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专制帝国的兴起和扩张

秦汉帝国的兴盛及其分裂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春秋诸国争霸以后,进入了战国时代。这一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为中国的统一创造了民族基础和政治基础。公元前221年,秦国吞并六国,统一了天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皇权为轴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朝帝国建立。汉与秦一脉相承,在政治制度上沿袭了秦朝,但统治方针却以让人民休养生息为主,从而使西汉帝国成为世界著名帝国之一。

西汉衰亡后,刘秀又以洛阳为都建立东汉。东汉末年,中原又起战火,群雄争霸,直至公元3世纪初才得到短暂的统一。公元316年,中国内忧外患并起,割据征战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直至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结束了长达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国重新出现统一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开驰道、筑长城,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秦朝帝国。但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残暴,秦帝国很快被推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推翻了秦朝统治后。又经过了4年的楚汉战争,直到公元前206年,混乱动荡的局面才得以结束。这一年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定都洛阳。

西汉帝国的集大成者是汉武帝刘彻,他将西汉推向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鼎盛时期。在“文治”上,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学立为国学。从此,儒学成为后来中国2000多年的正统思想。汉武帝的“武功”主要是大规模拓宽疆域,基本上完成了中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工程。“丝绸之路”的开辟也是汉武帝的一大历史功绩,张骞出使西域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经历了王莽篡位、刘秀复国后,东汉王朝建立了。东汉虽坚持西汉休养生息的国策,但是各种矛盾已经加剧激化,东汉王朝危机四伏。公元184年,张角发动黄巾大起义,东汉王朝分裂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长达400年的分裂局面结束。

孔雀王朝

旃陀罗笈多出身低贱,传说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后来,他在卓越的政治家考底利耶的辅佐下,组建了一支军队,把驻守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马其顿、希腊侵略军打败,随即称王。接着他又率军东征,灭了难陀王朝,建立了一个根据其家族名称而命名的新王朝——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在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古代印度进入帝国时代。

他先赶走西北部的马其顿驻军,随后挥师东向,攻下华氏城,推翻难陀王朝,将整个北印度统一起来。因其出身于养孔雀的家族,故称此王朝为孔雀王朝(公元前323~前187年)。另据说“孔雀”是从其族姓演化而来的。孔雀王朝通常称孔雀帝国(又称摩揭陀帝国)。

旃陀罗笈多在位期间(约公元前321~前297年),塞琉西王国一度想恢复在印度的统治。公元前305年,塞琉西古领兵侵入印度,但遭到失败,被迫将今阿富汗、卑路支一带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孔雀王朝,还把一位希腊公主嫁给旃陀罗笈多。旃陀罗笈多则送给他500头战象作为回报。

旃陀罗笈多晚年笃信耆那教,后来抛弃王位出家,终于按耆那教的教义慢慢绝食而死。他出家后,其子频头娑罗(约公元前300~273年)继位。频头娑罗继续东征西讨,佛教文献说,他曾经杀死16个君主并夺得他们的土地。

旃陀罗笈多之孙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在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3/265~前232/238年),孔雀王朝达于鼎盛。

据佛教传说,佛陀在世时,已对未来阿育王的出世作过授记。说是有一天,释迦牟尼在弟子阿难陪侍下入王舍城乞食,一童子将一把细沙作为施舍放入他的托钵,说:“喏,给你麦面!”释迦佛微笑点头。阿难不解,佛陀解释道:“这个小孩以麦面供养佛,在我灭度后100年,他将于巴连弗邑(即华氏城)转世统领一方,为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以正法治化国家;还要广布我的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安乐无量众生。所以我笑。”佛陀还随口诵出一首偈语:

于我灭度后,是人当做王。

孔雀姓名育,譬如顶生王。

于此阎浮提,独王世所尊。

阿育王是频头娑罗王的一个妃子所生。他出生的那天恰为除忧日,故名“无忧”,音译为“阿恕伽”或“阿输迦”,汉译作“阿育”。阿育幼时相貌丑陋,皮肤粗如黄沙,传说即其前世曾向佛陀施舍沙土的缘故;又因生性顽劣,不得父王欢心。按有的史籍记载,怛叉始罗城叛乱时,频头娑罗派他去平叛,但所有军需装备等均不予提供,实际上就是让他去送死的。然而,想不到智勇兼备的阿育王竟使怛叉始罗人闻风归顺。

频头娑罗晚年,怛叉始罗再度起义,太子修私摩被派去镇压,未能完成使命,致使频头娑罗忧虑成疾。后又改派阿育王,阿育王的谋士让他装病,拒不应命,并乘频头娑罗病重之机将其控制,胁迫致死。而后利用到手的王权,大杀昆仲。其父王死后4年,阿育王才举行正式灌顶登极大典。

约公元前262年,阿育王大举征讨羯陵伽。羯陵伽被征服后,除半岛极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悉入孔雀帝国版图。其疆域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抵阿萨姆西界,西达兴都库什山,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的统一帝国。

阿育王尤其注重佛教的教化作用,定佛教为国教,任命达摩官吏巡回各地以宣扬大法。他到处兴建佛寺、佛塔,亲自巡礼佛迹,还命石匠把他的谕令刻在岩壁和石柱上。在这些被称为“阿育王诏敕”的铭文里,他赞扬佛教,晓谕其子民皈依佛教,并将宽容、仁慈和非暴力的佛教精神体现到日常生活中。他明令禁止狩猎和斗兽活动,废除屠杀牲畜献祭求福的习俗,并专门设立了动物医院。佛教徒称他为“转轮圣王”。他虽是热心的佛教徒,但也不排斥其他宗教,耆那教、婆罗门教等同样受到保护。由于他的懿德善行,人们改称他为“白阿育王”和“法王无忧”。

公元前253年,阿育王召集佛教上层僧侣在华氏城举行佛教史上第3次结集,整理编纂了经、律、论三藏佛经。为了弘扬佛法,他还派出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大批使者和僧侣,到邻近的国家、地区传教。印度公主在去锡兰(今斯里兰卡)传教时,不仅带去了许多僧侣和佛典,还带去了一枝神圣的菩提树树枝,这棵菩提树在锡兰一直生长到今天。经过一番宣传和使节往来,佛教不仅传遍锡兰,而且很快传到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处于米底统治之下的波斯,有6个农业部落、4个游牧部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在居鲁士(公元前558~前529年在位)的领导下,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于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并建立了波斯王国,定都波斯波利斯。

居鲁士保留了米底人的大多数法律和法规,对于阿斯提阿格斯王,也未予加害,而是仍以国王的礼遇对待他,并对他的忠告言听计从。

在米底帝国的基础上,居鲁士依靠外交手段和军事实力,逐步向外扩张。公元前546年,灭小亚细亚的强国吕底亚,进而采取分化和征服的政策,使小亚西部沿海各希腊城邦臣服。次年,向东占领赫拉特及阿富汗北部等地,并一一置省;又渡乌浒河(今阿姆河),直至药杀水(今锡尔河),在其南岸修筑7个城,连成一道防线。公元前539年,进军美索不达米亚,一箭未发就使新巴比伦面北称臣,同时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并划入波斯版图。

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中亚细亚战败身亡,其子冈比西斯(公元前529~前522年在位)即位后继续奉行扩张政策。正当冈比西斯远征埃及时,公元前522年3月,原米底的一个拜火教僧侣高马达乘机发动政变,假冒冈比西斯之弟巴尔迪亚的名义篡夺了王位。其实,巴尔迪亚早已被骄横暴戾的冈比西斯秘密杀害了。高马达夺取政权后,利用平民力量打击氏族贵族,宣布减免赋税和兵役3年。帝国境内各被压迫民族竞相效仿,纷纷宣布独立,一时四方扰攘,天下大乱。

大流士随冈比西斯出征埃及期间,任万人不死军总指挥。冈比西斯惊闻国内有变,急忙赶回波斯,不料因误伤而死于归国途中。危急关头,年仅28岁的大流士与另外6名贵族杀死高马达,最终大流士利用智谋登上了波斯王位,称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5年在位)。

大流士一世执政后,平定了各地此起彼伏的暴动和起义,恢复了帝国的统治。大流士一世把镇压这一系列起义的过程,用波斯、埃兰、巴比伦3种文字,刻在从巴比伦到爱克巴坦那(原米底首都,今哈马丹)大路中途的贝希斯敦崖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大流士一世从公元前518年起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被征服地区普遍置行省,每个行省设总督、将军和司税收的大员各一人,各大员直属国王。另置钦使,即所谓“国王耳目”,建立起庞大的间谍侦察网,使中央得以有效地控制地方。为强化王权,他还制定了一套森严的宫廷制度:国王上朝时,头戴金皇冠,身着绛红长袍,腰系金丝带,手握金权杖,威仪赫赫,高高在上。身后则有大群高擎仪仗的便嬖和侍卫。对朝见的大臣,也要用帷幕与之隔离开来,为的是避免被其呼吸所亵渎。

大流士实行军权独立制度。他把全国分成5个大军区,军区的长官直接听命于国王,其他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他将军队编成万人不死军、千人团、百人团、十人队四级,以波斯人为核心组成步兵和骑兵,以腓尼基水手为骨干建成一支拥有600~1000艘战船的水军舰队。国王另有“无敌”近卫军1.2万人,是波斯军队的核心。

