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

熟悉正史

所谓正史,就是历代编撰的(主要是官修的)记载上一代或几代全史的纪传体的史书。从《史记》开始,每一朝政府都要编撰这样的历史。到了清朝,这样的史书已经有了二十四部,世称《二十四史》。

我们现在来说《二十四史》。

从隋朝开始,历代史书主要由专门的史官修撰,个人被禁止私下修史,故被官方认可的史书一般又称为“正史”。“二十四史”就是正统的史书。

早在三国时,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就被列为“三史”,之后再加上陈寿的《三国志》,便组成了“前四史”。

中国历史上历代都有史官记录和编撰历史。

随后,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这十个王朝的史书合称为“十史”。“三史”加上这“十史”则统称为“十三代史”。

宋代又在“十三代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在“十七史”的基础上又新增《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形成了“二十一史”。

清朝时,又先后加入《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最后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为“钦定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统一用纪传体编写,记载了中华民族4000多年的历史进程,是了解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重要材料。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就是《史记》。《史记》是纪传体的史书。司马迁开创的我国古代史书的体制与规模,成了汉以后历代官修史书的“极则”。把《史记》的体例熟悉了,《二十四史》的体例也就明白了。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大总统徐世昌将《新元史》列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汉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段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此书“网罗天下旧闻”,囊括各种历史资料,融为一炉,并努力贯通古今,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总结历史“成败兴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在自序中指出,此书的写作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说,评述历史的气魄,前无古人,也使《史记》不仅成为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还成为了一本极其出色的历史哲学著作。司马迁继承先秦史家秉笔直书的传统,以过人的胆量,严谨的调查研究,去伪存真,写成此书,历代学者“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极高。《史记》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典型的细节描写,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典型;在叙事技巧上,善于剪裁,繁简得当,故事性、戏剧性极强;语言精炼生动,情感浓厚。《史记》的文章也成了后世学习文学的典范。

司马迁著《史记》。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前74),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掌天文、测候、图书之搜集整理以及历史之编撰。司马迁自小受父亲熏陶,“年十岁则诵读古文”,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几乎走遍大江南北,获得了广博的学识见闻,且在皇帝身边做了二十余年郎中,为修撰《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谈卒,三年后,司马迁为太史令(38岁),开始搜集资料,发愤修撰《史记》。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判宫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继续发愤著书。大约在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司马迁55岁),书成,历时达18年。

《史记》的内容

《史记》上起黄帝(前2674),下迄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2553年。全书一百三十篇,526500字,分为:

《史记》在评论类文字前均用“太史公曰”。这一部分是司马迁对历史及人物所下的论断,表现了司马迁卓越的史“识”。对这一部分,班固《汉书》改称“赞”,陈寿《三国志》称“评”,范晔《后汉书》称“论”。

班固与《汉书》

《汉书》,东汉班固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为与《后汉书》相区分,又称《前汉书》。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班固像

班固的父亲班彪是有名的史学家,生前采集旧事,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建武三十年(54),班彪卒,班固鉴于此书尚未完成,且叙事不够完备,乃取《史记》及班彪之资料,接续著作。永平五年(62),有人上书明帝,告班固私改国史,班固被捕下狱,书被抄没,幸赖其弟班超上书辩白,获释,并被明帝征为兰台史令,继续著作。和帝永元三年(91),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次年,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到牵连,死于洛阳狱中。当时《汉书》书稿尚未整理完毕,和帝乃命班固之妹班昭整理班固的书稿,并续撰八表,后又令待诏马续完成《天文志》。前后历40年,经4人之手,才写成《汉书》完本。

《汉书》中班固承其父所作之传六十五篇,以及从汉高祖至汉武帝部分采用的大量《史记》的材料,都没有说明,所以后世对其颇有剽窃之讥。但是,《汉书》毕竟是继《史记》之后的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其价值是不可忽略的。

范晔和《后汉书》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河南淅川)人,曾任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年以罪降宣城太守,在任时著《后汉书》,后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范晔性情“轻躁”,恃才傲物,在当时颇遭人忌,元嘉二十二年,因参与孔熙先密谋迎立彭城王义康为帝而被诛。他死时,《后汉书》的“志”尚未完成,梁刘昭取司马彪之“志”附入,才使其成为完整的著作。

