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趣话汉字·称谓释疑

第五章 趣话汉字·称谓释疑

1.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汉字又是怎样产生的?

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所谓“龟甲”是指乌龟的腹甲、背甲,兽骨主要是指牛的肩胛骨。殷商时期,统治者迷信,常用这些物品进行卜筮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上面。19世纪末期,甲骨文被大量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甲骨大约有15万片,4500多个单字,其中已经被识别的有1500多个。

甲骨文大量记录了殷商时期的天文、气象、历法、地理、方国、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等方面的资料。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异体字较多,特别是一些会意字,古人只求偏旁搭配起来表意明确,因此,现代汉语的一个字在甲骨文中可能有几十种写法。二是字体笔画不一,一些象形字中古人只求描述实物的特征,而对笔画、笔顺并不严格要求。三是以实物的繁简来决定字体的大小,有时候一个字可以占到好几个字的位置。四是笔画较细,以方笔居多。

大型涂朱红牛骨刻辞 商

商朝的甲骨文是占卜时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象形文字,也称卜辞。河南安阳殷墟有大量出土。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完全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原理。那么它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字。一般认为,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所谓文字就是具有特定表义功能的书面书写单位。相传中国的造字者为仓颉,据《荀子·解蔽》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中也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的说法。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造字的初衷是因为当时结绳和刀刻的记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另一说是其绳结记录的史书在给黄帝提供史实时出了差错。具体动机我们已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那个时代已经有了文字,比殷商甲骨文历史要早得多。从考古上看,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器上也已经出现了文字意义的刻划符号,这也比甲骨文早很多。

从仓颉造字成功,再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诸般字体演变,终于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汉字,也成就了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

知识链接

甲骨文研究的“四堂”

甲骨文研究的“四堂”是指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由于其名或号中均有一个“堂”字,故称“四堂”。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陈子展教授写下的名句“堂堂堂堂,郭董罗王”,现已为学界广泛接受。他们分别是指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这四人对甲骨文的研究均有重大贡献。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纠正了《史记》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司马迁所撰的殷史的可信性;罗振玉最早发现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董作宾曾先后多次参与殷墟甲骨文的发掘工作,他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是公认的一部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著作;郭沫若所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撰》使其达到了甲骨文研究的巅峰,解放后担任《甲骨文合集》的主编工作,使甲骨文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中国汉字究竟有多少个,收字最多的字典是哪一部?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汉字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但实际上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非常有限,据统计:1000个汉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个字可覆盖98%以上,3000个字时就可达到99%。所以常用的汉字大概在3500个左右。如果你还想进一步阅读一些古籍的话,最多只要再增加一倍。

换句话说,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几千字,那我们不经常使用或从来没使用过的汉字又有多少个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困难。因为自仓颉造字开始,人们对于汉字的创造活动就一直没断过,我们很难做个准确的结论。过去的字典只是讲收录了多少汉字,而不是说汉字就只有字典中那么多,毕竟由于编撰者经历和阅历的有限,难免有所遗漏,而且有很多古体字已经消失,难以统计。

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得出一个结论。已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共收录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是目前收入汉字最全的字库。所以我们可以大概说汉字有9万多。

说到汉字,就让人想到字典。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中国历来就有编撰字典的传统。中国最早按字的形体和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录汉字9353个,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玉篇》共收录16917字,宋朝官修的《集韵》收字53525个,《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

20世纪编辑出版的《中华字海》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字85000个。它涵盖了过去编撰的字典中的全部汉字,另外添入了佛经、道藏难字、敦煌俗字、宋元明清俗字、方言字、科技新造字以及一些人名和地名用字,是一部研究汉语言文字的极佳字典。

3.原来竖写汉字,从什么时候开始“横行”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人的书写方式与现代人存在很大差异。现代人一般是从左到右,横着写;古人则是从右向左,竖着写。是什么导致了古人的这种书写习惯,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改变了这种习惯呢?

其实说来话长。自结绳记事以来,我们祖先的写作介质一直在发生变化。从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竹简丝帛再到现在通行的纸张。中国汉朝以前是没有纸的,主要用竹简来作为书写工具(丝帛较贵),但竹简偏于狭长,汉字又是方块字,毛笔比现代的钢笔、圆珠笔所占的书写范围要大很多。古人为了书写方便,就采用竖写的方式,然后把一个个竹简穿起来,就是简书。

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竖写,所以这种习惯就被保留。直到清朝中后期,西学东渐,要求文字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改变过去从右向左竖写的书写习惯。清末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就是一本“横行”排版的书。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学者如郭沫若、陈嘉庚先后向国家提出汉字“横行”的建议。受当时学术界影响,1955年1月1日元旦出版的《光明日报》率先采用汉字从左向右,横行排版的方式;到1955年11月,全国17家中央级报纸已有13家采用横排方式,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相应。

汉字“横行”不是人们求新求异的结果,而是带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当时世界上的众多媒体和刊物都是采用横版的方式,要与世界接轨并赶上时代步伐。第二,汉字横排有利于阅读。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眼横着看的视域要比竖着看高。横着看方便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视觉疲劳。第三,便于各种数理化公式以及各种外国地名、人名书写。

4.秦始皇创“秦”字的传说可靠吗,秦朝前的文献中有“秦”吗?

大家都看过国产大片《英雄》,相信对里面的大秦军队的盛势一定记忆犹新。旌旗蔽日,上书一个斗大的篆书体“秦”字。然而,“秦”字真是在秦统一六国前就有的吗?

正史缺乏相关的记载,不过一些民间传说倒是描写得很生动。据说“秦”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写做“”。在秦灭六国后,始皇陛下为重立国号召集群臣议事。他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有臣答曰:“功过是非皆载于《春秋》。”于是嬴政谓臣:“寡人乃千古一帝,就以《春秋》各一半定国号吧。”这便是秦字的由来。

至于秦王为什么不用“”字作国号,传说秦王觉得此字寓意不好:一木上栖二王,正是一山岂容二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国无宁日也。还有人说,嬴政在造出“秦”字后大感得意,一大臣进言:“秦字上半部分:春无日;秦字下半部分:秋无火。春无日,则万物难以生长茂盛;秋无火,则百谷难以成熟。乃不祥之兆也。”嬴政听罢,大为恼火,平生得意之笔竟被臣下如此奚落,于是他很快将那人处死。至此,谁也不敢再提国号的意见了。

还有人联系后来的“焚书坑儒”事件大做文章。认为“火”便是“焚书”,“日”便是“坑儒”。“火”作“焚书”很好理解,那为什么“日”便是“坑儒”呢?原来“日”在甲骨文或篆文中是一个圆圈内有一点,圆圈表示日轮,中间的一点表示阳光。秦始皇所挖的活埋坑亦为圆形,一个个被扔进去的儒生便是那“日”中的一横了。

但以上都只是传说,经不起考证。实际上“秦”字早在秦以前就有了。“秦”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秦人所创造出来的图腾字,即“秦象抱杵舂禾之形”。具体说来,是加工稻谷之义。并且,从西周封国开始,直到秦朝灭亡,秦人的国号从来没有更改过,根本没有所谓的“重建国号”之事,当然更没有秦始皇造“秦”字的荒诞之说。

5.“壹、贰、叁”等大写的数目字,本义就是指数字吗?

