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评脉(一)

凡男女当以左手尺脉常弱,右手尺脉常盛,为平。

脉诸按之不鼓为虚寒。

脉诸搏手,为寒凉或寒药致之。

脉两手相似,而右为甚,或责胃虚。

脉少有力,胜则似止,元气不及。

脉诸短为虚,诸大为虚。

脉涩而盛大,外怕寒,证名寒中。注云∶寒留于血脉涩,故大也。

脉涩与弦而大,按之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脉滑,关以上见为大热;关以下见为大寒。注云∶水并于上,从火化;火并于下,从水化。

脉沉迟,寸微滑者为实。

寸微尺紧,其人虚损,为阴盛阳微故也。

脉小而虚,不可损气;脉大而实,不可益气。

两寸短小,谓阳不足,病在下。

两尺不见或短小,乃食塞,当吐之。

两寸不足,求之脾胃,当从阴引阳。

两尺脉虚为寒,宜姜附。

两关脉实,上不至发汗,下不至利小便。

两关沉细,此虚也,宜温补之。

右肾属火,补之巴戟、杜仲;左肾属水,补之地黄、山茱萸、黄柏。

伤寒,寸脉浮滑者,有痰,宜吐。

杂病,寸脉沉者,属痰,宜吐。

凡脉有力者为实,无力者为虚。假令脉浮,则为阳盛阴虚;脉沉,则为阴盛阳虚。此有则彼无;彼有则此无。又如弦,木实、金亏、土虚也。

凡脉来者,为阳为气;去者,为阴为血。假令来疾去迟,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故曰外实内虚,出候外,入候内。

久新病脉长病脉 虚而涩。虚而滑。虚而缓。虚而弦。虚而结。浮而滑。实而滑。实而大。微而伏。细而软。如屋漏。如雀啄。如羹上肥。如蜘蛛丝。如霹雳。如贯珠。如水淹。皆死脉也。

卒病与长病条下反者,死候。

形脉相应肥人脉细欲绝者死。

瘦人脉躁者死。

身涩脉滑者死。

身滑脉涩者死。

身小脉大者死。

身大脉小者死。

身短脉长者死。

身长脉短者死。

察视(二)

黑气起于耳目鼻上,渐入于口者死;白色亦然。

赤色见于耳目额上,五日死。

面青目黑,面青目黄,面青目白,面青唇黑,皆死。

面白目黑,面白目白;面赤目黄,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黑唇青,面黑目青;面黄目白,面黄目黑,面黄目赤。皆死。

张口如鱼,出气不反者死。

循摸衣缝者死。

无热妄语者死。

遗尿不知觉者死。

爪甲青者死。

爪甲肉黑者死。

舌卷卵缩者死。

眉倾目直者死。

唇反人中满者死。

阴阳俱闭失音者死。

神气不守声嘶者死。

汗出不流者死。

口臭不可近者死。

目直视者死。

肩息者死。

齿 黑色者死。

心绝,肩息回眄目直视者,一日死。

肺绝,气去不反,口如鱼口者,三日死。

骨绝,腰脊痛不可反侧者,五日死。

脾绝,口冷足肿胀泄者,十二日死。

肾绝,大便赤涩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

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九日死。

肠绝,发直汗出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

肝绝,恐惧伏卧,目直面青者,八日死。又曰一日死。

肾绝,齿落目黄者,七日死。

治法湿热病多,相火病多,土病多。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肥者,血多湿多;瘦者,气实热多。

白者,肺气弱,血不足;黑者,肾气有余。

下用补相间,劳病忌寒凉。

辛苦饥饱劳役疼痛,皆伤血。

肺痈非吐不可。

药峻用酸收。

治病先调气。

久病要开郁。

诸病寻痰火。

痰火生异证。

腑病责脏用。

脏病责腑用。

五脏(三)

肝 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肝经也),鬲咽不通,饮食不下(土衰病也),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里急 戾,胁痛呕泄,令人善怒也。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心 胸中热,嗌干右 满,皮肤痛,寒热咳喘,惊惑狂妄,一切血症,胸中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

脾 肿,骨节腰脊头顶痛,大便难,积饮痞鬲,霍乱吐下,飧泄肠鸣,脾热生虚。

肺 骨节内变,左 胁肋痛,寒积于中,咳逆 溏,心胁满引小腹,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脱色,丈夫 疝,妇人小腹痛,实则咳逆肩背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

肾 腿腰痛,大关节不利,屈身不便,腹满痞坚寐汗,实则股胫肿身重,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

怒 为呕血飧泄,胸满胁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消瘅肥气,目盲,耳闭,筋缓。怒伤肝,为气逆,悲治怒。