南朝史学特盛,私家得以撰写史书。在《后汉书》之前,已有众多史家用纪传体修撰后汉历史。范晔为宣城太守时,开始发愤修《后汉书》,集以前众家《后汉书》之长,增删取舍,加以润饰。此书叙事精准详细,语言简练,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论述精到,既有卓越的史识,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因此,书成之后,各家《后汉书》俱废,人们把它和《史记》、《前汉书》同誉为“三史”,又与《三国志》并称为汉之“四史”或“前四史”。

范晔著《后汉书》。

《后汉书》的内容

上自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迄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共195年。

1.帝纪,十二卷;

2.志,三十卷;

3.列传,八十八卷。

共一百三十卷。

《后汉书》的注释本

《后汉书》注释本最著名的有梁刘昭《后汉书集注》、唐李贤《后汉书注》、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

陈寿和《三国志》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西晋史学家。陈寿少好学,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曾师事史学家谯周,在蜀汉时为观阁令史。蜀亡之后,陈寿任晋著作郎、治书侍御史。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在《三国志》之前,关于三国的史书只有国别史,如鱼豢《魏略》、王沈《魏书》、韦昭《吴书》、谯周《蜀本纪》。作为蜀人的陈寿,在入晋之后修撰了《魏书》、《蜀书》、《吴书》。这就是后来的《三国志》,在北宋时合为一书。因为晋朝是继承魏祚而统一全国的,所以《魏书》被列为了三国史志之首,在记述魏国的帝王时用本纪,而对吴、蜀二主则用传。《三国志》中,三国的历史虽是分别编写的,但作者从总揽全局的角度处理,表面上看似三书,实际上却是相互联系,精密裁接的统一整体,显示出了特异的史才。

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上起魏文帝黄初元年(220),下迄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61年。

《三国志》在史料的取舍剪裁上审慎得当,叙事翔实,有实录精神,考订精确,行文简洁峻朗,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房玄龄和《晋书》

在唐人修晋书以前,“诸家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到了唐初,为世人所见者尚有十九种,但“制作虽多,未能尽善”。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644)诏房玄龄、褚遂良新修撰《晋书》,贞观二十年(646)书成,凡一百三十卷。其中,《宣帝纪》(司马懿)、《武帝纪》(司马炎)和《陆机传》、《王羲之传》为唐太宗亲自撰写,称为“御撰”。参与其事者,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负责纪传)、李淳风(负责诸志)、敬播(负责叙例)、令狐德棻、上官仪等21人(据《新唐书·艺文志》)。

房玄龄主修《晋书》。

《晋书》有很多特点,如:为五胡十六国立世家;为未即位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立《宣帝纪》、《景帝纪》、《武帝纪》;因受六朝文风影响,行文常用骈文,而且间有采用《世说新语》之类的小说体裁。

《晋书》有众多专家参与修撰,能各尽所长,也因为成于众手,历时又短,缺误较多。此外,《晋书》记述了大量的神怪故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之谈也加以收录;在史料取舍上,《晋书》的编撰者偏重臧荣绪的晋书,并兼采笔记小说的记载,对于其他各家的晋史和有关史料,未充分利用,显得不够严谨。

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唐代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朝初年名相,居相位十五年,辅佐唐太宗致贞观之治。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的得力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四人并功第一。房玄龄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656)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642)七月进位司空,仍总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病逝。

《晋书》记事上自晋武帝太始元年(265),下迄东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共155年。

《晋书》的注本主要是《晋书斠注》一百三十卷,清季民国人吴士鉴、刘承干合注。

沈约和《宋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其著作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宋史自文帝元嘉中以后便已开始修撰。当时由著名科学家何承天草立纪传,编了天文志和律历志。此后,山谦之、裴松之、苏宝生等又陆续修撰《宋书》。大明六年(462),徐爰领著作郎,参照前人旧稿,编成《国史》。齐武帝于永明五年春(487)命沈约修撰《宋书》,第二年(488)二月便告完成,历时仅一年。这是自古以来修史书成书最快的一次。

