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观脸知健康

●“脸面”自古就很被人们重视,它不仅是人的尊严的象征,其实更透露着人体健康的密码。零星冒出的痤疮,面部的斑点或者血丝,这些看似小问题,实际上可能是身体疾患的信号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爱“面子”,更要学会对自己的面部察颜观色,从而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激素与内分泌是痤疮元凶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长过青春痘的历史,青春痘不仅仅象征着青春,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烦恼。其发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美观,医学上将青春痘称之为痤疮,俗称粉刺,是毛囊皮脂腺极其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医学上将青春痘称之为痤疮,俗称粉刺,是毛囊皮脂腺极其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痤疮的病因是多方面,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且常因人而异,而且多种原因又相互关联。仅由一种原因引起痤疮的情况是很罕见的。其中被公认的青春期性激素平衡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高是痤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皮脂腺的发育与分泌是受雄性激素直接支配的。不论男女都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只是在男女体内有不同的比例,比例的改变可能使痤疮出现。青春期中,雄性激素的分泌增强,刺激皮脂腺增生,导致皮脂高产,很容易造成皮脂排泄受阻而发生皮质滞留引发痤疮。男性如此,女性的雄性激素水平在这一时期同样也会相对上升。此外,女性在排卵后的一段时间内黄体酮的增加也刺激皮脂腺使皮脂分泌增加,因此女性在月经前常有痤疮发生。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女性经期前,雌性激素水平下降,雄性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这时有痤疮的患者往往伴随其症状加剧,月经后随着雄性激素水平回升,其症状又会有减轻的趋势。

◎如果人体皮脂分泌过剩的话,皮脂排出能力的平衡被破坏,皮肤就会形成一颗颗疙瘩。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皮脂分泌过剩。正常情况下,皮脂腺产生的皮脂,通过排出管、毛漏斗部分分泌到皮肤表面。但由于雄性激素水平增高,使皮脂腺激素的分泌发达起来。特别是在面部、背部和胸部的皮脂腺分泌机能旺盛,皮脂的产生量和皮脂排出能力的平衡被破坏,使排泄不能顺利进行,导致皮脂淤积,毛囊口堵塞,形成栓子,在皮肤上形成一颗颗米粒大的疙瘩,并可挤出细条状乳白色豆渣样的物质,这就是粉刺的由来。

从中医上来说,内分泌失调是阴虚的表现,是由气血淤滞所造成。淤血滞留体内、脉络受阻、外毒入侵人体、产后恶露不下等都可能会引致气血淤滞。很多女性常见病,其实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所引起。因此,治疗这些病症,要从内分泌失调的调理入手。

◎调理内分泌失调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运动、饮食上入手。

中医主张通过通畅气血,使精血滋养全身,促进血液循环,由内而外的全面调理。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对功能亢进者应多注意养阴治疗,而对于功能减退者往往表现有气血两虚、肾虚等,一般是给予补血益气、补肾等治疗,使情况得以改善。

调理内分泌失调更重要的还是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激素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因素的危害。

面部麻痹:看似小事的顽疾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即面部麻痹,中医称之为“中风”。引起中风的原因多种多样,要避免遭遇中风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来加以注意。

◎面部麻痹,又称面瘫,俗称“歪嘴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面部麻痹,又称面瘫,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征,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面部麻痹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是由于面部的肌肉失去平衡控制能力,嘴唇被牵向一边,一侧的面部肌肉发生麻痹导致,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多数人会发生得突如其来,往往会在一觉睡醒后,发现一边的面部肌肉失控,由于面部肌肉不能配合一致,闭眼睛时嘴巴和脸颊会受到牵拉。面瘫的具体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还有一些人在睡眠时眼睑不能闭合,也有人在进食时,眼睛里会流出眼泪。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阻塞会引起面部血液循环不畅,致使面部神经传导失调。面部的神经分布较多,如果神经因为水肿引起组织变化而受到压迫时,则会造成面部麻痹,如果面部麻痹兼有严重的淤痛,或伴有淋巴结、耳下腺体肿大,则须细心寻找形成面部神经麻痹的原因,导致这一症状最常见的疾病有骨折、肿瘤、中耳炎、颅骨乳突部分发炎、带状疱疹及结节癌等疾病。

