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控制情绪,还是情绪控制你
坏情绪就像流感一样传染
练一套克制忍耐的瑜伽
内疚是一笔还不清的债
冲动之后,是你背不起的惩罚
别让空虚和无聊成为你生活的主角
别像个孩子一样喜怒无常
恐惧到了极限,便让人迷失了自己
是你控制情绪,还是情绪控制你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季羡林(曾任北大副校长,国学大师,学者)
现实中有一种人,情绪多变,反复无常,常常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但是,他自己却不自知,反而沉浸在情绪的低潮中无法自拔,听凭情绪的掌控。久而久之,他被逼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还有一些人虽然知道自己处在不良的情绪中,但是却不逆来顺受,根本不抵抗、不改变,在自己的痛苦中束手待毙。抑郁症患者就属于这一典型。
情绪是有力量的。积极的情绪能让你发现生活的美好,提升你的魅力指数;消极的情绪则有害。具体来说,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人往往会变得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苛求别人,表现出多疑,可能把别人的善意表扬当成讽刺、把别人的善意批评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歇斯底里”发泄,令周围人纷纷敬而远之。所以,情绪化的人往往很难维持人际关系。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的情绪,容易变得情绪化,听凭它们的摆布,那你只是情绪的奴隶而已。
谁了解自己的情绪,充分操控自己的情绪,谁就能驾驭它们,并合理利用。然而,遗憾的是人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某种情绪的产生往往非常主观,但当时当刻他自己却并不自知。
一个武士向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含义。
老禅师说:“你性格乖张,行为粗鄙,我可没时间和你这种人论道。”
武士一听大怒,拔剑大吼:“你竟然这么无礼地对我,我必一剑杀死你。”
老禅师没惊慌,而是缓缓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静下心来纳剑入鞘,伏地行礼,感谢禅师指点。
禅师又言:“这就是天堂。”
了解自己的情绪不容易,可仍有办法实现。你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在与人相处或沟通中,你要去思考什么是触动你某种情绪的诱因。尤其要思考当一种强烈的感觉被触动时候,是什么让你受到了激发。比如,你感觉今天很郁闷,情感郁结在心,那就去寻找原因:是不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去上学?是不是讨厌领导总说假大空的话?是不是因为朋友借钱到期不还?挖掘出了切实的原因,然后开导和调整,就能掌控情绪。
卓越的领袖人物、感染力强的艺术家都能做到敏锐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监控疏导它们。寿享95岁高龄的张岱年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家,1952年开始担任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导师。他长寿的秘诀就是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宁静致远。
张岱年小时候就喜静,能沉下心来读书,能安下心来思考哲学、宇宙、人生等重大问题。大学一毕业,小有名气的张岱年就经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的推荐,担任了清华的助教,当时他只有24岁。由于张岱年“心清静、志高远、情绪稳、精不散”,不到两年,他就写成了将近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
宋朝的《鹤林玉露》云:“主静则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气血循规而不乱,收敛则精神内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不骄不躁,静得下来,就能致远;志向高远,则性格沉稳,明辨事理;精神健康,气血循环就不会乱;不放纵自己的情绪,将良好的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就可避免出现浮躁。坚持这样做,人就可以获得健康长寿。张岱年先生的一生何尝不是遵循这一道理而结出的丰美果实呢?
情绪是如此奇特的东西,我们看不到它,但是总受到它的影响。如何才能逃开情绪化的魔爪,成为情绪的主人呢?
首要一点是,承认自己的情绪弱点。每个人的情绪都有优劣,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情绪,不能回避,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怨恨。比如,有个人喜欢发怒,一发怒就无法自我控制,常口不择言。怎么办?首先,你要承认自己有这个毛病,认真分析自己愤怒的原因,再找方法克服。
成功学大师奥格·曼迪诺就“控制自己的情绪”写过的一段话,可供我们借鉴学习。
我怎样才能控制情绪,令每天卓有成效呢?除非我心平气和,否则面对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
花草树木,随着四季的变化生长,但是我为自己创造天气。
我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我为顾客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而他们什么也不会买。
相反地,如果我为顾客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我就能获得销售上的丰收,赚取成仓的金币。
……
每天醒来,当我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就这样与之对抗:
沮丧时,我引吭高歌。
悲伤时,我开怀大笑。
病痛时,我加倍工作。
恐惧时,我勇往直前。
自卑时,我换上新装。
不安时,我提高嗓音。
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
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
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
总之,今天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化是生活的毒药。你要时刻牢记你是情绪的主人。努力培养高情商,提升你的控制力,这样一旦情绪出现,你就能觉察,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
小贴士
成功大师安东尼·罗宾斯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我们总是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冲动之下,或愤怒或悲伤或恐惧,一不小心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任情绪所摆布,而情商高是人则不然,他们会摆脱情绪的控制,进而控制情绪,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掌控。
