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
- 正面管教孩子100招:不打不骂不娇不惯培养好孩子
- 徐望华
- 1983字
- 2022-08-25 14:21:26
有的父母总觉得孩子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在孩子表达出他的意愿和想法时,父母也总是不屑一顾。当父母就家里的某个决策讨论的时候,如果孩子在一旁插嘴,父母就大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没你小孩子什么事,一边玩儿去”,实际上父母的这种态度已经对孩子产生了消极的暗示和影响,无疑是给热情高涨的孩子迎头泼了一盆冷水,使孩子自信全失,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一无是处,可有可无,进而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心理问题,如轻视自己、自我怀疑等。一旦孩子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父母就要追悔莫及了。
国家一级作家骆晓戈教授的教子之道值得推崇。在骆教授的众多教育方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给孩子一个发言权。比如要添置家庭共用品,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全家小到衣服大到房屋的购买,她都给女儿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一般来说,能够经常参与家庭决策中来的孩子,性格较为开朗,能够在众人面前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能够主动关心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责任心,待人接物也处处能彰显出自信;而那些从来不参与家庭决策的孩子,考虑事情通常是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集体意识淡薄,依赖心理强,做事的主动意识差。因而可以看出,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中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孩子交流切忌只说不听
倾听孩子说话,重要的是多听少说。经常有孩子抱怨:“没有一个人真正听我说话,他们只是在说自己的!”孩子对这种情况有特殊的感受。称职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多说话,让孩子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
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体会孩子的感受,不但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孩子明白,不管有什么困难和烦恼,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让孩子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对孩子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父母应鼓励孩子,尝试着不去批评孩子,只要父母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孩子,孩子就会很乐意和父母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并非梦想,孩子也能顺利迈向成功之路。
【正面管教秘诀】
父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向孩子表示“我在听着呢”、“我感兴趣”、“你说得真有意思”。下面几种信号可以表示对孩子的注意:一是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二是正面面对孩子;三是与孩子紧挨着坐。
不要斥责孩子“不许顶嘴”
顶嘴,这是孩子成长中所必经的过程,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表现,他是在证明给你看,他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无论是哪一个年龄层的孩子,口语上不礼貌的表现对父母来说,都是相当困扰的问题,不但会阻碍亲子间正常的沟通,而且对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与心智发展更会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顶嘴,会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
与其直截了当地对孩子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吗?”或者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可以慢慢用你的道理说服我。”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其实父母应当明白,孩子向来都是很直接地用言行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的,从来不会遮遮掩掩。所以,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孩子会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父母这么做也是给孩子作出了一个榜样,教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正面管教秘诀】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顶嘴的习惯,就应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多与孩子沟通,就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改变孩子顶嘴的不良习惯。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有的父母性子特别急,当孩子犯错时,不给孩子解释的时间和机会,先打骂一顿再说。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很自私的,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缓解自己的情绪,丝毫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有时孩子犯错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想帮助父母做点事,只是由于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够才犯错的。比如,有个小女孩本想帮父母洗碗,却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父母不听孩子解释而打了孩子,其结果是打击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以后孩子再也不会帮父母干活了。
【正面管教秘诀】
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责骂、惩罚,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相反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或者是叛逆、攻击等不良心理。所以,像大海一样包容孩子的过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过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