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都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还有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

◎对面瘫的治疗多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等。

但这些方法弊端很多。因为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条状的扁平肌,这些肌肉起自于颅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围,呈扁平环形肌和扁平辐射形肌肉与周围的肌肉组织联结在一起。在这些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有开大和缩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时牵动着面部皮肤活动,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约有26块之多,它们互相重叠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而针灸、拔罐、贴药、电针、火针、面部注射营养神经的药物,介入治疗等治疗方法,会造成这些肌肉的损伤、出血、纤维化及炎性反应。所以面瘫最好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

面部麻痹的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有的担心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非常重要,应尽量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患者可以用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次;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着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露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8拍或4个8拍,每天2~3次,坚持这样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外出时需戴上帽子和围巾保暖;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用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可以改善面瘫的症状。

健康小贴士

面部麻痹自我按摩疗法

脸颊:先从下颌处,用双手三、四指指腹由下向上,画小圈按摩到耳朵旁边的听会穴,再从颌下的地仓穴画小圈,按摩到耳边,然后从鼻翼旁边的迎香穴由下向上,画小圈按摩到双眼外侧的太阳穴。

嘴唇:用双手食指绕嘴唇做环形按摩,然后用第一、二指节,按住嘴唇向外做牵拉动作。

脸色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面部不同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引起面部相应的变化。可见,脸面不仅是人们情绪的“表演舞台”,还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脸面不仅是人们情绪的“表演舞台”,还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病人患病之后在面部五官所呈现出来的异常起色,称为病色。病色在疾病过程中伴随着疾病而发生,是疾病在面部独特的显现形式,可以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还可能预示疾病的演变和转归。所以病色是中医色诊的主要依据,是察颜观色的基础。面部的色泽是血气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健康人的面色通常是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否则就是不健康的表现,需要就诊。

1.满面白色主血虚

血液是维持所有动物包括人的生命的基本保障。血液是红色的,因此面色发白显然是血液的供应不足。血虚病人的面色特点是面色淡白而缺少光华,或者颜面黄白如鸡皮状,面色憔悴,毛发枯萎。血虚多数由于出血引起,如吐血、便血、尿血;也有的是因为过度劳神损伤心血;或者是心不生血、不容于色。此外,脸色苍白很有可能是贫血、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的征兆。

2.脸色发黄

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罢工”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

3.面色发赤

面部发红与身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直接有关。可由风吹、日晒,伤及颜面经络,导致血脉扩张而发病;或有淤血阻滞经络,血脉运行不畅,淤血阻滞肌肤,使血脉扩张;血液循环不好,导致体内的毒素难以排出,也会形成红血丝。血液循环的不好与身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关系,这些物质的缺乏会导致毛细血管壁缺乏弹性,造成扩张。由此可知,面部发红现象不仅有必要治疗,而且迫在眉睫。

4.面部发黑

中医认为脸色发黑是肾亏损的表现,故常用补肾药物予以治疗。此外,肝硬化、肾上腺素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癌等患者,也会出现脸色变黑。

◎面色发黑是肾虚引起的,日常生活中应通过饮食来补肾。

人们常说,“不爱看别人的脸色”,殊不知脸色的变化也是生物特征的一种,可以及时反映出身体内部健康与否的信息,反映体内将要发生的各种问题,值得认真学习、推广应用。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关注脸色,仔仔细细地察颜观色!