大家知道,银行记账或签发票据都要使用大写数目字,如“壹、贰、肆、捌”等。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篡改票据。但“壹、贰、叁”等大写数目字最初并不是用来表示数字的,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壹”本是会意字,最初通作“一”,表示专一的意思。到了春秋时“,壹”才被作为数字使用,如《管子》中就有“六月而且壹见。”的句子。“叁”是“参”的俗体字,意思是参加、拜访,何时被作为数目字现已无从考证。“伍”也是会意字,指旧时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一伍。“陆”是指高出水面的陆地。“柒”是“漆”的俗体字,本义是一种木名。

“贰、肆、捌、玖、拾”本义也和数目无关。“贰”指副职;“肆”是放肆的意思,如成语“肆无忌惮”;“捌”是指一种无齿的耙,农具;“玖”是指黑色的美玉;“拾”与现代汉语意义区别不大,是拾起、捡起的意思,如“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它们被作为大写数目字是在武则天时期。相传当时国库管理混乱,出现了很多贪赃枉法的官吏。武则天为了澄清吏治,防止他们随意涂改单据,就下令统一汉字大写数目字。于是十个小写数字的大写形式就被固定了下来。

武则天对于规范汉字大写数目字有重大贡献,但大写数目字被广泛作为记账方式是在明代。史载朱元璋时期,户部侍郎郭桓勾结其他中央、地方官员,大肆贪污国库钱粮,被查处后朱元璋先后颁布了多条惩治经济犯罪的禁令,其中就包括将记载钱粮的小写数字改成大写数目字。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6.“我”字最早的含义是什么?

“我”是第一人称的代词,指自己。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几个字之一。你是否知道,“我”最早指的是一种杀人的凶器呢?

“我”是会意字,从戈;甲骨文中的“我”字形如兵器。戈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兵器。戈者,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后来从“戈”中引申出“杀”的含义,因此《说文》中又云:“我,古杀字。”

“戈”还可代指战争,如干戈,“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可见“我”从单纯指兵器,再到“杀”、“战争”等义是经过一定的历史演变的。但何时开始指称自己的呢?“戈”在古代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武器,能够激发大家的斗志。戈兵属于国家的正规军,《礼记·檀弓下》有大丈夫当“持干戈以卫社稷”,因此武士常持戈以自恃。战争中持戈的军队称“戈方”,与其他兵种相区别,“戈”便有了“我们”的意思。

西周时期,“我”开始代指自我,正式成为第一人称代词。但古代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第二人称也用“汝”、“尔”,而不是“你”。“我”、你”这些现代交际经常使用的名词是伴随着元杂剧、明清小说以及近代白话文运动而逐步确立其地位的。

7.意见不同叫“相左”,而不叫“相右”,这是为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两只手协作,人类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写字;一只手握住零件,另一只手拧动螺丝。可以说,左手和右手是不分家的,离开任何一只都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左右手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我们也常使用它们的引申义。比如意见不同叫相左,那为什么不叫相右呢?

据有关学者考证:左右手虽然功能大致相同,但灵活性却有区别。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于用右手,右手的灵活性要远远超过左手。比如我们可以用右手写字、绘画、雕刻、刺绣,用左手就往往难以完成。所以在古人看来,右手具有“灵巧、帮助”的含义,而“左手”由于不具备“右手”的灵活性,往往给人笨拙、违逆的感觉。由此引申到人们的观点不同上,就产生了意见相左的说法。

如果有相右的说法,那也应该是表达意见的相同。当然,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有其自身特点,为什么没有产生相右的说法可能与我们已经有了大量表达意见一致的词汇有关。意见相左这个词语之所以产生,可能是为了委婉的表达不同意见。比如你与某人意见不和,在表达时使用“我与他意见相左”,而不用“相反、相悖”这类感情色彩浓烈的词语,可以有效降低对立和冲突,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你容人的雅量。

知识链接

左右与尊卑

古时君主是面南而坐,堂下臣子是面北而立。文官武将由尊至卑,依次排开。若官衔高的列于东面,则尊右,反之则尊左。中国各代礼仪不同,因而左右和尊卑的关系也不一样。

《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陈丞相世家》:“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周昌传》:“左迁”颜师古注:“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宋戴埴《鼠璞》:“汉以右为尊。谓贬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居高位为右职。”

总结起来:夏、商、周、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是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唐、宋、明时期以左为尊;汉、元、清以右为尊。

8.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叫“败东”或“败西”呢?

“败北”就是打败仗,也引申为做事不成功,竞争或竞选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

“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古时两军交战,若一方败退则以“背”对胜利的一方。所以“北”就有了失败的义项。《孙子·军事》:“佯北勿从。”这个“北”,也是“败”或“败逃”,意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意为“追杀败逃的敌军”。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和方位有关的词汇,很多均来自周易的卦爻辞,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仔细考察这些词源,对我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拿“败北”这个词语来讲,如果我们不知道“北”的古义是“背”或“相背”,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可以把“败北”改成“败东”或“败西”,还可能以为“败北”就是向北方逃跑的意思。

9.古人把家里有女叫做“安”,这是为什么呢?

“安”字上面宝盖头,本义为空间,后指“家”。所以“安”为“家中有女”,那么古人为何又如此造字呢,这又反映了古人什么样的观念呢?

“安”的意思是安静、安宁、祥和。为何“家中有女”方为“安”呢?原来在古代,女人一个人在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古代多是部落杂居,部落间经常发生械斗和暴力冲突,女子很容易成为掳掠的对象。在畜牧农耕发明后,女子一般不再出外采集,转而采桑养蚕,织布断锦,在家足不出户,负责相夫教子。这样就减少了抛头露面的机会,避免了很多外界来的伤害,即“女居家则安”。

《诗经·桃夭》中更是描绘了一个如桃花般美丽的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其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则反映了古人家无“女”不成的观念。在儒家伦理看来,也是先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而成家始于“婚”,婚姻的本质是家中有“女”,如果没有女主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因此家中有女方为“安”。

“安”经常与“宁”连在一起用,家中有丁方为宁,男女俱全,于是享福得安宁。这其实是古代农耕社会的真实写照。古代家庭产生后,男耕女织,缺一不可。男主外,女主内,有男在家,可以决定家中大小事宜,方得宁静;有女在家,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孩子,方得安适。而一个缺少女子的家庭,无论如何都是很悲哀的,难得“安”。一个家庭男女角色不可或缺,因此“安宁”二字也就很少分开,成了生活的常见词。

10.“缄”字本义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在书信落款处写上“××缄”呢?

