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曲三百首(彩图精装)
- (元) 关汉卿 思履
- 1651字
- 2020-06-24 16:33:50
◎王和卿
一半儿 题情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1],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2]。待不梳妆怕娘左猜[3]。不免插金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
【注释】
[1]鸦翎:乌鸦尾上的羽毛。水鬓:油亮的鬓发。[2]花额儿:美丽如花的额头。[3]待:打算。左猜:猜疑。
【译文】
一头秀发乌黑亮丽,鬓角处像刀裁一般整齐,缀饰着小颗芙蓉的头饰下,额头留得窄窄的。真不想在妆台前打扮自己,可就怕我娘生疑。不得已把金钗插起,结果不仅蓬乱了头发,连钗儿也向一边歪欹了。
【赏析】
通常写少女情思,人们都会将大量笔墨放在少女的心理活动上。但此曲却不然,它颇为新颖地从少女的动作入手,以动作表现情思。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少女的妆容十分精致,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作者虽未明言少女容貌美丽,读者的眼中就已经出现一位俏丽可爱的女子。然而,接下来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却告诉读者少女无心打扮,这着实令人意外。少女对镜自窥,心思却全然不在容貌上。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人们马上便猜到,少女多半为不能和心上人相见而烦恼。花容月貌为谁妍,若不能和心上人相见,悉心打扮又有何意义?尽管因为“怕娘左猜”,少女不得不打起精神梳妆,但心有所挂,免不了破绽百出。“不免插金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这一细节描写将少女心神不定、如痴似病的情貌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少女的家人尚不知少女情窦已开心有所属,少女是一直隐瞒下去呢,还是向家人坦白?她的这份感情又能否得偿所愿?
⊙作者简介⊙
王和卿,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与关汉卿同时代,比关汉卿早卒。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曾记他与关汉卿互相讥谑,说他“滑稽佻达,传播四方”。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小令二十一首,套曲一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醉中天 咏大蝴蝶
挣破庄周梦[1],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2]。谁道风流种[3]?唬杀寻芳的蜜蜂[4]。轻轻飞动[5],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释】
[1]“挣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挣破了。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2]一采一个空:一作“一采个空”。[3]谁道:一作“难道”。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4]唬杀:犹言“吓死”。唬,一作“(huò)”。: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5]轻轻飞动:一作“轻轻搧动”。一本“轻轻”后还有“的”字。
【译文】
从庄周的梦境挣破而出,双翅乘驾着东风。三百座名园的花蜜都被它一采一个空,谁说它是风流种?连闻香而至的蜜蜂也被它吓得惊惶失措。蝴蝶轻轻一展翅飞动,就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赏析】
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三载:“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由此可见,此曲并非凭空而作。而为了突出蝴蝶“大“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他将这蝴蝶和庄周梦蝶的典故联系在一起,说这蝴蝶是从庄子梦中跑出来的那只,赋予了蝴蝶绮丽奇诡的色彩。“挣破”让蝴蝶拥有了狂放不羁的性格,它不愿意被拘束在谁人的梦中,便挣脱出来,“两翅架东风”,直冲云霄。明代曲论家王骥德曾如此评价此曲:“只起一句,便知是大蝴蝶,下文势如破竹,却无一句不是俊语。”
作者没有直接说明蝴蝶的大小,而是用蝴蝶的力量之大表现它的体积之大,并借此颠覆了人们对蝴蝶的一般印象——美丽娇弱。其笔下的蝴蝶大气潇洒,任达不拘,“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它是如此迅猛霸道,完全没有将园中的蜜蜂放在眼里。蜜蜂们也都被它“唬杀”,任它随心所欲采撷花蜜。只是,在作者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作者又把“人”引入曲中,让人也成为大蝴蝶持强行事的受害者——蝴蝶只轻轻地搧了搧翅膀,就将人搧过了桥东。曲末一句充分体现了元曲活泼诙谐的特点。
全曲子构思巧妙,想象大胆,每个句子都新鲜不俗,在当时就颇受人们喜爱,作者也因此名声大振。
曲的格律知识
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观
这是中国最古典的传统观念。自老子《道德经》开始就提出“道法自然”之说,因此中国向来以融入自然为人生最高境界,由此而有天人合一之说。庄子曾经有“庄生梦蝶”的故事,表达的就是这一主题。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将道家思想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种思想认为,有天之道,有地之道,有人之道,而这三者是有联系的。其实这是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后来中国古典诗词中不断出现呤咏“庄生梦蝶”主题的作品。比如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元代散曲家王和卿以庄生梦蝶的故事作恢谐的调侃之语,而由其曲可自然品味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深邃底蕴。
拨不断 大鱼
胜神鳌[1],夯风涛[2],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3]。万里夕阳锦背高[4],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5]?
【注释】
[1]神鳌: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海龟。[2]夯(hāng):用力撞。[3]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4]锦背:色彩斑斓的鱼背。[5]太公:即姜太公。
【译文】
胜过了那神奇的大鳌,力气可以对抗海上的大风浪,脊梁上轻松地背负着蓬莱岛。游过了千万里,夕阳下只看到它的锦鳞高高地耸立,就是翻个身还嫌东洋太小。这样的大鱼,太公怎么钓?