异常笑容是怎么回事

医学家们发现,许多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笑。我国神话中的老寿星就是一副笑容可掬的形象。然而,笑容也有异样的表现,其中也可能藏匿着某种疾病的蛛丝马迹,医学上称这种与疾病相伴随的笑为“病理性的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观察笑容来判断疾病的种类和发展程度。

1.苦笑

可见于破伤风患者。症见张嘴困难、咀嚼肌抽搐、牙关紧闭、面部肌肉痉挛、表情牵强等,这是典型的苦笑面容,需要引起注意。

2.怪笑

可见于面部神经麻痹或面瘫患者。由于这类人群的神经支配功能有所减弱或丧失,无法调控面部肌肉,造成一侧面部肌肉松弛,鼻唇沟变浅,笑时仅有健康一侧的嘴角向外牵拉,以至于面部口歪眼斜,看起来表情怪异。

3.假笑

隐形忧郁症患者会出现假笑的情形。由于精神忧郁,内心情感压抑,笑容并非发自内心,故往往显得不够自然,面部表情较为僵硬,常常能看到嘴角咧开在“笑”,眼睛和面容中却没有任何笑意。

4.傻笑

傻笑表现为特殊的憨里憨气地笑,多见于大脑发育不全和老年性痴呆等患者。有一位精神病专家指出:“傻笑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显著而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它是不能自制的。无需任何刺激就会在任何情况下出现,且不伴情绪特色。”所以,病人虽然经常乐呵呵的,但由于智能障碍的影响,面部表情却给人以呆傻的感觉。

5.阵发性笑

阵发性笑即不由自主地发笑,多则每天发作几次到十几次,少则几天或几周发作一次,每次时间不等,笑过后即恢复正常,这是发笑性癫痫的特征。该症除发笑外,在临床上还伴有形形色色的自动症、脑电图改变、持续时间不定和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等。

6.强笑

强笑即强制性笑。它是一种无法克制的笑,多见于老年性弥漫性大脑动脉硬化和大脑变性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7.狂笑

狂笑多见于大量酗酒后大发酒疯,或癔病患者呈现的歇斯底里大笑时。

8.痴笑

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这类患者由于大脑功能不全,笑时不分场合、地点、人员多寡,可以独自偷笑,亦可以是狂笑。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痴笑是一项重要特征,仿佛有感染性,往往可以引起整个精神病病房在突然之间出现热闹的笑声。但是,这种情感并不稳定,有时可突然收敛笑容,表情严肃,有时又可变笑为涕,反复无常。

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异常发笑,虽然形态各异,但具有共同的异常特征,即笑的发作与情绪不协调,成为情不自禁、无法控制的笑。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笑容有异常,则应马上引起警惕,防范疾病萌芽,切不可对此掉以轻心。

防治异常笑容应加强面部肌肉的运动,平日多做咧嘴、抿嘴、撅嘴等动作,以锻炼面部神经的灵敏度和肌肉的灵活度。还可以练习下面这套动作来活跃面部:先用力睁大双眼,用力闭上,再睁开;接着紧缩两腮肌肉,紧闭双眼;然后张大嘴巴,眼睛往上看,使面部肌肉呈紧张状态,合拢嘴巴;再将双唇向内扣进,紧闭,两腮交替鼓气。

实际上,说话闲聊也能使面部肌肉得到充分运动,并可令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听觉、视觉神经都得到协调锻炼。因此,经常说话也能增强面部肌肉的神经功能,对于预防和改善异常笑容大有益处。

◎防治异常笑容应加强面部肌肉的运动,平日多做咧嘴、抿嘴、撅嘴等动作。

面部疼痛,无碍大局吗

面部疼痛通常由局部组织感染或炎症引起,有的是隐隐的跳痛,有的是剧烈的刺痛,表现出的病症不太一样。

◎面部疼痛通常由局部组织感染或炎症引起,有的是隐隐的跳痛,有的是剧烈的刺痛。

1.颞颌关节异常

这种情况是最为人所熟悉的脸痛原因,是肌肉发炎所引起。颞颌关节炎,俗称挂钩疼,是指由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或结构损伤而引起的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的综合征。疼痛位于耳前的深处,并且可由该处放射。疼痛可弥散到整个一侧面部,性质为钝痛,程度为轻度或中度,咀嚼、说话、咬牙等活动可诱发和加重疼痛。