沈约修撰《宋书》。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今本个别列传有残缺,少数列传是后人用唐高峻《小史》、《南史》所补。八志原排在列传之后,后人将其移于本纪、列传之间,并把《律历志》中律与历两部分分割开。《宋书》收录当时的诏令奏议、书札、文章等各种文献较多,保存了原始史料,有利于后代的研究。其《八志》包括律历、礼、乐、天文、州郡、百官等,可补前史之缺,所以历代论《宋书》价值,都首推其志,如《四库提要》云:

乐志详述八音众器,及鼓吹铙歌诸乐章,以存义训……有声而词不可解者,每一句为一断,以存其节奏,义例尤善。

可以说,自魏晋以后的乐府诗得以保存下来,全赖《宋书》之志。

《宋书》很注意为豪门士族立传,列传叙事多用“带叙法”,即如小说中的“插叙”一般,将某人之事附于另一人之传中,而叙述其履历。

《宋书》的内容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顺帝昇明二年(478),共59年。

萧子显和《南齐书》

萧子显著,在《梁书·萧子显传》、《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都称《齐书》,宋人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称之为《南齐书》。

南齐初年,萧道成设置史官,命檀超、江淹等编集国史。梁代沈约著有齐纪,吴均著有齐春秋。萧子显的《南齐书》,多取材于檀超、江淹等的书稿,参考了沈约所撰《齐纪》二十篇。清人赵翼评《南齐书》曰:

齐书比宋书较为简净……如《刘善明传》所陈十一事,皆櫽其语载之;《张欣泰传》所陈二十事,只载其一条……《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传不多而人自备载。

萧子显著《南齐书》。

萧子显既是萧齐皇朝的宗室,又是萧梁皇朝的宠臣,所以他撰《南齐书》一方面要为萧道成避讳,一方面又要替萧衍掩饰,于宋齐革易之际,每多回护;但他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在书里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比较原始的史料,对当时文学、思想、科学方面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反映。《南齐书》没有“表”的体例和内容。

萧子显(489—537),字景阳,南兰陵郡南兰陵县(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萧子显祖父为齐高帝萧道成,父亲是豫章文献王萧嶷,文采出众,但“颇负才气”,入梁后得到梁武帝的礼遇,累迁吏部尚书,加侍中,大同三年为吴兴太守。

《南齐书》的内容上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下迄和帝中兴元年(501),共23年。

姚思廉和《梁书》、《陈书》

姚思廉(?—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陈吏部尚书姚察之子,原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陈亡迁关中,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初史学家。姚思廉的父亲在陈朝时,在综合以前史料的基础上,开始撰梁、陈二史,未成,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又奉诏继续撰梁、陈二史。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姚察尚未完成梁、陈二史即逝世。临终之前,他以体例嘱咐思廉继续修撰,告诫思廉一定要“续成其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姚思廉奉命参与撰写陈史,未果。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李世民重新下诏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姚思廉一人独力承担梁、陈二史的编撰工作。

《梁书》

姚思廉奉命修撰《梁书》时,魏征为监修,但除撰《总论》二篇,以及参定《论赞》外,未预实务,所以独题姚思廉之名。而姚思廉是承其父姚察之业而成此书,故在纪传之末,有二十五篇题“陈吏部尚书姚察”。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梁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梁书》中阐述出的人事对于历史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观点,是姚氏父子对历史兴衰思考的结果,书中强调英雄创造历史,在当时同神意史观相比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姚思廉承父志修撰《梁书》、《陈书》。

《梁书》的内容上自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下迄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共55年。

《陈书》

姚思廉之父姚察修陈史,主要参考了顾野王修《陈书》三卷、傅縡修《陈书》三卷及陆琼之续撰《陈书》四十二卷。姚思廉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之上,修成此书。

《陈书》的内容上自陈武帝永定元年(557),下迄后主祯明二年(588),共32年。

魏收和《魏书》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为别于曹魏,又有《北魏书》之称。

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邓渊就曾采用编年体编写代记十余卷,以后崔浩、高允等继续编写。太和十一年(487),李彪改用纪传体,大概编写到了拓跋弘统治时代。魏收修撰《魏书》,除他们的资料以外,还参考了邢峦、崔鸿等编写的高祖(元宏)、世宗(元恪)、肃宗(元诩)三朝的起居注,以及沈约所著《宋书》。魏收于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奉诏开始撰魏史,五年(554)完成,高隆之任总监,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协助斟酌。

