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不过的心理陷阱——最好别犯的思维错误(1)

为什么经验有时会让人变蠢?为什么女孩相亲时不要带漂亮闺密?为什么笔迹会出卖了你?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到底是不是真相?

其实,人们常常为思维错误、认知陷阱所累,不经意而又无迹可寻。难道我们注定要戴着无形的“有色眼镜”看世界?不,我们可以避免思考被污染。

1.为什么不能迷信权威

理性与盲从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面对学术权威,面对经济大师,我们是一成不变地盲从,还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些是我们每个人所要慎重考虑的。

◎关于权威

关于权威,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令人警醒的跟踪记录。在这个星球上,大约有100万受过培训的经济学家,但是在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位精确预言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当然,更别说预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信用违约互换的瓦解、通货膨胀引发的经济危机这些大事件的先后顺序了。

再一个就是,无数事实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问题是,我们一旦面对权威,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调低一级。当我们面对专家意见时,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表现得粗心许多。于是,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

◎致命的试验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做过一个试验,将这种权威偏误揭示得一览无余。试验时,心理学家请求一位试验者电击坐在玻璃窗另一侧的一个人,并从15伏开始逐渐增加电压,30伏、45伏,直到几乎致命的450伏。

在试验的过程中,即使受折磨的那个人痛得大喊大叫,甚至浑身颤抖(事实上,试验设备并没有电流,受试者也只是一位演员),试验者也于心不忍,想要中断实验,但只要心理学家平静地说“请继续,实验要求这样做”,大多数人依然会继续下去,并且半数以上的试验者会将电压升到了最高,纯粹是在服从权威。

◎摆脱权威偏误

近几十年来,权威偏误这一现象频繁出现在航空领域,许多航空公司明白权威偏误有可能造成危险。意外事故之所以发生,大多是因为机长犯了错,副机长察觉了错误,但出于相信权威不敢指出来。此后不久,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接受了一个名叫“机组资源管理”的训练,学习坦率、迅速指出毛病。换句话说,飞行员正在努力训练自己摆脱权威偏误。

几年后,许多公司也纷纷效仿起航空公司的管理。事实证明,在这些公司内部,特别是当有一位强势的首席执行官时,员工患上权威偏误的危险就更大,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尽管如此,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权威在“流行”:国王们头戴王冠,军队中有军衔标志,医生和研究人员则通过他们的白大褂。只要人们希望被人认出,就必须用某种信号显示他们的身份,这些人可能是神职人员、武士、罗马教皇,有可能是哲学家、诗人、摇滚明星、电视制作人、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对冲基金经理、银行总裁。当然,其他信号还有名人访谈的邀请、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等。

不过,即便如此,当你面对权威、遇到一位专家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设法向他挑战。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越相信自己有更大的能力。

2.你为什么应该忘掉过去

我们为什么常常会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其实,在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也许错过了星星!

◎3段故事的背后

故事一

电影放映半小时后,他对妻子耳语说:“走吧,我们回家吧。”一向挑剔的他实在看不下去如此的烂片。

她回答:“这怎么能行,我们不能白花30欧元买电影票。”

“这算不上什么理由。”他开始抗议,“30欧元已经花掉了,你这是在纠缠于沉没成本。”

“我简直受够了你那没完没了的思维错误。”她说道。说到“思维错误”时,她的嘴里好像含着什么苦涩的东西似的。

故事二

第二天是公司例行的营销会议,眼看着广告宣传的影响已经连续3个月远远低于预期,他主张立即停止此事。

广告部的负责人却理直气壮地反驳他:“我们已经投入了这么多钱做宣传,要是现在停下来,那些钱就全都打水漂了。”他心想,眼前这个人也是在抓住沉没成本不放手。

故事三

他的一位朋友被一段问题恋情折磨了多年。这位朋友一次次被那个女人欺骗。每当他逮住她时,她都后悔不迭地回来,恳求他的原谅。虽然再跟这个女人维持关系早就没有意义了,但是他还是一次次地接受了她。

当他与这位朋友谈论此事时,对方是这么解释的:“我在这段恋情中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现在离她而去是错误的。”他叹了一口气,又一个被沉没成本纠缠的人啊。

◎可怕的沉没成本

任何时候,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都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我们的设想有可能兑现,也有可能落空,当然,我们也可能为此承担后果,比如中断某个决定,结束某个项目。很显然,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完全是一种理性行为。

然而,就在我们已经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能量以及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往往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于是,之前已经投进去的金钱、时间以及精力就成了我们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观来看坚持下去毫无意义。但是,我们的投资越多,沉没成本就越大,将项目继续做下去的理由就会变得越充分。

在这方面,股市投资人可以说是典型的沉没成本的受害者。他们在决定是否出售股票时常以买入价作为参照。当股价高于买入价时,就卖掉股票;如果股价低于买入价,就抱住不卖。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不理智的,我们绝不可以让买入价处处扮演关键角色。唯一重要的是股市未来的前景(和可选投资未来的行情)。每个人都会出错,特别是在风云变幻的股市里。纠缠于沉没成本的不幸,其关键就是:你投资一支股票亏的钱越多,你越是抱紧它不放。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欲罢不能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荒谬的行为呢?因为人类总是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而我们又是如此害怕矛盾。如果我们决定中断一个项目,我们就是在制造矛盾:承认从前的想法与今天的不同。然而,若是继续执行一个无意义的项目,就是在推迟这一疼痛认识。那样我们就显得更坚韧了。

举一个例子。某些战争之所以被延长,正是因为这一点:“为这场战争,我们已经牺牲了这么多士兵的性命,此刻放弃将是错误的。”其实,类似这种句子在我们身边无时不会出现:“我们已经行驶了这么远……”“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这么多页……”“我已经花了两年时间接受这个培训了……”如此说来,你是如此与沉没成本难舍难分。