2.三叉神经炎

这种疼痛会沿着双颊的三叉神经走向而发展,疼痛一般比较剧烈。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突发性的严重面部疼痛,它可以由非疼痛性的刺激(如刷牙、吃东西、触摸脸颊等)而产生。脸部的疼痛神经共可分为上支(V支),中支(上颌支)及下支(下颌支),而以中、下支最易受到影响。此疾病常见于女性患者,且右侧脸较多。

3.带状疱疹

如果现在疼痛之处,最近长过红色起水疱的皮疹,可能是带状疱疹,应及时到医院神经科或皮肤科就医。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常伴有明显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带状疱疹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一般医疗机构无特效疗法,加上高额费用,更使人难以承受。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一人发病,全家受累,影响生活质量。带状疱疹还有其特殊类型:眼疱疹、耳疱疹、内脏疱疹、疱疹性脑膜炎、无疱疹型带状疱疹等。这些疱疹既有特殊性,又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聋,甚至死亡。这些病早期极易误诊,医患双方均应重视。

若在面部的一边由眼到鼻子当中的部位有疼痛感,伴有流泪和流鼻涕,可能是群集性头痛的表现,这是周期性偏头痛的一种类型。如果反复出现,则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正确使用药物镇痛。

◎若是太阳穴突然发生跳痛,有可能是颞动脉炎。

若是太阳穴突然发生跳痛,有可能是颞动脉炎,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视力。为了防止失明,一旦疑有颞动脉炎的诊断时,应即刻开始治疗。多数病人对60mg/d的强的松有效,需维持2~4周。根据治疗反应,可逐渐减少强的松的剂量,通常每周减少5~10mg,到40mg/d时,每周减2~5mg,一直减到20mg/d,然后每周减1mg。不一定要等血沉降到正常才开始减量。如减药过程中症状复发(主要是头痛,发热和肌痛),强的松应加量,直到症状得到控制。有些病人在一年内可停用强的松,但更多的病人需用药数年。对激素有严重副反应的病人,可应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或氨苯砜。

若感觉眼睛及颧骨附近软肿并有钝痛,可能是患上了鼻窦炎,这可能是头颅内空气腔黏膜的炎症引起的疼痛。

面色苍白意味着什么

面色苍白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铅中毒等,也会引起脸色苍白的现象。

◎面色苍白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差的表现。

健康人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经常不出门在家里待着的人皮肤也白,可病态的白是色如白蜡,常见于如下病症:虚寒病症、贫血及某些肺症患者,可见面色苍白;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其面部也可能呈现苍白之征象;面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倘灰暗之色日重,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慢性肾炎等患者的面色,较正常人苍白;铅中毒时,患者以面色灰白为主要特征,医学上称为“铅容”;寄生虫病、白血病等患者,长期室内工作及营养不良者亦见此色。肠道寄生虫病,面部可见白点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经常痔疮出血、妇女月经过多,也会造成面色苍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环受阻,脸色也会发白。中医认为,面色苍白属于虚症和寒症。如有些人,面色较白,体型肥胖,中医称这些人为气虚,或阳虚之体。这些人尽管体胖,但体质较差,容易得感冒。

◎日常生活中妇女月经过多的时候,也会造成面色苍白。

为数不少的女性看上去面无血色,皮肤苍白或萎黄,这些人常有疲乏无力、头晕健忘、心慌气短、月经失调等症状,并伴有皮肤萎缩、干燥,毛发干燥易脱落,或指(趾)甲脆薄而扁平、凹陷、易分裂成层等现象,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化验血即可明确诊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患者多有缺铁的病史,如分娩失血过多、月经量过多等引起的失血;多次分娩、哺乳、妊娠所致的需铁量增多;钩虫病等寄生虫感染影响铁的吸收;食物中铁缺乏以及铁吸收障碍等。改善缺铁性贫血,首先要除去引起贫血的病因,还要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治以补血,可选择以下食疗方:

