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明古国的辉煌和没落

文明的黎明

文明是什么?这个术语来自于拉丁单词“civis”,意指“城市的市民”。因此,文明是指在一个大城镇或城市内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发展出一种文化——一种有着自己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

在文明的文化中,有几个主要成分。早期的文明可能不具备所有的要素,但是它会具备一些最主要的,包括文字、政府系统、有组织的宗教,以及在大范围内建造房屋与纪念碑的能力。

绝大多数文明是在石器时代开始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发展起来的。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建造城市,这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发生。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文明会在一些地方产生得比其他地方早。只有当食物的供应足可以供养不进行食物生产的城市居民时,城市才会成长。在人们能够建立大城市前,需要先发展起有效的耕种、储藏以及交换食物的方法。食物贸易也提供了交换城市产品的网络,诸如城市居民卖的陶器、金属以及木材。

许多古代文明建造了大型的庙宇。他们或者通过武力征服邻国,或者通过建立贸易网络而主导周围的人们。这意味着许多古代文明变得富裕,他们的力量扩展到很大的地方。罗马帝国以及亚历山大帝国就是两个例子。

像这样的文明在它们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证据。研究文明遗迹的考古学家仍在挖掘几千年前手工艺工人制造的物品。复杂的葬礼习俗——如古埃及的——告诉我们许多有关该文明的事情。与古代文献和古代城市遗迹一起,这些事物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几千年前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线索。

苏美尔人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立在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土地上。城市里人口众多,熙熙攘攘,忙碌不停。诸如乌尔城与乌鲁克城之类的城市街道狭长,刷得很白的泥砖墙房屋里居住的是手工业者,他们制造陶器和金属品,与阿拉伯半岛和印度的人进行贸易。这一地区的人们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带轮子的战车和手推车,并发明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书写体系——楔形文字。由于这些原因,美索不达米亚成为“文明的摇篮”。

在美索不达米亚定居的是苏美尔人。他们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达这一地区的南部—苏美尔。这里气候炎热干燥,但是农民们学会了从河里取水灌溉田地,他们种植大量的植物,如小麦、大麦、枣椰子和各种蔬菜。

苏美尔最早的城市是乌鲁克城,建在幼发拉底河附近。到公元前3500年,大约有1万人居住在那儿。城市弯曲的街道环绕着最大的建筑——安鲁神庙,这座神庙供奉的是苏美尔诸神中最重要的神。在这里,巫师们祭祀安鲁神,希望他带来好的气候与丰收。人们知道,如果收成不好,他们就会挨饿,因此他们给庙宇很多的东西。使得巫师们成为城市中最富有的、最有权势的人。

不久,在美索不达米亚又建造了其他城市。它们与乌鲁克城相似,拥有宏伟的庙宇——称为古庙塔,以及泥砖房屋。每个城市都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统治者、巫师和商人。随着城市由于贸易变得富有,它们相互竞争,希望统治全境。

直到约公元前2350年,苏美尔的各个城市还处于独立之中。后来,从苏美尔北部而来的阿卡德人征服了这一地区,使之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帝国的一部分。

古代埃及

奔腾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全长6000余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河流。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畔存在着众多的“诺姆”,即由同一地域的若干氏族联合组成的州。各州之间常年战争不断,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上埃及国王美尼斯于公元前3200年统一了埃及,开创了埃及的第一王朝。从此,埃及跨入了文明时代。

古代埃及的历史有2000多年,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后王朝等若干时期。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这一段历史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历史跨入了马其顿希腊时期。

在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之后,他将都城迁至上、下埃及之间的孟斐斯,埃及第一王朝从此开始了,一套专制统治机构也建立了起来。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下设许多官吏治理国家。国王被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后来人们又将之尊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古埃及的专制主义统治的君主,在法律、行政、财政、军事和宗教等一切方面实行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独裁统治。

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位关键性转折人物是图特摩斯三世,他开创了古埃及王朝最为兴盛辉煌的时期,被后人称为埃及的“第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埃及的拿破仑”。他执政20年,先后出征巴勒斯坦、叙利亚、努比亚等地,使埃及成为一个空前的霸国。后来,新王国受到“海上民族”的入侵,遭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便一蹶不振。

狮身人面像

宗教的力量是古埃及法老统治臣民惯于借助的手段,但这样也给以僧侣为首的神权集团提供了发展壮大、干预政事、与王权对抗的机会,使之成了威胁王权统治的不利因素。法老阿蒙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执政后,进行了宗教改革,以便对阿蒙僧侣集团进行削弱和打击。他首先提出重新崇拜古王国的国家主神太阳神拉,用于与阿蒙神对抗,同时将阿蒙神庙的财产封闭,将其僧侣驱赶出境。阿蒙特普四世打破所有传统和模式,在臣民中树立多神教的思想 以此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力。但他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已超出宗教本身的意义,他的宗教改革只能归于失败。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孕育了人类早期最灿烂夺目的文化,主要表现在象形文字、纸草文献、建筑、天文、数学以及医学各个方面。古埃及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建筑艺术。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塔基是正方形,四壁是倾斜向上的三角形,越往上越窄,直到顶端形成尖状,从四面看像汉文中的“金”字,故中国称其为“金字塔”。“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成了今天闻名于世的建筑。在神庙建筑中,埃及最为著名的是底比斯阿蒙神庙。

象形文字和文学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发明了文字,称为“象形文字”,意为“神圣的雕刻”。后来,在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里,希腊人、罗马人相继统治埃及,希腊语逐渐取代古埃及语。这样,在整个中世纪和近代,象形文字成了一种不再被人们应用的文字。直到1799年,法国的拿破仑率军侵略埃及,他的士兵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上看到一块石碑。这块石碑是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及其草书体、希腊文3种文字对照写成的,文中歌颂了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功绩。

古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一个词要用音符、意符和部首3种字符组成。古埃及语中表音符有24个,实际上是24个辅音字母。这套音符后来传入腓尼基,成为腓尼基字母的一个重要来源。

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古埃及人又用植物的浆液制成墨水,用削尖了的芦苇管做笔,用尼罗河口三角洲一带生产的芦草制成纸。中王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这种纸作为书写材料。

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大多使用这种纸草文卷。从保存下来的文卷中可以看到,古代埃及文学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的神话,由于受埃及人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埃及神话呈现出变异的趋势,其故事情节经常发生变化。

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是埃及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以教谕文学作品最多,大都是些“预言”、“箴言”、“训诫”之类的文献,如《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聂菲尔列胡预言》、《伊蒲味陈辞》等。这些作品都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和娱乐性,旨在规定和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以达到巩固社会秩序的目的。

古王国时期出现大量文学作品,其中散文和诗歌很丰富。如《辛努哈特历险记》讲述大臣辛努哈特因受叛乱事件的牵连而逃到国外,后来得到法老的宽容才得以回到故乡的故事。作者刻画了辛努哈特的思乡之情和落叶归根的喜悦。又如《一个能说会道的农夫》叙述了一个农民向法老申诉凄惨境遇的故事,带有歌功颂德的意味,标榜法老伸张正义。

新王国时期,古埃及文学又得到新发展,散文的故事情节更加离奇、曲折,艺术性很强,思想深刻,已具有现实主义的韵味。

经济与法老制度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埃及,在涅伽达文化一期和二期时,已出现象征王权的红冠和白冠及象征王衔符号的荷鲁斯鹰神的形象。古代埃及国王自美尼斯创建了第一王朝后,共经历了31个王朝。

通常将埃及法老几千年的统治,称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君主政治。“法老”一词的原意为“宫殿”,最早出现于埃及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出现在对国王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根据君主专制王权开始于古王国的史实,史学界把古王国以及以后的埃及国王都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古埃及的专制主义统治君主,具有法律、行政、财政、军事、宗教等一切方面的无限权力,实行以个人意志为主导的独裁统治。