大流士还在统一铸币制度、修筑驿道及宗教改革上,做出了不菲的成绩。

从居鲁士建立波斯王国,到大流士一世执政,前后仅28年时间,波斯即从一个蕞尔小邦成长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侵波斯,波斯军队节节溃败,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途中被杀,延续200多年的波斯帝国至此灭亡,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也随之宣告终结。

王政时代的罗马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初,来自北方的某些印欧语系部落通过阿尔卑斯山的隘口进入意大利,向南推进,“直至他们建立的村庄和他们的羊群布满这只意大利长筒靴的后跟和鞋尖”。其中在半岛中部台伯河流域拉丁姆地区定居下来的一些部落,称作“拉丁人”。在拉丁人居住的地方曾出现一些有围墙的城寨,位于台伯河畔的罗马城便是其中之一。它以帕拉丁等7个山头村落结合而成,故罗马城又称为“七丘之城”。

关于罗马城的来历,在古罗马民间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相传,当年希腊联军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城之后,特洛伊勇士伊尼亚等人逃离了火光冲天的特洛伊城。他们分乘几条船,历经艰险,最后在意大利西海岸登陆。当地的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伊尼亚,难民们也得到安置。以后伊尼亚的儿子继承王位,迁移到台伯河下游,在那里建立了一座亚尔巴龙伽城。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传到侬米多尔做亚尔巴龙伽城国王的时候,王位被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夺了。阿穆留斯为确保僭取的王位,便强迫侬米多尔的女儿西里维亚做了不能结婚的女祭司。事有凑巧,一日,美丽的西里维亚来到一条小河边休憩,路过的战神玛尔斯对其一见钟情,竟使她怀孕,后来生下一对孪生儿子。阿穆留斯闻知大怒,立即处死了西里维亚,并下令将孩子扔进台伯河淹死。然而,装孩子的篮子却在河口附近被岸边茂密的灌木丛挂住了。兄弟俩的哭声引来一只找水的母狼,于是把他们衔走,给他们喂奶,从而保住了两条小命。再后来,他们被一个牧人发现,抱回家抚养,取名罗慕洛和勒莫。兄弟俩长大后,成为远近闻名的勇士。当他们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率领当地的牧羊人去攻打亚尔巴龙伽城,杀死阿穆留斯,把王位交还给了外公侬米多尔。

之后,两兄弟回到牧人发现他们的台伯河畔,在帕拉丁山冈兴建新城。新城奠基之时,兄弟二人却因城市的命名问题发生争执,结果罗慕洛杀害了勒莫,以自己的名字称呼这座城市,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名称—罗马。至今罗马城仍以一只母狼哺乳两个婴儿的图案作为城徽。

罗马从传说中的罗慕洛建城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这一段历史习惯上被称为“王政”时代。王政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父系)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代。

王政时代的罗马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也就是罗马人公社。它由3个特里布(部落)组成,每个特里布包括10个库里亚(胞族),每个库里亚包括10个氏族,共计300个氏族。

王政时代前期,罗马实行“军事民主制”的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管理机构有库里亚大会、元老院和勒克斯。库里亚大会,即罗马的民众大会,由各氏族的成年男子参加,按库里亚分组议事,所有重大问题都由库里亚大会讨论决定。它有权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选举包括勒克斯在内的高级公职人员,决定战争和审判重大案件。元老院,即长老议事会,由300个氏族族长组成,有权预先讨论向库里亚大会提交的议案,还直接掌握收税、征兵、媾和等重要职权。勒克斯由库里亚大会选举产生,是罗马的军事首长、最高法官和祭司长。王政时代后期,由于铁器工具的普遍使用和受伊达拉里亚文化、希腊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显著,财富积累明显,古老的氏族制度面临着瓦解,家长制家庭逐渐从氏族中分化出来,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贫富进一步分化,私有制和阶级关系逐渐萌芽。社会上出现了贵族和平民、保护人和被保护人的对立。军事民主制中的民众意志逐渐淡化,王权意志日益增强,罗马社会正在急剧地向阶级社会过渡,塞尔维乌斯的改革,又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

公元前6世纪后期,罗马的阶级分化逐渐加剧,平民和氏族贵族之间的矛盾日趋白热化。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约公元前578~前534年在位)为了适应历史潮流,也为了有利于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依靠平民的支持,对罗马社会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重新登记罗马居民,并按财产数量划分为5个等级,这些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百人队(森杜里亚)。无产者不入级,他们只象征性地组织一个百人队,共193个百人队。

二、创设百人队大会(森杜里亚大会),取代库里亚大会并代行其职权。百人队的成员都可参加,每个百人队有一票表决权,这样第一等级可以凭借其百人队数量上的优势(98个),操纵表决。

三、把罗马公社按城区划分为4个地域性部落,以取代原来的3个血缘部落。新成立的地域性部落也叫特里布,每一个特里布有自己的首领和统一的宗教信仰。

塞尔维乌斯的改革,在巩固了罗马在拉丁姆地区地位的同时,也进一步摧毁了罗马的氏族血缘关系,加速了罗马氏族社会的解体,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到国家的过渡。

公元前509年,罗马推翻了伊达拉里亚人“高傲者”塔克文的统治,推举布鲁图和柯来提努为执政官。罗马从此结束了王政时代,进入了共和国时代。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由于波斯帝国向西扩张而引起的。从公元前546年开始,波斯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截断了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占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黑海沿岸本是希腊各城邦特别是雅典的粮食供应地、商品销售及奴隶来源的场所。波斯的占领直接威胁着希腊各邦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希腊人发动反对波斯的武装起义。首先发动起义的城邦米利都请求希腊半岛各邦协同作战,但仅有雅典和爱勒多利亚派出25艘战舰前来支援。大流士一世派兵于公元前493年攻占米利都,并以雅典人曾援助米利都起义为借口,发动了远征希腊本土的侵略战争。

因此,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波斯对小亚细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由此产生的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

公元前492年夏,大流士一世派水陆两路大军沿色雷斯海岸南下,向希腊半岛进攻,但无功而返。此后,波斯一面继续备战,一面派遣使臣进行外交讹诈,遭到雅典、斯巴达等邦的严词拒绝。

两年之后,大流士一世调集10万大军第二次远征希腊。波斯军在距雅典40多千米的马拉松草原登陆,马拉松会战开始。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较量。

当时,雅典城内仅有1万多名士兵。统帅米太亚得根据马拉松平原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地形狭长的特点,抢先占领了战略要地,层层设防,封锁住通往雅典的道路,并派士兵中的健将斐力庇第斯去斯巴达求援。斐力庇第斯星夜赶路,整整两天两夜,跑了240千米,终于9月9日到达斯巴达。而斯巴达国王因宗教惯例,在月圆之夜不能立即发兵。

米太亚得曾在波斯军队服役,非常熟悉波斯军平原作战中央突出的特点。于是他将方阵重兵和骑兵的主力布置两翼,中间安排较弱的方阵重甲步兵来引诱波斯人的进攻。战争一开始,米太亚得指挥中间兵力边战边退,波斯骑兵步步紧逼。等到波斯主力进入伏击阵地后,雅典两翼方阵重兵和骑兵潮水般掩杀过来。波斯军队大败,从海上仓皇退走。

马拉松战役虽然失败了,但是波斯人西侵的野心还是不能收敛。公元前486年,薛西斯继承王位后,又开始积极备战。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领大军50万,战舰1200余艘,又分水、陆两路向希腊进发。

面临波斯军的大兵压境,包括雅典、斯巴达在内的30多个希腊城邦,组成反波斯联盟,一致推举最擅长军阵指挥、最勇猛善战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为统帅。列奥尼达斯决定在温泉关阻止波斯陆军插入希腊腹地,使他们不能与海军会合。

温泉关地势险要,隘口很窄,只能容一辆战车通过,是希腊的一道天然屏障。波斯人连续发动几次进攻,都被顽强的希腊联军击退。波斯人死伤惨重,进军受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波斯人在俘虏的一名希腊联军士兵带领下,沿秘密小道直插温泉关后方。

波斯军长驱直入至中希腊,占领了阿提卡。雅典军民在泰米斯托克利的领导下,同波斯军在萨拉米海湾展开了世界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殊死决战。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雅典海军击败了拥有1000多艘战舰的波斯海军。此战扭转了整个战争局面,奠定了希腊人胜利的基础。希腊军从防御转入进攻,战争进入后期阶段。

公元前478年,对海外利益不感兴趣的斯巴达退出战争,雅典至此取得了领导权。同年冬,主张继续作战的各邦代表会聚提洛岛,正式结成以雅典为首的“海上同盟”,史称“提洛同盟”。这个同盟逐渐变成雅典同斯巴达争霸希腊的工具。与此同时,提洛同盟军队继续同波斯作战,先后占领了波斯在爱琴海域和小亚细亚南岸的许多地方。

公元前449年,雅典与波斯都无力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了停战协定。结果,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便把这次和平协定称为《卡利阿斯和约》。至此,希波战争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后,雅典成为希腊的最大势力,引起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不满和敌视。两者不可调和的政治、经济矛盾最终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后历时27年(公元前431~前404年),分3个阶段进行:公元前431~前421年为第一阶段,公元前415~前413年为第二阶段,公元前413~前404年为第三阶段。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发战火。5月,斯巴达国王率领精锐部队6万余人,向阿提卡进军,战争全面爆发。

