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彩图精装)
- 郭映熙编著
- 1200字
- 2024-12-22 13:33:26
名人逸事
苏格拉底因何而死?
苏格拉底头部雕像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活动于城邦的黄金时代,生于约公元前470年,死于公元前399年,死后留下一妻三子。他极具个人魅力,走到哪里都被人们尤其是热心的年轻人所簇拥;他极好争辩,对于某个问题倘若有人说已找到了答案,他就会接受挑战。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在监狱中谈笑自若地接过当局赐予的一碗毒酒一饮而尽,彼时他已逾古稀之年。这件事发生在雅典这样一个标榜自由和民主的城邦里,显得不同寻常,因为当时人们思想极为活跃,而且苏格拉底仅仅是一个终生以讨论哲学为唯一乐趣的清谈者,他是触犯了哪条律令而遭此惨剧呢?
苏格拉底被指控的罪名是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按照雅典的法律,每个雅典公民都有权利对危害雅典城邦的行为和个人提出公诉,于是当三个雅典公民以此罪名指控苏格拉底之后,一个由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旋即成立,最终以281票赞成和220票反对的结果,宣判苏格拉底有罪,并判处其死刑。
但是无论是当时或后世的学者,都认为凭这两条“莫须有”的罪名不足以判处苏格拉底极刑,这其中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但是这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却各执一端,莫衷一是。柏拉图等苏格拉底的追随者坚持认为,因为苏氏在和同伴们的讨论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雅典社会名流的腐朽,从而得罪了许多人,他们于是罗织罪名进行报复。
也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因为政治报复。当时民主政治在雅典已经屡屡受挫,公元前411年,受西西里远征失败的影响,雅典民主制首次被推翻,被一个由400人组成的寡头政府取代,尽管不久之后寡头政府就被推翻了,但是民主政治已经受到极大挑战。公元前404年,持续了几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终于为斯巴达所击败,在斯巴达的操纵下,一个由30人所组成的独裁政府上台,雅典民主政治再次被颠覆。这两次事件极大触动了雅典公民。而在这两次颠覆活动中,一向反对民主政治的雅典贵族们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中有很多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例如独裁统治者克里底亚曾经是苏格拉底最亲密的学生之一)。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思想从根本上便是与雅典民主政治背道而驰的。苏氏认为,统治一个社会的不应该是少数人,也不应该是多数人,而应该是“有智识的人”,基于此,他不同意现存的所有政治制度,当然也包括雅典民主制。在雅典由于公民有言论的自由,所以刚开始苏格拉底的思想还能得到容忍,然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民主制开始摇摇欲坠,民主派由于恐惧失去从意识形态上同苏氏抗衡的信心,从而采取了从肉体上加以消灭的残暴方式,苏格拉底成为这一悲剧的牺牲品。
但是这也只是后人的推测。事实上苏格拉底完全可以摆脱死刑。雅典法庭的审判程序是这样的:在原告和被告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由陪审团投票表决被告是否有罪,如果被裁定为有罪,再由被告和原告分别提出一种刑罚,然后由陪审团折中提出一种比较合适的刑罚。因此在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后,他的弟子们劝他提出一项较重的刑罚以博取陪审团的同情,但是苏格拉底近乎儿戏地在法庭上提出:由政府将他当作有益者供养起来,并提供免费餐。在判决之后,他的弟子们安排他逃走,也被苏格拉底拒绝了。他微笑着选择了死亡。这是为什么呢?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雅典学院 壁画
这幅宏伟壮丽的壁画是由拉斐尔创作,它描绘了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和众人一起探讨真理的情景。在中央披着蓝色衣袍的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
法国著名画家大卫的这幅画描绘的是苏格拉底即将喝毒药赴死。他手指着天,神态安详。也许认为那里才是他的自由天堂。
根据一些史料,我们知道即便是在克里底亚统治期间,苏格拉底也保持了自己伟岸的人格。首先他拒绝服从非法的命令,列奥是个富有的公民,为躲避暴政而逃回家乡,克里底亚要苏氏带领四人将他抓回,但是苏格拉底拂袖而去。其次,他极力谴责暴行,当克里底亚四处疯狂杀人时,苏格拉底对青年们说:“一个牛倌,弄得牲口又瘦又渴,却不准人说他是个坏牛倌,使我感到奇怪;一个政治家搞得公民堕落,人口减少,却不以为耻,不认为自己是个坏的政治家,更使我感到奇怪。”由此管中窥豹,也不难明白“败坏青年”的罪名无论如何也落不到苏格拉底身上。
对于苏格拉底究竟因为什么被判处死刑,今天仍然不得而知,但是人们知道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大有为真理、为理想、为思想而献身的从容。他在服毒前含笑送走了妻儿,让他的弟子不要哭泣,最后的遗言是对一个叫克里托的弟子说的:“我还欠阿斯克里皮乌斯一只鸡,不要忘了还他。”
达·芬奇神奇的创造力来源于他人吗?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先驱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举世瞩目的旷世奇才。达·芬奇才华横溢,知识广博,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不仅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而且在物理、数学、解剖、地质学、天文和建筑、工程制造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这些学科领域中他无愧于“杰出创造者”的称号。就是现代科学家也十分惊讶于达·芬奇的精深的知识结构以及惊人的天赋。因为人们几乎不能相信上天会慷慨地把盖世奇才和美德完全地赋予一个凡人,而天才达·芬奇却能集这两者于一身。他为何如此幸运地得到上苍的青睐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达·芬奇自画像
欧洲一些专家学者近年来广泛而认真地研究了达·芬奇的生平,企图从中找到一些奥秘。有人用计算机分析了他一生的成果,结果令人们大吃一惊,若要完成他全部的绘画、雕塑、研究和各种发明等工作,就算一刻不停地工作,需要的时间至少也是74年。这对他来说,简直不可能,因为他只活了67年。
人们从达·芬奇的生平中,还能隐约感觉到某种神秘之处。他一无家庭,二无亲友,终其一生都在躲避着那些被他称为“多嘴的动物”的女人,他隐秘的生活使他从事的事业非常机密。这更使专家们怀疑,达·芬奇可能是得到了神秘人物的帮助。否则,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达·芬奇绘制的各种设计草图
达·芬奇的才华并不仅限于绘画方面的成就,在他记录幻想发明和观察自然现象的笔记本中,同样显示了他在其他领域中的才能。如此丰富的创造都出自一己之力吗?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 达·芬奇
达·芬奇的社交圈很狭小,这就使人们很容易对达·芬奇唯一的仆人托马兹·玛奇尼产生兴趣。托马兹·玛奇尼是一个时刻跟随在达·芬奇左右的人,他是一位面目慈祥、体格强壮并有一双智慧之目的中年术士,阅历十分丰富,曾到过东方,受到过东方圣人和统治者的接见,还带回了大量的古阿拉伯和古埃及的书籍。据记载,他是一位出色的水力专家、雕刻家、机械师,同时对炼丹术和妖法极为热衷,只是因为他身份低微,故不为人们所知。有些学者从这些史料中得出结论:托马兹·玛奇尼是达·芬奇的有力合作者。
但大多数历史学家对上述的观点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托马兹·玛奇尼这个人物是人们臆造的,并不是历史人物。
有些专家认为,达·芬奇可能是立足于古人的创造发明并对它们进行了再创造和改良而得到如此丰硕的成果的。他们指出,类似直升机的画,早在达·芬奇之前的佛来米派艺术家手稿中就已出现过,与达·芬奇后来的设计很相像。另外,有记载表明,达·芬奇与东方祭司相交甚密,长期往来。他可能从这些古代文明的传继者那儿,得到许多人类知识的精华。
对达·芬奇一生的创造也有人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他们指出,达·芬奇的科学创造,都只是停留在构想阶段,与真正的科学发明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也不得不承认,达·芬奇是一个集崇高美德和天才智慧于一身的奇才。
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身未嫁?
