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环江淙淙入海流

2005年,是母校环县一中建校50周年,9月26日举行庆祝活动,邀我回去参加。25日,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住进环县宾馆。

傍晚,约几位同学去看环江。出城不足一华里就来到岸边。秋天的河水比平时旺盛,比平时流淌得急促,就像这小城勤劳的人,为了生活而步履匆匆。准确地说,它是够不上“江”的,只是一条河,一条陇东干旱大地上的季节性河流。平日里河床仄仄,河水浅浅,缓缓地流淌着,泛起雪白的浪花,发出淙淙的声响。一场雷鸣闪电暴雨,刹那间河水便急剧膨胀,溢满了河床,汹涌澎湃,吼声如雷,像奔腾的千军万马,跃进着,挥杀着,势不可挡,直奔大海,此刻,这河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虽然如江的时间很少很短,但环县人民却世世代代叫它江。这不是夸张,而是崇敬,是炫耀,是骄傲。因为环江具有大江大河的品质,不仅滋养了环县的土地,还培育了环县人民顽强奋斗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面对淙淙流淌,一往直前的环江,我刮目相看了,问身旁的同学:“环江流向哪里了?”同学说:“流得远哩,先融入马莲河,再进入黄河,最后流向大海。”噢,原来如此,环江不简单,是一条有远大志向的江河。由此,我忽然想起一个人,我的学兄康秀林,还想起他编纂的《环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环县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他创作的《开心曲》等大著。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见面,他一定又出了新成果,他是个苦行僧,以写作为乐。这次回来一定找他好好聊一聊。

我跟康秀林虽然同是环县一中的学生,却不曾谋面,1962年他毕业出校,我考取入校,失之交臂。其实我早在洪德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大名了。他与我的同班好友王宏宇(彬)交情笃深,王宏宇经常对我说起康秀林如何好友,如何喜文,如何孝敬父母,等等,还把写给他的信让我看。那信果然好看,热情洋溢,文采斐然,一看就舍不得放下。从此,我就记住了这位出类拔萃的学友。

1986年春季的一天,外面刮着风扬着尘。我正在编辑部看稿件,忽然门里进来一位中年汉子,中等个头,浓眉大眼,一身中山装,手里拎只黑包。风尘仆仆的样子,像个走远路的旅行者。不等我开口,他便自报家门说,我是你老同学康秀林。一口乡音好亲切,一下拉近了距离,感觉里我们已经熟识了几十年,立马亲热得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无拘无束谈起来。三句话落音,他就直奔主题,说我们正在编纂《环县志》,我今天是来向老同学取经的。我笑了说,经验没有,遗憾和教训倒是不少。他也笑了,说你的教训和遗憾就是我们的经验。你寄来的《盐池县志》我认真拜读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别谦虚,你就说说吧。他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我的心却虚了,《盐池县志》是我总纂的,1985年已经出版。那是为了向盐池解放50周年献礼,加班加点赶出来的,舛误遗漏不少。抢先上市的果子总是涩酸的。“修史之难莫过于志”,我修志三年,吃了好多苦头,一言难尽。面对老同学要实话实说,于是就给他泼凉水,说你部长当得好好的,工作也够忙的了,咋又想起干这苦差使?行话说,得志不修志,修志不得志,你现在干得正红火,如日中天,提拔晋级是指日可待的事……他坦诚地说,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趁着现在身强力壮,为群众多干点实事,名呀利呀全是过眼云烟,虚的。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身在官场,心系事业,淡泊名利,如此思想境界令我佩服。我俩天上地下东拉西扯,谈了两个时辰,快十一点了,我邀他中午到家里吃饭休息。他婉言谢辞,说下班还有一个多小时,要抓紧时间去出版社联系业务,今天务必要赶回去,单位还有一摊子事等着呢。他立马站起身与我握手道别,转身出门,迈着大步风风火火远去了。

从此以后,我们就密切了联系,常有书来信往,偶尔也通电话。康秀林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文笔好,出手快,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收到他寄来的编辑成果和创造成果。1993年10月,《环县志》出版发行,不几天我就收到了。这是一部近60万言的皇皇巨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厚重得像一块城砖。我急不可待地浏览阅读,久久不忍释手。《环县志》给我的印象是篇目设置科学,体例得当,观点正确,内容丰赡,特点突出。翻阅时下一些新编修的志书,循规蹈矩者多,如法炮制者多。而《环县志》却给我带来惊喜的创新,即敢于标新立异,突破旧体例,增加新章节。他打破常规,把“概述”列为第一编,将自然环境、物产、历史沿革等内容分3章17节,介绍得一清二楚。在“人物志”中,增加了一节,把县(团)级以上干部记入新志。这有特别意义:激励今人继续努力,为后人留下珍贵史料。“社会编”中的风俗习惯、方言、服饰、风味、住宅等章节,翔实记述了环县地方、环县人的昨天和今天,生动有趣,地域特色突出。读着读着我就浮出亲切的回忆,仿佛置身故土乡里。新修的《环县志》确实起到了“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是一部“资治”、“教化”、“存史”的好志书。