魏收撰《魏书》。

在体例上,《魏书》于各帝纪之前,别列《序纪》,追述武帝开国前二十八君;首创《释老志》,记载佛教发展源流。但,《魏书》因有借修史酬恩报怨且受贿之讥,被很多人称为“秽史”在北齐统治集团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高洋、高演、高湛都曾过问此事,在十几年中,魏收两次奉命对《魏书》作了修改。魏收在其书成之后,将前人所修魏史的资料悉数焚毁,以致隋文帝、炀帝欲重修《魏书》,都因资料不足而未果。此书内容上记叙芜冗,良多批评。

魏收(506—572),字伯起,北齐人,在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

《魏书》的内容上自魏道武登国元年(386),下迄东魏孝静帝(550),共165年。

李百药和《北齐书》

《北齐书》原名《齐书》,李百药撰,到了宋代,为别于萧子显所撰《南齐书》,改称《北齐书》。李百药父亲李德林是北齐的史臣,参与撰“国史”;后来也是隋朝名臣,奉诏继续撰《齐史》。唐太宗贞观初年,李百药奉诏继承父业,兼采前人史料,修成此书。但是,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李百药兼采前人史料,修撰《北齐书》。

李百药(565—648),唐代史学家,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李百药于隋文帝时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唐朝以后,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李百药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所采纳。

《北齐书》的内容上自北齐文宣元年(550),下迄北齐之亡(577),共28年。

令狐德棻和《周书》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李渊应令狐德棻之谏,诏群臣撰写北魏、北齐、北周、隋、梁、陈六代史,历年不成而罢。贞观三年(629),李世民重新下诏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奉诏与岑文本、崔师仁、陈叔达、唐俭等共成《周书》。此书主要史料来源为西魏柳虬所写官史、隋代牛弘所追撰《周纪》十八篇,以及唐初为了修史而征集的家状之类史料。

《周书》文笔简洁爽劲,清代史家赵翼赞其“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周书》除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之外,对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有详细的记载。

令狐德棻奉诏主修《周书》。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陕西耀县)人,博涉文史,早有文名,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高祖时为秘书丞,后迁秘书侍郎兼国史,累迁国子祭酒。龙朔二年(662年),德棻八十高龄,加金紫光禄大夫。

《周书》的内容上自周孝闵帝元年(557),下迄静帝大定元年(581),共25年。

李延寿和《南史》、《北史》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太宗初年至唐高宗初年这三十年间,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字遐龄,唐代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史学家,贞观中,官御史台主簿,兼值国史,曾参与修撰唐代官修史书《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和唐朝当代国史,还独自撰写了《太宗政典》三十卷(已佚),又继承其父李大师遗志,以十六年功夫,独立修成《南史》和《北史》。《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李延寿在其史书自序中称其父亲李大师“常以宋、齐、梁、陈、魏、北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常欲改正”。为此,李大师拟编《吴越春秋编年》,未成而卒。李氏父子打破朝代的断限,通叙南北各朝历史,对书中一些不利于统一的提法进行了删改,符合了当时的历史要求,也是《南北史》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延寿承父志修《南史》、《北史》。

《南史》

李延寿继父志作《南北史》,主要使用了在参与修《五代史》和《晋书》之时抄录出来的宋、齐、梁、陈、元魏诸朝史料,参考了杂著一千多种,在体例上用的是纪传体。南北二史中,《南史》先成,李延寿曾就正于令狐德棻。李延寿修《南史》时正处各朝交替之际,而敢于直言,揭发奸恶,叙事也很客观,为后世所称道。司马光说:

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谶祥诙嘲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净,比如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司马光《贻刘道原书》)。

《南史》的内容上自宋武帝永初元年(420),下迄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共170年。

《北史》

《北史》系李延寿继承其父李大师所修撰《北史》手稿,参考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在《魏》、《齐》、《周》、《隋》四书的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虽内容上偶有芜杂之处,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叙事简净得宜,堪称史籍中的佳构。本书对《北魏》、《北齐》、《北周》三书残乱之处可作弥补。

《北史》的内容上自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下迄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共233年。兼叙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至北齐后主隆化二年(577),共44年。