写信的朋友在寄信人地址栏内经常能看到“××缄”的字样。“缄”的本义是什么,我们常说的“缄口不语”、保持“缄默”和这里的“××缄”有联系吗?

缄,《尔雅》释义为“索也”。本义是指捆箱子用的绳子,如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注解为“缄,束箧也。”《汉书·外戚传》中“使客子解箧缄未已”中的“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

“××缄”最初的含义就是“××捆信”。古代在没有发明纸信封之前,使用过相当长时间的“双鲤鱼”和简牍信封。汉以前,主要用“双鲤鱼”信封。这种信封由两块鲤鱼形木板制成,中间夹着信纸,外面又有绳索捆束。如“呼儿烹鲤鱼”,即解绳开函,“中有尺素书”即开函看到用素帛写的书信。汉代信封以简牍(竹或木片)做成,用绳索捆绑后,在绳结处加上封泥。

汉以后,纸张开始普及,纸质信封出现。寄信人“××缄”的习惯仍然保留。直到今天,我们写信还经常用上“××缄”的字样,意思是“××封信”。“缄口不语”的“缄”字含义也来自这里,意思是保持沉默,不说话。

11.“天字第一号”的说法来自何处,作何解释?

中国古代有“三、百、千”的说法。“三”是指《三字经》,“百”指《百家姓》,“千”就是这里的《千字文》。虽然数字排在“三”、“百”之后,但在这三部经典中,《千字文》却是成书最早的。相传为南朝梁武帝时散骑侍郎、给事中周行嗣所作。

据说梁武帝萧衍为教诸王书法,叫殷铁石从王羲之作品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交给周行嗣命其编缀成有内容的韵文。周用了一夜将其编完,累得是须发皆白。不过好歹交了差,还得到了不少赏赐。

《千字文》共一千字,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句作为开头。“天字第一号”的“天”字就来自这里,意为《千字文》的第一个字。“天字第一号”意为第一或第一类中最好的,喻指最高、最大或最强的。

现在我们也经常使用“天字第一号”的说法。比如“天字一号商标”、“天字一号店”、“天字一号药铺”等。总之,我们的文化和社会习惯深受传统的影响。

知识链接

《千字文》

《千字文》相传为梁朝武帝时散骑侍郎、给事中周行嗣所作。全文二百五十句,每句四字,共一千字,故称“千字文”。

《千字文》通篇用韵,琅琅上口,用韵数目是七个。其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下面依据清朝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大致介绍。

汪啸尹纂辑、孙谦益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其分为四个部分,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开天辟地开始,天地万物的演化以及人和时代的变迁。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分,教导人们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和修身立命之法。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问题。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讲述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称羡那些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最后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作为全文的结束。

12.古代汉语里没有“她”字,这个字从何而来,是谁造的?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指称女性。但在古汉语中是没有“她”字的,我们表达第三人称使用“之”或“他”。“他”在宋元的话本、戏曲中可以泛指第三称的一切事物,包括男人、女人以及其他无生命的东西。

“她”的产生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其创造者是刘半农。当时普遍提倡白话文,大量引进了西方现代文化。但在翻译欧美文学作品时,汉语第三人称不能区分性别,造成了很大的混淆和不方便。

鲁迅先生曾尝试过使用“伊”来代指女性,但“伊”来自古汉语和南方方言(本义并非专指女性)。使用起来一不切实际,二不方便,很难推广。刘半农在其1917年翻译的英国戏剧《琴魂》中,试用了自己创造的新字“她”,引来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舆论争论十分激烈。随后,刘半农撰写学术论文《“她”字问题》,并将文章寄回上海发表。他的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更是脍炙人口,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她”的思念。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汉语中第三人称男女表达混乱的现象,丰富发展了汉语言文字。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了一次大仗”。

13.“时髦”一词是今人所造,还是古已有之?这里的“髦”应作何解释?

“赶时髦”现在是个很流行的词语,意即追求某种流行趋势和时尚元素。据说这个词和“粉丝”(fans)、“咖啡”(coffee)一样是个外来词汇,是英文“smart”的缩写。“smart”的本义为“精致,聪明”,音译过来就是“时髦”的意思,但真是如此吗?

其实“时髦”在中国产生的非常早。“髦”是个会意字,从髟,从毛。髟,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为毛发中的长毫。据《说文解字》中解释:“髦,发也。”《山海经·南山经》:“如狸而有髦。”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髦,发中毫者也。”可见“髦”既可以指动物皮毛,也可指人的头发。《礼记·曲礼》中“乘髦马”意为骑一种浑身长毛的马。“髦”还通“牦”,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的“牦牛”最初可能为“髦牛”,如《史记·西南夷列传》:“取其髦牛,以此巴蜀殷富。”“髦”还可以指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如《诗经·风·柏舟》注:“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

“髦”不知何时产生“俊杰”之义。中国古代有“凤毛”之说,比喻不可多得的人才,关羽被称作“美髯公”,可见胡须和头发在古代是审美的一种要素。“髦”既为长发,由是有“美”意,进而比喻才俊或杰出之士。这种表达出现得很早,《诗经》中就有记载。另如《尔雅》:“髦,俊也。”《诗·大雅·思齐》:“誉髦斯士”。《诗·小雅·甫田》:“我髦士。”《仪礼·士冠礼》:“髦士攸宜。”

可见“髦”在古代就有时尚和审美的要素在里面。现在说的“时髦”是指一种非理智的与过于流行的行为模式流传现象。它的发起者多为社会名流,主要表达一种自我的宣扬和个性,模仿和暗示性强烈。

14.“豕”字的本义是“猪”,为什么宝盖头下有头“猪”才叫“家”?

