇鞭上山冈。家家门上一把锁,社员劳作汗沾裳。真可谓“大跃进”。每天早晨,学生从大水坑西井往新校址背土坯,一次背四五块计三四十公斤重,脊背衣服上全是汗碱,就这样干到放假。
1958年秋,父亲到银川贺兰山采石厂做工,被任命为管理员,户口也转为银川市的户口。由于大跃进与建校劳动,1958年初中第一学期直到1959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放学,假期20天,到2月21日(正月十四)开学。通知书中规定的假期任务为:(1)每人每天文艺创作10件,共200件(诗歌),凭原件注册。(2)每人消灭麻雀40只、老鼠20只。(3)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积极参加文艺活动、扫盲和劳动。(4)每人每天积人、猪、狗肥5公斤。春节父亲没有回来,社员在集体灶上过了年,大年初一就上工了。我忙了一个假期,寒假任务完成了。但那200首诗歌,常常让我哭笑不得,摧产的胚胎没有人形。
勤工俭学 1959年,中国政坛风云多变,庐山会议后,初中生亦分左、中、右。暑假中30多名同学留校参加建校劳动,我的工种是搅拌白灰,从2米深的灰坑中用背篼背起百余斤重的白灰,踩着台阶爬上坑倒在和灰池中,用钯子拉开白灰同蒲毛搅均掺匀,然后用铁桶装满灰,有60公斤重,担到50多米远的用灰现场。每走一步,扁担都向肩头肉里钻,脚底如拔钉子,但我咬住牙,不服输,坚持向前走,垫着的衣衫黏在了肉上接不下来。张德一校长看到总是说,少担点不要挣下病。但我要供两个技工用灰,技工等着用,能慢吗?然而就那一声抚慰,足能温暖我的心无数次,那是充满了父辈的爱和疼。我一天要完成百余桶白灰的搅拌、担送任务。开始时肩膀压肿、压烂,压到上面形成老茧,50天里,建校的同学都是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赤着脚,个个是红脸关公。那时农村的男劳力去炼钢铁,去基建队修水利,去国家工程搞建设,缺少劳动力。但在劳动报酬上校长没有亏待他的学生,我一共挣了60多元,那是我一年的学费。是年大水坑初中建成教室、办公室21间,学生搬进新校舍。开学时我们初二班主任由调来的陈万鹏老师担任,自此,我同陈先生结下了终生友谊。
初中时同学赠作者的书签
三 亲人团聚
到舅妈家 1959年,国庆10周年大庆,学校放假3天。我徒步回家,35公里山路,在贺坊买了两斤韮菜,走了20公里,到摆宴井舅舅家天已黄昏。那是我踏着渴盼的脚步走的,我想念小弟石生张,有切肤之痛,真叫望眼欲穿。他8岁为舅舅立门,只读了两年书,生计所迫,同舅舅一道给生产队放牛了。这时他已12岁。手足连心,像影子,突然离家,见面机会很少,他一旦回到张家湾,很难再送回去。全家痛哭伤感。这个国庆节我见到了日夜苦想的弟弟,他长高了,脸上明显罩上沧桑。我们见面后又惊又喜,在喜的一刹那,我们的喉头里全憋上了东西,却不能放声一泄。本来我们哭的原因很多,可这是舅妈的家,舅妈会误会是她没有抓养好小弟,或是折磨了他,我们没有痛哭的空间!父亲远在银川,幼弟小妹各在一处,饥寒否?疼乎爱乎,又是一层心碎。第二天同小弟去放牛,牛不管亲远,不会误解的,我们面对苍天、踩着大地尽情啼哭诉说,互相爱抚,彼此宽慰。当然孩子的童心十足,天性在野,悲伤在大自然面前又何等渺小啊!天比地高,地比天圆。各有其极,妙在自然。
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获奖纪念
同小弟放牛 摆宴井,是我母亲的闺阁之土,那儿有明代的墩堠和明人居住的废墟各两处。我们在明代遗址上捡瓦片,在墩堠上眺望罗山,在旧寨子废墟上捡铜钱。最有趣的是到碱滩去放牛。碱滩的周围是起伏低矮的小丘陵,百草丛生,野生动物繁多,方圆十多里荒地,牛往里一放,宽天宽地,我们又回到了童年崇尚大自然的童趣时期。玩腻了,到碱湖边找野鸭蛋,草丛中抓小兔子,回家时也会满载而归的。摆宴井最让我醉迷的是西冲里那些树。小时去舅妈家,那些几十年、几百年的几百棵大榆树,有的20多米高,树冠半亩大,树身的直径近一米。从东滩口往西看,4平方公里的村子让大树笼罩得郁郁葱葱。大树遮天,阳光只能斑斑点点洒在地面上。我同弟弟放着30多头牛,到晚上赶牛回家,牛肚子如巨大的皮球,走起路来喘着气、吭着,有的牛又高又大,如一堵堵肉墙,毛色发亮,每根毛尖上都闪着光。
舅妈搞伙食 两天时间,舅舅在家,为菜园子松土施肥,收获胡萝卜。舅妈在人民公社大食堂做饭,下班后,在家里设法给我做点好吃的,但那是不让百姓家里冒烟的年代,正是捉襟见肘饿肚子之初了。舅妈从食堂带回国庆节分的半点油腥,同我带去的两斤韭菜加工成可口的煎饼,他们吃得很少,自然是犒劳我。舅妈不断叹息说:“唉!娃娃太可怜啦!”几天了,她看我没有回张家湾的意思,便说:“也就是,回去看谁呢?”但,我还是要回学校的。我走了几走,小弟留了几留。分别时,小弟在地上用柴棍子不断写字,这同他在张家湾临走时不断用瓦茬在胶土墙上连续画码是一样的。我走了很远很远,他站在高处面向我一动不动,这时他肯定哭成泪人。清风飘着我的泪,我决心在读书这条路上出人头地,改变我的命运,接济我的兄弟姊妹。