在涅伽达文化二期,生产力的发展已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渔猎经济在生产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古王国时期,铜器的使用已比较普遍,手工业有了较细的分工,陶器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采用彩釉绘画。

中王国时期,已经普遍使用青铜器、桔槔及装有把手的耕犁,并且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玻璃制造业。

新王国时期是古代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首先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在青铜器广泛使用的同时,铁器也出现了。冶炼金属已使用脚踏鼓风机给氧,用皮革制成风箱,效率大为提高;出现了立式织布机,织工可同时照看两枚悬式纺锭。农业生产中已使用长柄锤、直柄犁、梯形犁,尤其是多层桔槔连续提水,可把河水输送到更高的地方,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

另外,手工业技术明显提高,能够炼出2米长的金属板并能冶炼六合金的青铜。陶器施釉新工艺已发明。埃及人从希克索斯人那里学会了马拉战车的技术,制造战车的水平也已相当高。

后埃及时期,铁器得到普遍应用,工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繁荣,埃及的纺织品、陶器、金银工艺品畅销到地中海和西亚各地。公元前305~前30年,是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很迅猛,农业生产工具出现了用畜力牵动并拴有吊斗的扬水器;传统手工业保持兴旺的势头;对外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非洲北部、小亚细亚沿岸和黑海沿岸等地。另外,还出现了铸造的金币、银币和铜币。亚历山大里亚城成为当时著名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金字塔的兴建

金字塔的兴建,代表了古代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金字塔既是古埃及文化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其文化日臻成熟。金字塔、神庙、宫殿等雄伟的建筑物,历经数千年,至今仍闪烁着艺术的光芒。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是由早王国时期的马斯塔巴形陵墓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体现了王权神化的思想。著名的胡夫大金字塔,高143.5米,是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宗教理论:只要保护好尸体,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继续存在,3000年以后就会在极乐世界复活并从此获得永生。这与佛教理论中的轮回转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鉴于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他的陵墓规模也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米,后因顶端受到侵蚀,现在的高度为136.5米,大致相当于40层楼房那么高。在1889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成前,它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筑。整个塔身呈正四棱锥形,底面为正方形,占地5公顷,四个斜面分别对着东、西、南、北4个方位,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35米,由于年深月久的侵蚀,塔身外层石灰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落,目前底边缩短为227米,倾斜角度为51度52分。胡夫金字塔通身由近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石头重量在5吨至160吨之间,石块的接合面经过认真打磨,表面光滑,角度异常准确,以至于石块间都不用任何粘合物,全部依靠自然拼接,在没有被风蚀、破坏的地方,石缝中连薄薄的刀片也难以插入,可以想见其工艺之精湛。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其北侧面,距地面18米,从入口通过甬道可以深入神秘的地下宫殿,该甬道与地平线呈30度夹角,与北极星相对。由此可见,北极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沿甬道上行则能到达国王殡室,殡室长10.43米、宽5.21米、高5.82米,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2.82米,墓室中仅存一具红色花岗岩石棺,别无他物,这也正是后来某些考古学家怀疑金字塔不是作为法老陵墓的一个重要论据。

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人估计,法老胡夫至少动用了10万奴隶,耗时20~30年时间建造完成。但最新的权威考古学家发现:金字塔应由劳工建造而非奴隶,其主体部分为贫民和工匠,而且采用轮流工作制,工期约为3个月。因为考古人员在金字塔附近地区发现了建造者们的集体宿舍等生活设施的遗迹和墓地,以及大量用于测算、加工石料的工具(作为随葬品),而奴隶是不会享受此种待遇的。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吉萨高地一字排开,组成灰黄色的金字塔群。这些单纯、高大、厚重的巨大四棱锥体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夸耀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和伟大。其旁边更有气势磅礴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46米)相伴。狮子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力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法老才选择它为自己守陵,它也确实忠于职守,一守就是4000多年。

集巨大、精密、和谐为一体的金字塔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体现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在天文星象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

最早的太阳历

古埃及的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已出现,这跟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讲,甚至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催生了太阳历,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尼罗河的情况。

尼罗河,是上源青尼罗河、白尼罗河两条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后的正式称谓。它全长6700千米,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它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10个国家,最后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主宰着它流经国家的命运,离开了它的滋润,这里的文明将灰飞烟灭。但由于尼罗河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沉积使河床持续增高,致使多次泛滥成灾,但河水退后,又留给当地人大片沃土。因此,古埃及人需找到其中的规律以趋利避害。

经过长期观测,古埃及人逐步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当它开始泛滥时,清晨的天狼星正好位于地平线上。这一点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即与太阳同时升起,于是这一天便被设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不巧的是,天狼星偕日升的周期并没有很快被发现,智慧的古埃及人也没有放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发现:天狼星偕日升那天与其120周年后那一天恰好相差一个月,而到了第1461年,偕日升那天又重新成为一年的开始。于是古埃及人设定1460年的周期为天狗周(因为他们的神话中称天狼星为天狗)。

我们把古埃及的太阳历与当前的公历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不难发现其科学性:一年的天数为365天,继而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末了还剩5天则作为宗教节日,就如同我们传统的春节一样也是5天,这比精确的一回归年(365.25天)仅少0.25天,120年后少30天,1460年后就会少365天,又接近一年,如此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这样精妙的历法凝结着无数古埃及先民的智慧。

在古埃及,人们运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位置的观测更加细致入微。他们发现,在固定的时间里,天狼星从天空消失,在太阳再次出现在同一位置时,它又从东方的天空升起,这就是一个周年。同时,古埃及人把天狼星比太阳早升起的那一天定为元旦。

古埃及人创制的太阳历对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古埃及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正是有了这样一部较为完备的历法做指导,古埃及的先民才得以准确预测尼罗河河水涨落,合理安排农事,做到趋利避害,获得一年又一年的大丰收,从而具备了稳定的衣食之源。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古埃及才得以在宗教、建筑和医学等领域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

20世纪20年代初,经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发掘,在印度河流域陆续发现了二百余处城市和村落的遗址,其中最大的城市遗址是摩亨佐·达罗(在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和哈拉巴(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内)。由于哈拉巴遗址发现的时间早些,学者们便把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称为“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范围很广,从南到北相距约1100千米,从东至西约1550千米。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流域文明体现为城市文明,但其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之上的。居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务农。这一时期的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胡麻,另外还有瓜果、椰枣等园艺作物。在畜牧业方面,已驯养的牲畜有水牛、黄牛、象、狗、鸡、骆驼、山羊、绵羊等。这些驯养的动物,既是耕耘、运输的工具,又是人们肉食的来源。在手工业方面,有粮食加工,棉、毛纺织,制陶业,冶金业和珠宝业等。这些行业都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当时的商业贸易不仅在印度本土进行,而且与西亚也有贸易联系。

印度河流域文明已有了城市建筑规划和极为完善的下水道疏通导引系统。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城相距400英里,城市建筑非常相似。它们的周长都在3英里以上,都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哈拉巴的卫城是用高达50英尺、基底厚达40英尺的砖墙围成的,这里可能是统治者的居住区;下城则为普通居民区。摩亨佐·达罗的建筑规模较哈拉巴更为宏大。卫城的四周设有防御的塔楼,西部可见一处规模宏大的谷仓;南部一组公共建筑物的中心为会议厅,面积约25米见方;东北部的建筑群中有一座很大的长厅。卫城中央有一个公共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4米,南北两端的阶梯延至底部。浴池的北面又有多间小浴室,室内垒砌的高台上置放着水罐,应该是用来提供热水的。联系到普通住宅也大多备有水井及洗浴设施的情况,给人以古城居民特别爱清洁、讲卫生的突出印象。