喜 为笑不休,毛革焦,阳气不收,甚则狂,喜伤心,为气缓,恐治喜。

悲 为阴缩筋挛,肌痹脉痿,男为数溲,女为血崩,酸鼻辛额,汗则臂麻,悲伤肺,为气消,喜治悲。

惊 为潮涎,目 吐,痴痫不省人事,惊伤心,为气乱,习治惊。

劳 为咽噎,喘促嗽血唾血,腰痛骨痿阴痿,男小精,女不月,劳伤筋,为气耗,逸治劳。

思 为不眠好卧,昏瞀,三焦痞塞,咽喉不利,呕苦,筋痿目淫,不嗜饮食,思伤脾,为气结,怒治思。

恐 为破 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渌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恐伤肾,为气不行,思治恐。

治血用行气;治气用行血。

汗吐下温水火刺灸八法(四)

可汗脉浮大可汗(问病者设利为虚,不可汗。)浮而紧可汗。

太阳病,脉浮弱数者,可汗。

阳明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可汗。

日晡发热如疟,此属阳明,脉浮虚,可汗。

下利后,身痛清便自调,可汗。

不可汗脉沉细(为在里)不可汗。

濡弱(为血气虚)不可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痛,当以汗解,假令尺脉迟者,不可汗。尺迟则血少故也。

伤寒有风温、湿温二症,忌汗见后伤寒类。

伤寒头疼,形象中风,常微汗出,又自呕者,心懊 ,发汗则痊。

伤寒脉弦细,头痛而反热,此属少阳,不可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坚,不可汗。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强汗之故也。

气动一切左右上下,不可汗。

咽中闭寒,不可汗,汗之则吐血。

亡血家不可汗,汗则虚栗。

厥不可汗,汗则声乱咽嘶。

衄不可汗,汗则耳聋目直。

口疮不可汗,汗则 。

淋不可汗,汗则便血。

冬时发汗,则吐利。汗家不可重汗,汗必恍惚,脉短者死。下利清谷,不可汗,汗必腹胀满。

咳而小便利,不可汗,汗之则厥逆。

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睛眩者死。

可吐寸口脉微细,胸中痞坚,气上冲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可吐。

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脉反迟,寸口微滑,可吐。

病者手足厥冷,脉乍紧,邪结在胸中,心下满烦,饥不能食,可吐。

伤寒脉浮滑,可吐。

杂病脉沉可吐。

不可吐诸四逆厥者,不可吐。

虚家不可吐。

胸 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法当温之。

可下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可下。

脉双弦迟,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坚者,可下。

伤寒后,脉沉,为内实,可下。

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可下。

伤寒有热,而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此为血蓄,可下。

伤寒六七日结胸实热,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可下。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可下。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血自下,可下。

阳明证喜忘,必有瘀血,大便虽坚必黑,可下。

阳明证发热汗出则解,复如疟,日晡发热,脉实,可下。

阳明证谵语潮热,而反不能食,必有燥屎可下,脉滑实,可下。

阳明证,发热汗多者,急下之。

不吐而心烦者,可下。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可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急下之;又六七日腹满不大便,可下。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

不可下脉濡而弱,气血虚,不可下。

脉浮而大,气血虚,不可下。

尺脉弱涩者,不可下。

趺阳脉浮而数(浮伤胃,数动脾,此非本病,医下之使然也。)诸外实,不可下,下之微发热,亡脉则厥。

诸虚不可下,下之则渴引水者易愈,恶水者剧。动气不可下。

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上轻下重,水浆不下,体痛腹下利。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则死。

太阳与阳明合病,必喘而胸满,不可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痞坚,项强而眩,不可下。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或阳多者热,不可下。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之则甚。

厥阴病,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食,甚下之不肯止。

少阴病,饮食入则吐,脉弦迟,胸中寒也,不可下。

阳明证,潮热,有燥屎,可下;不坚,不可下。

阳明病,身合赤色者,不可下,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阳明病,当心下坚满,不可攻,攻之遂利不止者死,止者愈。

阳明病,自渴,若发汗,小便自利,此为内竭,虽坚不可攻,宜导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脉虚,复厥者,不可下,下之亡血死。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攻。

藏结无阳证,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不可下。

诸四逆厥,不可下。

病欲吐者,不可下。

下利,脉浮大,为虚,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肠鸣,属当归四逆汤。

可温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更疼,宜温之。

下利,身痛腹满,宜湿之。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宜温之。

少阴病,脉沉者,宜温之。

少阴下利,脉微涩者,即呕,汗出,必数更衣,反小,宜温之。

自利不渴属太阴,其藏有寒,宜温之下利欲食者,宜温之。

不可温可水太阳病,发汗后,若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饮水者,少与之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少与之,宜服五苓散。

