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说话有自信,社交不畏惧(1)

大部分人都不是天生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的,都有一个艰难的“第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不停地颤抖;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脸孔朝天。可见,要想练就一流的社交口才,先得过心理关。锻炼口才,要先从锻炼强大的内心开始。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态,整个人也便放开了。心放开了,说起话来也就流畅自如了。

你自认为不善于表达吗?请不要为此烦恼,这是很正常的,你并不比别人迟钝,世界上哪有天生就辩才无碍的人呢?如果真有的话,那他不是天才,就是个爱出风头、思虑不周的人。

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无法在众人面前畅所欲言,但是后来,有的人能成为著名的雄辩家、演说家,有的人却还停留在原地毫无进步。那些成功的人,大多能冷静地分析出自己的缺点所在,知道有什么该加强。然后,诚心诚意地说出自己准备好的话,这样才能让听者感动并付之会心的一笑。

有些肤浅的想法,经常会成为自己表达的绊脚石。真正的秘诀是,在上台说话之前告诉自己:“我就照这个方法说吧!”下定决心之后,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说出来。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勇气和一点点的决断,而不是懦弱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往何处走。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一群陌生的人,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完全取决于你自己,那何不充满勇气,突破心理的牢笼,大胆地去与人交流呢?

口才好的人其心理素质都比较好。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锻炼和培养。所以,练口才,先从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开始。

说话自信的人气场强

有人曾作过调查,想搞清楚人们进行口才训练的原因和内心愿望是什么,调查的结果惊人的一致。大多数人的中心愿望与基本需要是一样的,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当人们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所以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在公众面前自信、泰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且逻辑清晰,内涵丰富,让人折服。”

有的人常常为自己的容貌、服饰、年龄、性别而惴惴不安;有的人以自己的职业“不高尚”而自惭形秽;有的人为自己的交谈话题内容过于平淡而认定难以成功;有的人又以听众的文化教养、理论素质、欣赏水平不高或过高而感到忧虑、畏惧,等等。

其实,这些不利因素,只要能够正确对待,想方设法加以改进,是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大可不必把这些问题看得过于严重。特别是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利因素,即使造成了某些干扰,听众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说话时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被不良心理所影响。

《演讲与口才》杂志有一期上登载了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大专毕业的女生有一次接到同学的电话,问她愿不愿意做家教。她很惊奇,以为是天方夜谭,疑惑地问:“我能行吗?”同学说:“行不行,你去试试看嘛!”父母认为她平时做事总是缺乏信心,就鼓励她去做。被教的是个初中女生,智力稍弱,经她一番细心辅导,学习有了明显进步,不久又参加了“高中—大学”的一体化考试,结果初试告捷,顺利进入复试。初中生的家长很高兴,对女儿说:“能考上一体化,多亏了这位小教师,往后啥时候也不能忘了你的启蒙教师。”这位大专女生方才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家教才能。她找到了自信,勇气倍增。这说明放弃实践,不敢试验,自信就找不到基石与支点;抓住机会,努力进取,就会找到自信。

我们不妨从别人的经验开始我们的信心训练。

卡耐基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当众讲话训练大师,在他的一生中所收到的感谢信堆积如山。他的学生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有。所有这些人都感到需要自信,需要有在公开场合中表达自己的能力,好让别人接纳自己的意见。他们在达到目的之后,就满怀感激地给卡耐基写信,以表示谢意。

看一看成功的范例,或许可以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到获得出色的当众讲话能力并非什么很难的事情,他们的经验可以让我们“从战略上藐视敌人”!

有一位叫彼得森的医生,是位热心的棒球迷,经常去看球员们练球。不久,他就和球员们成为好朋友,并被邀请参加一次为球队举行的宴会。

在侍者送上咖啡与糖果之后,有几位著名的宾客被请上台“说几句话”。突然之间,在事先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宴会主持人突然宣布说:“今晚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在座,我特别请彼得森大夫上来向我们谈谈棒球队员的健康问题。”

作为一位已从医30余年,有丰富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按说回答这类问题是小菜一碟。彼得森大夫可以坐在椅子里向坐在两旁的人侃侃谈论这个问题谈一整晚。但是,要他当众,即使面对很少的人讲这个问题,那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令他不知所措,心跳加速,而他一旦沉思,心脏就立即停止跳动。他一生中从未作过演讲,而他脑海中的记忆,现在全飞到爪哇国去了。

结果呢?宴会上的人全在鼓掌,大家都望着他,他摇摇头,表示谢绝。但他这样做反而引来了更热烈的掌声,纷纷要求他上台演讲。“彼得森大夫!请讲!请讲!”的呼声愈来愈大,也更坚决。

他心情非常矛盾,他知道,如果他站起来演讲一定会失败,他将无法讲出完整的五六个句子。因此,他站起身来,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背对着他的朋友们,默默地走了出去,深感难堪,更觉得是莫大的耻辱。

他不愿再度陷入脸红及哑口无言的困境了,他开始进行当众讲话训练。他有极为迫切的需要。他希望拥有演讲的能力,他锲而不舍地练习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和信心。

通过努力练习,他的进步简直是一日千里,紧张的情绪消失了,信心愈来愈强。两个月后,他甚至开始接受邀请,前往各地演讲。他现在很喜欢演讲的感觉及那份成就感,以及所获得的荣誉,更喜欢从演讲中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勇敢尝试,克服发言恐惧症