城内的房屋大都用烧砖砌成,其规模和设施差别很大。穷家小户只有一两间简陋逼仄的小屋,与另一些广宅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大户人家有中央庭院,四周环绕许多间房屋,还有大厅。有一幢巨大建筑物内甚至含多间大厅,外带一个储藏库。另有不少引人注目的二层楼房。

人们更讶异于古城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令人瞠目: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这两座城市,一个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在印度河的下游,表明这两个城市是两个互不相属的国家的都城。

印度河流域文明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保存在各种陶、石、象牙制的印章上。迄今所知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字符约有500个。

从遗迹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度河流域文明已有了国家,哈拉巴、摩亨佐·达罗等大城市便是早期的奴隶制国家。

自公元前20世纪中叶起,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部落,带着他们的战车、人马、畜群、食物和供奉的神龛,一批接一批地从中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涌入次大陆。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在南俄草原,后来驮着帐篷出外漂泊,寻找新的家园。其中进入伊朗高原的一支成为后来的米底人和波斯人,向南的一支进入印度河流域。

“雅利安”意为“高贵的”。这些以“高贵者”自居的白种人,把被他们所征服的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说成没有鼻子或只有扁平鼻子的、说邪恶语言的人,称其为“达萨”或“达休”(意为敌人)。在漫长的征服过程中,雅利安诸部落同“达萨”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梨俱吠陀》的《因陀罗(雷雨神或战神)赞歌》这样唱道:

他使万物变化无常;

他使达萨瓦尔那屈服、消灭;

他像赢得赌金的赌博者,拿走敌人的财产。

噢,人们哟!他是因陀罗。

摩亨佐·达罗最终被彻底摧毁了。

两河流域古王国的兴亡

在尼罗河下游埃及大金字塔拔地而起时,埃及东面亚洲的两河流域也已经跨入文明时代。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先驱者,也是苏美尔文明的创造者。苏美尔文明之后,两河流域南部进入了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800~前2371年)。到了公元前18世纪前期,整个两河流域都被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所统一。公元前8~前7世纪,地跨西亚、北非的亚述帝国推翻了古巴比伦,但后来亚述帝国又被新巴比伦和米底王国消灭。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为辉煌的文化成就之一。楔形文字与埃及象形文字、希腊迈锡尼线形文、中国甲骨文都是人类文明初期的著名文字,它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出现了,起源于图形文字。苏美尔人开始将发明的文字刻在石头上,后来他们用粘土和水制成泥板,将字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文字很像木楔,字迹笔画上宽下窄,所以人们称其为“楔形文字”。

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两米高的石柱上。

在文学创作方面,《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是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叙事诗。在自然科学中,古代两河流域以天文学最为突出。苏美尔人早在苏美尔时代就以一昼夜为一天,以月的圆缺周期来规定月。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其中6个月每月30天,6个月每月29天,共354天。这便是著名的太阳历。

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和雕刻也具有很高的水平。公元前22世纪,乌尔大寺塔出现了,另外还有亚述帝国时代最著名的建筑——萨尔贡二世的王宫。在雕刻艺术方面,代表作品很多,有乌尔王陵出土的金盔、“金牛头木琴”、“乌尔军旗”、“纳尔姆·辛王的石柱”、“汉谟拉比法典碑”等。

苏美尔人城邦争霸

苏美尔城邦在两河流域南部星罗棋布,各城邦都由一个位于中心位置的城市和围绕这个城市的若干个村镇构成,都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苏美尔城邦宗教氛围浓厚。每个城市都有几个神庙,其中的主神庙在城邦中的地位最高。神庙是当时城邦的经济中心,拥有很多可耕地。神庙土地属于城邦公有地,不能买卖。到了早王国后期,城邦首领渐起私心,逐渐将神庙土地据为己有。

苏美尔神庙不仅是城邦的经济中心,而且是城邦的政治中心。城邦首领住在主神庙内,是该邦主神最高祭司。他主持祭祀活动,管理神庙经济,监督神庙工作人员。同时,他还主管修筑灌溉运河、城市防卫、战时统率军队、领导城邦会议等世俗事务。

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结构犹如苏美尔塔庙:高踞塔顶的是城邦首领;其下是由王室高级官员和神庙高级祭司所组成的贵族阶层;贵族以下是拥有小块土地的平民;平民以下是显贵家庭、神庙和宫廷的依附民,他们没有土地,只能临时租种神庙或贵族的土地;社会最底层的是归显贵家庭、神庙和宫廷所有的奴隶,他们一般来源于战俘,也有因极端贫困而被家长卖为奴隶的孩子以及卖身为奴的整个家庭。奴隶的处境非常悲惨,他们只是作为主人的财产和牲畜,并且身上烙有印记,可以被买卖。

苏美尔诸城邦虽然有着语言和文化的一致性,但是邦际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善。为了扩大领土、控制水利灌溉权以及争夺霸权,各邦之间频繁发生战争。早王国中期,基什取得了霸国的地位后,其国王麦西里姆曾以霸主的身份调解拉伽什与乌玛两邦之间的边界冲突,并为两邦划了分界线。后来,拉伽什逐渐强大起来,其第三代国王安那吐姆征服了巴比伦尼亚许多城邦,号称“苏美尔诸邦之霸主”。

苏美尔的每个城邦都由一群贵族来治理,在战争时期,他们会选出一位首领来统治,直到战争结束。

早王国后期,苏美尔各邦之间的争霸战争更加频繁激烈。经过长期混战,两河流域逐渐形成了以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的南方同盟与以基什为霸主的北方同盟。南北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小邦林立、独立自治局面的结束与地域性统一王国的出现。

在城邦争霸战争中,统治者为了支付繁重的战争经费,不断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从而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约公元前2384~前2378年,拉伽什的国王卢伽尔安达横征暴敛,广大平民无法生存下去,纷纷起来反抗,终于罢黜了卢伽尔安达的王位,推举贵族出身的乌鲁卡基那执政。

乌鲁卡基那执政后,实行了目前所知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是除弊兴利,即废除前国王的种种弊政,大兴有利于平民的改革。新政禁止以人身保障作为借贷条件、禁止欺凌孤寡以及减轻人民殡葬费用之类的措施,受到民众的欢迎。因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拉伽什极为紧张的社会矛盾,以城邦主神的名义恢复正义,扶助贫困,抑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贵族,所以乌鲁卡基那的改革具有进步意义。乌鲁卡基那改革后8年,拉伽什遭强敌乌玛与乌鲁克联军入侵,被兼并而亡。

公元前4000年用黏土制作的战车模型

阿卡德王国的兴衰

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是萨尔贡。传说他是一个私生子,出身低贱,家世贫寒。后来他由基什宫廷的一名园丁一跃而为基什国王乌尔扎巴巴的亲信大臣。当基什被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打败时,萨尔贡趁机夺取了政权,建都阿卡德城。

萨尔贡带领一支5.4万人组成的军队,先后进行了34次胜利的军事远征。他打败了苏美尔地区50个城邦首领组成的联军,俘虏了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后来他挥师南下,摧毁了乌鲁克、乌尔、拉伽什等城邦,“洗剑于波斯湾”。萨尔贡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结束了该地区近千年来的分裂局面,在该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过了不久,萨尔贡东征埃兰,劫掠苏撒等城市。他还率军北上,不仅征服了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而且曾经一度占领小亚细亚的陶鲁斯山区和沿黎巴嫩山脉的地中海东岸一带。萨尔贡自诩为“天下四方之王”。实际上萨尔贡统治的中心地带是两河流域南部。

