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

凭阑人 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1]

【注释】

[1]千万难:难以抉择。

【译文】

想要给你寄冬衣,又怕你不再把家还;不给你寄冬衣,你就要挨冻受寒。寄还是不寄,我拿不定主意,真是感到千难万难。

【赏析】

此曲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在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曲子短小精悍,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易懂,被广为传唱。“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妻子对丈夫的爱在反反复复的思量之间表露无遗。而与其说让妻子“千万难”的是“寄与不寄间”,不如说是丈夫的迟迟不归。“寄与不寄”实为娇嗔之语,到这里,妻子最终有没有寄寒衣,作者没有说,读者却已经有了答案。

作者只用了二十四个字就将女子的思念之情表现得如此曲折委婉,而结合曲名《寄征衣》,人们又会发现,这并非一首简单的表达思念之情的曲子。丈夫是征人,即使妻子不寄寒衣,他也不可能因天气寒冷就卸下使命与妻子团聚。这不得不让人为曲中人的命运挂心,并由此对征人寄予深深地同情,正如晚唐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的那样“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每个征人的身后,都有思念他的人。同时,既然丈夫归与不归并不由妻子寄不寄征衣所决定,妻子在“寄与不寄间”的“千万难”就成了强加在这一事实之上的“无理取闹”了。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无理取闹”正是妻子因为对丈夫思念之深而作出的天真之想,这样一来,曲中情形虽显得不合逻辑,却是甚合人物情感的。这就是这个情节的动人之处。作者以这样一个情节入曲,使曲子达到了一种“无理之妙”,在构思上可谓精巧。

⊙作者简介⊙

姚 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元代名儒,官至太子少傅、翰林学士承旨知制造。著有《牧庵文集》50卷,今存《牧庵集》36卷,内有词曲2卷,门人刘时中为其作《年谱》。姚燧以散文见称,与虞集并称。宋濂撰《元史》说他的文辞,闳肆豪刚,“有西汉风”。其散曲与卢挚齐名,今存小令二十九首,套数一篇,抒个人情怀之作较多,曲词清新、开阔,富有情趣。摹写爱情之曲作文辞流畅浅显,风格雅致缠绵,对散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醉高歌 感怀

十年燕月歌声[1],几点吴霜鬓影[2]。西风吹起鲈鱼兴[3],已在桑榆暮景[4]

【注释】

[1]燕:指大都。[2]霜:指白发。[3]西风吹起鲈鱼兴:据《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此处作宾语,指思念故乡。[4]桑榆晚景:比喻人的晚年。

【译文】

十年京城观赏燕月、笙歌宴舞的生活,到吴地后两鬓已是白霜点点。西风吹起兴起思归品鲈鱼之念,而此时人已步入晚年了。

【赏析】

姚燧是元代著名的儒臣,十八岁时曾拜学者许衡为师学习理学,受理学影响颇深。他入仕虽晚,却颇为顺利,从秦王府文学做起,先后担任大司农丞、翰林学士、江东廉访使、江西行省参政等职。此曲就写在其被派往江东任职之时。当时,姚燧已在大都做了十多年的官,年事已高,突然被派往江东,很不愉快。“十年燕月歌声”是他对大都生活的一个总结,用“燕月歌声”对“吴霜鬓影”,一面是繁华的往事,一面是已然衰老的自己,这里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感怀,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惆怅。此二句中已经有了“不如归去”的意思。

接下来的“西风吹起鲈鱼兴”则将这一心意挑明,但不同于一般表达归隐之意的文章,紧接着的“鲈鱼兴”不是对归隐生活的畅想,而是对年事已高的自叹自怜。“已在桑榆暮景”给了人很多想象空间,作者究竟是在懊悔没有早些归隐,还是觉得自己年龄已大已不适合对生活做大的改变,又或者正好相反,想到年事已高归隐的心情就更为急切?

事实上,姚燧最终没有去过隐者的生活。1307年,他被任命为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登上了事业的高峰,每天都有许多人登门拜访,一直到他去世,都是如此。

曲的鉴赏知识

元曲中的白描手法

白描本来是中国画中的一种“单线平涂”技法,指绘画时只用墨线勾勒形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与之相对的是“细描”。“白描”是指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作渲染,只寥寥数笔便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白描手法既可以用于写景,也可以用于叙事。一般不写背景,不求细致,不尚华丽。要求言简意赅,既简洁,又能传神,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唐孟郊的《游子呤》以白描的手法歌咏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杜甫特别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如《石壕吏》中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地将县吏如狼似虎的横蛮之态和老妇人悲惨凄凉的情景描绘出来。白描手法大量运用于小说、散文、诗词中,由元代开始大量出现以细描为主的散曲,但是在散曲中白描手法还是最常见。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中说:“元人白描,纯是口头言语,化俗为雅。”比如吕止庵《后庭花·秋思》中的写景叙事:“西风黄叶疏,一年音讯无。”比较雅致的也有,如姚燧《醉高歌·感怀》全篇运用白描手法,“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两句话就概括地把十年声色娱乐生活和作者年老的状态描写出来。