坏情绪就像流感一样传染
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
——梁实秋(曾任北大兼外文系主任,著名作家)
女老师心情不好,把气全都撒在了班上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儿身上。小男孩儿无故被说了一顿,感觉十分委屈,回家就冲当领导的爷爷大吵大闹。爷爷不敢得罪“小祖宗”,就对司机鸡蛋里挑骨头。司机不敢和领导犟嘴,回家就把气撒在了做老师的女朋友身上。就这样,怨气在四个人当中形成了一个循环。
诚然,上面描述的情况更像是一个笑话,然而我们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当一个人身上带着诸如愤怒、烦躁的坏情绪时,是很容易传染给别人的。
坏情绪会相互传染,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国内某媒体爆出新闻,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一个开朗、乐观的人与一位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同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变得长吁短叹起来。而在此实验的基础上,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家詹姆斯·科因教授的另一个实验则表明,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坏情绪就可以在人群当中扩散。
而对于坏情绪的扩散,曾任北大外文系主任的作家梁实秋也有独到的见解。梁实秋先生是以“怒”的形式来叙述的,他说人很难不发怒,然而怒终归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原因就是受了别人的影响。
拥挤的公交车上,某乙不小心踩了某甲的脚,某乙有些过意不去,便想说声“对不起”。然而他还没张口,某甲就破口大骂:“你这人没长眼睛啊?别人脚放在这儿你看不见?”听了某甲这话,某乙本来还内疚的情绪瞬间就没了,转而变成了愤怒,“这是我故意的吗?你没看车上这么挤?你要是怕被人踩下车打的去啊!”某乙还击道。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骂越难听,终于演变成了斗殴。
以上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案例,只要是做过公交车的人,相信都见到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眼前。关于这故事中人孰是孰非我们不讨论,我们只是要说明一点,若某乙先开口道歉,后面的斗殴可能就没有了。然而他为什么没道歉呢?是因为被某甲的怒火传染了,进而也发起了怒来。
坏情绪就是这样在我们的身边蔓延,然后产生恶劣的影响的。那么如何能够破除这种影响呢?关键还要看个人。有句话叫“谣言止于智者”,对于坏情绪而言,也是有着能够让它停止的人的,这些人不一定都是智者,但一定是“情者”,也就是情商高的人。
情商高的人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相对理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容易因为小事而冲动,也就不容易受他人的坏情绪影响。
梁实秋在作品里说:减少生气的次数便是修养的结果。修养的方法,说起来好难。另一位同属于斯多亚派的哲学家罗马的玛可斯·奥瑞利阿斯这样说:“你因为一个人的无耻而愤怒的时候,要这样的问你自己‘那个无耻的人能不在这世界存在么?’那是不能的。不可能的事不必要求。”
在这里,梁实秋举了一个斯多亚派的例子,斯多亚派是古希腊哲学流派之一,主旨就是要求人保持绝对的理性,由此我们可见,梁实秋其实也认为人对抗坏情绪的法宝是理性,是对自我心态的掌控。
一个情商高的人,通常会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认识到什么是外物而什么是自我。这样的人在遇到来自于外物的坏情绪时,他会首先分析坏情绪与自己的关系,如果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他便不会受坏情绪扩散力量的影响,从而保持自我的信念,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一位作家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路过一个报摊的时候买了一份报纸。接过报纸,作家对报摊的老板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但没想到对方却露出一个很不屑的表情。看着这个表情,作家的朋友很不高兴,但作家却不以为意,笑了笑就走开了。
两人走了有一段距离,作家的朋友忍不住问:“刚才那个报摊的老板对你的态度那么差,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
作家笑着说:“我经常来他这里买报纸,他从来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朋友更惊讶了:“既然他对你的态度这么差,你为什么还要来他家买?”
作家淡定地说:“因为他的报摊离我家近啊,我要的只是他的报纸,至于他对我的态度,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位作家无疑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而他对待外来不良情绪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读者的心绪经常会被来自于外物的负面情绪所影响,那就要学会提升自己对坏情绪的免疫力了。
提高对坏情绪的免疫力,当坏情绪来临时,你需要用正面的情绪去与它接应。譬如一开始那个公交车例子中的某乙,当某甲对他发怒时,他仍然可以陪个笑说声“对不起”,用这样的方法把善意传递给对方,相信对方的怒火也就会慢慢消散了。
外来的情绪是别人的,自己的心态却是自己的。外人的坏情绪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快乐,只要你不让它进入你的内心,又怎么会受别人的情绪左右呢?学会几种抵挡坏情绪的方法,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如此你才能够保持正确的判断力,保证每天都生活在积极乐观当中。
小贴士
英国诗人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坏情绪在人们之间传递,只有那些情商高的人,才会对它产生抗体,进而将它阻挡在体外,不让坏情绪对自身造成干扰。所以要提高对坏情绪的免疫力,在坏情绪来临的时候,才能用正能量去对抗它。
练一套克制忍耐的瑜伽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季羡林
老子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在这里,战胜自己,说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
