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殁身不殆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注释】

① 致:追求。极:达到极点。

② 笃:笃实,坚定。

③ 并:全,都。作:生长。

④ 复:循环往复。

⑤ 芸芸:形容事物纷纭变化的样子。

⑥ 复:又。归:复归。

⑦ 作:动作,行为。

⑧ 容:容纳,包容一切。

⑨ 公:公正无私。

⑩ 殁:死亡。殆:危险。

【今译】

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笃实坚定。万物全都在蓬勃生长,我从中看出循环往复的道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最后又各自回归到它们的根源。回到根源叫做“静”,“静”叫做“复命”, “复命”叫做“常”,知晓“常”的道理才叫做“明”。不知晓“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发生凶险。知道了“常”的道理,才能够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使天下归从;使天下归从,才是顺应天意的;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解析】

致虚守静

老子哲学的整体倾向是保守的,本章所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致”,是追求的意思;“守”,是持守的意思。老子说,要追求“虚”,持守“静”,而且,还一定要达到极点,做到笃实。“极”和“笃”,体现出致虚守静的彻底性。

当然,老子对于“虚”和“静”的强调,书中决非仅此一例,而是多处均有涉及。其实,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也还是源自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而“静”呢,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相联系的,也就是“无为”。“静”,就是“无为”的重要表现。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而也正是凭着这种“致虚守静”的长期修养和持续的历练,诸葛亮才能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汉相,功高至伟,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够以非凡的智慧和高洁的人格而垂范千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并非完全是谦辞,而的确是当时的实情,也是诸葛亮秉持虚静的一种体现。

这个“静”,代表着一种境界。而与“静”相对的则是“动”。动是由内心的“躁”引发的。躁动是一种不安,是一种烦乱,在这种状态下,不要说感悟大道,就是一丁点小事也做不成。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心绪烦躁之时,连一页书都看不进去,何况其他。有句俗话叫做,“心静自然凉”,这就是说,心中的平静,可以拂去外在的燥热。进一步引申,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容易成功;而性格温和心绪平静的人,由于性情淡定思虑周密而容易成功。

另外,静是制怒的法宝。科学研究也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话的确不无道理。一个人为什么生气呢?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可是别人做错了事,自己因此而动怒,受到伤害的却是自己。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在现实中,时不时就大动肝火者还大有人在,就是因为人们“守静”的功夫普遍还不够。有人说,自己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是有意地克制又克制的,但还是无法完全克制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守静的功夫不够。老子说,“守静笃”,持守平静,一定要做得彻底,将心中动怒的因子完全驱除干净,如此,就再也不会因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而动怒了。当然,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了。也许,平平常常谁都能够轻易做得好的事,老子也就没有必要再诉诸笔端了。

诸葛亮接下来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极为深刻的,只有淡泊,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宁静,才能使自己立身长远。古人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意思是那些粗茶淡饭也能平静生活的人,他们多半拥有冰清玉洁的操守;而追求华服美食的人,他们多半会去做卑躬屈膝的勾当。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节操,只有在清心寡欲时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品行道德,都是因贪图享乐而丧失。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淡泊明志意义深刻而精到的解读。

同样,唯有宁静,方可致远。张爱玲有句名言,叫做“出名要趁早”。然而,出名早也未必就都是好事。一个人有了名声,也就意味着会同时收获到巨大的物质利益。而名和利,是最容易将人的头脑冲昏的。自古就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说法,“了了”,也就是很聪明的意思,一个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很有名气,长大了未必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像方仲永那样,幼时被视为神童,可是长大了呢?“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了。成名之后,名利俱收,人往往也就很难再全身心地致力于自身造诣的提升了,而如果自身的素养不够,当走到某一个高度的时候也就很难再向前行进得更远了。这就是“宁静致远”的道理。

由此来看,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话语极简单,但是道理极深刻,致虚守静,应当是大家为人处世所当持守的一项根本准则。

