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魂

泾水,是一条河名,也涵盖了地域。更深层次上却是一条文化河。泾渭的“清浊”问题,自《诗经》时代起即引起了文化人的关注,历代学者诠释它,诗人描摹它,沿袭了数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泾渭分明”,更成为世人评判事物的标准。岁月的逝去,没有也不可能淡化凝聚在它身上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演进轨迹。仅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看,在世纪之交,中国旅游文化出现了新的时尚和历史性发展的时候,百泉汇而水清洌的泾河,颇具神秘色彩的老龙潭、凉殿峡、二龙河的历史和民间文化传说,峰峦叠嶂、碧波涌动的大自然原始风光,已走进了当代人的审美视野,并以其钟灵毓秀的本色吸引着江南塞北的游人。

游览六盘山腹地的老龙潭、凉殿峡、二龙河,情趣与心境、观赏与感悟不同于旅游其他名山胜水。因为,这里是黄土高原上的江南景观。新编《泾源县志》里称其为“绿岛”,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是独具秀色的。游人身临其境,心境自然洁净渺远。近年,旅游开发之大潮也同样波及这内陆边地。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这块“绿岛”,也正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游人,人文资源也独具特色。泾河源头老龙潭,相传是魏征梦斩老龙的地方;《柳毅传书》更是唐传奇里的精品;成吉思汗避暑消夏的凉殿峡,不仅游人向往,成吉思汗的后人也来此寻根问境。这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曾使当年的济公和尚流连忘返,在此凿窟造佛,修身养性。台湾后裔曾数度来此参拜,成为海峡两岸文化寻根的渊薮。

泾水,曾伴随着中国民族史、文化史而由古代流淌到今天。泾水流域生息、繁衍过古代民族,也孕育过《柳毅传书》这样的传奇故事。在泾河源头,无论游人观赏荷花池的景观,还是凉殿峡、二龙河的秀色,一旦进入这个奇妙的世界,清醇洁净的泾河水便使你想起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人和事来;更让你体悟出水文化留给世人的无尽的情趣和永恒的魅力。

正由于此,在1997年国家旅游局开辟的16条旅游专线中,泾河流域已在“丝绸之路游”专线之列。在宁夏地区,六盘山旅游区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为域外游人所瞩目。

泾水魂

泾源县城南大约20公里处,是泾水的源头,俗称泾河脑。而今游人至此,已有立碑在泾水之侧。泾水荡荡,随物附形,不舍昼夜。孔老夫子从观水得到了睿智和启示,教化至今。同理,观泾水,游人也会从观赏过程中感悟历史,洞察人生。

任何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水。古人把生成世界的物质叫做“五行”。《尚书·洪范》里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居五行之首。水为万物之源,水养育了万物。故《春秋》云:“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信由生。”看来,古人把水的作用看得十分重要,不但认为水是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之本源,而且对水作了东方哲学式的理性剖析,赋予它多种人的品格涵养和社会特性,将自然物的水与社会的人等同对待,使它们具备了某种同一性。于是,中国的水文化就应运而生了。泾水文化,正是中国水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

把自然物的水社会化和道德化,是中国水文化的灵魂所在。由《周易》里说的“水养物不穷”,到《老子》里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都在说水具有宽厚大度的精神,而且对万物的恩泽无穷无尽,自然物的水已被赋予了自身以外的美德。影响最大者,恐怕就是汉代刘向在其《说苑·杂言》里记载的孔夫子观水的感悟过程。

孔子很注意从观察水流的形态中得到人生的启示。有一次,他正在观察东流之水,他的学生子贡问:君子见到大水必定去观察,这是为什么?孔子说:水,养育了万物,却没有自己的功利目的,像德;水向下流去,曲折而有规律,像义;水流源源不断,没有尽头,像道;如果决堤奔泄,立即回响应声,奔赴百丈深渊而无所畏惧,像勇敢;水注入器皿必定是水平的,像执法一样;水盛满了,用不着去刮平,像公正;水柔弱细小,却无所不至,像善察;任何不净洁的东西经水冲洗就净洁,像善于教化;经过千回百转也不改变方向而径直东流,像人的坚定意志。所以,君子见流水必定观看。

孔夫子在回答观水的感悟时,已经赋予水这一自然物以社会化和道德化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教益极深。应该说,这是我们了解中国水文化的关键所在。这是孔子根据水的不同形态把它比作人的道德、仁爱、礼义、智慧、勇敢、坚定、灵敏、胸怀、有为、意志等,近乎所有人的美德都可以从山水中得到应有的启迪。