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获得了诸多美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于别人的批评和冤枉总能克制忍耐,不出恶言。
当年,无论是鲁迅先生进入教育部任撰稿人还是周作人到北大任教,都是身为前辈、同乡的蔡元培善意提携的。但是,周氏兄弟因为不同立场或者误会,在私人信件中却对蔡元培批评指责。比如,周作人与江绍原的信中,指责蔡元培“将老博士开除”,其实当时并不是蔡元培要开除犯错的胡适,而是民权保障同盟上海总会的宋庆龄、杨铨、鲁迅等人极力主张开除胡适。蔡元培几番化解仍不成,最终只能消极顺从多数人的意见。不过,事后,认为事情不合理的蔡元培先生和林语堂一起主动退出了该同盟。
鲁迅对蔡元培耿耿于怀,原因之一就是蔡元培不像赏识顾颉刚、胡适一样赏识自己。1927年6月12日,鲁迅在信中说:“然而我有何物可研究呢?古史乎,鼻(顾颉刚)已‘辨’了;文学乎,胡适之已‘革命’了,所余者,只有‘可恶’而已。可恶之研究,必为孑公(蔡元培)所大不乐闻者也。其实,我和此公,气味不投者也。”
1929年7月20日,周作人写信给江绍原,反对蔡元培返校任职,说:“北大将独立,蔡太史呼声为高,唯不佞甚反对……”这是因为他当时和北平教育界的李石曾、易培基、沈尹默等人结成利益共同体,所以仇视蔡元培。
不过,虽然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少,蔡元培公开或私下也听闻过,但是他却并不愤怒批评,不公开论战,也不私下报复,而是克制了自己的情绪,豁达地无视了这些无理的指责,从来不说周氏兄弟的坏话。
遗憾的是,当今有如此气度的人太少了。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容忍水平正大幅降低。乘坐地铁时,人们无意中挤了、碰了一下,就常会发生口角,甚至扭打得头破血流。
2012年11月,两名乘客在北京地铁鼓楼大街站发生争执,一人将另一个人推下了站台;2012年12月2日,一个年轻女孩和一位40多岁的女士因座位发生争执,女孩竟掏出折叠水果刀划向女士的脸;12月12日,两名孕妇因纸袋碰腿而发生口角,并互相动手……
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火、愤怒。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心理反应。但,这些情绪不可放纵。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然后,言行会失控,就有可能口出恶言,下手不留情。而这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麻烦,甚至摧毁我们的人生。
翻开《圣经》,我们会发现,上帝推崇和喜欢的,并不是那些能攻城略地的强悍勇士,而是那些能够主宰和控制自己灵魂的人。因此,遇到挑衅、批评等时,我们一定要学会用理智来克制情绪,用理性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往往情商比较高,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比如,苏格拉底、华盛顿。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有名的悍妇,不过,性情极佳的苏格拉底从不和妻子翻脸。甚至当妻子破口大骂并将泼了他一桶水之后,他还风趣地对众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必定会下大雨。”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其实生性热情,容易激动,但他从小就开始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以至于给人留下天生冷静,甚至近乎冷漠的印象。华盛顿的传记中这样写道:“他感情热烈,有时会表现得异常激动,但他有足够的力量能抑止内心的躁动。也许自我控制就是他品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其中一部分是有意识地自律带来的……”
波斯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所以,智商再高,若是没有良好的情商,不懂得忍耐克制自己的情绪,那也难以获得大事业。
威廉·皮特曾任英国的首相,他在讨论“首相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时,否定了“雄辩”“学识”“勤奋”等诸多观点,而认为“成为一名首相最重要的是忍耐”。皮特首相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据他的一位朋友讲“从来没有见过皮特发过火”。
皮特首相的忍耐自控能力征服和感染了很多人。曾担任过皮特首相私人秘书的克里斯马斯非常有礼貌,从未因别人的不断打扰发脾气。即便非常忙碌,他也依然沉着、耐心、做事情有条不紊。
他说:“皮特先生曾这样教导我: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发脾气,尤其上班的时候更要自我控制。所以,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忍耐或克制可能被看作是懦弱的行为。但是,因情绪而冲动看似勇敢,结果往往成为了“冲动是魔鬼”这句话的注解。人冲动的时候所做的行为是难以预测的,一个平日斯文的人可能会破口大骂;一个非常懦弱的人,可能会持刀伤人。所以,忍耐和克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反而更令人尊敬。
当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傅斯年担任北大此次游行示威活动的总指挥。他原本脾气暴躁、性情易怒,但当时,他却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还极力劝告激进的学生不要太激动、太冲动。尽管随后的形势剧变,令他无法掌控局势,但他还是一再劝告年轻人要自我克制,不可做“暴徒”,这对保护学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要学习北大名师的克制精神,小心地保守自己的心灵,用克制的美德去容忍批评、指责和冲动、愤怒等不良情绪。尤其在面对当前的人际矛盾时,一定能够要学会一套克制忍耐的瑜伽,以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
小贴士
高尔基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了。”人生不可能处处都顺风顺水,不可能永远让你抬头挺胸,情商高的人懂得锻炼自己克制与忍耐的能力,即便处在逆境中,也让自身得到保全。懂得克制忍耐,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
内疚是一笔还不清的债
真正的哲学家心胸比较宽广,看问题深远,凡事想得开,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他们能够站在宇宙的、社会的角度看问题,一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小事所羁。
——张岱年(曾任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