复归正道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视角是很独特的,他说,万物都在各自地运转着,这也就是所谓的世象纷繁。老子告诉我们,在观察这个复杂的世界时,要从“复”这一点上来观察,所谓“复”,也就是循环往复,而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奥妙呢?“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是老子给出的解答,他说,虽然世间万物纷纭变幻,但总是各自回归到他们的根源上,这就是“复”的奥妙。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实在是概括力极强的一句话。各种事物,变来变去,但总会有一个根本贯穿于其中,也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最为常见的一个例子,水会转化成雨、雪、冰、霜等各种形态,但是它的本质是不变的,都是H2O(水的化学分子式)这种分子。再如,人们常说,“落叶归根”,而龚自珍有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美丽的花瓣虽然从枝朵上落下了,但是它们并非是无情的,因为落下之后,这些花瓣又化做了春泥,从而又滋养了其他的花朵。花朵从泥土中滋生出来,陨落后又化归为泥土,这就是事物的循环往复。

所以说,明白了事物的循环往复这一根本的规律,对世间的很多问题也就会看得很通达了。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曾经在当时看得很重要的一些事情,过去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再回过来看,可能也就觉得很无所谓,至少不会像当初的感受那么强烈了。其实,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些事情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它们所带来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中国一个非常普及的典故,可以将其看作是对老子“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之论述的形象演绎,而福祸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也正体现了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道理吗?

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最终“各复归其根”,结局是圆满的。与之相对的是“万劫不复”,这个词虽然与佛教大有渊源,但是,“复”的内涵却取自道家。无论是道家、佛家,都认为如果事物永远无法恢复,人类灵魂没有归宿,那是最糟糕和最悲惨的事情。所谓的永远堕落与沉沦,所谓孤魂野鬼,所谓死无葬身之地都是对“无法回复”的形象化和多角度的阐释和表达。不仅道家和佛家注重“复”,儒家也同样重视。在《易经》中有一卦名叫“复”卦,专门讲“复”的道理。其中说:“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翻译成白话就是,复,亨通,出入都没有疾患,朋友渐次前来无所危害;返转回复沿着一定的规律,过不了七日必将转至回复之时。有利于前进。概括而言,复卦的内涵就是返回到正道上,重新开始,一切都是有利的。由此可知,儒释道三家所言之“复”,都是回归正道,回归本性,回归本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子要强调“各复归其根”,为什么古代哲人对于不能回复是那样的担忧与恐惧了。

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短暂迷失而最终回归正道的思想,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启发。它告诉我们,要认清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可逆流而动。在生活中,有人感叹这个世界太复杂。其实,物质世界表面上茫然无序,实际上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和勤于思考的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复归正道,不至于随波逐流。如果违犯客观规律,违背大道,只能自取灭亡。

在前进的过程中,误入歧途是难免的,但要知迷而返。因为现实生活精彩多变,而每一个人对规律的领悟能力又是有限的,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就会陷入困境。此时应该及时醒悟,迷途知返,否则只能越陷越深。在为人处事上,为金钱、权势、美色等外物所迷惑也是常有的,但是人应该从中摆脱出来,寻找并回归自己的本性,如果迷失自我,最终不会有好的结局。

把握常理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返回根源就叫做“静”, “静”就叫做回归到生命的本来状态。老子再次提到“静”,并且指出,“静”是生命的本原状态,这既指向于自然物理,也指向于人生事理,因为无论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本身,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它们最后所回归到的本原状态都是“静”的。就如庄子所说,一个人的生命从寂静虚无中来,而又复归于寂静虚无,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又何必为此而悲伤呢?个人的生命是这样,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历史上的吴和东晋皆建都于金陵,当年的金陵是极为繁华的胜地,可是到了唐朝的时候,昔时的皇族和豪门,都已经不复存在,当年的辉煌宫殿和华美屋宇,此时只是长满了花草人迹罕至的小径。一个个王朝,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鼎盛,从繁华到衰亡,最终复归寂灭。人类的生命、王朝的兴衰,无不有一个规律在支配着,循环往复,终归于无(死亡)。