萨尔贡可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铭文记载:“他使全国只有一张嘴”。他大概把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以“十时间行程范围”作为一个行政区,其长官从宫廷子弟或阿卡德贵族中选拔。同时,他也任命一些拥护他的当地贵族参政,以缓和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

萨尔贡统治时代,政府修筑了许多新水渠,扩充和改善了灌溉系统。萨尔贡制定并推广了以十进制为计算单位的度量衡制,给国内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萨尔贡晚年,国内发生了暴动。暴动者将他包围在阿卡德城内,后来,他利用近卫军镇压了暴动。

萨尔贡之子里木什统治(约公元前2315~前2307年)初年,阿卡德王国又发生了暴动,后来被镇压下去。

阿卡德第三代王玛居什吐苏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306~前2292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旧贵族家族在逐渐衰落。

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291~前2255年),阿卡德王国臻于全盛。他曾多次远征,北到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东至扎格罗斯山,西抵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一带,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同时,他为了加强王权,派其子和王室官员去一些城市担任要职,或把原来的城邦首领贬为普通官吏。祭司们为了讨好这位“天下四方之王”,将他神化,称他为“神圣的纳拉姆辛”和“阿卡德的强大的神”。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王国逐渐衰落。

约公元前2191年,东北山区的游牧部落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王国灭亡了。

乌尔第三王朝

库提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统治了近一个世纪后,被乌鲁克国王乌图赫加尔率军击败并被赶出了两河流域。不久,乌尔强盛起来,打败乌鲁克,重新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确立并加强了中央集权。该王朝的国王们已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全国被划分为许多地区,由国王派人担任长官。地方长官虽沿袭城邦首领的称谓,但无城邦时代城邦首领的特权,实为从属于中央的地方官吏;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仅仅是服务于国王的机构。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们都非常重视法制。王朝缔造者乌尔纳姆(约公元前2113~前2096年)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从现在仅存的20多条残篇来看,涉及女奴的有5条,她们时常遭受强暴、买卖和殴打。有2条涉及寡妇,她们的社会地位较之女奴稍好,法典序言提到不允许有势力的人支配寡妇,正文又提到遗弃妻子的男人应赔偿一定数目的白银。除此之外,法典也涉及到普通妇女,她们的社会地位比女奴和寡妇高,但较普通男子卑下。尽管法典中仍残存着让河神澄清妖术罪和妻子被控通奸罪的规定,但有关身体伤害的处罚规定比原始的处罚有了很大的进步。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经济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王室经济空前繁荣。王室占有全国3/5的土地,并且在这些土地上建立和经营大规模的农庄、手工业作坊和牧场,在这些土地上从事劳动的主要是半自由民身份的依附民和奴隶。王室经济管理严密,设有许多监工。繁重的劳动使得奴隶尤其是女奴死亡率很高。农忙季节,王室农庄雇佣很多无地或少地的自由民成年男子耕种或收获。这些雇工按日领取的食物报酬比奴隶和依附民多一至二倍。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社会分化明显加剧。日益恶化的处境使许多自由民沦为奴隶,有的因不堪沉重的债务而将妻子儿女卖为奴隶,有的是全体家庭成员自卖为奴。当时私人拥有的奴隶,在待遇上要比王室经济的奴隶稍好,他们可以以家庭为单位在主人家服役,能赎身,也能到法庭作证。但奴隶在法律上仍属主人的财产。

乌尔第三王朝共历五代国王。这些国王经常侵略周边地区,第二、三、四、五代国王都宣称自己是“天下四方之王”,并为自己建了神庙,立了雕像,要求人们定期举行跪拜仪式并奉献祭品。末王伊比辛统治时期,国家遭到东南部埃兰人和西部阿摩利人的联合攻击。约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伊比辛也被埃兰人俘获。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是由地中海东部克里特岛的古代克里特人(或称米诺斯人)创造出来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克里特岛就出现了新石器文化。公元前3000年中期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开始分化解体。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进入青铜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克里特文明分为早王宫时代和后王宫时代。

早王宫时代(约公元前2000~前170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初级阶段。当时奴隶制城邦刚刚兴起,在岛屿中部的米诺斯、法埃斯特、马里亚等地先后出现了王宫建筑,宫殿都用石料砌成,有宽敞的大厅、宫室、仓库、作坊等。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相当先进,手工业和农业也已分离。这一时期制造的青铜双面斧、短剑、矛头、长剑以及金质和银质的碗等工艺品,都十分精美。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文字,并由图画文字发展为象形文字。

后王宫时代(约公元前1700~前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阶段。原来被毁的王宫又重新修建起来,而且比以前更加壮观。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都很发达。农业上使用犁耕,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和大豆等;园艺作物有橄榄、葡萄等;手工业方面已经能够制造出一种高头低舷的远航船只。克里特岛同爱琴海诸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以及西部地中海地区,都有密切的贸易联系。海外贸易成了克里特岛的经济命脉。另外,此时还出现了书写古代克里特语的音节文字—“线形文字甲种”(或“线文A”)。

后王宫时代,克里特岛上的城邦比以前大大增加,此时的克里特岛有“百城”之称。“百城”之中米诺斯的势力最为强大,称霸于克里特岛,并控制了爱琴海中的一些岛屿。已被完整发掘出来的米诺斯王宫,占地2公顷,一般多是三层建筑,并有供水、排水设备;宫中设有“宝殿”、寝宫、神坛、粮仓、地窖、牢房、作坊、武器库等,结构复杂,曲折通达,有“迷宫”之称。

克里特文明衰落后,爱琴文明转入以迈锡尼文明为主的阶段。

迈锡尼文明

阿卡亚人(希腊人的一支)创造的迈锡尼文明(约公元前1500~前1100年),是指以迈锡尼为代表的南希腊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阿卡亚人于公元前1650年前后,从巴尔干半岛北部侵入中希腊和南希腊。此时他们正处于氏族社会的解体时期,从当时的竖井式的坟墓中可以看出来,随葬品有很大区别。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规模宏大的圆顶墓代替了竖井墓,同时在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地有宫殿和城堡出现。因此,圆顶墓的出现,标志着迈锡尼等地奴隶制城邦的产生和迈锡尼文明的开始。

迈锡尼文明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的制造技术,超过了克里特文明时期的水平。迈锡尼社会是奴隶制社会,城邦的统治阶级包括国王、将军、贵族、官吏、祭司;政治机构有贵族会议和民众大会;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公社,首领是长老。土地基本上分为私有和公有两种形式。奴隶多属于国王所有,但也有私人奴隶,他们从事手工业、农业等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劳动。

迈锡尼文明时期出现了文字—“线形文字乙种”(或“线文B”)。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建筑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太林斯城墙厚度达20米,非常坚固。迈锡尼也有高大的城墙和塔楼,其石头城门—“狮子门”以宏伟坚固著称。

公元前12世纪初,以掠夺为目的的迈锡尼率南希腊诸国攻打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

希腊人率领自己的联合舰队从位于尤卑亚海峡的奥里斯出发,在小亚细亚海岸登陆后,在特洛伊平原上建立了一个巩固的大本营,然后迅速包围了特洛伊城。

特洛伊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阿伽门农每次攻打都遭到特洛伊盟军的反击。战争持续了9年,双方损兵折将,死伤无数。

转眼进入第十个年头,希腊联军中最勇敢的战将阿喀琉斯因和主帅阿伽门农争夺女俘而退出了战斗。其好友借用他的盔甲、盾牌和武器去攻城,结果被特洛伊人的统帅、太子赫克托尔杀死。阿喀琉斯知道后怒火冲天,重返战场,要为好友报仇。赫克托尔出城应战,与阿喀琉斯杀得难分难解,最终赫克托尔因体力不支而战死沙场。