雅典的统帅伯利克利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局势认识清楚,要想在战争中胜利或逼和斯巴达,必须避其长击其短。于是,他采取陆上取守势,海上则取攻势的对策,命令军队陆战队守为主,派舰船侵袭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

就在斯巴达不断对阿提卡进攻时,雅典的海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开始登陆,严密封锁伯罗奔尼撒半岛海岸港口,断绝斯巴达海上与外界的联系,并扇动斯巴达的奴隶希洛人举行起义,斯巴达陆上进攻受到极大牵制。整个战争按照雅典人的预想进行。

但不幸却降临在雅典人头上,公元前430年,雅典城内人口密集,发生严重瘟疫,死者甚众。雅典国王伯利克利在这场瘟疫中丧生,他的不幸去世使战争从防御战争变成新任统帅克里昂主张的侵略性战争。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占领了美塞尼亚西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小岛,斯巴达亦陷困境。为避开强大的雅典海军主力,斯巴达国王命令柏拉西达将军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由小道穿过希腊半岛,向北绕到雅典背后进行攻击,对雅典同盟进行说服,并攻下安菲波利斯。

伯罗奔尼撒战争绘画

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涉及了当时整个希腊语世界。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国家的命运。

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利斯展开对决。斯巴达军分三路,中路出城诱敌,南北两路埋伏,出奇制胜。雅典军队惨遭伏击,乱作一团,溃不成军。斯巴达骑兵乘胜追击,一举杀死雅典统帅克里昂。斯巴达统帅伯拉西达在乱军中也被杀死。

双方失去统帅,战争只好暂时停止。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和派首领尼西阿斯与斯巴达缔结《尼西阿斯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双方退出各自占领地,交换战俘,保持50年和平。然而,导致战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雅典和斯巴达在希腊争霸的野心并没有消除。和约签订的第6年,雅典调集134艘三桨战船、130艘运输船、5100名重步兵、1300名弓弩手共约2.7万人,组成雄壮的远征军由亚西比德统率向西西里进发,与科林斯、斯巴达军展开激战。很快雅典人便攻占了叙拉古城北的卡塔那,并计划下一步攻占有西西里钥匙之称的叙拉古城,战争发展极为顺利。

但惊人的意外发生了,雅典国王命令亚西比德回国受审。原来,雅典城内的海尔梅斯神像被人毁掉。亚西比德因一贯不敬神而被诬陷,还将被判处死刑。亚西比德一怒之下,在回国途中逃往斯巴达。对雅典战略战术一清二楚的亚西比德的投降给几乎绝望的叙拉古城人带来转机,再加上斯巴达援军赶到,战势发生了转变,斯巴达在埃皮波拉伊重创雅典军。雅典军无奈只好撤军,但撤军当晚发生月食。相信月食会带来凶险的雅典士兵不肯登船撤退。斯巴达抓住时机,封锁港口,切断陆上要道,包围了雅典军队。公元前413年9月,雅典全军覆没,尼西阿斯被杀。经此严重打击,雅典渐失其海上优势。

西西里之战后,斯巴达又加强陆上进攻。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军大举入侵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雅典城北部),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

公元前411年,雅典海军在阿拜多斯,次年在基齐库斯,先后打败斯巴达海军。斯巴达则寻求波斯援助,增建舰队,要与雅典海军作最后的较量。公元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波斯人的援助下一举全歼雅典海军,从此斯巴达成为希腊的霸权国。公元前404年雅典投降,被迫接受屈辱的和约:取消雅典海上同盟(即提洛同盟),拆毁长墙工事,舰船除保留12艘警备舰外,余皆交出,解散雅典同盟。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了,斯巴达取得了希腊霸权。

伯罗奔尼撒战争属于希腊的一场内战,但其牵涉面之广、损失之巨、杀戮之残酷却远远甚于希波战争。整个希腊民穷财尽,政治走向无存,文化遭到破坏,希腊文明由鼎盛走向了衰落。战后,希腊各邦都陷入了危机之中。战争使贫富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土地和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中小奴隶主经济日益被大奴隶经济所排挤,城邦的经济基础——小农和小手工业经济逐渐崩溃,这些都成为城邦危机的根源。由于两极分化严重和大奴隶主经济的发展,导致各邦内部阶级斗争趋于尖锐。奴隶主与奴隶、富人与穷人彼此仇杀,互相报复。这表明城邦体制已满足不了现实政治的需要了。

伴随着希腊各邦内部的危机,城邦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导致了希腊出现争霸和混战的局面。当时在希腊城邦体制之内,已没有一种力量有能力统一各邦。随着希腊城邦的衰弱,位于半岛最北部的马其顿对希腊的征服和统治条件日益成熟了。

马其顿人本为希腊人同族,但其文明发展却比希腊人晚了许多。公元前5世纪后期至公元前4世纪初期,马其顿开始形成奴隶制国家。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年)统治马其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以加强对外贸易,建立常备军,开采金矿以增加财力。经过改革,马其顿迅速发展成为军事强国。

腓力二世凭借强大的武装力量,利用希腊各邦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对希腊半岛的吞并之势。面对马其顿的威胁,希腊各邦内部分成了两种对立的派别:亲马其顿派和反马其顿派。前者由大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组成,期望借助马其顿的军事实力,挽救城邦危机并对外进行扩张;后者由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组成,极力反对向马其顿的妥协,力图维护城邦独立。小农和小手工业者基本站在反马其顿派一边,愿意城邦独立。两派立场截然对立,斗争非常激烈。这种局面反而加剧了城邦内部矛盾,有利于马其顿的征服。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在中希腊的喀罗尼亚大败雅典等组成的希腊联军,此战确立了马其顿在希腊的霸权地位。

第二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集希腊各城邦会议(仅斯巴达未参加)。会上决定组成以马其顿为首的同盟会议,宣布由马其顿领导希腊各邦对波斯进行复仇战争。科林斯会议结束了希腊的城邦时代,希腊历史进入了马其顿帝国军事独裁统治的时期。

罗马的征服与扩张

罗马共和国刚刚建立之时,只是台伯河左岸拉丁姆地区的一个小城邦。周边不仅有伊达拉里亚人、萨莫奈人、埃魁人等强邻,还不时受到来自半岛南部的希腊人、波河流域的高卢人的军事威胁。面对这种局面,刚刚建立的罗马国家对外发动了统一意大利的征伐。

罗马征服意大利的第一步是征服伊达拉里亚人。这场“维爱”战争从公元前477年开始,先后进行了3次,直到公元前396年最后攻占了维爱城,既解除了北邻的威胁,又使罗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前4世纪初,罗马城一度被高卢人占领,但占领者在索得1000镑黄金后撤走;公元前343~前290年,又发生了三次萨姆尼乌姆战争,其间罗马人曾惨败于考地安峡谷之战。

公元前321年,罗马军主力在林木丛生的考地安峡谷遭受萨姆尼乌姆人伏击。两名罗马执政官为了保住他们被围困的5万青年士兵的生命,被迫缴械投降,并接受“轭门下通过”之辱。具体做法是,把两支长矛插入土中,再把另外一支长矛横在顶上作成门状,让战俘一个个从下面走过。据说这是傲慢的罗马人常用以屈辱别人的方法。萨姆尼乌姆人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萨姆尼乌姆将军蓬提阿斯面前,5万罗马士兵身着短装,排成单行,在两名执政官带领下从轭门下屈辱地走过。罗马人认为将这种办法加在他们头上,“比死亡更坏”。当这些被俘者返回罗马时,罗马城笼罩在一片悲哀气氛之中,两名执政官的权力当即被剥夺。因此,“考地安轭门”成为罗马国耻的象征。

罗马人重组军队,卧薪尝胆,积极备战。5年后,撕毁“决不再跟萨姆尼乌姆人作战”的和约,卷土重来。经长期苦战后,终于战胜萨姆尼乌姆人,将半岛中部地区纳入自己版图。

接着,罗马开始蚕食意大利南部。那里的希腊殖民城邦他林敦向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率远征军突入意大利,连战连捷,但却付出了巨大伤亡代价。战后他无比懊丧地说:“再有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要变成光杆司令了。”因而,人们以“皮洛士的胜利”作为得不偿失的代名词。后来罗马与迦太基结盟,迫使皮洛士于公元前275年退出意大利。3年后,孤立无援的他林敦向罗马投降。

罗马在征服意大利之后,没有派人直接管理被征服地区,也不是采取同一政策,而是按照各地、各部族在被征服过程中的表现和对罗马的态度以及他们各自在经济上、战略上的地位等综合因素,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分而治之。

罗马在争夺地中海霸权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征服西部地中海区域另一强国迦太基。迦太基是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商业殖民城市,到前7世纪时,它已成为囊括北非西部沿岸、西班牙南部、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岛、科西嘉岛和西西里岛的强国。一个迦太基海军将领曾扬言:“不经我们的许可,罗马人不能在海中洗手。”这样,当罗马兵锋指向西部地中海时,一场两强争霸的战争遂不可免。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从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布匿战争先后进行了3次。罗马最终消灭了迦太基。