“家”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字眼,很多人一生漂泊在外,但到了最后都还是要“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家乡”、“家国”这些词语曾经牵动着多少游子和古今仁人志士的心。据《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可见“家”至少由夫妇二人构成。我们常说的“成家”其实就是指结婚,一男一女相互结合的过程。

“家”从偏旁和部首角度分析,为宝盖头下有头猪。那为什么“宝盖头下有头猪”就是家了呢?宝盖头,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定的空间。比如“宇宙”一词,“宇”表示四面八方的空间,“宙”表示古往今来的时间,二者都是宝盖头,前者表示空间“于”此,后者表示“空间”的来由。后来原始居民发明了房子后,宝盖头就常用指屋顶或者房屋。“宝盖头下有只猪”的含义就是房子里养了一头猪。

远古时代,人们茹毛饮血,后来才懂得了养殖动物。最初被圈养的动物就包括“猪”。“家”一词可能来自那个时代。人们把猪养在屋里,有了一定的生活来源,就成为一个“家”了。在那个时代,人们没有别的收入,猪就是财富的象征。也就是说,仅仅结婚是不够的,夫妻还有一定的财富和收入来源,这才是一个和美幸福之“家”。

如《尚书·皋陶谟》:“夙夜浚明有家。”《诗经·桃夭》注:“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这里很好地区别了我们现在常连在一起使用的“家室”,“室”比“家”的概念外延小,仅指夫妻所居之处。现代问人有没有“家室”,本义是“你家里有没有室?”(意为夫妻起居之所,其实是委婉的问你有没有妻子。)

屋内中有“猪”方为“家”,家中有妻方为“成家”,家中有“子女”方为“安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造字的巧妙和其背后蕴藏的文化观念。中国历来重视家庭伦理,士大夫的职责也是先“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知识链接

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最初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后来人们懂得了驯养动物的方法来提供食物需求和帮助劳作,这是中国最早的畜牧业。最早被驯养的动物据说是“六畜”:猪、牛、马、羊、鸡、狗。

在中国古代,牛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农耕的需要,与西方大量采用马耕的方式不同。马主要用来运输货物和作为战争的工具,养马在历代都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猪和羊除了提供肉食外,主要作用还在于积肥。在化肥产生前,传统有机肥料对于农耕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鸡除了提供肉和蛋外,主要作用是司晨,因为农耕社会一般都是“日出而做,日没而息。”狗最初的作用是帮助狩猎,后来驯养家畜出现后,作用变为“看家”。这些驯养家畜的出现,对于早期人类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15.为什么把礼让别人称为“退避三舍”,“三舍”到底有多远?

“退避三舍”现多指退让和回避,缓和冲突。舍是古代行军路程的单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表示尊敬和谦让。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以与君周旋。’”

这个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关。晋文公就是公子重耳。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晋国,在外流亡19年。这段对话发生在重耳流亡楚国期间。据说重耳到了楚国,楚王热情接待了他,并对他说:“公子你如果回到晋国,会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美女和丝帛这些东西你都有,羽毛和齿革楚国也都盛产,晋国有的楚国都有,你叫我如何报答你呢?”楚王就说:“话虽如此,总要报答我一下吧!”重耳说:“如果托你的福,我能返回晋国。如果将来有一天,晋和楚发生战争,我当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示尊敬。如果还是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就左手拿鞭子和弓箭,右手带着盛着弓箭的袋子,来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并当上国君。他励精图治,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交战。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现在多用“退避三舍”来表达暂时回避和缓和矛盾,不与人正面交锋或起冲突。

16.我们把购物叫买“东西”,为什么不叫买“南北”呢?

“东西”是物品的代称。我们上街购物叫买“东西”。既然方位名词“东西”可以指代所购之物,那么“南北”为什么不可以呢?

一说认为,购物称“买东西”源于中国古老的周易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东西为金木,具有有形实体和价值;南北为水火,为虚。中国古代购买物品所用之器皿多为“竹木”编制而成,遇水则漏,遇火则焚。因此,上街购物称买“东西”,而不称买“南北”。

另一说认为,“买东西”一词来自中国唐代集市贸易的“东西二市”。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都城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由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构成。其中手工业、商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东西两面。由于购物往往需要既跑东市,又看西市,这样东来西去,来回折返,久而久之,“买东西”就成了购物的代名词了。

这两种说法均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布局。南北多为通渠,“天子坐北而朝南”;东西为实体,故城市商圈多分布于东西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东西”二市,于是“买东西”也就成了购物的代名词。

17.“铜臭”是指铜锈而发臭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铜臭”意为铜钱的臭(气)味,用来讽刺唯利是图的人。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把“臭”注音为“xiù”,但我们通常读“chòu”。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崔列传第四十二》:“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

东汉桓帝、灵帝时,纲纪败坏,官职可以公开买卖。崔烈已为朝廷重臣,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腐败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后来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

关于“铜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铜钱的臭气。“臭”若读“xiù”则作“气味”解,如《诗经·文王》:“无声无臭”,《孟子》中有“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聊斋志异·席方平》中二郎的判语:“羊某:富而不仁,狡而多诈。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余腥犹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宜籍羊氏之家,以尝席生之孝。”这里的“臭”指臭气、恶气应无疑问。

当然以上只是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个词。

18.人们往往把“捉刀”与“代笔”连用,它的原义是代人作文吗?

“捉刀”常与“代笔”连用。中国古代的文字最初是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后来发明简牍后,人们用毛笔在上面写字,如果发现错误需要更正就用刀子削去,再重新写。所以“刀”和“笔”关系密切。

“捉刀”一词来自于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容止》,其文字如下:“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魏武帝曹操像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曹操是个反面人物。实际上,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北方,使混乱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对于结束东汉末年的战乱功不可没。同时,曹操在文学上也卓有建树。

这段话意思是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适逢匈奴使臣来朝见。曹操认为自己长相不够威严,难以达到震慑之目的。于是便命长相俊朗、气宇非凡的崔琰代替自己坐在床上,而自己扮成侍卫提刀立于床边。参拜结束后,魏王命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对魏王印象如何啊?”匈奴使臣答曰:“魏王俊美,丰采高雅,但是,床边捉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曹操听后,怕使者泄漏了真相,于是便派人杀了这个使者。

这个典故中,“捉刀人”是请别人代替自己的人,与现在词义并不一致。至于后来人们用“捉刀”来比喻代替他人做文章,大概是词语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转义现象。所以,我们常说的“捉刀代笔”,意为替别人撰写文章。此外,替他人代写公文和状词的人旧时被称为“刀笔吏”,也足可见“捉刀”和“代笔”的密切关联性。

知识链接

刀笔吏

中国古代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如讼师或幕僚。“刀笔”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书写习惯有关。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后用刀刮去重写。所以一般读书人及政客经常随身带着刀和笔,因刀笔并用,所以古代文职官员也被称为“刀笔吏”。

“刀笔吏”还有一层含义:用笔如刀。比喻能够运用文字改变案件,妙笔生花。中国古代有很多通过“刀笔”打赢了官司的事例。

19.人们把连带之爱称为“爱屋及乌”,为什么要及“乌”而不是其他东西?