魏征和《隋书》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未果。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重下诏秘书监魏征等主修隋史,魏征为主编,与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共同修撰《隋书》。魏征死后,长孙无忌继为主编。

唐太宗前,五代史均缺志,太宗乃于贞观十九年(645),诏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敬播同修五代史之“志”,共成十志,编入《隋书》。《隋书·十志》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后世颇推重之。

魏征(580—643),字玄成,曲城(山东掖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后总修周、隋等史,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以疾卒于官,谥文贞。

《隋书》的内容上自隋文帝开皇元年(581),下迄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共37年。

魏征奉诏主修《隋书》。

刘眴和《旧唐书》

原名《唐书》,为区别欧阳修所撰之《新唐书》,称为《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旧唐书》最初由令狐德棻撰武德贞观两朝国史,和吴竞撰《唐史》合而为书,其后,又陆续有所增辑,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史料。后晋天福五年(904),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此书成书之时,由时任宰相刘昫书表上奏,故题刘昫撰。由于宣宗以后的原始素材比较短缺,后半部多杂采传记编缀而成,纪事失法,详略失中。《新唐书》出来后,此书便已不传,明代时才又有人刻印。

后晋宰相赵莹监修《旧唐书》。

刘昫(887—946),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其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撰《旧唐书》。

《旧唐书》的内容上自高祖武德元年(618),下迄昭宣帝天祐三年(906),共289年。

欧阳修和《新唐书》

鉴于《旧唐书》言简意陋,繁略失中,宋仁宗下诏重修唐史,先后参与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缜、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梅尧臣、王景彝等。《新唐书》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十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旧唐书》编撰历时17年,于嘉祐五年(1060)完成,“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

欧阳修主修《新唐书》。

《新唐书》的史料来源非常丰富:许多列传中采用了小说、文集、碑志、笔记、逸史和政书等文献;诸志在采用“旧书”各志资料之外,对有关实录、政书、逸史、文集、碑志以及小说等文献,均有所采摘。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其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薛居正和《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撰的官修史书,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薛居正奉敕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薛居正等修五代史时,距五代灭亡只有十多年,五代时期的各朝“实录”都保存较完整,又有范质的《五代通录》作底本,同时,南方诸国尚存,许多编者对南方史事更为熟悉,因而更方便获得有关十国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旧五代史》的文献与见闻都很丰富。

欧阳修《新五代史》刊行之后,金章宗于泰和三年(1203)下诏学官除去薛居正《五代史》,本书遂逐渐散佚,现行本是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以及《通鉴考异》、《太平御览》等书中辑佚而成的。

薛居正监修《旧五代史》。

北宋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五代后唐进士,后周时官至刑部侍郎,入宋以后,官至司空,曾兼修国史。

《旧五代史》的内容

上自梁太祖开平元年(907),下迄周恭帝显德六年(959),共53年。

欧阳修和《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人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欧阳修于景祐三年(1036)之前,即已着手编写此书,到皇祐五年(1053)基本完成,一直收藏于家。欧阳修殁后,神宗熙宁五年(1072),诏其家人将此书奏上,乃藏秘阁,刊行于世。

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与薛居正的《五代史》相比,删繁就简,采用了实录以外的小说、笔记等多种材料,新增了一些史料。其师法《春秋》之笔,把“褒贬义例”放在首要地位,文笔简练,叙事生动,史论书法谨严,褒贬分明。

欧阳修修撰《新五代史》,此书是唐代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

《新五代史》记载了自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共53年的历史。

托克托和《宋史》、《辽史》、《金史》

托克托(1314—1355),亦作脱脱,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宋、辽、金三史,中统二年(1261)起累朝诸帝皆曾诏修,但都没能成书。元顺帝命右丞相托克托(脱脱)总修三国历史,参与修撰者23人,历时两年零七个月,至正五年(1345),宋、辽、金三史均告完成。

《宋史》

元惠宗至正三年(1343)三月,下令修撰,至正五年(1345)十月成书。托克托奉诏领修此书,但于至正四年(1344)五月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都总裁。

宋朝的史学极为发达,起居注、时政记、日历、会要、实录、国史等史料众多,且史料记录保管至为周密,易代之际,元人获取了宋史馆所存的全部史料,所以《宋史》资料极为丰富。但是,本书编写中对史料缺乏鉴别、考订和剪裁,结构比较混乱,总体上显得极其粗糙。