而老子随后即说道:“复命曰常”,也就是说,回归到本来的状态才是常理,而“知常曰明”,知晓了常理,才叫做明白通达。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何能如此呢?就是因为其中有着常理在。而也正是因为有着常理,预测才成为一种可能。

那么相反情况呢,就是“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知道常理,随意妄为,就会引发危险。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一篇寓言叫做《临江之麋》:临江地区有个人,得到了一只小麋(鹿的一种)将它带回家蓄养。这个人家里也养了一些狼狗,这些狼狗见到小麋,一个个都垂涎欲滴,想要吃掉它。主人对此感到很愤怒,大声呵斥了这些狼狗,而且此后亲自抱着这只小麋给那些狼狗们看,以显示自己对麋鹿的喜欢,让它们也好好地对待这只小麋,又让小麋和狼狗们一起玩耍。后来,这些狼狗也都遵从主人的意思,对小麋很友好。这只小麋鹿长大了一些,因为自己长期生活在狗群之中,就忘记了自己是一只鹿,而以为狼狗是和自己同类的好朋友,因此对狼狗们非常亲昵。那些狼狗呢,因为不敢违背主人的旨意,所以对麋鹿也很友好,尽管如此,它们偶尔还是会不自觉地舔舔舌头,内心之中颇有垂涎之意。三年之后的一天,这只麋鹿出门到外面去玩,看见道上有很多其他人家养的狼狗,它以为这些狼狗也是自己的朋友,就想走过去与它们玩耍。这群狼狗见有一只麋鹿主动向它们走了过来,心中大喜,立时就凶猛地扑过去一起将它给吃掉了。而这只麋鹿到死的时候也没有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为什么会得到这么悲惨的结局呢?因为它的行为违背了狼狗是麋鹿的敌人这一常理,所以造成了自蹈死地的悲剧。

接下来,老子采用顶真修辞的方式一气贯通地说道:“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知道了常理,才能够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使天下归从;使天下归从,才是顺应天意的;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法国有一句很知名的话,叫做“了解一切就会包容一切”,这与“知常容”所表达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而中国也有“理解万岁”的说法。其实,理解他人是一种很为宝贵的品质,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渴求他人的理解的,越是孤独的人就越是这样。也许很多人认为,理解别人和求得别人的理解并非难事,然而,这仅是浮浅的意义上来讲的,如果沟通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彼此理解起来恐怕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了。事实上,人际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需要共同的文化水准和心理倾向为基础的。因此,文化修养、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差别很大的两个人之间是难以进行很好的交流的。而如果不能够对他人进行很好的理解,也就很可能会产生偏见,大家经常会觉得某人如何如何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做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理解的问题。所谓“知人论世”,也就是说,只有很好地理解了一个人,才会更加深刻和正确地体味他的处境,从而能够对他的行为给予很好的包容。诚如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实际上,很多人的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也都是有着其“不得已”之处的。

理解,才能包容;而包容,才能做到公正。不能对万事万物都给予包容之心,也就难免会产生接纳与排斥的区分,这样一来,就会生成偏见。魏征是唐太宗的重臣之一,但是在此之前,魏征是前太子李建成的臣僚,曾经出谋先行下手,除掉威胁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如果李世民不能够理解“当其之时,各为其主”的道理,而因为魏征是自己敌人的旧臣并且曾有意加害于自己就对他弃置不用,中国历史上岂不是就少了一段君臣相知相得,一个敢谏,一个善纳的千古佳话吗?唐太宗正是因为能够包容,才能够以公平之心来对待魏征。当年,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而成就了一代霸业;而唐太宗也因为能够尽弃前嫌,起用魏征等来自多方的旧臣而开创了享誉千载的贞观之治。

“公乃王”——公正无私,才能够使天下归从。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道:“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王正是因为能够公正地对待来自天下各国的客卿,才使得一大批文韬武略的才俊勇武之士争相归附于秦国,秦国才藉此而得以完成了荡平天下的统一大业。