季羡林先生6岁便离开了母亲,寄养在叔父家。此后,他与母亲也只有过两次会面。一次回家,邻居婶子对他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句饱含浓浓母爱的话,让季羡林既内疚又辛酸。他发誓毕业后有了经济能力,一定好好赡养母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季母未等得上儿子孝顺就辞世了。季羡林先生赶回故乡临清奔丧时,便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内疚痛苦的季羡林先生写下了挽联: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处寒否?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许多年来,季羡林都悔恨、内疚,不敢回想母亲临终前思念自己的情形。在《心中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季羡林先生明确地说:“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一想到母亲,内疚的季羡林仍眼泪盈眶。
说起内疚,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内疚情绪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我们有时候对自己的实际的或者想象中的过失感到应负责任,有强烈不安、羞愧和负罪之感,并试图做出努力,弥补过失。
健康的内疚感是有益的,就像是人类良心的内核,会提醒人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比如,当年季羡林接到了剑桥大学的聘约,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想了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再决定。回国后,季羡林获得了北大的优待,但北大没有梵文典籍让他又感到前途黯淡。回到老家后,他看到家庭的困难程度如此严重,孩子对自己如此陌生,内疚不已。他立即痛下决心,不再返回欧洲,而必须要承担起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但是,现实中也不乏有内疚过多的人。比如,电影《唐山大地震》中那个因为在关键时刻放弃女儿而一直活在内疚中的母亲。这些过多的内疚变成了他们心灵的“毒药”,令他们沉湎于往事,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甚至精神抑郁,走上自杀之路。
过度陷入内疚情绪的人大多情商较低,意志薄弱。有些人甚至不知不觉就会感觉到自责,连原因都没有。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的,“内疚的人是生活在过去的人,他们不去体验现在的快乐,更没有明天的梦想,他们仅仅在不断的反省自己的错误与过失。”若如此周而复始,那终会一事无成,遗憾终身。
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懂得一个道理——为凋谢花落泪并不是非常明智的事情。因为无论你过去多么悲惨,过去多么愧疚,内疚本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梅西也会罚丢点球,但如果他因为一次罚失而内疚不已,就不可能第二次站在点球点前,更不可能再次罚进。一个具有高情商的人,应该摆脱过度的内疚心理,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过错,就像季羡林先生放弃剑桥的聘约回国负起责任那样。
但是,逝者已矣,有些内疚的事情可能无法用实际行动去弥补过错。这时候,人们会陷入自责的怪圈。所以,学会排遣自己的内疚很重要。
商人周衡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到事业中去了。虽然知道父母很希望自己时不时地陪伴,但是周衡总是以工作为重,想等事业有所成就了再陪伴父母。
谁知,周衡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周衡一下子就陷入了自责内疚中,懊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多陪陪爸爸。自责的周衡常借酒浇愁。
他的一位朋友东篱得知事情后,劝道:“即使你再内疚,你父亲过世也已经成了事实。现在,你母亲还在世,你不能总沉湎于内疚和懊恼。现下你该做的事情是好好孝顺你的母亲,让老人家过得开心。”
周衡听进去了,把母亲接到身边常住,还经常带母亲出门旅游。渐渐地,他的母亲从悲伤中缓解过来,心情好了,身体也健康多了。
克服内疚情绪时,我们要设法面对和理解你所内疚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需求专业人员,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有时你逃避的问题只是表象层面的,心理医生可以帮助你找到内在的冲突和焦虑。
当找到问题所在,我们不要把所有罪责“归己”,而要学会自我优先。自我优先不是自私,而是宽恕自己,不再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白岩松曾经写道:“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于是,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所以,过度内疚者需要学会宽恕自己。
据说,有人问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张岱年先生,他的长寿是不是和哲学有关。张岱年回答:“中国、外国的哲学家都很长寿。比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享年99岁,美国的杜威先生95岁,冯友兰先生95岁,我的长兄张申府也活了93岁,金岳霖先生89岁。这跟他们的境界有关,真正的哲学家心胸比较宽广,看问题深远,凡事想得开,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他们能够站在宇宙的、社会的角度看问题,一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小事所羁。”摆脱内疚,想得开,人才能活得豁达、健康和长寿。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应该“负责”,那么内疚也没有作用,让自己生活得好,才是对别人最大的贡献。如果你能把弥补的心回报给社会,帮助更多的人,相信你定然能从内疚中挣脱,收获快乐。
小贴士
英国谚语说:“内疚是对自己的第二次伤害。”错误已经犯下,想办法弥补才是正确的解决途径,情商高的人对待别人宽容,对待自己也要同样宽容,当内心为内疚所占据时,应该想到办法排遣,一个人心里没有愧疚,才能够活得更快乐。
冲动之后,是你背不起的惩罚
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冲动误作勇敢。因为两者的外在表现都是一样的:敢于放弃别人所不愿放弃的,敢于尝试别人所不愿尝试的。不过,冲动往往是缺乏目标与规划的盲动,而勇敢是为了梦想而深谋远虑的行动。
——俞敏洪
遇事冲动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冲动不但无助于解决事情,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伤害到冲动者本人。
身为一名即将毕业的警校预备警官,20岁的邢军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理着光头,穿着囚服,成为监狱里的一名犯人。