伊丽莎白25岁登基为王,以其美貌、学识和至尊地位引得欧洲大陆无数王公贵胄尽折腰,争相向她邀宠求婚。然而她却终身未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丽莎白虽然独身终生,但她也曾利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于欧洲各大国之间周旋。第一次是在她登基不久,当时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白发难,提出了谁是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的问题。
16岁时的伊丽莎白
谁能料到漂亮迷人的女王竟会终身未嫁!
伊丽莎白非常明白法兰西人的险恶用意,她不动声色地在暗中打起腓力二世这张牌来。在一段时间内,她对腓力二世的求婚既不回绝又不应允,使腓力二世对联姻怀有希望,然后借助西班牙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敦促其他国家认可伊丽莎白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求婚之事因此就拖了几个月。直到伊丽莎白了解到英格兰特使已在卡托—堪布累齐和约上签字,说明国际社会已承认了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后,她才一改几个来的模糊态度,明确告诉西班牙使节,她不能与西班牙国力二世联姻,原因是双方宗教信仰不一样。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像
此后,伊丽莎白多次将自己的婚姻用作进行外交的一种工具。众多王公贵胄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都没有答应,她或许根本不打算结婚,然而她严密地隐藏自己的想法,她从不向各国王侯贵胄关上求婚的大门,而是欲言又止,一直让他们对联姻之事怀有希望。不想结婚的伊丽莎白也喜欢与男人交往,在宫廷之中,就有不少她喜爱的庞臣,达德利勋爵是其中最令她心仪的人。高大强健的达德利是贵族之后诺森伯兰公爵的公子,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伊丽莎白对他十分宠爱,在1564年竟加封他为莱斯特伯爵。实际上,伊丽莎白早就有与他结婚、永为伴侣的打算。可是有一件事情令她最终放弃了此念。那就是,莱斯特伯爵在成为女王宠臣之前已是有妻室之人。而且很凑巧,莱斯特之妻罗布莎特有一天突然命丧九泉,因此有好事者传说,罗布莎特是其丈夫为与女王成婚而故意谋杀致死的。不管此事是否属实,终究是人言可畏,女王深恐与莱斯特结婚会引来非议,有损君王尊严,终于未能结成连理。
老年的女王
这幅画像是为庆祝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而绘的。此时女王已近垂暮,但她的画像永远是年轻美丽的。
1578年,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之弟、年轻的阿朗松公爵亲自登门向伊丽莎白求婚,但这场求婚却成了一场马拉松,直到5年之后,即1583年,50岁的伊丽莎白才明确宣布拒绝了他的求婚。
罗伯特·达德利像
首任莱斯特伯爵,自1560年以后一直是女王伴侣强有力的候选人。女王拒绝了他,但依然对他宠爱有加,直到达德利于1588年去世。
阿朗松成为了最后一位求婚者。此后伊丽莎白便没有提过婚嫁之事,其中奥秘如何,那恐怕就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了。
莫里哀是否娶了自己的女儿为妻?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巴黎富商之家,1644年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他30余年辛勤耕耘,终于成为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可以说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成就最为巨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剧作家。
莫里哀的画像
他是17世纪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结构完整,内容发人深省,在心理探讨上能深及人类诸如贪婪、野心、爱情和嫉妒等基本的情感。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伟大成就遭人妒恨,居心不良的人才编造了莫里哀娶自已女儿为妻的谎言对其进行诋毁。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在剧作家死后,有关他妻子的身世被人争论不休,从而成为文化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
人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莫里哀约40岁时,娶了年轻的弗朗索瓦兹·贝亚尔为妻,可是始终不清楚弗朗索瓦兹到底是谁的女儿。因为莫里哀年轻时曾和贝亚尔家族的玛德莱娜·贝亚尔有过一段恋情,巴黎上流社会嫉恨莫里哀的人便诋毁他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有一种意见认为,莫里哀的妻子是阿尔芒德,她是玛德莱娜·贝亚尔的妹妹,而并非其女儿。这种说法有两种书面证据:一是1662年2月20日,莫里哀结婚时,在圣日耳曼-奥塞尔堂区发的结婚证书和户口簿上,莫里哀妻子所用的名字不是弗朗索瓦兹,而是阿尔芒德。二是阿尔芒德在极其重要的两个证件上填写的身份都是玛德莱娜·贝亚尔的妹妹。因其证据确凿,有很长时间人们对这一点都没有什么异议。
这是莫里哀第一部世态喜剧《可笑的女才子》中人物形象的绘画。在这部作品中,莫里哀主要以有趣的戏剧动作表达准确的观念,并尽量夸张人物的特性。
而那些仇视莫里哀的人,则坚持说莫里哀娶的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莫里哀年轻时便与玛德莱娜相爱,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弗朗索瓦兹,可是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莫里哀和玛德莱娜并没有结成夫妻,于是莫里哀深感遗憾,在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情结,终于令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但这一说法难以让人信服。另一部分人声称,莫里哀并不知道弗朗索瓦兹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当弗朗索瓦兹在“光耀剧团”日益走红后,莫里哀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玛德莱娜的影子,对她产生了“成年男子神魂颠倒的‘爱情’”。1661年,当莫里哀表示要娶她为妻时,她却不怎么愿意,但是经不住莫里哀的紧追不舍,弗朗索瓦兹出于种种考虑,最后在1662年和剧作家结婚。
但是更多的人倾向于这种看法:莫里哀的妻子弗朗索瓦兹的确是玛德莱娜的女儿,但绝不是莫里哀自己的女儿。其中法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勒诺特尔的意见最具代表性。他在《时代》杂志发表专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国亲王莫德纳伯爵为了继承财产娶了一个大自己15岁的女人,随后自己沉醉于放荡不羁的腐朽生活,他在巴黎结识了迷人的女郎玛德莱娜,并且在1638年玛德莱娜20岁时,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孩儿在圣-厄塔什教堂受洗后起名为弗朗索瓦兹。但是在1652年也就是弗朗索瓦兹14岁时,母女两人同时来到“光耀剧团”,当时35岁的玛德莱娜仍然野心勃勃,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年龄,就隐瞒了弗朗索瓦兹的真实身份,并将女儿改名为阿尔芒德。这种莫名其妙改名字的事情在当时的剧团里非常普遍。至于弗朗索瓦兹在成名后仍然沿用阿尔芒德这个名字,历史学家推测可能是后者更为高雅,更适合一位著名女演员。
在听一位先生朗读莫里哀剧本的人们
莫里哀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常常被剧本里的剧情所吸引。