游览泾河,感悟泾水,虽无波涛汹涌之状,却有九曲回肠之隐;沿峡谷湍湍而下,随物走势,荡然而行;清冽朗朗,银铃汩汩,伴随着风雨沧桑的变故,送走了数千年的岁月,却仍旧青山依依,碧水潺潺,除了自身所蕴藏的大自然的情韵外,留下了足以使后人旅游感悟的文化积淀。

水文化旅游,是现代人生活的新时尚,但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行千里路,读名山大川,古往今来的旅游活动皆与水相伴。与人类发祥地相伴随的泾河源,既是一幅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也注入了人类活动的深厚文化积淀。说水文化旅游是现代生活的新时尚,是因为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面对林立的高楼,深感生活的空间太缺少水的滋润、河流的内涵。在以水文化为背景的旅游中,人们可以悦目、怡神、陶情、增知、调整身心。按目前“水文化旅游”类型的划分,泾河源旅游属观光型自然景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水,世上万物,无不受它滋润,难怪久居都市的人向往山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泾水之游,既合现代人寄情山水之意,也合现代人的旅游情趣。

泾水与周文化

水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而论之,不但中国的政治格局、地域变迁与水有关,而且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都因了水系而发祥。小而审视,亦是同理,泾河流域,地处黄河中上游,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周朝先祖不窋由陕西武功迁至甘肃庆阳,不窋的孙子公刘又从庆阳迁至豳(陕西彬县),活动地域多在泾河流域,发展生产很有成就。泾河源头所在的固原,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与固原早期历史发展相伴随,也是早期人类文化和秦汉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地下考古证实,西周文化沿泾水已覆盖六盘山东西。

秦始皇与泾水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秦始皇西巡沿泾水出鸡头山的记载:“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而今,泾源县城西的那条穿越陇山的通道,大约就是秦始皇巡幸陇西时沿泾水而过的地方。因为,这是历史上沿陇山开辟的最早的通道之一——鸡头道,也是关中西越陇山的要道之一。唐、宋时称安化峡,今俗称西峡或荷花沟。峡口东侧的古遗址就是唐代制胜关遗址,直到宋代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废关置安化县,这里都是鸡头道上的重要关隘或城镇。

与秦始皇西巡陇西、出鸡头道这一历史事件相衔接的是修筑在泾河北岸的回中宫。如果臆测,这可能是秦始皇时修建的西巡的行宫。由鸡头道的方位及秦始皇前往北地郡的路线看,回中宫就在泾源县城西不远处果家山的二级台地上。这里遗址规模、出土文物以及文化遗存等都再现了当年回中宫的辉煌。

回中宫,是因了泾水而诞生的。由此可见泾水在古代人思维中的地位,也可见古人对泾水的倾慕。秦始皇在固原,应该说是过客,但却与泾水有缘,对当时和后来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将回中宫与秦始皇西巡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看,回中宫的位置及其修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秦始皇西巡东返时,是要在回中宫驻跸和休整的。所以,这是两千多年前与泾水文化直接联系且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睹泾水,观遗址,不能不追念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人。

老龙潭与魏征梦斩老龙

从文化的积淀与承传看,水在中国的具象是龙。数千年来,龙——这个被先民们虚拟出来的神灵,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并把自己说成是龙的传人。传统文化中的“龙”,是一个主管水旱灾害且能行云播雨的神,是一个为人间降福消灾的象征,实质上寄托了炎黄子孙祈福消灾的愿望。龙的产生和衍变可以说是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定环境、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老龙潭的故事,就是伴随着泾河水演绎出来的神话传说。

古籍记载和神话传说都显示龙与水有一种天然联系。自佛教传入以后,佛经中的龙王被中国文化所吸收,演化成一种龙王信仰,凡河湖江海,都住有大大小小的龙王。结果有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古喻,龙潭、龙泉相继而出。泾水源头的老龙潭,就是这种信奉龙王和龙王祭祀的大众文化意识的产物。

多少年过去了,老龙潭的水永远不涸竭,传说是因为老龙潭三潭深处住着老龙,这老龙就是泾河龙王。老龙潭与龙王的传说故事随着岁月的逝去已演绎得魅人动听。民间有不少关于泾河龙王的传说,但其中最著名的是“魏征梦斩泾河龙君”和《柳毅传书》,段宝林、江溶先生主编的《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里收录了这两个传说:

据《西游记》说,泾河老龙在行云布雨时,不按玉皇大帝的旨意办事,擅改时辰和降雨数量,违犯天条,玉帝下旨让唐朝宰相魏征第二天正午时将其斩首。泾河老龙托梦给唐太宗,请太宗救它一命。第二天,唐太宗召魏征进宫下棋,想以此拖住魏征,使他到时不能去斩泾河龙王。到中午时刻,魏征便打起瞌睡来,不一会儿脸上大汗淋漓,唐太宗还拿起一把扇子给他扇凉,想让他睡得踏实些,拖过正午时间,才能救下老龙。正扇着,只听魏征大叫道:“杀!杀!杀!”没喊叫完就醒了过来。太宗问魏征喊什么,魏征说:“我刚才喊杀的是泾河老龙。正当我斗得满头大汗,怎么也无法下手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清风吹得我飘然而起,我像长了翅膀一样,轻松地斩掉了老龙。”唐太宗一拍大腿说:“糟了,我帮倒忙啦!人算不如天算!”

魏征没伸胳膊没动腿,就这样在梦中将泾河龙王斩于老龙潭的三潭。现在如果从山崖上向对面望去,峭壁上有个土红色的洞,洞里渗出一线红水,据说那就是泾河龙王的血。

老龙潭四周群峰耸立,山峦叠嶂,峭壁嶙峋,山环水抱。这里清山秀水,林木茂密;奇花异草,芳香四溢。峡谷中泉水叮咚,瀑布飞扬,潭水聚集在不足1米宽的石罅里,水急而涛声骤起。《泾源县志》记载:笄头山内百泉涌出,前汇为三个潭,每潭左右群峰环抱,中开如门,顺流而下,每潭相距半里许;中潭圆形,阔约2丈,深不可测,上下两潭一方一圆。因了魏征梦斩泾河龙君的传说,泾河源头便有了老龙潭,因了老龙潭,山也就有如同龙水一体的灵气。身临其境,这种传说的故事与波光暗绿的碧潭相映,真让人能生出些飘逸眩遑的感觉来。只有在这个时候,游人才能亲身感悟到水文化的神奇力量。因为,中华文化,又常常被称为“龙”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究其发祥之根源,应归功于水文化。

泾水之源与《泾水真源记》

古人倾心于山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学作品的出现和传世,就是古人畅游山林水涯之后感悟的结晶。旅游文学,顾名思义,当指旅行这一特定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即是行为的产物。首先必须是纪行,这不但要描摹清山秀水,追溯神话传说原型,典故名物之遗迹,而且还要探求山水真相,感悟山水景物的审美体验过程。胡纪谟的《泾水真源记》,就是他考察老龙潭纪行的结晶。

自《诗经·邶风·谷风》中有“泾以渭浊”诗句以来,数千年间,历代都有不少的诗歌来描写它的清浊,也有著名学者的注疏和典籍载记。有趣的是时序的年轮转到18世纪,一代盛世帝王乾隆皇帝——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推崇者,他在处理朝政之余,披阅典籍,博览古今,深感泾水之“清浊”问题尚有嫌疑。乾隆皇帝很想了解原委,考察泾河的清浊。1790年二月,乾隆帝以80岁高龄敕命水利学士兼宁夏中卫县令胡纪谟(山西人)亲往泾河源头作实地考察。胡县令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亲往泾水源头勘视,终于探清了泾水之本源,“清浊”问题亦随之而解。数千年的悬疑,在二百多年前已得到解决,而且留下了供后人览读的纪游文字《泾水真源记》。泾水清澈无尘是公认的。

从旅游的角度看,纪行一类的文字,实质上是作者记叙其实地考察某一地方的遗迹或景点后,写作要素在旅游文学这一特定范畴内的特殊表现,属旅游文学的范畴。胡纪谟的《泾水真源记》,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他奉命考察泾水的时间和原因,考察过程及行踪,对泾水源头自然风光的感悟,尤其是探清了泾水的“清浊”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泾水真源记》虽以纪行为主要方式出现,但实质上也属旅游文学的范畴。因为它以纪行的文学样式,详细地记述和描写了整个考察的过程。