饥饿的春节 1960年饥饿弥漫了全中国,贺兰山采石厂下马,我和父亲团圆了。父亲务工每天1元工资,他给全家人都买了点东西。那时侄子克明3岁多,爷爷给买了顶虎头帽,戴上挺好看的。家里的杂活、做饭、洗涮都是小妹兴莲的苦差事。放假后我能帮点忙,能给她点疼爱,但我们不能哭泣,那样嫂子是不高兴的。过年,我们还是做了杂面粉掺土豆的油饼,还杀了几十斤肉的猪和剁了饺子馅,也贴了对联。虽然不断传来饿死人的消息,但我家在山区,山高皇帝远,人民公社大食堂在这里时办时续。在这里我要感谢嫂子,在吃喝上她没有怠慢我和小妹。在家有时吃荞剁面,她给我捞一大碗并拌点大油让我解馋,在一旁看的小姪女,有时大喊:“全剩汤了!”在学校我的棉蓬炒面没断过,当然,这同父亲没月没年的苦苦劳作是相关的。即使那样的年月,我的大妈、二妈、五妈,对我也十分关照,一个假期,她们都会找我去吃饭,她们也喜欢听我给她们讲书上的知识、道理。可惜在我有能力报答时,她们却已经走了。有关父亲续娶的事,家门亲戚的努力全被他回绝了,为此事大爹、二爹没有少同父亲吵架。二爹想先斩后奏逼父亲就范,1960年托亲戚从吴忠找来一位40岁,长相人品均好、有教养的寡妇,先同二妈居住。动员全族做父亲的工作,但父亲不答应。最后女方认为太丢人,事情摆不平,二爹无良策,只得在本地又为她找个好人家,连赔带送出嫁了。那年父亲44岁。
师生共度 1961年春,饥饿席卷全国,学校实行“劳逸结合”。学生口粮只有11.5公斤,低标准瓜菜代。无有瓜菜,学生要开荒,我们班干部、团员带同学挖地种土豆。这时,学生管灶要选拔一个公正的人,我被学校派去,肚子饿到浮肿,也没有多吃多占一粒米。一次炊事员给我多找了二两饭票,在没人时,我把它撕得粉碎,以示同邪念决裂。学校让我与关登高同学到甜水河拉莲花白,他想留两个熬汤喝。最后我们还是没留。
陈万鹏先生的夫人北京支宁教师刘玉英老师
初中我们班的数学由陈万鹏先生任教。陈万鹏先生与刘玉英老师结婚后,刘老师有了身孕,营养跟不上,夫妇全浮肿了。我有点棉蓬炒面,一次晚自习后,悄悄送去一缸子,乘先生出去给放在办公室。那时,干部肚子饿了不能说饿,也不能让别人看见除了在大食堂吃饭外,在其他处吃东西。若被发现是要挨批判的。但学生晚上吃土豆吃炒面,我们的老师肯定不管。有一天晚上,陈先生到学生宿舍叫我,我到他办公室,他说,“兴昌!上次我看见你了,把你缸子拿去,若有再给点,刘老师已肿得厉害”。我到宿舍给装了一缸子炒面,同学见我拿出去,心里都明白。过了不长时间,这事就让好事的教导主任得知,言陈先生经不住考验,指示初三团支部写大字报批判,让人都抬不起头。先生在团员会上做了检讨,以后校长在上送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材料中,亦有了这件事。自此,陈先生的入党问题搁了浅。
1961年暑假,我去武姨妈和李姨妈家,她们也都笼罩在饥饿之中。三姨兄清元肚子饿了去吃晒干的蔓茎疙瘩。姨妈用羊奶饼烩大肉犒劳我,真解馋啊!也就是两个姨妈那里是我第二、第三个家。
四 高中读书
盐池中学 1961年,我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盐池中学。8月10日,盐池初级中学致信:
张兴昌同学:
接县人委(61)盐教中字第372号通知,将你分配于盐池中学学习。望见信后愉快地接受分配,克服困难,备足备好所用生活用具、学费、伙食费、学习用品和购置费等(商品供应证速交学校,粮食关系、户口迁移由学校统一办理)。务于10月1日到分配的学校报到入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初级中学(公章)
1961年8月10日
到盐池县城上学时家里无人送,铺盖行李暂放在大水坑寄存着。联系本公社同学,大家都各有走法,不能同往,于是我背上干粮,步行到大水坑。那时无班车,我正在犯难,遇见张生芝送张生兰到盐池中学读书。他们赶一头驴,把我的铺盖带上,我随同前往,走了两天行程110公里,到了盐池县城。
校长张德一先生(1959年)
盐池中学创建于1955年,始为初中,校址在县城东南角。1958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并附设三年制师范班(1962年停办),附设农场两处。1961年,全校有8个班,其中师范班两个,在校生不到200人,教职工24人。校长张德一,副校长冷德全。有许多老师是支宁的外地名校高材生,他们为盐池县的中学教育打了基础。我在班里任学习委员兼校团委委员。是年,盐池县团委、县教育局和盐池中学分别授予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称号。那时在盐池中学上学有我的乡邻谢安利、陈耀华、贺正选、王新民、罗世昌、王月巧、桑风亭、张有明、孙得祥、王增广、张世贤、范登科等,师范和农中的有施俊龙、吴秀梅、贺继选、夏慕珍、庞义和李森等。同班还有原在盐池县上学的宋保善、刘育清等。那时学校抓阶级斗争抓得很紧,虽然政治压力大,老师们饥饿、疾病缠身,但上起课来,他们还是精益求精,严格要求。