图为莫里哀剧作《伪君子》的绘画。
于1665年出版的莫里哀作品《唐·璜》的书影
另外,玛德莱娜非常富有,她死后将绝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弗朗索瓦兹,据此可以断定弗朗索瓦兹是她的女儿无疑了。勒诺特尔进一步推测,玛德莱娜很可能在临终前恳求莫里哀和弗朗索瓦兹重新结合,因为在她死后,两人和解了,并且在那一年(1672)的10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让-巴提斯特·阿克芒德,这是用父母双方的名字合成的。
尽管勒诺特尔的推测有很强的可信性,但是在法国文史学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持怀疑意见的人这样认为,在莫里哀的剧团里,像弗朗索瓦兹这样才貌出众的女演员大有人在,而莫里哀偏偏娶了玛德莱娜的女儿,后者又与剧作家有过情侣般的关系,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而没有别的隐情?
人们认为剧作家的人格是高尚的,并寄希望于研究者早日找到有价值的史料,了却这个文学史上的悬案。
牛顿晚年为何会精神失常?
伊萨克·牛顿(1642~1727)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一提起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苹果落地的故事:1665年,牛顿在家乡林肯郡的一个乡村疗养。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引起了牛顿新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垂直落到地上?这个问题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可以说牛顿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伟人,却在50~51岁期间突然精神失常,对于其中的原因,当时及此后250多年的时间里,众多的科学家都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还没有最终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外界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精神的暂时“短路”,还有人提出是汞中毒的结果。
牛顿像
伊萨克·牛顿是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天文、数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幅威廉·布莱克所绘的牛顿肖像画,表现了牛顿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专心研究学问的痴迷,也暗示其作为一名狂热的炼金术士沉迷宗教的结局。
其中认为牛顿是由于劳累和用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画家笔下童年时代的牛顿
性格忧郁,喜欢沉思,神情脱俗。牛顿以后的伟大和精神上的矛盾此刻已有所流露,预示着这位巨人一生的命运。
关于牛顿专心工作的故事,就连小学生也可以随口说出一件来:有一次,牛顿请朋友吃饭,他却一直在实验室工作忘了时间,饿极了的朋友只好先吃了一只鸡,骨头堆放在盘子里。过了好久,牛顿才出来,看到盘中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就又回到实验室工作去了。1687年,45岁的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该书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为做好这项工作,牛顿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专心研究。他很少在夜间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一直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后,他又立即转入了光学的研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不到30岁就已经须发皆白了,长期的用脑过度,极端紧张的工作,造成了科学家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最终使他患上了精神失常的疾病。
剑桥大学木桥
还有人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所致。牛顿18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很快就在科学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赏识,在科学的道路上可谓一帆风顺。但1677年,他的恩师巴罗和一向爱护他的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这令他极度悲伤,曾使他的研究工作一度停止。在1689年,他被选为英国国会议员。来到灯红酒绿的伦敦后,他已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再待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各种上流社会的交际应酬使得他的经济捉襟见肘,但多方努力都无法摆脱困境,最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剑桥大学。1691年至1692年,又有两件重大的事情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件是他母亲的去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精神不振。另外一件是他著作的手稿被烧毁。在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回到剑桥大学后不久的一天早晨,当他从教堂做完祈祷回来,竟发现燃尽的蜡烛已将他书桌上摆放的有关光学和化学的手稿及其他一些论文都化为灰烬了。《光学》是他一生中仅次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化学》也是他花费近20年时间辛勤研究的结晶,堪称一部科学巨著。对此,牛顿懊悔不已。他不得不重新整理《光学》手稿,至于《化学》他却再没有精力去做了。
牛顿一生成绩斐然,受到了世人的尊重。图为各国发行的纪念牛顿的邮票。
牛顿的办公桌
桌上摆满了光学和数学仪器,牛顿以他天才的智慧使人类的科学研究登上一个新的高度。可能是由于用脑过度的缘故,他患上了精神病。
还有一种较新的看法是,牛顿精神失常是由于汞中毒所致。有两位专门研究牛顿生平的学者,对牛顿遗留下来的4绺头发通过现代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来综合分析。发现牛顿头发中所含的有毒微量元素的浓度是正常人的好几倍,尤其是汞的含量更是高得可怕。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牛顿长期待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有毒的金属蒸气,特别是汞,从而导致中毒精神失常。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因为牛顿一生中,只有在50岁至51岁期间精神失常过,其余都处于正常状态,而且我们也无法断定这4绺头发就是他患病期间的,就头发来推断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太没有说服力了。其次,人头发的微量元素受外界影响很大,这4绺头发历经250多年,很难保证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现在医学上判定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如手指颤抖、牙齿脱落、四肢无力等症状,牛顿都不曾有过,所以汞中毒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时到今日,对于牛顿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样登上王位的?