《宋史》的内容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共320年。

托克托奉诏领修《宋史》。

《辽史》

元至正三年(1343)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托克托奉诏领修,是根据耶律俨《辽实录》与陈大任《辽史》,并参考《资治通鉴》及叶隆礼的《契丹国志》等书拼凑而成的。耶律俨和陈大任的史书均已失传,所以托克托的《辽史》便成了现存唯一一部完备的记载辽史的史籍。

《辽史》的内容上自辽太祖神册元年(916),下迄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共210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金史》

托克托奉诏领修,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顺帝至正四年(1344)十一月成书,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金史》成书时,托克托已罢相,但仍列都总裁托克托之名。

《金史》的内容上自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下迄哀宗天兴三年(1234),共120年。

宋濂和《元史》

明太祖朱元璋对修史工作很重视,1368年,元朝刚刚灭亡,便下诏修元史了。《元史》于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天宁寺开局修撰,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这次修史,是以《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为基础的。因缺少顺帝一朝史料,全书没有完成,太祖于是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遗事,次年(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继续纂修,七月初一书成。编者在《元史》编撰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实事求是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但因此也造成了部分历史缺录或不够详尽。

宋濂为《元史》修书总裁。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学者称太史公。

《元史》的内容上自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共89年。

《新元史》

柯劭忞修《新元史》,吸收了明清时期元史研究的新成果,又借鉴了法国人多桑著的《蒙古史》等西方有关元史的资料和书籍,将《元史》作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用了三十年时间,于1920年编撰成书。次年,《新元史》被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为正史,并于1922年刊行。《新元史》博引旁搜,文章雅洁,但也有烦琐冗漫之弊。

柯劭忞(1848—1933),字凤荪,号蓼园,山东胶州人,清末民国官吏、学者,治学广博,尤其精通元史,穷毕生精力研究元史,独力编著《新元史》,负责总成《清史稿》,取得了为人们所肯定的学术成就。

张廷玉和《明史》

清朝于顺治二年即下了修撰《明史》的诏令,但因政局未定,史料缺乏,且人力不足,成了一纸空文。康熙十七年(1678),清朝开博学鸿词科,笼络明朝遗臣、社会名流,曾征召顾炎武、黄宗羲,遭到拒绝,但两人为保存明朝真实史迹,仍派人参与了明史的修撰。《明史》于康熙十七年(1678)开局修撰,历时约六十年成书,主要依据的是王鸿绪的《明史稿》。王鸿绪的《明史稿》实际上是出于万斯同之手。万斯同死后,《明史稿》落入王鸿绪之手,王鸿绪将其改编之后,向皇帝进呈。对于王氏此举,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其实际上是剽窃了万斯同等人的修史成果。此外,顾炎武搜集有明史料一千多卷,黄宗羲则撰有《明史案》二百四十卷,并曾编《明文海》四百多卷,均为《明史》所资。

修撰《明史》的原始总裁官为华芳蔼、张玉书,继任者有汤斌、徐乾学、王鸿绪、陈廷敬、张英诸等人。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曰:“后(张)玉书任志书,(陈)廷敬任本纪,(王)鸿绪任列传。”预修者有朱彝尊、毛奇龄、潘耒、施闰章、汪婉、尤侗等。因为最后成书时,修书总裁为张廷玉,所以现在通行的《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

张廷玉为《明史》修书总裁。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

《明史》的内容上自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迄崇祯帝十七年(1644),共277年。

赵尔巽和《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民国三年(1914)设馆修撰,赵尔巽为馆长,柯劭忞等为总纂,参与其事者先后有一百多人。民国十六年(1927),《清史》初步成形,赵尔巽考虑到时局多变及自己“年齿之迟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遂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发行,此即“关内本”。后运往关外的书,称为“关外本”,增加了张勋、康有为等列传。本书内容或有失实,书法也有偏颇,但本身史料丰富,价值仍不可忽视。

赵尔巽主持编修《清史稿》。

赵尔巽(1844—1927),字公镶,号次珊,又名次山,又号无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祖籍奉天铁岭。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清史稿》的内容上自世祖顺治元年(1644),下迄宣统帝宣统三年(1911),共2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