老子又说道:“王乃天”, “王”是与“天”相符合的,即令天下咸皆归从,是和天意相一致的。在孟子的学说中,对“王道”思想多有阐述,“王道”是与“霸道”相对的,“霸道”推尚武力平治天下,而“王道”则提倡以仁德治理天下。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遭受惩罚,却不会有廉耻之心;而用道德教化去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老百姓就会在遵守规矩的同时也具备廉耻之心。这种心甘情愿的服从,才是真正的服从。而“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区别也就在这里。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诸葛亮对孟获为什么要七擒七纵呢?其目的就是要获取西南少数民族发自内心的顺服啊。孟获最后说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由此,诸葛亮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后方,才可集中力量进行北伐。孔孟属于儒家,而老子属于道家,但是老子所讲的“王乃天”与孔孟所推崇的“王道”思想是颇相吻合的。

而天意,又是与“道”相符合的;“道”呢,是永久的,只有达至了“道”的境界,才可以善始善终,终生都不会遭遇凶险,即殁身而不殆。

【从政之道】

司马懿的守静之道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曾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两代皇帝的托孤,后期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者,后被追封为晋宣帝。

司马懿虽然后来成为魏国权势最高的大臣,但并非一开始就与曹魏集团进行合作的。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名满天下,当时担任司空的曹操,闻名派人去请司马懿,让他到自己的府中做事。但司马懿见到汉朝国运已微,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推脱了。曹操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欺骗的,他派人夜间去刺探。司马懿却早已料到了曹操的这一手,夜里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体十分僵直,就像真的有风痹病一般。

但是,司马懿装得一时,却装不了一世。曹操当上丞相之后,再次派人去请司马懿,并且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也就是说,如果他再耍什么鬼点子,就不要对他客气。这样,司马懿也就不敢再推辞了,从此投在曹操的麾下。

曹操晋升魏王后,令司马懿担任太子中庶子,也就是太子的辅臣,因而司马懿与曹丕的关系尤为交厚,而从这件事中也可看出曹操对司马懿的信任。曹操死后,曹丕接任了曹操的职位,并很快篡汉称帝,在这一过程中,司马懿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丕对司马懿也极为倚重。曹丕死后,司马懿成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而在魏明帝曹在位期间,司马懿最为突出的功绩就是有效地阻挡了诸葛亮的北伐。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伐魏,魏明帝命司马懿赴前线迎击。经过战争初期所形成的布局,两军陷入了相持的状态。虽然在战场上两军是持平的,可视其内部却不然,因为蜀汉劳师远征,消耗巨大,而魏军则是固守家门,以逸待劳。况且魏国的国力要远较蜀国雄厚,在战争的供给上,蜀国明显是居于劣势的。因此,诸葛亮务求速战。但是司马懿坚壁不出,只是静静地等待蜀军粮食用尽、撤兵而还。虽然蜀军反复搦战,魏军就是不予迎战。司马懿做足了守静的功夫,连日紧闭寨门,任凭蜀军如何叫骂,只是充耳不闻,唯求日日安闲。为此,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找了一箱妇女用的饰物送给司马懿,以此来讥讽他缩头缩脑,打起仗来就像女人一样胆小。然而,司马懿岂能如此轻易地中计呢,看着那一箱女人的饰物,他仅仅是一笑了之,因为他深知诸葛亮的用意所在,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司马懿本人有这种老谋深算,他的那些部将见到主帅如此受辱,可就不答应了,非要出寨迎敌。司马懿见众愤难平,就故意以退为进,也装作忍耐不住,扬言要领兵出战,但是却又声称固守不战,是皇上的旨意,若要出战,则必须先请示皇上。上表的结果是,魏明帝不许出战,并且派遣了骨鲠之臣辛毗手持象征着皇权的使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而后,蜀军一来挑战,司马懿就做出要带兵出击的表示,然后见到辛毗仗节立于军门之处拦阻,便又安然无事地退回来。