沙皇俄国在其长期的君主统治中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类似中国的女皇武则天式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样登上皇帝的宝座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继承,有人说是通过发动宫廷政变,那么她又是怎样发动宫廷政变的?这还得从她成为王室成员开始说起。叶卡捷琳娜是俄皇彼得三世的妻子,她在为俄皇室完成传宗接代任务后,地位岌岌可危,丈夫彼得早已对其厌倦,人们早已将其忘记,她只是苦苦忍受耻辱和孤寂。
叶卡捷琳娜这位不同凡响的女人绝不可能心甘情愿做一名忠实的妻子和殉难者。她一方面靠追逐声色犬马的生活来满足自己已被激起的肉欲;另一方面,她在卧薪尝胆,耐心地等待着能使她成为女皇的机会。伊丽莎白通过没有流血的政变登上皇位就是她面前好的例子。她将要在政坛上小试锋芒了。
爱骑马的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为了达到目的,开始培植私党。她把禁卫军军官格里戈利·奥尔洛夫列为首选对象,奥尔洛夫的4个兄弟阿列克谢、费多尔、伊凡和弗拉基米尔都是禁卫军军官。叶卡捷琳娜如愿如偿,奥尔洛夫成了他的情夫。这既满足了她野马般的欲望,又为未来的宫廷政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彼得大公也并不是吃素的,他对叶卡捷琳娜的阴谋早有所闻,他也在积极行动。这个骨子里流着普鲁士的血液的昏庸之君,早就打算与他的情妇伊丽莎白·沃沦佐娃结婚而把叶卡捷琳娜甩掉。
1762年,荒淫暴戾的伊丽莎白终于死去。根据遗诏,彼得做了皇帝。新登基的彼得三世注定是俄罗斯的克星,他把俄国推到灾难的边缘。而他的登基,也将为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带来灭顶之灾。
彼得决定把叶卡捷琳娜幽禁在舒吕塞尔堡要塞,并且以他凶残乖戾的性格,他下一步就要动手杀妻子。
沙什科——塞罗庄皇家避暑胜地
彼得三世好像也预感到有某种阴谋正针对他而来。他将叶卡捷琳娜的党徒之一帕塞克逮捕了。叶卡捷琳娜明白只有先下手,否则就只能做阶下囚甚至是命归黄泉。事不宜迟,1762年,在奥尔洛夫兄弟的支持下,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士兵们穿着俄罗斯的传统军服,簇拥在新女皇叶卡捷琳娜周围并且冲上前吻她的手、她的脚和她的衣服的下摆。女皇置身于欢乐的喧嚣中。所有的俄国人好像都很兴奋,他们高呼着“叶卡捷琳娜!我们的母亲叶卡捷琳娜”,宫廷显贵、各国公使、神父争先恐后地欢迎他们的新女皇。
格里高利·波将金像
他是女皇的宠臣和心腹,为女皇登上王位出力良多。
软弱无能的彼得三世被迫退位,接着又被软禁起来。在给叶卡捷琳娜的信中他这样写道:“请陛下对我放心,我既不会想,也不会去做反对您本人和您的统治的事。”
虽然彼得对她已不构成威胁,但叶卡捷琳娜并不愿轻易放过曾给她耻辱的彼得,彼得不久就遭谋杀。叶卡捷琳娜的诏示说彼得死于剧烈绞痛,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彼得死时全身发黑,向遗体告别而吻他嘴唇的人自己的嘴都肿了。可见,叶卡捷琳娜对其十分怨恨,可能不管彼得对叶卡捷琳娜怎样,她都要当上女皇,但彼得对其确实起了极大的刺激作用。
谁是杀害普希金的真正凶手?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然而这么一个伟大的诗人,俄罗斯人民的骄傲,却是死在一场决斗之中,而且对手竟是一个庸俗不堪的法国流亡者。倘若没有这场决斗,这位流亡者终生将不为人知;但是他沾了诗人的光,让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丹特士。
普希金像
普希金是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爱情如同他的诗歌一样在他的生命里永不缺乏,也正因为情爱的冲动使得诗人更显纯真与崇高,直到他的生命因为与人决斗而终结。
诗人死了,给我们留下遗憾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疑惑:他为什么要和丹特士决斗?诗人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到底谁是杀害诗人的真凶?人们普遍认为,普希金的死与三个人有着密切关系:丹特士、普希金的妻子娜塔丽娅和沙皇尼古拉一世,其中娜塔丽娅起着关键作用。
普希金在感情方面成熟得很早,他天生是一个情种。图中这位绰号叫“夜夫人”的欧多克西娅·葛利金娜公爵夫人曾让普希金整整迷恋了两年。
娜塔丽娅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当普希金第一次在舞会上与其相见,便深深迷上了她。当时诗人声望如日中天,加上又是贵族出身,因此有无数美人贵妇迷恋着他。但是娜塔丽娅好比是出水芙蓉,娇艳欲滴,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诗人迅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诗人的苦苦追求之下,娜塔丽娅终于心动,他们在1831年2月结婚。他们的婚姻轰动一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但谁也没有想到,六年之后,诗人便因为这个女人招来了杀身之祸。
19世纪私人住所里发生的偷情现象在俄国贵族中相当流行,娜塔丽娅的红杏出墙让诗人近乎绝望。情欲的火花,爱与恨的交织,生与死的考验,使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决斗,用生命来对那个时代发出呼吁之声,渲泄自已的愤懑。
为了尊严和名誉,普希金倒在了决斗场上,因伤势过重,一代诗豪不治身亡,时年才37岁。俄罗斯人为诗人的悲惨命运而流泪。
现在,随着研究者不断地挖掘资料,人们怀疑沙皇尼古拉一世是这场决斗的幕后操纵者。那么沙皇为什么要除去诗人普希金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普希金的诗歌和小说宣扬自由民主,同情十二月党人起义,引起沙皇的强烈不满。他原来曾将普希金流放,但诗人影响力却越来越大,最后他又假惺惺地将普希金召回莫斯科,并册封他为御前侍卫,企图借以收买诗人。但是诗人软硬不吃,继续歌唱自由,反对暴政。沙皇恼羞成怒,又不能光明正大地处死普希金,于是让丹特士去勾引娜塔丽娅,并促使他们进行决斗。
19世纪欧洲制造的手枪,在私人决斗中,它常常被用到。