“爱屋及乌”从字面上理解是爱人之屋连带喜欢上人家屋顶上的乌鸦,引申为由于喜欢某人或物,连带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乌鸦在中国古代多有不祥的意味,如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的句子。由喜欢一个人,进而连带有一定不祥意味的乌鸦也喜欢,足见爱之深,情之切;有过分宠爱的含义。

这个成语与“武王伐纣”有关。话说周武王在牧野击败商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武王率领大军进入朝歌。面对大量商朝的旧吏和士众,武王问计于太公:“对殷商旧臣怎么处理?”太公回答:“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意思是爱一个人,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一起爱;讨厌一个人,连同他的下属也一起讨厌。

但召公并不同意姜子牙的做法,他认为有罪的固然该杀,无罪的不如留下。但武王并不赞成留下商纣面前的这帮谗臣小人。这时周公说话了:“依臣之见,不如让他们回家耕地,这样既可以显出大王的宽大,又可以避免他们再滋生事端。”武王觉得这个主意好,就按周公说的做了,果然,天下很快安定下来,商人也没有发生大的暴乱。

于是,“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也便流传开来。后人多喜欢用这个典故,如唐代诗人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陈师道《简李伯益》:“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

20.为什么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叫“雷同”,而不是“风同”或“雨同”?

很多人喜欢看电视剧。在字幕部分经常看到:“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意思是说如果存在与社会生活中事件相同的地方,那也只是巧合。这么做可以解决很多版权或侵权的问题,类似于一个公告或申明。

“雷同”一词究竟何来,为何不称“风同”或“雨同”呢?这里有个缘故:雷在古代易经中为震卦。震卦是万物生长或茂盛的开始。春雷过后,万物与之相和,得阳光雨露而繁盛。雷常与电相伴而生,所谓“电闪雷鸣”;雷也常与回声相联系,如雷声过后,山川、溪谷皆有回声。看起来就像是在附和“雷公”一样。

“雷同”有附和的意思,多指旧时文人没有自己观点,而附会古人的见解。如《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因此“雷同”一词的来历应取“雷声过后,万物与之相应”的意象。虽万物与之相和,譬如空谷回声,终究不同于雷声,虽形似而不神似。说“雷同”,有时也包含谦虚的意思。风雨虽然也是自然现象,但终没有“雷声”发出,万物与之相应的现象。所以,我们看到的也只有“雷同”,而无“风同”或“雨同”了。这也说明:任何语言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客观依据,而不是完全来自我们的主观臆造。

21.古人常尊称对方为“足下”,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足下”一词在古代为对对方的敬称。不但用于平辈人之间,亦用于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害怕损害了先王的英明形象,对您的仁义声名不利,所以逃到赵国。

关于“足下”的来历,有个令人叹惋的故事。据《异苑》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助其子奚齐继承王位,逼死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为避祸害出走。在流亡期间,很多跟随的人逐渐离去,只有介子推和其他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还一直追随。一日,重耳染上风寒,想要喝一碗肉汤,但是无钱购买。于是,介子推就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下。

重耳执掌政权后,要先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子推一言不发,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来。失望之余,介子推带着母亲归隐山林。有人替他打抱不平,晋文公终于想起他的恩惠,便几次派人去请,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无论如何也不肯下山接受封赏。

晋文公只好自己去请,但介子推事先带着母亲躲入绵山内。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还是没有找到。这时,有人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还是没出来。火熄灭后,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烧死了。晋文公痛不欲生,趴在柳树上哭了半天。临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当想起介子推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望着它叹道:“悲夫,足下!”

“足下”虽然和脚有关系,但却并非指将他人踩在脚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念友谊之意,表达对于朋友的一种尊敬。

知识链接

膝下和手下

除了“足下”,中国古代还有“膝下”和“手下”这类称谓,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膝下无子”、“膝下承欢”、“男儿膝下有黄金”等皆有典故可查。

“膝下”,子女年幼时依偎于父母膝下,故膝下表示幼年。如《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郑玄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三十五年了。

“手下”意指“领导下,管辖下;下属,部下”。语出《三国志·吴志·甘宁传》:“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余人食。”《宋书·柳元景传》:“道生率手下骁锐纵兵射之,锋刃既交,虏又奔散。”

22.何谓“下榻”,这个词有什么说道?有没有“上榻”一说呢?

“榻”在古代是床的一种,矮而狭长,可以自由移动或悬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的说法。所谓“下榻”本义是指放下榻准备睡觉。王勃《滕王阁序》赞美洪州人才辈出,云:“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里徐孺又名徐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徐孺家贫,但从不喜结交权贵。由于德才兼备多次被征辟,但徐稚都婉言谢绝,被当地一些人誉为“南州高士”。

“徐孺下陈蕃之榻”讲述的是陈蕃向徐孺请教的故事。据《后汉书·徐传》记载:“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汉书·陈王列传》也有类似记载:“郡守招莫肯至,唯陈蕃能致焉。学而不名,特设一榻,去则县之。”这里的“县”同“悬”,“下榻”的本义就是徐稚来了后,放下“榻”来供其住宿。后来就用这个典故表示虚心求教,尊重客人,“下榻”也逐渐成了客舍的雅称。

徐稚之榻平时是被悬起来的,只有睡觉时才放下来,故为“下榻”。“榻”虽然有床的含义,但不像我们说“上床”那样可以说“上榻”。床一般固定,比人身体位置略高,故为“上床”睡觉;榻则不一样,狭长而矮,还容易移动,所以只能“下”而不能“上”,再加上当年陈蕃还把它挂得很高,所以只能是“下榻”了,现在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说法。

23.表示马背上的古代词语“马上”,是怎么演变成表示“立刻”的现代词语的呢?

马上有“立刻”的意思。那么,为什么“马上”可以表达“立刻”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别的意义吗?

“马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骑在马上。中国古代打仗的将军多骑马,在马上进行比武或弓矢对射,因此有征战武功的含义。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段话是说陆生经常在高帝面前讲《诗经》和《尚书》这两部儒家经典,高帝不高兴,就说:“都是马上得天下,没听说读书可以办到的。”陆生反应也快,随即回答道:“可以马上得天下,但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这里“马上”就是“武治”的含义。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明兴,高帝创自马上,亦复优礼儒硕。”这里是说高帝的天下都是马上打下来的,但同时也很重视儒家的治国作用。

“马上”第二个含义是指在朝为官。古时官员有骑马或坐轿上任的习惯,在“马上”意味着在职。如《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既而一想,我亦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小虽小,到底还在马上,不比他失势之人,我又何必怕他?”从维熙《远去的白帆》:“寇安老头当时还在马上,他把这对情侣饲养在龙眼葡萄棚架之下。”

至于“马上”表示“立刻”的含义就比较有争论了。有说来自古代的一员武将,当时正在烽火前线,忽然收到皇帝病危的消息,于是一直骑着马就奔着京城去了。这里“马上”强调事情的紧急,来不及下马。有人说这与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有关,据说他有一次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后人就称“马上就来”表示变起于仓促之间,极言时间短。不过也有人认为马在古代可以说是最快速的交通工具了,在“马上”意味着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有可以“立刻”出发的含义。

至于准确的来历,现在已不可考,但历代习惯用法中颇多“立刻”之意,现在更为白话文常用。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爷,有的就马上说了罢!”老舍《黑白李》:“老四,也不催我,显然他说的是长久之计,不是马上要干什么。”

24.“目不识丁”出自何处,这个词是说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吗?