特洛伊人见统帅被杀,发起了猛烈的反攻。海伦知道阿喀琉斯的弱点在脚后跟,便帮助小王子帕里斯寻找机会,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阿喀琉斯中毒身亡,帕里斯也在这场战役中被希腊将士用乱箭射死,战争陷入僵局。

特洛伊城久攻不下,阿伽门农只好采取了奥德修斯的计策。

迈锡尼建筑中的狮子门,以宏伟坚固著称。

一连数日,希腊人不再攻城,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平静。特洛伊人很奇怪。更奇怪的事发生了,一天早晨,特洛伊人突然发现躁动的希腊军营空荡荡的,海面上高挂着希腊联军旗帜的战舰向远处驶去。饱受战争之苦的特洛伊将士和老百姓欢腾起来,纷纷走出城门,庆祝希腊人的撤走。

突然,人们发现希腊军营中有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好奇地围着转来转去,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猜测:希腊人攻打特洛伊,激怒了天神,天神派木马降临赶跑了他们。于是,特洛伊将士和百姓纷纷跪祭木马,感谢天神的保佑。特洛伊国王还吩咐手下将这宝物拉到城里。木马太大,城门进不去。国王下令推倒一段城墙,这才把木马拉进城里。

整个特洛伊城沸腾了,为庆祝胜利,一桶桶的美酒被喝得精光,守城将士都昏醉在岗位上。

黎明时分,茫茫的海面上突然闪现灯光,一艘艘战舰向特洛伊疾驶而来。这时,木马的肚子里冲出数十位全副武装的希腊勇士。守城的特洛伊士兵还未反应过来就成了刀下鬼。希腊勇士打开城门,10万希腊大军如潮水般涌进特洛伊城。10年未被攻破的特洛伊城瞬间被希腊人占领了。

迈锡尼等希腊城邦虽然获胜,但为时10年的战争也大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使他们的防御能力大减。约公元前1125年,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部趁机入侵,征服迈锡尼诸城邦,迈锡尼文明至此结束。

腓尼基

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北部的狭长沿海地带。它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名称。

公元前30世纪末~前20世纪初,腓尼基境内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城市国家。其中著名的有西顿、推罗、乌伽里特、毕布勒等,由于这些独立的、面积狭小的城市国家之间彼此对立和互相攻伐,加之又地处周围一些强国向外扩张势力的碰撞点上,所以它们经常遭到强国的侵略和操纵,成为强国的附属品。

公元前20世纪中叶以后,腓尼基诸城市国家处于埃及和赫梯的统治之下,后来又遭到海上民族的入侵。虽然他们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一度独立和复兴,但公元前8世纪以后,又遭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侵略。到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兼并了腓尼基。

由于腓尼基的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都很发达,使它在许多领域影响着地中海一带地区。手工业中享有盛名的是染织和造船。腓尼基人能从海生贝壳动物身上提取紫红色颜料,经这种颜料染过的毛、麻织品,鲜艳夺目而不褪色。腓尼基人还是优秀的造船者,他们用黎巴嫩山上的雪松制造出来的船只,远近闻名。腓尼基的商业更为著名,腓尼基人有商业民族之称。早在公元前30世纪,腓尼基各城市国家就与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叙利亚的埃勃拉国有着贸易往来。从公元前20世纪起,腓尼基商人就在小亚细亚沿岸、爱琴海诸岛、塞浦路斯和黑海沿岸建立了不少商业区。公元前10世纪前期,腓尼基人又向西部地中海发展。公元前10世纪~前6世纪400年间,腓尼基人垄断了地中海贸易。在经商的过程中,他们建立了许多商业据点和殖民城市,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公元前9世纪末建于北非沿岸的迦太基。腓尼基人还是古代勇敢而又智慧超群的航海家。公元前600年左右,埃及法老尼科曾委托腓尼基人乘船围绕非洲航行,历时3年获得成功。

腓尼基人在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据说,一个名叫卡德穆斯的腓尼基工匠,一次在别人家干活忘记了带一件工具,便拿起块木板,用刀在上面刻画些什么,吩咐奴隶送给家中的妻子。卡德穆斯妻子看完木片,二话没说就交给奴隶一件工具。原来卡德穆斯在木片上刻下的便是第一个腓尼基字母。久而久之,腓尼基文字便逐步传播开来。

腓尼基字母比当时的象形、楔形文字更实用,因为它在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外形基础上抽象出一系列简单的符号,组成22个字母。这套字母是线形符号,没有元音,只有辅音。腓尼基字母因通俗易懂和书写简便,后来便传播到了东西各地:向东传入阿拉米亚人居住区,形成了阿拉米亚字母,而阿拉米亚字母又演变出印度、阿拉伯、亚美尼亚、维吾尔等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入元音,创造了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派生出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后来发展成为西东欧各国字母的基础。

以色列犹太王国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东南岸,北面与腓尼基接壤,西南面连接西奈半岛,东面是叙利亚草原。公元前30世纪,迦南人居住在这里,因此这个地区也叫迦南。约公元前1900年,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率领族人从两河流域来到迦南。迦南人把这些新来的游牧人群称为“希伯来人”,意为“从河那边来的人”。后来迦南发生了大旱灾,为了逃避灾荒,一部分希伯来人在亚伯拉罕之孙雅各的带领下迁到埃及居住,在此后的四百多年里,饱受埃及法老的剥削和奴役。公元前13世纪,不堪忍受这种悲惨境遇的希伯来人在其领袖摩西的带领下,历经千难万险迁出埃及。此后又在其继承人约书亚的率领下返回了迦南。

在迦南,希伯来人与迦南人不断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战斗,希伯来人占领了迦南人的许多土地,一部分迦南人与希伯来人逐渐融合,一部分迦南人则长期与希伯来人为敌。在征服迦南的过程中,希伯来人形成两个部落:北方的以色列和南方的犹太。公元前13世纪末,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占领了迦南的西南沿海地区。这些海上民族称他们居住的地区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后来希腊史学家就把全部迦南叫做巴勒斯坦,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

希伯来人同腓力斯丁人之间进行的战争异常激烈。在战争中,希伯来两大部落联盟需要加强联合,其首领也需要扩大和集中权力,这就加速了希伯来人国家的形成。到了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终于建立了本民族的王国——以色列犹太王国。从此,他们的历史由前王国时期(前文明时期)进入王国时期(文明时期)。

扫罗(约公元前1030~前1010年在位),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第一个国王。他是从北方以色列各部落中选举出来的。扫罗在位时把12个部落统一起来,并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同腓力斯丁人作战中,取得了许多次胜利。但扫罗和他的3个儿子都先后在战争中阵亡。后来,南方犹太部落联盟首领大卫(约公元前1010~前970年在位)当了国王。在他的领导下,以色列犹太人彻底打败了腓力斯丁人,建立了一个统一而又强大的以色列犹太王国,并且将首都定在耶路撒冷。大卫死后,其子所罗门(约公元前970~前931年在位)即位。他统治的时代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鼎盛时期。所罗门大力发展外交和外贸,并与埃及结盟,娶埃及法老的女儿为后;他还组成船队在地中海、红海和印度洋上进行商业活动。所罗门为了打破传统的部族界限,把全国划分成12个行政区。为显示其君主统治的威力,他还大兴土木,兴建了豪华的宫殿,并为耶和华神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圣殿。

所罗门晚年追求享受,奢侈好色,加之长年役使民众建造宫殿和圣殿,引起人民不满,国势渐渐衰落。他死后不久,王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北方叫以色列王国,在撒马利亚建都;南方叫犹太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在巴比伦的攻打下亡国,被俘的一大批犹太人被劫往巴比伦,在那里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囚徒生活,史称“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38年,波斯开国皇帝居鲁士灭亡了新巴比伦,释放了被囚的犹太人。在波斯帝国的支持下,他们返回巴勒斯坦,建立了一个臣属于波斯帝国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伊斯兰帝国