在布匿战争进行的同时,罗马还通过西班牙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完成了对西班牙、希腊、马其顿和小亚细亚的征服。

罗马的对外扩张和掠夺极大地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罗马奴隶主在战争中掠夺了大量财富,侵占了大片土地,俘获了数以万计的战俘。这就为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同一时期罗马社会经济的普遍高涨,也为大规模地经营和使用奴隶提供了可能。

萨宾妇女 油画

罗马建城之初经常与其邻近的萨宾部落发生激烈冲突,这幅画表现的是萨宾妇女调停罗马人与萨宾人争斗的情景。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奴隶制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奴隶劳动带有明显的商品生产的性质。

罗马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和奴役,加速了它的手工业,特别是商业和高利贷业的发展。而伴随而来的是罗马社会又兴起了一个新兴的富有阶层——骑士。骑士的生活目标是发财致富,而不看重门第和权力,不关心国家和公共福利。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帝国是在马其顿王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马其顿位于希腊半岛北部,大体上相当于现代的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希腊相互毗连的部分。公元前5世纪后期至公元前4世纪初期,马其顿王国初步形成。随后的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独立时代的结束和马其顿在希腊霸权的确立。

公元前336年夏,正当马其顿与希腊联军准备进军波斯之际,马其顿发生了宫廷政变。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政变后,腓力二世在其女儿的婚宴上被刺身亡,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随之继位。从儿童时代起,亚历山大就有了称霸世界的志向,梦想着建立丰功伟业。据说,每当他获悉父亲胜利的消息时就会发愁,唯恐自己会因此而不能享受到征服世界的光荣。从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他指挥马其顿的骑兵,锐不可当地击破了敌人的右翼,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功劳。亚历山大少年时曾师从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并一度随父参加喀罗尼亚战役。因此,他即位时已是一位具有相当政治、军事才能的人物了。当时,国内形势非常紧张,腓力二世创造的希腊联盟以及先后征服的北方属地,都纷纷叛变。亚历山大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各种反叛势力,巩固了马其顿在希腊的霸主地位。

平定内乱后,亚历山大立即开始了对东方的远征。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3万、骑兵5000和战舰160艘,向波斯大举进攻。这时,波斯帝国已趋衰弱,大流士三世又昏庸无能,根本无力同强大的亚历山大军队相抗衡。马其顿、希腊联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占领了小亚细亚半岛。第二年,亚历山大又挥师南下,攻打叙利亚,与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60万兵马展开了著名的“伊苏之战”。战役开始后,他率领精锐的右翼重装骑兵,突然以凌厉的攻势攻击敌方左翼,然后直取大流士,使波斯军队全线溃败,还俘虏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亚历山大拒绝了大流士三世的求和,接着又打败了波斯海军的主力推罗海军,控制了地中海,进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埃及,最后在公元前331年春天挥师两河流域,开始进攻波斯本土,同年9月,在古亚述首都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与波斯军队展开了决战。波斯兵力号称百万,并有200多辆刀轮战车,但还是遭到惨败。大流士三世东逃,为巴克特里亚总督所杀,后者在不久又被亚历山大擒获并处死,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最终覆灭在亚历山大的铁骑之下。

后来,亚历山大还进兵中亚细亚,遭到游牧部落的强烈抵抗。公元前327年,他率军南下入侵印度,又遭到印度人民的反抗,加之士兵水土不服,厌战情绪空前高涨,亚历山大才不得不停止远征,于公元前325年返回新都巴比伦,历时十年之久的东征到此结束。

亚历山大出征时,是马其顿、希腊联军的统帅,充其量是个巴尔干半岛的小霸主。经过长达10年的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其疆域西起希腊半岛和马其顿,东到印度河上游流域,南达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的药杀水(今锡尔河)。其领土之广阔,可谓空前。随着他的远征,不少希腊学者来到东方,研习当地的科学与文化,直接促进了东西方科学文化的互补和交流;为了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人的融合,他竭力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人通婚,自己首先带头娶了大流士三世的女儿。通过各种积极措施,亚历山大把希腊推向了鼎盛。

公元前323年6月13日,亚历山大在准备再次远征时,患病逝世,终年33岁。

亚历山大帝国的衰亡

一个政权无论曾经多么强大,都有它走向衰老、死亡的那一天,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同样也不能例外。

亚历山大的东侵,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饱受战乱之苦。但是在客观上,亚历山大的东侵又使得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增加了各民族间互相整合的机会,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战役中打败了大流士率领的波斯军。这次战役使古希腊和古代东方的关系告一段落。

为了让帝国这台庞大的机器更为有效地运转,亚历山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定都巴比伦城,把统治中心放在东方,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实行分省统治;鼓励东西方种族间的通婚,借此缓和民族矛盾;以马其顿和希腊人充当骨干力量,借此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体制的混合的特色。

亚历山大征服巴比伦 油画

高加米拉大捷后,曾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土崩瓦解,亚历山大大帝乘着战车,抬着从波斯缴获的战利品,回到了巴比伦城。

亚历山大虽然以武力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帝国,但这个帝国既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共同的语言,所以其解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病逝。他的部将为争夺对帝国的控制权而长期彼此征战,帝国迅速瓦解。到公元前3世纪初,庞大的帝国一分为三,形成3个较大的王国:一个是马其顿王国,它恢复原状,成为一个疆域不大的民族王国,虽然未能直接统治其南面的希腊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这些地区;另一个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埃及王国的特点是自然资源丰富,又有大海和沙漠做坚固的屏障,因此后来也成为三个王国中维持最久的一个;最后一个塞琉古王国,它由帝国的亚洲诸行省组成,是3个王国中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来临,但这些国家奴隶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城邦政治普遍为中央集权制所代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展现出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这些王国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到公元前30年,便先后被罗马所灭亡。这标志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神话至此已完全终结,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

安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曾先后被亚历山大帝国与塞琉王国统治。公元前247年,安息独立,经对外扩张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帝国。安息与罗马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就在它们频繁战争的时候,中亚的贵霜帝国迅速崛起,但它的存在时间并不长,公元3世纪时便分裂成若干小国,公元5世纪时,哒人(白匈奴)将其残余势力彻底消灭。

公元前247年,安息独立,首领阿尔萨息当了国王,建立了阿尔萨息王朝。西方史学家称其为“帕提亚王国”,而中国古籍上称之为“安息”。安息在政治上实行君主制,王位按父系继承,但没有具体控制,既可传子侄,也可传兄弟。国王继位必须经两个贵族会议(氏族贵族会议和祭司会议)共同选举,权力也受这两个贵族会议限制。

从公元前1世纪中叶起,安息与罗马之间的战争不断,但与东方的中国关系密切。公元前2世纪末张骞出使西域时,安息积极配合,东西方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丝绸之路”。

公元226年,安息帝国被新兴的萨珊朝波斯所灭亡。

贵霜王国建立于公元1世纪初,在几任国王扩张之后,至迦腻色迦统治时期(公元78~102年),贵霜已与当时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东汉帝国并驾齐驱,成为四大帝国之一。

迦腻色迦崇信大乘佛教,故在其统治期间,印度大乘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大乘佛教兴起后,将原来的佛教贬为“小乘”,故佛教又有“大乘”、“小乘”之分。“乘”就是“运载”的意思,即运载佛教信徒由世俗的此岸到达“涅”的彼岸。

贵霜帝国是“丝绸之地”的必经之路,与中国、安息、罗马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但是,贵霜帝国崇尚武力,造成国内矛盾加剧,迦腻色迦去世后,帝国便开始走向衰落。5世纪时,贵霜的残余势力被哒人消灭。

秦统一中国

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全国。

秦王嬴政自己从“三皇”和“五帝”两个称号中各取一个字,合起来称为“皇帝”,并且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代皇帝,就称“始皇帝”。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皇帝这个称号。

秦始皇设置郡县,把天下划分为36个郡,郡以下设县。每个郡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3个长官去治理,他们分别是郡守、郡尉和郡监。郡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统管一郡所有的重大事务。郡尉管理治安,全郡的军队由他统领。郡监是负责执行监察方面的事情的官员。中央政府的组织机构也慢慢成型,秦始皇规定中央朝廷里应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廷尉、治粟内史等几个重要的职务,协助皇帝治理国家。所有这些官员都由皇帝一人任免和调动,薪俸从国库里领取,一概不得世袭。秦始皇还统一货币,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以前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秦始皇又下令,一要“车同轨”,二要“修驰道”。车同轨就是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所有车辆两轮子间的距离都定为6尺(约合1.5米)。修驰道就是修筑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大路路面一律宽50步(每步6尺)。秦始皇又下令统一全国的文字,规定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程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得到秦始皇的欣赏,并规定在官狱使用,称之为秦泰。

廷尉李斯认为儒生利用历史诋毁秦始皇的政策,并认为他们蛊惑民心。因此他进言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结果只剩下农书、医书及求神问卜之类的实用性书籍保留下来,其他书籍均被付之一炬。顽抗的儒生遭到镇压。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所实行的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政策,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秦始皇建立的巨大功绩。

罗马的奴隶起义

面对新的形势,罗马奴隶制社会长期酝酿的各种矛盾开始充分暴露出来,各种斗争错综复杂,日趋尖锐。在这期间,爆发了两次著名的奴隶起义—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