2008年夏天,邢军从警校回家,与同学聚会,其中还有自己心仪的女生。酒后,邢军和同学一群人到迪厅蹦迪。谁知,几个流氓似的青年,竟然公然调戏邢军心仪的女生,还给了邢军一巴掌。邢军一下子爆发了,抄起酒瓶就砸了其中一个青年。青年重度脑震荡,邢军因故意伤害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
“都是冲动惹的祸!”邢军泪流满面,后悔莫及。
现在确实存在这样一批人罪犯,智商高,学习或工作成绩突出,但是他们敏感、脆弱、冲动,一旦稍遇挫折,心理防线就会崩溃,丧失理智。真可谓“冲动一来,魔鬼出笼”。
情商较低的人,平时谈起法律,谈起解决生活中的纠纷都是头头是道。可是,火气一上来,冲动一起来,他们就可能把什么都忘了。而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处在冲动中时,他就会竭力地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释放能量,但不幸的是,由于被情绪控制,人的分析能力下降,别人的劝告、之前的处事经验等都被掩盖掉了。所以,一个人很难正常地处理问题,甚至可能激情杀人。
如果我们平时就比较冲动,那一定要修炼情商,遇事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不成为“冲动的魔鬼”。
说到冷静不冲动,北大教师钱玄同先生的经历或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钱玄同先生是文字改革家、音韵学家,五四时代的思想文化界主力,曾在北大担任教师。钱先生有着激情和偏激的观点,但是,钱玄同先生所谓的偏激不是盲目冲动,反而是成熟冷静的一种显示。
这要从钱先生的思想改变史说起。钱玄同自幼接受旧式教育,有忠君保皇的思想。直到后来他读了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后,点燃了民族主义激情,一心排满。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首先提倡用白话文,还提出文章加标点符号,采用公元纪年,把书写方式改为右行横迤等,甚至说要“废除汉字”。
在这里,需注意,我们今天看五四那一代人都会有“偏激”的印象,所以,“偏激”“激进”并非是钱玄同一个人的特点,而是一个时代的症状。钱玄同先生顺应时代的潮流,一路反思,一路走向了思想了成熟。他的种种表现脱离不开那个身处的时代,恰应了梁启超先生评论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他对于社会,因为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
所以,钱玄同先生看似偏激的行为和观点,不是盲目冲动,恰是在时代浪潮里的三思而后行。
再者说,民国时期,尤其是蔡元培先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后,北京大学校园里就充满了各种思想:保守的,革命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的……学生们在这里接触和学习了很多思想,但是也通过分析比较,辩证地认识了这些思想,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而非一头热为某种思潮所控制。
如何在冲动中学会冷静呢?
情商高的人明白,冲动就像是一匹野马,但缰绳是在自己手中的。而且,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让自己冲动的情绪平息下来。所以,当别人触动了你的尊严或切身利益,说了羞辱性的话时,你一定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冲动还未升温时,将它消除。
转移注意力和言语暗示是高情商者最常用的方法。你可以让冲动的自己尽量想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那就能把冲动的能量消散,或者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毕竟“眼不见,心不烦”。另外,你冲动时,可以暗示自己“冲动是魔鬼”“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若你能冷静,采取理智的对策,用沉默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理亏尴尬。
化解冲动情绪,高情商的人还善用反向思考,即当难以克制自己的冲动情绪时,就多想一想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后果,想一想犯错会给亲友带来的痛苦,或者想一想别人的处境。这样的思绪会让你的过激情绪降温,把你从冲动中拉出来。
往大处看,一个人做人生抉择时,往往也会因冲动而犯错。比如,因冲动而和不爱的人结婚,由于冲动而和讨厌的人共事,因冲动而放弃当前的事业。
对此,俞敏洪先生说道:“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冲动误作勇敢。因为两者的外在表现都是一样的:敢于放弃别人所不愿放弃的,敢于尝试别人所不愿尝试的。冲动往往是缺乏目标与规划的盲动,而勇敢是为了梦想而深谋远虑的行动。”所以,当你要做出决定时,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是不是因一时冲动而盲动。
有人想放弃教师事业转型做商人,求教于俞敏洪老师。俞敏洪老师就根据自己人生经验,提出了三点:一是制作创业计划,分析自己是否是冲动下的盲动;二是预估风险,要求一定要有从业经验和专业能力;三是要看个人有没有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因为冲动性格的人行动前总是想到成功,而忽略失败。此外,若是早已成家,创业的失败可能会影响到家庭。最后,俞敏洪老师建议这个人要冷静,三思而后行,最好“试水”一段时间再决定。
总之,冲动是魔鬼。我们,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轻易冲动,不要被激情任意摆布,你应当学会忍耐,学会自我平衡。如果能达到自我控制的最高境界,你也就达到了赫伯特·斯宾塞所说的最完美的境界。
小贴士
彼得·阿柏拉德说:“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的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冲动是失去理智的表现,是对自我的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终将是要遭受到人生的惩罚的,因此情商高的人不会冲动,因为他们的理智能够战胜感情,能学会忍耐和自我平衡。
别让空虚和无聊成为你生活的主角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周国平(著名作家,北大哲学系毕业生)
空虚和无聊是人类两大恶劣的情绪。它们躲藏在每个人心灵的深处,趁你低落时偷偷溜出来,阻碍你的成长和成熟。空虚和无聊可谓是人生活最大的敌人。
1909年10月,18岁的胡适先生所寄身的中国新公学解散了。这是胡适到上海多年来第一次感到生活无依、精神无靠,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自十月一日新中国公学沦亡以来,心绪灰冷,百无聊赖。”恰此时,胡适的母亲病倒亡故,家产只有那么一点,兄弟还要分家,结果胡适生活潦倒,不得不借债,典当衣服度日。他感到“前途茫茫”,毫无希望。