在公元7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信仰,它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它在阿拉伯半岛出现,在那里,阿拉伯人依靠农耕与贸易生存,他们信奉多神。在公元610年,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这一宗教信奉一神安拉,他称之为伊斯兰,意指“顺从真主意志”。

约从公元613年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随者把这种信仰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以及外面的世界。不久,它成为一个新帝国的基础,这一帝国给远至摩洛哥与波斯的人们带去了先进的学术、艺术和科学。

早期的穆斯林派出使者规劝人们皈依伊斯兰教。他们跟随阿拉伯商人,这些商人采用骆驼队的方式穿越沙漠,进行诸如奇石、金属与熏香等奢侈品贸易。

随后是军队,他们由伊斯兰世界的领导者哈里发率领。在穆罕默德死后的30年内,他们征服了大片的土地,从西边的突尼斯到东边的波斯。后来,伊斯兰军队推进得更远,征服了西班牙并到达了印度的边境。

伊斯兰教的基础是穆斯林的圣书《古兰经》。每个穆斯林都要学习如何读阿拉伯文,以便能够阅读《古兰经》,这意味着伊斯兰帝国教育程度很高。学校依附于清真寺,在诸如巴格达等主要城市建立大学。穆斯林的学者们也收集从被征服地区来的知识。不久,伊斯兰帝国容纳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医生和最有才华的作家。这里艺术繁荣,房屋与清真寺用漂亮的瓷砖和石头装饰。

宗教信仰、学术以及强大的军队使得伊斯兰帝国非常成功,并持续了很久,一直延续到13世纪。

古代印度

南亚次大陆两条最大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段山麓,印度河向西南注入阿拉伯海,而恒河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以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为中心,包括周围地区以及印度半岛、斯里兰卡等地,构成了古印度的地理概念。

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印度河文明是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之间的一种早期人类文明。20世纪初,人们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印章,上面刻有动物图像,还有象形文字符号。经过半个世纪的勘察发掘,“印度河文明”被发现了。

在“印度河文明”衰落之后,大约从公元前1500~前600年的印度历史被称为“吠陀时代”。“吠陀”是印度最早的宗教典籍,意即“知识”或“神圣知识”,共有4部,其中最重要、最古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它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时间约从公元前1500~前900年;另外3部反映的时代较晚,称为“后期吠陀时代”,时间约从公元前900~前600年。后期吠陀时代是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形成的时代。此时,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了等级,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在后期吠陀时代,古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由于当时诸国林立、各自为政,因而得名。列国时代是印度意识形态领域各种学派、教派纷纷兴起和空前活跃的时代,一些新思想和新学说蜂拥而出,许多新学派和新教派纷纷兴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耆师教和佛教,而顺世治派最为激进。

孔雀王朝的创建者旃陀罗笈多,是古印度著名帝王阿育王的祖父。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建国并定都华氏城,古印度由此进入帝国时代。孔雀帝国最强盛的时代是由阿育王开创的。他结束了列国争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孔雀帝国,使人民安居乐业,并且大力提倡佛教,将佛教定为国教,大力兴佛。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很快便衰落。大约到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被推翻。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最为著名的两部史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同时,《佛本生经》亦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民间故事集。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古印度著名的有桑奇建造的大堵波、阿旃陀石窟、阿育王四狮柱头、犍陀罗艺术等。

希腊的“荷马时代”

公元前11~前9世纪的希腊历史通常被称作“荷马时代”,它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时代的社会较迈锡尼时代来说,确实是一种倒退,遍及希腊的氏族部落完全淹没了迈锡尼文明。但生产力水平却有很大提高,突出表现在希腊已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一时代发现了用铁制成的斧、锄、刀、剑等生产工具和武器,还发现了铁匠作坊。《伊利亚特》中提到给射鸽运动员的奖品就是铁斧。铁器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学会用双牛拉犁,在平原、盆地种植大麦、豆类等作物,在山坡丘陵栽培橄榄、葡萄。农业的发展既提供了较多的生产资料,也刺激了分工的发展。手工业已脱离农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了金属制造、纺织、皮革、造船等行业。生产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应运而生。不过当时是以物易物,用于交换的主要物品是金属和牲畜,特别是牛,既是交换媒介,也是主要的财产形态。据《伊利亚特》介绍,此时的物物交换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牛易物,一是以牛易人(奴隶)。此外还有馈赠等其他形式。

荷马吟咏史诗图

当时的阶级分化已初露端倪,动产的私有制已显而易见,不动产(土地)的私有制似乎也已产生。氏族贵族占有较多较好的土地和大量牲畜,村社农民只能耕种小块份地,失去份地的农民有的充当雇工,有的沦为乞丐。奴隶制已经产生,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被拐卖的人。男奴多用于放牧,女奴多用于家务和纺织,直接参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奴隶还很少见。

古代希腊城邦文明

公元前5世纪,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在取得希波战争的胜利后,进入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繁荣的古典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希腊陷入了城邦危机。此时,马其顿王国于北方兴起,乘机南下,将希腊半岛征服,结束了古希腊的城邦时代。

古希腊文明的肇端是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早期,奴隶制城邦刚刚兴起,文字开始出现,并由图画文字发展为象形文字。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时期的重要证物是后人发掘出的米诺斯王宫,它宏伟高大、气势恢宏。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人占领米诺斯,克里特文明衰落,爱琴海文明转入以迈锡尼为主的阶段。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极快,金属冶炼和手工业品的制造已经超过克里特文明时期的水平。考古学上所说的“线形文字两种”便是迈锡尼文明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著名的建筑有“狮子门”等,至今残迹犹存。他们的文化除了一些壮观的城堡外,还因大规模的竖穴或坟墓和金属工艺品而闻名。迈锡尼在公元前1125年被多利亚人灭亡。

荷马时代指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前9世纪的希腊历史,它因《荷马史诗》而得名。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是希腊面积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国家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重武力而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在荷马时代,这里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有3个胞族。多利亚人南下时,相传是提修斯联合各部,对氏族部落组织进行改革,以雅典为中心建立城邦机构。通过改革,氏族部落管理机制正式发展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提高了公民大会的作用,规定各等级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决定战争与媾和等国家大事,并可以选举官员。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实行了更深入的政策改革。他主要是重新划分民主选区,使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更趋合理完善。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民主之父”。

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爆发,战争历经波斯人进攻、希腊人反攻和双方相持三个阶段,终于在公元前449年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为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文化的成就首先表现在文学上,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是其中的杰作。还有大量的戏剧和历史著作产生,为希腊文学增添了亮丽的风采。古代希腊哲学也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希腊人在艺术上也有伟大的创作,著名的建筑有帕特农神庙和伊利特昂神庙,雕刻有女神雅典娜像和宙斯像,《掷铁饼者》更是闻名于世。

梭伦改革

雅典位于希腊半岛东南的阿提卡半岛上,依山傍海。全境多山,山岭将半岛分割成3个相邻的小平原,阿提卡平原居其中。沿海有曲折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

公元前1600年前后,爱奥尼亚人就来到阿提卡,与当地皮拉斯基人混居。在雅典卫城内发现的宫殿遗址表明,阿提卡早在迈锡尼文明时期已经出现国家,但随着迈锡尼文明的崩溃而消失。