霍乱,头痛、发热、体疼、热多、欲饮水,属五苓散。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必思水,急与之,五苓散。

不可水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然。

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与水即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可火不可火太阳中风,或在表,或脉浮,皆不可火。若以火劫汗,而两热相搏,则津液枯竭。

可灸少阴,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可灸。

少阴吐利,手足不逆反热,脉不至,可灸。

少阴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烦躁,可灸。其厥阴不还者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少阴厥阴主逆。

诸下利,手足厥,无脉,可灸,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可灸足大敦、阴凌泉、商丘。

不可灸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火为邪。

浮脉当汗不可灸,因火而盛。

可刺不可刺

五脏虚实(五)

肝虚 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食,如人将捕,目暗黑花,筋挛节痛,爪枯青色。善恐。脉沉细而滑。

实 胁下痛,寒热,心下坚满,气逆,头晕,颈直背强筋急,目赤,颊肿,耳聋。善怒。脉浮大而数。

中风 左部浮弦;中寒,左关紧弦。胀水,恶血。胆主呕汁。肝主胀。

心虚 心腹暴痛,心膈胀满,时唾清涎,多惊悲恍惚,少颜色。舌本强。脉浮虚。

实 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手心热,衄血。喜笑。脉洪实。

中风 中风本位浮洪。中寒本位洪紧。小肠胀水主宿食胀。忧思。

脾虚 四肢不举,饮食不化,吞酸或不下食,食则呕吐,腹痛肠鸣,溏泄。脉沉细软弱。

实 心胸烦闷,口干身热,颊肿,体重腹胀寒饥,舌根肿,四肢怠堕,泄下利。脉紧急实。

中风 中风本位浮迟。中寒本位沉紧细。胀水。醉饱。胃主癖胀。

肺虚 语嘶,用力棹颤,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咳喘鼻流清涕,恐怖耳聋。脉沉缓。

实 胸膈满,上气喘逆,咽中不利,鼻赤口张,饮食无度,痰粘,肩背痛。脉不上不下。

中风 中风本位浮涩短。中寒本位紧涩。胀水。大肠主宿食胀溏泄。

肾虚 腰背切痛,不得俯仰,足腿酸,手足冷,呼吸少气,骨节痛,腹结痛,面黑,耳鸣,小便数。脉浮细而数。

实 舌燥咽干肿,心烦,胸膈时痛,喘嗽,小腹满,腰强痛,体重,骨节下热,小便黄,腹腰肿,盗汗,胀泄。

中风 中风本位浮滑。中寒本位沉紧而滑。冷湿,房劳,胀水。

膀胱虚 面赤色无液,尿多寐中不觉,小腹气痛,攻冲腹胁。

实 小便不通,或涩,尿血,淋闭,茎中痛。脉沉濡滑。

六腑虚 水谷不化,肠鸣泄利,吐逆,手足冷。

实 粪结,皮肤瘙痒,致厕艰难。

五脏绝死(六)

心绝 肩息,回眄目直,掌肿,狂乱心闷绝热,一日死。心头痛而咳不止,关节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

肝绝 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四肢乏力,目直如盲,面青舌卷苍黑,泣下,八日死。

头痛目眩,肢满囊缩,小便不通;又云∶身热恶寒,四肢不举,脉当弦长,今反短涩,十日死。

脾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觉,面浮黄,唇反,十二日死。色黄、体重、失便,目直视,唇反张,爪甲青,四肢节痛,吐食,脉当大缓反弦,死。

肺绝 口如鱼口,气出不快,唇反无纹,皮毛焦,三日死。足满泄利不觉,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言音喘急短气。

肾绝 大便赤涩,耳干,下血,舌肿,足浮,齿痛,目肓,腰折,汗如水,发无泽,面黑,腿筋痛,小便闭,两胁胀,目肓。又云∶阴缩小便不出,出而不快。

胃绝 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收持,大小便自利无休,饮食不入,七日死。又舌强语涩,转筋卵缩牵阴股痛,不食,鼓胀变水泄,不卧。又云∶齿落目黄,七日死。

小肠绝 发直,汗不止,不得屈伸。

大肠绝 泄利无度,六日死。

筋绝 惊恐,爪甲青,呼骂不休,九日死。

骨绝 腰脊痛,不可反侧,肾中重,足膝腹平,五日死。

肌绝 口冷足肿,胀泄不知人,十二日死。

脉(七)

浮 在皮肤,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虚也。

人迎(风邪在表。) 气口(阴阳耗散)左寸(因风头痛心昏有热。) 右寸(宿食滞气肺风逆喘。)左关(因胁下满。) 右关(脾食伤胃风。) 趺阳(胃滞。)左尺(如经。) 右尺(腰肿脚弱。)芤 与浮相似,血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