(1)菠菜猪肝汤:新鲜连根菠菜200~300克,猪肝150克。将菠菜洗净,切段,猪肝切片;锅内水烧开后,加入生姜丝和少量盐,再放入猪肝和菠菜,水沸后肝熟,饮汤食肝及菜。可佐餐食用。猪肝、菠菜两味同用能补血,用于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者的补养和治疗。

◎菠菜猪肝汤有很好的补血功效,可用于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者的补养和治疗。

(2)三红补血益颜粥:红枣12枚,枸杞30克,血糯米50克,红糖30克。洗净红枣、枸杞、血糯米,置于铁锅中加清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红糖,调匀。每日1剂,早、晚分服。此粥有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肌泽肤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皮肤较干燥及身体瘦弱者。体胖者忌食此粥。

◎三红补血益颜粥具有养肝益血、补肾固精、丰肌泽肤的功效。

(3)胶芪枣汤:阿胶9克,黄芪18克,大枣10枚。先水煎黄芪、大枣,水沸1小时后取汤,将阿胶纳入汤药中溶化,服用。每日1剂。阿胶补益血液,黄芪、大枣补气生血,三味同用能补气养血,用于贫血的补养和治疗。

丘疹意味着什么

丘疹的形成是由于位于毛囊周围的皮脂腺被皮脂堵塞。男性及女性均可产生雄激素,雄激素在皮脂的产生中起作用。因为雄激素的增加,即意味着皮脂的增加。

◎丘疹的形成是由于位于毛囊周围的皮脂腺被皮脂堵塞。其形状小如针头,大如黄豆。

丘疹为高出皮肤的局限性突起,小如针头,大如黄豆,可能高耸或平坦,平滑或疣状结构,或有色素与周围皮肤颜色相同(直径超过1厘米者,称为斑块),许多皮肤病开始的病损起自丘疹,应予密切观察。

丘疹好发于头皮、项背部、四肢及外阴部等多毛部位(多见于成年男性),初起为粟粒大小炎性小丘疹,中心有毛发贯穿,呈鲜红色或深红色,周围有红晕,数日后形成脓疱,疱壁薄,破后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微痛或瘙痒。脓疱破后结黄褐色痂,大约7天左右可愈,也可经久不愈及反复发作。丘疹也可能是下列疾病造成的:1.毛囊炎

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多形性皮疹,表现为小丘疹、丘疱疹,对称性分布,皮疹边缘不清,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糜烂、结痂及鳞屑,有时可伴有浸润肥厚,有剧烈瘙痒,常反复发作。

2.湿疹

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如头皮、面部、上胸、上背、腋窝、阴部等处,症见红斑、丘疹、表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分布对称,可造成头发稀疏、脱落。

3.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易受摩擦部位(多见于青年或中年人)如项颈部、肘关节伸侧、骶部、眼周(尤其是上眼睑),局部皮肤先有剧烈瘙痒、由于反复搔抓可出现与皮纹一致的三角形或多角形、皮色或淡褐色扁平丘疹,皮疹干燥无渗出、表面干燥,触之坚实,可密集成片,形成苔藓样斑块,表面可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

4.神经性皮炎

多见于青年男女(女性比男性发病早,而男性比女性病情重),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有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两种;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脂栓被挤出。常由于细菌感染而发生毛囊性炎症性小丘疹,丘疹顶端有脓疱,愈后遗留点状萎缩性瘢痕。

5.痤疮

又称寻常性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酒刺”。皮损大多骤然出现(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面部、手背、前臂,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坚实丘疹,略高出皮面,表面平滑,境界清楚,圆形、椭圆形或略带不规则形,正常皮色

◎痤疮好发于年轻男性、女性,因此又被称为“青春痘”。

或灰褐色,数量不定,散在分布。搔抓可引起自身接种,出现数个丘疹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常无自觉症状,可自行消退。

6.扁平疣

好发于指背、手背、足背、甲缘等处(多见于青少年),损害初起为针头大扁平角质丘疹,数月后逐渐长大成玉米或花生米大的半球形或不规则形乳头状角质物,表面粗糙不平,呈皮色、灰色、灰黄色以致污褐色,境界清楚,数目不定(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无自觉症状,部分可自行消退。