与司马懿每天的悠游闲适相反,诸葛亮却是日夜操劳,积久成疾,身体变得非常虚弱。时间也快,两军对峙已经百余日,司马懿依然不肯应战,而诸葛亮却病倒了,未及撤兵,就辞世于军帐之中。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司马懿所奉行的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之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魏明帝曹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年仅35岁就病殁了。继位的是刚刚八岁的曹芳,司马懿再一次成为辅政大臣,而与他一同辅佐新君的另一人是大将军曹爽。曹爽是一个颇具野心的人,为了专权独断,强烈地排挤司马懿。不久,司马懿被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后来,曹爽越来越飞扬跋扈,在朝中遍植党羽。由于与曹爽矛盾日深,司马懿干脆开始假托生病而不问朝政。见司马懿不做挣扎就做出退让,曹爽怀疑司马懿是装病,因而派心腹前去刺探。司马懿再一次使出了看家本领,见到来使,让两个侍婢扶着自己,挣扎着从卧榻上站起来。穿衣服的时候手颤抖得十分厉害,以致衣服都失手掉在了地上;接着又说口渴,侍婢喂他粥喝,他用嘴颤颤巍巍地去接,粥洒得满衣襟都是,样子十分狼狈。在与来使答话的时候,司马懿也是错乱其辞,显得神智不清。使者回来对曹爽说了这种情况,曹爽由此认为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对他不再戒备。其实,司马懿病成那个样子完全是伪装的,他表面上不问政事,但暗地里却在加紧谋划,积极准备着一举消灭曹爽。

249年,司马懿乘曹爽随同皇帝曹芳外出祭奠魏明帝的陵寝之机,一面上书皇太后,请求废黜曹爽一般人等,一面派兵控制了京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曹爽闻知后,优柔寡断,错失了反抗的时机。司马懿又放出音信,声称朝廷不过是想免掉曹爽的官职罢了,而并无加害之意。曹爽信以为真,遂返回京城。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一回返,即如鳖入瓮,落进了司马懿的掌控之中。不久之后,司马懿即以谋反的罪名,尽诛曹爽及其党羽,牵连甚众。司马懿从此完全掌握了朝政,曹氏江山落到司马家族掌中。十六年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司马懿被追封为宣帝,庙号高祖。

贾诩料敌决胜

贾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谋士,时人称之为“毒士”,有“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之美誉。试看贾诩的一系列重要谋略,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对这一说法感到认同。

贾诩早年有一次在辞官还乡的路上被氐族人劫持。氐是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与中原人多有不和,因而贾诩等人凶多吉少。见此情景,贾诩机智地诈称自己是段的外甥,说如果放过他的话,他的家人必定会以厚礼前来赎谢。段是当时的太尉,曾经长期驻守边陲,在氐族人之中的威望很高,因此氐族人不敢轻易加害于贾诩,将他放了,而同行的一干人等则全都被杀害了。

董卓进京之后,贾诩成为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后来董卓被杀,他的余部乞降,然而当时主持朝政的司徒王允不予同意,于是李等人深感恐惧,企图解散所部,逃归乡里。贾诩对他们说:“现在朝廷正在谋议将西凉人(即董卓的部下)全部杀掉,现在你们撇开军队孤身逃跑,只要一个亭长就能将你们抓住,不如起兵攻长安,也好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如果没有成功,再走也不迟。”于是,李等人决定起兵,浩浩荡荡地攻入了长安。虽然起兵得胜,但李、郭汜、樊稠三个主将之间多有不和,最后撕破脸皮,相互残杀,三人最终也都被他人所杀。

后来,贾诩投靠了段煨,但是段煨又害怕他夺取了自己的兵权,因此表面上待之甚厚,心中却很为惮忌。于是,贾诩又转而投靠了张绣。对于这一选择,贾诩分析得非常透彻,在他临走的时候,有朋友送他,问为什么段煨待他那么好,他还要离开呢?贾诩说:“段煨性情多疑,对我多有猜忌,虽然对我很好,但是终不可倚靠,时间长了难免会遭遇不测。可是我离开了,他就会很高兴的,因为他期望我能够连结强大的外援,所以一定会厚待我的家人,而张绣那里又缺少谋臣,也很希望我能够过去。这样,我自己和家人就都能够得到保全。”而事实果然如贾诩所言,段煨和张绣对他的这一选择都感到很高兴。