说《环县志》是集体智慧结晶的时候,切不可忽略了总纂康秀林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重任在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搜集资料,他带了助手长途跋涉,风雨兼程,奔赴兰州、西安、银川、北京,采访知情者数十,寄出征询信件数百,查抄资料200余万字。为了撰稿,他宵衣旰食,伏案疾书,三拟篇目,数易志稿,历时十载,终于大功告成,为环县人民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大概是2002年的一天,康秀林给我寄来一本铅印的自选旧体诗集《开心曲》。我感到新鲜,没听说过他会写诗,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多诗来!看完自序,吃惊不小。他于诗不仅内行,而且颇有见地。原来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学写诗,至今还在坚持。他自谦地说,“寂寞时往往呐喊几声”,是“试遣愚衷,开心而已”。他说得很对,诗本来就是诗人心灵的声音嘛。接下来,我就一首一首地品读体味,我感受到他绝非附庸风雅,而是心迹的袒露,他的诗充分体现了他的品性,即他的道德、学养、追求、爱憎、性情等,把他几十年间的心路历程,兴致间思想的变化与情感的寄托,都酝酿升华成诗句记录下来。他无论是览胜山河,关照时代,还是缅怀英烈,回忆亲友,即使吟花咏草,无不以真挚的感情进入诗境。如《咏松》:“自古为官荣华显,唯君枉受大夫衔。风吹霜打伤痕累,傲骨豪气终不减。”又如《献给国庆五十周年(四)》:“半个世纪一瞬间,创业维艰守成难。欲知历代兴衰事,司马太史有衷言。”再如《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有感(四)》:“谦虚谨慎立身本,骄奢淫逸祸患首。反腐倡廉钟长鸣,居安思危防覆舟。”等等。诗言志,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有良知,有思想,有责任,有风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为康秀林遗憾呢。他倘若不做“万金油”干部,专心舞文弄墨,写诗作词,现在可能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了。

《环县史话》是康秀林退休之后主编的。有学者赞誉它是“打开环县的一把钥匙”,我认为它还是认识环县的一张名片呢。长期以来,环县总是被人误解、淡忘,甚至小觑。固然这于经济落后,偏僻闭塞有关,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缺少宣传,自我封闭。现在好了,《环县史话》从历史变迁、经济政治、名胜古迹、民情风俗、地方特产、革命事迹、古今人物,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将环县展示给世人。尤其让世人惊叹和眼羡的当数:山城战役皮影戏,荞麦面食羊羔肉。毫不夸张地说,这几样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特产和遗产,不仅在国内闻名遐迩,到了国外也新鲜稀罕。1987年,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出访意大利,洋人看了演出,翘指喝彩OK,OK!我为康秀林热爱家乡,献身故土的精神而深深感动,他本来有机会离开环县到市上、省里去工作,但却放弃了。他甘心做故土的守望者,全身心地投入修志工作和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整理。他数年乃至数十年如一日,四处走访,八方询问,搜集资料数百万字,撰写并发表文章上百篇,将环县的传统文化资源几乎一网打尽,集中于《环县史话》,奉献给社会与人民。一个为环县制造了“钥匙”,设计了“名片”的人,功莫大焉,应该是环县的功臣之一。有史书说,“环人尚武疏文”。这是旧皇历的说法。新时代新社会,环县高知识大学问的人才日渐增多,秀林忝列其中当之无愧。他虽然没有高学历,但自学成才,博古通今。他做学问非常认真,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不迷信书本,不浅尝辄止,而是深入实际调查,反复研究考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广摘博引,有根有据撰写论文,更正了旧志书中不少谬误记载:如将环县城北的宋塔记为唐塔之误;将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州登基记为环县灵武台之误;将古萧关只认定在宁夏固原而忽略了环县也有古萧关之误,等等。他如今是人们公认的环县乃至陇东的“活字典”。2003年12月,中央电视台“走遍关中”专题片记者,采访古萧关时遇上了问题,专程找康秀林解疑释难。康秀林说,汉唐宋以来,甘宁交界地区长城沿线共有16个萧关,宁夏有15个,甘肃仅环县有萧关……讲得头头是道,记者频频点头,赞叹老康厉害。中央电视台、中宣部联合摄制“长征不朽的魂”专题片,记者到陇东,指名道姓要康秀林讲解山城梁战役。

不知不觉夜幕轻轻笼罩下来,朦胧了天地,周围看不清什么了。同学说回吧,我说回。在回宾馆途中,我还继续着方才的思绪,这环江真是了不起,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流淌着,不歇缓不偷懒,永远向前,终于进入大海。康秀林是在环江边上长大的,受了环江的熏陶和鼓励,为人做学问也是那么坦荡,那么认真,那么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们离开江岸好远了,还能听见环江淙淙流淌的响声。声音虽然不大,却清亮悦耳,鼓舞人心。

(200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