正当胡适空虚烦闷的时候,一群爱浪漫的朋友又把他引堕落了。胡适从此整日酗酒放纵。多年后,胡适在写给朱经农的信中写道:“那时我更不长进,往往喝酒不顾命;有时镇日醉不醒,明朝醒来害酒病。一日大醉几乎死,醒来忽然怪自己:父母生我该有用,似此真不成事体。”明白了这个道理,胡适决定洗心革面,认真求学,为自己开辟一条人生之路。
如上所述,所谓空虚和无聊,都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在无所事事的生活所产生的一种无事可做的感觉。陷入这种状态的人往往对生活没有目的,对未来没有期待。一些情商较低的人常常会纵容自己长时间的陷入空虚中,为自己的无所事事找各种借口,最终甚至患上抑郁症。
东印度公司担任文书查尔斯·兰博觉得自己的工作单调乏味,工作多年后终于辞职解脱。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可以自由地度过接下来的50年。他对朋友说:“我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
就这样,兰博度过了“自由”的两年。他一改之前的欣喜和精神旺盛,变得没有精神,内心空虚难过,最终意识到无所事事比过度劳累还要可怕。
他说:“一个人一旦没有事情可做,他的心就会折磨自己。我现在对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兴趣,不知道该怎么办?上帝不会眷顾无所事事的人的。”
一个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不克服懒惰和空虚,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矣”。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绝不能让自己坠入懒惰、寂寞和空虚的深渊,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如何提升情商,摆脱空虚和无聊的状态呢?
首先,从内心入手,要用独处来寻找心灵空虚的原因。
现在不少人害怕独处,畏惧寂寞,甚至到了一感受寂寞就觉得是一种酷刑的地步。所以,他们不断找人出去玩乐。这种看似热闹的生活,实际上恰是他们内心极其空虚的一种反映。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周国平教授关于人们不愿独处,害怕寂寞这点,写道:“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必须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空虚,并找出无聊的原因。周国平教授认为“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了解自己,和内心沟通,发掘真正的自己,就在独处时。一旦我们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形成了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这也将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情绪和力量,改善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接下来,要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没有目标,人就容易盲目,没有干劲儿,对未来也没有期待。目标就像一盏灯,吸引着人们去努力。即便你只是定下来了“今天晚饭吃鱼”这样的小目标,也能让你觉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自己是有存在价值的。在目标的引导下,你一定会觉得生活是美好的,然后充满干劲,变得充实起来,彻底摆脱空虚。
最后,一切都要落实到动起来,忙起来。不要让自己长时间闲着,那样的话,空虚和无聊就会趁虚而入。不妨用忙碌的工作把生活和心灵都填补充实吧。
苏奶奶今年70多,身体很好,精神不错。她买菜做饭自己照顾家,还能帮助儿子儿媳照顾孙子。
年初,孝顺的儿子儿媳因为工作忙,顾不上家,也不能陪在老人身旁,便请了一个保姆。于是,买菜、做饭和打扫卫生这些苏奶奶要做的事都被保姆揽去了,保姆尽心,连苏奶奶倒个水都体贴帮忙。不久,孙子也上学去了。苏奶奶无事可做,心就空了。
几个月后,苏奶奶病了,每天没精神,吃不下饭。医生一检查,说这是“心病”——太清闲造成的。原来,苏奶奶没有事情可做后,生活就没了一点目标,变得空虚,内心难过,身体就病了。
医生的治疗建议就是让苏奶奶去做点事情,去参加小区的老年舞蹈班,时常出门遛弯,养一个小宠物。苏奶奶听从了。一个月后,苏奶奶气色红润了,人很有精神,做事充满了热情和愉快感,她觉得生活充实而美好。
另外,当你空虚的时候,不妨把你曾经疯狂热爱的东西找出来。比如曾经你一直喜欢弹吉他,那就把这个爱好进行到底。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最狂热的一部分,能把空虚和无聊都赶走。高情商的人之所以不会感到空虚,是因为他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每一天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
当你自己一个人待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如果是前者,就检讨自己的情商,然后好好调整自己,让生活“动”起来。
小贴士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的人生空虚无聊,那只能说他的内心空虚,情商高的人从不会喊人生枯燥,因为他们能够用兴趣将人生填满。一个将空虚与无聊当做人生注脚的人,是没有可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的。
别像个孩子一样喜怒无常
在较量中,情绪激动的一方必居于劣势。种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或痛苦的姿态,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其中有多少能坚持下去。
——周国平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谁人不曾遇到过令人气愤发怒的事呢?但,一个人若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愤怒,让愤怒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理智,那他就可能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2011年3月,在郑州二七广场附近,一个男子于愤怒中用刀杀害了另一名男子,原因是他受骗买到的苹果手机不是真的,而是一部高仿苹果机。
生气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波动,同时对身体非常不利。《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阵前羞辱王朗,气得王郎大吼一声,便趴在马背上身亡了。现实中因过于愤怒而身亡的事情也并不罕见。
有句话说:上帝要让你灭亡,必先使人疯狂。一个人因愤怒而失控,本就是情商不足的问题。抵御情绪的暴君,高情商的人往往懂得制怒。
制怒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蔡先生那样学会制怒。只有懂得制怒、能够制怒的人才能将愤怒消除,不让自己于忙乱中痛失有利的时机,甚至是生命。
如何制怒?
