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辩证相生,气场强弱并存,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气场由弱变强。那么,不要着急,你自己也是一个辩证体,先把你的丑陋面丢掉吧!然后,剩下的好性情便会带领你感受不断攀升的气场新境界。
1.气场有弱才有强
道亦气场
《老子》里面记载:“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就是说有美才有丑,有善才有恶。也就是万物都是相对的,有比较才有强弱。气场也是如此,有弱才有强,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通过比较而得到的。
有了金刚石的刚强,才有水的柔弱;有了健壮勇敢的人,才有胆小怯懦的人。强的不是因为自己很强,而是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只有这样万物才能平衡。
有了比较,才能出现强弱之分,比如你在你的同事中有着不错的威信,气场也相对较强,平时,大家也许都围绕着你转,而当你接触一群更高层次的人后,你会发现有了比你气场更强的人,你的气场处处受到压制。所以,强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有比较,才有了相对的强弱。
事实上,人人都希望自己属于强者的行列,而非弱者,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实力呢?当你进入一个团队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看看身边有没有气场很强的人,如果有,那么接下去你要做的便是与其交谈,去努力发现他的优点,然后向其学习,不要怕难为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变得更加强大。
一旦融入这个团队中强者的行列,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去寻找一些更高层次的人,进入更高的平台。虽然你会发现自己在里面属于弱者,你也要不断努力,在慢慢被熏陶之后,你也会成为一个强者。然后你再去寻找更高的平台,这样你才能越来越强。
强弱总是相对的,千万不能只满足于现状,顺其自然不是让你满足现状,而是让你不断地去完善自己,这个过程不能急,也不能太慢,永远停留在当下是愚蠢的表现,不符合道,道本身就是鼓励你去寻道的,但这个过程要顺其自然,而非让你不进取,不努力。
有一句话叫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就是告诉你任何事物都是比较出来的。当你站到一定高度时,你才会看到更高的山,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才能领悟更多的道,才能练就更强的气场,而非只是站在山脚,觉得眼前这座山便是最高的山,那样永远只是井底之蛙,永远成不了大气候。
案例放送大讲堂
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住着一位李先生,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受大家的欢迎。他的气场很强,总是吸引着身边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一群人围着他,听他说话。
在这个乡村里,无论有什么事,都离不开这位李先生,有人结婚,他就去当账房先生,并给人写对联;有人吵架,大家就去请他评理。李先生不仅有文化,还懂得医术,谁家有个感冒肚子疼的小病,都会去找李先生,让他开个药方。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李先生的岁数也越来越大。有一天,李先生突然把大家叫到一起,说:“我岁数大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我最近收了一位徒弟,我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他,以后大家有什么就找他吧。”李先生把手指向一个年轻人,继续说,“他姓张,大家就叫他小张吧。”
小张开始跟着李先生学习,无论李先生走到哪里,小张都会寸步不离地跟着。小张发现,村里每一个人都很尊敬李先生,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而非仅仅是因为李先生的学识。小张学习很认真,不久他就学会了不少东西,医术也越来越高,可是心中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那就是李先生的气场从哪里来。
小张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找到答案,他拼命地学习,也拼命地干活,可是就是达不到他师父那样,成为大家的核心和焦点。大家看到他的时候,也只是尊敬地叫他一声小张师父,他越来越疑惑,越来越不解。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师父,你的气场从哪里来啊,为什么你那么受大家欢迎啊?”
“我根本没有什么气场,只是因为村民太朴素,他们太纯洁,你才会觉得我的气场强,当你走出山村,见到更多的人的时候,你自然就有体会的。”李先生回答道。
小张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直到他多年以后进城,见到了更多的人,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才终有体会。
气场的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遇见气场比较弱的人,才能体现自己的强,否则又有什么强弱之分呢?
道家高手的气场秘技
有矮丘,才有高山;有浅滩,才有深海;有小草,才有大树。大小之别,高低之分,美丑之辩,都是需要比较的,气场也是如此,有弱才有强。
一个人无论有着什么样的本领,有着多强的气场,都不应该自负。自负往往会让人失去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看不清,必然不会获得成功,拥有的气场不升反降。自负不可取,心高气傲的人,总是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往往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很多,殊不知,人外有人,强弱只是相对而言,如果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必然会使别人遭人反感,最终一无所得。
我们应该感谢弱者,是他们的弱才凸显出我们的强,我们不能恃强凌弱,更应该保持一颗谦虚的心。纵有万丈豪气,也不能自豪半分,纵有超人才识,也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让你的气场更加强大。
骄傲的人往往习惯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很少为别人着想。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听他指挥、为他服务,其结果往往造成大家对他的厌恶,导致门庭冷落、事业失败。
有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时刻反省一下自己,没有永远的强者,更没有永远的弱者。当人家的气场大于你时,那么你就是弱者,相反你就是强者。如果一个人能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顺其自然,必将获得成功,如果你已经事业有成,那就应更上一个台阶,把昨日的成功化作今日前进的动力。
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骄傲不自满,我们的生活才能精彩,我们的人生才会觉得有意义。
无论你的气场是否强大,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只有那些气场比你弱的人,才成就你的大气场,那些气场比你强的人,激励着你不断地努力。做自己的主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气场!
2.弱强气场的辩证之道
道亦气场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以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互依存。气场也是如此,有弱才有强,这正是老子辩证思想的体现。
老子对辩证法进行了精辟地阐述,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列举了此八事来体现万物相反却又相依的特点。
其实这句话并不难理解,讲的是一个辩证思想以及人生道理,气也一样,也体现着这一特点,那么又如何将弱强气场的辩证之道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呢?