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南下时并未侵入阿提卡,但多利亚人的南侵影响了迈锡尼各邦,一些居民为躲避战乱纷纷逃至雅典居住,他们成为雅典原有氏族之外的居民。由于居民混杂,原有的氏族管理机构的作用大减。为适应形势的变化,雅典出现了传说中的第10代“王”(巴赛勒斯)提修斯的改革。提修斯改革以“联合运动”的方式,废除了阿提卡各地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了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提修斯还根据出身和职业,将全体居民分为3个等级: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改革,氏族部落管理机构正式发展为贵族独占的国家机构。

这个刚刚诞生的雅典城邦是贵族统治的国家,统治机构有执政官、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统治机构建立后,氏族贵族便利用自己的垄断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平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6世纪初,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权,内战一触即发。在这紧要关头,得到大多数公民支持的梭伦被推举为“执政兼仲裁”,受命调停矛盾。

梭伦(约公元前630~前560年)出身于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乐善好施,到他年轻的时候,已是家道中落。梭伦一面外出经商,一面游历。尽管他以经商为业,也逐渐富有,但却坚信道德胜于财富,所以其兴趣不在赚钱上,而主要是利用出外旅行的机会考察社会风土人情,获取知识和经验。在此期间,梭伦漫游过希腊和小亚细亚的许多名胜,结识了著名哲学家泰勒斯等人,并以谦和的美德而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他到任后,拒做僭主,主张以法治国,曾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法令。

政治改革包括:将全体雅典自由民按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地产年收入在500麦斗(1麦斗约合80公斤)以上者为第一等级(500斗级),300~5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骑士级),200~3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双牛级),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雇工级)。工商业者的货币收入也可折合为地产计算。国家的高级官员由一、二等级的富有公民担任。第三等级公民可担任四百人会议议员等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只能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的活动。确立公民集体立法的原则,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新设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两个重要机构。经济改革包括:颁布“解负令”,取消以土地为抵押的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小麦出口,鼓励橄榄油输出;推行货币改革,实行流通于爱琴海区域的优卑亚币制,以利于对外贸易;为防止土地再次集中,规定公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因史料不足未留下限额的具体数额);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梭伦改革打击了旧的氏族贵族,消灭了债务奴隶制,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为雅典公民形成自主独立的公民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使雅典奴隶制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大大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使普通公民可以参加决定国家命运和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促使雅典政体从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过渡;改革对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些鼓励的措施,也为雅典的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梭伦的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早在公元前621年,执政官之一德拉古就曾制订过一部成文法典,但内容过于严酷,它甚至将偷窃蔬菜、水果以至懒惰都定为死罪。雅典人发现,如果真的照那部法典行事,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绳索把所有罪犯绞死。所以有人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而梭伦是一位温和的立法者,他所制订的雅典法较有人道色彩。他在改革中不走极端,奉行不偏不倚的中道政策,从公民整体利益出发,对平民和贵族的要求既满足又不完全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在梭伦改革后的一百余年里,雅典始终遵循他所开辟的政治改革道路,终于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希腊超级城邦。

强大的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约公元前8~前7世纪)的建立,是通过不断的军事征服逐渐完成的。为亚述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的是公元前9世纪前期的亚述王那西尔帕二世(约公元前883~前859年)。他率领军队打败了阿拉米亚人,洗劫了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对北面的乌拉尔图予以重创,扩大了东部山区疆界,挥师直达西部的腓尼基海岸。

亚述帝国的创建者是公元前8世纪后期的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他执政后进行了众多领域的改革。军事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把常备军划分成七八个专门的兵种,如重装步兵、攻城兵、战车兵、骑兵、工兵、辎重兵等。同时他还改善了武器装备,军队里配备了铁制的弓箭、刀枪、盔甲等,制造并使用攻城用的投石机、冲城器和云梯。通过军事改革,亚述军队成为当时西亚、北非最强大的军队。亚述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把亚述人好战的习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征服是他最大的欲望,每一次对外的征服都助长了他扩张的野心。公元前745年,亚述国王提格拉·帕拉萨三世以协助平定反乱为名,在巴比伦国建立了亲亚述政权。公元前744年,亚述人率先向东北开始扩张,顺利征服了米底各部落。

两次征战的胜利,助长了提格拉·帕拉萨三世的扩张欲。公元前743年他率领大军进攻大马士革城。大马士革城体坚固,守城将士和城中百姓,奋勇杀敌,拼死保守大马士革。亚述国王见久攻不下,急忙调集投石机,向大马士革城内发射巨大的石块和熊熊燃烧的油桶。投石机是古罗马和中世纪时代的一种攻城武器,凭借金属外壳的保护,机内的将士可把巨石投进敌方的城墙和城内,造成破坏。

一时间,整个大马士革城一片火海,城内士兵和百姓都无心继续守城。亚述将士还用装有巨大金属撞角的攻城槌对城门和城墙发起攻击,大马士革城被攻陷。

亚述国王对大马士革人的顽强抵抗极为恼火,命令士兵大肆屠杀城内军民,还让战俘躺在削尖的木桩上,直到死去。

亚述国王的暴行使周边震惊,以色列、叙利亚、巴勒斯坦及阿拉伯等19国结成联盟,在黎巴嫩山区展开了对亚述人的反抗会战。亚述人凭借精良的装备及训练有素的将士击败了联军。

十九国联军俯首称臣后,亚述国王开始北伐乌拉尔图。乌拉尔图倚仗险峻的地势和顽强的抵御,使亚述人连胜势头有所收敛。然而,亚述人不甘心,又转而西征,并大获全胜。公元前714年,亚述再次北伐,国王率大军翻山涉水,抄小道直奔乌拉尔图的腹地。乌拉尔图守兵猝不及防,锐气尽挫,整个穆萨西尔城被亚述人洗劫一空。

对外征服是亚述国的传统,不管是哪届国王,都充满了征服的欲望。

萨尔贡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722~前705年),亚述继续向外扩张领土。萨尔贡二世刚一即位就发兵攻陷了撒马利亚,消灭了以色列。公元前714年,他又大举进攻乌拉尔图,攻占其圣城穆萨西尔。到阿萨尔哈东执政(公元前680~前669年)时,他于公元前671年率军越过西奈半岛,击败埃及军队并占领了埃及首都孟斐斯。最后到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公元前668~前627年),亚述军队又攻陷了埃及古都底比斯,彻底消灭了东方的埃兰。至此,亚述的版图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起伊朗高原西部,西临地中海东岸,西南至埃及,北抵乌拉尔图,南濒波斯湾。这时的亚述已成为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属于铁器时代的大帝国。

亚述王那西尔帕远征浮雕

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不断反抗,亚述社会内部的各种激烈的矛盾斗争,直接导致了亚述帝国走向衰亡。

帝国末期,亚述周围出现了一些强国—东方的米底、北方的吕底亚、南方的迦勒比(新巴比伦),这也是导致亚述帝国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655年,埃及摆脱了亚述帝国,重新独立。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的迦勒比人宣布独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以后,它同米底结盟共同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两国联军攻陷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公元前605年,亚述西部的最后一个据点卡尔赫米什也被攻破,亚述至此宣告灭亡。

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斯巴达的名称可能出自古希腊语“斯巴台”(意为播种地)。由于地处“凹陷的拉凯达伊蒙”河谷地段,故斯巴达又称“拉凯达伊蒙”。

公元前1100年左右,南侵的多利亚人进入拉科尼亚。约公元前10世纪,由4个多利亚人村庄联合组成了斯巴达城。居住在这一带的多利亚人,便称为斯巴达人。斯巴达城虽名之为城,实际上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都完全没有城墙。有句谚语说:“斯巴达没有城墙,男人的胸膛就是斯巴达的城墙。”斯巴达城周围分散居住着被征服的原本地居民,称“皮里阿西人”,即边民。边民为没有公民权的自由民。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有奴隶被唤作希洛人(一译黑劳士)。