第二个原因是沙皇觊觎普希金妻子的美貌。因为普希金身为侍卫,不得不常常带着妻子参加皇室舞会,沙皇是个好色之徒,于是寻找种种借口和娜塔丽娅接近,处在丈夫地位的普希金,自然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于是便警惕妻子的行为,不让沙皇得逞。而沙皇既有了这种卑鄙的念头,又加上普希金在政治上不驯服,于是就设计杀害了诗人。
据说,在普希金和丹特士决斗之前,有人将这件事报告了沙皇,要求沙皇下令阻止这场决斗,因为只有皇帝的命令才能取消这种西方贵族式的决斗。沙皇口头上痛快地答应了,但暗地里却告诉送信人错误的地址,等使者捧着诏书赶到时,诗人已倒在血泊之中。
还有一种说法,也相当可信。普希金妻子娜塔丽娅生活放荡,她轻佻的行为令诗人蒙羞,致使诗人为爱情和名誉而死。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娜塔丽娅在客人的面前,要求丈夫在她的影集上题诗,普希金对这种庸俗的行为感到十分厌恶,回答说:“我不是相册上的撰文专家。”娜塔丽娅当众大喊大叫,普希金只得给她题了一首诗,这首赞美妻子美丽的小诗被客人争相吟诵。正当娜塔丽娅沉浸在虚荣心带来的喜悦中时,一位客人突然大叫:“我的天,这是什么?”娜塔丽娅接过一瞧,着了魔般将影集扔出门外。原来,普希金在诗后写上了愚人节的日子——4月1日。
娜塔丽娅对普希金深为不满,于是频频在舞会上卖弄风骚,并接受许多男人的殷勤,毫无顾忌地与他们打情骂俏,尤其是在身高1.9米、英俊的丹特士出现后,她的举止越来越离谱。终于有一天普希金收到了一个纸袋,里面装着三封“绿帽子协会”寄给他的成员证书,任命他为绿帽子协会主席的助手。顿时普希金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料,为维护尊严,普希金不得不选择了决斗。
诗人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人们期待着研究者能够发掘更多的材料,以揭开这位诗人之死的谜团。
托尔斯泰晚年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1910年10月的一天,空中飘洒着细细的秋雨,俄罗斯乡间的小道上,一辆马车在泥泞中缓缓而行,车中坐着一个孤独的老人,他须发皆白,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什么,不时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与马车轱辘轧过泥水的咕噜声混在一起,无论谁听了,都会心灵颤抖。他就是离家出走的托尔斯泰。仅仅半个月不到,这位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就在阿斯坦堡火车站凄惨地死去了。
赤脚的托尔斯泰像
托尔斯泰与妻子索菲娅一起用早餐。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在那样大年龄、那样恶劣的天气里,离家出走呢?这背后有没有什么人们所不知道的原因呢?
托尔斯泰在写作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托尔斯泰的一生作一个简单的幻灯片式的回顾。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于莫斯科附近的雅斯纳亚的一个名门望族。虽然托尔斯泰不到10岁就成了孤儿,但是由于家庭富裕,所以他的一生还是一帆风顺的。大学期间,他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萌发了对沙皇统治的不满。1847年,他回到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企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1851年到1855年在沙皇军队中服役,为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退役后多次到欧洲各国旅行,1862年与一个医生的女儿索菲娅结婚。结婚以后,托尔斯泰开始进入文学创作的多产期。1864年到1869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奠定了他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这部著作被传记作家罗曼·罗兰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本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81年,托尔斯泰迁居莫斯科,1901年返回庄园,此时开始系统研究哲学、宗教、伦理等问题。他对社会现实尤其关注,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提倡一种“不抵抗主义”,对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此时他创作了另一本伟大著作《复活》,在这部小说里,托尔斯泰对俄国地主阶级的腐朽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托尔斯泰的文学业绩连同他的社会活动使他处于“一代宗师”的地位,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说他是“19世纪所有伟人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人物”。
晚年的托尔斯泰思想进一步深化,他毅然地与平民阶级站在一起,并且亲自耕种。
托尔斯泰在波良纳的故居
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笃信宗教,他的宗教观、社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3岁时,托尔斯泰回到了故乡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然而晚年的托尔斯泰对他庄园的看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他开始习惯于关注在他的农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这些贫苦可怜的农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与自责。
