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古城与古城墙
灵州自古便与黄河有着无尽的瓜葛,灵州的得名与黄河有关,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置灵洲为薄骨律镇。也许是黄河之水泛滥成灾的缘故,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时,去掉了三点水改“洲”为“州”。
明代灵州城墙西北角
千百年来,黄河赋予灵州塞上江南般的美丽与富饶,黄河也使灵州城频遭水患,演绎出传奇般的历史。自明代起,灵州城因黄河数次改道,屡遭灭城之灾,迫使灵州城不断向北迁移。仅在明代,灵州城就因黄河改道而三易其址,迫使州城不断向东北迁移。据嘉庆《灵州志迹》载:“灵州城旧在黄河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城为河水所啮,移筑于河北七里。”黄河水泛滥,其势凶猛,经下河直逼灵州古城,一夜间城墙除西南一角残留外,其余均被河水崩圮而埋入黄河故道,在黄河以北七里处又筑城池。
《嘉靖宁夏新志》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城湮没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筑城”,即今灵武城。“景泰三年(1452年)展筑之,并南关周围七里八分,高三丈,环城河深一丈,宽五丈。” 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巡抚罗凤翔甃以砖石,城高三丈一尺,址厚二丈五尺,顶厚一丈五尺。城门四道:东曰澄清,西曰孕秀,南曰洪化,北曰定朔。上皆有楼,外有钥城,城上有角楼、敌楼、门台、炮台各四座。当时灵州城池坚固,气势更加宏伟。城墙基石砂条石,取自石沟驿地区。因取土筑城,城内外形成了数十处大小不等的洼地、湖泊,如草池坑、西淹坑、西湖、安家湖等。
明代灵州城墙西侧
据嘉庆《灵州志迹》记载,明朝时,灵州“地势寥廓,轮广千里。三十六堡环拱千里之内。堡之大者,立官职设兵卫;而远者,去州城二百里外,星罗棋布,犬牙相错,如长山率然之势。”当时灵州有花马池、清水营、横城、惠安堡等城池,辖有枣园堡、吴忠堡、惠安堡、金积堡、石沟驿、盐池堡、清水营、横城、红寺堡、韦州堡等三十六座堡寨。城内学校、书院众多,词坛、寺庙林立。那时灵州八大景观:宁河胜览、晏湖远眺、牛首飞霞、龙泉喷玉、高桥春柳、滴水秋梧、青峡晓映、黄沙夕照,成为塞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明时知州署在城东街。正德十五年(1520年),宁夏巡抚王时中在城东南兴建学宫,城内还有孔子庙、乡贤祠、崇成殿、尊经阁等校学。
乾隆三年(1739年),宁夏府发生8级大地震,瞬间银川、平罗被夷为平地,地震波及灵州,灵州城角楼、敌楼、垛口震塌,民房倒塌数百间,损伤16人。乾隆五年(1740年),灵州知府朱佐汤、千总索云飞、把总邸得伦、孙洗监修灵州城,共花费帑银6.71万余两。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七月,知州周人杰在西门外发现有数间荒弃的房屋,这里四周寂静,环境适合居住,于是周人杰捐资修建钟灵书院。十余年后,因地下水位上涨,钟灵书院逐渐颓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知州广玉、杨芳灿等又相继于城东南文庙旁修建起奎文书院,院长由郭楷担任。光绪二年(1876年),知州孙承弼将奎文书院扩建,改名为灵文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灵文书院再次扩建,改为学堂。
清时,灵州城内街道纵横,公署、学堂、坛庙、坊表等建筑物众多。
清末爆发反清战争,灵州城墙被炸出缺口两处,又给城垣增加伤痕。1913年,灵州改为灵武县。据《灵武县长余公修城垣碑记》载,1917年9月,灵武知事余鼎铭在修葺因地震和战争损毁的城堞时,从城墙下的火神庙中发现两大箱西夏文佛经,他把经卷分赠给宁夏镇总兵马福祥,马福祥又将其中一部分赠给下属张质生。恰巧张质生的弟弟张思温对西夏文史有所研究,见后如获珍宝,爱不释手,这部分经卷一直保存在张思温处,多年以后经卷辗转失散。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收得一批,经专家认定,“皆属宋元旧椠,蔚然成为大观”。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经卷被宁夏博物馆收回,还有部分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另有十多卷流失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地。
穿过城门洞看到灵武城里的街道(1923年)
南城门楼(1945年)
南鼓楼(1960年)
据日本学者考证,这批西夏文经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元代刊本活字版,是现存世界上较早的木活字印本。它对研究元代印刷技术水平和西夏时期文字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物价值。
1920年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特大地震,灵武城地下涌出黑水,城墙西南角倒塌24丈,欲倒未塌98丈,女儿墙、垛口也都倾倒。城内房屋倒塌20%,压死居民300多人,牲畜700多头。25天后,灵武再次发生大地震,城堞均被摇落,房屋倒塌过半,死亡700多人。
1940年,灵武县人郭创业出资倡议修建高庙,呈文得到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批准。驻灵暂九师师长卢忠良率兵依北城墙正中夯筑11米高台基。木工巧匠陈永宽被聘为木工总师,历经3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高庙。高庙雄伟壮观,重檐飞脊,立体雕镂栩栩如生。
1947年,马鸿逵为配合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在城墙顶挖1米宽、2米深的战壕,这是人为破坏灵武城墙之始。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在解放宁夏时,发布保护文物通令,要求保护好灵武古城。1955年,县城东鼓楼被拆除。1958年,县建筑队成立,大规模拆除城墙砖,建成灵武县城最早的二层建筑物——人民影院和秦腔剧院。1969年,政府发动居民拆除城墙,在县城修建地下人防工程,砌成总长7283米的地下防空洞。此后,城墙附近的人们纷纷拆城砖建房、盖牛羊圈。1970年,城内高庙、南鼓楼被拆除,城内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在拆除高庙墙基时,发现《砖瓮城碑记》石碑一块,碑中除“万历年敕郡县建置砖城”字样隐约可见外,其余均漫漶不清。
20世纪80年代初,灵州城墙东南拐角尚存,西北角保存近1000米。1985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残存城墙西北角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灵州城墙西北角,东西长230米、南北长155米、高10.3米、底厚9.8米,墙体外包70厘米厚三层城砖。城砖长47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
河忠堡(1923年)
1997年,修建西苑小区,于北城墙处开门洞通道一处。2007年10月,连续阴雨天,雨水冲刷致使西南城墙十多平方米倒塌。2008年6月,在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中,文物人员发现许多搬迁户院内散存有老城砖。文物管理所干部职工走街入户,经过3个多月时间征集,从民间收回城砖1万余块。
千年灵州古城几经迁移,在遭受无数次地震与纷飞战火洗劫之后,依然屹立在灵武西北角,成为宁夏境内唯一遗存的明代城墙。这段城墙传承着千年古城历史文脉,记忆沉积在城墙厚厚的黄土层中,见证着灵州的功过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