西西里奴隶起义发生过两次(公元前137~前132年,公元前104~前101年),优努斯和克勒翁、萨维攸和阿铁尼奥分别是起义的领袖。他们曾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罗马军队,并一度分别在恩那城和特里奥卡拉城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西西里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拉开了罗马共和国后期斗争的序幕。

当罗马忙于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的时候,意大利本土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80年,希腊东北部的色雷斯被罗马征服,战将斯巴达克被俘后沦为奴隶,成为一名供罗马贵族娱乐的角斗士。为了争取自由和权利,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带领70多名角斗士杀死卫兵,逃到维苏威深山里。斯巴达克被推选为起义首领。许多逃亡的奴隶和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很快发展到1万人,起义军的势力日益壮大起来,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

公元前72年,罗马当局派军围剿起义军。维苏威山是断崖山,山后是悬崖峭壁,罗马军把进出的道路封死,欲围困起义军。斯巴达克一边命人在前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一边命主力从后山绕到敌后偷袭罗马军。结果大败罗马军,起义军名声大振,队伍进一步扩大。

起义军队伍壮大起来后,斯巴达克决定将队伍转移到罗马实力较弱的意大利北部。罗马元老院命瓦利尼乌斯率领1.2万大军分三路截击。斯巴达克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打败两路大军。两路失败的罗马军与第三路军汇合后继续反攻,将起义军困在山洞里。起义军正好得到了休整机会。休整完毕,起义军在营中点起篝火,吹响号角,迷惑敌人,然后趁夜色从崎岖的小道突破重围。天亮后,罗马军才知中计,急忙率军追赶。起义军又利用有利地势设下埋伏,打了罗马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增到12万人,已具相当规模。于是,斯巴达克便按照罗马军队的形式将自己的部队进行了改编,除了由数个军团组成的步兵外,还建立了骑兵、侦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辎重部队。此外,斯巴达克还组织制造武器,对士兵进行训练,并制定了严格的兵营和行军生活规章。起义军声威大震,控制了整个坎佩尼亚平原。不久,斯巴达克决定继续北上,但是他的副手克里克苏由于和斯巴达克产生分歧,拒绝北上,带领3万余人原地留守。

罗马元老院对起义军的发展极为担忧,遂命椤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统帅2个军团对起义军进行围剿。首先给了留守的克里克苏部致命一击,克里克苏阵亡。然后,罗马军又兵分两路夹击斯巴达克军。斯巴达克集中兵力先打击堵截的罗马军团,后又乘胜回头对追兵发起了猛攻,罗马军团再次惨败。

取得这场胜利后,斯巴达克不再向北转移,而是挥师南下,向西西里岛进军。罗马当局惊慌失措,派克拉苏统帅6个军团约9万人镇压起义军。这时斯巴达克大军已挺进到意大利半岛的南部,准备从这里渡海去西西里岛。但是被西西里收买而毁约的海盗没能给他们提供船只。斯巴达克只好组织起义军编制木筏,但海上的风暴使他放弃了计划。这时罗马大军赶到,起义军被围。斯巴达克打算趁夜率军冲破罗马防线渡海去希腊,但未能实现。

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命精锐骑兵攻击敌人较弱的地方,自己率军集中攻击中路。斯巴达克被敌人重重包围,中枪十余处,壮烈牺牲,6万多士兵战死。斯巴达克的余部继续战斗达十年之久。

斯巴达克起义使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遭到沉重打击,城邦制的危机也进一步加深了。统治阶级进一步意识到必须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式,以加强对奴隶等被压迫阶级的统治。斯巴达克起义也深刻影响了罗马奴隶制经济,此后,授产奴隶制剥削方式逐渐被奴隶主所接受,隶农制也开始出现。

斯巴达克起义后,罗马社会各种矛盾更加白热化,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进一步加快了罗马由城邦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步伐。公元前60年,罗马三位具有相当实力的政治巨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三人瓜分了罗马国家的权力,其同盟的实质是三人的独裁统治。

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苏拉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世家,他为人刚愎自用,机敏狡猾,而且野心勃勃。公元前88年,苏拉当选为执政官后,通过联姻与贵族结盟,成为贵族派的领袖。随后,苏拉因争夺米特拉达梯战争的指挥权和以马略为代表的民主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公元前83年,苏拉在结束了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后返回意大利,不久即战胜了以马略为代表的民主派,并于次年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罗马,重掌政权,发布《公敌宣告》。随后,他血腥屠杀马略的追随者,建立起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独裁统治。

苏拉被元老院宣布为终身独裁官。为加强和巩固其独裁统治,苏拉恢复并加强了对元老院的严密控制,取消部落表决制,恢复百人队表决制,剥夺了保民官的权力,并将其同党充实到元老院。但是,苏拉的独裁并不巩固。公元前78年,苏拉一死,他的各项政策便逐渐被废除。苏拉独裁开创了毁灭共和制的先例,使罗马政权为之转变。

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一起当选为执政官。克拉苏(约公元前115~前53年),就是那个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刽子手,早年曾追随苏拉,聚敛了大量财富。出于政治野心,他广疏钱财,以收买人心,扩大个人影响。据说,在向神献祭的某节日,他一次就从自己的私产中拨出十分之一款项用来举办盛大宴会。宴请之余,还向全体罗马公民发放了3个月谷物津贴。

庞培(公元前106~前48年)生性刚毅勇猛,长于谋略,曾因作战勇敢而被苏拉授予“伟大的庞培”称号。他在清剿海盗等内外战争中屡建军功,后来居上,成为罗马最有权势的人物。庞培曾是苏拉的部将,还做了苏拉的女婿,后来却见风使舵,倒向民主派。他的一句名言是:

崇拜朝阳的人自然多于崇拜落日的人。

恺撒(公元前100~前44年)全名为盖约·儒略·恺撒。盖约是本人名,儒略(一译朱里亚)是氏族名,恺撒是家系名。他少怀大志,勤奋好学,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演说及写作才能,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积极参加了反对苏拉派的活动,揭露过前马其顿行省总督贪污案。虽然论权势他不如庞培,论资财不及克拉苏,但却在平民中具有较高的声望。

公元前45年,恺撒在击败了庞培之后,成为罗马唯一的最高统治者。其后,他通过各种途径先后拥有了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元帅、大祭司长等各种头衔。恺撒当政后,并没有对其政敌进行迫害和屠杀,而是采取温厚宽容的政策,赦免了很多上层人物。同时实行一系列改革,如扩大公民权授予范围;给受迫害的犹太教徒以宗教信仰自由;在各行省划出份地安置了约10万名老兵和贫民;减轻负债者的债务;向3.2万公民无偿分发粮食;严惩贪污勒索的总督等。他颁行了新历法,定1年为365日,4年一闰。这项名为“儒略历”(朱里亚历)的罗马太阳历,自公元前45年元旦起实行,一直被西方世界沿用到1582年。此外,他还关心并下令建筑广场、剧院和庙宇,使罗马城市更加美轮美奂,雄伟壮观。

这时,却有有关恺撒要登位称帝的传言在罗马四处传播开来。据说,他使用了象征王权的象牙王笏和黄金宝座,并将自己的画像同古罗马君王像悬挂在一起,还在罗马的庙宇中塑造自己的雕像。因恺撒把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接到罗马,于是又有流言说,恺撒称帝后将册封克娄巴特拉为罗马皇后,立其子恺撒瑞恩为皇位继承人云云。

实际上,城邦共和政制已不再适应当时庞大罗马国家发展的需要,走向帝制乃大势所趋。恺撒曾公然宣称:“共和国——这是空洞的话,没有意义,没有内容。”然而,罗马近500年的共和传统早已深入人心,自高傲者塔克文被逐以后,罗马就没再出现过帝王,因而从苏拉到恺撒,尽管都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却谁也不敢贸然称孤道寡。恺撒改组元老院,热衷于共和制的演说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就哀叹元老们都成了“恺撒的奴隶”。相传,在一个公共场合,执政官安东尼突然走到恺撒身旁,把一顶王冠戴到他头上。可是,只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多数人显出了惊愕的表情。恺撒愣怔片刻,讪笑着将王冠取下,扔落地上。安东尼赶忙拾起来,又一次给他戴上,这次被他迅速摘下扔掉了。顿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人们纷纷起立向他致敬。

与此同时,一场反对恺撒的阴谋也在暗中酝酿。阴谋的首要策划者为布鲁图和喀西约。布鲁图(约公元前85~前42年)是深受恺撒信任和器重的人物,相传系恺撒与其情人塞尔维利娅的私生子。他在内战期间追随庞培,据说恺撒曾晓谕其下属不要伤害他:如果他投降,就俘虏他;如果他拒不投降,则随其自便。战后,布鲁图不仅没受到追究,还被任命为山南高卢总督和城市法官,甚至被写进恺撒的遗嘱,确定其为第二继承人(第一继承人是屋大维)。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布鲁图装成一个傻瓜,他就会成为恺撒(意为皇帝)。”喀西约也是内战结束后获得赦免的贵族共和派人物。史载,共有60名元老贵族参与了阴谋。