老子紧接着写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也就是说圣人无为而治,不用言辞来施行教化。使万物生长,却不发号施令;孕育了万物,却不自己占有;施恩而不自恃有恩;成就功业,却不居功自傲。
这是老子将其辩证法运用到社会生活的体现,指出“有为”和“无为”,“有言之教”和“不言之教”,这些都是相反相成的。圣人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他们顺其自然,有所作为,而不妄为,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实际的矛盾,促进个人的进步、社会的改造发展。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要人不拘于名,追求人生的自由境界。老子强调的就是言传身教,得失之间尽显风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高度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高度和谐与统一,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前者强调法治,后者强调德治,两者缺一不可,是我们人类社会和谐的保障。
这一辩证思想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体现。那么在气场上,我们又如何看待?我们知道气场有弱才有强,是比较得出的结果,一个人的气场也不可能永远是集体里面最强的,他们都需要一个韬光养晦的过程,只有懂得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去工作,便是这个道理。
有一句话叫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把身体的重要性指了出来。老子也认为,一个人只有惜身,才能成就大事。这是一个静与动的辩证,暂时地隐忍,暂时地休憩不是在沉默中消逝,而是为了更强大的爆发,这是一个积聚能量的过程。
该收则收,该放则放,收放自如,才是最高境界,碰到什么样的环境,你就要做什么样的事,这才是顺其自然的体现,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想依靠你的气场去成为焦点和核心这是不现实的。一个真正懂得道的人,他知道什么叫作厚积薄发,什么叫作收放自如。该展现气场的时候,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而该收敛气场的时候,又有“卧薪尝胆”的勇气和魄力。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早已失去悟道的勇气和决心,早已被各种诱惑遮蔽了双眼,殊不知,他对气场弱强辩证之道的理解程度,就是他获得成就多少的程度。
案例放送大讲堂
有两个小孩,从小就聪明伶俐,在父母的鼓励下开始画画。他们都喜欢画画,画蓝天、画小鸟,每次画完都会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表扬。不久之后,两个小孩发生了变化。
其中一个小孩每次画画,画完之后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作品贴出来,父母邻居一进屋就看到了他的作品,大家都赞不绝口,说他是天才,将来必成大器。而另一个孩子总是无人问津,因为他每次画完一张画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里,并表示下次一定要比这次画得好,而大家看到的永远只是他手中那张没有画完的画。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两个男孩的画技也不断增长和成熟。
过了五年之后,第一个小男孩留下了好多好多的画,小镇上所有的人都来参观,包括城里也有不少人来打听这个小孩,他们有的是为了观赏小孩的作品,有的是希望小孩到自己的学校就读。第二个孩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画画,他心里想:虽然现在没有人来关心我的画,总有一天我会比你更受大家欢迎。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他还是觉得心里很难受。
第一个孩子开始不断受到大家的鼓励和表扬,他也变得越来越无理,经常讽刺第二个小孩。一天,他看到第二个孩子一如既往地在画画,便出言讽刺说:“你就别画了,再画你也不可能超过我的,你看,大家都喜欢我的画,你再画下去也只能反衬出我的优秀而已。”
第二个孩子没有说话,他抬头看了看第一个孩子,但是眼眶红了,他拿起他的画笔,继续画画。
又过了两年,他们开始念中学。有一天,第一个小孩突然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大家说学校要为他举办个人画展,是面对整个小城的。他开心极了,到处宣扬,小城上的所有人都为他感到骄傲,教育孩子的时候,也经常对自己孩子说,要向他学习,而不能像第二个那样,整天都不学无术。
第一个孩子名声越来越大,但是他发现自己的画技毫无进展,整天只是拿着自己以前画的画到处炫耀,他画的画千篇一律,毫无进步。
一日,小城的领导来到小孩的家里,拿着奖杯以及奖金,告诉他的父母他们第二个孩子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全国第一名,这时候,大家都傻眼了,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子竟然一下子成了全国冠军。这一天,整个小城的人都来为他庆贺。
之后,第一个孩子因其作品乏善可陈而无人问津,而第二个孩子却越来越有名,他的作品一次又一次震惊画坛,成为了画坛的新星。
道家高手的气场秘技
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孩子的资质并不比第二个孩子差,相反,甚至还优于第二个孩子。而关键在于,第一个孩子不懂得收敛,不懂得积累。他不知道,在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下,不应该骄傲自满,而是应该更加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他更不知道在自己有所成就时应该不断进取,而非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第二个孩子则显示出他那卧薪尝胆的勇气和毅力,最终获得成功。两个孩子的差距,不就在于这气场的辩证之道吗?
李白曾在诗中写道:“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之胸怀。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业者,无不深谙藏锋蓄志的龙蛇伸屈之道。一个人不是什么时候都要讲大气场,而是在关键的时刻显示出自己的大智大谋。
一个聪明的人是一个能屈能伸、韬光养晦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应该收敛锋芒、低调行事。越王勾践的十年卧薪尝胆,鸿门宴上刘邦的胆小怕事,三国刘备的寄人篱下、煮酒论英雄,都是最典型的例子。你敢说他们是没有气场的人吗?他们个个都是有着强大气场的人,只是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张扬,懂得气场的辩证之道,最终才能获得胜利。
3.气场因变而和谐
道亦气场
《吕氏春秋·尽数》中写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蝼蛄,是运动的结果。运动,也就是变,只有变,才能让万物不腐不蠹,才能永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