7.瘊子

又称寻常疣,千日疮,俗称刺瘊。

面色萎黄意味着什么

虽说我们中国人天生是黄种人,但并不是所有的黄皮肤都是健康的表现。精神或是身体的异样都会造成人面色呈现不健康的萎黄。

一般脸色发黄的原因有:心情紧张、抑郁、烦闷,此时体内某些营养物质就会消耗过多而呈现不足,激素(女性激素)分泌随之减少,可导致月经稀少、经量减少或闭经,继而体内代谢功能下降、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干黄。

身体有病的人,其正常的代谢机能紊乱,肠胃功能下降,肌肤因消耗过多而吸入不足导致干燥,体内病变代谢物排除不畅显露于肌肤而萎黄。因此,面色不佳、精神不振的人应随时就医,查找病因,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已婚育龄妇女,应每年做一次妇科普查,若身体稍有不适,面色欠佳应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疲劳、精神或是身体的异样都会造成人面色呈现不健康的萎黄。

面色枯黄的女性,在排除甲亢、糖尿病、肺结核、月经过多等疾病外,要考虑饮食习惯和皮肤护理。不少女性为保持体形苗条而节食减肥,如果饮食控制不得当,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出现面色萎黄的症状。以下是几种改善面黄症状的验方:

治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脾胃有虫,食即痛所致面黄无色,用芜荑仁二两,和面炒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送下。

五疳八痢所致面黄肌瘦,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腹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湿痰咳嗽所致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50~70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黄褐斑意味着什么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的色素沉着病,中医学又称为“黧黑斑”、“肝斑”,俗称“蝴蝶斑”。

黄褐斑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因其严重影响面部皮肤的美容,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属于一种损容性的皮肤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皮肤科门诊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黄褐斑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由于不了解黄褐斑的发病原理及防治知识,盲目相信化妆品和美容换肤等治疗方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给皮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伤。而且黄褐斑很有可能是内在疾病引起的,若忽略这一点而盲目祛斑,还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的色素沉着病,中医学又称为“黧黑斑”、“蝴蝶斑”。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虽不十分清楚,但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1)生理变化:孕妇常始发于妊娠中期,故又称“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但也有部分人持续存在多年, 这可能同孕激素和雌激素增多有关。

(2)身体内部的疾病在面部皮肤的一种表现。

生殖器官疾病所致:月经失调、痛经、子宫慢性疾病、附件慢性炎症、卵巢囊肿等生殖器官疾病可同时伴有面部黄褐斑。

内分泌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可产生黄褐斑。

慢性疾病: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恶性肿瘤等也可导致黄褐斑的产生。

(3)药物所致: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黄褐斑最为常见,停药后色斑可消退,也可持续存在。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螺内酯、西咪替丁、己烯雌酚等药物也可诱发黄褐斑。

(4)化妆品可诱发:黄褐斑的产生也可能与化妆品的某些成分有关,如氧化亚油酸、水杨酸盐、香料、防腐剂、铅、汞等重金属,劣质化妆品尤甚。

(5)日光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线是促发本病的重要原因。皮肤经过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刺激皮肤黑色素细胞分裂、增殖,产生更多的黑色素颗粒,从而使皮肤晒黑,形成色素沉着。

(6)精神因素与本病也有密切关系:过度疲劳、休息不足、长期失眠、精神负担过重、精神创伤等都可以引起色素加深。

若出现黄褐斑,可尝试以下几种治疗手段:

(1)积极去看医生,排除原发病。

(2)去除病因:避免日光暴晒,选用宽光谱的防晒霜;避免口服避孕药或其他易致黄褐斑的药物;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优质化妆品;注意情绪、心理的调整,保持良好的人格及心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

(3)内用治疗:西药可用维生素C、维生素E,二者合用有抑制黑色素形成。淡化色斑的作用。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参苓白术丸等。