不过,他们的保密工作却没有做好,关于有人要暗杀恺撒的流言,很快便在罗马的街头巷尾传播开来。有位巫师为恺撒卜卦时,警告他3月15日那天不要出门,但他不以为意。阴谋者恰好将谋杀日期定在公元前44年的3月15日,并由布鲁图出面,邀请恺撒届时到元老院参加一次临时会议。恺撒不顾种种凶险迹象,如期前往,他甚至拒绝卫队的护送。走在路上时,又有人向他手中塞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小心反叛行为!”然而,这些努力都未能阻止他迈向死亡的脚步。

恺撒刚进入元老院议事厅,便被几十名一拥而上的凶手围住,每个人都向他刺了一刀。他突然在行刺者中看到了布鲁图,惊诧地说了句:“你也这样,我的儿子!”当即放弃抵抗,颓然倒地,伏卧在其旧日政敌庞培雕像底座旁的血泊中。

恺撒去世后不久,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密谋磋商,公开结成政治同盟,即“后三头同盟”。三头共同执掌罗马政权,并三分行省。3人的地位和权力还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承认,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人独裁统治。

然而,盟约并未永久阻止内部争夺。屋大维首先于公元前40年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又于公元前31年6月在阿克兴海角一战中战胜安东尼。安东尼在亚历山大城陷落时自杀。次年,屋大维返回罗马,建立并巩固了个人独裁统治,罗马帝制最终取代了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国的灭亡是罗马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罗马共和国中期以后,奴隶制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地主的形成和小农的破产瓦解了小农经济,城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逐渐崩溃,这就使得城邦灭亡成了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罗马征服了地中海世界后,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地域辽阔的帝国,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之上的共和政体已不能与这一变化相适应,只有代表更广泛利益的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权,才能够胜任对广大奴隶等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罗马帝国的崛起

在城邦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马共和政体,从地处意大利一隅的蕞尔小邦跃居为囊括地中海区域的奴隶制大帝国后,在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和阶级斗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其共和政体已不能适应当时罗马社会的发展,因而势必要建立军事独裁以加强和巩固整个帝国范围内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出身于骑士家庭,在他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外祖母是恺撒的姐姐。公元前48年,屋大维进入祭司学校学习。两年后,跟随恺撒前往西班牙,参加对庞培支持者作战。恺撒没有儿子,他十分喜爱这个年轻人,便把他收为养子,让其继承自己的大部分遗产。

当恺撒被暗杀的消息传出时,年仅19岁的屋大维正在希腊,他立即渡海回到意大利,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作盖约·儒略·恺撒·屋大维安努斯。恺撒生前心腹大将安东尼时任罗马执政官,他以傲慢的口吻对屋大维说:“青年人,除了恺撒的名字以外,你还想要得到什么呢?钱,我已经没有多少了。难道你还要恺撒的政权吗?”这预示着一场夺权的斗争已势不可免。

在后来的斗争中,元老院曾想利用屋大维来对抗安东尼和雷必达。不过,屋大维并非那样易于摆布,他有自己的主意。他在罗马广场拍卖了自己的财产,将拍卖所得全部用来招募原来恺撒的部下,很快组建起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就是以此为起点,并以“恺撒”的名字相号召,屋大维迅速崛起,最终结束了罗马的长期内战,也结束了罗马共和国的历史,而成为罗马的唯一主宰。但他并未直接称帝,而称“普林斯”(意为第一公民),即“元首”。这种统治形式称作“元首制”。

公元前27年1月13日那天,一个戏剧性场面出现了:屋大维来到改组后的元老院,发表演说。他表示要把一切权力交还元老院,恢复共和制,同时宣布自己退休。这着实令那些元老们感到意外,震惊之余,一些人开始“抗议”元首这种不顾国家需要,只图个人轻闲的想法,随后便纷纷请求其留任国家元首之位。结果,经过一番装模作样地推让和再三挽留之后,又重新做过一整套安排:屋大维把手中一切大权交还元老院和人民,元老院则通过一系列法令委任他各种重任,手续完全符合共和制原则。屋大维非但没有隐退,反而合法地取得了帝国的军政大权。

16日,元老院又正式授予其“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的尊号,要求全国像敬神一样敬奉他。同时,在元老院议事厅设置了一面金盾,上面镌刻着对他的赞美辞。后来,他的黄金雕像也在罗马广场上竖立起来,上面的铭文是:“他恢复了陆地上和海上长期以来被破坏了的和平。”他甚至被许多城市奉为保护神,各地都建有供奉他的祭坛和神庙。公元前2年,元老院又授予他“祖国之父”的名誉。

屋大维像

这个踌躇满志的青年,19岁时继承恺撒的伟业,31岁时统治世界,治理罗马帝国达半个世纪之久。这尊大理石雕像雕刻的屋大维显得平静而庄严,其脚边的丘比特象征着他的伟大诞生。

在元首制下,屋大维一身兼任元首、执政官、保民官、首席元老、最高统帅、大祭司长等职,独揽行政、军事、司法、宗教大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都成了他手中的工具。有人在街上呼喊他“恺撒”,他也不加制止。这时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帝国,屋大维也成了这个帝国的第一个皇帝。

屋大维将原来的70多个军团缩编为28个精锐军团。他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史载,公元9年,日耳曼人掀起大规模反抗起义,瓦鲁斯率领的3个罗马军团被日耳曼部落首领阿尔米尼乌斯诱入莱茵河东的条陀堡密林,遭到围击致全军覆没,瓦鲁斯自杀。消息传来,据说屋大维痛心疾首,竟至以头撞门,大声呼叫:“瓦鲁斯,还我军团!”

在屋大维时代,罗马帝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其北界推到莱茵河、多瑙河一线。到图拉真(公元53~117年)做皇帝时,罗马帝国版图扩展到最大规模:它在亚洲包括小亚细亚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直到西奈半岛一带;在非洲直抵北非西部;在欧洲伸入不列颠和多瑙河以北的达西亚等地。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连当年的亚历山大帝国也只是它的几个行省。罗马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前大帝国。

屋大维在位期间,将罗马城修建得焕然一新。他不无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规模宏伟的万神殿就是那时开始兴建的,前后用了150余年方才建成。继其之后,历代罗马皇帝都不断以新的建筑来装饰首都,最著名的有被称为罗马城永恒标志的大竞技场(弗拉维圆形剧场)、图拉真公共浴场和哈德良为纪念图拉真而建立的庙宇等。

屋大维卒于公元14年8月18日。罗马元老院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决定将其列入“神”的行列。屋大维开创了古罗马历史上的稳定发展时期,出现了经济、文化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在罗马帝国广大的疆域内延续近200年,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屋大维特别注意提高奴隶主阶级的地位,扩大他们的特权。他明确规定,元老必须出身贵族,服满规定年限的军役,拥有100万塞斯退斯的地产。元老可以担任军事长官、行省总督以及执政官之类的高级职位。仅次于元老地位的是骑士,其财产应为40万塞斯退斯。骑士有资格担任督察使等财务官员,还可以担任重要的军政职务,诸如舰队司令、供粮总监、埃及太守和近卫军长官等。骑士可以作为元老候选人,元老之子在进入元老院之前必须先做骑士。这样一来,共和制后期彼此争斗的这两个等级,都在帝国社会中享受着元首政治的恩宠,因而也都大力支持元首政治,成为元首政治的中坚力量。

无产平民由于具有自由公民身份,而且是雇佣兵的来源之一,所以屋大维对他们实行既镇压又笼络的两手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平民的政治活动,以避免暴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又以所谓的“面包和竞技场”策略,即发放救济粮、举办娱乐活动和给予各种施舍等措施来收买他们。屋大维的这些手段的成功运用,使罗马城市的无产平民或耽于娱乐,或充当政客权贵的门客党羽,或充当雇佣兵,渐渐失去了早先的政治作用。对奴隶阶层,屋大维则实行严厉的统治和残酷镇压的政策。

屋大维在对外政策上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政策。在东方,他采取了较为缓和的手段来处理罗马和安息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西方,则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经过数年的侵略战争,罗马疆域扩张到东起幼发拉底河,西至大西洋,南到撒哈拉沙漠,北至多瑙河与莱茵河。

