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2016彩印版)
- 华图教育
- 5字
- 2020-08-28 00:36:00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码”上开启微课堂
第一篇 政治
高频考题直击
1. 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但正是因为同行之间的竞争,推动着行业的整体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视频解析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名师点睛】 C项说法正确,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在所难免,这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或者说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A、B、D项说法与题干所述无关,排除。所以本题选C。
2.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视频解析
A.决定性作用
B.保障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D.关键性作用
【名师点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题选A。
3. 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视频解析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名师点睛】 从题干中“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段话主要阐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故选B。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第1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考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精讲
考点2 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知识精讲
◎ 第2节 辩证唯物论
考点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知识精讲
1.物质的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考点2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1.意识的概念
知识精讲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考点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知识精讲
考点4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与时空观
1.运动与静止
知识精讲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注意: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时间与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 第3节 唯物辩证法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知识精讲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整体统率部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部分制约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2.世界的永恒发展
知识精讲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考点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考点3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知识精讲
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过程引发另一个过程,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因得到“立”的果,“不预”的因得到“废”的果)
地球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和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公转、自转是因,产生四季和昼夜是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知识精讲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性质或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而某一具体人物来充当这一历史角色,则是偶然性的)
3.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的关系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热闹”和“门道”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言”“行”为现象,“心”为本质,即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闪电(现象)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和负电相遇而发生的猛烈的放电过程。
4.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5.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与这些要素的结构、表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例:东施效颦。(东施学到的只是西施的“形式”,并未学到“内容”)
◎ 第4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考点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
(1)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反映论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先验论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考点2 实践
知识精讲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例: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实践的作用通过生产实践表现出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例:我国部分省区试行高考“3X”科目的改革(科学实验);
治理“三湖二河”污染行动(生产实践);
十月革命(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天文观测(科学实验)。
考点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知识精讲
考点4 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
考点5 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知识精讲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
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做到: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升性上。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发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考点6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知识精讲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乎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两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考点7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例:在平面内,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俄国“城市中心论”取得胜利,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考点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以下含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包含以下含义: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 第5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知识精讲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例:《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属于唯心史观。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考点2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生生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考点3 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革命,即社会革命。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4.改革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推动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考点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1节 毛泽东思想概论
考点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精讲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知识扩展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考点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知识精讲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压迫,又人数最多,和无产阶级有天然联系;城市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应采取恰当的政策策略,对其又团结又斗争,它不能充当革命的主力军,更不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革命,根本的标志是看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这一理论是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明了中国必须而且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不同的道路,标志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1930年5月,毛泽东又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思想路线的高度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从1936年12月到1939年1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发展成为完备的理论形态,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上述著作中,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第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第三,这条革命道路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性的贡献。第四,这条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启迪意义。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包括: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组织形式包括:临时性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经营、分散生产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集体生产劳动、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运用“和平赎买”的方式,逐步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到1956年,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了,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所谓“相适应”,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旧社会比较,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得到满足,这是基本的、主要的。所谓“相矛盾”,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还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需要不断地加以解决。不断改变这种“相矛盾”的状态,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五、统一战线的主要历史经验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这是由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决定的。
3.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斗争的手段是批评和教育,其目的是巩固与他们的联盟。
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方针。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本依据
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首先,我国的民主党派与欧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它们在历史上是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其次,在过渡时期,它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再次,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完成,各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这时民主党派的性质实际上已经开始变成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以苏联为鉴,在思考关于民主党派的问题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本内涵
第一,所谓“长期共存”,是指一切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都可以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
第二,所谓“互相监督”不是单方面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监督共产党的主要是劳动人民和广大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为有益。
第三,长期共存就是为了互相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确立,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这一开创性工作的重要成果,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明了方向。
七、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坚定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型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这一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实现的。这三大任务是战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这三大任务的执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
坚持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毛泽东把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概括为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的原则、军民一致的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
八、人民民主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性质
1.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所谓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相结合,即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统一的国家政权。
2.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仍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享受民主权利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执行的是无产阶级政策和无产阶级所担负的革命与建设使命。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任务
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从阶级专政的范围来看,人民民主专政把民族资产阶级划入人民的范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
(2)从国家政党制度看,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是一党制。
(3)从对国家政权本质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将“民主”与“专政”并列,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4)从国家政权的发展趋势看,人民民主专政衔接两个革命阶段,民主的范围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健全。
2.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就是保卫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和历史任务问题上,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思想。
九、党的建设
考点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知识精讲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思想)。
◎ 第2节 邓小平理论
考点1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知识扩展
1978年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考点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 中共十七大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第3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特别注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第4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特别注意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第5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点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考点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思路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工作方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重要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重要条件);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人民生活富足,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章 中共党史
考点 中国共产党各大会议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本篇通关练习
80分真题练兵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下列成语中,与这一古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 据测算,集成电路每1元的产值,大约可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形成100元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量变引起质变
D.整体制约部分
3. 毛泽东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思想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矛盾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 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
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普遍性
B.实践的观点
C.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D.质量互变规律
6.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过两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的飞跃,产生了两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第一次伟大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时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一次伟大的飞跃发生在()。
A.中国革命战争时期
B.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C.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7.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实事求是
C.发展生产力
D.群众路线
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实质。
A.实践创新
B.和谐发展
C.统筹兼顾
D.与时俱进
9. 李克强总理指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扼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
各领域改革。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能动的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D.经济体制改革是各领域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10.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防微杜渐
C.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D.发展生产力是党的建设的坚实基础
13.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过犹不及
D.因噎废食
14.邓小平指出,判断政策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重大意义在于()。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意义
C.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6.在历史观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17.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18.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而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人人都懂哲学。()
19.自然科学不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20.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诞生的。它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的意思是: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均体现了量变导致质变的哲学原理。A项,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C项,体现的是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项,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2. B [解析]集成电路可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选B。
3. A [解析]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这一著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A项正确。
4. D [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 B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A、D项是辩证法的内容,C项是唯物论的内容。故选B。
6. A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前中期,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继续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指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这一时间段,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因此,本题选择A项。
7. D [解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故选D。
8. D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9. C [解析]意识不具有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排除A项。D项不是哲理,也应排除。题干虽然提到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但更多的“篇幅”是在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冲破……束缚”“突破……藩篱”“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均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故应选C。
10.D [解析]题干主要阐述了创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即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
11.AC [解析]A项“阳光总在风雨后”和C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都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学道理。B、D项都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12.ABC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3)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13.ABC [解析]“因噎废食”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D项不符合适度原则。
14.ACD [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对各项改革开放试验正确与否,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强调指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5.ABCD [解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的重大意义是:(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大踏步向前发展。(2)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三、判断题
16.A [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在历史观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7.B [解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意识本身不是物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8.B [解析]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一定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19.A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而自然科学属于非意识形态,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20.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