劳逸结合 1960年起,国家贯彻“全党动手,大办农业”的指示,农民实行“三自一包”和开小片荒政策,机关、学校大办农场,全国人民咬紧牙关共度困难。盐池中学为了减少学生体力消耗和浮肿,不上早操和晚自习,强迫实行劳逸结合。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到野外挖野菜或在收获过的农田里翻土豆,找菜根、黄萝卜,回来在教室火炉子上烤熟吃。学生宿舍冬天不生火,全是3间一套的大房子,用土坯砌成大炕的围墙,中间垫上麦柴,学生在上面铺上毛毡、皮褥子等。我是团干部,和校团委书记李弢文老师关系密切,他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当时给高二代语文课,他讲课让人佩服折腰,他的行楷板书,可称为作品。得到他的指点,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尤以中国古典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和俄罗斯文学为多。夜间睡下点上小油灯读书,学校不干涉。
高中寒假 1962年1月28日放寒假(腊月二十三),盐池县南四社的同学联合起来,共40多人往回走,下午4点从学校出发,赶月亮上来已走20公里来到青山公社高记圈梁头。大家都穿大皮袄,休息一会吃点冻成冰茬的干粮继续走。赶天亮约走40公里路到达侯记河,在饭馆吃一点。从侯记河到大水坑有27公里路下午5时到,在陈万鹏老师的办公室我一觉睡到第三天即1月30日。起床后腿疼得迈不开步,万鹏老师做饭我饱吃了一顿。那年老师种的土豆丰收,陈老师给我看了他的口粮家底。饭后,我活动了一会,又能走路了。从大水坑起身, 35公里的路走了一天,到张家湾时天已黑了,上炕躺倒,一觉睡到肚子饿醒,已是1月31日上午10点,吃了一点又睡着了。我要庆幸,整个假期我都是在族姓家中吃饭度过的。2月19日(正月十五),我同刘育清从家里起身返校,20日下午黄昏时已走到青山公社郝记台村,到晚9时许挪到猫头梁大队部,幸好盐池中学毕业生牛万喜在这儿当文书,盛情款待,做了一锅揪面,让我们吃饱喝足了。21日赶开课时到校了。
真话难讲 1962年“,大跃进”中盲目办起的厂矿企业、学校下马了,精简干部,充实农业第一线,生活开始好转。我发奋读书,做着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梦,做着我上大学毕业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我抱着这些决心,在陈万鹏、张德一、李弢文等老师的影响下,我充满了浪漫的信念和野心,专心致志求学。
初中时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一团火式的热情,那个时代的教育,把中国社会的治理、社会政治描绘的锦上添花,如何看待社会除了阶级斗争还是阶级斗争。一言堂,老师也是一言堂,稍持异议,被视为异己,被视为不规。这样培养的学生,政治上畸形而狂热。如此的书,政治上、哲学上、理念上越读越糊涂。我很欣赏马鸿宾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甘肃省副主席时,回到他的家乡去给中学生讲话,他说:娃娃,好好念书,书念好了,长大挣钱!话虽然直白了一点,但抓住了主题。读书对绝大多数人,还是首先解决眼前最实际的问题。空话大话全是废话。那时即使与学生关系最好的老师,在私下也不敢如此讲真话。
县级“五好民兵” 1962年,中苏两党意识形态论战炽热,国际形势紧张,中国大办民兵师,中学生民兵训练提到了一定高度,我被任命为民兵副连长。学校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集中民兵训练。实弹射击考核时,我放了3枪,竟然得了优秀。一次利用地形地物演练时,我们年级分为甲乙两队,由体育老师和县武装部教官分头带领。在演习现场,甲队防守高地,乙队攻夺,我在乙队。命令下达后,我们离开掩体,利用地形地物迅速向目标靠近。在一片开阔地段,同学们向前冲锋,突然我的裤带断了,我立刻趴下,迅速结好,匍匐前进,然后跃起冲上甲队防守的土岗。演习结束后,老师和教官总结说:“今天乙队利用地形地物夺取甲队防守阵地的演习中,只有张兴昌同学利用地形地物,动作熟练速度快,战术灵活,在甲队火力突然集中猛烈的情况下,在开阔地段,卧倒速度快,能迅速匍匐快进通过火力网。其他同学直冲上来,伤亡太大。尊严使我无法面对全体同学说裤带断了,也就哑然了。1962年10月我被县武装部评为五好民兵,与这件事是否有关,我不得而知。然而是年我被县文教局评为三好学生,被县团委评为优秀团员,肯定与此事无关。