“目不识丁”,比喻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典故出于《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朝的张弘靖曾长期担任幽州节度使。此人刚愎自用,手下官员更是飞扬跋扈、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有两个亲信,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这两个人每晚都吃喝到深夜,还要大队士兵护送他们回府。一路上灯笼火把,鼓响锣鸣,全城鸡犬不宁。他俩还经常打骂百姓、士兵作乐。一次酒醉后,两人无故谩骂兵士道:“如今天下太平,你们这些当兵的会拉两石的弓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众兵士闻听此语,无不愤慨,不满情绪开始迅速蔓延。后来,张弘靖贪污朝廷犒赏将士钱款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于是群情激愤。怒不可遏的兵士逮捕了张弘靖,并把他关押起来。恶贯满盈的韦雍和张宗厚则成了刀下鬼。

后来,人们就用“目不识丁”来比喻人大字不识,文盲。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但即使目不识丁的文盲,由我看来,其实也并不如读书人所推想的那么愚蠢。”巴金《家》:“如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弟,你难道也不反抗?”

25.话语是不能吃的,“食言”这个词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食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吃了话语。显然话语是不能吃的,那为什么我们经常用“食言”这个词语呢?与之类似的表达还如“吞进肚子里的话吐出来”。话真能吞吗,又怎么吐出来?

其实这些都是形象的表达。“食言”表示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不讲信用。自己说了的话经常不算,故谓“食言”,与“吞”、“吐”话语的表达相仿。它来自于“食言而肥”这个典故,与春秋时一个叫孟武伯的大臣有关。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段话:“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鲁哀公出访越国回来,季康子和孟武伯到五梧这个地方迎接。君臣在一起宴饮,孟武伯很讨厌受哀公宠爱的郭重,就借敬酒的机会说:“你怎么这么肥啊?”季康子名肥,听了这话很不高兴,就说:“要罚这头猪(指孟武伯)喝酒!鲁国紧挨着仇人,臣下因此不能跟随君王,才避免远行。郭重跟着君王奔波辛苦,孟武伯却说长得肥胖。”哀公就势指桑骂槐,说:“这个人吃自己的话多了,能不肥胖吗?”

这是君臣交恶的一个典型例子。孟武伯这个人向来言而无信,经常说话不算话,鲁哀公很讨厌他。所以借此机会,对他大加讽刺,搞得孟武伯面红耳赤。当然,鲁哀公也因此得罪了孟武伯,孟武伯后来给哀公制造了不少麻烦。

后来就用这个词语表示人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

26.什么是“逐鹿中原”,为何把争夺政权叫“逐鹿”?

“逐鹿中原”常用来比喻争夺天下。鹿,指狩猎的对象;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一带,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可泛指中国。在中原大地展开狩猎,争夺猎物,引申为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楚汉之争时期,韩信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齐王。这时,齐国有个叫蒯通的辩士,认为天下的胜负将取决于韩信,于是假托看相之名,前去游说韩信。他向韩信分析了得失利弊,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却执意不肯。

西汉建立后,刘邦担心韩信谋反,就夺去他的兵权,将其软禁起来。吕后在丞相萧何的策划下,把韩信骗进未央宫给杀了。韩信临刑前悲愤地说:“我悔不用蒯通之计,以致今日死于妇人之手!”刘邦听后,立即下令捉拿蒯通。没想到蒯通理直气壮地对刘邦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时,山东六国大乱,一时诸侯并起。这种情形犹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结果是本领高强、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这只鹿。我那时候只知道韩信,并不了解陛下,况且想夺取天下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你想把他们都杀光吗?”刘邦听后,无言以对,就放了蒯通。

那为什么把秦朝的的统治土崩瓦解喻为“秦失其鹿”,而不是别的其他什么动物呢?

这可能与当时的狩猎活动有关。中国古代王公贵族打猎,鹿是最常见的捕杀对象,象征着一定的利益得失。后用来代表政权或国家,逐鹿也就成了争夺天下。

知识链接

鹿死谁手

“鹿死谁手”原意为不知政权会落到谁的手里,这里的“鹿”比喻政权。现在这句话也指竞争或比赛不知道谁会最终取得胜利。

出自《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鞭而争先耳;若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他有一次接见高丽的使臣,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个皇帝?”徐光道说:“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石勒就笑着说:“我如果碰到刘邦,只能做他的部下,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如碰到刘秀,就说不定谁能夺得天下了。”

27.为什么把榜样人物称为“楷模”呢?

“楷模”就是榜样。我们一般把人的模范行为、榜样作用、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楷模”。这个词由来已久,如《后汉书·卢植传》:“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卢植,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声如洪钟、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少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后汉书》上那段话是曹操赞美卢植的,说他为儒学大家,士人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楷模”一词虽与卢植有一定关联,但最初却是指的两种树。楷树俗名黄莲树,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又易于雕刻,不腐不折且木纹清晰可见。相传在孔子墓前,生长着一株楷树,为子贡所植。此树树干挺拔,枝繁叶茂,长势端庄,巍然兀立,正气浩然,为诸树之榜样。但后来被雷电击毁,今仅存“楷碑”和“楷亭”。模树:其叶随时令而变,春天青翠碧绿,夏时赤红似血,秋日洁白如玉,冬则乌黑如墨。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相传,在周公墓旁,生长着一棵这样的树木。据明朝叶盛《水东日记》载:“吴正道,东隅人,明六书,许慎《说文解字》不足者补之,临川吴文正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这里的模树颇为神奇,颜色可随季节而变,而不像其他树木春绿秋枯,有“不落世俗”之义。

周公和孔子都是后世儒家推崇的圣人。于是,人们便于用生长在他们墓旁的树木来比喻他们正直高尚的人格。因此,才有了“楷模”的说法。因为这两种树是其他树的榜样,后来借物喻人,“楷模”就成了我们生活中那些值得敬的人或事了。

知识链接

模范

模范现多指值得仿效的人物或事迹,但在古代“模”和“范”均是铸造青铜器的主要工具。今天我们看到的司母戊鼎高大精美,反映出青铜器铸造的很高水平,但铸造过程却极为复杂,需要大量的“模”和“范”才能完成。

制造一件青铜器,包括塑模、翻范、烘烤、浇铸等若干工序。“模”是用泥制成的实心模具,“范”在“模”上贴泥,经翻制而成。一件复杂的青铜器往往需要很多块“范”,否则难以起“范”使其从“模”上脱落。山西侯马出土的大型编钟铸范共有九十多块,非常精巧,这说明当时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纯熟的水平。由于“模”和“范”都反映了“规制、标准”的含义,后来被引申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人的行为或事迹符合标准,便是“模范”的一种表现。