当时,屯兵宛城的张绣与荆州的刘表联合起来,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因而,曹操亲征张绣。不久后,曹操闻悉袁绍要抄掠他的后方,便打算撤军。这时,刘表与张绣联合夹击曹操,但被曹操出奇兵击退。曹操得胜之后,立即北撤。张绣想要追击,贾诩说:“不能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结果的确打了败仗。而贾诩却对铩羽而归的张绣说:“再去追击,一定可以得胜。”张绣说:“刚才没有听从您的话,以至于此,现在我军已经遭受了挫败,怎么还要去追呢?”贾诩说:“兵势有所变化,这次去一定会胜利的。”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次带兵追击曹操,竟然将曹操的后卫部队一举击溃,大胜而还。张绣非常高兴,问贾诩道:“先前我用精兵去追击退军,您说一定要失败;而后我用败卒去追击胜兵,您却说一定会得胜,结果全都像您说的那样,怎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都会应验呢?”贾诩解释说:“这个是很容易知道的,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并非曹操的对手。曹军刚刚撤退的时候,为防备来袭,曹操必然亲自断后,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是用精兵追击,但对方的将士却也全力戒备,所以知道一定会遭到挫败的;曹操此次出征,并无失利之处,然而匆匆撤兵,一定是后方有事。因此,在击退了将军的一次追袭之后,自己就会加速回赶,而留遣他人断后,而其他的将官虽然勇猛,却敌不过将军,所以再追必胜。”

官渡之战前,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有心同意,但是贾诩却当面拒绝了来使。这令张绣感到很尴尬,他问贾诩,那又该如何呢?贾诩说不如归降曹操。张绣问:“袁强曹弱,而且我们又与曹操有仇,怎么能去归降他呢?”贾诩说:“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归降曹操。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此其一;袁绍强盛,而我们的人马很少,去投奔他,是不会受到重视的,曹操人少,我们过去一定会很受欢迎的,此其二;曹操有霸王之志,一定不会以私怨为意,而必然明德于四海,此其三。因此,将军但行无疑。”于是,张绣归降曹操。果然,曹操大喜,热烈地欢迎张绣。

其后,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征东吴等多次战事中,大都是听从贾诩的建议就会得胜,不听就会挫败,贾诩超凡的智慧屡次得到明确无误的验证。

贾诩出谋划策,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深谙人事之常理,对各种人物的心理揣摩得非常透彻,而且对自保之道尤为精晓。他自己并非曹操的旧臣,却才智夺群,未免会引起曹操的猜忌,因而言行十分谨慎,没有私交;儿女结亲,也不找高门大户,显得极为谦恭。贾诩可以说是一个智识通达之人,在动荡不安、祸乱四伏、血腥杀戮的汉末、三国时期,能够辗转于诸侯之间,得享高寿、独善终年,可谓难得。

【为人之道】

吕布之死

吕布(? ~199),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以骁勇而闻名,早年投于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当时,汉灵帝宠信宦官,宦官与朝臣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灵帝驾崩后,大将军外戚何进图谋诛除宦官,但是错误地采取了召西凉军队入京的策略,结果,西凉刺史董卓进京之后即占据不出,把持了朝政,并且为恶多端。董卓的倒行逆施自然会招致众人的反对,而丁原就是反对者之一。董卓欲诛丁原,但又因为怯于吕布的勇猛而不便下手,遂略施小计,诱降了吕布。吕布转而杀掉了丁原,投奔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非常看重,并且认其为义子。但是,董卓又是一个缺乏自我控制力的人,曾经因为一点小小的龃龉,就凶狠地用戟向吕布掷去,吕布虽然躲过了戟,身上没有受伤,但在心理上却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另外,吕布还与董卓的一个小妾有染,因惧怕被董卓发现而颇为担忧。