(4)外用治疗: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较多,有氢醌霜、维A酸霜、过氧化氢溶液、SOD霜以及各种中药外用制剂,但其中一部分药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发红脱皮,甚至发生过敏反应,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治疗黄褐斑的手法有内治与外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黄褐斑对化学剥脱术(俗称换肤)和皮肤磨削术(俗称磨皮)的反应是无法预测的,这两种疗法均易发生瘢痕和严重的色素沉着,一般不主张使用。

此外,在饮食上要注意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这是因为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能抑制皮肤内多巴醌的氧化作用,使皮肤内的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防止黄褐斑的形成。

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过氧化脂质会增多,过氧化脂质的增多会使皮肤色素沉着产生斑点。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因此,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的青色卷心菜、白芝麻、麦胚油等,也有助于防治黄褐斑。

腮肿意味着什么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者,常为痄腮。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飞沫及与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一旦你的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

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一般会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流行性腮腺炎会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可选用针灸治法,以手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疗法:

1.外治法

(1)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日3~4次。

(2)紫金锭(玉枢丹)或金黄散以水调匀后敷患部。

(3)天花粉、绿豆各等份,研成细末,加入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部,每日3~4次。

(4)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荚蓉花叶、鲜丝瓜叶,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部。

2.针灸疗法

针刺翳风、颊车、合谷等穴,强刺激。发热者,加曲池、少商;烦躁者,加神门;并发睾丸炎者,加血海、三阴交;抽搐者,加印堂、百会、人中。

3.饮食疗法

银花牛蒡粥:金银花30克、牛蒡子15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另取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稀粥,将起锅时加入药汁,并以白糖调味,分次服用。

板蓝根夏枯草饮:板蓝根30克、夏枯草20克,水煎取汁200毫升,加白糖适量,代茶频服。

海带海藻汤:海带、海藻各120克,水煎服。适用于痄腮合并睾丸肿痛。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患部。

面部为什么会有皮屑

湿疹和牛皮癣是造成面部皮屑的最主要原因,不过面部的缺水或过敏也有可能造成面部出现皮屑。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部分皮肤,包括头皮发红并易剥落,也可发痒。牛皮癣是皮肤细胞不能正常地被新生的细胞覆盖,这是因为皮肤的新陈代谢不如细胞脱落快所致。这些未脱落的细胞就堆积在皮肤的表面并形成白色易剥脱的区域,最终以我们所熟知的皮屑大块脱落。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部分皮肤,包括头皮发红并易剥落,也可发痒。

有时看起来像皮屑的情况实际上是头发上的洗头剂没有完全清洗干净,这种留在头发和头皮上的皂样物干后就剥脱下来。

除了湿疹和牛皮癣,面部出现皮屑还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皮肤缺水,这种情况须适当补水,平时常用化妆水,且一定要用化妆棉蘸着均匀地涂抹在脸上。

(2)使用美白功效的化妆品,有时候会引起角质层不均匀脱落,可适当用去角质的化妆品去一下角质。

(3)过敏,这种情况最好去医院看看,有时候过一阵就会慢慢改善,不用担心,多补充维生素就行。

(4)可能是天气的原因,等过了换季的时节会好点。

健康小贴士

预防皮肤干燥的DIY妙法

蜂蜜蛋黄补水面膜:此面膜能够供给皮肤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做法是取适量蛋黄,搅拌后加入鲜蛋和杏仁油并搅拌,均匀涂抹到面部后休息10分钟左右,然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猕猴桃补水面膜

猕猴桃补水面膜:此面膜能够供给皮肤充足的水分,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皮肤暗斑、色斑,令皮肤变得更加白皙光泽。将猕猴桃粉碎后加入适量海藻粉后搅拌均匀,再将制作好的面膜涂抹到面部,10分钟后洗净。

黄瓜眼部补水面膜:此面膜能够令皮肤变得更加光亮,非常适合深夜使用,将黄瓜切碎后和酸奶混合,然后用2个绿茶袋,并在其中加入混合好的黄瓜,放入冰箱5分钟,然后取出冰袋放在眼睛上部10分钟左右。