泾水原本晶莹剔透,沙石可数。传为“浊”者,是因了《诗经》“泾以渭浊”之句的缘故。后世的笺释者以泾浊渭清而界定,未曾有人亲往泾水源头勘视,而以“浊”相因袭。胡纪谟在其《泾水真源记》里说:泾河考察是因了宋代人苏轼的“滚滚河渭浊”句及元代人曹伯启的“泾清渭浊源何异”句之故。其实,历代关注泾渭清浊的人都忽视了自然环境的变迁对植被和河床的影响,也忽视了季节性河流造成多泥沙的现象。由于这些因素所致,河水的清浊度自然会有变化。但泾水总体上是清澈净亮的。泾河源头在哪里?泾清渭浊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胡纪谟此次考察的关键所在。《泾水真源记》详细记载了笄头山的峰巅和山势,策马进入老龙潭三潭的过程。在胡纪谟的笔下,二百多年前老龙潭及其周围的景致是这样的:

……

土名泾河脑,又曰老龙潭。峡内每峰相对,凡四层若门户然。第一层峡稍宽,水亦浅。自第二至第四,水深不可测。有头潭、二潭、三潭之曰,物肖三龙祠,以祈祷焉。少时大旱,取湫。头潭旁有灰径可行,稍进即窘。此后并头潭,亦无敢入者。余策马入峡,水才数寸,溯源而上,曲折行半里,渐逼灰径,水及马腹不能涉。相隔第二层山峰,约三四丈,石崖仅离二三尺,激水注射峡中,投之以石,不见底。想二潭三潭,非人力所能到也。出峡后,欲登山俯看,而群脊如削,无从驻足。山左右俱石,小山绵亘四五里,下有清泉数十层注入川内,百泉所由名欤?

胡纪谟行踪,沿泾水直到泾川境内的汭水与泾水的合流处,始见水“色与泾源少异,然不过微杂尘沙……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泥耀目者可比”。

胡纪谟的泾水考察结果,探清了泾水的源头,辨清了泾清渭浊的原委,“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卑数千年清浊混淆,一旦分明亦千古未有之遭逢矣”。《泾水真源记》得以上呈乾隆皇帝御览,使泾渭分明“得之御正,昭然千古”。

依现在的旅游眼光看,当年胡纪谟是在旅游活动中考察泾水之源的,可谓探究求真。故《泾水真源记》以事实击破臆断,补前人认识之不足。同时,泾水源头的山水和自然景观的瑰伟秀美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美感,在山光水色的变幻中表现了作者对泾水源头自然美的审视。通过《泾水真源记》,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二百多年前泾水源头大自然景观的秀美绝伦。

从文化史的角度讲,胡纪谟秉承皇帝意志亲往泾水之源考察,且正本清源,以纠千古之遗误,也是一件有功于文化建设的大事;从旅游文化角度看,泾河源水文化从此又增添了一层诱人的光环,老龙潭的神秘色彩更浓。

在《泾水真源记》里,有胡纪谟当年考察泾水源头时看到的龙王庙,老百姓多祷雨于此。此外,还有山西庵的三龙祠。无论是龙王庙,还是三龙祠,都表现了一种承传——龙水一体,无水不龙,欲雨求龙,再现了中国千余年来的求雨风俗。三龙祠的修建与得名,可能与老龙潭三潭有关。电视剧《黄土地》里祷雨的镜头,表现的就是这种民间祈雨的传统。据传,这种求雨的形式始于汉代董仲舒,唐宋以后极为流行,人们多在水泽潭边建龙王庙供龙王神像,当天旱无雨时即在庙中举行祭祀。老龙潭边上的龙王庙、三龙祠及其祷雨祭祀活动,既是这种时代遗风的伴生物,也是龙与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今,老龙潭周围的祠庙早已荡然无存,这种祈雨的风俗也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消失了,代之以大规模地兴修水利。老龙潭水库的修建,体现了这种时代特点,成为新时代的新景观,掩映在峰巅翠绿、松柏茂密的苍山之中。往来同赏的游人,穿越缚龙、猛虎洞进入潭内,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一派高峡平湖样的江南秀色。难怪80年代初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陈奇猷先生游毕老龙潭后感慨道:“这里是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啊!”每当春夏时节,绿染山峦;金秋时节,红叶似火,是一处四季皆宜的旅游观光的天然胜地。