五 群英任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各著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祖国边疆教育,他们来到宁夏盐池县,同当地的老师一同组成了盐池县优秀的中学教师群体。这支中学教师群体是盐池县中学教育的功勋和开拓者。我有幸接受过他们中部分人的教诲,感到十分欣慰。
有教无类的颜自强先生 颜自强先生为盐池县书香名门出身。先生的父亲颜生光好古文,研读不辍,造诣甚深,曾任民国盐池县政府的教育局长。颜自强先生毕业于绥宁师范。1958年大水坑初中始建,首届学生开始上课时,颜先生教数学和语文两门课。先生讲数学效果特别好,他的循序渐进和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懂,公式定理一下就讲明白了。他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母亲的亲昵和父亲的严格要求的那种爱,他深受孔子“有教无类”的影响,对学生一视同仁、一视同教。在那个年代,他不去人为地制造有类而歧视部分同学,因此,同学有问题都喜欢找他。
一次我将学校的留声机发条拧断了,虽然我正在给校长刻写文件,校长也是我尊敬的老师,但我权衡后,还是先告诉颜先生,这也可能给他带来麻烦。当然有可能被视为另一个中心。颜先生的“有教无类”:不管用什么标准,学生只要一招收到学校,教师就应“有教无类”,一视同教。当然颜先生的爱与严是统一的,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所以颜先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情犹父子。先生这一传统理念,在那时是不行的,虽然先生做人的准则是外圆内方,但历史不能容他,他还是因出身挨整了,被整得很惨。他离开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在他被管制强迫劳动时,1966年,他家在北园子住,我在县城办事住招待所,一位朋友当时“戴帽子”,招待所不让住,我给颜老师写了个条子,这位朋友在他家偷住了几天。经过人生的一大段磨难,先生以后成了盐池县财政局著名的高级会计师。他的讲台下那些会计师,为他精深的会计理论,为他清晰的逻辑思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课风度所折服。还是“有教无类”老一套。
躬行作则的陈万鹏先生 陈先生1936年生于江苏省兴化县,毕业于上海师大数学系,1958年分配到盐池中学任教。1959年调大水坑中学,是我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先生当时风华正茂,先生的为人和教数学一样,有方圆有规矩,先生上课的程序和板书一样,规范漂亮的粉笔书法,一节下来满满一版,引论、命题、定义、推导、结论、公式定理,一目了然、满满当当。知识如同板书整整齐齐地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中,何时需要,意到即拿。那时全班同学都在轻松中学习数学,这就叫名师高手,这就是先生的绝技。学校虽小,有名师一灵皆灵,学生也自信胆大,遇到什么检查、考试、公开课,底气足而不慌张,什么题都敢举手,能到众目睽睽的黑板上去演算。先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躬行作则,太多的说教没有,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也做到,并在盐池县教书一教30年。1987年他调到宁夏职工科技学院工作,先后任教务处副主任、经济系党支部书记、经济系主任。
陈万鹏先生(1961年)
魅力无穷的李弢文先生 李弢文先生是汉族,湖北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9年支边到盐池中学,在高中任教。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先生的人格来源于博览群书、精辟的见解、学贯古今的知识、才华横溢的文采和高尚的人品。先生未给我们班任专职语文教师,但我多次听过先生的语文课,多次听他的讲座和对时政分析的演讲。先生浑厚、清晰、准确的普通话,潇洒、圆润、秀丽的行楷板书,得体且优美的演讲风度,使学生折服。他讲课风趣丛生、幽默百出,大有列宁演讲的灵气和帅气。他的每堂课都是演讲,内容烂熟于心,文采全在动嘴之间。讲到古文名篇,皆琅琅背出。说文解字、篇段分析、先秦散文、诸子百家、版本注释、引用列举,如语汇单词脱口而咏;各种对比、句析缕明,授课者篇篇哲理,听课者堂堂过瘾。他的课是甘露,是精髓,是享受。我的同学曾说:“他的大脑袋里,全是智慧和学问!”
