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又 细辛 瓜蒂 良姜(一钱) 硝(五钱) 含水满口,以药搐鼻。

又 荆芥 薄荷 木贼 姜蚕 蝎梢上为末,茶清下二钱。

眉眶骨痛(三十三)

因风痰羌活 防风 甘草 黄芩(酒) 白术 半夏 南星 细辛又方加川乌 乌头(童便浸炒去毒) 二味为君。

眉眶骨痛(三十三)

不治证

头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脑痛,脉弦大者死。

卒视无所见者死。

目泣泪目黄(三十四)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泣泄名风成寒中,宜辛温之。不得外泄,目黄名风成热中而郁也,宜辛凉发之。

眩晕(三十五)

因痰饮随气上,伏留于阳经,遇火则动,或七情郁而生涎,亦同呕吐,眉目疼痛,目不欲开。

因血虚眩晕,眼花屋转,起则晕倒。

因外感,风在三阳经,头重项强,有汗。

因虚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着,皆令吐逆晕倒。

散风行湿汤 治痰火眩晕。

二陈汤 黄芩 苍术 活石瓜蒂散 治痰厥眩晕,吐之。

芎归汤 治血虚眩晕。

参苓汤 治气虚挟火。

人参 白术 黄芩 黄连

心腹痛(三十六)

脉细小迟者生;坚大实者死。

腹痛,反浮大而长者死。

腹痛而喘,滑利数而紧者死。

滑而紧者痛,阳微阴弦者虚,短数心痛。

由中气虚,寒邪乘虚客之,治宜温之、散之。

或久不散郁而生热,宜开郁治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而食相郁,停结胃口作痛。

热厥心痛 身热足冷,痛甚则烦躁而吐,额汗,脉洪,宜刺太溪、昆仑。

寒厥心痛 手足逆,冷汗,不渴,便利,溺清,脉微,乃寒客心包络也,宜温之,良姜、菖蒲辛热也。

大实心痛 卒然发痛,便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痛,不能饮食,可下之。

胃病者 腹胀胸满,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刺大都、大白。

脾病者 腹胀,食则吐呕,善噫,胃脘痛也,心下急痛如锥刺,刺太溪。

又中胃痛 太阴也。理中、建中、草豆蔻丸等主之。

胃心痛 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偃偻,刺束骨、合谷、昆仑。

脾心痛 状若死,终日不得休息,取行间、太冲。

肺心痛 卧若起居动作益痛甚,刺鱼际、太渊。

草豆蔻丸 治脾胃虚损、客寒,及一切虚证心腹大痛。

草豆蔻(面煨去皮四两) 吴茱萸(八钱) 益智仁(二钱) 陈皮(八钱) 青皮(三分)泽泻(三分)人参(八分) 甘草(炙三分生六分) 麦 (一钱) 黄 (八分) 姜黄(四分) 川归(八分) 柴胡(四分) 桃仁(去皮) 姜蚕(六分) 半夏(一钱) 神曲(一钱半)金铃子散 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

金铃子 玄胡(各一钱) 热加黄连,散气加荔枝核酒下三钱。

术附汤 治寒厥心痛,脉微虚弱暴痛。

白术(四两) 附子(一两) 甘草(二两)治心痛久成郁川芎 栀子 苍术 香附(以上四味俱开郁) 石咸 干姜(炒灰治) 火毒加黄连 甘草有因酒、牛乳,心痛十八年,时以一物拄之,脉三至弦弱而涩,吞酸,用二陈汤 白术 黄芩 黄连 泽泻 桃仁 郁李仁痰水停饮留结不散名胸痹栝蒌 枳实 香附 苍术 台芎死血留于胃口作痛承气汤 栀子 韭汁 桔梗(能开提气血) 麻黄(重者须此发之)木香散 治心脾卒痛。

木香 蓬术(一两) 干漆(炒烟尽二钱)上醋汤下一钱。

煮雄黄 治大实心痛、 癖,如神。

雄黄(一两另研) 巴豆(五分研入雄黄末) 白面(三两再研匀)上水丸梧桐子大,每服时先煎井水令沸,下药二十四、五丸,煮二十沸,捞入冷浆水浸冰冷,一时一丸,一日二十四时,加至微利为度,用前浸水下。

治吞酸作痛,饮水为病也,可燥之。干蚬壳丸 苍术半夏丸胃脘当心痛,有垢积者斑蝥 乌梅肉 丸如豆大,泔下一丸。

皂树上蕈 汤泡肥珠起,饮之泄效。

腹痛(三十七)

因寒客之则阻不行,有热内生郁而不散,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结滞,妨碍升降,故痛当分部分治。

小腹痛 厥阴也,正阳回阳四逆加归主之。

杂症而痛 苦楝丸、丁香楝实丸、酒煮当归丸主之。

腹中不和而痛者 甘草芍药汤主之,或误下而痛加桂,痛甚加大黄。

夏月肌热恶寒脉洪实而痛 黄芩芍药汤主之。

中气虚而痛 饥而痛者是理中汤主之。

诸虫痛者 如腹痛肿聚往来无有休止,涎出吐清水。

痰积腹痛隐隐然,得热汤辛物则暂止者是。

理中、建中 治寒腹痛及虚证。

调胃承气加木香槟榔 治热腹痛及实证,或血加桂、桃仁;温加附。

温中加减丸 治食积腹痛,脉滑者是。

二陈芎术丸 治清痰腹痛,脉滑者是。

二陈汤 台芎 苍术 香附 白芷 姜汁心痛有 心胞客寒、心胞热、虚、宿食留饮。

脾积胸痹、胸痛有积实、腹痛同前条。

外有香港脚、小腹痛者有肝痹、胞痹、疝、筋虚、肠痈。

腰痛(腰软附三十八)