凉殿峡

泾水源头出于百泉。在群山奇峰的簇拥下,泾水的一支流忽明忽暗,奔腾着穿过这条长达20余公里的峡谷,向东而去。中间,又汇集了纵横交错的潺潺细流,绕过千姿百态的峰壁,不时在谷底发出悦耳的水声。尤其是掩映在石罅峰峦处的水流发出的银铃般的声音,瞬间会使游人产生一种错觉。当清醒过来时,方能深一层感悟泾水的情韵。整个峡谷中林阴蔽日,万木葱茏,岩上藤条缠绕,古松悬壁,泉水叮咚作响,伴以鸟鸣幽境,俨然一派大自然原始风光。游览和体悟这里的山水景致,便会生出北国粗犷豪放之雄气与南国水乡俊美之秀气相融会的独特意境来。这就是位于六盘山腹地泾源县城南20多公里处的凉殿峡。

1994年初夏,我带着10岁的女儿,由13年前的同窗好友相陪,穿峡谷,涉泾水,畅游过凉殿峡。

凉殿峡,仅字面含义看就是有些来历的。在这浓阴蔽日的大峡谷深处,身临其境,自感生风,气候凉爽宜人。这既是一种风景优美的自然写照,也蕴含了一种潜在的历史情韵。就这“殿”字,便介入了历史的和人文的背景。而今,以“凉天峡”相称。其实,沿袭“凉殿峡”的旧名更有利于游人感悟它的历史行踪。一则可承传其约定俗成的旧称;二则可说明这里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更能显示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戎马倥偬之余在此驻跸避暑的历史遗迹。“凉殿峡”,大约就是因了这段历史得来的。但自我臆测:早在成吉思汗之前,这里已经是古人登临和游览的地方,是曲径幽谷间的风水宝地。否则,出征西夏、军务在身的成吉思汗,缘何会选择深山大峡谷并在此纳凉避暑?其实,秦始皇西巡并在陇山通道——荷花沟侧修建行宫,可看作是古人最早发现并在泾水源头游览观光的开始。同时,也可看作是古人早就对凉殿峡青睐的最好脚注。

凉殿峡的人文遗迹、诱人的景致当在峡谷的中部东侧。这里,是一处大约2000平方米的平台,视野开阔,清幽雅静。据史书记载,这里应该是成吉思汗当年避暑的地方。

公元1227年夏四月,成吉思汗因攻取西夏大胜,曾避暑于六盘山腹地凉殿峡。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成吉思汗在现在开城地方已修建有简易的行宫,驻扎有斡尔朵(警卫部队)。同时,这行宫的修建奠定了后来安西王府建筑的根基。成吉思汗以后的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等都先后驻跸于行宫,并在这里召见大臣,商讨攻取南宋之策。所以凉殿峡与开城行宫应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成吉思汗避暑凉殿峡应该说是大事,因为它与成吉思汗的死有关,也留下不少未解之谜。大约10年前,北京民族出版社的巴特先生,作为蒙古族后裔,曾徒步考察过凉殿峡,以为可信。

从旅游的角度看,有了这么一段历史背景,再去游览凉殿峡,一些思路就有了归宿。同时,我们追寻历史遗迹的心理就更为迫切。在一片偌大平整的草地上,乱石丛中的大石头上开凿的插旗杆用的石窝仍在,青苔遍布石上,还有喂马用的石槽……踏着松软的草坪,环视这里的一切:两面山峰开阔,四周空间豁达,悠静极了,唯有泾水发出空谷回荡之声,古人说的“蝉嗓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山中境界,在这里体现无遗。摸一把布满青苔的用于插旗杆的石窝,会使游人思绪腾飞,超越时空的界限,幻化出一幅叱咤风云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雄姿和他准备攻灭西夏、攻取南宋以成霸业的宏图;还有那迎风猎猎的旗帜、参差错落的蒙古包。掬一捧泾河水,便想起孔老夫子说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泾水,送走了成吉思汗的这段历史,却凝固了一幅传神的永久历史画面,且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留给后人观览、感悟和凭吊。

法国的一位社会学家这样说过:“历史不仅属于历史……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弘扬自身的历史文化,是维护民族特性和精神的重要途径。”凉殿峡成吉思汗的遗迹,也自然体现着这种文化内涵。无论作为历史,或者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都是极为丰富的。这无论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或者放在地方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看,都是亟待开发和研究的,特别是在旅游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凉殿峡的这块“深闺藏娇”的宝地,更是一处旅游度假村的难得之处。

盛夏酷暑时节,游览凉殿峡,自有奇妙。若能在泾水涌动的岸边修建旅游渡假村舍,使游人游览,到此小住,感悟历史,领略四时变化,当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二龙河与森林旅游