先生的作文教学,命题引申,高人几筹,条条朱批,点点金石。比喻暗示,豁然开朗,大笔高手,折服人心。他周围吸引了很多学子,可谓门庭兰香四溢。1961年,先生兼盐池中学团总支书记,我任高一班学习委员兼团干部,机缘有分,接近他,学习他,从先生身上我感叹学富才高是一种魅力,亦体现出孔圣人的“不言之教、不言而信”之效果。要求学生的行为规范,先生每必躬亲,是人格,是风骨,是魅力。是年冬,因写发言稿,我去请教先生。盐池县委在最困难之时,给盐池中学教职工每人供应了一副羊杂碎,先生在火炉子上煮,非要我吃羊肝子,我执意不肯,他却很生气,我只得就范。那是饿死人的年代,他都浮肿了。他看到我穿的棉衣很单薄,四处透风,替我又拉又焐又嘱咐。他的话让我温暖了一生。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先生给我来过两封信,为我迷途拨雾、坚定信念夯实了基础。先生为盐池县高中语文教学树了一面旗帜,先生为盐池县培养了一批文学爱好者,指点了一批笔杆子。1977年,先生调回武汉市,任江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的魅力是无穷的。至今我常通过电话向先生请教,是无话不谈的老师、挚友。
知其所以然的黄波先生 黄波先生是位潇洒、年轻、英俊的俄语高级翻译官,因前苏联专家撤走,调盐池中学教俄语。教高中俄语对黄先生是千里马守槽头,余力无穷,他本来就是新疆外语学院的高材生。一身干净泛白蓝色的中式外套,锃亮的皮鞋,夹着一本书,捏着两根粉笔,笑哈哈地走进教室,一声起立,一个高雅的欠身礼,一口流利标准的俄语,谈笑风生,抑扬顿挫。时而学生捧腹大笑,时而应答如流,时而朗读。说来也怪,黄先生一堂课几乎不讲汉语,学生也跟上老虎学猫步,那样的愉快、高兴,一堂课时间过了,就那样教出了一批俄语尖子生。名师严教出高徒。黄先生是个乐而忘忧的人,始终微笑着,走路哼着轻乐曲,衬以蓝天白云和校园一群活泼的中学生,美丽、可爱、和谐,这是那个时代老师的青春展示。
演说家王存辛先生 王存辛先生1938年出生于西安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始分到宁夏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61年调盐池中学任教。是年王先生给我代历史课。王先生高个子,略浮肿,不重修边幅。他上课能海阔天空的教,演说或讲课双绝。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说“慕尼黑会议”,先生就能扮演模拟世界各个巨头。讲到莫斯科保卫战,他便进入斯大林和朱可夫的角色。台下的学生随着他的思路或紧张或欢欣,一堂课下来,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意义,板书一目了然,学生基本记住了,有的铭记多年,甚至终身。那时他常到县文化馆去给市民说书《红岩》,喜怒哀乐、台上台下、浑然一体。他的风格同说旧书的不同,他是学者,在关键时的点评真叫茅塞顿开。先生代的课当时不在主课之例,按理他应该轻松,但也没明没夜,读书读书,提倡刻苦读书。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条理不迷,穷理格物,晓然具著于心目,垂垂为教,听其言,皆去所疑,而可见于行。不知先生学问精深的人,或言先生为铁嘴,其实是学问。自然他的门下学生也是一圈子。1977年王先生调回西安,任西安教育学院历史系教授,论文与专著与先生等身,这就是功夫。
物理大师王安先生 王安先生毕业于甘肃师大。我上高中二年级时,王先生给我们代物理课。以前张忠先生代,突然换成王先生,自然有新鲜感,但这种新鲜超出了我的预想。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制服也还贴身,黑板的右上角写上“物理教师王安”6个字,其他废话一句未说就进入了他的角色。他的手好像电的正负级,他翻来覆去的比划着;他不像是在讲课,好像是魔术师,不断地在变幻魔法。学生全睁着眼睛、张着嘴巴,一会凝神,一会释然,一会似有所问。讲台上的魔术师牵着你的鼻子,跟上他走;魔术变完了,揭开遮羞布,让你看见谜底。全体同学笑了,他手一拍,好,今天课到此结束。他的头上、脸上落了一层粉笔灰。
接触多了,未免知道这位先生的一些小秘密。王先生给高中代课,也给初中代班,要当班主任,就管得多了。先生的一间办公室,对门的墙上挂一块大镜子。门靠右开,进门靠右是办公桌,门的左边是大窗户,窗下是一张单人床,被子枕头靠窗户一头摆放。工作累了先生躺下,顺手拿上一本书或杂志,借窗口的光专注地读起来,既能解困,又能享受。我常去交班上的作业,也碰到先生在教育他班内的个别同学,很正常,我没在意。