脉大者,肾虚;涩者,瘀血;尺脉粗者,热。

由肾虚而起于内,盖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心伤脾,皆致腰痛也。故使气结而不行,血停不散,遂成虚损,气血羸乏。

又房劳太过、失志者,虚羸不足而黑,远行久立身不能任。

郁怒者,腹急、胁胀、目魂 。

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

房劳者,精血不足,转摇不得。

有湿热为病,亦因肾虚而生,肾虚水涸,相火而炽,无所荣制,故湿热相搏而成。

亦有虚劳外感湿气,内热不行而成党痼。湿热者,四肢缓,足寒腰冷如水汗,精滑扇痛。

有瘀血用力过多,坠堕折胸,瘀血不行。

有外感因虚袭之,如太阳腰痛,引项尻重。

阳明腰痛,不可以顾,善悲。

少阳如刺其皮,不可 仰。

太阴烦热,如横木在中,遗溺。

少阴引脊内。

厥阴如张弩弦。

大抵太阳、少阴多中寒;阳明、太阴多燥湿;少阳、厥阴多风热。

腰软者,肾肝伏热,治宜黄柏、防己。

羌活汤 治腰痛。

羌活 独活 柴胡 防风 肉桂 当归如卧寒湿之地,是太阳少阴络中有凝血,加归尾、桃仁、苍术、防己。

如湿热加黄柏、苍术、杜仲、川芎。

如虚,加杜仲、黄柏、知母、五味、龟板、当归。

如坠堕瘀血,加桃仁、苏木、麝香、水蛭。

肾气丸 治房劳腰痛,补阳乏不足。即八味丸。

茴香丸 鹿茸丸 治同前。

六味地黄丸 治膏梁之人腰痛,补阴之不足。

封髓丹 治同前。

煨肾丸 治肾虚。

杜仲(炒去丝)断为末三钱,以猪腰一个,批五七片,以盐淹去腥水,掺末在内,包以荷叶,外用重重湿纸包定煨,酒下。

立效散 玄胡 桂 川归 酒下。

挫气腰痛 山楂(一两) 北茴香(炒一钱半) 酒下。

肩背痛(三十九)

脉促上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肩膂痛;洪而大者,风热。

由风热乘肺,手太阴经郁甚不行也,病则颊额肿,颈肩 肘臂外后痛,小便数而少,如小便遗失者肺虚也。

治宜通经血,益元气,散风热,通气散主之羌活 独活 防风 本(以上通经气) 黄芩 黄连(降火) 虚加人参、黄 。

背胛节痛(四十)

由小肠经气不行。

腰胯肿痛(四十一)

由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痛。治宜流湿散风寒。

又痰积,趁逐经络流注,搏于血内亦然。治宜逐痰积。

除湿丹槟榔 甘遂 赤芍药 威灵仙 泽泻 葶苈(各二钱) 乳香(研) 没药(一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四两)上面糊丸,加牵牛末。

煨肾散 甘遂掺猪腰,煨末之。

禹功散

胁痛(四十二)

脉弦 由肝木气实火盛,或因怒气大逆,肝郁木盛,或因谋虑不决,风中于肝,皆使木盛生火,火盛肝急而作痛。治宜以辛散之,以苦泻之,当归龙会丸、泻青丸等。

有瘀血 停留于肝,归于胁下而痛,病则自汗,痛甚,按之益甚。治宜破血为主,活血为佐,复元活血丹、导滞当归丸等。

有痰积 流注厥阴之经,胁下痛,病则咳嗽急引胁痛。治宜行气去痰,二陈汤加南星、青黛、香附、青皮等。

龙荟丸 治食积发,木盛胁痛。

柴胡 甘草 青皮 黄连 当归 大黄 木香 芦荟 川芎 草龙胆左金丸 治肝火。

黄连(六钱) 茱萸(一钱)活血丹 治死血。

导痰汤 治痰积流注。

外有肝中风(左胁偏痛),肝中寒(胁下挛急),肝积(左胁痛),肝实、肝虚、筋实、悬饮、食积、肉虚(左胁因嗽而痛),胆实热(胁下满硬),饮水胁下鸣逐。

又有血枯证,胁满支满(经气不行),妨于食(肝伤脾),病至先闻腥臊臭,出清液,肝病肺叶伤之,四支清,目眩,前后血,此得之少年脱血,房事肝伤气竭致之。胁满面黑,不能反侧者死。

身体痛(四十三)

伤寒太阳经表证,六脉俱紧。

阴毒伤寒,身如被打,脉沉紧。

伤寒发汗后痛,气血未和,脉弦迟。

伤湿,湿流关节,一身尽痛,风湿相搏,支体重痛,不可转侧,脉缓。

虚劳之人痛,气血虚少,脉弦小。

诸痛皆生于气台乌(一两) 香附(四两) 陈皮 苏叶 干姜(五钱) 槟榔 名正气天香散贴痛 芥菜研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