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村:中国城镇化影像实录
- 徐艳娟 晋永权
- 1473字
- 2020-06-24 21:51:57
前言
我们村,一说出口,是否会勾起你的遥远记忆;或者,这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考古学意义上的用语。
我们中的许多人,或者再向上追溯两三代人——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大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正如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的开篇中所言: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以如果可以沉下心来细读,相信本书中那些貌似波澜不惊的乡村影像以及那些细碎生动的文字必然会勾起许多人关于家乡的回忆或想象。
与书中波澜不惊的影像不同,这本书的缘起得益于一个波澜壮阔的主题: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像实录。这是一个由《大众摄影》杂志社提起,并得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的公益项目,旨在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中国社会城镇化进程中的点滴变化。据说这个项目在专家委员会评审时得到这样的评价:它的成书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很程式化,也可能很好看。作为编者,我们自是会向“好看”的方向努力。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的过程,它也是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历经的一个重要阶段。城镇化的进程既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发展的红利预期,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惯有的乡村形态,以及承载其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家族结构、风俗民情。有这样一个数据,最近10年间中国消失的村庄有90万个。试想,作为摄影的观看,如果未能将这些变化以及变化之中的融合与冲突链接成一个时代的记忆,会是怎样的遗憾?!
当然,试图通过一本书去展现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城镇化的过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能做的只是为这个进程留存一些有温度的记忆。记得曾看过一本小书:《1900年,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黑白印刷,朴实无华,读来却让人兴趣盎然。拍摄者是一位叫詹姆斯·利卡尔顿的摄影师。100多年前,他来到中国,从香港北上,在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行走,拍下了许多平实生动的影像,并附有翔实的情景说明。今天,当我们信手翻阅这些图片,在那些充满细节的文字间流连时,不由得被深深打动。通过这些图片,你似乎可以触摸到100多年前那些和你有着血脉联系的城市面貌、生活气息,它们与今天如此不同,却又丝丝相扣。那就是一份乡愁,或者说是我们这个社会曾经的一份共同记忆吧。如果百多年之后,在某个未知的午后,本书可以同样带给那些偶然翻阅的人们一些此时此地、正历经变革的乡村生活的样貌,并因此触摸到一份陌生或熟悉,感受到一些欣喜或惊异时,便该是这本书所有创作者与编者的慰藉。
奉命写这篇文字时,书稿已付梓在即,在此要特别感谢晋永权老师作为策划人的尽心竭力。这本书的最初立项起因于我们的一次偶遇闲谈。十几天之后,再一次碰面时他已在一个小本子上勾画出整个项目的执行方向,包括村庄的选择、摄影者的选择、呈现的方式等等。再之后,12位年轻摄影人被召集到一起,以他们自己或是父辈的家乡为起点,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探乡之旅。大家对拍摄的投入是随着回乡的脚步渐次深入的,例行的拍摄总结会也从最初的正襟危坐到后来的谈笑风生。每个人都在细述自己家乡邻里的同时又兴味盎然地走入他人的村庄。
“我素来认为要知道乡村的秘密和农民的隐情,唯有到乡下去居住,并且最好是到自己的本乡本土去居住。”这是晋永权老师在项目开展之初传给我的一封邮件。整个邮件,就只董时进先生的这一段话,却一直成为整个团队分享的精神和理念。
再次感谢12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摄影者,感谢晋永权老师自始至终的倾情付出,感谢中国文联及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信任与支持,感谢中国摄协王瑶书记、王郑生副书记的无私指导,感谢中国摄影出版社各位编辑以及为本书付出辛苦和努力的所有人士,感谢正在翻阅此书的读者,让我们一起在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感知吾乡吾土的温暖与厚重。
徐艳娟
2013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