一天,王先生所代班里两个同学做了错事,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先生让他们到办公室去,正巧我去送作业。远处看见两个学生对着王先生办公室的门,在外打哑语、做鬼脸,既模仿先生平时批评学生的经典动作,又模仿先生讲课让人发笑幽默的镜头。因为他们通过办公室的门发现先生头朝窗户躺在床上的脚,以为自己大胆而放肆的动作先生是看不见的。编排够了,才到门口喊了声“报告”。他们进入办公室我正好到窗户下,听见各自陈述了所做的错事。先生说:“除了说的这些,你们还有什么错?”两人齐声说:“再没有!”先生说:“你们喊报告前,在院子里演那些戏干啥?”两人说:“没有啊!我们什么也没做啊。”于是先生将他二人的表演演示了一遍,连这两个同学都笑了。这时我才想到镜子的妙用!先生的模仿力太强,有时一个幽默的动作或症结、关键的指点,让你寻思老半天,当你进入那个境界时,你也乐了。当然,他进入角色主要是对那些万花筒般的物理现象和原理深入浅出的阐释,所以学生才称他是物理大师。他的课同学学习时不费劲,我就有盼着上物理课的感觉。
理论家曹钧先生 曹钧先生是江苏人,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1961年,曹先生在盐池一中任教导主任,给高中代政治课。那时中学里没几个共产党员,曹先生是其中之一,又加先生是上海市市长曹狄秋的外甥,能到这个边陲小县任教,已是被人刮目相看了。先生那时20多岁,身着蓝色学生装,大大方方。低标准时期,大头、宽额,大大的眼睛被一副眼镜遮在后边,虽面带菜色,但不失精明、干练、机灵和漂亮。
他给我们讲毛泽东的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左手提着布兜,里面装着教案和粗糙的劣质纸印的教材,右手拿着两根粉笔。平平稳稳地走到讲台上,布兜往讲桌上一放,从不去翻一下,也不看一眼。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开始讲课了。一边讲一边板书,一手灵气中透出逎劲的粉笔字,江苏人的普通话有轻音乐的余韵,给人以舒心的感觉。老师边讲边提问,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但当时还不理解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可能因为我兼团的干部,他特别肯提问我,所以我格外提防他的突然发难。但他的提问方式特别好,一般都能答上,有时也答不准,虽然脸红,心却不跳,因他从不发火。课堂他占25分钟,一块漂亮的板书,纲目清晰,重点、要点一目了然。他不擦黑板,恰好够用。每节课都用不同形式和方法组织同学讨论,且能接触实际。到下课时所授内容学生亦记会和理解了。他身上干干净净,潇洒地走了。
曹先生读得书多,记得东西多,有的烂熟于心,所以他的发言,谁要多事,说三道四,他会从古今中外道出一堆名家的论述,使那些不求甚解、说三道四者感到无地自容。1962年春季开学,他没来,他走了。盐池县扣住档案不给,但他还是调回到南通市档案馆。听学校负责后勤的一位老革命在骂娘“:资本家的儿子,经不住考验,逃了!”这时,我才知道,曹先生也有出身问题。不过他的学问让师生钦佩。他的为人也让我钦佩,他要不走,下一个挨整的就是他了。回想起曹先生讲课效果好,一是吃透教材,二是博学识广。他分析问题的角度多,可谓堂堂新颖,不炒剩饭,这就是功底。当然先生也有表里不一的时代共性:那时“低标准”,先生瘦得是个骨头架,劳动时,我问:“你饿吗?”他说:“刚吃饱,饿从何来?”一次我去县团委开会,回校学生正上课,我去方便,曹先生在学生公厕里,双手攥拳,紧咬牙关,满脸沙黄,向下用劲。粗糠使先生的大便不能通畅。当晚他叫我到办公室说,今天不通的事,不要对任何人说,我们要经得住考验!
2008年作者的老校友老朋友在贺兰山庄留影(左起郭德荣、张晓陆、作者)
“李克思”锦章先生 1961年10月4日,星期三,第二节课铃声一响,一个像马克思大胡须的老师走进盐池中学高一教室。费了很大劲在黑板写上课题:为了忘却的纪念。他是上海中华书局的编辑,到宁夏支教的,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他的编辑工作很出色,可谓编辑专家。不知何因,组织上非让他来教书。他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一大遗憾是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粉笔在他手里不听使唤,不是写而是捣,一堂课需用大半盒,粉尘飞扬,他咳,前排的同学也咳。他的胡须全白了,全身粉尘笼罩,脸上汗印网布。由于“倒”不出来,学生只能雾里看花,月下赏荷,朦胧而难分明,师生都不过瘾,他急学生也急。批改作业,是专家级责编的执著,文章标题低四格,段落开头低两格。我的一个“够”字,他非要改成“夠”字,而且多次纠正。我想子曰:不嫌字丑,唯羞丢笔漏点。常感到先生拿异体字过头强调,标题低四格动辄纠错半堂课,似有近“愚迂”之嫌。他对学生作文批改,有的接近替学生重写,认真而欠得法。这种编辑风格的使劲法,一个学期下来,他瘦得很厉害,额头的青筋尤为明显,这种煎熬是饥荒与择业磨难的见证。那时中苏关系吃紧,共产国际风云多变,锦章先生“关于陶利亚蒂批判”一文在学校专栏中发表,文章引经据典有些马克思文风之势,于是学生送他“李克思”的雅称,当然与他的大胡子亦有关。同学常惋惜一个优秀编辑,非逼他去做他不擅长的工作,私下悄悄称他“老生唱旦”,实为感叹这层知识分子择业个性特长的被扭伤。我常想如果将他留在中华书局工作,他的成就会大得多啊!何不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扬长避短呢?