茶叶红糖补水面膜:茶叶所含的营养成分甚多,经常饮茶的人,皮肤显得滋润好看。将红茶和红糖各两汤匙,加水煲煎,以面粉打底,调匀敷面,15分钟以后用湿毛巾擦净脸部。每月涂敷一次,一个月后容颜就会变得滋润白皙,不掉渣。

满面通红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总是认为面色红润就代表健康,其实不然,有一部分面红的人主要是由于循环血量充足,血液流动加快,致使体温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形成“满面红光”。

◎面色红润不一定表示健康,有一部分面红的人主要是由于循环血量充足、血液流动加快形成的。

面色发红与身体内部的发热关系密切。《灵枢·五色》说:“黄赤为热。”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常会因为周围气温升高、情绪激动、饮酒等出现两颊泛红的状态。这是面部暂时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病态的脸红多见于热症,尤其是发生高热时。还有一种类型的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低热,一到下午,两面颧部总是呈绯红色。原因就是体内血容量减少,甲状腺分泌增加,甲状腺素的分泌高峰又多在午后。因此,结核病人两颧发红多见于午后。

当煤气中毒时,脸部会泛出樱桃红色;如皮肤呈现赤红,显示体内的红细胞含量偏高,或心脏、肝脏出了问题,特别是红色见于面颊及腮上时,更要提防心脏病的发生;如果是面色通红,且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则以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性疾病最为常见。

此外,造成皮肤发红的皮肤疾病也非常普遍。如患有红皮病者,全身的皮肤都会变红,且会有鳞屑脱落;若感染荨麻疹,皮肤会突然发痒,且有形状和大小不定的红色扁平肿块;若是感染药疹、风疹、中毒疹、猩红热等疾病,则会产生红色小颗粒;在发红的皮肤上,若长出一粒粒小疙瘩,而且会痒,则是感染汗疹的症状;若是感染急性湿疹或接触性皮肤炎,也会有同样症状,疙瘩最后会变成小水泡,用手抓后容易糜烂,流出分泌物。

◎红皮肤疾病如果感染荨麻疹,会表现出大小不定的红色扁平的小颗粒。

面色黧黑意味着什么

这里说的面色黧黑并不包括天生肤色黑和阳光晒黑,而是脸色晦暗无光泽。面色黧黑见于黄褐斑、皮肤黑变病等疾病,以颜面部或周身皮肤出现黄褐、青紫,甚则灰黑色为主要表现。根据五色、五脏与五行相配的关系,五脏中的肾与五色中的黑色同属于水,黑色属肾,所以面色发黑,多与肾有关。

一般而言导致面色黧黑的原因分为以下3种情况:

1.肾阳不足面色黧黑

由于久病劳损,或房事不节,肾气虚弱,渐至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气血凝滞所致。所以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尿少身肿,脉沉细无力等症状。治宜用温补肾阳之法,方选右归丸化裁;若肾虚水泛,宜用温肾利水之法,方选真武汤与济生肾气丸化裁。

◎黑豆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多吃黑豆可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面色黧黑。

2.肾精亏耗面色黧黑

由于房劳过度,或热病伤及肝肾之阴,肾精亏损,精气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黧黑无泽,耳轮焦干,又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发脱齿摇,口燥咽干等肾精匮乏之症。治宜补肾益精之法,方选左归丸加紫河车等。本证与肾阳不足面色黧黑的病因有相似之处,但肾阳不足面色黧黑以肾阳虚衰(腰酸肢冷,尿少身肿,舌淡胖嫩)为主症;此则以肾精不足(头晕耳鸣失听、遗精早泄、脚心热、舌质红)为主症。

3.淤血内阻面色黧黑

由于久病或外伤等原因使气滞血结,或因寒凝血滞,使血行不畅,或因内出血,血不归经,淤于脉外所致。除见面色黧黑外,尚有肌肤甲错,毛发不荣,妇女兼有月经不调,腹内肿块,唇青舌暗,或有淤斑,脉细涩等淤血内阻的表现。治当活血化淤,方选大黄虫丸或膈下逐淤汤等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