帝位继承制

公元14年屋大维去世后,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公元14~37年在位)继位,从此罗马帝国开始了帝位继承制。在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共经历了3个王朝: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公元14~68年)、弗拉维王朝(公元69~96年)、安东尼王朝(公元96~192年)。在这3个王朝统治的近200年间,帝国达到鼎盛,并号称实现了一代“罗马的和平”。其实,此时的罗马帝国仍然充满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奴隶起义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所谓的“罗马的和平”,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自我标榜而已。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统治时期,皇权进一步加强,官僚体系逐步建立。提比略的统治基本上延续了屋大维的统治政策,他取消了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立法权,将权力移交给了元老院,以此缓解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同时,他又以暴力手段血腥镇压反对派,大肆迫害那些被认为有反叛行为的人。在他统治期间,元首顾问会已成为较固定的机构,经常处理重要事件。提比略死后,其子卡里古拉继位。卡里古拉的残暴和奢糜引发了宫廷政变,被近卫军刺死于宫中,而克劳狄则在近卫军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克劳狄统治时期(公元41~54年),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官僚机构:秘书处掌管内政、外交和军政,财务处经管财政,司法处处理法律事务。他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允许行省贵族进入元老院并委以高官。他还扩建了意大利的港口、道路,并新建了毛里塔尼亚行省。克劳狄死后,尼禄继位。尼禄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凶狠残暴,竟不惜担当弑母的恶名,在继位5年后派人杀掉了干政弄权的母后阿格里庇娜。他荒淫无度,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宴庆游赏之中,还常以“伟大的艺人”自命,登台歌唱演奏,参加角斗竞技。公元64年夏,罗马发生大火,延烧6日,全城14区中的10个区被焚毁。相传此时尼禄却登楼观火,面对火光冲天的罗马城,吟诵《荷马史诗》中描写特洛伊城陷落燃烧的诗篇。大火过后,他不去解救无家可归的灾民,却忙着修建被称做“金屋”的王宫。这座王宫极尽奢华,内部遍饰黄金和珠宝;餐厅的天花板用象牙镶边,而且是可以转动的,转动时不时有花瓣飘落或香水洒下;连宫中的侍女都以贵重金饰作装扮。因而,当时便有流言说他是为了建造新宫而故意纵火烧毁民房的。尼禄为制止流言,诬指基督教徒纵火,对基督徒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规模迫害。公元66年,巴勒斯坦爆发了大规模犹太人武装起义,全歼罗马驻军。公元68年,高卢也爆发了讨伐尼禄的起义,近卫军也乘机兵变,元老院宣布其为“祖国之敌”。尼禄众叛亲离,于深夜带了几名仆从仓皇出逃,藏匿到郊外皇庄一个家奴的地下室里。他决定自杀,但拿着匕首比划来比划去,却始终不敢下手。天快亮时,远处传来人喊马嘶声,他这才把匕首让一个仆人握住,他再把住仆人的手,颤抖着将匕首引向自己的喉咙,结果总算把自己杀死了。据说他临死前还不住地念叨着:“这个世界将失去一位多么出色的艺术家啊!”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随着尼禄的死亡而宣告终结。

公元69年,即尼禄自杀后的第二年,东部行省和多瑙河军团拥立韦伯芗为皇帝,建立弗拉维王朝(公元69~96年)。韦伯芗即任后,虽然残酷地镇压了各地的起义,但他追随克劳狄的政策,继续向行省扩大公民权。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国家,他在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使帝国政权不仅获得罗马、意大利奴隶主的支持,而且也获得各省奴隶主的支持。公元79年,韦伯芗去世,其长子台塔斯继位。台塔斯执政后不久,即被图密善推翻。15年后,残暴的图密善政权也在一次政变中宣告消亡,弗拉维王朝也随之宣告结束。

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公元96年,由元老院推举,旧贵族元老出身的涅尔瓦当上了皇帝,开始了安东尼王朝的统治时期。安东尼王朝是帝国皇权最为稳固的时期,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在涅尔瓦统治期间,元老院的地位又得到恢复,并且实施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但涅尔瓦遭到了军界,特别是边疆的统帅们的反对。涅尔瓦在位两年后死去,战功卓著的日耳曼总督图拉真被推举为皇帝。图拉真即位后,实行较为温和的政策,改善与元老院的关系,关心人民的疾苦,把帝国的疆土扩展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从共和国末年起,罗马城内聚集了大量无产的自由民,大约不下数十万之众。历代皇帝为了笼络这些人支持自己的政权,便利用发放救济粮和金钱补贴、举办娱乐活动和提供各种施舍的手段来收买他们。政府在节日里为市民举办各种娱乐表演,演出奴隶角斗、斗兽、戏剧、海战和骑战等。公元106年,图拉真为庆祝他对达西亚人的胜利,在大角斗场举办了持续117天的恐怖角斗表演,包括达西亚战俘在内的近万名角斗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进行血腥的殊死搏杀。这种娱乐节日的天数是逐年增加的。据统计,公元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日为66天,2世纪时增加到123天,3世纪时增至175天。

奴隶主们的生活穷奢极欲,越来越腐化。他们把体力劳动和文化教育工作都交给奴隶去做,自己尽情享乐,竞尚豪华。富裕的罗马男子下午常把时光消磨在公共浴场里。到浴场沐浴在当时是一种时尚享受,自然也吸引着成千上万无所事事的游民。罗马的公共浴场有点像现代的大型俱乐部,内有体育厅、图书馆、休息室、花园等,不仅供人沐浴,享受舒适,还是市民社交活动的中心,朋友聚会的场所。里面常有乐队演奏乐曲,时或还有诗人、戏剧家朗诵作品,并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大批侍候人的奴隶。罗马人在建造浴场时是不惜工本的;每个浴室的大理石墙面上,都饰以精美的绘画和色彩斑斓的图案;穹形的玻璃屋顶;四面宽大明亮的窗子,在白天的任何时段阳光都能照射进去。沐浴方式也十分讲究:入浴前要先做健身运动,随后进入一个个相互连接、温度递次增高的暖气房。等汗出透了再用温水洗浴,最后用凉水冲净。为防受寒,浴毕还要涂上软膏香脂,然后躺在榻上闲谈消遣,直到晚餐时光方才回去。他们以美酒佳肴来显示阔绰,有时候甚至吃孔雀舌头。

奴隶主的宅院里,厅堂壁画,庭园池水,无不齐备。而在这些高楼大厦之间,却是大片的贫民区。那里的房子狭小、简陋,房内没有任何卫生设备,便壶都摆放到街面上。曲折狭窄的街巷,肮脏、嘈杂,终年不见阳光。

图拉真的后继者哈德良独断专行,激起人民反抗。公元132年,犹太人掀起大规模起义,他们占领罗马殖民地,杀死殖民者,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但终遭残酷镇压。继哈德良之后的安东尼·庇阿统治时期,被认为是罗马最为安定并且繁荣昌盛的时期。他对外采取防御政策,对内与元老院和睦相处。但好景不长,到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罗马的“黄金时代”就结束了。

公元1世纪至2世纪,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停止,罗马境内的广大地区出现了长期的和平局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当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农业上出现了带轮犁、割谷器,工业上则开始使用水磨、滑车和排水器械等工具。手工业发展尤为显著,不仅门类增多,而且分工十分精细。传统的手工业,如阿列提乌姆的制陶业、阿普亚的青铜制造业、莫纳德的制灯业都兴盛一时,产品远销外地。商业贸易也十分活跃,水陆商道畅通无阻,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对外贸易西达不列颠,东到印度、中国。这种规模广泛的海陆贸易,促进了罗马帝国各地城市的繁荣。这一时期,罗马兴起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不列颠的伦丁尼姆(伦敦)、高卢的鲁格敦(里昂)等。罗马城已经成为全国的中枢,阿普亚、那不勒斯等城市也都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迦太基等曾被摧毁的城市也开始复苏,亚历山大里亚城成为商品集散地和内外贸易的枢纽。

公元1世纪至2世纪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技术和残酷剥削奴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种繁荣局面不可能持久。到公元2世纪末,奴隶制帝国的危机已经开始明显暴露出来,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至此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作为罗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艺术也是古罗马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遗产。罗马的建筑在共和国末期开始发展,到帝国时代达到空前规模。罗马最著名的建筑物,是屋大维时代修建、哈德良时代重建的万神殿,这座神庙是古代神庙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公元1世纪晚期修建的哥罗赛姆大剧场,是罗马剧场建筑的典型,整个剧场可容纳观众5万人,其规模之宏大,让人惊叹。

罗马帝国的衰落

从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的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

“三世纪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奴隶制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在罗马帝国前期,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劳动工具有了很大改进,这是罗马帝国前期的“黄金时代”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到了公元2世纪以后,由于罗马长期的奴隶制统治,人们开始鄙视劳动。伴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罗马出现了流氓无产者人数急剧增加的现象。他们逃避劳动,完全靠社会养活,成为寄生在罗马社会肌体上的赘瘤。更为严重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及其统治机构日益腐朽,规模日趋庞大,各种开支浩繁,娱乐奢侈之风日盛。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了财源枯竭,财政日益紧张,从而导致捐税不断增加,货币的含金量锐减,再加上国内混战不已,社会动荡不安,罗马帝国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

“三世纪危机”在经济上首先表现为农业的衰落,农业的衰落又导致了手工业的衰落和商业及城市的萧条。手工业作坊是靠奴隶和隶农的劳动支撑的,由于奴隶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和行省手工业产品的竞争排挤,各城市在共和末期和帝国初期发展起来的手工业也逐渐衰落下来。农业的衰落减少了农产品对城市市场的供应,而社会动荡、蛮族入侵、海盗猖獗、商路阻塞以及政府强令城市征收捐税,再加上新发行的劣质货币不受欢迎,高成色的货币又被大量收藏,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加剧了经济的萧条。

“三世纪危机”在政治上表现为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断,混战不休。军人干预政治,尤其是近卫军直接控制皇帝废立的现象,使中央政权处于严重瘫痪状态。公元192年,安东尼王朝的末帝康茂德被杀后,在短短6个月内近卫军就先后拥立了两个皇帝。行省驻军也混水摸鱼,各自拥立自己的皇帝,罗马内部于是发生了一场四帝争夺王位的混战(公元193~197年)。