大约在公元前800~前730年,斯巴达人逐渐征服了整个拉哥尼亚地区。此后又经过两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740~前720年、公元前640~前620年),斯巴达人征服了拉哥尼亚西部的美塞尼亚居民。据希腊神话传说,美塞尼亚最初之王与斯巴达二王之祖原是亲兄弟。当初多利亚人南下,是为了帮助著名英雄赫拉克利斯的后裔三兄弟夺回原属于赫氏的伯罗奔尼撒王位,后来便分立为三个国家:长兄铁美努斯分得亚尔果斯;二弟阿里斯托德穆斯阵亡,由他的两个孪生儿子攸利斯尼斯和普罗克勒斯共同分得斯巴达;幼弟克列斯封提斯分得美塞尼亚。美塞尼亚位于斯巴达以西,土地肥沃,堪称富庶之乡。当斯巴达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和奴隶时,这个兄弟邻邦便成了它的猎获物。结果,美塞尼亚居民全部被变成了希洛人。

希洛人被禁锢在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当牛做马,辛苦劳作,每年向主人交纳82麦斗大麦以及一定数量的油和酒,大约等于收获量的一半。在征服过程中,斯巴达人的氏族制度更趋瓦解,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此,斯巴达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与社会改造活动,形成了层次分明的阶级结构和一整套暴力机器。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斯巴达国家最终形成。

斯巴达城邦建立后,其居民的地位分化为3个阶层,即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和希洛人。斯巴达人是征服者,其成年男子均享有公民权。他们集体占有全国的土地和奴隶。皮里阿西人散居于山区和沿海的村镇之中,这些人没有公民权,不能与斯巴达人通婚,但享有人身自由。希洛人是斯巴达人集体占有的奴隶(一说农奴),他们没有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受到的虐待和迫害异常残酷。斯巴达政府对他们严加监视,操有生杀予夺之权。不论是否有过错,他们每年必须被鞭打一次,以使其不忘自己的奴隶身份。他们穿着国家为他们做的带有特殊标志的服装,随时供斯巴达人取笑、驱打、作践。主人常强迫他们饮过量的烈酒,然后拖至公共场所,以其醉态警诫年轻人;他们还被强迫表演卑鄙可笑的歌舞,不许有任何高尚的表现。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战时希洛人必须为主人充当驮运行李、辎重的“牛马”,在军中从事运输、修筑工事等苦役。

严阵以待的斯巴达士兵

为了镇压希洛人的暴动起义,斯巴达人全民皆兵,婴儿从出生就要接受严格的训练,直到将其训练成有强健体魄的武士。如上图所示,他们紧握手中的盾牌,时刻准备为保卫国家英勇献身。

为了防范和镇压人数众多的被征服者的反抗,斯巴达人大力强化国家机器,形成了贵族寡头政体。

在经济上,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工商业比较落后,甚至一度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想以此阻抑商品经济的发展来防止两极分化,借以维护公民集体的团结,对付希洛人的反抗。

斯巴达国家实行的是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其全民皆兵、重武轻文的程度在世界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被置于国家的监督和管束之下,人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成为遵纪守法、勇敢坚毅、忠诚谦恭的好公民和优秀军人。斯巴达的青年男子从20岁开始就必须投身于军营生活,除了行军作战就是反复操练,精神上也以培养绝对服从、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质为首要。由于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所以其陆军成为全希腊实力最强、纪律最严的军队。但文化建树则完全被忽视了,以至于在辉煌的希腊古代文明中,所有文化建树皆与斯巴达人无缘。

在对外关系上,斯巴达统治者始终奉行霸权政策。他们采取武力威胁与外交逼迫等手段,逐步制服了南希腊的多数城邦,结成了斯巴达领导下的军事同盟。各盟邦名义上地位一律平等,实际上斯巴达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凌驾于其他盟邦之上,斯巴达依靠同盟经常干预他国内政,支持各邦的贵族寡头派。在提洛同盟组成后,斯巴达借伯罗奔尼撒同盟同雅典争夺希腊霸权。

古代罗马

古代罗马兴起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城,是上古世界形成较晚的国家,当希腊各邦衰亡时,它正方兴未艾。公元前9~前8世纪,罗马地区的主要居民是维兰诺瓦文化的创造者——印欧语系的一些意大利部落。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形成,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统治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中期,又将西部地中海地区控制;到了公元前1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罗马建成了版图上的帝国。至此,共和制已转变成帝制。

从传说中的罗慕洛建城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罗马历史被称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前期,罗马作为一个大的部落联盟,主要的管理机构是库里亚大会、元老院和勒克斯。王政时代后期,罗马阶级的分化日益加剧,平民和氏族贵族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公元前509年,塔克文二世被推翻,罗马人民推举布鲁图和柯来提努为执政官。王政时代结束,罗马历史进入了共和国时代。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和贵族发生了较为激烈的斗争,致使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器逐渐得到完善,确定了公民、军队、土地三位一体的基础,为罗马的强盛和对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在对意大利、地中海发动战争后,罗马继而又向东部地中海扩张,通过对这些地域的征服战争,罗马的疆域发展到全盛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但在国内,对外扩张和掠夺却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公元前73年,意大利本土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起义。

斯巴达起义后,罗马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战争愈演愈烈。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结成秘密政治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三人瓜分了罗马国家的权力,这实质上是三人的独裁统治。公元前45年,恺撒彻底击败庞培,成为全罗马军政领袖,并于第二年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恺撒统治时期,他对当时的罗马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扩大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适应了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历史趋势。但他的改革同时也触犯了元老贵族的利益,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在元老议事厅被政敌密谋刺杀。

恺撒遇刺后,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于公元前43年10月,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屋大维先后于公元前40年和公元前31年将雷必达、安东尼击败,建立并巩固了个人的独裁统治。至此,罗马共和国灭亡,共和制度最终被帝制取代。

罗马文化受伊达拉里亚文化、希腊文化、古代东方文化的影响很深。在宗教信仰上,最早的罗马人将诸神加以人格化。在罗马文学创作中,拉丁散文占有很大的分量,奠基者为大加图,他创作的《创始记》和《农业志》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恺撒也有佳作《高卢战记》和《内战记》传世。值得一提的还有罗马的建筑艺术,其主要成就在共和国后期,普遍使用石拱结构是其一大特点。

玛雅文明

当19世纪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偶然发现高大的、用石头建成的金字塔形状的庙宇与大广场时,他们惊呆了。这些建筑属于古代墨西哥人的玛雅文明。玛雅人建造了令人惊奇的城市,他们是学者,发明了自己的书写体系,并精通数学与天文学。但是他们也是一群好战的人,城市之间相互进攻,把罪犯和战俘当做祭品祭祀神灵。

玛雅人于公元前2000年就生活在墨西哥,但是他们的城市在很久后才变得强盛。公元300年后,是历史学家们所称的玛雅文明的古典时期,他们发展出有效的农耕技术,生产玉米、南瓜、豆以及根茎蔬菜以供养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

古典时期,一些玛雅城市已经很大了,可容纳约5万人。他们居住在泥砖房屋中,绝大多数的房屋只有一到两个房间,家具很少,只有薄薄的芦苇垫子以供人们坐,还有厚一点的芦苇床垫。

玛雅主要的城市包括帕伦克、哥邦、泰可以及奇琴伊察。每座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有金字塔形状的庙宇建筑群。玛雅人不断地重修这些金字塔形状的庙宇,添加更多的土和石头,来使得它们变得更大更高。

玛雅文明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内战不断,消耗掉了他们的财富与力量。奇琴伊察约在1200年衰落,到16世纪,当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时,只有一些小的玛雅城市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