28.“规矩”是什么,为什么行事要守“规矩”?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法度,就很难办成事情。告诉人们要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度,才能保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法律中,经常使用“规矩”这个词汇,即强调法律规定的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和一般规则,任何人都不应该触犯它。

“规矩”现在是一个词,以前是分开的,指木匠用的两种工具。规,就是圆规,用来画圆;距,又叫曲尺或直尺,呈直角,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等必备的工具。没有了“规”和“矩”这两样工具,自然画不了方圆,木工师傅也就难以完成家具的制作了。

当然,“规矩”一词的含义远不是木匠工具那么简单。近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出土了一张《伏羲女娲图》。这幅绘于汉代的图画中,伏羲为男身,女娲为女身,两人侧身相对,各举一手。伏羲举手执矩,女娲举手执规,另一手则抱住对方的腰,下半身作蛇形交绕。他们高举着规和矩,意味着作为中华人文始祖,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后人确定了行为准则,并初步对人类社会的秩序作出了规范。规和矩,标志着人类社会建立了不同于动物世界的活动法则。

故而,“规矩”就是指规则和法度。“守规矩”就是告诉人们不要乱来,要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但后来词义有所变化,如“循规蹈矩”、“规行矩步”等都是表示拘泥于旧的原则或规则,没有创新,含有一定的贬义。

29.为什么把焦灼的心情称为“五内俱焚”,“五内”是指什么呢?

“五内俱焚”常用来比喻异常焦急的心情。“五内”指的是五脏。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内俱焚”是指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比喻异常焦急的情势。这句话出自东汉末年蔡文姬所著的《悲愤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意思是见到这种情景,五脏仿佛都崩碎了,恍恍惚惚生出很多妄念来。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才女和文学家。其父蔡邕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父亲的影响下,蔡文姬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当时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匈奴,并嫁于左贤王为妻,饱尝了异乡生活的悲苦。曹操统一北方后,感念恩师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将蔡文姬赎回。

蔡文姬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她的文章却得以流传。如《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董卓作乱,百姓流离失所,自己被掳和想念亲人的情感。其中的“见此崩五内”之句,被后人提炼为成语“五内俱焚”。

至于如何由“崩”而“焚”,可能与传统中医有关系。我们常说“上火”、“肝火过旺”都是表达一种内热的症候,与人心情焦躁不安非常相似,而五内俱“崩”似乎有点夸张了。

30.人们用“掷地有声”来形容文词铿锵,难道“文字”扔在地上还能发出声音?

“掷地有声”这个词语是形容文章写得优美,铿锵有力,而不是说东西摔到地上,清脆有声。

“掷地有声”出自《镜花缘》八十一回:“不但独出新裁,脱了旧套;并且斩钉截铁,字字雪亮,此等灯谜,可谓掷地有声了。”形容灯谜出的精巧、字字珠玑。有关这个成语的典故却不是来自这里,它与晋朝一个叫孙绰的人有关,原作“掷地金声。”

据《晋书·孙绰传》记载:孙绰少有才名,擅长写文章。他曾在浙江会稽一带住了十多年,足迹遍及浙江的山山水水。在游览天台山后,写成一篇《游天台山赋》,描写了天台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他本人自我感觉非常满意,拿给朋友范启观阅,并夸口道:“你就是把它仍在地上,也能发出钟磬那么响亮的声音来!”果然范启看后赞不绝口,非常欣赏。

原句为:“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金石指古代的钟磬一类的乐器。“掷地金声”比喻文章笔力遒劲,厚重稳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语“掷地有声”便由此演变而来,通常用来赞美别人的文章。如果望文生义,单从字面理解,以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掷地有声”,那就大错特错了。

31.为什么把男女风流之事叫“绯闻”,这个词是如何产生的?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某明星又闹“绯闻”了,于是炒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绯”读“fēi”,一声,而不是我们通常读的三声。“绯闻”又称“桃色新闻”,指有关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的新闻。

“绯”在古代汉语中是“红色”的含义。如《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韩愈《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中国古代有“绯衣”的说法,指红色的衣服。绯也来形容桃花,如“绯桃”,意为红色的桃(花)。可见“绯闻”被称为“桃色新闻”主要因为二者在颜色上的一致性。

桃或桃花在中国古代有特殊的意义。桃花盛开于四五月间,正是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各种动物开始忙着求偶,准备繁衍后代。春天的“春”在古代诗歌中本来就有情色的含义,如“春宵苦短”、“卖春”。旧时妓院也多以“春×楼”命名。所以,“春”本有情色之意象,“桃花”就是这种意象的指代。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皆含有男女之事的意思。

旧时封建礼教甚严,“桃色新闻”也多用于描述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所谓人言可畏,也有很多因此而自杀的事例。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绯闻”更多用来描述男女的暧昧关系。

3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色”真的是从“蓝色”中提炼出来的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后代超过前代,弟子超过老师。青,靛青,一种有机染料,又称“靛蓝”。蓝,蓝草,一种野生植物。靛青是蓝草的制成品,但颜色呈深蓝,比蓝草的颜色要深。靛青印染是中国传统的染色技术,在古代社会有很广泛的应用。

这个典故和类似的表达很早就有了。原始出处应是《荀子·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劝学篇》语言优美,设喻巧妙,成为后世劝人上进的经典作品。首句便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青是蓝中来的,但却比蓝的颜色更深;冰由水结成,但却比水要寒冷。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经常反省自己,才能不犯糊涂,行为上没什么过错。

可见,荀子这里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主要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至于表达“后来居上”的含义可能是词义的演变。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孔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这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就有弟子水平超过老师的意思。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为不耻下问是敏而好学的表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弟子水平超过老师应该是老师感到体面和光荣的事情。谁的学识见长,谁就是老师,可以反过来请教。

33.“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这个词语源于何处?

“纸老虎”,顾名思义,纸做的老虎,样子虽然吓人,但却是纸糊的。比喻外强中干的人,与“庞然大物”含义同。有人说“纸老虎”一词是李鸿章发明的。在其写给曾国藩孙女婿吴永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但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因在明代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就有纸老虎的踪迹了。武大捉奸,西门庆慌作一团,潘金莲不禁大怒道:“见个纸虎,也吓一交!”当然,施耐庵也未必是“纸老虎”一词的发明人,他可能只是引用民间口语。具体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有的,已很难考证。

“纸老虎”一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则来自于毛主席那句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英文译为“paper-tiger”,关于这个译法,也是毛泽东决定的。1946年8月6日下午,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接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当谈到“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和中国内战时,毛主席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当时《解放日报》的总编辑余光生同志担任这次谈话的英文翻译,会后他向报社同志介绍了见面情况,并提到“纸老虎”。由于英文习惯表达中没有这个组合词,余打算用英文中的“稻草人”代替。但毛主席看了后说:“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

于是,这个词就伴随着那篇英文稿的发表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34.什么是“下马威”,是指一下马就耍威风吗?