有人说,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是因为和妻子索菲娅争吵的缘故。索菲娅本来和托尔斯泰是相当美满的一对,曾被传为文坛佳话。可是后来托尔斯泰的一些“过激行为”,渐渐引起索菲娅的不满,于是两人经常争吵。托尔斯泰到了晚年之后,一心要实现“平民化”,要把自己的田地和财产分给穷人,遭到索菲娅的坚决反对。离家出走前不久,托尔斯泰暗地里立了一份遗嘱,规定他死后自己全部作品的版权送给公众。这种不顾及家庭的做法自然引起索菲娅的强烈不满,于是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托尔斯泰一气之下给索菲娅写了一封绝笔信离家出走,而在托尔斯泰出走的第二天,索菲娅——这位和他共同生活了48年的妻子在绝望与伤心之下,手拿托尔斯泰的绝笔信跳进了庄园的池塘里。
还有人认为,托尔斯泰的悲剧是一个叫切尔特可夫的军官造成的。切尔特可夫善于夸夸其谈,吹捧奉承,他以此赢得了托尔斯泰的信任,托尔斯泰准备放弃自己的财产,就把自己的著作权交给切尔特可夫代理。可是索菲娅以及托尔斯泰的子女坚决反对,为了从中获利,切尔特可夫就挑拨托尔斯泰和妻子与子女的矛盾,终于托尔斯泰的家庭陷入冷战的旋涡,为了耳根清静,年老的托尔斯泰最终选择离家出走,客死他乡。
另外有一种观点也很有道理。托尔斯泰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地主阶级不满,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并曾经探讨过土地改革,尽力维护农民权益。到了晚年,他的思想进一步深化,认为人没有贵贱高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因此拒绝担任法庭陪审员的荣耀,辞去显贵族长的职务,并亲自从事体力劳动,决心同本阶级彻底决裂,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可是由于在家乡,家庭的阻力和世俗的看法阻碍着他的行动,于是他就选择了离家出走。
也有人认为,托尔斯泰之所以离家出走,和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矛盾不无关系。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之后,文学创作陷入了低谷,尽管他还有许多素材,但是由于无法解决哲学和现实之间的对立,一直处于痛苦的思索当中。有人回忆,托尔斯泰晚年经常把自己写完的稿子烧掉,这既反映了作家对作品的苛求,又说明了他当时的一种矛盾心态。作为一个作家,不能创作是最痛苦的事情,为了求得某种精神的解脱,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以获得某种灵感。
托尔斯泰究竟为什么在耄耋之年离家出走?人们至今不得而知。
弗洛伊德放弃性诱惑论之谜
弗洛伊德像
弗洛伊德是后世公认的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同时他也被尊为性学的始祖。然而人们对弗洛伊德为何后来要放弃性诱惑论一事非常困惑,此事在当时也闹得沸沸扬扬。
1897年9月,在给弗烈斯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说:“我想告诉你一个极大的秘密,这几个月来我一直被它所缠绕着,它就是我对我的性诱惑论产生的疑惑。”弗洛伊德不再相信性诱惑论。但他仍旧认为病人讲给他听的故事确有深意。批评家认为,弗洛伊德在他为何放弃性诱惑论上是撒了谎,他说谎的原因更加不可告人,他是为不想让别人发现他放弃性诱惑论的真正的原因而撒谎的。
1885年弗洛伊德和玛莎在一起
杰弗里·马森是一位年轻的美国精神分析家。他在1980年以前,本应该顺理成章地继任国会图书馆弗洛伊德档案馆馆长一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森把弗洛伊德写给他的朋友弗烈斯的信件全部看了一遍。弗洛伊德的书信选集,曾在1950年由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编辑出版。但通过进一步检查档案,马森发现选集中遗漏了大量信件,马森在进一步查证之后,发现这些遗漏的材料与弗洛伊德的性诱惑论有关。这些信件说明弗洛伊德并没有像后来自己指出的那样坚决而迅速把这一理论抛弃;相反,他一直坚持这一理论有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他希望这些理论的正确性有一天能被证明。
弗洛伊德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发现放弃了呢?马森推断,当时因为这一理论,弗洛伊德不但已受到同事的中伤,而且更因为到处泛滥的猥亵的说法而被含蓄地指控。由于弗洛伊德迫切地想得到同事的支持和赞同,所以就宣布不再相信这一理论。马森在他出版于1984年的书中这样写道:“我极不情愿地发现弗洛伊德之所以放弃性诱惑论说是因为缺乏勇气。”
母亲和婴儿 油画
在弗洛伊德看来,即使是幼儿也有性欲,母亲则是他第一个恋爱的对象,也是他第一个发泄爱欲的对象。正是这种理论使弗洛伊德不堪舆论重负吗?
弗洛伊德在给一个病人弗烈斯的信中说,可能身心失调是引起埃克斯坦继续出血的原因,可笑的是,这个诊断荒谬绝顶,是对弗洛伊德性欲望转移和压抑性欲望理论的很明显的模仿。马森认为从这个荒诞可笑的诊断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如何对他的同事曲意迎合,又如何急于把病人的病症归结在幻想上,而不认为是一次医疗事故。弗洛伊德不敢直接与弗烈斯发生冲突,因此,也就不敢对他所谓的鼻子理论进行批驳,更不敢说手术是被他搞糟的。同样,在性诱惑论上他也是如此。他不敢坚持自己的性诱惑论是正确的,不敢说在全国猖獗的令人不悦的猥亵事实是正确的,怕把他与那帮维也纳同事的关系搞僵。
但大多数思想史学者则认为,弗洛伊德放弃性诱惑论的动机不像马森说的那样猥琐和卑鄙。他们认为,弗洛伊德过于简单的叙述,虽然是对事实的不忠,但却是为了使叙述更为夸张而采纳的方法。
许多学者认为,实际上,放弃性诱惑论不失为英明之举,因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幻想同他们的父母发生性行为的观点,要想得到医学界的认同,非常困难。至少,与猥亵儿童现象猖獗的观点相比,“恋母情结”要更加激进一些。因为猥亵儿童现象已经被许多医生证实确实存在,但人们之于“恋母情结”,除了知道它是源于一个希腊神话外,其他便一无所知。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为何要放弃性诱惑论似乎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他此举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也许用他的心理学学说来分析他的行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名诗人叶赛宁死于自杀还是他杀?