轻微的愤怒可以通过自我控制来抑制。清代名士曹庭栋说:“事当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意向,可以涣然冰释。”意思是说,当我们感觉要发怒时,可以思考身体健康和生气的事情哪一个更重要,以使自己明白犯不着愤怒。
比如,愤怒时,你可以背诵清代著名理财家阎敬铭写了一道《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或者,默默告诉自己“发怒是用人家的错误惩罚自己”“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等话,可使自己从愤怒中平静下来。
禁烟功臣林则徐脾气很大,为了自己控制脾气,他在中堂挂了刻着“制怒”二字的牌匾。一次,他盛怒之下砸了一只茶杯。当他抬起头,看到“制怒”二字时,顿时意识到过错,亲手自己动手打扫摔碎的茶杯。
可能有些人会越想事情越生气,那最适用的办法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生气的事情上转移开来。当你发怒时,可以通过聊天、写字、下棋等转移注意力。
唐代文学家张说,写字不是为了“练技”,而是消遣。每遇不平之事,气从中来,张说就立即写狂草,把怒气皆移向笔端以散之。
明代的御史李纲性子比较急,但是喜欢下棋。一下棋,他的性情就比较宽缓、安和。所以,每当李纲性急躁怒的时候,他的家人就悄悄把棋盘摆在他的面前,李纲就取子布局,一会儿就消弭了怒气。
愤怒情绪若是只压抑而不疏导,我们的急躁激愤可能不断增多,然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制崩溃。所以,制怒最好的办法不是压抑自己的怒气,而是恰当进行发泄和疏导。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很生气地对林肯说:“一位少将用侮辱性的话指责我”。看到斯坦顿怒火中烧,林肯建议他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还说信中可以狠狠骂他。
斯坦顿借着怒气,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林肯看后说:“斯坦顿,你写得真决绝,要的就是这个!”
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真的要寄出去。林肯却叫住他:“不要胡闹。这封信怎么能寄出去呢?快把它扔到炉子里烧掉。凡是愤怒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干的。这封信措辞如此激烈,写的时候你肯定已经很解气了,现在感觉好多了吧。把它烧掉,再去写第二封吧。”
切忌把不良情绪埋于你的心里。如果你感到悲痛欲绝或委屈之极时,向至亲好友倾诉吧。或者你可以做运动来发泄。这样心里会好过点。
另外,对于情商高的人来说,如果能清楚地知道“我现在正在生气”“我当前的感觉是愤怒”那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空间。你可以选择先退一步,用10分钟的时间,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愤怒,找到原因后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如果需要发泄愤怒,请选择正确的方式,不要伤害他人或自己。
北大的学者在面对触动原则的问题上向来是敢怒敢言的,这是北大进取向上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在北大学习生活过的人们在待人处事时,却情商较高,反而懂得不放纵愤怒而以理性宽容的道理。的确,你有发火的权利,但是你不一定要使用它。在这里,情商是个雅量的问题,也是个制怒的问题。学会正确控制愤怒,是你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小贴士
张瑞敏说:“人都有喜怒哀乐,这个避免不了。我现在认为应该做到三条:第一是克制;第二是谦虚;第三是执着。”小孩子总是喜怒无常,但我们不会怪他们,因为他们的情商还没有发育完全,但若一个成年人还是喜怒无常,那可是得不到如同小孩子一样的宽恕的。
恐惧到了极限,便让人迷失了自己
为了控制疾病,众多中小学停课,各种会议停止,重大考试延期……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断,忐忑不安,紧张和恐惧情绪相互感染和蔓延,脆弱的个体出现心理症状。可以说,许多市民正处于一种群体性的心理危机状态之下。
——周东丰(心理学家,现任职于北大)
恐惧本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原始情绪,驱使着人们远离危险、保护自己。但是,过度恐惧的心灵和情绪,往往比恐惧本身更可怕,它会让人乱了分寸。
以“非典”时期的事情为例。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有些人惊惶失措,不敢出门,不敢跟人说话,每天无数遍地洗手,四处打听各种预防药方……一些情商较低的人把事情变得更糟糕。北京一市民恐惧“非典”的传播,把3000元人民币放入微波炉里消毒,结果纸币被引燃,造成了损失。陕西一所中学因为恐惧非典,竟然自己开药方,弄得100多名学生药物中毒。
恐惧考验着一个人的成熟度和承受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消除恐惧,战胜恐惧,那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悲剧。
加州大学生杰西卡到姑妈家度暑假。正巧杰西卡的生日就在开学前,所以姑妈的女儿琳娜决定准备点惊喜来庆生。
杰西卡生日当天,一家人到外面看了电影,并准备到公园散步。琳娜却借事先回家。等到杰西卡和姑姑、姑父回到家后,却发现屋子一片漆黑,无人应答。
由于不久前本地发生了多起入室强奸案,媒体一再提醒人们小心防范。所以,琳娜的父亲顿时紧张和恐惧起来,他本能地掏出了手枪。虚掩着的门被轻轻推开,琳娜开始唱生日歌,而同时,枪声响起。
