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不是从过去的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主要是新建的。9世纪前后,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产品开始有了剩余。封建主的领地内,出现了一批手艺熟练的铁匠、木匠、武器匠、皮革匠、织呢匠以及陶工等。他们脱离对封建主的依附,离开原领地,在不属于原

手工业行会

中世纪西欧城市里手工业者为保护自身利益按不同行业建立的封建性组织,最早出现于10世纪的意大利。11~12世纪,法、德、英等国的城市纷纷兴起,普遍产生行会。初期的手工业生产规模狭小,市场有限,再加上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很难正常进行。为抵抗封建主的欺凌,避免行业内部和外来者的竞争,生产者便组成行会。行会初期在保卫城市、保卫手工业生产和促进生产经验、生产技术的积累上,起了积极的作用。行会的全权会员是本行业的作坊主,称师傅。学徒和帮工协助师傅生产,学徒可依次升为帮工和师傅。14世纪末起,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行会变成生产发展的障碍。它极力反对扩大再生产,限制技术革新和使用新设备,阻挠学徒、帮工的晋升,成为少数人把持的保守组织。学徒逐渐沦为雇佣工人,少数师傅成为了资本家。

德意志奥格斯堡的各种徽章,它们分别代表着当时各行的手工业者—面包师、裁缝和酿酒工(左起)。

来主人的土地上形成了集市,由集市扩大为城市。西欧的城市完全是工商业发展的结果。

这幅15世纪的微型画,记录了弗兰德尔公社接到城市特许状时的情景。

欧洲中世纪的土地大多由领主占有,当时许多封建主都想方设法招徕那些从其他封建主领地上出走的手艺人,吸引他们到自己的领地上从事手工业生产。西欧的部分封建主甚至还主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了城市的兴建。德意志的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公爵狮子亨利,在伊萨河畔建造了慕尼黑城,并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梁。他还重建了律伯克城,修筑了城墙,设立了市场和造币厂。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流域的42座城市中,有12座城市是在维尔茨堡主教们的规划下兴建的。犹太人是中世纪时期的富有者,许多封建主为了自己领地上城市的发展,总是想方设法吸引他们。德意志施佩耶城主教鲁迪格就曾用现金和一部分谷地换取城郊的一块山坡地,用以安置犹太人。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最先在地中海沿岸兴起。较早兴起的地中海城市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一时期欧洲其他地区兴起的著名城市,有法国的马赛、巴黎,英国的伦敦,德意志的科伦,捷克的布拉格。这些城市的兴起是西欧封建社会进入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欧洲新兴城市大多隶属于教俗封建主,封建主派家臣对他的城市进行统治。封建主们像对待庄园里的农民一样,向城市的居民征收捐税,摊派劳役和兵役。随着封建主们对城市的勒索日益加重,受到生存威胁的手工业者,为了争取自由而展开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这些斗争开始于11世纪,至13世纪时已遍及西欧各地。最早的是康布雷城,1077年市民举行起义,宣布成立公社。1108年,琅城人民用巨额金钱向主教戈德里赎买了自治权,成立了公社。但戈德里挥霍尽赎金后却背弃诺言,又取消了城市自治权。1112年,琅城公社举行起义,冲进主教住宅,杀死了戈德里。起义遭镇压后城市又恢复了封建主的统治,但琅城市民坚持斗争,并最终于1128年赢得了争取自治权利斗争的完全胜利。

经过斗争,西欧城市大多摆脱了封建主的直接控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国北部的一些城市,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自治权。在法国,康布雷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城市公社;在德意志,出现了律伯克、纽伦堡等一批帝国自由城市。

并非所有西欧城市都获得了上述自治权利,有些城市只拥有有限的自治权利。如法国的奥尔良、南特、里昂及英国的许多城市,但即使是在这些城市中,居民也大都摆脱了封建依附,他们的人身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