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叫“败东”或“败西”呢?

“败北”就是打败仗,也引申为做事不成功,竞争或竞选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

“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古时两军交战,若一方败退则以“背”对胜利的一方。所以“北”就有了失败的义项。《孙子·军争》:“佯北勿从。”这个“北”,也是“败”或“败逃”,意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贾谊《过秦论》中说的“追亡逐北”,意为“追杀败逃的敌军”。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和方位有关的词汇,很多来自周易的卦爻辞,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仔细考察这些词源,对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拿“败北”这个词语来讲,如果我们不知道“北”的古义是“背”或“相背”,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可以把“败北”改成“败东”或“败西”,还可能以为“败北”就是向北方逃跑的意思。

▲彩绘军阵俑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