针对这种状况,在塞维鲁王朝(公元193~235年)的建立者塞维鲁统治时,采取了抑制元老院、优抚军队的政策,但却又引发了“士兵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军人的权力反而更加膨胀。

放纵的罗马皇帝 油画

成堆的玫瑰花瓣,掩盖着放纵的狂欢。罗马帝国的衰败,并非源于早期的穷兵黩武,而是根源于后来的繁荣稳定导致的罪恶丛生、道德沦丧。

临死前,塞维鲁一再叮嘱他的儿子们:“要厚待士兵,让他们发财,其余的人可以不管。”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后继者几乎皆为近卫军或哗变士兵所杀。骄纵的军队飞扬跋扈,如同匪徒,废立皇帝成了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窃国者走马灯般轮番登台,他们以贿赂兵士谋杀皇帝为入宫手段,旋即又为后起者谋杀而被抬出皇宫。公元238年一年内,元老贵族推出4个皇帝,不久全被士兵所杀。此后15年间,罗马竟换了10个皇帝。其后还出现了一个军团和行省自行拥立皇帝的所谓“三十僭主”时期,政局一片混乱。

公元284年,在对波斯作战期间,罗马军中再次发生谋篡事件。近卫军长官阿培尔谋害了皇帝努米里安,不出一月又杀死了他刚继位的儿子。回师途中,至尼科美地方,同为近卫军长官的戴克里先在士兵集会上揭发了阿培尔的谋逆罪行,引起士兵公愤,纷纷要求让其偿命。恼羞成怒的阿培尔立时便与戴克里先厮杀起来,但见刀来剑往,寒光闪闪,两人腾跃扑击,招招凶狠。士兵们齐声呐喊,为戴克里先助威。失道寡助的阿培尔心慌意乱,稍一分神,顿成刀下之鬼。尔后,全军一致拥立戴克里先为罗马帝国新皇帝(公元284~305年)。

戴克里先正式取消元首制,采用“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完全抛弃了残存的共和外衣。他自称“多米那斯”(意为主人),身穿镶金的紫绸长袍,头戴缀满珍珠宝石的冕旒,并实行东方专制君主的朝仪,臣民觐见时须行跪拜礼,奉之若神明。他实行四帝制,即由正副“奥古斯都”和正副“恺撒”对帝国分块治理。但分而不割,最高权力仍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罗马境内的广大奴隶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在忍无可忍中,他们终于揭竿而起。时断时续、大大小小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让本已处在崩溃边缘的罗马帝国更加迅速地走向灭亡。

罗马内部的危机和动荡,给外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在东方,萨珊波斯攻占了罗马的幼发拉底河流域,并继续向西扩张,进攻叙利亚。在东北,多瑙河以北的哥特人南下掠取拜占庭,袭扰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地区。在北方,日耳曼人越过罗马边境,进入高卢的中部和东部,并在西班牙的东北部站稳了脚跟。阿尔曼尼人则乘机南下深入意大利中部。随着日耳曼人大量涌入罗马,罗马帝国已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基督教的产生与演变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期散居在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犹太居民中,由艾赛尼派衍生而来。

基督教出现于下层犹太人中间,这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犹太人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不断受到邻近民族的欺凌。后来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长期饱尝亡国之苦,尤其对罗马的统治和奴役感受最深。公元66年和公元132年,他们曾两次掀起大规模起义,但均告失败。基督教正是在犹太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而诞生的。

早期基督教的思想吸收了在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和伊朗等地广为流行的宗教思想,教义虽然比较简单,特征却很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崇信耶和华为宇宙唯一真神,上帝将降福于所有民族的“选民”。基督教的“选民”打破了犹太教的概念,不仅包括犹太人,也包括其他一切非犹太民族的人民。二是强调只要信仰基督的降临,就能得到拯救和上帝的恩赐。废除了犹太教的各种献祭和繁琐的礼仪。基督教早期的政治思想是围绕“天国思想”而形成的: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的黑暗统治;仇视有钱有势的人,同情弱者,救济贫困;建立平等的、共同消费的、劳动人民掌权的新社会。这些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战斗性。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特别是在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各族下层居民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初期基督教的信徒主要是奴隶、隶农和自由贫民,他们在城镇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公社,以十字架为标志,每个公社的信徒平等地在一起聚会、听道、祷告、聚餐,彼此互相帮助。公社的领导人被尊称为长老或执事,后来又增设了财务监督。

在基督教早期的传播过程中,以中产阶级为骨干的保罗派,逐渐战胜了以贫民为骨干的彼得派,从而使基督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期,基督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基础的扩大和信徒成分的变化;主教等神职人员的产生及其对教会的控制。随着信徒的增多和捐献的增加,早先的公社变成了教会,后来在教会里又逐渐出现了集神权、财政权和管理权于一身的主教。主教制的产生,说明有产者已经掌握了教会。与此同时,《新约全书》各篇也逐渐定型,负责补充和解释基督教教义的神学家—教父也开始出现。

从公元2世纪末期开始,受奴隶制危机的影响,基督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城乡中等阶层的居民以及受到震动和冲击的奴隶主、大地主、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室成员,纷纷皈依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会组织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大,罗马、拜占庭、迦太基、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逐渐成为所在地区教会的中心。大量有产者的加入,改变了基督教的社会成分,使基督教的教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使罗马统治者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逐渐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政策,由最初的镇压改为宽容与镇压并行,再转为依靠、扶植和利用。公元313年,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又将“三位一体”派定为正统派,而且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公元392年,提奥多西把基督教定为国教,让基督教上升到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的地位。

基督教诞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它对西方人的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建筑以及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人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衰落后,基督教神学统治欧洲达1000年之久,直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督教的权威才开始动摇。现在,基督教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徒15亿左右,遍布世界各地。

耶稣向12门徒传道

罗马帝国的分裂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重演了“三世纪危机”时的悲剧。

“三世纪危机”时期,随着罗马帝国隶农制的进一步盛行,隶农逐渐成为罗马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隶农的身份和地位也日益恶化。这个悲剧的结果是,奴隶逐渐被排斥出生产领域。罗马统治阶级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政权,只好千方百计地维护奴隶制生产关系,从而致使罗马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广大奴隶、隶农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公元4世纪以后,罗马境内发生的人民起义,影响巨大的有3次:巴高达运动、阿哥尼斯特运动和西哥特起义。公元3世纪中期曾经爆发过的巴高达运动被镇压下去后,公元4世纪末期又重新发展起来,并由高卢蔓延到西班牙,到公元5世纪中期,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致使罗马在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的统治完全瓦解。阿哥尼斯特运动于公元4世纪30年代开始在北非爆发,很快达到高潮,其参加者主要是奴隶、隶农和农民。公元373年,其起义主力遭到残酷镇压后,余部仍坚持斗争,直到汪尔达王国的建立。这次运动极其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在北非的统治。

罗马帝国内部的危机和人民起义给外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散布在帝国北境之外的半游牧民族日耳曼人开始不断地侵犯罗马边境。日耳曼人有很多分支,如法兰克人、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盎格鲁人等。在罗马人眼里,他们都是用牛油涂发,满身腥臭的“蛮族”。公元4世纪后半期,亚洲的匈奴人西进,居住在多瑙河下游的西哥特人受到挤压,经西罗马政府允许,于公元376年渡过多瑙河,徙居罗马境内。罗马人的意图是让他们以“同盟者”身份为帝国御边。但入境后,西哥特人并未得到罗马人曾经答应向其提供的粮食,迫于饥饿,他们只好出卖自己的子女。罗马军官用狗换取他们的孩子。378年,不堪忍受奴役的西哥特人举行起义,经亚得里亚堡一战,罗马皇帝瓦伦斯率领的4万罗马军团全军覆没。瓦伦斯受伤后藏进一间茅屋,结果被烧死在里面。这之后直到公元5世纪,一支支日耳曼人如潮水般涌入西罗马。当地的奴隶、隶农和农民把他们当做“解放者”,同他们站在一起反对本国统治者。

公元395年,阿拉里克(约公元370~410年)被推举为西哥特人首领。从401年起,他屡次侵扰意大利,皆为罗马统帅斯提利克所败。但斯提利克却无意将其彻底击垮,意欲利用他与东罗马帝国对抗。阿拉里克坚持要从西罗马的国库中支取4000镑黄金,激起罗马人民对斯提利克的不满。公元408年,西罗马皇帝霍诺里乌斯(公元395~423年)下令处死斯提利克,并拒绝阿拉里克的要求。阿拉里克遂率军来攻,这时罗马人已无大将可用,不得已遣使求和。到公元4世纪70年代,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仅仅剩下受过多次攻击的意大利半岛没被占领。

公元476年9月,日耳曼人奥多雅克废黜最后一个罗马皇帝罗慕洛。至此,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浪潮中最终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罗马奴隶制危机、封建制因素成长的必然结果。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罗马社会的基本矛盾,即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奴隶制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奴隶、隶农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反抗斗争从内部动摇着罗马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基础,那么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混战则进一步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覆灭。另外,骑士阶层、流氓无产者和马略军事改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东西罗马的分裂和自保,帝国军队以及帝国政权本身的蛮族化,以及西罗马帝国统治者对西哥特人的政策失误等,也对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