【赏析】
“胜神鳌,夯风涛”写出了大鱼的磅礴气势,“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则说明这鱼不仅身形庞大,还神猛无比。结合作者的经历——声望甚高,入元不仕——可知作者有借鱼自比、借鱼托志之意。这鱼是如此不同寻常,万里夕阳都照不全它的脊背;又是如此心高气傲,偌大的东洋都嫌小。区区姜太公岂有能力将它钓走?这里的“太公”既可以理解为朝廷,也可以理解成世人孜孜以求的官位名禄。
王和卿的曲子以想象丰富、语言新奇见长,此曲就极好地体现了这点。
一半儿 题情
将来书信手指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捋一半儿烧。
【译文】
拿过书信在手里拈着,在灯下仔仔细细观瞧。两三行字儿有的端正有的潦草。提起来就越觉得心焦。一边儿撕扯,一边和把它烧掉。
【赏析】
这首小令描述的是女主人公接到情书后的情景和诗信时复杂微妙的心情。女主人公对这封信已经期待很久了。她接过信来,急于急于知道内容。赶忙坐到灯下拆开信,仔仔细细地读起来。信上的话不多,但大概由于对方写信时急于倾诉情愫,历笔疾书,写到后边字迹竟潦草得难以辩认了。她细细地琢磨着,终于认清了信上的字句,滚烫的话语真挚热烈,她不由得脸上发烧,害羞起来。爱情是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描写离别相思的题材在诗、词中更是屡见不鲜。而这首小令能写得别开生面、不落窠臼。
蓦山溪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修竹小阑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萧萧宝马[1],何处狂游?
[幺]人已静,夜将阑[2],不信今宵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的厮禁持[3],兀的不白了人头[4]。
[女冠子]过一宵,胜九秋[5]。且将针线,把一扇鞋儿绣。蓦听得马嘶人语,甫能来到[6],却又早十分殢酒[7]。
[好观音]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然依旧[8]。不成器乔公事做的泄漏[9],衣纽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过南楼煞]问着时只办着摆手[10],骂着时悄不开口。放伊不过耳朵儿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欢偶,把你爱惜前程遥指定梅梢月儿咒[11]。
【注释】
[1]萧萧:马嘶鸣声。[2]阑:深。[3]恁(nèn)的:这样的。厮:相。禁持:约束,拘束。[4]兀(wù)的不:怎么不。[5]九秋:九年。[6]甫能:方才。[7]殢酒:病酒。[8]奄然:安然。[9]乔公事:混账事。乔,假。[10]只办着:一味地。[11]前程:将来。
【译文】
冬日里的白天很短暂,早又是暮色昏黄。竹丛边的栏杆啊,我独自倚着它一回回候望,衣袖早已冰凉了。他骑着骏马,究竟在何地轻狂地游荡呢?
人已静下来,夜色渐渐深了,不想今晚又与往常一样。为人一世究竟求些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彼此不辜负青春年少的好时光嘛!像这般受约束,无法欢娱,怎不叫人白了少年头啊!
好容易才挨了一个晚上,却比九年还长,姑且拿出针线,来绣那一扇鞋儿。猛然听到马儿的嘶鸣和郎君的话语声。方才盼到他归来了,却是一副烂醉如泥的模样。
白白让我在闺房里等候了一晚,郎君那疏狂放荡的情性却一点也不改。这不成器的在外头厮混还漏了马脚,内衣的纽扣不曾纽上。唉,等他酒醒了定要细细地问个究竟。
(待他醒了)盘问的时候他只是一味地摇手不认账,骂着的时候他就是一声不吭。饶不了他,我扭住他的耳朵不松手:你说你不曾与外人勾搭,那你就对着这梅树梢间的月儿发下毒誓,把你爱惜将来的盟誓再对我说一遍吧。
曲的格律知识
套 曲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或大令,是由同一主题下的若干曲子填写出的首尾连贯的一组歌词。相比小令,套曲的结构较为复杂,组成套曲的曲子必须在同一宫调下,且按照一定次序进行联缀。套曲一般为十曲左右,最长的套曲是刘时中的《上高监司》第二套,足有三十四曲之多。戏曲中最长的套曲是孟汉卿的《魔合罗》第四折,有二十六曲。
【赏析】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让人格外怜惜曲中的女子。“修竹小阑干,空倚遍寒生翠袖”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暗示了女子的美貌,也凸显了她的楚楚可怜。接下来的“萧萧宝马,何处狂游?”则告诉人们女子幽怨的原因——她有一个放荡不羁,夜不归宿的夫君。
“不信今宵又”与“又早黄昏后”照应,意味深长,两个“又”字说明她已不是第一次等夫君至深夜。但她仍不肯放弃守候,“不信”的背后是对感情的执着,她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打动夫君,与夫君长相厮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是她希望永保青春的最深切的愿望,这句也体现了古人对少年夫妻及时行乐的祝福和理解,唐玄宗李隆基在《好时光》中就用“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的诗句来表达希望永远拥有青春美好时光的愿望。此句也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然而从“似恁的厮禁持,兀的不白了人头”可以看出,她的夫君并不理解她的心意。
果然,她好容易等到夫君回来,对方却烂醉如泥。她的不满、怨恨陡然爆发,“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然依旧”,气愤中夹杂着失望,也只有爱人至深才会如此。作者十分了解闺阁怨妇的心理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每每提到被情郎辜负的女子,诗与词总是极尽凄婉之能事。而曲则不然,它可以凄婉,也可以辛辣。能够充分地将写景、叙事和抒情融于一体。譬如此曲,前半段曲中人还是一副淑女的模样,温婉多愁,到了后半段却泼辣起来,先是迫不急待地追“问”,然后是忍不住嗔“骂”,最后还上手去扭对方的耳朵,死活要让对方对着月亮赌咒,将痴女对丈夫的爱与恨描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也使此曲颇具戏剧性、观赏性和可读性。相较于诗词,曲的表现领域更为宽广,更适合用来描绘世俗生活,是其他韵体所无法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