1925年12月28日凌晨,30岁的叶赛宁用一条皮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诗人的突然死亡震惊了俄罗斯,当载着叶赛宁遗体的列车从列宁格勒开来时,成千上万的莫斯科市民涌往普希金广场,沉痛地悼念这位杰出的诗人。
当时,人们认为诗人是因为爱情而自杀的。叶赛宁追求的爱情是完美主义式的,他不可能进入带有任何瑕疵的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极度的抑郁和绝望也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
吻 油画
俄国画家莫勒作品。叶赛宁的爱情生活正如画家下的作品一样浪漫多情。
他的第一个恋人是吉娜伊达。1917年春天,叶赛宁应《人民事业报》编辑部之约,前去洽谈诗稿问题,在那里结识了打字秘书吉娜伊达,两人一见钟情,仅仅三个月就结婚了。吉娜伊达从小酷爱文艺,博览群书,是一个淑女式的好女人。在最初的两年里,两人是幸福的,还有了一个女儿,可是由于叶赛宁放荡不羁、刚愎自用的性格,二人之间产生了裂痕,最后不得不分手。
他的第二个恋人应该是加丽雅。叶赛宁去世周年之际,这个女人在诗人的坟头开枪自杀了。她在遗书中写道:“对我来说,一切最珍贵的东西都在这坟墓里……”1918年彼得堡的一次文学晚会上,加丽雅初遇叶赛宁,诗人忧郁深沉的朗诵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她成为诗人的秘书,此后她终生爱慕着诗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诗人,却从不要求回报。
他的第三个恋人是著名舞蹈艺术家邓肯。结婚之后,叶赛宁陪着邓肯到欧美作巡回演出,在度过了如火如荼的10个月后,夫妻之间出现了裂痕。叶赛宁是一个具有“悲剧气质”的忧伤诗人,他患有周期性的抑郁症,时而哀伤,消沉绝望,时而脾气暴躁,还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做些荒唐的事情出来。他是一个极端自我的人,痴恋着“想象中的婚姻”,又恣意地践踏着现实的姻缘。邓肯试图改变诗人,修复两人的情感,但是最终失败了。他们分手了,尽管彼此都深爱着对方。
然而不久,在一次晚会上,郁郁寡欢的诗人又结识了他的第四个恋人——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娅·安德列耶夫娜·托尔斯泰。可是婚后,叶赛宁马上大失所望,他发现索菲娅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浮华、庸俗市侩的女人,于是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自责之中。有人说,叶赛宁给人的感觉是一生都在恋爱……他崇尚爱情,渴望能在爱情中得以栖息并获得解脱。但他的爱情是虚幻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于是失去了最后避风港的诗人就只有走向死亡--这是彻底摆脱尘世烦恼的唯一方式。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
俄罗斯郊外风光
叶赛宁忧郁的个性使他爱在大自然中寄托情怀,也许正是忧郁的心理促使他走向自杀。
可是事隔多年,有很多人提出,叶赛宁不是自杀而死的,很可能死于谋杀。莫斯科医学科学院教授阿·马斯罗夫就认为诗人死得蹊跷,这里面可能有鲜为人知的内幕。据说,就在叶赛宁死后不久,一些诗人的仰慕者就进入叶赛宁自缢的那个房间,进行了一次实地模拟自缢,结果,他们套在水管子上的皮带总是滑下来,在上面根本套不住。另一位医学教授马拉霍夫认为,当时,叶赛宁要想自己把自己吊到近4米高的天花板上,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另外从莫斯科有关部门提供的叶赛宁尸体的照片上,人们竟然看不到一条脖子上的缢痕。最大的疑点是,在叶赛宁的头颅上,有被砸击的伤痕。莫斯科有一位独立研究人员在其分析报告中写道:“从叶赛宁头颅上的伤痕可以看出,除了用那种生铁制成的沉重的空心烙铁,别的东西都不足以造成这种伤害。”头伤是从何而来呢?俄罗斯女诗人西多林娜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根据我的调查结果,叶赛宁死前头部确实受过创伤,而且是被钝器击打或者是被子弹射伤。甚至连鼻子都骨折过。”
但是这种看法显然与叶赛宁死后的验尸报告相抵触。1925年12月29日,叶赛宁尸体在奥布霍夫医院的停尸房进行了解剖,法医阿·季里亚列夫斯基在报告中写道:“脖颈喉结上部有一缢痕,另一道缢痕从左向上延伸至外耳轮。缢痕从右侧向上延至后脑部。” 阿·季里亚列夫斯基认为,叶赛宁的的确确是自缢而死的,任何其他关于他死的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
究竟叶赛宁死于何因,是自杀抑或他杀?直至今天,人们仍然争论不休。
日本天皇在二战后未被处死之谜
众所周知,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轴心国之一,而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日本军队更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那么为什么日本许多战犯被送上了国际军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审判,而作为当时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天皇没有对战争罪行负责?而在众多日本战犯被处决的同时,天皇又身处何处呢?这在二战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情。
裕仁天皇像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的播出向日本民众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日本国内部分民众、一些受害国、国际仲裁机构乃至裕仁本人都认为天皇对战争应负起责任。日本国内一些进步群众团体的领袖以及部分深受战争创伤的同盟国呼吁:裕仁作为战争期间的国家元首是发动战争的元凶,理应作为头号战犯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惩罚;并再三提出应废除日本天皇制,改变日本现存的政治体制。为清算法西斯余孽,重建世界和平与公正,战后在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澳大利亚法官威廉·维著作为军事法庭的审判长也认为:“如果不审理天皇,战犯一个也不能处以死刑。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他应在国内或国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亏,难以面对愤怒的世人,他觉得应理所当然地负起战争的所有责任。
裕仁天皇在1947年接见民众
作为日本的象征,天皇已不再拥有实际的权力。
于是,一个历史性的会面便决定了裕仁天皇的命运,世界历史也添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1945年9月27日上午9时,裕仁头戴大礼帽,身穿燕尾服,亲自正式地晋见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当时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是盟军驻日本占领军的最高官员。在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会见中,裕仁表现得体、态度坦然,勇敢地承认“对于日本政府的每一个政治决定和军事行动……我是唯一的责任者”。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给麦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后这位上将回忆起裕仁时曾说:“在当时,我感到我面对着日本第一个当之无愧的有素养的人。”作为盟军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注定统治世界的“大东亚”观点,维护世界和平,肃清国内黩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圣性,天皇由神回归为人。裕仁都一一照办。
东京大审判
日本天皇的缺席使审判蒙上了一层荒诞色彩。这件戏剧性事情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政治秘密呢?
在通盘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和盟军面临的形势后,麦克阿瑟在向总统杜鲁门的汇报中声称,“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为战犯逮捕”。因为基于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保留天皇有利于帮助盟国占领控制日本。根据麦克阿瑟的建议,并考虑到政治上的需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员以表决的形式作出了裁决: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类起诉,均不予受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基于国家利益及全球战略的考虑而给日本天皇的一块“免死牌”。
第二年4月3日,远东委员会决定对天皇不予起诉。
6月18日,远东审判首席检察官基南在华盛顿宣布对天皇不以战犯论处。
与华盛顿相呼应的远东审判日本辩护团一致通过决议:“不追究天皇及皇室。”
历史就这样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当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甲级战犯接受绞刑之时,战争中日本的最高领袖裕仁天皇却安然无恙,这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天意?