后来锦章老师调吴忠师范任教,从聆听教诲的学弟口中,我也多知先生的情况。我步入教高中语文时,亦如老师那样说文解字,亦常体悟到锦章老师的渊博。但多年的粉尘吸入,多年扭曲使劲去跋涉,损害了先生的健康而使他在改革开放之初早陨,所以孟子曰“术不可不慎”,是有道理的。
六 我的婚姻
一段难写的话 我不想写这段文字,但这是历史;我不能忤逆不孝,评说父亲的决策,但父子可以明理;我不该去说,一生十分谨慎的父亲只有一次不当的决策,但我必须去写这段文字。历史没有假说,只能如实写。我的姑父刘太明住白记洼子,离我家5公里山路。小时常跟母亲到姑妈家探亲。姑妈有7个男孩一个女孩,家大人多。姑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子过得富裕,在民国政府地方政权中任过小职。他的长子刘生焕给民国盐池县政府县长陈步赢任过秘书,解放后留用,在大抓阶级斗争的年代被列入另册。我母亲去世后,特别是我上中学放假后,父亲常让我去看姑妈,她是父亲的姐姐,当然对我疼爱有加。每次去跟上表兄们干点活,弟兄7人,只有老六、老七比我小。老七与我又是初中同学。但姑妈拖累重,又加姑父政治上受压,环境使他们无法为我做更多的关照。人是在一定的圈子和网中生活的,这个网会作用你的各方面。在这个村子里留意我的人很多。姑父为二,他的四弟有个女孩,姑妈很在意。一次姑妈非要带我去串门,在我的眼前她不过一个毛丫头,带着她的弟弟们在放鞭炮,见我们去,脚下生风,逃的无踪无影。慢慢表嫂们放出话,给我安了个“对象”,我坚决予以了否定。没想这件事在姑妈的牵线下,得到了父亲的首肯,就如一张网,沸沸扬扬到处下套、造舆论,给我难堪。家里的嫂子也围攻我。
走读书之路是我的追求,也是祖父和父亲的期望,他们曾经读过书,但1957年以来,读书人,特别是大读书人,时在蒙难中下放改造、监禁。父辈们经过社会政权更替,经过战乱,目睹文人潦倒的惨相,但都未动摇过我读书的信念。1963年1月父亲不顾我正在读书,令我结婚成家。这件事对我施压是前三个月的事。父亲既当父亲又做母亲已“抗战八年”。母亲去世后父亲没诉说过他的艰辛,但他的流泪是在夜间我睡熟之后。我的性格是吃软不吃硬,父亲的个性倔强说一不二,他对我提出这事是早有深虑的,他表面平静如水,似无一点强求与压制;实际上是软中有胁,柔中有硬。父亲的痛苦让我时时碎心,我面临前途和命运的大选择,不承诺,父亲也不申斥我。
三次逼婚 1962年农历九月,庄稼刚上场,父亲给我背来炒面和棉衣。他徒步100多公里,脚上皲裂疼痛走进学生宿舍,再也不能动了。第二天我请了假,陪父亲上街买东西,买的都是婚嫁的零碎,在老医院的后墙外,他坐下不走,对我提出这件事,我讲理由说服他。父亲是读书人,非理不齿。看到他的喉头不断蠕动,我的内心很难受。那天晚上我陪他看了盐池秦剧团演的《赵氏孤儿》,我伤心,父亲眼含泪水,既有剧中的,也有现实的。第三天父亲在大表兄刘生焕家住了一天,第四天,他起大早走了,是徒步。两个月后,一天下午准备吃饭,父亲突然出现在我的宿舍门口。农历十一月,刚下雪不几天,他的鞋上带着冰雪泥。我愣了几秒钟,接下他肩上背的干粮和给我拿的毡靴子,我落泪了,哭得同学莫名其妙。父亲步行两天,半夜里脚才暖热。第二天父亲在宿舍休息,我下午课上完,他又到外面同我谈,我还是坚持不松口。第三天上午,父亲去见张德一校长,下午张校长找我去谈话,校长却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劝我,说父亲“八年严慈之爱”不容易。那时高中生允许结婚。父亲两趟步行400公里,专程来盐池逼我、折磨我的意志。当然他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是他要完成的任务,是天经地义的。父亲不再续娶是为我和小妹不失去父爱,多是为我;现在逼我结婚,他说还是为我。人是时代的产物,很难跨过时代,各时代人都有个人的活法,我不能再让父亲跑路,我妥协了。条件是我还要继续读书。父亲走后,我觉得不妥,立即给家里写信,让婚期推到高中毕业后。这时嫂子以为我在学校另有所爱,匆匆将婚期订到1963年1月(腊月十二日),兄长怕我到时逃跑,学校刚考完试,他就徒步来到学校,逼我同他一同走回家。
刘生桂家里姊妹4人,三男一女其为二。她读过小学。她父亲是憨厚老实的农民,家里日子只是不饿肚子。我们的婚姻是姑妈牵的线,后面的事均为媒妁之言,她是父母做主,我是父亲说了算。我们本人说不上对方的优劣长短,到公社结婚登记也是一种程序而已。婚礼尽了父亲最大的努力,虽是“低标准”的尾声,也宴请了200余人。我的上衣是裁缝做的,有些窄;裤子是姨妈做的,合身样子也好;棉祙子是嫂子做的,鞋是李姨妈做的;内衣是三姐做的。整个安排是二妈参与谋划的。