事实上,有许多充分的理由可以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的话,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

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以前有一位老人来城里看望儿子。儿子给他买了很多东西,有一双鞋子令他爱不释手。老人坐在回乡的火车上,不停地把玩这双心爱的鞋子,自豪地告诉邻座的人,这是儿子孝顺他的礼物。忽然,老人一不小心,将一只鞋子滑落到窗外。一时间,周围一片肃静,大家都看得出老人有多喜欢这双鞋子。出乎意料的是,老人随即将另一只鞋也拿起来,用力扔出窗外。旁边乘客互相看了看,很不解,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老人说:“这只鞋子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如果一个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这位老人是不是很可爱,当然,他的善良可爱是因为他能深刻领会沉没成本的意义。虽然老人非常喜欢那双鞋子,但是当他不小心把其中一只丢到窗外时,对他来说,这双鞋子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他再作决策时就不该再考虑这双鞋子的价值。把鞋子丢出窗外,既减轻了自己对所犯错误的后悔情绪,还因为做了件好事而心情愉悦,何乐而不为呢?由此看来,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学会忽略沉没成本,专注于未来的成本和收益。

3.向高手学习为何取不来真经

为何我们感觉的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距离?统计学里将这类因结果导致错误认知的情况,称为“幸存者偏差”。

◎人们往往看不到失败者的墓地

不管我们望向哪里,都能见到摇滚明星。他们出现在电视里,出现在音乐会节目单、画报封面和网络论坛上。我们到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曲,可以说,摇滚明星无所不在,他们在我们的心中,无不是成功的。

于是,在无数吉他英雄成功的激励下,不少人也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可是他们也会成功吗?估计这些人与许多人一样,最终也会走向失败音乐家的墓地。事实上,墓地里音乐家的数量要比娱乐节目舞台上的多几万倍,但是我们从来不曾见过哪位记者关心过这些失败者,当然,那些落魄的明星除外。因此,人们往往看不到失败者的墓地。

◎幸存偏误的误导

的确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微弱。要知道,每位成功的作家背后都有无数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无数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都有无数个抽屉里沉睡着刚刚动笔的手稿的写作爱好者。这就是幸存偏误对我们的误导。

然而,不了解现实的你或许与那些热衷音乐,并且想要做出点什么的人一样,对成功总是抱有一种幻想,根本认识不到作家的成功概率有多小。不仅如此,企业家、艺术家、运动员、建筑师、摄影师、诺贝尔奖得主、电视制作人和选美冠军的情况也是一样。但残酷的是,媒体根本没有兴趣去刨挖失败者的墓地,当然这事也不归他们负责。这就意味着,要想缓解幸存偏误,你就得了解这些。

在涉及金钱的问题时,你也会出现幸存偏误。举例来说,如果你的一位朋友想创业开一家公司,你也会考虑参与投资,因为你嗅到了机会。一旦公司成功,则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微软公司。你的运气有可能会好,可现实又是如何呢?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公司根本成立不起来。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司成立几年后就破产了。事实上,多数幸存下来的公司大多会萎缩为一家员工人数不足10人的小企业。

市场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更是俯拾皆是。投资人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往往会把扭亏为盈的希望寄托在跟随“正确的专家”上。因此,股市百战百胜攻略之类的书籍随处可见,股市实操全告诉你之类的培训班门庭若市。不可否认,极少数股市投资人曾在短期内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回报,也有个别投资大师的业绩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跑赢市场,然而这些成功的模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事件,也往往无法复制。

让我们再以道琼斯指数为例说明一下,它是由纯粹的幸存者组成的。因为失败公司和小公司——也就是大多数公司——是不会出现在股票指数里的。因为股票指数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就像新闻不会报道所有音乐家一样。

看来幸存偏误这个小魔鬼真的就像哈哈镜一样会扭曲成功的概率。在我们跟随而动的背后,不成功却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无不是被媒体对成功公司的介绍彻底给迷惑住了。

◎作出准确预测

不可否认,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常常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是因为“幸存者偏差”让我们只看见了成功者,并因此对成功的机遇形成一种偏颇的看法。殊不知,在一些极端成功的例子背后往往是运气使然。人们出于一些心理上的天性(常常是过度自信)导致无法按概率的指引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热衷于追逐小概率事件。尽管有无数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百人参与则有九十九人可能会亏,很多人却偏偏认为自己就是那天才又幸运的1%。

为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虽说这样会有些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4.为什么不要带漂亮闺密去相亲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鸟儿听到枪声一样会对对比做出反应。我们振翅飞起,很快行动起来。然而,不利的是,我们却常常发觉不到逐渐发生的小变化。对比效应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发生在身边的对比效应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的《影响力》一书里介绍了希德和哈利两兄弟的故事。早在20世纪30年代,希德和哈利两兄弟在美国经营一家服装店,希德负责销售,哈利负责裁剪。每当希德发现镜子前的顾客真的喜欢一套西服时,他就会赶紧假装有点耳聋。当顾客询问价格时,希德就会转身对他的兄弟喊道:“哈利,这套西服多少钱?”

哈利从他的裁剪台上抬起头,答道:“这套漂亮的棉质西服42美元。”这价格在当时显然高得有些离谱。

希德假装没听懂又问:“哈利,多少钱?”

哈利重复那个价格:“42美元!”

希德听后,转过身向他的顾客说:“他说22美元。”

那位顾客听到后赶紧将22美元放到桌上,抢在可怜的希德发觉“错误”之前,带着昂贵的衣服匆匆离去。