琳娜胸口中枪,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事情发生后,琳娜的父亲追悔莫及,一家人极度痛苦。
在这里,恐惧成了邪恶的推手。因为恐惧,琳娜的父亲产生了“入室强奸犯”的幻觉,然后拿起了枪,搜寻他所恐惧的“入侵者”;因为恐惧,琳娜的父亲都没听出女儿唱歌的声音;因为恐惧,琳娜的父亲都没看清自己的枪口对的是谁就开了枪。
如果恐惧的是现实事物,那人们通过改变计划,就能使恐惧感消失。然而,可悲的是,人们所恐惧的,往往是他自己所建立在想象上的事物或幻想。比如,我们恐惧死亡,是因为我们总是在脑海中想象恐惧的“地狱”;我们恐惧失败,是因为人人常以成败论英雄让我们潜意识里有不能事变的念头。恐惧一旦以想象为燃料,人们就会迷失自己,事情也会变得比事情本身更加糟糕。
不要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威吓自己。克服恐惧这种天生的心理和情绪,人们一定要鼓足勇气,迎接挑战,隔离恐惧,采取行动。
在直面恐惧、无视恐惧这一点上,邵飘萍先生、梁漱溟先生都可谓模范。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北大导师邵飘萍是一个勇于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他先后任过《申报》《时报》《时报新报》的主笔,多次揭露反动政府的卖国行为,为自己引来了连番大祸。
朋友们劝他收敛一些,认为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里,邵飘萍这盏孤灯是没多大用的。但是,邵先生很坚定,说:“我固然不可能照亮黑暗,但我也是绝不可能因为恐惧而熄灭自己的,战胜不了恶势力是必然的,但我却可以战胜我自己。”虽然邵先生最终被军阀张作霖所杀,但他的勇敢、无畏却使其成为中国记者心中的丰碑。
1917年,梁漱溟先生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被杀后,费孝通、潘光旦等人都躲到美国领事馆中避难。时任民盟秘书长的梁漱溟却义无反顾地赴昆明“李闻惨案”。他在白色恐怖前,不畏强暴,发表了《李闻被杀真相》。他发表声明:“我要连喊一百声‘取消特务’,我们要看看国民党特务能不能把要求民主的人都杀完!我在这里等着他!”
为正义的事业,一个人应该鼓足勇气去战胜恐惧,就像《圣经》中的牧羊人大卫那样,敢于上前迎战野蛮的巨人格里斯。即便有一个魔鬼站在他的面前,勇敢者的内心也是坚定无比的,无所畏惧的。
其实,产生恐惧的原因有很多种,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一个人把过多的担心用在负面幻想上,而没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其实每一次害怕,都是内心成长的机会。假如你能战胜自己的恐惧,你的人生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罗斯福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远见卓识,且精于政治策略。然而,罗斯福事业上升期时,厄运却接连向他袭来。先是1920年,罗斯福竞选失败,不得不退出政坛,回家休养。不久,他患了脊髓灰质炎令他双腿突然麻痹,变成终生残废。
一个原本前程光辉的硬汉一下子变成了什么都不能做的残疾人,这是何等巨大的落差。罗斯福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他恐惧今后的人生,绝望得以为上帝抛弃了他。
然而,罗斯福奋力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鼓励他追逐希望。于是,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自己的疾病,配合医生治疗,不停地读书思考,提升自己。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道。他的“无所畏惧”的口号正是其身体力行战胜恐惧的写照。
在逆境中,高情商者不会长期消沉绝望,不会为不可知的未来恐惧,因为情商反而能令他们能动地适应现实,并发挥出异乎寻常的功效。
另外,战胜恐惧,需要我们战胜错误的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恐惧的根源在于一些错误的记忆。举个例子来说,小时候我们若被大狗攻击后,长大后见到大型犬很有可能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被攻击的影像早已存进了记忆银行,而现在正一幕幕地重现。同样的道理,若你的大脑存进了恐惧的记忆,当你遇到相似情况的时候,记忆银行就会把这件事提出来,并告诉你“这个令人恐惧”或“你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话。所以,当恐惧的记忆冒出来后,你不能退缩,不可裹足不前。
北大的人多是敢言敢论的硬气人,抨击政府黑暗和揭露社会弊端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无惧迫害,以笔为武器,仗义执言,救弊社会,可谓是勇敢者。学习北大的精神,我们就应注意勿让恐惧有时间入侵我们的心,冷静地做好自己。
小贴士
美国作家艾琳诺·罗斯福说:“我认为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即是:面对内心的恐惧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为止。”面对恐惧,情商高的人选择直视它,因为直视之后,才有可能战胜,而一个连正眼都不敢看恐惧的人,终将成为恐惧的奴隶。所以当恐惧冒出来时,能做的只有正面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