不爱江山爱美人——英王爱德华八世放弃王位之谜
浪漫电影中常常出现“不爱江山爱美人”让人心动的情节。然而现实世界中,面对权与利,英王爱德华八世却做出了这一惊人之举。1936年12月11日,爱德华八世自愿放弃王位,而与一个曾两次离婚的平民妇女结婚,确实让人惊叹。
这位平民妇女就是沃丽丝·沃菲尔德,她既没有漂亮的容貌也没有超人的才华。可是1931年王太子在伦敦第一次遇到沃丽丝时,就为她通晓事理、举止潇洒的风度所倾倒,沃丽丝虽已近中年,但依然窈窕如初。王子对沃丽丝一见倾心,但是父母、王室、内阁及各自治政府上上下下竭力反对王子的这一举动。身患重病的乔治五世曾满怀忧虑地对首相鲍尔温说:“我死之后,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把自己毁掉!”
乔治五世病逝之后,王子登上王位以后就马上宣布要迎娶沃丽丝。他的决定遭到了包括首相鲍尔温在内的谋臣们的一致反对,而爱德华八世却回答:“我现在考虑的唯一问题就是自己配不配当沃丽丝的丈夫,和她在一起就是我永远的幸福……无论当国王还是不当国王,我都要娶沃丽丝,为了达此目的,我宁愿退位。”
由于政治风暴骤然来临,沃丽丝在“存心勾引国王,妄想当王后的‘美国冒险家’”等各种诽谤、咒骂声中悄然离去,她不愿由于自己的爱而使国王受到伤害。于是远在国外的沃丽丝写信给爱德华八世,要求分手。可是爱德华八世却说:“即使因为和你在一起我一无所有,我也没有怨言,比起你来,王冠、权杖和御座都不重要。”这爱情高于一切的誓言使沃丽丝在各种诽谤、咒骂声中得到安慰。
爱德华八世退位广播讲话原件
1936年12月11日,在位不到10个月还未加冕的爱德华八世发表了告别演说,他满怀激情地说:“我的朋友们,没有我所爱的那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感到不可能承担我肩负的重任。”几个小时后,他便在皇家海军驱逐舰的护送下离开了英国,去有沃丽丝的地方了。
1937年乔治六世继位,封爱德华八世为温莎公爵。终于,爱德华八世与沃丽丝在法国结婚,并一起幸福地生活了35年。1972年,78岁的温莎公爵病逝,沃丽丝在对丈夫的思念中度过人生最后的14年。沃丽丝每天都要将丈夫的遗物整理好,并一直保持他生前的模样。在她的晚年整理了回忆录,并整天沉浸在她丈夫喜欢的音乐中。
1986年4月24日,沃丽丝因肺炎在巴黎郊外逝世,享年90岁,他们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作为“历史上伟大爱情一例”,它将永远被人们津津乐道。
人们对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举动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猜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王子是受“现代派思潮”影响,要以此来冲击腐朽的君主制度;也有人认为是王子经受不住沃丽丝美色的引诱;还有人认为王子是为了真挚的爱情。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沃丽丝从来不公开地为温莎公爵辩解,也不为自己洗刷冤屈,是被世俗和礼教所束缚,还是另有隐私?有朝一日人们也许可以了解这爱情的真正意义,也希望人们会从他们已公布的80多封情书中发现什么。
温莎公爵夫妇与朋友在婚礼上
温莎公爵夫妇离开英国
公爵夫妇在法国的居所里
英国王妃戴安娜死亡之谜
戴安娜与儿子威廉
在1999年,颇受世人瞩目的戴安娜王妃于巴黎死于车祸,使英法两国大为震惊,媒体与记者成了人们指责的对象,并由此而引发了一场长达数年的诉讼大战。究竟是谁制造了戴安娜的死亡事件呢?
1981年7月29日,美丽的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在白金汉宫结为夫妇。但是,婚后,他们发现,两人性格差距很大,查尔斯喜爱的马球丝毫引不起王妃的兴趣;而戴安娜喜爱跳舞亦跟稳重的王子格格不入,再加上王室的礼仪烦琐,这些促使二人终于在15年后劳燕分飞。消息传出后,人们大多将责任归咎于查尔斯王储,对戴安娜王妃多抱同情态度。
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
后来,多迪·法耶兹出现在戴安娜的生活中,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爱河。1999年8月31日,戴安娜与法耶兹在结束地中海之旅后返回巴黎,并在丽斯酒店共进晚餐,随后二人一同乘车前往法耶兹在巴黎第16区的豪华住宅。为躲避记者追踪,饭店派保罗为他们开车。保罗把时速提到160千米。在阿尔马桥下隧道前面发生了意外事故。司机保罗和多迪当场毙命,戴安娜在后座,也身受重伤。记者们追踪而至,但是他们没有对伤者进行抢救而是围在汽车残骸周围,举起相机从各个角度拼命拍照。尽管戴安娜后来被火速送往医院救治,但是,终因心肺受重伤不治而亡。保镖重伤后幸存。
报纸刊登的头号新闻——戴妃之死
戴安娜遇难事件使英法两国为之震惊。巴黎警方迅速对戴妃死因展开调查。最初调查指出司机保罗是酒后驾驶,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75克。但是后来不断有人证实保罗早已戒酒,开车当晚并没有喝酒。
戴安娜的死使媒体与记者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戴安娜早就指责过英国媒体对她的骚扰。这次车祸可以说又是为躲避记者追踪超速驾驶而造成的。更令人气愤的是,车祸发生后,记者没有对伤者进行及时抢救,反而忙于拍照抢镜头。戴安娜的弟弟潘塞伯爵反应强烈,他非常气愤地说:“那些鼓励摄影记者不顾一切拍摄戴安娜照片的报业主编们,你们的双手终于沾染了戴安娜的鲜血!”
1999年,法国地方法院裁定造成车祸的原因是司机酒后开车以及超速驾驶,但控方认为,法官在作出判决时还应该考虑摄影记者的因素,因为记者的追赶是导致车祸的直接原因。于是他们向最高上诉法院提出上诉。就这样,与戴安娜遇难车祸有关的9名摄影记者和1名报社摩托车手受到控告。
最后,法院最高上诉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下级法院决定,宣布这9名摄影记者和1名摩托车手杀人罪名不成立。最高上诉法院的这一判决结束了长达数年的诉讼大战。但在另外一起诉讼中,这9名摄影记者仍需接受侵犯隐私指控调查,因为他们在车祸发生后对车内拍照已触及人的隐私权。
戴妃葬礼
戴妃的死让人们痛心,也引起种种猜测。这难道只是一个简单的车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