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上的守望者:苏联机动装甲雪橇的故事

从最宏观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在第一大里程碑式的转折之后,所有的生物种类都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进化。也就是说,生物的基因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一点在气候变化剧烈的更新世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但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这一进化过程发生了逆转。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基因,而不再是改变自身的基因去适应环境。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因为只有人类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像出概念和事件。由于其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人类不必经过生理上的突变就能很好地应对周围的环境。对其他动物而言,生活在北极离不开毛皮,生活在沙漠必须得有水源,生活在水中要靠鳍;而人类则通过其自身所创造的工具,即经过新的非生物学的途径,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战斗中的NKL-26装甲自动雪撬

机动装甲雪撬的诞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俄国的形像总是与一个冰雪世界分不开的,而冰雪世界则自有冰雪世界的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在通过不断引入新的工具、新的思维来无时无刻地完善着自身,适应着环境。

雪撬可谓是一种最古老的运输工具:很可能自人类在高纬度地区立足以来,雪撬便在第一时间被发明了出来,并一直作为最有效的雪地交通、运载工具得到广泛运用。与轮式车辆相比,古老的雪撬有两大优点:一是压强小,通行能力高;二是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因此,作为一个生活在冰雪国度的民族,俄罗斯人很早就了解并掌握了关于雪撬的一切奥妙。然而,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雪撬这一古老的传统雪上工具,是否还具有足够的生命力?

事实上,自从蒸汽机实用化以来,便有人尝试将这种不依赖畜力的动力装置搬上雪撬。而当更轻巧的内燃机出现后,类似的尝试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不过,尽管这些尝试并非全无结果,但却由于机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而始终无法进入实用化阶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03年才有所改观。这一年莱特兄弟在天空中取得了惊人成就,很多人都惊异于一台仅仅12马力的汽油机,通过3幅推进螺旋桨,便将一架载人风筝成功地送入了天空。莱特兄弟的这一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也有一些不安份的家伙在思考之余,冒出了将螺旋桨+内燃机这一动力组合搬上雪撬(或是汽车)的想法。在这些不安份的家伙中,就包括俄国未来伟大的飞机设计师—西科斯基。

在航空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所限,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较小,而且过重的单台发动机也给当时薄弱的结构设计带来困难,因此当时的飞机也难以做得很大。鉴于此,西科斯基决定研制多发飞机,尽管在此之前一些航空人士曾经断言:多发动机大型飞机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1913年5月26日,西科斯基亲自驾驶着名为“俄罗斯勇士”的四发大型飞机飞上蓝天,飞行高度122米,时速104公里,这架飞机也是第一架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飞机。在“俄罗斯勇士”的基础上,1913年底,西科斯基制成了“伊里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该机是一种双翼机,有4个发动机,每台功率162千瓦,翼展24.9~34.5米,机长15.5~22米,飞行重量6.1~7.5吨,飞行速度137公里/小时,升限4000米,航程540公里,机组成员4~8人,机上可安装多达8挺机枪,首次采用了电动投弹器,载弹量达400公斤,还装有驾驶和领航仪表以及轰炸瞄准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军中共有4架这样的飞机正式投入作战使用,至1918年共生产了73架。1915年2月15日,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飞机首次袭击了德国本土,投掷了272公斤炸弹。至1917年10月革命,俄国退出大战为止,这种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西科斯基设计的“伊里亚·穆罗梅茨”的原型

作为航空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西科斯基是以直升机设计/制造方面的杰出成就而名垂青史。但在其早期生涯中,这位大家的涉猎范围却颇为广泛,事实上,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伊里亚·穆罗梅茨”即出自西科斯基手笔。而在移居美国后,西科斯基的公司也是先以设计制造水上飞机起家,然后逐步过渡到以直升机制造为主要业务,最终才奠定了航空史上一方诸侯的地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航空大家的辉煌生涯却是从雪撬上开始的。

如果时光倒流回1909年,我们在乌克兰基辅郊外,很可能会看到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三个年轻人、一个没有马匹的奇怪雪撬、巨大的轰鸣声、疯狂旋转的“风扇”、飞扬的积雪以及这个怪物绝尘而去后在乡间小道留下的一片狼藉……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不过是某些时髦的公子哥在飚车取乐,然而事实却与人们的猜测大相径庭。其实,这是20岁的西科斯基与他的两个同伴为了积累相关的飞机设计经验,正在对螺旋桨与发动机的匹配性进行试验。由于缺乏试验台,他们选择了一条简便却实用有效的路子:直接将飞机引擎连同其螺旋桨作为一个外挂机装到了一个雪撬后面……于是一台结构最为简单的自动雪撬就这样意外诞生了,可谓是无心插柳之举(这种肆无忌惮的试验无疑是极具危险性的,换在当时的大多数欧洲国家,西科斯基可能会受到严厉惩处,不过这是在俄国)。

虽然从初衷上讲,西科斯基发明自动雪撬完全是个无心插柳的结果。但这一“意外”却为日后苏联工程师的类似设计指明了一个方向:只要在设计动力系统时,能够遵循螺旋桨推进这一基本原则、并选择一台轻便的航空引擎,便可得到一种在结构复杂性、制造成本以及性能上均令人满意的自动雪撬。这样一来,由西科斯基发明的这种自动雪撬,自诞生伊始也就与航空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有关西科斯基发明的这个自动雪撬的细节已经模糊不清,我们只知道其转向是通过方向盘带动前撬的转向装置来实现,另在车体四周焊接了一些钢管作为防倾覆保护支架。从1909-1913年间,作为一个试验平台,西科斯基在这个自动雪撬上试验了3种不同型号的飞机发动机及其配套螺旋桨。在保留下的历史照片中,手握方向盘者即为西科斯基本人。从后面模糊的螺旋桨叶片以及飞溅的积雪来看,照片中的自动雪撬显然处于行驶状态。

当时的美国艺术家对西科斯基自动雪撬所绘制的想像图

西科斯基“发明”自动雪撬的“传说”在当时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各国媒体均报道了这一颇为有趣的轶事。著名的《大众科学》杂志还特意在1912年第1期上专文分析,有意思的是,由于缺乏第一手资料,美国人只好充份发挥想像力,杜撰出一个用救生艇改装出来的“西科斯基雪撬”,并宣称这个东西时速可能高达60英里/小时。

1912年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西科斯基和他的自动雪撬

虽然西科斯基是官方承认的自动雪撬发明者,然而,事实上这种构思早在1903年便开始在另一些同样不同凡想的脑海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