二龙河,也是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相传,泾河龙王家族居住在龙潭时,六盘山腹地因泾水支流多,老龙王便让大儿子和二儿子迁居在这里。以地域和水流看,此处恰是二水汇合之处。这就是二龙河称谓的来历。

二龙河,不光是称谓诱人,二龙河流域更是奇景秀色。《泾源县志》载:二龙河境内茂林翠竹,奇峰绵延,水秀山碧,似锦绣画卷,美不胜收。其实,进入二龙河流域,除了回味美好的传说外,最让人向往游览的就是茂密的森林景观。时下,森林(生态)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同时,生态旅游将成为下世纪旅游的主流。随着当今社会日益工业化、城市化,人们饱受拥挤喧嚣之苦,已掀起回归大自然浪潮。走向森林,返璞归真,已成为时尚。国家旅游部门1999年推出的旅游主题就是生态旅游。因此,开发和引导二龙河森林旅游资源正符合新的旅游思潮。

深层考究,世上的事物和现象可总归于两类:一曰自然;二曰文化。谈二龙河,龙文化仅是点缀,二龙河大自然着实是游人忙里偷闲、娱乐和观光的好去处。

生态旅游,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含了“生态旅行”与“生态旅游”两层含义。生态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源于本世纪60年代。传统的旅游业,由于旅游者相对集中而使得景点人满为患,随之带来的是水质污染、交通混乱等。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反思和矫正。所以,泾河源头,尤其是二龙河流域将是日后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既与现代生态旅游的时尚吻合,也与日益得到重视的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相一致。就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来讲,二龙河的生态旅游是颇具特色的。文化特色旅游大有可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国外研究者认为:人文的世界并不是一个仅由人构成的世界,人总是生活在某个环境之中。这环境对于人来说并不只是生活资料的源泉,而是其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莎玛著《风景和回忆》)自然风景景观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自然风景中,主要有三种成分特别具有人文内涵。一是河流,向被看作是生命活力蕴藏之处。第二是奇峰峻岭,它令人敬畏,也是某种神秘力量的代表。第三便是森林,森林是人类的家园,它是人类环境中最广阔、最有魅力和最富有变化的地方。同时,也是自然风景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大自然风景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一部分,与山水林木和谐相处,不但是人类人文本性的根本要求,也是自然界中人类目前森林旅游或者“绿色旅游”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二龙河的森林旅游即属“绿色旅游”。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绿色的熏陶,会令人不由自主地与自然融为一体,超然物外,使人心情畅快,获得感官的和谐与愉悦,激发人的灵感,丰富人的精神享受。

泾源县地处国家级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山翠水碧,绿浪叠起。就森林覆盖面积看,无论是老龙潭、秋千架、凉殿峡,还是香水峡,都是风起涛声涌动山峦、绿波荡漾无垠的林海之地,尤以二龙河为最。这里面积20万亩,是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如果追溯时代,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黄河中游地带的六盘山、陇山绝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泾河流域更是郁郁葱葱。1982年曾在二龙河出土的一根7000年前的云杉古木,长30米,直径78厘米,经有关技术鉴定或测定,历史上这一地区就是广阔的森林地带,是浩瀚的森林区。

现在的二龙河流域,林涛涌动,绿海泛波,伴以激起千堆雪的泾河水,是森林旅游的绝好去处,尤其是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这里不仅是生长松、桦、柳、箭竹等一百多种植物的地方,而且还有金钱豹、林麝、红腹锦鸡等二百多种动物也在这里憩息繁衍。实质上,这里是一处天然的动植物园。未来青少年的“绿色明天”游、中老年的“金秋之旅”游、在职人员双休日的“绿色家园”游等,二龙河森林区都是绝好的去处。

无论游览老龙潭、凉殿峡,还是荷花沟、二龙河,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泾水是它们的根,是它们的魂!山因水秀,水因山活,莽莽林区更是因了山水而来。泾水滋润了群峰峻岭,哺育了花草树木,与大自然为伍,从古流到今,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它目睹过悠远的历史,秦皇汉武涉泾水而登六盘,感叹过世纪之沧桑。突厥民族的战马,吐蕃民族的铁蹄,也伴随过丝绸古道上的商贾、僧侣和使节。战争和文化一并融进这绵延不尽的泾河里。而今,依然那样悠然自得,那么自信。

古人把自然物的水,与社会化、道德化的社会属性衔接在一起,对后人颇有启示,它是中国水文化的中枢和精神所在,泾水之魂,泾水之要义,也应该如上说。愿人们去畅游,更盼游人们去感悟。

199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