苦涩中让步 学校就要开学了。一次父亲不在家,兄长喊我去铡草,趁无人时他说:“把你家里的户口转回来。”我说:“不是说好不转吗?”在事前所有谈话中,涉及生桂结婚后我去读书,娘家的条件是暂不转户口在娘家住。我具情一辩,长兄说:“人娶来,管他呢?再说我也养活不住。”我明白了,这里有个套,都是在完成任务。长兄说:“你成家了就得养家!”其实那时父亲47岁,是个年长的劳力。妹妹15岁,早不读书了,推碾做饭,在队里干活,已经能养活自己。长兄3个孩子,我拖累了父亲。母亲去世后,父亲做了很大的努力。尴尬中我们不欢而散。我的成家,一开始就潜伏了对读书的不利。无论如何我要上学去,1963年正月十五日我将妻子送到娘家,准备正月十八日走学校。我没有办回户口,长兄背着父亲和我发生了争执,使我在人生道路上面临一次大的决策。我意识到另一种前途。我想把同长兄争吵的事告诉父亲,但父亲为我已难为8年,他的难处已够多了。
中国人,以成家划界,成家就意味着你要尽义务和责任,要尽孝赡老。因为婚姻一开始我就反对,多次给家里写信,拒绝订婚。父亲动用了家族的力量,苦逼;嫂子怕我在学校另有所爱,设圈利用家族的感情,形成合力,众口一词逼我。这些过程,各有所释,各有所烦。世俗认为我出去读书,婚姻就不存在。父亲也难脱其俗,难以究理。我当时只是为了读书,无论如何生桂是无辜的,伤及她是无理的。这段经历我一生不愿提及,不愿伤及任何人,更不愿伤及我的长辈和亲人。经过两天摩擦,父亲虽惋惜,却显出了无奈,原来此事父亲与长兄之间已发生过争执,所以前面的承诺根本不算。看到父亲的为难,看到上学经费筹措的艰难,我决心走自学考大学的路,我有这个能力,我是一个自信的人。开学了,我未到校,学校得知真相后,班主任常老师,团委书记李弢文先生,校长张德一先生,全班同学无论男女均来信了,他们力催我回去。这是我很痛苦的一页。
七 政审碎了大学梦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利用空余或寒暑假干农活,但那是有限的。这时,我又冒出了对过去政治说教的轻信,最苦最累的活我抢着干。把自己与董加耕、邢燕子相比,他们是当时国家树立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典型。白天干农活,晚上自学高中课程,学习材料全部由盐池中学老师提供,每天在子夜一点钟休息。为了争这口气,我和生桂达成协议,我若考走(那时大学是助学金制),家里的开销,向亲友借贷,再不要拖累父兄。我学起来一不要命,二能钻进去,三可深钻研。人的毅力就是最大的潜力,就是潜能,是资源。那时考大学对我来说不难,从学校拿回的卷子,我全能答出,自信能得80分,那还属优等。是年8月,二姨兄嫂来看父亲,见我吃了一惊,我整个瘦了几圈子,皮包骨头,衣带渐宽,以前的衣服又宽又大。为了自学,11月份,我自筹110元买了一台飞乐牌收音机,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函授频道学习,这在盐池乡下是第一家。12月份,大队支书马生礼调我去接王启良当文书,以后又兼了会计。这样,我的自学时间就更多了。
1965年4月,我报名考大学,在政审时卡了壳,我找公社书记蒲汉章,他说:“咱们公社有一批优秀青年,如你、何振家、范应春等都很突出,但就是这个政策,我们是有成分论者。”我说:“我是下中农。”他说:“兴昌,1936年你家是被打过土豪的!”我说:“那不是欢迎的吗?”他说:“再不要书呆子气,社教马上就开始了。”蒲汉章是个文人,他又说了一些官场上的鼓励话,但我什么也没记住。一个阶级出身,何以卡死三代人?已经30年的往事,非要他的孙子辈付出代价。联系到一些机遇从我身边流过的原因,我明白了一切。面对一层人的厄运,并非我一人,也就释然了一点。是年入冬,县社教工作组由王天礼、曹亮等3人组成,到基层两个月,清账目、清工分、清粮食、清财产,被称为“四清运动”。工作还能走群众路线,比较平稳。就因为成分,我受了不少凌辱,终因群众口碑好,未被格杀。
总是
我将一个梦
系在一只无帆的船上。
没有目标
没有终极
就这样在风雨中飘摇……
曾经
船碎了
梦也碎了
唯有
那一颗心
在不朽地呻吟……
我不知道
这样启的船
又将载我向何方……
给您一个祝福
您便能在自己的
世界里徜徉
给我一个希望
我就能在风雨
飘摇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