在这一时期,司徒王允认为吕布是一个豪杰,因此与他的交往颇为亲密。一次,吕布去探望王允,将董卓一时怒愤,向他掷戟的事情讲了出来,并且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之意。而当时王允则图谋除掉董卓这一祸害,便趁此机会让吕布作为内应。但是吕布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毕竟他与董卓已认定为父子,以子弑父,殊为不妥。王允对他说道:“将军姓吕,而太师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至亲,况且他要杀你的时候,难道就有父子的情分吗?”吕布闻听此言,便定下决心,不久之后即亲手杀掉了董卓。

诛除董卓之后,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留守朝中,但是原董卓部将李、郭汜率西凉兵杀入洛阳,吕布抵挡不住,遂去投奔袁术。他本以为自己除掉了袁术的仇敌董卓,因此会受到袁术的欢迎,可是袁术却讨厌吕布这个人反复无常,对他拒不接纳。吕布只得再投到袁绍的门下。袁绍与吕布在常山击败了张燕,而后,吕布居功自傲,请求袁绍给予自己更多的兵马,同时他的部下也颇为骄横,到处劫掠,这令袁绍非常忌恨。而吕布也察觉到了袁绍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就请求离去,袁绍担心此后吕布成为自己的祸患,就派人夜间去袭杀吕布,但是没有成功。

吕布从袁绍那里逃走后,就又投奔了张杨。李、郭汜闻知,就致书张扬,叫他杀了吕布。吕布知道这一消息后,就赶紧去面见张扬,向张扬陈说了事情的利弊,张扬答应保护吕布出逃。吕布就又辗转到了张邈那里。听从陈宫的劝说,张邈令吕布趁曹操出征之机袭取了兖州。曹操回攻,最终吕布不敌,丢失了兖州,到徐州投奔刘备。

吕布见到刘备,恭敬有加,而刘备虽然表面上善待他,但是心里也很厌恶吕布的反复无常,因此外派他前往小沛驻扎。这时,曹操又使出了“驱虎吞狼”之计,令刘备和袁术交战,而吕布则乘此机会夺取了徐州。这样一来,刘备又反过来投靠了吕布,吕布则又命刘备去小沛屯驻。

袁术有意勾结吕布共击刘备,但是吕布担心袁术击破刘备之后对自己不利,遂采用“辕门射戟”之计,化解了袁、刘之间的争战。显然,吕布是有意偏袒刘备的,而袁术又担心吕布和刘备联合起来不利于己,因而派遣使者与吕布通好,有意同他结为儿女亲家。吕布应允,但随后又听信了陈的挑拨,转而背诺,断然回绝了袁术,改变主意,遣人与曹操修好。

袁术得知吕布拒绝了求亲,立时大怒,派兵攻打吕布,但是遭受了挫败。这时,屯驻于小沛的刘备积极招兵买马,实力日益壮大。吕布见此,又连结袁术,一同攻打刘备,使得刘备只得去投奔曹操。

汉献帝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吕布,吕布虽勇,但是勇而无谋,又多有猜忌,不肯听从陈宫的劝谏,致使屡屡败绩。曹操围城三月,吕布手下的将士多有叛心。见此情形,吕布心知大势已去,就令左右人等将他捆起来去向曹操请赏,但左右之人不忍如此,遂下城投降。

吕布被押缚着见曹操的时候,说道:“从今而后,天下可以安定了。”曹操听了感到诧异,问道:“何出此言呢?”吕布说:“明公(对曹操的敬称)所忧患的不过是我吕布罢了,现在我吕布已经归服了。如果我带骑兵,明公带步兵,平定天下岂非易事?”吕布又看了看刘备,说道:“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难道就不能替我说句话吗?”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急啊。”随即命人给吕布松绑,意欲释放吕布。但是刘备赶紧阻止了曹操,说道:“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这句话是说,当初吕布曾事奉丁原和董卓,可是后来丁原和董卓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中,那么现如今让他来投靠你曹操,难道就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吗?曹操对刘备的说法表示赞同,因此缢杀了吕布。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事物不论怎样变化,其中都蕴含着循环往复而始终不变的因素。吕布转投多人,薄情寡义,翻脸即叛。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说明吕布始终不能复归正道,而吕布之死,也正是死在了这一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