一次,一个公司的董事长找到卡耐基。他对卡耐基说:我这一生每逢要说话时都很紧张。身为董事长不能不主持开会。董事们个个都已熟悉多年,大家围桌而坐时,我同他们对答如流,一点困难也没有,然而一旦起身说话,我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种情形已有多年。我不奢求你的训练有帮助,这个毛病已经根深蒂固了。卡耐基说:你既然认为我帮不上你的忙,干吗还要找我?只为了一个原因,他答道,我有一个下属以前内向腼腆,每次见我都眼观地面,很少说话,但最近每次进办公室时,他都显得神采奕奕,信心十足,头颅高昂,还主动和我打招呼,甚至有一次开会时竟然当众作了10分钟发言,我惊讶于他的变化,后来才知是因为他参加了当众讲话的训练。

卡耐基告诉他,定期来上课,并照课程的要求做,不出几星期,就会喜欢在听众面前讲话了。

这位董事长果然来参加课程,并且进步神速。3个月后,卡耐基邀请他参加阿斯特饭店舞厅里的3 000人聚会,并谈谈自己在训练中所获得的收益。为了以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去除讲话的恐惧,他推掉了自己的其他约会,如约在聚会上发言,卡耐基说让他讲两分钟就行,结果对着3 000人,他足足讲了10多分钟。

类似的奇迹还有很多,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有好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远远超过自己所希望的擢升,在商业上、事业上和社会上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正确的时刻,一场演说就足以使你大功告成。因为在这样一场演说中,人们可以以别人的经验为梯,摘取当众讲话的信心、勇气和技巧。

突破羞于启齿的心理

人都有羞怯感,在某些交际场合中,由于各种原因“羞于启齿”是很正常的。但是社交活动中,说话是人们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如果“羞于启齿”就会造成交际障碍。

美国的一个心理调查表明,在宴会上与陌生人相处时,有四分之三的成年人会感到局促不安,而在一些演讲场合,由于羞怯心理造成的演讲失败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说话时的羞怯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任其发展。作为谈话场面的一分子,出现此类窘境,不仅有碍自身能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各抒己见的良好气氛的形成。下面具体谈谈几种说话羞怯现象及克服方法。

说话羞怯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在别人发表独到见解时自惭形秽。别人的发言,我们感到都是真知灼见,能给人以启迪,自己置身其中,不觉心有所动:别人的水平那么高,见解那么独到、深刻、精辟,我是无法企及的。我要保持沉默,不要说出来闹了笑话,结果错过了许多说话的机会。如果仰面看人,小觑自己,怎能不出现羞怯现象呢?

第二,在别人说话优势面前的羞怯现象。有的人口齿伶俐;有的人严谨清晰;有的人音色悦耳,抑扬顿挫。在别人这些口才优势面前,有人可能会想:我能有这样的说话能力吗?我如何比得上他呀?如果我也发言,岂不大煞风景,让人难堪?还是不说为好,免得丢人现眼。其实这是心理上把别人的说话优势放大所致,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说话劣势与对方的优势进行参照。只看到了别人说话的优势,却忽视了自己的优势,由此产生羞怯心理,这实在大可不必。

第三,在别人心理优势面前的羞怯现象。比如一个领导,他在部属面前谈话就具有心理优势,说起话来,思路大开,气畅语酣,妙语连珠,通常能超水平发挥。此时我们会感佩不已,觉得对方说话水平就是高人一筹。自己未等开口,早已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怯懦懦洗耳恭听,勉强说几句也语气虚弱,缺少底气。

因此,只有克服交谈时羞怯的心理障碍,说话才能轻松自然,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生理调节法

当说话怯懦不由自主、难以控制时,可通过深呼吸、搓手、舒展四肢、走动、洗涮等方式缓解。口舌哆嗦,喝几口水,也有助于消除羞怯心理。

2. 心理暗示法

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所无法达到的优势时,我们可作这样的暗示: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我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他比不上的。一个女孩对一个善搭腔会交友的青年羡慕不已,但她暗示自己:我会分析善演说,他比得上我吗?结果她在这个青年面前便不再有羞怯心理了。

3. 加强对对方的认识,提高自信心

说话的羞怯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对对方评估过高而看轻了自己,产生距离意识,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位置,提高自信心,这样还谈得上羞怯心理吗?

4. 增强责任感,消除退却情绪

在别人出色的表现面前,打退堂鼓草草收场,难免尴尬,而增强说话的责任感,坚持下去决不退却,怯懦心理反会得到克服。

说话时的表现欲调节

人们大都喜欢表现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喜欢说话也是一种自我表现。一个健谈的人往往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意识,因为适当地表现欲能激励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但表现欲过于强烈,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公众接受的限度,就会把口才艺术变成纯粹的自我表现。这样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出跃跃欲试,急迫地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急于想赢得听众的掌声和喝彩声,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如果发言成功,赢得了掌声,他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自豪感;而要是听众不买账,会场掌声稀疏,会后评价不高,颇高的期望值和自己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他又会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或自轻自贱,悲观丧气,成了泄了气的皮球。

极强的表现欲望也会造成说话的羞怯心理。说话之初一心想着一鸣惊人,压倒他人:当发现别人口才卓绝、见解精到时,心理上便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情绪受到冲击而一落千丈。所以,与其有过高的表现欲,不如培养朴实、自然的说话风格,把自己的意思圆满地表达出来就行了,不要期望值太高。有个教师参加省里的一个教研会,发言时挥洒自如,从容镇定。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何以如此练达?关键是他心态平稳、正常,没有过高的期望。

过分强烈的发言表现欲是一种十分有害的心理障碍,而要克服这种障碍,我们主要得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端正演讲动机,明确说话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