寿阳曲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1]。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注释】

[1]飧(sūn):即晚饭。

【译文】

杨贵妃亲自捧砚台,高力士为他脱靴子。御厨为他做好膳食,他享用后也不向皇帝谢恩。醉眼朦胧中提笔就写出吓退番蛮的天书。其实写的不过是风月之类佳句。

【赏析】

元曲可庄可谐,宜悲宜喜,调侃、俚俗、尖刻、豪辣,皆不忌讳。此曲就体现了曲“谐”的特点。曲前三句所道之事最早见于宋代的《青琐高议》,“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则是从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演绎而来。作者将这四件虚虚实实又极富画面感的事情放在一起,成功地表现出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

“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而李白则是唐代的人。唐代的人无论如何不可能读到宋代的词。另一方面这又是一句写情人送别之景的词句,并没有任何吓人之处。乍一看,此句似乎放错了地方,但事实上,该句恰恰是整首曲子的点睛之处。它为全曲增添了荒诞诙谐的色彩,将“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的喜剧效果推向高潮。

虽然在元朝,确有一些如姚燧这样的理学名儒得到重用,但读书人的地位普遍低下。有人认为“醉模糊”和“杨柳岸”两句有嘲弄元朝政府的意思。幸运的是,不管姚燧是否有嘲弄之意,元代对文化非常开通,没有什么人因为写曲获罪下狱。

曲的鉴赏知识

嬉笑怒骂的元曲

任讷在《曲谐》中说:“元人作曲,完全以嬉笑怒骂出之,盖纯以文字供游戏也。惟其为游戏,故选题措语,无往不可,绝无从来文人一切顾忌,宏大可也,所屑亦可也;渊雅可也,猥鄙亦可也。故咏物如‘佳人黑痔’‘秃指甲’等,皆是好题目,了不觉其纤小。所描摹者,下至佣走粗愚,娼优淫烂,皆所弗禁,而设想污秽之处,有时绝非寻常意念所能及者。”

黑漆弩

吴子寿席上赋。丁亥中秋遐观堂对月[1],客有歌《黑漆弩》者[2],余嫌其与月不相涉,故改赋呈雪崖使君[3]

青冥风露乘鸾女[4],似怪我白发如许。问姮娥不嫁空留[5],好在朱颜千古。笑停云老子人豪[6],过信少陵诗语[7]。更何消斫桂婆娑,早已有吴刚挥斧[8]

【注释】

[1]丁亥:指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2]《黑漆弩》:曲牌名,由同名词牌入正宫乐调而成,又名《鹦鹉曲》。[3]使君:对州县长官的尊称。[4]青冥:天空。乘鸾女:月宫的仙女。《异闻录》载唐玄宗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衣仙娥十余人,“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5]姮娥:即嫦娥。[6]停云老子: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于铅山居所筑停云堂,自称“停云老”。停云之名,用陶渊明《停云诗》意。[7]“过信”句:辛弃疾有《太常引》词咏月,末云:“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语本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所以说他“过信少陵诗语”。少陵,杜甫自号“少陵野老”。[8]吴刚挥斧:《酉阳杂俎》载汉西河人吴刚学仙犯过,遭罚砍斫月中桂树,树随斫随合。

【译文】

乘着白鸾的仙女随风露自浩荡的青天降落,她们见到我似乎感到奇怪,为什么我的头上会有这么多的白发。我问她们,嫦娥独居月殿不嫁,为什么如此空留?她们说,好就好在美丽的容貌千年不变。可笑辛稼轩虽然豪迈,却过于相信杜甫“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诗句。其实何须多费力去砍伐婆娑的桂树,那月中不是有吴刚,早就挥着斧子,向桂树砍了无数遍?

【赏析】

此曲极富想象力,语言诙谐幽默,真率中透着洒脱。曲子一开始,作者就虚构了自己与神话中的人物对话的场景,用自己的“白发如许”和仙女的“朱颜千古”做对比,其对仙女的青春常驻虽不无艳羡,却也没有为自身的衰老怅惘。而紧接在“朱颜千古”后的一个“笑”字,更表现了作者的洒脱。停云老是辛弃疾,其词《太常引》中有“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之句,大有忧国之患、为国锄奸之意。但经姚燧之手,该句却褪去了忧愤的色彩,反而传递出乐观的讯息。“何消斫桂婆娑,早已有吴刚挥斧”,人无需为“桂遮清光”绝望,一直以来都有人在动手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