“下马威”仅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一下马就耍威风,但实际含义并非如此。它是指一上来或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风,比如给予颜色或教训,击败对手等。

这个词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叙传》中“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之句。相传班固的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时局混乱,而自请担任该地太守。定襄豪门大户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这里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意思,而是指官员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说法。“下车”和“下马”意义相近,再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单明白,便广为流传。

下马威在古时指新官上任,借故严厉处罚下属,以显示自己威风。后来随着词义的发展和变化,也用来表达一开始或开头便给对方以颜色看,借以打击对方的气势。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在各种体育赛事中,我们经常听到“下马威”的说法。意思是在双方的较量过程中,一方刚上来就给对方一个很大的挫折或失败,使其信心受挫。但下马威不等于比赛的胜利,只是强调一件事情开始的阶段性成果。

35.最早“信口雌黄”的是谁,“雌黄”又是什么东西?

我们经常说人说话不顾事实,随口乱讲叫“信口雌黄”。与之意义相近的词如“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信口,随口;雌黄,古代的一种颜料,又名鸡冠石,黄色矿物。化学名称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呈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有珍珠光泽。古代通常用黄纸写字,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改。也就是说,雌黄是古代的“涂改液”。

“信口雌黄”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叫王衍的人。出自晋代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说的是晋代有个清谈家王衍,他在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处理公务,一天到晚和人没玩完了地闲聊。他对老子和庄子的玄学很感兴趣,经常手持拂尘(道士用具)侃侃而谈,但却漏洞百出。有人提出质疑时,他就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就说他是“口中雌黄”。

至于“口中雌黄”如何转变为“信口雌黄”的,可能与“信口开河”有联系。信口,随口;更能表现“雌黄”的程度,也更生动些。由于“雌黄”常与“更改”的含义相联系,所以唐代《颜氏家训》中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现在“信口雌黄”更多用来描述有意的歪曲事实,隐瞒真相,语气较重。如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36.“生吞活剥”来自何处,它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生吞活剥”从字面上理解着实有点恐怖,甚至带点血腥味。但其本义却是指生搬硬套别人诗文的词句,语出自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据说唐朝初年,有个叫张怀庆的人曾担任枣强的县令。他喜欢抄袭当时的一些著名文人的作品。当朝大臣李义府曾作了一首五言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看到后,就在每句首加上两字,变成了一首七绝:“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诗后,无不哗然大笑。有人嘲笑他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王、郭都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唐高宗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这里讽刺张怀庆只会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后来引申为只会机械地照搬他人的理论、经验或方法,而不懂得变通和运用。如丁玲《杜晚香·妈妈回来了》:“她还不懂的,就把听来的,生吞活剥地逐条念一遍。”

当然“生吞活剥”最初的含义可能指饮食习惯。我们的远古祖先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没有火种可以煮熟食。对于狩猎所得的动物只能生吃,一块块剥下毛皮或肉来。后来的“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的意味大概与此有关。

37.“座右铭”与座位有关吗,它非得放到座位右边吗?

“座右铭”指为人处世所尊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话,也可以是一句诗、格言或谚语。座右铭的作用是激励和约束自己。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东汉的崔瑗喜欢意气用事。他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替哥哥报仇后,四处逃命。等到朝廷特赦的时候才得以重回家乡。为此,他做了一篇铭文,告诫自己行事不可鲁莽。由于放在座位的右边,所以就叫“座右铭”。

关于铭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称颂功德的文字。如中国古代的“金铭”、“墓志铭”等。二是自警的文字,如“座右铭”。但最初的“铭”却是一种盛酒的器皿。

相传春秋时期,齐人为纪念齐桓公修了一座庙宇。里面摆放着一种装酒的器皿,叫欹器。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前往拜庙,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着;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是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告诫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物铭”,与欹器有关。

现在的“座右铭”通常指我们最信奉的格言或警句,很多是名人名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座右铭,以之鞭策自己不断去取得新的进步。

38.“雕虫小技”是一种什么技能,真的微不足道吗?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虫:虫书体,古代的一种字体。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雕虫小技”从字面上理解是“雕刻虫书体这种技能”,含微不足道的意思。这个成语是从“雕虫篆刻”中演化而来的。这里的“篆刻”是指在木板上刻写篆书体的字,“雕虫”与上面含义同。由于这两种技能在当时非常普通,因此引申为微不足道的技巧。

在西汉扬雄的所著《法言·吾子》中有下面一段话:“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表达了扬雄对于当时浮夸而言之无物的“赋”这种文体的看法,认为其不过是“雕虫篆刻”的微末技巧。

有人说扬雄本来是西汉的辞赋大师,为何自己贬低起“赋”这种文体来了。这可能与扬雄入朝为官后心态的变化有关系。在《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这句话中可以得到印证。

“雕虫篆刻”表达可能过于文言,后人就用“雕虫小技”加以替代。当时主要为了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文风,曰“赋”为雕虫小技。现在则泛指一切微不足道、不入流的技能或技巧。

知识链接

大篆

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在汉字的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通常我们说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大篆中有“石鼓文”,现存的300多字收藏于故宫。

秦统一六国后,宰相李斯对大篆加以改革去繁就简,改为小篆。秦始皇颁令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当时全国通行的字体。

39.最早给汉字注音是什么时候,此事与外国人有关吗?

汉字注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最初的音节整体描述,到声韵二分的反切注音,到音节中切分声调的纽四声法注音,再到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每一步都是当时学术背景和历史的反映,都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结果。

中国最早给汉字注音的是东汉的许慎。在其编撰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当他认为某些字应该注明读音时,就用直音法为其注音(用另一个音同或相近的字代替)。但这种方法有缺陷,如陈澧《切韵考·通论》:“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者,则其法又穷”。后来产生了声韵二分的反切注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声调,就是纽四声法注音。

这一时期的注音以汉字为主,音标化注音要晚些。明朝时,中国与西洋列国通商,万历年间,一些天主教徒为传教来到中国。为了学习汉语,他们用拉丁和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当时鼎鼎大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罗常培根据该书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1610年来华)在杭州又出版了《西儒耳目资》,在利玛窦的注音方案基础上做了一定的修改。后人称之为“利金方案”,打开了汉字音标化、音素化注音的大门。

从明朝、清朝到新中国成立,几百年间产生了几十种拼音方案。这些音标注音字母有汉字笔画式、速记符号式、拉丁字母、数码式、自造符号式等;从音节的拼音方式看,有声韵双拼制、音素制、三拼制等。

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的注音方式才得到统一。195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后经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至此,汉字注音、记音才走上规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