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1

以车代步

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美国的公路上很少有骑自行车的人,出租车和公共汽车也比国内少很多。生活久了,你就会体会到美国人对私家车的依赖程度,你自己也会慢慢变得“无车寸步难行”。那么刚到美国,没有车开怎么办呢?

我来美国的第一年一直没有买车,出行遇到了很多不便。上学还好,骑自行车十分钟就到了,还可以坐校车。生活中有很多事就犯了难:洗衣服得拎着桶走去洗衣房;平常去附近的美国超市可以骑车去,但不能买太多东西,否则拿不了;要是想去远一点的中国超市,那非得求别人帮忙开车带我不可,更不用提到中餐馆打打牙祭或者远足旅行之类的活动了。没有车开的日子固然很苦恼,但这是大多数留学生的必然经历。如何能尽量减少出行的不便,正是这一章要讨论的话题。

自行车

在中国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到了美国反而难见到了。这是因为,自行车在国内的主要用途是代步工具,而在美国,人们骑自行车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健身、竞赛和娱乐等。这就是自行车运动能在西方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在国际赛事上独领风骚的原因。自行车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就是各所大学,随处可见骑车人穿梭于校园中,学校周围往往还开着几家生意兴隆的车行(bike shop)。对于初到美国的留学生而言,代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才轮到健身和娱乐。

可以到学校附近的自行车行或者沃尔玛(Walmart)、Target等大型超市里,挑一辆大小合适、价格适中的车。车锁需要单买,尽量买结实一点的,减少被盗的机会。这里的自行车跟国内的不一样,没有后架和挡泥板,下雨天骑车很不方便,也不能带人。如果在西雅图这种多雨的城市,自行车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为了购物方便可以加装车筐。

自行车的分类

山地车(mountain bike, MTB)。跟国内的类似,轮胎宽,车架厚重,结实耐用。这种车骑行速度不快,但稳定性好,适应各种路面,是短途骑行的不二选择。

公路车/赛车(road bike/racing bike)。比较像自行车比赛里的车,轮胎很窄,车架纤细,座位很高。这种车速度快、灵活、重量轻,但稳定性较差。

多功能车(hybrid bike)。介于以上两种车之间,具备它们各自的优点。

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减少校园内的盗窃案件,一般要求骑自行车的学生注册备案。校园里有专门设置的自行车架(bike rack)。美国交通规则规定自行车与汽车享有同等的路权;有些地方为了安全,在路上最右侧划出自行车专用道(bike lane)。有时还会看到路边写着“Bicycles Share the Road”字样的牌子,相信大家对这些已经很熟悉了。有一点和国内不同:如果没有特别标志(如“No Bicycles on Sidewalk”),可以在便道(sidewalk)上骑车。

校车

校车的行驶路线在校园内和校园外一定范围,像公共汽车一样沿途设置若干车站,可免费乘坐。大学校车一般叫作tram或shuttle;在路上还经常见到车身上写有“School Bus”的中小学校车。校车的行驶路线叫作route。校车跟公共汽车和火车一样,按固定的时间行驶,因此,每学期开学时,要到学校负责交通的部门领取校车时刻表(schedule)。

学校为确保学生的安全,设有一种类似于出租车的服务,称为“campus cruiser”。如果你很晚才离开学校,已经错过了校车末班车,可以打电话叫campus cruiser来接你。这项服务对学生也是免费的。

公共汽车

在美国,乘公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首先,要做点功课,在网上选择好要乘坐的路线(Google“bus schedule”+你所在的城市名)。由于公车按照时刻表行驶,间隔少则十五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所以要计算好时间。其次,准备好零钱付车费,上车投币,不找钱。车费一般都是25美分(quarter)的整数倍。如果经常坐,可以购买月票(monthly pass),有些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还专门有日票(day-pass)和周票(weekly pass)。月票可以在学校交通部门或大的车站买到。到哪站下最好先在网上查好,上车时可以跟司机打个招呼,让他快到站时提醒你。公车上没有售票员,快到站时乘客用手拉一下车窗上方的缆绳,司机那里就会响铃,通知他有人要下车。

地铁

和国内一样,美国的大城市都有发达的地铁(metro/subway)系统,例如纽约地铁是全世界最错综复杂的地铁线路之一,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在美国乘坐地铁跟在国内区别不大,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metro

说起“地铁”这个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subway。我来美国之前都不知道metro这个词。metro是metropolitan(大都会)的缩写,用在交通上,本意是指一种快速轨道系统,包括地上和地下。后来,很多城市的公共汽车也用这个词,使它的含义扩大到整个公共交通。

拼车

最后,跟大家说说搭别人的车出行(carpool)。刚来的时候,学校周围都是美国超市,餐馆都是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快餐店和西餐馆。想吃中餐要么自己做,要么去几十里之外的华人社区,那里遍布着中国超市和各种风味的中餐。于是,新生们都希望隔三差五地去华人区打打牙祭,再到超市里买好一两周的菜。这时就得求人帮忙开车带你去了。好在老生们都很乐于助人,找个“司机”还不是太难的事。日子一久,随着朋友圈的扩大,时不时还会有人邀请你去郊游啊、踏青啊、野营啊……这都要和别人一起搭车。再过一段时间,等你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就会觉得搭车总不是长久之计,然后你就会筹划着学车和买车,这是后话。

Carpool

Carpool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搭乘一辆车的意思,即拼车。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有正式的规章条例来规范在高速公路上搭车的行为。具体来讲,搭车能减少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有效缓解高峰期的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因此,政府为了鼓励搭车,在高速公路某些繁忙的地段划出专用车道(carpool lane),有点像北京奥运会期间开辟的“奥运车道”。该车道的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一旦在该车道单独驾车被警察抓到,会被施以高额罚金。在某些州,carpool lane又被称作“high-occupancy vehicle (HOV) lane”,路面上有菱形标志,路旁有提示牌说明carpool的时间段(如Mon-Fri,7 a.m. to 7 p.m.,说明该车道周一至周五早7点至晚7点只允许carpool的车辆行驶),无论是你搭别人的车还是自己开车,这一点一定要牢记。

  • 骑自行车和开车一样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被警察抓住一样吃罚单。例如,在设有“停止”标志(“STOP”sign)的路口一定要停车,确认安全再通过。
  • 校车、公共汽车和地铁上都有停放自行车的车架,校车和公共汽车在车头前面,地铁在车厢里,可以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